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說課稿>

有關說課稿範文彙總八篇

說課稿 閱讀(1.6W)

作爲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說課稿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說課稿8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關說課稿範文彙總八篇

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我是什麼》是一篇擬人的科學短文,以第一人稱“我”的敘述方式,並結合謎語的形式,圖文並茂地向學生展示了水的不同形態和對人的利弊關係。文中始終不點明“我”就是水,而是通過水的形態變化和與人類關係的描寫,讓讀者去猜,更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全文共五段,重點內容分爲二個部分:一、二、三自然段講水的形態,四自然段講水給人類帶來的利弊。

根據教材和二年級學生實際,我把本課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和重難點設計爲:

知識目標:知道水的形態變化及對人類的利弊關係。

技能目標: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情感目標:引導學生愛護水資源,保護水資源。

教學重難點:知道水的形態變化及對人類的利弊關係。

二、說理念

本課設計遵循了低年級兒童的年齡特點,注意激發學習興趣的理念。遵照《語文課標》: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爲,閱讀教學應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理解。這一要求讓學生讀中感知課文、領悟課文內容。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在互動中相互啓發,拓展思路、分享學習之樂。

三、說教法

由於低年級兒童感性認識強於理性認識,以形象思維爲主,和低年級應把詞句訓練放在首位,我採用了以下教法:

多媒體輔助教學法:本節課我製作了優秀的課件,運用多媒體集成性、圖文並茂的特點,形象地演示水的不同形態和對人類的利弊關係,讓學生了解水,喜愛水,珍惜水。

鼓勵欣賞法:小組和班集體的點評主要是鼓勵學生展示才能,滿足他們希望得到讚許、羨慕、體會成功的心理特點,激起學生的.學習慾望,增強學習信心。

朗讀感悟法:朗讀能幫助學生理解課文中的精彩語句,感受漢語語言美的作用,豐富學生的語言,在形式多樣的朗讀中讓學生喜愛朗讀,對朗讀有興趣。

四、說學法

1、自主學習法

2、合作學習法

教學中我主要滲透以上兩種學法,通過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面對面的讀、說、演、寫去實現,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並根據閱讀教學的特點,堅持把讀的訓練貫穿在整個學習活動中,力求取得最好的學習效果。

五、說教學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始終以“水”的身份出現在學生面前,和學生一起學習,分享學習之樂。爲此,我主要安排了以下四個環節。

一、 讀讀“我”

上課開始,教師就以生動形象的教學語言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習興趣。“孩子們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們知道我是誰了嗎?對,我是水,是天下最棒的魔術師,很會變喲,你知道我會變成什麼嗎?快讀讀找找吧!”

1、找形態。

學生通過邊讀邊找邊勾畫,就能說出“我”會變成“汽、雲、雨、雪、雹”。這時教師及時鼓勵,“孩子們,真能幹,找出了我變的樣子,那你喜歡我哪種樣子?快來讀讀吧!先自己練讀,再在小組裏讀給你的小夥伴聽。”這樣就能激起學生的學習慾望,讓每個學生都有嘗試的機會和自主選擇的權利。

2、讀形態。

在學生彙報讀的過程中,我主要利用了多媒體,加深學生對課文的朗讀感悟。讓學生喜愛朗讀,讀出情,讀出味,讀出個性。下面我就按照課文的順序,說說我是如何利用多媒體,抓住重點詞句,進行訓練的。實際教學時,按學生回答的順序學習。

當學生讀到描寫汽的句子時,教師利用課件演示水變成汽的過程,再讓學生朗讀,評議後再讀,這樣就能讓學生在生動形象的畫面中認識到水是如何變成汽的。隨後教師以優美、形象的教學語言創設情境:“孩子們,天空中各種各樣,五彩繽紛,色彩絢麗的雲朵,帶給了我們許多美的享受。”(播放課件)把學生帶進美輪美奐的雲的世界中,學生就會爭先恐後地起來朗讀,從而激起了學生的朗讀慾望,就能自然而然地讀出自己獨特的美的感受。

“孩子們,看見我穿上了漂亮的衣服,那我還會怎麼變?”過渡到第二自然段。教師讓學生輕聲朗讀後,利用課件出示一道填空題,讓學生填空,並讓學生說說:“雨、雪、雹都是天空中落下來的,爲什麼不都用落呢?”這一問題激起學生的探究慾望,教師讓學生四人小組討論、交流、並根據學生的彙報相機展示出雨沙沙落下,雹子大顆大顆打下來,輕盈飛舞的雪花飄下來的情景。讓學生體會到樣子不一樣,大小不一樣,落下來的情況也不同。從而體會到作者用詞的準確性。帶着這樣的理解讓學生挑戰讀、接龍讀、比賽讀這段話,就更能體會到這三個詞所包含的韻味。

學到這兒,教師總結並提問:“孩子們,你們能排排我的變化嗎?”學生排出水的變化過程後,再讓學生說說這樣排的理由,這不僅是對課文內容的複習和鞏固,同時也訓練了學生的創新思維。

“孩子們,我從天空中落下來,又到了哪裏?”學生自由發言後,教師用課件範讀:“ ”。讓學生感受倒水在地面悠閒活潑的樣子。再讓學生配樂齊讀,通過語氣、音量、氣勢由弱到強的變化感受水的靜態和動態,從中受到美的薰陶。

“孩子們,我的脾氣實在有點怪,說我老實吧,的確很乖。但是發起脾氣來又很壞,在課文裏找找我都有哪些脾氣?”

3、說利弊

學生通過朗讀就能找出水“溫和”和“暴躁”的一面,接着教師提出“你還知道我幹了哪些好事和壞事呢?”這一問題進行拓展,讓學生找找生活中的語文,在生活中學語文。最後,讓學生看着圖片以“水能……水還能……”的句式練習說話。

“孩子們,你們一定了解我了吧!我是一個魔術師,會變得很漂亮,也會變得很壞,你能和你的小夥伴一起誇誇我,勸勸我嗎?”進入到教學的第二環節。

二、說說我

學生同桌互相練習說話後,教師相機引導學生要愛護水、珍惜水,讓學生明白沒有水就沒有我們這個美麗可愛的世界。這樣的說話練習就能把課文的語言內化爲學生自己的語言,豐富了學生的語言,提高了口語表達能力。

三、演演我

“孩子們,剛纔表揚了我,也給我提了許多建議,你能加上動作和表情在四人小組裏把‘我’表演出來嗎?”

教師讓學生戴上汽、雲、雨、雪、雹的頭飾,通過自己的理解模仿雲在天空中千姿百態和雲變成雨、雪、雹落下來、飄下來、打下來的情景,以及水在地面上睡覺、散步、跳舞、唱歌的樣子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水的認識和理解。

低年級兒童特別愛展示自己,安排演的訓練不僅符合兒童的年齡特點,也爲背誦課文和後面的教學打下堅實基礎,可謂是一箭雙鵰。

四、寫寫我

《假如我是一滴水》

從讀到說到演到寫,科學地遵循了兒童思維發展的規律,充分發揮了學生的想象力。利用了兒童愛展示自我的特點,使學生在充滿情趣的活動中,鞏固了所學知識,培養了創新的膽識和表演表達能力。

說課稿 篇2

《左右》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下冊)》的內容。本課是一個體驗性的活動學習課,目的是使學生在體驗中認識“左右”的位置順序,初步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重點是使學生在活動中領會“左右”的意義。難點是 “左右”位置關係及相對性。該課是“前後、上下”的延續性學習,但是在教學上較之前的內容更困難一些,不僅要求教師有高超的課堂駕馭能力,也要求學生具有更強的空間觀念。而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這種空間觀念和對知識體系構建能力則是形成性教學的最終目的。

x老師這節課,讓我印象深刻,其教態自然,語言親切,準備充分,新課程理念領會深刻,把握新教材的能力較強,教學方法得當,營造了一個寬鬆、和諧的學習氛圍。縱觀這節課,課堂教學模式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老師不再是簡單的知識傳授者,而是一個活動情境的創設者、活動過程的組織者、活動深入的引領者、活動資源的開發者、學生情感的喚醒者,並調動了每一位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使他們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積極地參與教學的每一個環節,努力地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大膽地發表自己的觀點。學生始終保持着高昂的學習情緒,切身經歷了“做數學”的全過程,感受了學習數學的快樂,體驗成功的喜悅。充分體現了新課程“以教師爲主導,以學生爲主體”的教學理念,充分發揮了現代信息技術的優勢,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本課通過創設多種情境讓學生參與、體驗、表達描述,使學生學會確定物體左右的方法,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我認爲她做的比較好的地方有:

1、以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作爲切入點,創設有效情境。

“數學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上課伊始,吳老師根據一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興趣關注點設置了“機器人遊戲”、“擺放書本文具”、“找鄰居”、“猜手遊戲”、“扎頭花”等一系列活動,讓學生在遊戲中體驗成功,學會與人交流和自主表達個人見解,在玩中學,並學有所得。通過遊戲,爲學生營造了一個合諧、愉悅的教學氛圍,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併爲學生在其後的自主探究學生做了一個良好的鋪墊。整堂課上,學生髮自內心的喜悅、成功的體驗、思維的張揚以及教師精練、親和、不慍不火的講解構成了一幅歡悅和美的人文畫卷。

2、教學環節設計獨到,層層深入,富有啓發性。

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教學實踐中也一樣,如何讓學生在學習中由易到難,深化知識體系,並運用到生活實際中一直也是每一位教師希望做到的`知行能力的統一。吳老師的教學環節的設計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爲主體的教學理念,在完成了導入新課環節的“擺文具”之後,緊接着出示了一組隨堂小練習:

(1)最左邊的是( ),最右邊的是( );

(2)數學書左邊是( ),右邊是( );

(3)小練習冊在大練習冊的( )邊,在數學書的( )。

通過練習讓學生從直觀的觀察深華到對方位的抽象概括中來,體現了教學目標的梯次漸進。其後從不同角度爲同伴“扎頭花”、給“動物排隊”等活動,讓學生了解到從不同角度看到的“左右”也不相同,體會到“左右”的相對性。教學過程的設計獨到,可圈可點。

3、 小組交流探索,感知身邊數學。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有效的學習活動不能單純的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與其用教師的灌輸式講解,莫如讓學生自主的說與學。吳老師正是基於這一理念,在課堂中用大量時間,讓學生找身邊同學的位置,與老師握手,判斷手勢的左右位置,讓學生通過獨立觀察,自我猜想,合作交流,驗證結論。充分發掘學生動口、動手、動腦的能力。“耳中聽到終覺淺,覺之此事要躬親”,放手讓學生去做去說,在驗證新知的過程中也發展了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本課可謂亮點不斷,精彩不斷,給我印象最爲深刻的是講解“左右”相對性時,給學生做的一個舉左手轉體的動作,用一個細微的直觀動作讓學生一下就明白了“爲什麼我和老師的左右手不一樣”這個教學難點。還有就是在本課最後的總結拓展階段,從學生上下樓梯向右行,適時對學生進行了安全教育,做到了德智結合,提升了本課的內涵。

我認爲本課一個不足之處在於,在遊戲情境“動物排隊”活動中,讓學生從前、後兩個角度觀察四隻小動物的“左右”關係時,由於事先沒有對“前、後”兩個位置詳細說明,致使部分學生出現誤判(在圖上看,前後不易分清)。如果把這個活動改爲實物擺放,再讓學生上臺站位再來判斷可能效果會更加明顯一些。

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1、課標分析

課標中提出:以某區域爲例,分析該區域存在的環境問題,諸如森林、溼地等開發利用中存在的問題,瞭解其危害和綜合治理保護措施。並且提出了活動建議:描述在不同地區所能觀察的主要地理景觀和地理現象,開展一次模擬活動,扮演角色,交流看法。由此可見,地理新課標着重引導學生關注生態環境和區域發展的關係,逐步形成可持續發展的觀念,並倡導在活動中將地理知識應用於實踐中,學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

2、教材分析

根據課標要求,教材選取了“亞馬孫熱帶雨林的開發利用”爲案例來學習生態環境與區域發展的關係。

森林既是重要的自然資源,又是一種不可替代的環境資源。亞馬孫雨林對於調節氣候,維護全球生態平衡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本節學習,旨在讓學生理解雨林對全球環境的重要意義和雨林的脆弱性,理解應以全球的,長遠的眼光審視雨林目前的嚴峻形勢,樹立合理利用森林資源的意識,逐步樹立正確的環境觀和發展觀。

因此,本節內容是在上一節“荒漠化的防治”基礎上的進一步拓展,使學生進一步瞭解生態保護與建設在地域上的廣泛性,認識生態保護不僅在諸如我國西北這樣乾旱的地區,即使在亞馬孫雨林這種終年高溫多雨,植被豐茂的地區也十分重要。同時,通過本節的學習,也使學生對後面的“問題研究”——“爲什麼停止開發北大荒”有了參考依據。

3、教學目標確定及依據

(1)知識與技能

a、瞭解森林是重要的環境資源。

該部分內容是後面學習雨林生態效應的基礎,有必要讓學生進一步加強認識。但同時森林作爲一種重要的生態資源、環境資源在國中教材以及“必修1”中都已涉及,所以現在只要求學生作進一步瞭解。

b、分析雨林的環境效應,理解雨林的脆弱性。

本目標是根據課標的要求:“分析諸如森林等開發利用存在的問題”而確定的。因爲只有認識到雨林重要的環境效應,同時又是極其容易被破壞的生態環境,學生纔跟容易理解雨林保護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而且通過學習,能進一步培養學生根據材料信息分析問題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a、通過活動分析森林環境效應問題,學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

森林的環境效應學生已經有所瞭解,因此在本節課中,可利用課本中的“活動”內容,讓學生根據練習學會分析、歸納問題的方法,提升讀圖、繪圖能力。

b、通過合作探究,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及形成合作學習的意識。

合作探究能力的培養是新課標的目標之一,也是現在社會對合格勞動者的要求之一,因此通過安排學生自學“雨林的環境效應”這部分內容,同時通過討論,合作完成教材中的思考題。進行角色扮演,分別從資源開發者與保護者的角度闡述各自觀點,從而使問題逐漸明朗,更容易尋找解決問題的措施與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樹立合理利用森林資源的意識,逐步確立正確的環境觀與發展觀。

樹立正確的環境觀,強化人口、資源、環境、社會相互協調的可持續發展觀念是地理新課標的明確要求,也是時代賦予高中地理的使命。因此在教學中應時刻不忘對學生加強這方面的培養,而本節內容更是進行這方面教育的很好案例。

4、教學重難點

(1)重點:雨林的全球環境效應及生態的脆弱性。

按常規來說,一個區域生物種羣的豐富、複雜程度可以衡量該區域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對雨林這種生物種羣極其豐富的區域,生態卻是極其脆弱的,學生理解難度應該是比較大的。

二、說教學方法與手段

(1)教學方法:活動練習法,合作導學法,讀圖分析法。

本節課主要是分析雨林的環境效應,理解雨林的脆弱性。重點是加強學生分析問題能力的培養。因此通過教材中的“活動”、“思考題”來引導學生思考問題,以增強分析能力。並安排學生讀圖2.17,完成圖後“思考”,培養學生讀圖分析能力。

師生合作,生生合作,引導合作學習。本節課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圍繞“雨林的`生態效應”相互交流信息,從而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在獲取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展思維,培養合作的態度。這種方式既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意識,又能增強學生競爭意識,提高參與各種活動的積極性,促進全體學生的共同發展。

(2)教學手段

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的作用。多媒體課件容量大,利用多媒體展示圖象、文字等,以增加廣度與深度,同時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其積極性和主動性。並通過科學有序的展示,培養學生分析地理圖象,進行地理思維的能力。

(3)學法指導

a、讓學生學會運用地圖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

b、通過比較、分析、歸納、討論等途徑,讓學生學會綜合分析、解決問題的方法。

四、板書設計

一、森林的分佈與生態意義

1、世界森林分佈的現狀

2、森林的生態意義——大自然的總調度室

3、森林破壞後形成的生態問題

二、雨林的生態效應

1、雨林的分佈

2、雨林的生態意義——地球之肺、儲水海綿、生物基因庫

三、雨林生態的脆弱性

終年高溫多雨——→生物循環旺盛——→雨林生態脆弱

森林的開發和保護——以亞馬孫熱帶雨林爲例 (第一課時)說課稿

說課稿 篇4

一、眼中有文本,突出教材核心地位

《陋室銘》是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的一篇教讀課文,它是我國古代文苑中的一朵奇葩,千百年來熠熠生輝。文章採用託物言志的寫法,通過對陋室的描寫,極力形容“陋室不陋”,表達了作者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文章短小精美,對偶工整,虛實相生,言志如詩,韻味如歌。學習這篇文章不僅能培養學生的文言閱讀能力,而且有助於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二、腦中有目標,彰顯文本德馨主題

新課標對國中階段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要求是:“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注重積累、感悟和運用,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本單元教學要求有:在反覆誦讀中領會文章豐富的內涵和精美的語言,並積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詞語。又根據文本特點及學情,我把本課教學目標確定爲: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積累文言詞句,熟讀成誦;瞭解“銘”的特點;學習託物言志的寫法。

2、過程與方法:誦讀品味,理解文章內容及寫法;自主合作探究,體會作者的節操情趣。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悟作者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確立高尚的志趣追求。

(二)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積累文言詞句,熟讀成誦。

2、教學難點:學習託物言志的寫法;體會作者的節操情趣,確立高尚的志趣追求。

三、心中有方法,培養合作探究意識

(一)教法

1、朗讀法 2、點撥法 3、多媒體輔助法

【設計理念】“朗讀是解讀文言文的金鑰匙”,本課中,我把朗讀教學貫徹到課堂始終,輔以適時點撥、多媒體手段,突破教學重點、難點,提高課堂效率。

(二)學法

1、圈點批註法 2、誦讀品味法 3、合作探究法

【設計理念】葉聖陶先生說過:“教,是爲了不教”,教學最主要的就是要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本節課,學生運用圈點批註法研讀課文,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在琅琅書聲中,品味,理解,感悟。並運用自主、合作、探究法解決難點問題。

四、胸中有流程,達到授之以漁效果

本節課以“讀”爲本,引導學生採用“探究式”學習方法,通過由表及裏、逐層深入的探究,達成教學目標。我安排了以下五個環節:

(一)創設情境,走進陋室

伴着悠美的古典樂曲,多媒體播放“梅”、“竹”、“鬆”的畫面,教師吟誦經典詩句導入新課,然後教師破題,介紹銘文特點。

【設計理念】導語重在營造氛圍,引領學生進入情境。所以,導入時詩句的點綴既營造了課堂典雅的氛圍,又激發了學生與文本對話的慾望。

(二)朗讀感知,踏訪陋室

在此我安排了四讀蓄勢:

1、初讀(教師範讀;學生自讀;找出韻腳,男、女生接讀)

2、譯讀(學生運用“替、留、調、刪、補”的翻譯方法,藉助註釋、工具書,自主翻譯課文。)

3、疑讀(學生質疑,師生共同探討。)

4、暢讀(學生流暢的讀文後,積累重點文言詞句。包括:一詞多義、重點語句的翻譯等)

【設計理念】《課標》指出:“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本環節注重朗讀方法的指導,由易到難,突出層次。學生通過四個步驟的讀,豐富了文言知識積累,感知了文本內容,提高了學習文言文的能力,也爲進一步品讀文章,賞析課文亮點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美讀品味,欣賞陋室

1、理內容

學生品讀探究:

⑴ “陋室”“陋”的理由。

⑵ “陋室”“不陋”的理由。 此處插入【課堂實錄】

明確:

①環境雅 ②情趣雅 ③心志雅

2、悟主旨

(1)文章哪句話能統領全篇?

(2)教師補充介紹《陋室銘》的寫作背景,學生討論室主人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3、明寫法

作者寫陋室有何用意?(託物言志)

【設計理念】“非讀無以訓練語感 ,非讀無以激發美感。”本環節學生用多種形式朗讀和品思結合的方式,品嚐語言文字的奧妙,咀嚼精神世界的甘醇。賞文賞情明寫法,邊讀邊思悟其間。既讓學生深入領悟了文本內容,又培養了鑑賞能力。

(四)探究感悟,話別陋室 此處插入【課堂實錄】

以“劉公,我想對你說……”爲開頭說一段心裏話,暢談感受,話別陋室。

【設計理念】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學生在 “對話”中,感悟到更多的語言、篇章及作者人格的魅力,從而獲得思想的滋養、情感的薰陶、人格的完善。學生無數的體驗、奇思妙想紛至沓來,從而輕鬆有效地突破教學難點。

(五) 積累名篇,銘記陋室

學生賽背課文,積累名篇

【設計理念】語文教學要讓學生重視積累,養成博聞強記的習慣。有時讀懂一篇文,讀破一片心,或許要用一生的光景,就讓學生牢記銘文,慢慢地去品。

【設計理念】本節課在學生探討的過程中逐步形成這樣的板書設計。它是課堂教學的“眼睛”和“靈魂”,是整個教學內容的高度濃縮,也是學生學習思路的精煉再現。

五、課後談收穫,總結教學得與失

教學過程,就是引導學生沿着文本語言的階梯去攀登作者精神境界的過程,攀登的過程就是作品的思想感情內化爲學生的情感的過程,同時也就是文本語言積澱爲學生素養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纔是真正的主人。通過本節課的探究式學習,讀中培養語感,品中揣摩美詞,悟中昇華心靈,學生的素養在學習的過程中得到了全面的提高,我感覺本節課是成功的。

1、在今後的教學中要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培養學生學習文言文的愛好,繼續培養學生鑑賞文學作品的能力,培養學生美好的情感、健全的人格。

2、學生在進行自主合作探究時,有些討論會偏離中心,教師應適當的調整討論的進程從而提高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效率。

3、今後教學中繼續凸顯“讀”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特別是文言文教學,只有真正落實到“讀”,學生才能夠理解文章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懇請大家批評指正!謝謝!

說課稿 篇5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大家好!我說課的內容是《項脊軒志》第二課時(出示課件),下面我將從四個方面談一談我對這篇文章的理解。

一、教材與學情分析:

《項脊軒志》是《語文》教材第六單元的第三篇文言文。《教學大綱》對文言文的教學要求是“培養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和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由於文言文距今年代較遠,閱讀困難較大,所以大多技校學生對文言文不感興趣,甚至產生反感。作爲一名語文教師,我們要想讓學生喜歡學習文言文,就必須考慮文言文教學的“古爲今用”,必須面向學生實際。

我在日常教學中比較重視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注重以語言文字爲載體培養學生的感情共鳴。《項脊軒志》是淺易文言文,抒發的是親情,容易激起學生的感情共鳴。從我校德育教育的大環境和語文教學改革的小環境出發,我想通過本文的教學,嘗試對學生實施“感恩教育”,以教材爲例子,激發學生對親人的感激,喚醒學生的感恩意識,同時使他們克服對文言文的陌生感,願意學習文言文。

二、教學目標

根據上述分析,在第一堂課學生已理解文意和掌握篇章結構的基礎上,我把本文的教學目標確定爲:

1.能力目標:使學生掌握正確的文言文閱讀方法,能根據要求篩選歸納信息;

2.德育目標:解讀歸有光難言的傷痛,培養學生情感共鳴。

教學重點:使學生掌握正確的文言文閱讀方法,完成能力目標。

教學難點:調動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完成德育目標。

三、教法與學法

爲了使學生掌握上述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我在教學中將注重教給學生正確的文言文閱讀方法,充分發揮多媒體課件形象、直觀的優勢,通過討論、課堂劇演出等手段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來完成教學目標。

四.教學過程

我將教學過程設計爲以下5個步驟:

(一)、新課導入

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好奇心,我先出示一個謎語:以成語“衣錦還鄉”爲謎面,猜一位明代作家名。

學生在教師的點撥下積極思考作答。謎底:歸有光。通過新課導入融洽課堂氣氛,激發學生求知慾,使學生注意力迅速回到課堂教學上來。

(二)、新課講解

1.教給學生正確的文言文閱讀方法,訓練學生根據要求篩選歸納信息的能力,使學生明確文言文閱讀同現代文一樣,第一步要整體把握文意。這便啓示我們:閱讀文言語段,要把它當作文章來讀,而不能把它當作古漢語材料來閱讀。按照這個閱讀理念閱讀古文選段,首先不要死扣字、詞、句,要先整體理清思路,特別要注重把握其人、事、理(情)。所謂人,是指語段中寫了幾個人物,主要人物是誰,人物間的關係怎樣。所謂事,是指語段中寫了幾件事,它們之間的關係是什麼。所謂情,是指文段圍繞主要人物所敘述的事件裏蘊涵的感情。

(1)指導學生找出本文所記敘的人。學生明確:本文所記敘的人物主要有歸有光、老嫗、母親、祖母和妻子;其中歸有光的形象可分爲幼年、少年和成年。

(2)指導學生找出本文所記敘的事。學生明確:本文所記敘的事情主要是家庭瑣事,依次有修繕項脊軒、諸父異爨、回憶母親、回憶祖母、項脊軒遭火未焚、懷念亡妻等生活畫卷。

(3)指導學生透過這些人和事找出作者流露的情。學生明確:

修繕項脊軒——喜

諸父異爨、回憶母親、回憶祖母——悲

項脊軒遭火未焚——悲喜交加

懷念亡妻——悲

通過以上3個步驟的訓練,把抽象的理論轉化爲具體的能力,使學生建立起正確的文言文閱讀理念,完成教學重點,併爲話題討論做好鋪墊。

2.教師出示話題:難言的傷痛,不老的親情。

(1)幼年歸有光的傷痛

(2)少年歸有光的形象

(3)少年歸有光的`內心世界

(4)成年歸有光的內心世界

把全班分爲4個組進行討論比賽,每組討論解決一個話題;每組由學生推選1名組長來蒐集組員討論的信息,然後歸納作答。如有不準確的地方,教師指導,學生補充,最後讀懂歸有光的內心世界。板書如下:

幼年的傷痛:想像和懷念母親

難言的傷痛

少年形象:好靜、、勤奮

不老的親情

少年內心世界:悲涼

成年內心世界:人亡物在,無限傷心

通過本話題討論,突破教學難點。

(三)、拓展訓練:指導學生進行課堂劇演出,每組選出2名演員,要求3男5女。

角色分工:

學生1——幼年歸有光

學生2——少年歸有光

學生3——成年歸有光

學生4——母親

學生5——老嫗

學生6——祖母

學生7——妻子

學生8、9、10——諸小妹

通過情景模擬和角色扮演來消除學生對文言文的陌生感,培養他們探究問題的能力,領悟文章中流露出的真情,喚醒學生對親人的感激意識。

(四)歸納總結(5`)

一間百年老屋,又小又漏又暗,似乎沒有什麼可寫的,但老屋卻見證了作者家境的變遷,也記錄了他家人的音容笑貌。寄託了作者的綿綿哀思,讀之令人心酸掉淚。聯想我們現在的技校學生,大多爲獨生子女,很多人一切以自我爲中心,對別人的辛勤付出,缺乏感激之情,缺乏感恩之心。擁有時不知道珍惜,失去時才知道可貴。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愛家庭、愛父母是愛祖國、愛人民的起點,我們通過本文的學習,希望同學們珍惜親情,從感恩開始,孝敬父母、爲父母分憂。願本文就是一面鏡子,時刻照見同學們感激的面容、感恩的心靈!

(五)佈置作業

學習本文借老屋寫親情的寫作技巧,想想母親對自己的關愛,請同學們作文《感受母愛》。

(六)板書設計

文言文閱讀方法:整體把握人、事、情(理)

幼年的傷痛:想像和懷念母親

難言的傷痛

少年

形象:好靜、、勤奮

不老的親情

內心世界:悲涼

成年的內心世界:人亡物在,無限傷心

說課稿 篇6

一. 關於教材

本課是一首有趣的兒歌,共分成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兒歌,第二部分是五個生字“毛、戲、少、急、氣”,要求拼讀的音節四個以及新授的筆畫“橫折彎鉤”,第三部分是帶有“j q x ”的音節,前兩個是三拼音,後幾個要求正確拼讀並勾一勾,第四部分是寫字訓練,要求描摹“氣”和“少”兩個字。

二. 關於教學目標

根據課程的標準,本階段的教學目標以及班級學生的實際,我制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一) 教學目標:

1.識字目標: 認識本課5個生字:毛、戲、少、急、氣。

到本課爲止,學生們的識字量不足一百字,識字能力較弱,在教學中,我對每個生字的教學側重點各不相同, 這將在下面的教學實錄中爲大家一一說明。

2.朗讀目標及拼音目標: 能正確朗讀兒歌,熟讀成誦。在兒歌中複習拼讀帶有聲母j、q、x的音節,學習三拼音的拼讀方法。

這課課文在“學拼音讀兒歌識字”階段.讓學生在兒歌的語言環境中學習拼音,藉助生動的語言環境識字閱讀,同時在識字閱讀中鞏固拼音的拼讀,建立識字和拼音的雙向聯繫.在課上創設各種環境引導學生反覆讀兒歌,幫助學生做到:讀準字音,讀通兒歌,熟讀成誦。讀兒歌時注意糾正“毛茸茸、着急”的讀音。

3.寫字目標: 學習筆畫“橫折彎鉤”,並按筆順正確描寫“氣、少”兩個字。

通過之前對學生的描字訓練,學生已經掌握了基本的在田字格中將筆畫簡單的字描寫好的方法,本堂課的寫字目標重在繼續培養學生按照課本“筆順表” 獨立學習寫字的能力,同時學習筆畫“橫折彎鉤“另外,在寫字時,學生們保持寫字姿勢的持久性差些,因此,我十分關注學生保持正確的握筆以及書寫姿勢.

(二)關於教學的設計

研究了教材,制定了教學目標後,我對課堂教學進行了設計, 我把課堂教學過程分成四個板塊.

板書(一) 看圖說話,揭示課題。

(二) 讀兒歌,學生字。

(三) 學習三拼音,鞏固拼讀

(四) 複習生字詞語,指導描寫,

第二版塊是一個重點板塊,其中包括三部分:

1.聽錄音,初步感知(兒歌內容);

2.聽錄音,讀文學字;

3.熟讀成誦,再次感悟;

整篇課文的教學設計是從整體到部分,最後還是回到整體的一個過程.下面,請看這堂課的教學實錄,在實錄中,我將更具體地爲大家說明我的教學意圖。

一、看圖說話,揭示課題。

(一) 看圖說話

1.說說圖上畫了誰?(生回答)它們在做什麼?

師小結:一天,母雞媽媽帶着小雞們到草地上捉蟲吃。毛茸茸的小小雞快樂地做遊戲!(隨機出示)

1.毛茸茸 做遊戲

(1)點着詞語:毛茸茸

(2)剛纔誰的耳朵靈,聽到這個詞語怎麼讀?

(請讀---開火車讀-----前後左右讀----重複齊讀)

(3)老師這裏就有一隻毛茸茸的小雞,誰願意來摸一摸?

(4) 剛纔小雞摸在手裏是什麼感覺?

師小結:軟軟的、毛毛的就是(毛茸茸),再讀一遍。

2.毛茸茸的小小雞在綠草地上做遊戲!(點着詞語:做遊戲)

(1) 誰來拼讀?“戲”(指名拼---開火車拼---齊拼---讀讀詞語)

(2) 你們以前做過哪些遊戲?(老鷹捉小雞、抓人、丟沙包……)

小結:小朋友們下課在操場上、走廊裏玩耍也就是在遊戲。

3.太陽下山了,小小雞的遊戲該結束了,老母雞開始數小雞嘍!

揭示課題: jī

20 數小雞

(1) 這個音節昨天已經學過了,誰還記得?(指名讀---一起拼讀);

(2) 齊讀課題。

{這個“看圖說話,揭示課題”的板塊短短四五分鐘,通過看圖說話引出了兒歌中的兩個生字,這樣做依據了以下三個教學原則:在語境中識字;分散識字;採用不同的教學手段,使字詞教學有針對性,更紮實。

a. 生字新詞“毛茸茸”的讀音是學生掌握的難點,在試教時,我發現學生掌握得不好,反覆錯,所以在新授時我採用領讀—跟讀—開火車讀—齊讀多種讀反覆強化這個詞語的讀音,並在後面的教學中,隨機地不斷糾地正學生讀音的錯誤。其次,讓學生摸一摸玩具小雞,體會“毛茸茸”的感覺,不僅幫助學生感知了這個詞語的意思,也使得課堂氣氛輕鬆活躍,讓學生在愉快的環境中進入學習。

b. 關於“做遊戲”這個詞語的教學,在認讀生字“戲”時,我把拼音和識字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因爲“xì”這個音節在前一節課中學過,拼讀時注意拼音的滾動學習;在理解“遊戲”這個詞語時,則通過讓學生說說曾經玩過的遊戲,使得詞語教學緊緊聯繫生活。

這兩個生字的教學結合了課文、圖片環境,自然而然地揭示了課題,引出了第二塊面的學兒歌,下面請看第二版塊的教學錄像}

二、讀兒歌,學生字。

(一) 聽錄音,初步感知(兒歌內容);

老母雞是怎麼數小雞的呢?那隻小雞去了哪兒呢?讓我們來聽聽這首有趣的兒歌!

1. 一聽課文錄音;

(1)先來說說兒歌中的那隻老母雞是怎麼數小雞的?

(2)學生回答後師點評:嗯,你已經記住了兒歌中的句子了!

你用自己的話說得很清楚,真有本領!

(3)那隻小雞去了哪兒呢?

小結:你們聽兒歌聽得很認真,對兒歌的內容已經有了大概的瞭解。

(二)聽錄音,讀文學字;

1.聽課文錄音(出示媒體課文)

(1)來,再來聽聽兒歌,這次要一邊聽一邊認一認兒歌中的生字;

(2)現在請你們跟着課文的錄音輕輕地讀讀,記一記生字;

(3)會讀了嗎?自己讀讀兒歌,讀通兒歌。(指名讀)

{三聽課文 錄音是初讀兒歌,目標一爲整體感知兒歌內容,目標二讓學生通過認一認,記一記,讀一讀識記生字。這裏,我想特別說明的有兩點,一是在第一遍聽兒歌瞭解兒歌的內容這一環節中,我平時較關注學生聽完後的表述,教會學生多角度地表述:可以選擇兒歌中的句子來說,也可以用自己的話來練習表達,可惜的是在今天的這堂課中沒有能表現出來。二是關於“着急”一詞的讀音教學原本設計放在“急”字的教學中,也就是後一個板塊中,但是學生在這裏就出現問題了,我當機立斷,及時糾正,待會兒,你們可以發現“着急”一詞的讀音學生錯得比我預計的還頑固,於是我不放過每一個糾正讀音的機會,反覆強化訓練。}

2.逐個學習生字

A.課文讀通了,生字會讀了嗎?(抽讀五個生字),這兩個(毛、戲)我們剛纔已經學過了,現在我們來學學這三個(少急氣)

(1)少---把舌頭翹起來讀(請讀---開火車讀)

(2)拼讀“氣”、“急”(誰來拼讀?再來拼一個)

B.學習生字:

少(1)逐個出示:少小

a.第9課“看天鵝”裏我們學過這個字,它念---小,今天,我們學習的這個字念---少,他們倆看看有點像,其實不一樣,不同在哪兒呢?

b.對,少的第一筆是“丨”(變色),不是“豎鉤”,接着左點(變色)右點(變色),最後長長一“丿”(變色);

c.指名書空-----齊書空)

d.與“少”意思相反的就是“多”,這兩個字還可以合起來組成一個詞---多少

急(1)少了一隻小雞,雞媽媽會急成什麼樣子啊?讓我們來看看!

出示四幅畫面:(雞媽媽滿臉通紅,咯咯地叫,滿頭大汗)

(2)誰來看圖說說:“少了一隻小雞,雞媽媽急得___”?

(3)雞媽媽心裏可急啦!所以“急”字下面有個“心字底”(跟說),因爲它的心裏非常“着急”(讀讀詞語)。

氣(1)其實,這個小淘氣就在媽媽的背上呀!“氣”的好朋友可多啦!,我們一起來認識認識

出示:分行出示天氣、氣象這兩個詞都和自然界的冷暖有關

氣球、空氣氣球和空氣中都包含氣體

生氣、氣沖沖這兩個詞語都表示“不高興”啦!

(2)來,自己讀讀這些詞語;

{這一版塊是一個小集中識字的塊面,對於一開始就學過的生字“毛、戲”一筆帶過,教學重點放在“少、急、氣”三個生字上:

a. “少”字的教學,我突出以下三點:

·字音-----“少”字是翹舌音,但是拼音“zh、ch、sh”還沒有學,於是,我着重通過範讀和手勢的配合進行,並做到大面積的操練,以達到正音的目的;

·字形-----課後有描寫的要求,在低年級孩子的書寫中,很容易把“少,小”的筆畫混淆,因此,比較兩字的不同便和筆劃指導教學結合在一起,通過電腦媒體,在學生的記憶中留下深刻印象。

·字義-----意圖讓學生了解“多、少、多少”是三個詞語,這裏,我沒有說一點概念的話語卻讓學生潤物無聲地接受詞語的概念,我想課堂上多一些這樣的環節,學生對詞語的概念便會由模糊變清晰。

b. “急”字的教學是通過說話訓練,在語言環境中不斷地重複識記,設計這個句式訓練使得識字教學不僅僅停留在識字的層面上,識字要和說話結合在一起,識字要和積累詞語,運用詞語結合在一起,這樣,在學好生字的基礎上,讓學有餘力的孩子“學飽學好”,有上升的空間。

c. “生氣”的“氣”是個常用字,讓學生組組詞語是記憶生字的一種好方法,但是,這個字很容易和三點水的“汽”混淆,從詞義上也很難和一年級的孩子區分清除,更何況三點水的“汽”沒有學過,怎麼辦呢?於是,教師自己整理歸類了一些詞語讓學生讀讀,學生讀完教師簡單地概括,從中讓學生掌握本課的“氣”的基本用法。

至此,生字教學的新授環節基本完成,不難發現,這三個生字的不同特點設計了不同的教法,避免了單純的識字,並用簡單的過渡語時刻把生字的教學與課文的語言環境串聯在一起,字不離詞,詞不離文。}

三.熟讀成誦,再次感悟;

1.熟讀兒歌

(1)生字學會啦,現在請你再讀讀兒歌,要把兒歌讀得流利、好聽;

(2)哪些同學願意讓大家來欣賞你們的朗讀!

請讀---評價---全班讀

·每個字的字音都讀準了,兒歌也讀得很流利!

·你能按照標點符號停頓,把句子讀得很有節奏。

·你讀出了老母雞找不到小雞,有點着急的語氣!

2.讀了兒歌,你覺得這是一隻怎樣的小黑雞?1 2 3

出示:這是一隻____的`小雞(淘氣調皮頑皮)

(1)讀讀這三個詞語;

(2)師小結:總之,它是一隻可愛的小雞!

{和前面的初讀、讀通兒歌不同,這個環節的讀要求更高了,在鞏固讀的基礎上,要讓學生把兒歌讀得流利,讀得好聽,又通過教師的點評,再次引導學生要讀準字音,按標點停頓,讀出句子的語氣才能把兒歌讀好,在這樣一遍又一遍的讀中,學生一定記熟了兒歌的內容,熟讀成誦也就水到渠成!最後再通過一個說話訓練,積累了詞語,給兒歌的學習畫上了一個句號。如果說,前一個環節是內容層面上的初步感知,那麼這個環節就是深一層次的感悟。}

四.學習拼音

(一)鞏固聲母,學習三拼音

1.課文學完了,還記得上節課我們學過的三個聲母嗎?

抽讀聲母卡片(j q x);

這節課,我們要練習用這三個聲母拼讀音節。

2.看看圖上畫了什麼?(夾子夾東西)

(1)這個音節就讀“jiā”,聽老師拼讀這個音節;jiā(注意,中間的“i”讀音又 短又快,不能漏掉)練習拼讀;

(2)跟老師說:我用夾子夾麪包j-i-ā---jiā

3.誰能學着老師的樣子來說說第二幅圖!(請說---齊說)

4.再來說說第三幅圖!(請說---齊說)

5.這幅圖上又畫了什麼呢?

(1)你能學着剛纔的方法來拼讀這個音節嗎?xià 練習拼讀;

(2)跟說:下樓下樓x-i-à---xià

下車下車x-i-à---xià (誰來接)下雨、下船、下課、下山

6.出示:húxū ji qì jú huā:

(1)這些音節我們都學過了,和同桌練習拼讀;

(2)誰來領讀?

{在這個塊面中,我想要先來說明一下,根據我們的教學進度,學生只學到聲母“d t n l”,因爲開課需要,我提早教了“j q x”三個聲母以及19課幾個音節的拼讀,在20課數小雞的拼音教學中,雖然“j q x”的拼讀已經學過,但是三拼音的教學還是第一次,“三拼音”是拼音學習中的難點,作爲新授,我注重三拼音的教法----中間的介母發音輕短,但是不能漏掉,因而在這個環節中,我補充了一些內容,爲學生提供了學習三拼音的語言環境,把三拼音的學習和說話練習、詞語積累融爲一體,但是,從主導思想上,這一環節,我把注意力更多的集中在三拼音的拼讀上,爲此,我特地做了一張拼音卡,每當學生說完一句話或詞語,就舉起手中的卡片,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並拼讀。這樣使得拼讀的形式比較新穎,課堂的效果也不錯。其次,對於課後的另一組拼音練習,教材中要求讓學生選擇正確的音節打勾,我在設計教法的過程會考慮到學生剛接觸到拼音,練習拼讀時間還不長,對和錯的音節放一塊兒,容易讓學生混淆,因此,修改了練習,直接拼讀,花時不多。}

五.遊戲鞏固生字詞語

(1)學得有點累了吧!讓我們來放鬆一下先做個叫號遊戲吧!

(2)你們看,你們學得這麼認真,連可愛的小雞也來湊熱鬧了!它想讀讀氣球上的詞語,我們和它一起讀吧!(10秒)

雞毛天氣少數戲法毛茸茸做遊戲急忙生氣馬戲多少空氣着急小淘氣

{遊戲是調節低年級學生學習情緒的好方法,這一教學環節由字及詞,在讀氣球這個遊戲中,我還把本課出現過的詞語以及生字表中的常用詞語都放在裏面了,這樣既鞏固了生字,又積累了詞語,其實還可以把“頑皮、調皮、可愛”等詞語也羅列其中。}

六.書寫練習。

最後,讓我們來學寫兩個字(媒體:少氣)依次出現,依次齊讀

1.還記得“少”字的筆順嗎?(集體書空);

2.學習描寫“氣”

(1)“氣”裏有一個新的筆畫---橫折彎鉤(跟說----開火車說)橫折彎鉤就像人生氣的時候,氣得圓鼓鼓的肚子。

(2)看看書上“氣”的筆順表,自己比劃比劃;

“氣”先寫。。再寫。。(注意這是短橫,要寫得短些)最後寫橫折彎鉤。

3.學生練習描寫。

{關於這部分教學的設計意圖,我在寫字目標中已經說明,這裏就不再補充了}

說課稿 篇7

國小語文蘇教版教材第四冊第七單元的課文《歡樂的潑水節》,它是本冊教材中“愛國篇”的最後一課,主要是讓學生了解一些祖國的民族風情。

說教材:

《歡樂的潑水節》一課緊扣“歡樂”記敘了居住在西雙版納的傣族人民歡度潑水節的情景,初步對學生進行尊重各民族風俗習慣的教育。全文共有三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寫鳳凰花開了,一年一度的潑水節到了;第二自然段是全文的重點部分,共有五句話,具體生動地寫了潑水節的歡樂場面:一、二兩句寫人們做的準備,三、四兩句寫潑水地場面,第五句點出了潑水的象徵意義;第三自然段略寫了潑水節的其他活動。

析學生:

課文生動描寫了傣族潑水節的盛大場面,表現了歡樂、祥和的氣氛。可是,因民族差異,它與二年級學生的生活、認知有一定的距離,學生對潑水節瞭解較少,難以與課文產生情感共鳴。但這些孩子卻有着強烈的好奇心,思維較活躍。

說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方面

1.學會生字,感受課文用詞的精當。

2.培養學生邊讀邊思,邊讀邊想,體驗感悟的能力。

3.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有選擇地背誦課文。

二、過程與方法方面

我想通過創設情境,讓學生活動起來,在活動中走入情境,全面熱情參與情感的體驗,從而與傣族的潑水節來一次親密接觸。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

主要是師生一起與課文產生情感共鳴,共同領悟、感受傣族人民過節的“歡樂”。

四、重難點:本課的重點和難點有以下兩個方面

1.感悟課文用詞的精當。

2.融情於文,與課文產生情感共鳴。

說過程:

在確定了教學目標、重難點的基礎上,這一課時的授課形式,我主要是以創設情境,體驗情感,師生入情入境與文本對話爲主。

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

1.激發情感,引起需求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對學習內容有足夠的興趣,纔會產生強烈的探索慾望和飽滿的情緒狀態,纔會自發地調動全部感觀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中去。

2.創設情境,體驗情感

課文第二自然段是全文的重點段,我把它分爲三個層次進行教學,不斷地給學生創設情境,讓學生髮揮想象,朗讀感悟。

3.詳略交替,以讀代講

課文第三自然段的教學,我進行了弱處理,第一句,師伴以音樂,渲染氣氛,以讀代講;第二句,以聲、像手段爲烘托,讓學生在歡快的樂曲聲中展開想象的翅膀,還原文本中畫面,感受潑水後歡快的熱烈場面,讀出高興,不忍離去的心情。

4.迴歸全文,拓展延伸

“新課標”指出,語文教學要通過大量的語言實踐,促使學生積累一定的`語言材料。所以朗讀是語文教學中的“傳家寶”,教師應以讀爲本,積極營造一種以書聲琅琅爲主的課堂氣氛。總結時我打算用激勵性的語言:“小朋友,你們願意用朗讀,帶俞老師去西雙版納過個快樂的潑水節嗎?”來激發學生聲情並茂的朗讀全文。

開放的課堂才能彰顯出無限生機,把語文學習向課外拓展,向課後延伸,把更多的時間讓學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創造,讓學生在開放的課堂教學中去實踐,學生蘊藏的智力才能得到充分的挖掘,思維的火花才能得到碰撞和閃光。所以最後,根據課後練習4的要求,在學生交流收集資料的基礎上,我用圖片的形式又適當補充了一些我國其他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並鼓勵感興趣的同學,組成研究小組,課後到圖書館或上網去查閱更多詳細的資料。既讓學生開闊了眼界,增長了知識,豐富了精神世界,同時也把探索的種子播撒在了學生的心田。

以上是我的全部教學設計,肯定還有許多不足之處,敬請各位提出寶貴意見。謝謝大家!

說課稿 篇8

一、教材分析

1.說教材

內容:九年義務教育三年制初級中學教科書《體育與健康》第二冊投擲一課。

投擲作爲發展學生身心素質的重要手段,一直受到普遍關注,在中學階段各年級都有安排。本節教材在七年級年級投擲課的基礎上,要求運用各種投擲活動,進一步提高投擲能力,改善身體的協調性,發展力量素質,培養健康的身體和心理。從整個國中體育投擲課教學的過程來看,本節教材具有承上啓下的聯接作用。

2.學情分析

本課教學對象是八年級學生,從知識與技能角度來看,學生對投擲已經有了初步的瞭解,且具備一定的投擲能力。而且該年級學生求知慾強,平時活潑、好動,心理素質較好,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能夠按照教師指導,積極地參與、完成各項活動,具有一定的競爭、合作意識與分組競賽活動能力。

3.設計理念

根據教材分析和學情分析,本課以“健康第一”爲宗旨,以“快樂體育”爲指導思想,注意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自主創新學習,以“激趣導入、參與體驗、應用創新的、拓展探究、恢復身心”爲主線有效組織課堂教學,讓學生在自我運動的參與和創新中,體驗運動和創造的樂趣。

4.教學目標

根據上面的教材分析和學生實際情況制定教學目標如下:

(1)認知目標:使學生理解投擲的基本技術原理和技術要求,明確投擲的目的是發展力量和協調性。

(2)技能目標:初步學會合理的投擲動作,進行器械投準的方法。

(3)情感目標:通過投擲的教學,使學生初步具有良好的組織紀律觀念、競爭意識、創新意識,團結協作精神,勇於克服困難等意志品質。

5.教學重點:通過投擲練習,提高投擲的準確性,並獲得身心愉悅。

教學難點:動作協調、連貫。

二、教學方法

針對不同的教學階段,採用了相應的教學方法:

激趣導入階段------教學方法採用模仿練習法。

參與體驗階段------教法:啓發式、積極性評價法、;學法:自主創新、觀察法、自評互評。

應用拓展階段-----教法:嘗試教學、分層遞進法、分組競賽法;

學法:自主探究法、小組練習法、小組評價法、自我評價法。

恢復身心階段-----教法:講解示範法、積極性評價法;學法:觀察法、模仿練習法。

三、教學過程

1.激趣導入階段(大約4分鐘)

首先進行常規集合整隊,作些準備鋪墊活動。在這部分我安排了一個集中注意力的遊戲──“抓手指”和模仿操活動,模仿蛙泳、仰泳、打乒乓球等動作。這樣的設計,以活動爲方式,不僅激發了學生參與準備活動的興趣,也有效地做好了學生上肢各關節部位的準備活動,爲課堂教學的正常進行完成鋪墊。

2.參與體驗階段(大約6分鐘)

在此階段,我設計了一個“看誰投得遠”的活動,具體操作如下:

指導語:“同學們,你們知道在學習、生活中有哪些與投擲有關的活動嗎?”

這時,學生們就會紛紛回答“投籃”、“扔紙團”、“套圈”、“扔飛鏢”……(在此情況下,我發出第二條指導語)

“下面,我們就以投遠爲目的來練習投擲,由大家自己設計、創新投擲的方式,好嗎?”

因爲要參與活動,學生的情緒一定會高漲起來,會紛紛表示渴望參與。緊接着我發出第三條指導語。

“但我有一個要求,就是要注意安全,而且大家的投擲方式要儘量做到不一樣,看誰的投擲動作最具新意。好嗎?”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的興趣調動起來後,接下來我設計了以下的`教學活動:

方法及規則要求:

將學生分成四組,每排爲一組,按順序以投遠爲目的進行創新投遠練習,不限姿勢,只要能投遠就行。

爲使活動樣式豐富多彩,我做了一定的提示:可以用弓步正向、馬步後拋、原地側向拋、側向上步擲……並引導學生在活動過程中互相啓發,互相激勵,教師注意巡迴指導,積極評價。

這樣的設計,充分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及參與意識,變被動爲主動,變讓你練爲我要練,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使本來呆板的投擲教學一下子變得生機盎然,學生不僅完成教材上的活動內容,還能創造出更加豐富的姿勢,使得創新精神、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得以承載和發揚。

3.應用創新階段(大約15分鐘)

上一活動,使學生意猶未盡,於是,我又設計了一個“打保齡球”的活動,具體操作如下:

指導語“看來同學們意猶未盡,好,下面我們再進行一項活動,你們聽說過保齡球嗎?”

(學生會有一些七嘴八舌地回答)

“好!我們就做保齡球投準對抗遊戲。”

方法與規則要求:

將學生分成男女各兩組。男生與男生、女生與女生進行小組淘汰賽,最後男女生優勝組進行決賽。每人投三次,學生用實心球以地滾球方式擊目標,投擲方式可以自由選擇,但不得越過投擲線。勝負以各組擊倒飲料瓶的總個數來定。學生擊過後自覺根據規則到前方黑板上記分,同時撿回實心球。

(一聽說男女生對抗比賽,男生會興奮不已,鬥志十足,不把女生放在眼裏,而女生則出現膽怯神態。)爲了體現公平競爭的原則,我適時加了一條規則。

“女同學的投擲距離比男同學少—米。”

比賽過程中,教師進行積極性評價,及時肯定同學們的長處,同時讓學生自我參與評價,取長補短,進一步提高投擲技能。

這樣的設計,使體育教學貼進了生活,既提高了學生的練習興趣,又能發展學生的個性,開拓學生積極思維的能力,激發學生的自主、創新、探究的精神,“快樂體育”這一指導思想得到充分體現。

4.拓展探究階段(大約15分鐘)

在投遠、投準活動過後,爲了進一步鍛鍊提升學生的投擲能力,培養學生的競爭合作意識,我又設計了一個“神擊手”拓展遊戲。具體操作如下:

指導語1:剛纔同學們的表現非常好,但是,我們能不能將遠距離的目標擊中呢?

(此時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了最高峯,意猶未盡,躍躍欲試,教師適時利用,將課堂教學推向最高峯:拓展練習。)

“好!看大家這麼有興趣,下面我們再做一個遊戲——神擊手。”

方法與規則要求:

在練習投準的基礎上,加大難度,開始練習既準又遠,將投擲物投中地上小圈練習,目的是使學生控制投的力量和出手角度,從而提高投擲的準確性。在投擲線前方地面畫一圓圈(男生7米、女生5米),圓圈內放置一個飲料瓶,投中瓶得5分,沒投中瓶但投進小圈內得3分,沒投進小圈內不得分,每人投三次,以得分多少分勝負。將學生分成男女各兩組。男女生進行小組淘汰賽,最後男女生優勝組進行決賽。

這樣的設計,在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基礎上,根據鞏固提高與區別對待原則,加大難度並提出不同標準,採用競賽方式來組織課堂教學,更能激發學生練習興趣,提高練習效果,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拼博進取精神。整個教學在緊張、熱烈的氣氛中有序展開,使學生的身心得到愉悅,“快樂體育”的教學思想得到進一步升化。

5.恢復身心階段(大約5分鐘)

用配樂舞蹈《幸福拍手歌》進行放鬆,學生模仿教師的動作。第一遍原地踏步加擊掌,第二遍原地踏步加拍肩,第三遍原地踏步加甩臂。多樣化的放鬆練習,既提高了學生的趣味性,同時起到放鬆作用,使學生的生理、心理都得到放鬆,在進行美的教育的同時,又一次體驗上體育課的樂趣。

以上各個練習的採用,意在充分體現“健康第一”、“快樂體育”的教學指導思想,力求採用多種練習手段的教學原則,使學生得到全面鍛鍊,讓學生從體育活動中感動樂趣。

四、預計課的效果

學生能在教師指導下認真參與各個練習,課堂氣氛活躍,師生感情融洽。投準、投遠完成率在85%左右,並保持動作的正確,能用3種以上方法投擲,提高投準能力。

預計課的練習密度爲40%以上,平均心率達到120--140次/分。

五、場地器材

場地:籃球場地一個。

器材:實心球40只,飲料瓶12個,錄音機一臺,錄音帶一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