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說課稿>

【熱門】說課稿範文彙總九篇

說課稿 閱讀(1.93W)

作爲一位傑出的老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說課稿,寫說課稿能有效幫助我們總結和提升講課技巧。那麼什麼樣的說課稿纔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說課稿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熱門】說課稿範文彙總九篇

說課稿 篇1

我說課的內容是人美版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一美術鑑賞第20課《城市建設開發與古建築的保護》。我主要從教材分析、教法運用、教具準備和教學過程四個方面加以闡述。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學目標

本課關注的是當今城市建設中的古建築保護問題,探討如何協調二者之間的關係。客觀的說,這個問題是當前中國許多城市在建設開發中都會遇到的普遍問題,也是城市規劃與發展中的重點和難題,因此確定本課學習目標:

1、使學生正確認識文物古蹟,儘早樹立起尊重文物、尊重歷史的觀念。

2、以城市建設與古建築保護爲出發點,引導學生學會從生活中發現問題,思考問題,並通過自己的思考尋找解決方案。

(二)重點

城市建設開發與古建築保護二者之間歷來存在着難以協調的矛盾,城市建設勢在必行,而古建築保護常常得不到很好的貫徹,因而在這兩方面之中,偏重的是保護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保護,因此確定本課重點是:

幫助學生全面認識古建築階值,樹立保護古建築的觀念。

(三)難點

文物建設和歷史地段具有重要而豐富的.階值,我們首要的任務是對他們進行有效的保護這是我們本課所要闡述的古建築保護的出發點和原則,因此確定本課教學難點:

學生通過思考,探討保護與開發的協調方式。

二、教法:講授、演示、討論

三、教具: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

教師活動:通過播放一段關於城市建設破壞文物古蹟的電視記錄片,提出問題:大家想一想爲什麼要探討城市建設開發與古建築的保護?如何協調城市建設開發與古建築保護?

學生活動:感受、思考並回答,初步瞭解本課主題。

(二)爲什麼要探討城市建設開發與古建築的保護

這節在本課是引導部分,目的是讓學生認識到城市建設和古建築保護存在矛盾,而往往是後者得不到人們的重視,闡述古建築保護的必要性。

教師活動:通過建築家樑思成與老北京城保護的故事,來樹立古建築保護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提出問題:A、你記憶中有消失的古建築嗎?對這些古建築你有什麼看法?B、你覺得應該如何保護他們?

學生活動:觀看多媒體展示,通過了解課本內容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

總結出:城市開發和古建築保護這一問題巫待得到重視,我們必須通過正確的方法協調二者之間的關係,科學全面的保護古建築。

(三)城市特色與古建築密不可分。

這一節是本課的基礎部分,主要探討了古建築與城市之間的相互關係,通過闡述古建築的價值來說明古建築在現代城市中所不可替代的積極作用,說明古建築和城市的關係非常密切,是城市文文化的標誌和特徵。

教師活動:多媒體展示巴黎城市古建築和我國周莊風景。提出問題:1.你瞭解你所在城市有怎樣的歷史傳統?有什麼樣的古建築?2、你認爲這些古建築在城市發展中能起到什麼作用?

學生活動:欣賞討論,回答問題。

師生共同總結出:具有特色的古建築是城市風貌的點睛之筆,能夠奠定城市文化的基調。良好的城市規劃能充分烘托出古建築的璀璨奪目,並使之與現代城市風景相得益彰。

(四)如何協調城市建設開發與古建築保護

這節是本課的核心部分,探討了如何協調城市建設開發與古建築的保護。讓學生明確城市開發和古建築保護存在那些矛盾和衝突,對這些利益衝突我們該如何協調。

教師活動:

1、展示各國城市改造的成功例子:例如北京平安大街、法蘭克富火車站等。

2、展示講解過程中適時提出問題:A、城市開發和古建築保護存在那些矛盾?B、應該如何協調城市開發和古建築保護?

學生活動:

通過多媒體展示,參考概括課本知識,分4組進行討論,並且每組派一個代表發言,闡述自己觀點。

最後教師總結建築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珍貴的文化遺產,一但毀壞就不可能復原,我們要特別重視古建築的保護。

(五)、小結本課,提示下節安排。

五、板書設計

本課採用多媒體展示。

說課稿 篇2

北師大版九年級《李逵見宋江》說課稿

一、 關於教材

北師大版九年級上第六單元所選篇目既有小說又有小說評論鑑賞文章,作品均爲名家所作單元主題爲“話裏有話”所以學習本單元,既要抓住精彩的語言描寫分析人物形象,還要響應《課標》擴大學生閱讀面,加強名著閱讀,學習小說創作藝術等要求根據本課課文材料特點,對學習目標作以下安排

1、知識目標:瞭解《水滸傳》有關文學常識,把握課文情節,掌握李逵的形象特點(第一課時)感受《水滸傳》的文學成就(第二課時)

2、能力目標:能夠透析人物語言把握人物的內心世界,學會緊扣中心事件,理清敘述順序概括文段內容掌握課文中塑造人物的方法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通過分析人物培養學生對待生活健康理智的態度,瞭解作品主題提高學生對社會生活的認識

4、教學重點:①概括課文中的故事內容②結合具體描寫尤其是語言描寫分析李逵形象(第一課時)③感受《水滸傳》中的文學成就(第二課時)

5、教學難點:學習小說塑造人物的方法,感受《水滸傳》的文學成就

二、 關於教法實施

1、教學方法:

教學中始終將小說視爲一個整體,抓住主要問題以勾聯有關內容

①情景渲染法:插播電視連續劇《水滸傳》主題曲,促使學生進入熟悉的故事情節當中

②品讀法:品讀重點描寫片段仔細揣摩富有表現力的語言,深刻理解人物形象,整體把握內容

③分組討論法: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

④比較談心法:在比較中品味領會人物鮮明的形象

2、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內容有電視劇《水滸傳》主題曲,有關的文學常識,相關視頻片段,課堂問題設計,要點概括,板書設計、作業等

3、課時安排:兩課時

三、關於學法:

1、概括文段內容的方法在複雜的敘述中找出主要人物,抓住中心事件,理清情節發展的步驟,緊扣故事重點環節概括

2、學習塑造人物的方法正面描寫法,側面烘托法,對比映襯法

3、品讀文章、深入文本的學習方法

四、關於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瞭解故事情節,分析李逵形象

教學步驟:

一)、多媒體播放《好漢歌》創設情景

二)、導入由歌曲考入作品《水滸傳》,多媒體展示《水滸傳》有關文學常識讓學生了解,再從節選故事的背景下導入新課

出示課題:李逵見宋江

三)、整體感知把握故事情節

先讓學生瀏覽課文,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本文敘述了哪些事件,再請學生概述,其他同學補充點評,然後回顧概述課文內容的思路

教師歸納總結:從複雜的敘述中找出主要人物,抓住中心事件,理清情節發展的步驟,緊扣故事重點環節概述做學法指導

四)、品析人物

1、出示問題,學生分組討論

問題一:李逵是一個怎樣的的形象呢?結合文章的語言描寫進行簡要分析結合文章的其他描寫進行簡要分析

從本文來看宋江具有怎樣的形象特徵

2、學生分組討論

3、小組推選代表交流在交流中,引導學生知道用什麼方法塑造人物

4、教師點撥明確

李逵:粗魯直爽、天真純樸、勇武過人的莽漢形象

宋江:仗義疏財、慷慨大方的江湖領袖形象

最後明確本課塑造人物的方法:正面描寫、側面烘托、對比映襯

五)、比較探究

1、出示題目

宋江與戴宗說話,所用的詞語和李逵有什麼不同?戴宗曾將李逵的話“翻譯”成體面的語言,請選擇李逵的見段話仿戴宗的.做法將其翻譯成體面的交際語

2、分組討論

3、代表交流

六)、小結總結本節課學習的內容,並教給學生讀小說的方法,從品讀人物到感知作品主題上來,進而佈置作業

七)、作業

1、選擇《水滸傳》中你感興趣的人物並蒐集並與這一人物的素材

2、閱讀課本第221頁附錄2《怎樣讀<水滸傳>》這篇文章

爲下一課的教學做準備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學生探究《水滸傳》中豐富生動的人物形象,多角度比較分析;緊扣人物命運,瞭解作品主題,感受《水滸傳》的文學成就

教學步驟:略

五、關於板書

本節課根據課程內容重點,把對人物李逵的分析當作板書的內容,既板書李逵形象特點還要板書塑造人物的方法,內容和學法結合,讓學生緊扣課時重點學習

六、自我評價:

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本課是語文版國中《語文》教材七年級(上)第三單元第九課。本單元是繼前兩個單元的敘事、寫人的記敘文之後的一個寫景散文單元。

本課是本單元的開篇,正如俗話說的好:“一年之計在於春”。有了《春》的優美開篇,纔有接下來《濟南的冬天》的溫情敘述,竹鄉的美麗富饒、樹林和草原獨特的夏日風光。四季的景色千姿百態,美不勝收。

此課設計爲兩課時,第一課時主要是認知性朗讀,目的是讀準字音,疏通字詞。還有感知性朗讀,目的是瞭解課文內容,對課文有一個整體感知。下面是我對第二課時的設計詳細說明。

2.教學目標

本單元的目標就是要善於從美的事物中發現美,並用美的語言表現美。而《春》是寫景抒情散文中的精品,作者以清新優美的語言引導人們去欣賞大地回春的動人景象,並感受春天所帶來的蓬勃生機與無限希望。《春》在選材上,謀篇上緊緊扣住了春天的特徵,而且在語言的技巧上也充分體現了這一點。據此,我設計的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目標

A.掌握課文寫景方法:①抓住江南春天特點來描寫景物;②分層次寫出春景畫面。

B.理解文中準確而生動的詞語和句子,初步掌握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

C.準確把握作者的感情脈絡,經過朗讀訓練,要使學生能讀出作者在文中要表達的感情。

○2能力目標

引導學生掌握學習寫景散文的方法並運用於寫作中。

○3情感目標

深刻理解作者通過細緻生動的描繪,來表現自己熱愛自然,熱愛生活,追求未來,積極進取的生活態度和爲建設人類美好的春天而發奮努力的崇高理想。

[說明]確定以上的三個目標是要體現“新課標”提倡的“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度”並重的`教學理念。

3.重點、難點:

根據七年級學生的學情分析,他們雖已經學習過抒情散文,但具體的學習全篇都是寫景的抒情散文還是第一次.因此要引導學生懂得寫景散文的寫法要求。所以知識目標1、2設爲重點,引導學生自主合作來探究文章的語言特色是文章教學中的難點。要解決好難點,一是要指導學生反覆朗讀課文,二是教師要有重點地選擇實例幫助學生領會。

二、說教法與學法

1.自主學習享受美的愉悅,提高審美能力,應多讀少講,以讀代講爲主。

過去,不知多少人讀過《春》,讀了多少年,但讀過後有些人只能隱隱約約的記住幾個詞句,而有些人讀過,那一片春色再也無法從記憶中抹去。兩種不同的閱讀結果,主要取決於讀的方法。《春》這樣的名篇,如果仍然是教師講,學生聽,那麼學生永遠無法領略到《春》的意蘊悠長的美。所以,我本着注重創設教學情境,運用直覺領悟和心理體驗的思維方法,帶領學生進入藝術境界,自己閱讀,讓課堂成爲感知美,欣賞美,品味美,探討美的自由空間,提高審美能力,進而初步學會表達美和創造美。

2學法指導:

本文是抒情散文,要求學生從課文出發,採用邊看,邊問,邊想,邊讀,邊寫.看:看課文,從中發現問題。問:指出問題;想:思考並回答教師精心設置的問題;讀:讀順,讀流暢,讀出感情;寫:通過本文的學習。教師鼓勵學生聯繫生活實際,學以致用寫片斷。

三、說教學程序

總的用一句概括:由表及裏,循序漸進。探究合作,構建新課堂。

(一)導語設計,激發美。(1分鐘)

先播放一組春光圖,在優美旋律的中,教師激情導入:陽光明媚,東風盪漾,綠滿天下的春景,會讓你覺得有無限的生機,無窮的力量。本堂課我們繼續走入朱自清的春,細細賞讀作者的生花妙筆奇在何處。

[說明]此設計幫助學生回憶春天美好的感受,爲課文教學作情感鋪墊。導語通過音樂、圖畫、詩般的語言把學生引入春天的佳境,引入激發對文質優美,簡潔明快的散文學習興趣。將學生由課前分散的注意力轉換到集中的,急於求新知的心境上來,主動配合教師學。同時也交代了學習要點。

(二)跳讀課文、理清思路、歸納課文提綱。(2分鐘)

[說明]葉聖陶先生說:“作者思有路,遵路識斯真。”理清思路是理解課文的重要手段。此環節要引導學生通過把握關鍵語句來提綱挈領,理清思路,,在教學處理上要簡明扼要。這2個環節是3分鐘。

(三)學生自讀,體會景物特點,體會春色美。(10分鐘)

在七年級階段,學生往往只能直覺意會“美”而不能言傳“美”,所以我準備讓學生自讀課文,找出文中所描寫的景物及其特點,理解"春"究竟是怎樣美的,作者是如何構思的,講究層次的。

說課稿 篇4

一、教材簡析及學情分析

《夾竹桃》是蘇教版六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是當代著名語言學家、散文家季羨林寫的一篇散文。這篇課文以優美的語言、比襯的手法,描繪了在萬紫千紅、五彩繽紛的花季裏,夾竹桃的可貴任性和花影的有趣動人,字裏行間流露着作者對夾竹桃的喜愛之情,表達了對含蓄內秀、執着堅韌品質的讚美。

此課是在學完《廣玉蘭》之後進行,是在“詠物抒情”這個大的主題背景之下的課文學習,學生對“詠物抒情”這一寫作特點和主要內容有了大致的瞭解,這就爲此課的學習做了很好的鋪墊。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能力目標:引導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在感知文本內容的基礎上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背誦課文第四、五自然段。

2.過程與方法:在具體的情境學習中學會想象感悟的讀書方法與對比反襯的寫作方法。

3.情感態度目標:憑藉具體的語言材料,懂得作者爲什麼愛上了夾竹桃,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三、教學重難點

通過對具體的語言文字的品讀,進行品析鑑讀,懂得作者愛上夾竹桃的原因,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四、資源整合

1、與主題學習“詠物抒情”相結合,進行學習遷移與類化

2、與助學案相關知識相配合,提高有效學習

3、與季羨林的其他名篇《槐花》相整合,進一步感悟他的“質樸而不失典雅,率真而不乏睿智”。

4、與主題閱讀叢書相結合,拓展閱讀面

五、教學方法

1.主題背景下的課文泛讀:《廣玉蘭》《夾竹桃》《石灰吟》《墨梅》都同屬於一個主題“詠物抒情”,因此,本課的教學起點應從屬於這個大的主題背景之下,在“劃分主題----概括內容”這一環節之上,通過泛讀,初步把握課文主要內容:通過對夾竹桃花期長、韌性可貴,花影迷離的特點的描寫,表達了對夾竹桃的喜愛之情。

2. 助學引導後的精讀:學習本課之前,發放給學生一份“助學案”,以幫助學生了解與本課相關的資料,根據文章生點進行有針對性的精讀

3、想象悟讀:以3、4自然段爲範例,通過情境敘述性語言, 指導學生進入角色,想象畫面,設身處地,解讀課文裏的語言文字,領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寫作思路。

4、對比品讀:在詳教第4自然段,略教第3自然段,不教第5自然段 的策略之下,在想象情境、感悟畫面的基礎之上,對比品讀夾竹桃與其他花的不同之處。

六、教學過程

1、感悟花之美,襯托鋪墊下文

葉聖陶先生說過:“入境始於親。” 課堂學習之前,結合課文第3段內容,我引導學生觀賞春夏秋冬各種花的圖片,同時相機理解“花團錦簇、五彩繽紛、美不勝收、萬紫千紅”的含義。

2、、以問促究,瞭解作者

“夾竹桃不是名貴的`花,也不是最美麗的花,但是對季羨林來說卻是最值得留戀最值得回憶的花”。在感悟花美基礎之上,用 這樣的問題,引出對作者的關注,用一系列圖片和文字拓展資料,介紹季羨林。

學到此,學生都會有這樣的感觸,“這樣一個大家,對夾竹桃如此衷愛,原因究竟何在呢?”這樣的補充拓展,會更能激起學生對夾竹桃的好奇,引發他們深入思考。

3、一問相連,理清線索

有了相關興趣之後,我再着重引導學生從文中的關鍵問題入手,幫助學生把握文章寫作線索。

所以教學中我通過這樣一個問題引導學生把握文章脈絡:季羨林是從哪幾個方面寫出了對夾竹桃的喜愛之情?

在泛讀基礎之上,認識到作者是從“色彩美、花期長有韌性、花影迷離”這三個方面寫出了對夾竹桃的喜愛。

用這樣的問題串起對整篇文章的理解,無形之中是對學生概括能力的培養。

4、讀中悟情,讀中悟法

讀是語文學習之本,讀是語文學習之法。充分的讀,有效的讀,有情的讀,會更好地促進對課文情感的把握。於是在整體把握文章線索之後,針對相關的2、3、4、5自然段,結合相關段落寫法特點我採用了不同形式的讀

(1)圖文對讀第2段,感受夾竹桃色彩的美

對照圖片,邊讀邊想,讓學生腦海裏呈現那樣的色彩,那樣的景象,領略作者當時的情趣。

(2)情境悟讀第4段,感悟夾竹桃的韌性大,領悟對比寫法:

運用情境補充式語言:如在和煦的春風裏,各種花兒爭相開放,他們迎着春風,伴着細雨,大門內的夾竹桃在迎風吐豔等,感悟想象夾竹桃春、夏、秋三個季節中“迎風吐豔”的風姿,從而啓發學生從此段文字中體會到不論是氣候和變化,還是季節的更替,只有夾竹桃始終如一,迎風開放;花期之長,無花可比。從而理解作者爲什麼說夾竹桃的可貴之處——韌性。爲此段的感情朗讀和感悟對比寫法做好背景渲染。

(3)想象品讀第5段,感受夾竹桃月光下的美

此段教學中,啓發學生一邊讀一邊展開想象,力求獲得和作者同樣的感受。接着,我又帶領學生由情入境,將美好的語言文字記在心裏。

我想它是地圖( )。……( )是遠渡重洋的海輪。

我幻想它是( ),……( )是游魚。

我幻想它是( )。……這一幅畫竟變成了活畫了。

【指導學生邊讀邊閉目想象,達到熟讀背誦,在賞讀中積累內化,以感受課文的語言美、意境美,受到美的陶冶。

5、花語相伴,內化提升

當學生對夾竹桃的特點有了完整清晰的認識之後,對作者內心的情感有了更深的體會之後,我組織學生進行“爲夾竹桃設計花語”這一實踐形式,將感情內化爲行動,實現語文教學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6、以點帶面,拓展閱讀

通過《夾竹桃》這一課,學生領悟到季羨林“質樸而不失典雅,率真而不乏睿智”的散文風格,進而利用助學案和主題閱讀叢書,讓學生閱讀季羨林的其他名篇,進一點體會他於平凡物中體現睿智的獨特視角與寫作方法。

七、板書設計

夾竹桃

最值得回憶留戀

色彩美

花期長,有韌性

花影迷離

愛上它

八、教學成效

《夾竹桃》教學設計,以新課標理念爲指導,以學“文”用“語”爲教學理念,充分利用文字信息,感悟質疑、理解昇華,進行多種方式的朗讀;充分利用問題探究,把握要點、昇華情感;充分利用實踐活動,拓展遷移;充分利用多種渠道,實現學生自學;充分整合各種資源,實現學生廣泛的閱讀。最終實現學生語文素質的提高。

說課稿 篇5

各位老師、各位評委:

大家好!

我說課的篇目是《夏》,它是蘇教版語文教科書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多彩四季”中的的第四篇課文。

我主要從說教材、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四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樑衡先生的《夏》是一篇優美的散文,清新短小而又內涵豐富,作者用生動形象而又富有表現力的語言,寫出了夏天緊張、熱烈、急促的特點,表達了作者對夏天的熱愛和對勞動者的讚美。

這篇散文是蘇教版教材七年級上第四單元“多彩四季”的第四篇課文,單元前三篇課文分別是朱自清的《春》,酈道元的《三峽》和老舍的《濟南的冬天》,同學們已經學習了朱自清的《春》,酈道元的《三峽》,已經初步瞭解到散文具有優美、精闢的語言,寫景要抓住景物的特徵、寫景要注意層次以及景物描寫中所蘊含的的感情。這篇散文語言更加個性、張揚,富有時代氣息,節奏明快,畫面多彩,更符合七年級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易於被他們所接受。同時,這一單元是繼第一單元“親近文學”、第二單元“金色年華”、第三單元“民俗風情”之後的對學生閱讀和欣賞美文能力的進一步提高。

根據新課標要求,結合該課特點以及所教班級的實際情況,我制定瞭如下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體會課文表達的情感。

2.欣賞散文優美、精闢、詩化的語言,品味文中寫下的好句、好詞。

2.體會文章生動準確的語言特點,感受其語言魅力。

3.體味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我們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確定學習的重點及難點。根據此原則,我確定本文重點和難點如下:

教學重點:品味語言,領悟學習文中的精彩語句。

教學難點:理解作者在文中蘊含的對夏天的喜愛之情,對辛勤勞動的農民的讚美之情。

說教法

通過朗讀“尋找”“發現”“理解”。品評文章的語言,讓學生自主閱讀,暢談自己最喜歡的課文內容從而提高閱讀水平。

“誦讀、品味、感悟,滲透學法指導”是我在該課教學中的指導思想,主要採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新課改提出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是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人,在教學中要注意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本篇目共用一課時時間,首先,反覆誦讀課文,體會景物的特點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要引導學生注意朗讀重音的確定、語速的急緩要與作品的思想感情相適應;其次,創設氛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要放手讓學生去談,在揣摩中發現問題、討論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最後,體驗感悟,整理歸納所學的知識,幫助學生打開思維的大門,實現語文與生活的銜接。

二、說學法

爲使所學知識能較好的納入學生已有的知識體系,促進學生的智能發展,對學習如何抓住景物特徵寫景的寫作技能學習採取誦讀體悟法。

爲落實教學目標將着重做好以下練習:對課文反覆誦讀通過圈畫、評點、討論、交流感受語言的魅力。

三、說教學過程

1、課前欣賞《寧夏》將學生的思緒帶到夏天。

2、導入

(1)聲音:知了的鳴叫聲讓學生通過聯想進入夏的思考。談談自己對夏的感覺。

(2)春有春的風情,夏有夏的.韻律,秋有秋的色彩,冬有冬的個性。每個人的人生閱歷、生活體驗、審美情趣不同,就會有不同的感悟。當代著名作家樑衡眼中的“夏”是怎麼樣的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樑衡先生的散文《夏》,看看作者對夏有着怎樣的感情。

3、基礎落實

第一階段:字詞掌握。生字詞是基礎,訓練學生依靠自己的能力解決,、老師及時檢測。

第二階段:誦讀

(一)誦讀課文,教師範讀,同學們邊聽邊欣賞夏的圖片。這樣可以使同學們對課文有直觀的瞭解,可以儘快熟悉課文。

(二)各自放聲朗讀。(要求:讀對字音、讀出節奏、感情)

(三)請五位同學讀,其他同學認真聽。

4.整體感知

(1)作者眼中夏天的特點是什麼?(緊張、熱烈、急促)

(2)作者是從那幾個方面描寫夏天的景緻的?(自然景色、色彩、旋律)

(3)作者對夏天懷有怎樣的感情?(對夏天的讚美和對勞動者的讚美)

通過有針對的三個問題可以讓學生比較全面的把握課文內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讓學生理解夏天的特點,特別是找出具體的句子,並體會夏與春秋的對比。

5.品味語言

(1)學生討論:選出你喜歡的一個詞或一句話,說出你的推薦理由。先進性小組交流,在進行展示。

自由的品評語言對提高學生的鑑賞能力很有好處。小組交流,鍛鍊學生表達和溝通的能力;展示,給學生一個展示自我、張揚個性的平臺,使其增強榮譽感、自信心,提高對語文學習的熱情。

教師舉出例子(還可以建議學生做讀書卡片,幫助積累、豐富語言庫)

6.拓展延伸

(1)關於四季的古詩很多,試舉出兩三句來。

調動學生的知識儲備,積累名句。

(2)仿寫:仿照下列句式,結合課文或發揮想象,寫寫“夏之色”。

品味語言之後,讓學生想象心中的夏,然後進行仿寫,這樣達到了講練結合的目的,對提高學生的寫作大有裨益。

7.總結全文,

8.作業:

你家鄉的夏天美嗎?試用一段優美的文字對你的家鄉的夏天作一番描述。

進行小型的練筆,加深對文中修辭等的運用。篇幅雖然很短,但是對學生的一次寫作訓練。

以上是我說課的內容,希望各位老師、各位評委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說課稿 篇6

說教材:

《信客》是人教版語文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本單元敘事性作品寫的都是普通人。《信客》出自聲名顯著的學者餘秋雨的散文集《文化苦旅》。講述的是民國時一位老信客因失信於人,自感“名譽糟蹋了”,幹不下去了,找到年輕人,年輕人最終不好回絕,當了第二代信客。他任勞任怨、誠信無私、受到人們的敬重的故事。。.

說教學目標:

因爲本單元閱讀教學要求學生感受文中所表現的形形色色的“愛”,從而陶冶自己美的情操,並在誦讀的過程中,瞭解敘述、描寫等表達方式,揣摩記敘文語言的特點。根據教材要求和學生的實際制定如下的'“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

感知課文內容,概括人物性格。

領悟秋雨散文的質樸而典雅,提高語言鑑賞水平。

過程與方法:

情景創設、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從信客的風雨生涯中,感悟人生。

說教學重難點:

餘秋雨的散文,把感性的生命體驗和理性的思考相融合,內涵豐富,打動人心;而感性和理性相融洽的語言之舟,又負載着思想的重量,把現代散文推向了一流.因此我把理解本文深刻的思想內涵體味學者厚重的語言作爲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

感受信客的品格和精神,懂得關愛和敬重社會上這類平凡而偉大的人。

教學難點:

揣摩質樸、典雅而又警闢的語言。

說教法學法:

爲了調動每位同學的學習熱情,體現新課標“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模式,我制定瞭如下的“教法學法”.

教法:

情境創設法

誦讀品味法

合作探究法

學法:

通讀感知文意

品讀賞析語言

精讀探究拓展

說課稿 篇7

一、說教材

1、目標定位:

A、激發幼兒的求知慾,好奇心,喜歡玩科學小遊戲。

B、引導幼兒認識小問號"?",並願意和小問號做朋友。

C、幼兒通過操作,感知從空心紙筒傳出的聲音與實心紙筒的聲音不一樣。

2、活動重點:

在操作活動中,讓幼兒體會到兩種紙筒傳出的聲音不同。

3、活動難點:

在體會到不一樣的基礎上,能比較出聲音的清晰、模糊、並能自己找出答案(爲什麼不同?)

4、活動準備:

幼兒人手一套紙筒(空心、實心),小問號卡片一張。

二、說教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爲幼兒學習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本次活動中我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運用了以下教學方法:

1、操作法:放手讓幼兒通過操作去發現,不事先做示範,不直接告訴他們結果。爲什麼外觀一樣的紙筒傳聲的效果不同?答案是幼兒在玩中尋找出來的'。以此來培養幼兒的探究精神。爲了突破重點和難點,這次活動預設了四次操作機會:

第一次:全部是實心筒,引起幼兒興趣,進行觀察。

第二次:少數幾根實心筒,引導幼兒提出問題。

第三次:全部是實心筒,進行觀察,回憶比較。

第四次:空心、實心筒,操作、比較不同。

2、交流討論法:在教師引導下,圍繞中心問題"有小問號的傳聲筒與沒有問號的傳聲筒有什麼不同?幼兒進行討論。

3、賞識激勵法:支持、鼓勵他們大膽提出問題,發表不同意見。

三、說學法

1、體驗法:讓幼兒通過視覺、皮膚、聽覺及多種活動感知紙筒的不同。

2、比較法:每名幼兒通過人手一份的空心、實心筒的操作,比較聲音傳出的不同。(清晰、模糊)

四、說教學程序

第一個環節:激發興趣。

第二個環節:自由探索。

第三個環節:發現問題,認識"?"小問號符號。

第四個環節:引發探索。

第五個環節:有所發現,鼓勵參與。

說課稿 篇8

一、說教材

1、教材內容及分析

《文明交往》第三課時是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思想品德》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三課。本課爲學生提供了一個有效的空間,引領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生活這個大課堂中來,引導學生在生活中留意觀察,學習別人如何待人接物,如何與別人打交道,讓學生在交往中學會怎樣交往,再交往中獲得快樂,使教科書中的內容化爲自己的行爲。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教材安排這一內容,是在前兩個單元的基礎上設置的。前兩個單元分別讓剛進入中學的學生了解新的環境、新的同學、新的集體和了解這一階段七年級學生的心理、生理髮生的變化,再心理上屬過渡階段的特點以及本單元前兩課學習與父母、老師等學生自己熟悉的人相處的關係基礎之上進入到本課的學習的。一個人不僅和他熟悉的人交往,而且還要與其他不熟悉的人交往,甚至是和陌生人的交往。現代社會是一個文明社會,學會文明交往對自己今後的學習、生活和事業發展有很大幫助,甚至起到決定成敗的關鍵作用。本課也是下一單元《學會學習》的一個基礎和起點。

二、說學情

認知結構方面:七年級學生的心理尚未成熟,缺乏對文明交往的重要意義的認識以及文明禮貌的技能技巧。

情感方面:國中學生正值青春期高峯階段,生理心理的發展使他們逐漸擺脫幼稚走向成熟,其中交往需求的日漸強烈就是這種成熟的突出標誌之一。這一時期的中學生不滿足於家庭親情,努力追尋同伴友誼、社會的認同,單由於經驗不足,往往存在着自我中心現象,使得他們在人際溝通方面缺乏換位思考,缺乏相應的心理品質和技能技巧。幫助他們適應環境、協調關係,走向成熟是極爲必要的。

生活背景方面:積極交往是社會化的需要。社會化是在人際交往中實現的。再交往中,人與人之間在心理上產生相互影響,可以交流信息、交流感情、協調關係。國中生的社會化主要受家庭、同伴和學校的影響。父母的影響集中於價值觀和獨立觀念方面;同伴的影響多集中於趕時髦、音樂、服裝等方面;學校的影響則集中在學生對自己能力的評價方面,影響其自我的認識與評價。

我校學生絕大多數是農村學生,所在地民衆素質不高,在文明禮貌方面存在着不少問題。在國小及以前,學生也學了不少這方面的知識,單實際運用卻不盡理想。受此影響,學生的文明禮貌存在着很大的缺陷。七年級學生的思維方式還停留在形象思維爲主,因此抽象概括能力較弱。

三、說教學目標

針對學生在前兩課時從感性和理論方面對相關知識進行學習,有了一定的基礎,但在掌握抽象概括方面仍存在一定的欠缺。綜合上述學生狀況,依據《課程標準》和學生實際,確定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方面:認識禮貌是文明交往的必要前提,學會使用禮貌用語,掌握基本的交往禮儀與技巧;學會與人溝通的技巧,提高交往的能力。

2、在“實踐與評價”學習中,通過對“禮貌用語小詞典”的填寫,學習掌握生活中常用的禮貌用語;通過“成長記錄”瞭解並評價自己在於他人交往中的情況;在“閱讀與感悟”中,通過短文《絕招》體驗學會溝通的重要性,學會與人溝通的技巧。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通過學習交往的禮節與技巧,學會與人,特別是陌生人打交道,在交往中成爲受歡迎的人,形成良好、健康、和諧的人際關係。

四、說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學會與人交往的技巧;瞭解與人溝通的重要性。

依據是本課書的內容和課程標準在這方面的要求。前兩個課時是從感性和理論上了解了與人溝通的重要性和一些與人交往的技巧。知要與行相結合統一,把掌握的知識落實到行動中來。

2、教學難點:學會與人溝通的技巧;對短文《絕招》的感悟。

依據是爲了落實知行統一的教學原則。而中學生,特別是剛上國中的七年級學生由於本身的社會經驗不足等原因,再掌握與人溝通技巧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難,因而將其列爲難點。再學習短文絕招時,由於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有限,雖然前面椰油過相關的學習,但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的培養仍然需要一個過程,因此將其列爲難點。

五、說教法

我們都知道思想品德是一門培養人的實踐能力的重要學科。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使學生“知其然”,還要使學生“知其所以然”。

1、首先,我會採用情景教學法,本框題可操作性比較強,我會列舉一些“對同樣的事情不同的人會有不同情緒表現”或“同一個人對同一件事的不同想法”的事例,引起學生的興趣和思考,讓他們首先認識到人們可以通過改變自己的態度來控制自己的情緒,爲下文的講解奠定基礎。

2、基於本框題的特點,我還會採用集體討論法:針對書本上的問題,組織學生進行集體和分組討論,促使學生在學習中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團結精神。由於本框題內容與社會現實有密切聯繫,學生可以結合自身的狀況或者設身處地地站在別人的`立場想問題,比如“情緒的表達是否知識自己的事情”這個問題,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討論,然後進行歸納總結,得出正確的結論。這樣有利於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對本框題知識的認識更清晰、更深刻。

六、說學法

根據教學內容需要和學生的特點,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本人主要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並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在學習過程中感知學習內容,理解相關知識;在老師的指導下發揮出情趣對教學活動的積極作用,激發起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通過教學活動來體驗成功帶來的愉快;在學習過程中,按老師分組安排,與小組其他成員合作完成學習的任務;在學習過程中,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通過參與一些活動直接體驗感受領悟所學的知識,使知識經驗真正變成學生自己的“精神食糧”;學習過程中,積極與老師互動,來培養起自己學習的獨立性、自主性、積極性,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學習策略;在學習過程中,與老師進行民主、平等的對話,與老師共同完成學習任務。

七、說教學過程

1、複習前一課時內容。

2、導入新課:通過前兩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禮貌是文明交往的必要前提,那大家以前和現在在與他人交往過程當中做到文明交往了嗎?老師這節課就來“檢查”一下。首先看大家運用文明詞句的情況。導入本課時的學習。

3、完成“禮貌用語小詞典”,有如下步驟:

1)老師先對課本中一些類型進行解釋、說明;

2)按安排分小組並讓各小組代表上講臺抽籤決定本小組討論的內容,將回憶或收集的有關禮貌用語在小組裏進行交流,並填在課本相關位置上;

3)各小組派代表將本小組所收集到的各類型的禮貌用語說出,其他同學來補充或在老師提示下來補充;

4、完成“情景劇場”步驟:

1)讓學生提出或老師將預想學生未明白的內容進行說明、解釋應注意的情況;

2)讓學生在小組裏討論,準備表演;

3)讓學生來表演各種動作,其他同學當裁判判斷表演的內容和表演的逼真程度。表演的同學談自己對錶演角色的感受。

在對本情景進行設計時,我充分了解了本班學生的學習特點,容易調動他們的積極主動性,和他們參與程度較高的特點來設計的。

5、完成“成長記錄”,步驟如下:

1)老師對其中內容進行必要的介紹、說明;

2)讓部分學生說出自己在交往方面獲得成功的例子;

3)其他同學來進行評價並說出原因,或由該同學自評,說出原因。

在進行本活動當中,我根據學生已有的經驗來設計。讓學生說出自己經歷過的事,應該不會難說,而其他同學則根據自身的體會和所學知識對事例來評說,這樣可以收到較好的效果。

6、完成“閱讀與感悟”,步驟如下:

1)學生先仔細閱讀短文,並邊閱讀邊思考;

2)讓學生猜測主人公寫了什麼話,他能否得到工作;

3)引導學生領悟短文時應提醒學生參考心靈導航及前面學過的內容來感悟短文。

本活動的教學應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主要通過合作性學習的方法來完成。因爲本活動主要是讓學生能從短文中得到一些感悟,而學生在得出感悟方面卻有困難,因而要以小組合作的形式來完成。

八、課堂小結

通過今天這節課的學習,我們大家對文明交往的作用意義的認識又有了進一步的提高,老師希望同學們在今後的交往中,無論是熟人之間還是與他人第一次接觸都要做到文明交往。大家說,你們能做到嗎?

課堂小結可以把課堂傳授的知識儘快地轉化爲學生的素質;簡單扼要的課堂小結,可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本框題的現實意義,並且逐漸地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

九、佈置作業

課堂主要以討論和闡述爲主,課後佈置一篇叫“一件苦惱的事”的文章,讓他們敞開心蜚說話,使找到發泄情緒的正確途徑,在鞏固學到的新知識的前提下,又不放鬆對學生思考能力的引導。

十、說板書設計

文明交往

一、尊重是交往的前提

二、禮貌是交往的“名片”

十一、說教學反思

《文明交往的要求》一課是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三課中的一個問題。在這一課的教學實踐中要想充分體現素質教育的要求和新課程的理念,就要擺脫以往教學中過分注重知識結論的僵硬模式,注重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因此,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注重師生對話、生生對話、生本對話,使課堂行進在對話教學的天空中,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首先是師生對話,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教師設計了一系列恰到好處的提問,循循善誘的啓發學生去回答。如上課伊始,用故事導入,並及時提出如下問題:①老人爲什麼沒有直接回答問路人,而告訴他到蘇州城還有六七千丈?②在這則故事中你們能悟出什麼道理?從而引出文明禮貌的兩項基本要求,即尊重他人和禮貌待人。這樣就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活躍了課堂氣氛,激發了學生的參與熱情。使課堂教學首先行進在師生對話、互動交流的氛圍中,充分體現了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人。

其次是生生對話,合作探究。文明交往的要求有兩個,一個是尊重是交往的前提。在進行這部分內容的教學時,不是直接給出結論,而是由表演兩幕情景劇“刁蠻無理女乘客”、“和風細雨化干戈”入手,並針對這兩幕情景劇提出問題讓學生討論:①楊本利是一個什麼樣的人?②女乘客爲什麼由原來氣勢洶洶的態度轉向楊本利道歉?③如果你處在售票員的位置上會怎麼應付?這種對話增加了開性問題在教學中的份量,將問題的解決權交給學生去探索,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爲學生創造了相互對話的機會,進而體現了這門學科的開放性的特點。

再次是生本對話。注重引導學生閱讀文本,並獲得有效信息,實現學生與文本的視界融合,從而擴充了學生的知識水平。

結束:

我的說課完畢,謝謝大家。

說課稿 篇9

尊敬的各位評委: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篇目是《人物行走的基本規律》,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法與學法、教學過程、和教學反思等七個方面來進行闡述。

一、教材分析

教材是教師課堂活動的根本依據,本節課的教材是孫立軍先生主編的《現代動畫設計》第六章第一節的內容,本節內容一方面是在前一節動畫造型基礎上的進一步深入和提高,另一方面也爲後續蹄類動物的運動規律提供了理論基礎與技術基礎,因此它是本章的重點,具有承上啓下的重要作用,同時也是一個好的動畫師必備的基本技能。

二、學情分析

影響教學設計的另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對學情的分析,有一位專家曾經這樣說,我們要想引領學生到我們想讓他取得地方,那就必須首先知道學生現在到底在哪裏,我所任教的班級是高二動漫設計的學生,90後的他們有着良好的信息素養,對新鮮事物又強烈的好奇心,求知慾,但他們也有中職生普遍的共性,那就是喜實踐、厭理論,欠缺對問題的歸納總結能力,結合之前的計算機知識,學生已具備了能夠製作出完整的靜態的ppt作品的能力,已學習造型基礎與動畫技法,具有一定的動畫角色造型能力和簡單的中間畫能力。對司空見慣的動作有一定的瞭解,但是對各種動作運動規律的總結能力較弱。

三、教學目標

而製作動畫必須瞭解動畫運動的基本原理和基礎技巧,逐步培養創造運動、表現運動的思維,從而使設計構思到藝術實現的途徑更加通暢。所以根據課標和教材的要求,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第一、知識目標:掌握人物行走的基本規律和畫法,並能夠運用到今後的動畫製作當中去。

第二、能力目標:通過對行走的觀察、探究和最後的歸納,學生能夠自己總結行走的幾個基本的步驟。

第三、情感目標:明白人物行走在動畫技法中的重要性,體驗在自己的探究中獲得知識的快樂,激發動畫製作的熱情。

四、教學重點、難點

由於學生是第一次接觸動畫運動規律,所以我把教學重點設定爲對動畫運動時間的初步掌握和對人物走路規律的簡單理解,而將難點設定爲自己繪製一幅人物走路規律的動畫,這樣設定是因爲學生容易滿足於讓人物動起來,但是一碰到讓自己去獨立完成時就束手無策了,而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點就是掌握人物行走運動曲線,再輔以多畫多練,難點也就迎刃而解。

五、說教法與學法

(一) 說教法

爲了突破重難點,讓學生有所得,我運用了情境教學法、任務驅動法、引導探究法以及比較有特色的“演練-互動”協作教學模式。這套模式特別注重教師與學生的互動,調動學生的交流合作,因爲幾年的教學經驗,讓我發現這樣一個規律,無論我是多麼精心的備課,我都不可能保證這堂課,按照我所預期的那樣完整進行。因爲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課堂又是不斷變幻的課堂,而這套教學模式恰恰就特別注重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合作,根據學生的學情,及時調整教學的進度,從而突出顯示了“做中教,做中學”的理念。

(二) 說學法

根據中職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興趣取向,我利用多媒體和真人表演着力營造一個生動形象的探索情境,主要採用五步學法:即通過對人物行走的看、做、學、思、練來充分鍛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表達能力和分析能力,將課堂還給學生,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形成一種互幫互學、樂於參與的學習氛圍。

六、說教學流程

技能課的準備工作就顯得尤爲重要,我在物品、人員安排和課件製作、備課等方面作了充分的準備。

(一)導入(8分鐘)

導入是一個很重要的教學環節,如果導入吸引了學生,那麼整堂課就已經成功了一半。我以各種走路的視頻入手,讓學生觀察現實生活中的各種走路的步伐、節奏。抽取一兩名同學簡單談一下自己的觀後感,然後引領大家分析視頻中人物走路的規律。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入新課。

(二)分步實施

第一步(5分鐘):分析人物行走的節奏。人的動作是複雜的,並不是無規律可循的。人走一步的時間是在一定的範圍內的。這個時候我讓一名學生上臺表演走兩個單步,其餘同學用秒錶計算一下時間。讓學生自己推算出走一個單步大概的幀數。然後推導出快走、慢走、較慢等需要的幀數。在這一環節,學生通過自主探索學習,瞭解人物行走大概需要的幀數,並根據人物年齡、情緒、環境等因素的變化調節人物行走的節奏。提高了學習分析的能力。

第二步(15分鐘):分解人物行走的動作規律。在確定動畫的節奏後,讓學生自己表演,找出人物行走的每個關鍵幀:第一幀,最後一幀,也就是第十三幀,過渡幀,也就是第七幀。通過這一步的練習,讓學生學會分析,找出動作的關鍵幀,也就是動畫中的原畫。並能夠根據前後兩幀畫和自己的表演畫出中間幀,初步感受運動規律,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和動手能力。

第三步(20分鐘):分析頭頂的運動曲線。播放一個學生自己做的動畫,引導學生髮現動畫中的人物的頭頂的運動不是水平的,進而瞭解根據人的跨步和擡步,頭頂會有高低起伏的變化。明白運動曲線在動畫製作中的重要性。首先我會明確告訴學生最高位在第十幀,並在多媒體投出,問同學們這一幀爲什麼是最高位?讓學生自己表演分析。然後讓學生根據確定最高位的方法,確定出最低位在第幾幀。找同學在黑板畫出。完成後播放事先做好的動畫,因爲是比較簡單的幾幀動作,所以看起來不夠生動和細膩。如果想得到好的效果,必須在原畫中間加入中間畫,讓學生自己探索畫出。通過這一步,學生對人物行走的規律和關鍵幀有了整體的瞭解,對原畫和中間畫的概念也有了初步的定義,學會了如何繪製人物行走動畫的基本方法。完成了知識目標。

第四步(20分鐘):初步瞭解了任務運動的腿部規律後,我讓學生表演一個同手同腳走路的樣子,讓學生分析手臂和腿的運動關係。引導出在行走動畫的基礎上加上擺手的動作。讓學生根據腿部運動的畫法,總結出雙臂的運動規律,學會學以致用。通過這一步的學習,配合自己和同學的.表演,學生掌握了人物行走的整體規律,順利的完成能力目標。

通過以四步的完成,使學生在自己的實踐中掌握了本課的重點,同時在實踐的過程中,學生構建知識,提升能力。

(三)任務拓展、自主創作(45分鐘)

爲了突破本節課的難點,讓學生分組合作,完成教學任務。任務:繪製一套完整的人物行走運動規律圖。學生在完成作品的過程中,團隊之間可以互相討論,沒能掌握的環節可以看書學習也可向老師詢問。學生練習期間,教師巡視查看學生的操作情況,隨時發現問題、分析問題,然後再通過不同的渠道解決問題。通過這一環節讓學生明確本課學習重點和難點,加深學生的印象。

(四)學生交流,教師點撥總結(15分鐘)

選出造型準確、動作流暢的作品進行展示,讓學生討論交流,談談對動畫規律的理解。並對學生最容易犯錯誤的問題進行總結和分析、交流,對學生的成績予以肯定。教師激勵式、肯定式的評價會激發學生更大的學習潛力和對動畫製作的熱情。

(五)本課小結,引發創新(5分鐘)

歸納總結本課所學的知識重點,引發學生對動畫運動規律的強烈求知慾,並鼓勵引導學生去探索不同年齡、不同身份、不同情緒的人的運動規律。

(六)作業佈置(2分鐘)

結合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和難點,我佈置了以下作業:

① 人物躡手躡腳的走路

② 人物精神抖擻的走路

(七)、說板書設計

精心設計板書是實現課堂教學最優化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板書設計也應突出教學目標和重點,與當堂教學內容相對應,概括更豐富的知識類項,同時還要精練,纔能有使用價值。

七、教學反思

動畫,是一門運動的藝術,動畫的運動,不是客觀實體的運動,而是人爲創造出來的運動。動畫的創作者必須熟練掌握創造運動的各種技巧和規律,才能更好地發揮動畫藝術的表現力。因此,以後的教學中,繼續高度重視對動畫運動規律的講解,加強訓練,使學生的動畫製作水平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