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語文>

古詩詞閱讀及閱讀答案

語文 閱讀(1.8W)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聽說過或者使用過一些比較經典的古詩吧,古詩泛指中國古代詩歌。你知道什麼樣的古詩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詩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古詩詞閱讀及閱讀答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古詩詞閱讀及閱讀答案

古詩詞閱讀及閱讀答案1

深渡驛

張 說

旅泊青山夜,荒庭白露秋。洞房懸月影,高枕聽江流。

猿響寒巖樹,螢飛古驛樓。他鄉對搖落,並覺起離憂。

嶽州別子均

張 說

離筵非燕喜,別酒正銷魂。念汝猶童孺,嗟予隔遠藩。

津亭拔心草,江路斷腸猿④ 。他日將何見,愁來獨倚門。

【注】①深渡:地名。驛:驛店。②洞房:原指幽深的居室,此處指驛站。③均:即張說長子張均。④江路斷腸猿:《世說新語黜免》載:桓公(晉大司馬桓溫)入蜀,至三峽中,部伍中有得猿子者。其母緣岸哀號,行百里不去,遂跳上船,至便即絕。破視其腹中,腸皆寸寸斷。公聞之,怒,命黜其人。

1.《深渡驛》一詩,頷聯中洞房懸月影一句運筆巧妙,請簡要賞析。(5分)

2.兩首詩都寫到了猿的形象,在詩中的作用是否相同? 請簡要分析。(6分)

參考答案

1.解析答題時注意審題,運筆巧妙即對詩歌表現手法進行賞析,從詩句內容出發,聯繫詩歌的主旨情感。詩人夜宿深渡驛,從詩句中的意象及用詞可以讀出詩人滿懷離憂。

答案:洞房懸月影有兩處妙筆:其一,運用襯托手法,月影襯洞房,有月影,更覺房屋的幽深空寂;(2分)

其二,懸字用得巧妙,不僅寫出了月掛中天的'夜景,也寫出了詩人流落他鄉提心吊膽的感受。(3分)

2.解析本題考查對詩歌意象的分析鑑賞能力。詩歌中的意象是詩人情感的載體,但具體作用還要結合詩歌的主旨情感分析。第一首是羈旅詩,第二首是送別詩,猿這一形象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也會有所不同。

答案:不同。《深渡驛》中,猿響與巖樹動靜相襯,(1分)營造出一種孤寂悽清的氛圍,表達了詩人夜宿深渡驛時思親念遠的悲涼心境。(2分)《嶽州別子均》中,運用斷腸猿的典故,(1分)寫出詩人與兒子分別時那種痛徹心扉的傷痛。(2分)

對比賞析

《深渡驛》是唐代張說南貶時所做的一首詩。借秋風蕭瑟抒發作者當時的抑鬱心情。張說在武后及玄宗時兩次南貶,這首詩當作與兩次貶謫時。

旅行泊居在青山裏的驛館的夜晚,荒蕪的庭院裏正值秋風蕭瑟、白露爲霜。幽深的居室裏灑滿了月光的清輝,我倚着高枕傾聽着外面江水的流動聲。遠處寂寥的山樹上傳來聲聲猿啼,眼前成羣的流螢在古老殘舊的驛樓旁翩翩振羽。獨在他鄉面對着寂寥的秋色,越發使人感到離鄉背井的憂愁。

《嶽州別子均》這首唐代五律詩的作者是張說,詩的下闕:津亭拔心草,江路斷腸猿。他日將何見,愁來獨倚門。借猿啼寫悲苦悽清氣氛抒發別離或悲傷之情。詩人以津亭 、 哀猿襯托離愁別緒,詩境也變而淒厲了。

古詩詞閱讀及閱讀答案2

(20xx年江西省)閱讀下面詩歌,完成下列各題。

旅夜書懷

杜甫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

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注:公元765年,杜甫迫於無奈辭官離開成都草堂,乘舟東下,途中寫下了這首詩。】

1.這首詩的前兩聯描寫了“旅夜”的情景,其中描寫近景的一聯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這首詩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情懷?

3.寫出詩中你最喜歡的詩句,並說說它好在哪裏。

參考答案:1.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2.抒發了詩人孤獨(淒涼、失意等)的情懷3.略(2分;只要能言之成理即可)

回放2:

(20xx年江西省)閱讀下面詩歌,完成下列各題。

【甲】小池

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乙】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1.寫出甲詩中表現自然景物之間親密融洽關係的詞語。(答出兩個即可)

2.甲、乙兩首詩都寫了荷花,但寫法上各有不同,請指出。

3.宋朝楊萬里的這兩首小詩,你更喜歡哪一首?試作簡要分析。

參考答案:

回放3:

(20xx年江西省)閱讀下面詩歌,完成下列各題。

夜遊宮記夢寄師伯渾①

陸游

雪曉②清笳③亂起,夢遊處、不知何地。鐵騎無聲似水。想關河:雁門西,青海際。睡覺寒燈裏,漏聲斷、月斜窗紙。自許封侯在萬里。有誰知,鬢雖殘,心未死!

[注]①師伯渾:人名,陸游的朋友。②曉:光明。③笳:古代軍隊中用的一種樂器。④覺:醒。⑤漏:古代計時器。

1.陸游的這首“記夢”詞,上片寫,下片寫。

2.詞中描寫作者身處冷落環境的詩句是:

3聯繫你讀過的《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說說“鬢雖殘,心未死”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懷?

參考答案:1.夢境(夢醒後的)感想(各1分,具體寫出其主要內容的,均給分)2.睡覺寒燈裏,漏聲斷,月斜窗紙。(2分,多寫或少寫的扣1分)3.人雖老,爲國收復失土的雄心仍在。(2分,要求說出鬢殘,未死的含義,“心”的具體內涵,語句通順。其它表達相同意思的答案,均給分)

回放4:(

20xx年宿遷市)閱讀下面詩歌,完成下列各題。

絕句

杜甫

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

1.詩的前兩句,描繪了一幅優美怡人的風景畫,畫中分別描寫、、、和四種景物,突出了它們的。

2.這首詩作於杜甫入蜀以後,從第四句中的“歸”可以看出,全詩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參考答案:1.桂花、(春)山(澗)、(明)月、(山)鳥(共1分,寫出3個即可,但寫人或夜,此題不得分);幽靜(1分,能體現“靜“即可)2.①寫出了詩人閒適、安逸的情趣;②詩人的心境與環境和諧統一,營造了靜謐的氛圍。(共2分,答出心境、環境各1分,意思對即可)

回放5:

(20xx年四川省)閱讀下面詩歌,完成下列各題。

春望

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1.詩中“草木深”表面上寫的是,實際上是寫。

2.本詩將眼前景、胸中情融爲一體。通讀全詩,談談這首詩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參考答案:1.表面上寫的是山河依舊、草木蔓生的情景,實際上是寫草茂人稀,荒涼蕭條,物是人非的社會狀況(寫出“荒涼蕭條、物是人非”意思的可記分)2.抒發了感時憂國、思家念親的情感。

回放6:

(20xx年泰州市)閱讀下面詩歌,完成下列各題。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爲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1.用你自己的話,描述“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所展現的壯觀場面。

2.根據詞中劃線句子塑造的形象,說說這首詞表達的思想感情。

參考答案:

回放7:

(20xx年揚州市)閱讀下面詩歌,完成下列各題。

泊秦淮杜牧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1.“煙籠寒水月籠沙”這句詩所描繪的畫面,具有怎樣的特點?

2.真正“不知亡國恨”的是什麼人?全詩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參考答案:(1)特點是朦朧(迷茫),冷寂(悲涼)(2分)。(兩點各1分,計2分。意思對即可)(2)真正不知亡國恨的是醉生夢死的統治者。全詩表達詩人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兩點各1分,計2分。意思對即可)

回放8:

(20xx年濟南市)閱讀下面詩歌,完成下列各題。

渡荊門送別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1.品讀全詩,展開聯想和想像,描繪第二聯所展現出的畫面。

2.詩歌第四聯抒寫了詩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

參考答案:1.山逐漸消失了,眼前是一望無際的低平的原野,江水奔騰直瀉,從荊門往遠處望去,彷彿流入荒漠遼遠的原野。2.對故鄉無限依戀(對故鄉思念)

能力拓展訓練

訓練1:

(20xx年玉林市)閱讀下面詩歌,完成下列各題。

飲酒

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田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其意,欲辨已忘言。

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A.詩的前四句道出了作者的體驗:要擁有心靈的字根表,就應該脫離喧囂的環境,投身到大自然中,盡情體會生活的樂趣。

B.“山氣日夕佳”中的“佳”字,寫出於作者對山氣繚繞、夕陽西下這土貰象的讚美,表現了詩人歸隱田園的愜意情懷。

C.“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意思是:這種生活讓人體會到人生的真正意義,但無法用語言表達,只能用心靈去感受。

D.本詩描寫了恬靜、閒適的生活,表現了詩人與大自然相親相融的境界。

2.古人往往以所喜愛的花來表明自己的志趣。你覺得詩中的“採菊”與“真意”之間有什麼內在聯繫?

參考答案:

訓練2:(20xx年瀘州市)閱讀下面詩歌,完成下列各題。

江南春絕句

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1.爲了突出江南春色,詩人選取了哪些具有江南特色的風光景物?

2.詩人筆下的江南春景,鮮明、生動、形象,請問:這種效果是通過哪些寫作手法生的?

參考答案:

訓練3:

(20xx年河南省非課改區)閱讀下面詩歌,完成下列各題。

錢唐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

1.本詩第二至六句,一句一景,在動態的描繪中寫出了西湖景色的清麗明快,生機勃勃。這些景物依次是:春水初平,,燕啄春泥,亂花迷眼,。

2.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A.詩的一二句交代了踏春的去處,簡潔明快地勾勒了西湖早春的輪廓。

B.三四兩句從鶯歌燕舞的動態中,展示了春天的活力,把大自然從秋冬沉睡中甦醒過來的春意生動地描繪了出來。

C.五六句詩人用“亂”字勾畫出了春天百花競放,萬紫千紅的美麗畫卷;用“沒馬蹄”寫出了西子湖畔春草深深,綠色醉人的景象。

D.在西湖,有關湖光山色的題詠很多,但這首詩緊緊扣住環境和季節的特徵,把剛剛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繪得生意盎然。

3.白居易這首膾炙人口的春行詩,除了結構、描寫、意境寫得具有特色之外,用字用句也十分準確生動。其中“幾處早鶯爭暖樹”句中“爭”用得好,是因爲:

4.在前六句詩中,詩人已經把西湖春色描繪得十分美好,在結尾處卻說自己“最愛”湖東的白沙堤。至於白沙堤怎麼可愛,除點明“綠楊陰裏”外,詩人未做任何解釋。你覺得詩人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參考答案:1.早鶯爭樹(鶯爭暖樹)草沒馬蹄2.C(2)寫出了初春早鶯尚少,它們飛向枝頭向陽歡歌的景象,生動地展示了初春的蓬勃生氣。(該題4分,(1)題2分,3.題2分,言之有理即可。)4.可以讓讀者根據前面的描寫,充分發揮聯想和想象,從而取得“含不盡之意見於方外”的效果。或:詩貴含蓄,這樣含蓄地結尾,常取得言有盡而意無窮的效果。

訓練4:

(20xx年河南省課改區)閱讀下面詩歌,完成下列各題。

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韓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

欲爲聖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

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

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

(1)第一、二句中的“朝奏”與“夕貶”、“九重天”與“路八千”形成鮮明的對比,讓我們深切地感受到詩人命運的急劇變化。其中蘊含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2)第六句“雪擁藍關馬不前”借景抒情,並做到了眼前景與心中情的完美統一。請你對此加以分析。

參考答案:(1)對自己無最遭貶的怨憤之情。(答出“怨憤”之意,即可給分。2分)(2)第六句既是實寫也是虛寫,實寫大雪阻路,馬難前行,虛寫詩人留戀長安,不忍離去的感情。(意思對即可。實寫與虛寫的內容各1分。共2分)

訓練5:

(20xx年宜昌市)閱讀下面詩歌,完成下列各題。

梅花是中國人非常喜愛的花,有國花之譽。下面幾段詩、詞、歌、曲、文都與梅花有關,主仔細閱讀這幾段材料,進行比較,然後答題。

[材料一]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雪,爲有暗香來。

(王安石《梅花》)

[材料二]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萬丈冰,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毛澤東《卜算子詠梅》)

[材料三]紅巖上紅梅開,千里冰封腳下踩。三九嚴寒何所懼,一片丹心向陽開。紅梅花兒開,朵朵放光彩。昂首怒放花萬朵,香飄雲天外。喚醒百花齊開放,高歌歡慶新春來。(歌劇《江姐》主題歌《紅梅贊》)

[材料四]薔薇露,荷花雨,菊花霜冷香庭戶①。

梅梢月斜人影孤,恨薄情四時辜負。(馬致遠《落梅風》)

①[香庭戶]指女子閨房

[材料五]梅樹幹……或用勾勒皴擦,增強質感;或以墨筆直接揮寫,以篆書筆法入畫。老幹多,用筆宜蒼老;新枝多挺直,用筆宜挺健。老幹黑色略淡中見濃黑、焦墨;新枝則中鋒入畫,黑色宜濃宜焦,筆筆見書法功力。枝幹疏密聚散,穿插交錯,茂密繁雜,以“密不透風,疏可走馬”的美學原則,進行描繪,造成畫面上的動感和節奏感。(選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丹青不知老將至》)

1、材料二《卜算子詠梅》中,押韻的是哪幾個字?請寫出來。

2、材料一《梅花》中加點的“獨自”突出了梅花凌寒而放的形象。材料二哪一個詞語有同樣的表達效果?請指出。

3、材料三《紅梅贊》中寫道:“紅巖上紅梅開,千里冰封腳下踩。”在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各有一個詩句所表現的意境與這個句子一樣。請寫出兩個詩句。

4、《卜算子詠梅》和《紅梅贊》兩段材料都歌頌了梅花的品格和精神。請和飽含深情的語言抒寫出這種品格和精神,表達對梅花的讚美之情。字數在30個左右。

5、如果根據前三段材料作梅花圖,畫面中的梅花一定是熱烈、樂觀、無畏的;如果根據第四段材料中的“梅梢月斜人影孤”作梅花圖,畫面中梅花會是怎樣的呢?請你也用兩三個詞語概括出來。

6、上面五段材料都與梅花有關,但材料五與前四段材料的語言表達方式和行文風格明顯不同。請你試作簡略分析。字數在30個左右。

7、梅與蘭、竹、菊並稱爲“花中四君子”,與鬆、竹並稱爲“歲寒三友”,它們的品格歷來爲人們所讚美,留下了不少詩文名句。請你根據記憶或查閱資料,在蘭、竹、菊、鬆中任選其一,寫一個詩文名句。

8、人們常說“梅雖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雪的背景使梅凌寒開放、暗香浮動的形象更加鮮明。如果你是畫家,除了可以以雪爲背景外,還可以選擇什麼來作爲背景?爲什麼?請簡要表述你的理由。字數在30個左右。

參考答案:

訓練6:(20xx年恩施)閱讀下面詩歌,完成下列各題。

夜月

劉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

北斗闌干南鬥斜。

今夜偏知春氣暖,

蟲聲新透綠窗紗。

(選自《唐宋絕句選注析》)

1.第3句詩中專寫詩人對春天的獨特感受的是哪一個詞?

2.第4句用“新透”寫“蟲聲”,寫出了春天來臨之妙。請你把這句詩用散文的筆調展現出現。

參考答案:

訓練7:

(20xx年桂林市)閱讀下面詩歌,完成下列各題。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李白

楊花落儘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淮上與友人別

鄭谷

揚予江頭楊柳春,楊花愁殺渡江人。

數聲風笛離亭晚,君向瀟湘我向秦。

1.兩首都是寫離愁別緒的詩,但詩的表現手法卻不同,李白的詩偏重,表達了對友人的深切思念;鄭谷詩則,抒發了友人之間的離別之苦。

2.古人論詩有云:“一切景語皆情語”,意即描寫景物也是爲了抒情。李白詩中可爲例的一句是:

3.下面是對兩首詩的賞析,不當的一項是()

A.兩首詩都生動地表現了朋友分別之苦,具有極強的感染力。

B.兩首濤都極力通過描繪景物,渲染離別的氣氛。

c.李白詩情感表現熱烈奔放,而鄭谷詩情感表現則含蓄委婉。

D.兩首詩都着力強調分離的“距離之遠”,突出了友人之間的深厚‘隋感。

參考答案:

訓練8:

(20xx年宿遷市)閱讀下面詩歌,完成下列各題。

鳥鳴澗

王維

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1.王維的山水詩多以畫入詩,這首詩描寫了、、等景物,通過襯托的手法,突出了山澗的。

2.“人閒桂花落”中的“閒”字很有表現力,歷來爲人稱道,你認爲好在哪裏?

參考答案:1.桂花、(春)山(澗)、(明)月、(山)鳥(共1分,寫出3個即可,但寫人或夜,此題不得分);幽靜(1分,能體現“靜“即可)2.①寫出了詩人閒適、安逸的情趣;②詩人的心境與環境和諧統一,營造了靜謐的氛圍。(共2分,答出心境、環境各1分,意思對即可)

訓練9:

(20xx年濟寧市)閱讀下面詩歌,完成下列各題。

秋思

張籍

洛陽城裏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1.這首詩寫了生活中怎樣的細節?

2.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情感?

參考答案:1.寫了作者寄家書時“臨發又開封”這一動作細節。2.表達了作者作客他鄉對家鄉親人的深切懷念。評分:本題2分,答對一問得1分,意思對即可。

訓練10:

(20xx年高青市)閱讀下面詩歌,完成下列各題。

漁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障裏,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

1.該詞是范仲淹駐守西北邊防時所作。詞的上闋寫,下闋寫,筆力雄健,感情沉鬱。

2.“千障裏,長煙落日孤城閉”,寫出了塞外怎樣的景緻?試加亦描述。

參考答案:1.邊塞秋色思鄉之情2.羣山連綿,炊煙裊裊,夕陽西下,一座孤城,表現了邊塞的悲涼。

訓練11:

(20xx年成都市課改區)閱讀下面詩歌,完成下列各題。

渡荊門送別

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1.這首詩中間兩聯描繪舟過荊門時所見景色,其中第二聯中的“隨”“入”兩字用得好,歷來被人稱道。請簡要分析“隨”字好在何處。

2.這首詩融情於景,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參考答案:1、一個隨字化靜爲動,將羣山與平野的位置逐漸變化、推移,真切地表現出來,給人以空間感和流動感。2、抒發了詩人思念故鄉的深情。

訓練12:(20xx年資陽市)閱讀下面詩歌,完成下列各題。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爲國戍輪臺。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1.本詩作者是(人名),詩中表現詩人處境的詞語是,表現詩人情懷的詞語是。

2.梁啓超對本詩作者曾有這樣的評價:“誰憐愛國千行淚,說到胡塵意不平。”從這首詩中你看到了作者什麼樣的品格?結合具體詩句談談感受。

參考答案:

訓練13:

(20xx年曲靖市)閱讀下面詩歌,完成下列各題。

七步詩

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爲汁。

萁向釜下然,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注:1漉豉(chǐ):豆製品。2萁(qí):豆莖。3然:通燃。

1.詩中“泣”字用得極爲傳神,請作具體分析。

2.如何理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內涵。

參考答案:

二.文言文閱讀

學習目標搜索

1.掌握語句朗讀的節奏;

2.理解常見實詞的含義;

3.瞭解常見虛詞的用法;

4.把握常見的特殊句式;

5.領會文章的基本內容;

6.表達自己的閱讀體會。①②③④

自學方法點擊

1.掌握語句朗讀的節奏

2.理解常見實詞的含義

“觀千劍而識器,操千曲而曉聲”,考生只有掌握了大量的文言實詞,才能學好文言文,才能在會考中立於不敗之地。實詞是複習的重點,也是考試的重點,以下幾個問題必須弄懂弄通。

⑴通假字:通假是通用、借用的意思。古漢字通假的主要特點是借音同或音近的字來代替本字。例如:

①滿坐(同“座”)寂然,無敢譁者。

②便要(同“邀”)還家,設酒殺雞作食。

③寒暑易節,始一反(同“返”)焉。

④政通人和,百廢具(同“俱”)興。

辨析通假字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

①依據字音,求得本字。例如在《陳涉世家》中“爲天下唱,宜多應者”一句中的“唱”字,用它的本義和引申義都解釋不通,但從音同和音近方面方面去尋找本字,找到“倡”字就講通了。

②憑藉字形,求得本字。例如在《陳涉世家》中“將軍身被堅執銳”一句中的“被”字,用它的本義和引申義都解釋不通,但從字形相似和相近方面去尋找本字,找到“披”字就講通了。

國中階段實際上把古今字和異體字都當作了同通假字,對於這個問題,沒有必要進行深究。

考試中一般從三個角度進行,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寫出它的讀音、指出它的意義。

⑵古今異義:隨着社會的不斷向前發展,有相當數量的詞語古今意義發生了變化,這給閱讀帶來了障礙和困難,爲此我們也必須有一個簡單的瞭解。古今異義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①詞義擴大。例如“江”,古代專指“長江”;“河”古代專指“黃河”。在現代漢語裏,“江”“河”則泛指一般江河水流。

②詞義縮小。例如“池”,古代常跟“城”連用,專指“護城河”;現代漢語裏則只指“池塘”。

③詞義轉移。例如“卑鄙”,古代“卑”指地位低,“鄙”指見識淺;現代漢語裏是一個詞,指“品質惡劣,不道德”。

⑶一詞多義:在文言文中,一詞多義的情況很多,同一個詞,在這個句子裏是一個意義,在那個句子裏又是一個意義。一般地說,一詞多義的各個義項之間都有一定的聯繫。例如:

①季節,指春夏秋冬: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②時候、時間、時辰:明月何時照我還?

③時代:時移而治不易者亂。

④時機、機會: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⑤時運:是不利兮騅不逝。

⑥按時:學而時習之。

⑦那時:時先主屯新野。

⑧時常、經常:凍風時作。

在一個句子裏,我們怎樣確定一個詞的具體意義呢?

①養成“詞不離句,句不離篇”的習慣。聯繫上下文,認真閱讀,認真分析,不斷增強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②養成平時多積累,多整理的習慣。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在平時的學習中,把學過的詞語進行整理,分門別類加以歸納整理。

⑷詞類活用:文言裏,有些詞可以按照一定的語言習慣,改變它的基本功能,充當別的一類詞,這就是詞類活用。如名詞、形容詞可以活用爲動詞;動詞、形容詞可以活用爲名詞;使動用法、意動用法以及名詞作狀語等。國中階段雖不要求掌握這些名詞術語,但在具體的學習中卻經常碰到,所以我們應該有一個簡單的瞭解。下面舉幾個常見的句子:

①名詞活用爲動詞。例如:一狼洞(打洞)中;一鼓(擊鼓)作氣。

②形容詞活用爲動詞。例如:親(親近)賢臣,遠(疏遠)小人。

③動詞活用爲名詞。例如:爾敢輕吾射(射箭的本領)。懼有伏(伏兵)焉。

④形容詞活用爲名詞。例如:將軍身被堅(堅固的鎧甲)執銳(銳利的武器)。

⑤名詞作狀語。例如:其一犬(像狗一樣)坐於前。西(向西)行百二十步。

⑥使動用法。例如:苦(使……苦惱)其心志,勞(使……勞累)其筋骨。

⑦意動用法。例如:不恥(認爲……可恥)下問,漁人甚異(認爲……奇異)之。

3.瞭解常見虛詞的用法

4.把握常見的特殊句式

古漢語的句法結構和現代漢語基本一致,但由於歷史的演變、語言的發展,它們之間也有相異之處,作爲國中學生,重點掌握以下四種即可。

⑴判斷句。現代漢語一般用“是”表判斷,文言文中很少用“是”表示判斷,通常情況下用“……者,……也”、“……也”、“……者,……”,或主謂之間用“即”、“乃”、“則”等詞語表示判斷。例如:陳勝者,陽城人也,字涉;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⑵被動句。文言文中的被動句,常用“於”、“見”、“味”、“見……於”、“爲……所”等形式表被動。例如:帝感(於)其誠;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爲用者。

⑶倒裝句。所謂“倒裝”,是指文言文中有些句子的語序不符合現代漢語的習慣。主要有四種類型:

①主謂倒裝。例如:甚矣,汝之不惠。

②定語後置。例如: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

③賓語前置。例如:何陋之有?

④介賓短語後置。例如: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

⑷省略句。例如:(村人)見漁人,(村人)乃大驚,(村人)問(漁人)所從來,(漁人)具答之。近幾年會考雖未出專門考查文言文句式特點的試題,但從文意的理解、句子的翻譯的角度也都考查了這一知識和能力。掌握文言句式的特點,有助於全面準確理解文意,提高閱讀的速度和質量。

5.領會文章的基本內容

如何領會文章的基本內容,概括出文章的主旨呢?

⑴略讀全文,猜測文章大意。會考文言文的選材一般都較爲短小,並且都具有一定的故事性,因此,通過略讀我們完全可以對文章形成一個初步的印象,爲下一步打下一個基礎。

⑵精讀全文,落實詞句含義。猜測了文章的大意之後,我們就要開始落實關鍵詞語和句子的含義,從而全面準確地理解全文,進一步落實開始獲得的整體印象。

⑶研讀全文,概括文章主旨。在研讀階段,要時時提醒自己,不要脫離“語境”,憑空猜想;不要以偏概全,斷章取義,有意無意地貶低或拔高文章的主旨。

6.表達自己的閱讀體會

近幾年的會考試題表明,通過閱讀表達自己的閱讀體會是較爲流行的考題,因此在複習中我們必須多加註意,養成勤于思考的習慣。答題時必須做到兩點:

①要有感而發。

②要有的放矢。

經典妙題回放

回放1:

(20xx年江西省)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

天祥至潮陽,見弘範①,左右命之拜,不拜。弘範遂以客禮見之,與俱入厓山②,使爲書招張世傑。天祥曰:“吾不能扞③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書所過零丁洋詩與之。其末有云:“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範笑而置之。厓山破,軍中置酒大會。弘範曰:“國亡,丞相忠孝盡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將不失爲宰相也。”天祥泫然④出涕,曰:“國亡不能捄⑤,爲人臣者死有餘罪.況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弘範義之,遣使護送天祥至京師,天祥在道不食八日,不死,即復食。至燕,館人供張⑥甚盛。天祥不寢處,坐達旦,遂移兵馬司⑦,設卒以守之。……天祥臨刑殊從容,謂吏卒曰:“吾事畢矣。”南鄉⑧拜而死。(《宋史文天祥傳》)

【注:①弘範:蒙古漢軍元帥,率部下抓獲文天祥。②厓(yá)山:宋末抗元的最後據點。③扞(hàn):保衛。④泫(xuàn)然:水滴下的樣子。⑤捄(jiù):同“救”。⑥供張:陳設帷帳及一切用具。⑦兵馬司:主管京師治安的機關。⑧鄉(xiàng):同“向”】

1.用“/”標出下面句子朗讀時的停頓處。

遣使護送天祥至京師

2.解釋文中加粗詞的意思。

(1)書:(2)涕:

(3)殊:

3.弘範“使(天祥)爲書招張世傑”,天祥是怎麼說的?又是怎麼做的?請用自己的話回答。

4.選出對畫線句子“國亡不能捄,爲人臣者死有餘罪,況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意思理解正確的一項。【 】

A.國家滅亡不能拯救,做人臣子的死有餘罪,怎麼還敢逃脫殺頭之罪來表現忠貞不貳之心呢!

B.國家滅亡不能拯救,做人臣子的死有餘罪,怎麼還敢逃脫殺頭之罪而懷有貳心呢!

C.國家滅亡不能拯救,因爲大臣死有餘罪,怎麼還敢逃脫殺頭之罪來表現忠貞不貳之心呢!

D.國家滅亡不能拯救,因爲大臣死有餘罪,怎麼還敢逃脫殺頭之罪而懷有貳心呢!

5.從文中找出能體現弘範敬重天祥的句子。(不少於兩句)

6.閱讀全文並結合你學過的課文,談談文天祥至今仍爲人們敬仰的原因。

參考答案:1.遣使/使送天祥/至京師(1分)(只要標對一處即給分,出現讀破句不給分)2.(1)書:寫(書寫等)(2)涕:眼淚(淚、淚水等)(3)殊:特別(很、十分等)(3分,各1分)3.天祥說:“我不能保衛父母,卻教別人背叛父母,可以嗎?”他將所寫的《過零丁洋》一詩給弘範(以明志)(2分;只要答對意思即給分)4.B(2分)5.弘範遂以客禮見之弘範義之(如能答到“丞相忠孝盡矣”也算對)(2分)15.要求能結合選文並聯系所學課文如《過零丁洋》《談骨氣》等闡明文天祥的民族氣節。(2分;言之成理,語句通順即可)

回放2:

(20xx年江西省)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

縝①少孤貧,事母孝謹。年未弱冠,聞沛國劉王獻②聚衆講說,始往從之。卓越不羣而勤學,獻甚奇之,親爲之冠。在王獻門下積年,去來歸家,恆芒矰③布衣,徒行於路。王獻門多車馬貴遊,縝在其門,聊無恥愧。既長,博通經術,尤精《三禮》④。性質直,好危言高論,不爲士友所安。唯與外弟蕭琛相⑤善,琛名曰口辯,每服縝簡詣。

【注:①縝(zhěn):範縝.南朝唯物主義哲學家,無神論者.②劉王獻(huán):博通五經,世推爲大儒.③芒(juē):草鞋.(④《三禮》:《儀禮》《周禮》《禮記》的合稱.⑤蕭琛:南朝人.】

1.用”/”標出下面句子朗讀時的停頓處.

聞沛國劉王獻聚衆講說

2.解釋文中加點詞的意思.

⑴少:⑵從:⑶善:

3.範縝”性質直”在文中表現爲:(用原文句子回答),而”恆芒布衣,徒行於路”又可見他的性格.

4.選出對畫線句子”王獻門多車馬貴遊,縝在其門,聊無恥愧.”意思理解正確的一項.【  】

A.劉王獻家門前有許多豪華的車馬經過,範縝在他的門下,覺得無比羞愧.

B.劉王獻家門前乘車馬的顯貴客人很多,範縝在他的門下,一點也不覺得羞愧.

C.劉王獻家門前有許多豪華的車馬經過,範縝在家門口(看),覺得無比羞愧.

D.劉王獻家門前乘車馬的顯貴客人很多,範縝在家門口(看),一點也不覺得羞愧.

5.用自己的話說說劉王獻親自爲範縝舉行冠禮的.原因。

6.讀了這篇短文,你對範縝有什麼評價?請談談理由。

參考答案:

回放3:

(20xx年江西省)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

王粲字仲宣,山陽高平人也。獻帝西遷,粲徙長安,左中郎將蔡邕見而奇之。時邕才學顯著,貴重朝廷,常車騎填巷,賓客盈坐。聞粲在門,倒屣迎之。粲至,年既幼弱,容狀短小,一坐盡驚。邕曰:"此王公孫也,有異才,吾不如也。吾家書籍文章,盡當與之。"初,粲與人共行,讀道邊碑。人間曰:‘卿能誦乎?’曰:‘能。’因使背而誦之,不失一字。”……其強記默識如此。性善算,作算術,略盡其理。善屬文,舉筆便成,無所改定。是人常以爲宿構;然復精意覃思,亦不能加也。《三國志王粲傳》

[注]①蔡邕:東漢末年文學家。②車騎填巷,賓客盈坐:意思是到蔡邕家的人很多。③倒屣(qǐ):急於迎客,把鞋子穿倒了,形容對來客的熱情歡迎。④王公:特稱王粲的祖父王暢。⑤強(qiǎng)記:記憶力強。⑥屬(zhǚ)文:寫文章。⑦宿構:預先謀劃準備。⑧精意覃(tán)思:精心深思。⑨加:超過。

1.用“/”畫出下面句子在朗讀時的爭取停頓。

時邕才學顯著。

2.解釋文段中加點字的意思。

①奇:

②一:

③識:

3.說說文段中畫線句“因使背而誦之,不失一字”的意思。

4.文段中寫了王粲的哪些才能?(摘選文段中概括性詞語回答)

5.用自己的話說出“粲至”“一坐盡驚”的原因。

6.就蔡邕的言行,從某一角度簡要談談你的感受或體會。

參考答案:1.時/邕/才學顯著(1分畫出其中一處即該給分,其它處畫線均不給分)2.①着重(以……爲奇)②全(滿)③記(各1分,意思準確的其它答案均給分)3.於是讓王粲背誦碑文,王粲背得不差一字。或王粲一字不差地背誦出碑文。(2分,視意思和語言酌情給分。)4.強記默知;善算;善屬文(2分,答出一個給0.5分,兩個給1分,三個給2分)5.沒想到蔡邕熱情歡迎的客人竟是一個年幼矮小的孩子。(2分,需要說出前後兩句的原因,若只說出其中一句的,給1分)6.本題爲開放性試題,參考答案:蔡邕關愛,推重年輕人才的心胸令人感動(敬佩):或年輕人才的成長需要前輩的關愛和支持;或,人要有才,更要有高尚的品格。(2分,其它角度的合理答案,均給分。)

回放4:

(20xx年上虞市)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

獻曲求詩

北宋[蘇軾]

元豐五年十二月十九日東坡生日,置酒赤壁磯下,踞高峯,酒酣,笛聲起於江上。客有郭、尤二生,頗知音,謂坡曰:“笛聲有新意,非俗工也。”使人問之,則進士李委聞坡生日,作南曲目《鶴南飛》以獻。呼之使前,則青巾紫裘腰笛而已。既奏新曲,又快作數弄,嘹然有穿雲石之聲,坐客皆引滿醉倒。委袖出嘉紙一幅曰:“吾無求於公,得一絕句足矣。”坡笑而從之。

[註釋]:嘉紙:很好的紙張。嘉:美好的。

1.解釋文中加點的字

(1)酣()(2)腰()

(3)既()(4)袖()

2.翻譯

(1)客有郭、尤二生,頗知音

(2)坐客皆引滿醉倒

3.李委仰慕蘇東坡的詩名,遂借東坡生日而作新曲吹笛於江上,並以此求詩。請用一個成語概括這件事。

成語:

參考答案:1.(4分)喝得痛快——腰間插着——已經——從袖子裏2.(4分)客人中有姓郭、姓尤的兩個人,很懂音樂。在座的客人都舉杯痛飲而紛紛醉倒。3.(3分)拋磚引玉或醉翁之意不在酒。

回放5:

(武漢市20xx年會考題)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

終不知車

越①無車,有遊者得車於晉楚之郊,輻②腐而輪敗,輗折而轅毀,無所可用。然以其鄉之未嘗有也,舟載以歸而誇諸③人。觀者聞其誇而信之,以爲車固若是,效而爲之者相屬④。他日,晉楚之人見而笑其拙,越人以爲紿⑤己,不顧。及寇兵侵其境,越率敝車御之。車壞,大敗,終不知其車也。

注:①越:越國。②“輻(fú)”與下文的“輗(ní)”、“轅(yuán)”均是古代大車上的部件。③諸:相當於“之於”。④相屬:—個接着一個。⑤紿:dài,欺騙。

1.解釋下列句子加點詞語的意義。

①輻腐而輪敗敗:

②以爲車固若是固:

③效而爲之者相屬效:

④越人以爲紿己,不顧顧:

2.翻譯下列句子。

①舟載以歸而誇諸人

譯文:

②及寇兵侵其境

譯文:

3.讀了這則故事後,你從越人身上吸取了哪些教訓?

答:①

參考答案:1.①壞、毀壞;②本來;③模仿、仿效;④理睬。2.①用船運回家並向別人誇耀。②等到敵人侵入他們的國境。3.①不要不懂裝懂,胡亂吹噓①不要輕信,不能盲目模仿③不能憑主觀判斷事物,應認識事物的本質④不要自以爲是⑤要聽從勸告,接受正確的建議

回放6:

(20xx年杭州市)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

滄州南一寺臨河干①,山門圮②。於河,二石獸並沉焉。閱③十歲,僧募金重修,求二石獸於水中,竟不可得,以爲順流下矣。棹④數小舟,曳鐵耙,尋十餘里無跡。一講學者設帳寺中,聞之,笑曰:“爾輩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⑤,豈能爲暴漲攜之去?乃石性堅重,沙性鬆浮,湮於沙上,漸沉漸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顛⑥乎?”衆服爲確論。

一老河兵⑦聞之。又笑日:“凡河中失石,當求之於上流。蓋石性堅重,沙性鬆浮,水不能衝石,其反激之力,必於石下迎水處齧沙爲坎穴。漸激漸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擲坎穴中。如是再齧,石又再轉。轉轉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顛;求之地中,不更顛乎?”如其言,果得之於數裏外。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理臆斷歟?(紀昀《閱微草堂筆記》)

注:①幹:岸邊。②圮(pí):倒塌。③閱:經歷。④棹(zhào):船槳,這裏作動詞用。⑤柿(fèi):木片。⑥顛:顛倒、荒唐。⑦河兵:治河的士兵。

1.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解釋錯誤的兩項是

A.滄州南一寺臨河干(面對)B.二石獸並沉焉(合併)

C.求二石獸於水中,竟不可得(畢竟)D.轉轉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停止)

2.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意思相同的兩項是

A.二石獸於水中乃取一葫蘆置於地

B.以爲順流下矣然得而腊之以爲餌

C.必於石下迎水處齧沙爲坎穴釀泉爲酒,泉香而酒洌

D.如其言,果得之於數裏外則移其民於河東

3.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之”所指代的意思,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①一講學者設帳寺中,聞之②沿河求之,不亦顛乎

③一老河兵聞之④果得之於數裏外

A.①和②句相同,③和④句不同B.①和③句相同,②和④句相同

C.①和③句不同,②和④句相同D.①和④句相同,②和③句不同

4.用現代漢語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爾輩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豈能爲暴漲攜之去?

②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理臆斷歟?

5.爲什麼“學者”的結論是荒唐的,而“老河兵”的結論是正確的?請根據文意,用自己的話簡要回答。

參考答案:1.BC(4分,各2分)2.AC(4分,各2分)3.C(3分)4.①你們不懂得分析事物的特徵,這不是木片,怎麼會被暴漲的流水帶走呢?既然這樣,那麼天下的事,只知道其中的一個方面,而不知道另一方面的很多了,怎麼可拘泥於一般事理主觀推斷呢?’(6分,各3分。意思符合。有欠缺酌扣)5.因爲學者只是拘泥於一般的道理;而“老河兵”則根據石性、沙性和流水反激力等物理屬性,以及三者之間的關係,作出正確的判斷。(3分。意思符合即可)

回放7:

(20xx年嘉興市)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

【甲】張姓者,偶行溪谷,聞崖上有聲甚厲。尋途登覘,見巨蛇圍如碗,擺撲叢樹中,以尾擊柳,柳枝崩折。反側傾跌之狀,似有物捉制之。然審視殊無所見。大疑。漸近臨之,則一螳螂據頂上,以刺刀攫其首,攧不可去。久之,蛇竟死。視頞上革肉,巳破裂雲。(蒲松齡《螳螂捕蛇》)

【乙】嘗見一蜘蛛佈網壁間,離地約二三尺,一大蛇過其下,昂首欲吞蜘蛛,而勢稍不及;久之,蛇將行矣,蜘蛛忽懸絲幣下,蛇復昂首待之,蜘蛛仍還守其網,如是者三四次;蛇意稍倦,以首俯地,蜘蛛乘其不備,奮身飈下①,踞②蛇之首,抵死不動;蛇狂跳顛擲,以至於死,蜘蛛乃盬③其腦果腹而去。(選自薛福成《物性相制》)

【註釋】①飈下:帶着一股風跳下。②踞:趴。③盬(ɡǔ):吃。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

⑴聞崖上有聲甚厲

⑵漸近臨之

⑶久之,蛇竟死

⑷嘗見一蜘蛛佈網壁間

⑸蜘蛛乃酯其腦果腹而去

2.寫出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不同意義。

(1)①反側傾跌之狀②蛇復昂首待之

(2)①以刺刀握其首②以首俯地

3.用現代漢語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然審視殊無所見。

⑵蜘蛛仍還守其網,如是者三四次。

4.甲文中的螳螂和乙文中的蜘蛛是怎樣殺死大蛇的?請你分別用文中原話回答。

5.讀了這兩則短文後,你從中悟出了什麼道理?

參考答案:1.(1)聽到(2)從上往下看(3)終於(4)曾經(5)離開2.(1)①的②它,指蜘蛛(2)①用②把3.(l)然而仔細看看,什麼也沒有看到。(2)蜘蛛仍然退回守在它的網裏,像這樣有三四次。4.甲文:螳螂據頂上,以刺刀攫其首,攧不可去。乙文:蜘蛛乘其不備,奮身飈下,踞蛇之首,抵死不動。5.只要以己之長攻敵之短,就能克敵制勝,弱者也可以戰勝強者。或:弱有所長,強有所短,弱者只要相機而動,善於鬥智,就能戰勝強敵。

回放8:(20xx年泰州市)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

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峯,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裏,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峯之間者,釀泉也。峯迴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於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節選自歐陽修《醉翁亭記》)

修之來此,樂其地僻而事簡,又愛其俗之安閒。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間,乃日與滁人仰而望山,俯而聽泉。掇幽芳而蔭喬木,風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時之景,無不可愛。又幸其民樂其歲物之豐成,而喜與予遊也。因爲本其山川,道其風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豐年之樂者,幸生無事之時也。夫宣上恩德,以與民共樂,刺史之事也。遂書以名其亭焉。(節選自歐陽修《豐樂亭記》)

掇:(duō)拾取,採取。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1)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

(2)遂書以名其亭焉()

2.用“/”標出下面句子的一處朗讀停頓。

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間

3.翻譯下列句子。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2)乃日與滁人仰而望山,俯而聽泉。

4.從《醉翁亭記》、《豐樂亭記》中,你能體會出作者的一種高尚情懷,這種情懷可以用《豐樂亭記》中的四個字加以概括:

參考答案:1.(1)像鳥張開翅膀一樣(2)命名(本題2分。每小題1分)2.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間(本題1分)3.(1)醉翁的意趣不在酒上,而在(秀麗的)山水之間。(2)於是每天和滁州的人(一道)擡頭觀看山景,低頭傾聽泉水聲。(本題4分。每小題2分,譯錯1處扣1分,扣完爲止)

能力拓展訓練

訓練1:

(20xx年上海市)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

①北人生而不識菱①者,仕於南方,席上食菱,並殼入口。或日:“食菱須去殼。”其人自護所短,日:“我非不知,並殼者,欲以去熱也。”問者日:“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日:“前山後山,何地不有?”

②夫菱生於水而日土產,此坐②強不知以爲知也。

[註釋]①菱:俗稱菱角,水生植物,果實可以吃。②坐:因爲。

1.理解文中加點詞語,完成題目。

(1)下列與“席上食菱”中的“食”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衣食所安B謹食之,哩而獻焉C設酒殺雞作食D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2)下列與”欲以去熱也”中的”去”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今日存,明日去B去死肌,殺三蟲

C乃記之而去D俸去書來

2.用現代漢語解釋文中畫線的句子.

夫菱生於水而日土產,此坐強不知以爲知也.

3.閱讀本文,說說你對北人”強不積壓以爲知”的看法.

參考答案:1.(4分,各2分)(1)D(2)B2.(4分)菱角生長在水中卻說成是在土裏生長的,這是因爲他硬把不知道的說成說成知道的。(關鍵詞:日,土產,強,知)3.(2分)得分要點,提出看法:提出看法1分,表述完整1分。

訓練2:

(20xx年宜昌市)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

滇遊日記

文/(明)徐霞客

忽見層崖之上,有洞東南,餘竟仰攀而上。(1)上甚削①,半里之後,土削不能受足,(2)指攀草根而登。已而草根亦不能受指,幸而及石;然石亦不堅,踐之輒隕,攀之亦隕②,間得一稍粘者,繃足掛指,如平貼於壁,不容移一步,欲上既無援欲下亦無地生平所歷危境無逾此者。久之,先試得其兩手兩足四處不摧③(3)石,然後懸空移一手,隨懸空移一足,一手足牢,然後懸空又移一手足,幸石不墜;又手足無力欲自墜,久之,幸攀而上。……(選自《徐霞客遊記》)

①[削]陡峭②[隕]墜落③[摧]崩裂

1、查閱工具書,給“間得一稍粘者”中的“間”注音。

2、文言文要讀出韻味。請認真閱讀原文,憑你的語感,將文言詞“之”、“以”、“其”正確填入文中的(1)、(2)、(3)處。

3、請把文中加橫線的句子多讀幾遍,讀順口後用三個逗號斷句。

4、作者艱險地攀登經歷引人深思。閱讀後,你感情最深的是什麼呢?請結合文中的具體內容寫出你的思考。字數在40個左右。

參考答案:

訓練3:

(20xx年廣東省)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

大宗有一駿馬特愛之恆於宮中養飼無病而暴死太宗怒養馬宮人將殺之、皇后諫曰:“昔齊景公以馬死殺人,晏子請數其罪雲:‘爾養馬而死,爾罪一也。使公以馬殺人,百姓聞之,必怨吾君,爾罪二也:諸侯聞之,必輕吾國,爾罪三也。’公乃釋罪:陛下嘗讀書見此事,豈忘之邪?”大宗意乃解。又謂房玄齡曰:“皇后庶事相啓沃,極有利益爾。”

(選自《貞觀政要》)

(1)本文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事?

(2)皇后諫言中講到晏子歷數養馬人的罪狀,晏子的真正用意是什麼?

(3)文中有幾句活沒有標點符號,請用“/”線標示出需要加標點符號的位置。

大宗有一駿馬特愛之恆於宮中養飼無病而暴死太宗怒養馬宮人將殺之。

2.對對聯

上聯:足智多謀,孔明巧借箭

下聯:,

參考答案:1.6分(1)2分(唐)太宗因愛馬暴死欲殺養馬宮人,經皇后勸諫才改變主意。(2)2分勸諫齊景公不要殺養馬宮人。(3)2分太宗有一駿馬/特愛之/恆於宮中養飼/無病而暴死/太宗怒養馬宮人/將殺之。(錯、漏、多一處扣0.5分,扣完本小題分值爲止)2.4分寬對即可。示例:①藝高膽大,悟空勇鬥魔②義蓋雲天,關羽私放曹③多愁善感,黛玉悲葬花

訓練4:

(20xx年溫州市)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

荀巨伯探病友

荀巨伯遠看友人疾,值①胡賊攻郡②,友人語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遠來相視③,子令吾去,敗義以求生,豈荀巨伯所行耶?”賊既至,謂巨伯曰:“大軍至,一④郡盡空,汝何男子,而敢獨止⑤?”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寧以我身代友人命。”賊相謂曰:“我輩無義⑥之人,而入有義之國。”遂班軍而還。一郡並獲全。

(選自劉義慶《世說新語》)

註釋:①值:適逢。②郡:這裏指城。③相視:看望你。④一:整個。⑤獨止:一個人留下。⑥無義:不懂道義。

1.解釋下面加點的詞。

①友人語巨伯曰()②子可去()

③寧以我身代友人命()④遂班軍而還()

2.下列譯文不正確的一項是()

A.敗義以求生。

譯文:毀壞情義而求得保全性命。

B.豈荀巨伯所行耶?

譯文:難道是(我)荀巨伯所做的嗎?

C.賊既至,謂巨伯曰……

譯文:不久,胡人闖進家來,(友人)對荀巨伯說……

D.友人有疾,不忍委之。

譯文:友人有病,不忍心拋下他。

3.讀了《荀巨伯探病友》一文之後,你有何感想,請用簡要的語言加以回答。

參考答案:

訓練5:

(20xx年紹興市)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

南歧之見

明劉元卿

南歧在秦蜀山谷中,其水甘而不良,凡飲之者輒病癭,故其地之民無一人無癭①者。及見外方人至,則羣小②婦人聚觀而笑之曰:“異哉人之頸也焦③而不吾類!”外方人曰:“爾壘然凸出於頸者,癭病之也,不求善藥去爾病,反以吾頸爲焦耶?”笑者曰:“吾鄉之人皆然,焉用去乎哉!”

終莫知其爲醜。(選自《賢奕編警喻》)

[註釋]①癭:(yīng)頸瘤病。即頸上生囊狀瘤子。②羣小:貶稱見識淺陋的人。③焦:細瘦。

1.選出下列各組中加點的詞意思不相同的一組。

A.凡飲之者輒病癭——西施病心而顰其裏

B.其水甘而不良——出淤泥而不染

C.故其地之民無一人無癭者——彼竭我盈,故克之

D.吾鄉之人皆然——然得而腊之以爲餌

2.用“/”爲下面的句子斷句,斷兩處。

異哉人之頸也焦而不吾類!

3.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加橫線的句子。

不求善藥去爾病,反以吾頸爲焦耶?

4.南歧人爲什麼會笑外方人?

參考答案:1.D2.異哉/人之頸也/焦而不吾類3.不找些好藥除去你們的頸瘤病,反倒覺得我的頭頸細瘦(不正常)?4.因爲南歧人生活在人人皆病的環境中,所以看到正常的“外方人”反覺得不正常,就嘲笑他。(或“見怪不怪,見不怪而怪之”;或“以錯誤的標準看待事物,正確的反而是錯誤的了”。)

訓練6:

(20xx年無錫市)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

約不可失

魏文侯①與虞人②期獵。是日,飲酒樂,天雨。文侯將出,左右曰:“今日飲酒樂,天又雨,公將焉之?”文侯曰:“吾與虞人期獵,雖樂,豈可不一會期哉?”乃往,身自罷③之。(選自《魏文侯書》)

【註釋】①魏文侯:戰國時魏國國君,在諸侯中有美譽,曾任西門豹爲螂守。②虞人:掌管山澤的官。③罷;停止,取消。

1.解釋文中加點詞的含義。

①魏文侯與虞人期獵()②是日,飲酒樂,天雨()

③公將焉之()④豈可不一會期哉()

2.與“公將焉之”中“焉”字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且焉置土石B.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

C.寒暑易節,始一反焉D.不復出焉

3.翻譯下面的句子。

乃往,身自罷之。

4.這則小故事中,魏文候表現出來的的品德至今還值得我們學習。

參考答案:

訓練7:

(20xx年青島市)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

鄒孟軻母(節選)

鄒孟軻母,號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時,嬉遊爲墓間之事,踊躍築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處子。”乃去,舍市傍。其嬉遊爲賈人⑴炫賣⑵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居處子也。”復徙舍學宮之旁。其嬉遊乃設俎豆⑶,揖讓進退。孟母曰:“真可以居吾子矣。”遂居。及孟子長,學六藝,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謂孟母善以漸化⑷。

注:(1)賈人,商人。(2)炫賣,叫賣。(3)俎豆,古代祭祀用的禮器。(4)漸化,逐漸濡染。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

(1)乃去,舍市傍

(2)及孟子長

2.用現代漢語翻譯句子

復徙舍學宮之旁

3.簡答題

請你用簡潔的語言概括這則故事的主要內容,然後談談這個故事給你的啓示。

內容:

啓示:

參考答案:1.(1)離開(2)等到,至。(有2個或2個以上錯別字該項不得分)2.再一次把家遷到一所學堂旁邊。(有2個或2個以上錯別字,該句不得分)3.(1)敘述了孟母三遷的故事。(2)環境對一個人的成長至關重要。

訓練8:

(20xx年舟山市)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

(甲)良嘗閒從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墮其履圯下,顧謂良曰:“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毆之。爲其老,強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業爲取履,因長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驚,隨目之,父去裏所,復還,曰:“孺子可教矣。後五日平明,與我會此。”良因怪之,跪曰:“諾。”

(乙)原谷有祖①,年老,谷父母厭憎,欲捐②之。谷年十有五,諫③父曰:“祖育兒生女,勤儉終身,豈有老而捐之者乎?是負義也。”父不從,作輿④,捐祖於野。谷隨,收輿歸。父曰:“汝何以收此兇⑤具?”谷曰:“他日父母老,無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父慚,悔之,乃載祖歸養。

註釋:①原谷:人名。②捐:拋棄。③諫:好言相勸。④輿:手推的小車⑤兇:不吉利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

⑴有一老父衣褐()

⑵顧謂良曰:“孺子,下取履!”()

⑶父以足受,笑而去()

⑷谷年十有五()

⑸是負義也()

⑹乃載祖歸養()

2.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相同的一組是()

A.良愕然,欲毆之吾欲之南海B.捐祖於野移其民於何東

C.父以足受不以物喜D.直墮其履圯下其如土石何

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良殊大驚,隨目之

(2)豈有老而捐之者乎?

4.甲文中老父的怪異行爲主要表現在哪裏?乙文中原谷父親後悔的原因是什麼?

5.甲、乙兩文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

參考答案:1.⑴聽到⑵從上往下看⑶終於⑷曾經⑸離開2.⑴之①的②它,指蜘蛛⑵以①用②把3.⑴然而仔細看看,什麼也沒有看到。⑵蜘蛛仍然退回在它的網裏,像這樣有三四次。4.甲文:螳螂據頂上,以刺刀攫其首,顛不可去。乙文:蜘蛛乘其不備,奮身飆①下,踞蛇之首,抵死不動。5.只要以已之長攻敵之短,就能克敵制勝,弱者也可以戰勝強者。或:弱有所長,強有所短,弱者要相機而動,善於鬥智,就能戰勝強敵。

訓練9:

(20xx年濟南市)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

王著教帝學書

太宗①朝②,有王著學右軍③書,深得其法,侍書翰林④。帝聽政之餘,留心筆札,數遣內侍持書示著,著每以爲未善,太宗益刻意臨學。又以問著,對如初。或詢其意,著曰:“書固佳矣,若遽⑤稱善,恐帝不復用意。”其後,帝筆法精絕,超越前古,世以爲由著之規益也。(王闢之《澠水燕談錄》)

【註釋】①太宗:宋太宗趙匡義。②朝:一代君主的統治時期③右軍:指晉代著名書法家王羲之。④翰林:皇帝的文學侍從官。⑤遽:匆忙。

1.下面句中的“其”,與“其後,帝筆法精絕”的“其”意義相同的一項是()A、百姓多聞其賢B、其如土石何

C、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D、其一犬坐於前

2.依據加點詞語在句中的意義,寫出一個成語。

太宗益刻意臨學

11、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又以問著,對如初。

12、你認爲王著是一個怎樣的人?

參考答案:1.C2.更加;精益求精。3.(太宗)又讓人拿着(新寫的字)去問王著,王著的回答依然像開七年級樣。4.要求嚴格,循循善教。(能緊扣內容答出其特點即可)。

訓練10:

(20xx年南京市)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

【甲】

孔子東遊,見兩小兒辯鬥。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爲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爲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

兩小兒笑曰:“孰爲汝多知乎?”(《兩小兒辯日》)

【乙】

晉明帝數歲,坐元帝膝上。有人從長安來,元帝問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問何以致泣,具以東渡①意告之。因問明帝:“汝意謂長安何如日遠?”答日:“日遠。不聞人從日邊來,居然可知。”元帝異之。明日集羣臣宴會,告以此意,更重問之。乃答日:“日近。”元帝失色,日:“何故異昨日之言邪?”答日:“舉目見日,不見長安。”(《世說新語》)

注①東渡:公元316年,西晉在異族入侵中滅亡,第二年,渡江至建康(今南京)的西晉舊臣擁司馬睿爲帝,史稱東晉。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

(1)及其日中如探湯()

(2)元帝異之()

2.下列與例句中“以”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

A.朋帝問何以致泣B.告以此意,更重問之

C.皆以美於徐公D.策之不以其道

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孰爲汝多知乎?

(2)何故異昨日之言邪?

4.[甲]段中兩小兒爭辯的問題是,

[乙]段中晉明帝兩次回答的同一問題是,問題不同,但兩則故事相映成趣,都表現了兒童的。

參考答案:1.(2分)(1)熱水(2)對……感到驚奇(每小題1分)2.(2分)C3.(4分)(1)誰說你見多識廣呢?(2)爲什麼和昨天的話不同呢?(每句翻譯正確,得2分)4.(3分)太陽何時距離人遠(近)(1分,意思同即可)長安和太陽哪個遠(近)(1分,意思同即可)聰慧(1分,意思同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