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語文>

《孟子》閱讀答案

語文 閱讀(2.97W)

在社會的各個領域,我們會經常接觸並使用閱讀答案,閱讀答案是由資深教育者參與擬訂的。什麼樣的閱讀答案纔是科學規範的閱讀答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孟子》閱讀答案,歡迎大家分享。

《孟子》閱讀答案

《孟子》閱讀答案1

孟子欲休妻

孟子妻獨居,踞①。孟子入戶②視之,謂其母曰:“婦無禮,請去③之。”母曰:“何也?”曰:“踞。”其母曰:“何知之?”孟子曰:“我親見之。”母曰:“乃汝無禮也,非婦無禮。《禮》不云乎?‘將入門,問孰存。將上堂④,聲必揚。將入戶,視必下。’不掩人不備也。今汝往燕私⑤之處,入戶不有聲,令人踞而視之,是汝之無禮也,非婦無禮也。”於是孟子自責,不敢言婦歸。

(選自《韓詩外傳》)

【註釋】

①踞:箕踞,坐時隨便,伸開兩腿,像個簸箕,是一種不拘禮節的坐相。②戶:此處指內室。③去:除掉,去掉,此處指男方把女方趕回家,即休妻。④堂:正屋,客廳。⑤燕私:閒居休息。

 【文化常識】

說古代的坐姿中國古代非常講究禮儀。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古人唯一正規的坐姿是跪坐,臀部擱在腳跟上,跪坐是對對方表示尊重的坐姿,也叫正坐。姿勢就是席地而坐,臀部放於腳踝,上身挺直,雙手規矩的放於膝上,身體氣質端莊,目不斜視。有時爲了表達說話的鄭重,臀部離開腳跟,叫長跪,也叫起,樂羊子妻勸丈夫拾金不昧時,就用這個姿勢說話。像上文中孟子妻“踞”而坐,即使在家人面前也是不允許的。

 【譯文】

孟子的妻子獨自一人在屋裏,伸開兩腿坐着。孟子進屋看見妻子這個樣子,就向母親說:“這個婦人不講禮儀,請准許我把她休了。”孟母說:“什麼原因?”孟子說:“她伸開兩腿坐着。”孟母問:“你怎麼知道的?”孟子曰:“我親眼看見的。”孟母說:“這是你不講禮儀,不是你媳婦不講禮儀。《禮經》上不是這樣說嗎?將要進門的時候,必須先問屋裏誰在裏面;將要進入廳堂的時候,必須先高聲傳揚,讓裏面的人知道;將進屋的時候,必須眼往下看。《禮經》這樣講,爲的是不讓人沒準備,無所防備。現在你到妻子閒居休息的地方去,進屋沒有聲響,(人家不知道,)因而讓你看到了她兩腿伸開坐着的樣子。這是你不講禮儀,而不是你的妻子不講禮儀。”孟子聽了孟母的教導後,認識到自己錯了,再也不敢說休妻的'事了。

【閱讀訓練】

1.解釋。

①乃②雲③備④責

2.用現代漢語解釋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將入門,問孰存。將上堂,聲必揚。將入戶,視必下。

②是汝之無禮也,非婦無禮也。

3.孟母的話,告訴我們這樣兩個與人相處的道理:①_______;②___________。

4、孟母用“禮經”上的一個觀點來教導孟子與人交往,孟母認爲與人交往應該做到:不掩人不備也

 【參考答案】

1.(1)是(2)說(3)防備,準備(4)責備

2.①將要進門,問有誰在。將上客堂,聲要高揚。將進內室,眼要向下。

②這是你不講禮儀,不是你媳婦不講禮儀。

3.(1)與人交往,要注意禮貌。(2)與人相處,要嚴以律已。

《孟子》閱讀答案2

閱讀下面《孟子》 選段,回答問題。

任人有問屋廬子曰:“禮與食孰重?”曰:“禮重。”“色與禮孰重?”曰:“禮重。”曰:“以禮食,則飢而死。不以禮食,則得食。必以禮乎?親迎,則不得得妻。不親迎,則得妻。必親迎乎?”屋廬子不能對,明日之鄒以告孟子。

孟子曰:“不揣其本,而齊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於岑樓。取色之重者與禮之輕者而比之,奚翅①色重!往應之曰:‘軫②兄之臂而奪之食,則得食;不軫,則不得食,則將軫之乎?’”

注:① 翅:同“啻”,只。② 軫:扭轉.

( 1 )文段中孟子用 和 的方法來闡明自己的觀點。( 2 分)

( 2 ) “告子曰:‘食、色,性也。’”文中孟子是闡明“禮重”還是“食、色重”?試作簡要分析。(4 分)

參考答案:

9 .文化經典

( 1 )詭辯 比喻論證(每空1 分)

( 2 )孟子闡明“禮重”( 1 分),主張要維護和捍衛禮制(1 分)。食、色雖爲人性的.重要內容,但禮制是必須遵守的倫理原則(1 分);比較“禮重”還是“食、色重”應讓雙方在同一基準上,不能把食(生存)與色(承繼後代)的問題和禮的細節“禮食”“親迎”相比較。(1 分)

《孟子》閱讀答案3

孟子妻獨居,踞①。孟子入戶視之,向其母日:''婦無禮,請去②之。”母日:“何也?日:“踞。”其母日:“何知之?”孟子日:“我親見之。”

母日:“乃汝無禮也,非婦無禮也。《禮》不云乎,‘將入門,問敦存。將上堂,聲必揚。將入戶,視必下。’不掩人不備也。今汝往燕私之處,入戶不有聲,令人踞而視之,是汝之無禮也,非婦之無禮也。”

於是孟子自責,不敢去歸。

註釋:①踞:蹲,這裏指不雅的坐姿。②去:休,指丈夫把妻子趕回孃家,斷絕關係。

1.下列句中劃線詞的解釋有錯的一項是

[ ]

A.孟子入戶視之(住戶)

B.不掩人不備也(防備)

C.今汝往燕私之處(通“宴”,安閒,安逸)

D.令人踞而視之(蹲,這裏指不雅的坐姿)

2.將文中劃線句翻譯成現代漢語。

於是孟子自責,不敢去歸。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請簡要歸納孟子母子的.性格特徵。

孟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孟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A

2.於是孟子感到很慚愧,不敢再說休妻的事了。

3.孟母:知書達理,教子有方;孟子:知錯就改。(意對即可)

《孟子》閱讀答案4

【甲】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偏,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大小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

【乙】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1. 解釋文中加點的詞。

(1)犧牲: (2)衡:

2.翻譯下列句子。

(1)何以戰? 譯文:

(2)人恆過然後能改。 譯文:

3.齊魯長勺之戰,魯國如果沒有曹劌這樣的賢士就不會取勝,這個事例恰恰證明了《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中的“ , , ”。(用原句回答)

4.找出【甲】段中集中體現曹劌政治思想的句子,【乙】段中體現文章中心論點的.句子,分別抄寫在下面。

5.從【甲】段或【乙】段中,選出你感觸最深的一個句子,談談你的理解。

參考答案:

1.(1)犧牲:(祭祀用的)豬牛羊等。(2)衡:通“橫”,梗塞,指不順。

2.(1)(您)憑藉什麼作戰?

(2)人常常犯錯誤,這樣之後才能改正。

3.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

4.【甲】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乙】然後知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也。

5.示例:“人恆過然後能改”這句話表明了每個人難免會犯錯誤,當我們敢於面對並勇於改正錯誤時,就會不斷進步。

《孟子》閱讀答案5

閱讀下面的《論語》《孟子》選段

①左右皆曰賢,未可也;諸大夫皆曰賢,未可也;國人皆曰賢,然後察之;見賢焉,然後用之。(《孟子梁惠王下》

②子曰:“衆惡之,必察之;衆好之,必察焉。”(《論語衛靈公》)

③子貢問曰:“鄉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鄉人皆惡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鄉人之善者好之,其善者惡之。”(《論語子路》)

(1)選段①主要體現孟子什麼思想?(2分)

(2)結合上面選段,請概括兩位哲人對人優劣的評判標準的相同點。(4分)

參考答案

(1)突出體現孟子的民本思想。(尊重人民的意願)(順民的思想)(意思對即可)(2分)

(2)同:尊重人民的意志(衆人的好惡)是判斷一個人的`優劣的依據之一(2分)但還應有自己的理性判斷。(觀察)(2分)。

參考譯文:

①(對於一個人,)左右侍臣都說他好,還不行;大夫們都說他好,也還不行;全國的人都說他好,這纔去考察他,見他確實是好,這才任用他。

②孔子說:“大家都厭惡他,我必須考察一下;大家都喜歡他,我也一定要考察一下。”

③子貢問孔子說:“全鄉人都喜歡、讚揚他,這個人怎麼樣?”孔子說:“這還不能肯定。”子貢又問孔子說:“全鄉人都厭惡、憎恨他,這個人怎麼樣?”孔子說:“這也是不能肯定的。最好的人是全鄉的好人都喜歡他,全鄉的壞人都厭惡他。”

《孟子》閱讀答案6

齊宣王見孟子於雪宮①。王曰:“賢者亦有此樂乎?”

孟子對曰:“有人不得則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爲民上而不與民同樂者亦非也。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昔者齊景公問於晏子,曰:‘吾欲觀於轉附、朝儛②,遵海而南,放於琅邪。吾何修而可以比於先王觀也?’晏子對曰:‘善哉問也!天子適諸侯曰巡狩。諸侯朝於天子曰述職。無非事者。春省耕而補不足,秋省斂而助不給。夏諺曰:‘吾王不遊,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一遊一豫,爲諸侯度。’今也不然。師行而糧食,飢者弗食,勞者弗息,睊睊胥讒,民乃作慝。方命虐民,飲食若流。流連荒亡,爲諸侯憂。從流下而忘反謂之流,從流上而忘反謂之連,從獸無厭謂之荒,樂酒無厭謂之亡,先王無流連之樂,荒亡之行,惟君所行也。’景公說。大戒於國,出舍於郊,於是始興發補不足。召大師③曰:‘爲我作君臣相說之樂!’蓋《徵招》《角招》是也。其詩曰:‘畜君何尤?’畜君者,好君也。”

(節選自《齊宣王見孟子於雪宮》)

【注】①雪宮:齊宣王的離宮(古代帝王在正宮以外臨時居住的宮室,相當於當今的別墅之類。②轉附、朝儛:均爲古山名,在今山東。③大師:讀爲“太師”,古代的樂官。

10.下列對文中畫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有/人不得/則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爲民上而不與民同樂者/亦非也。

B.有人不得/則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爲民上而不與民同樂者/亦非也。

C.有人不得/則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爲民上而不與民同樂者/亦非也

D.有/人不得則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爲民上而不與民同樂者/亦非也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正確的一項是( )

A.“巡狩”,此處指巡行視察諸侯爲天子所守的疆土並狩獵,是上級對下級的關係,西周上下級的.主要行政聯絡方式還有朝覲,天子發佈政令、聘和。

B.“先王”,古代帝王,通常特指歷史上堯、舜、禹、商湯、商紂、周文王、周武王等賢明的君王。

C.“雞豚狗彘”,泛指畜養的家畜,其中彘是小豬,豚是豬。

D.“孝悌”,孝,指孝順父母;悌,指敬愛兄長。孔子非常重視孝悌,認爲孝悌是做人、做學問的根本。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選文孟子先承齊王“賢者亦有此樂乎”之問,借題發揮,提出了爲上者應與民同樂、與民同憂的中心論點。

B.選文的晏子借夏諺“吾王不遊,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來肯定君主外出巡遊的正確,爲下文寫君主應關心民生與民同樂張本。

C.選文中孟子認爲梁惠王要想“使民加多”,在諸侯中稱王,必須實行仁政。而實行仁政的主要措施就是對百姓進行教化。

D.選文恰到好處地陳述了孟子的“民本、仁政”的政治主張,陳述的時候,由於運用了比喻、排比的手法。使得文章顯得生動,觀點易於接受。

13.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每小題5分,共10分)

(1)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5分)

譯文:

(2)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5分)

參考答案

10.A

11、D(狩獵、商紂、彘豚換位)

12.C

13、(1)以天下人的快樂爲快樂,以天下人的憂愁爲憂愁,這樣卻不能夠使天下歸服,是沒有過的。

(2)認真地百興辦學校教育,把孝悌的道理反覆講給百姓聽。頭髮花白的老人不會在路上揹着或者頂着東度西了。(得分點僅供參考)

《孟子》閱讀答案7

公都子曰:“外人皆稱夫子好辯,敢問何也?”

孟子曰:“予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亂。當堯之時,水逆行,氾濫於中國,蛇龍居之,民無所定。

“堯舜既沒聖人之道衰暴君代作壞宮室以爲洿池民無所安息棄田以爲園囿使民不得衣食邪說暴行又作園囿洿池沛澤多而禽獸至及紂之身,天下又大亂。周公相武王誅紂,滅國者五十,驅虎、豹、犀、象而遠之,天下大悅。

“世衰道微,邪說暴行有作,臣弒其君者有之,子弒其父者有之。孔子懼,作《春秋》。《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

“聖王不作,諸侯放恣,處士橫議,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楊氏爲我,是無君也;墨氏兼愛,是無父也。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公明儀曰:‘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飢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楊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說誣民,充塞仁義也。吾爲此懼,閒先聖之道,距楊墨,放淫辭,邪說者不得作。作於其心,害於其事;作於其事,害於其政。聖人復起,不易吾言矣。

“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驅猛獸而百姓寧,孔子成《春秋》而亂臣賊子懼。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說,距詖行,放淫辭,以承三聖者,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能言距楊、墨者,聖人之徒也。”

(選自《孟子滕文公下》,有刪改)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堯舜既沒聖/人之道衰暴/君代作壞宮室/以爲洿池/民無所安/息棄田/以爲園囿使民不得/衣食邪說暴行/又作園囿洿池沛澤多而禽獸至/

B.堯舜既沒/聖人之道衰/暴君代作/壞宮室以爲洿池/民無所安息/棄田以爲園囿/使民不得衣食/邪說暴行又作/園囿洿池沛澤多而禽獸至/

C.堯舜既沒/聖人之道衰/暴君代作壞宮室/以爲洿池民/無所安息棄田/以爲園囿/使民不得衣/食邪說暴行又作園囿洿池沛澤/多而禽獸至/

D.堯舜既沒聖/人之道衰/暴君代作/壞宮室以爲洿池/民無所安息棄田/以爲園囿使民不得/衣食邪說暴行/又作園囿洿池/沛澤多而禽獸至/

(2)對於文中加點的詞語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夫子,古代對男子的敬稱。孔子弟子尊稱孔子爲夫子,後世遂敬稱老師爲“夫子”。

B.《春秋》,即《春秋經》,古代儒家典籍“六經”之一,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史書,由孔子修訂而成。

C.處士,指那些本來有很高的才能,但因爲官場黑暗或未被朝廷重用而隱居不願做官的人。後也泛指未做過官的士人。

D.禹,後人稱其爲夏禹、大禹,是古代傳說中與堯、舜齊名的賢聖帝王;傳說其治理過洪水。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孟子認爲自己好辯是迫不得已而爲之,他借辯論來表明自己的態度,宣揚儒家的“仁政”思想。

B.孟子將楊墨兩家的學說概括爲“無君”“無父”,將其比作亂臣賊子的邪說,認爲“無君無父”的人是禽獸。

C.孟子主張端正人心,消除邪說,反對偏激,批判怪論,這些做法是符合人民意願和社會發展規律的。

D.孟子認爲,沒有大禹,天下不會太平;沒有孔子,百姓將不得安寧;沒有周公,人們會思想混亂。

(4)翻譯下列句子。

①吾入關,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

②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後世無傳焉,臣未之聞也。

③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B

(2)B.“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史書”錯誤,《春秋》先秦時代各國的編年體史書。

(3)D.“孟子認爲,沒有大禹,天下不會太平;沒有孔子,百姓將不得安寧;沒有周公,人們會思想混亂”錯誤,由“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驅猛獸而百姓寧,孔子成《春秋》而亂臣賊子懼”可知,應爲:沒有周公,百姓將不得安寧;沒有孔子,人們會思想論亂。

(4)①秋毫,極小的財物;近,佔有,沾染;籍,登記;所以,……的原因;出入,偏義複詞,偏在“入”,進來;非常,意外變故。

譯文:我進入關中,極小的財物都不敢沾染,登記官吏、人民,封閉了(收藏財物的)府庫,以等待將軍(的到來)。派遣官兵把守函谷關的原因,是爲了防備其它盜賊的進入和意外變故。

②徒,這些,這類;道,講述;是以,因此;傳,流傳;“未之聞”,賓語前置,沒有聽說過他們的事。

譯文:孔子這些人沒有講述齊桓公、晉文公的事情,因此後世沒有流傳,我沒有聽說過他們的事。

③衣,動詞,穿;然而,如果這樣還;王,動詞,稱王,統一天下;未之有,賓語前置,那是沒有的(事情)。

譯文:老年人穿絲織衣服,吃上肉,老百姓不挨餓受凍,如果這樣還不能統一天下,那是沒有的(事情)。

參考譯文:

公都子說:“別人都說夫子喜歡爭辯,請問是什麼原因呢?”

孟子說:“我怎麼會喜歡爭辯呢?我無法不去說。天地生人已經很久遠了,有天下太平的時候,有天下混亂的時候。在帝堯的時候,水倒灌到人羣居住的地方,在國土之上到處漫流肆虐。(人羣所居住的地方)被毒蛇、蛟龍所佔據,黎民沒有安定的時候和安居的地方。

帝堯和帝舜去世之後,聖人所傳的大道漸漸不能流傳和奉行。殘暴的君主一代一代地出現,毀壞庶民的房屋卻去建造供君主享樂的深池大湖,黎民因此而無時無地得以安寧;捨棄耕地而用來建造成遊玩和狩獵的園林,使得庶民得不到應有的衣物和糧食。邪惡的論調和暴虐的接連產生。供君主遊獵的園林、供君主享樂的池沼、荒蕪的'草地沼澤越來越多,因此,飛禽走獸來到了這樣的地方。到了商紂在位的時候,天下再次陷入極大的混亂。周公輔佐周武王,滅亡的諸侯國達五十個之多;驅趕老虎、豹子、犀牛、大象而使它們遠離人羣居住的地方。天下人們非常喜悅。

“時勢衰落,道義衰微,荒謬的學說、殘暴的行爲又興盛起來,有臣子殺死君主的事,也有兒子殺死父親的事。孔子深爲憂慮,寫作了《春秋》。《春秋》(褒善懲惡),本來是天子的職責,所以孔子說:‘瞭解我的人,可能是由於這部《春秋》;責罵我的人,也可能是由於這部《春秋》。’”

“(從此以後),聖明的君主不再問世,諸侯肆無忌憚,在野的士人也橫加議論,楊朱、墨翟的學說流行於天下,以至於天下的言論不屬於楊朱派就是屬於墨翟派。楊朱派提倡‘爲我’,這是無視君主;墨翟派主張,‘兼愛’,這是無視父親。目無父輩,目無君主,簡直是禽獸!公明儀說過:‘廚房裏有肥肉,馬廄裏有肥馬,但是百姓面有飢色,效野有餓屍,這是率領野獸來吃人啊。’楊朱、墨翟的學說不消除,孔子的學說就不能發揚,這樣荒謬的學說就欺騙了百姓,仁義之路也被阻塞了。我爲此而深深擔擾,便出來捍衛先聖的學說,反對楊墨之說,駁斥荒唐之言,使發表謬論的人不能得逞。那些謬論產生於內心,危害了工作;危害了工作,也就危害了政治。即使是聖人再度興起,也不會否定我的這番話。”

“從前大禹制服了洪水,而天下才得以太平;周公兼併了夷狄,趕跑了猛獸,而老百姓纔得到安寧:孔子寫成了《春秋》,叛逆之臣、不孝之子才感到害怕。我也準備端正人心,消除邪說,反對偏激的行爲,斥責荒謬的言論,以此來繼承大禹、周公、孔子三聖的事業;難道是我喜歡辯論嗎?我不得已才這樣啊!只有能用言論來反對楊墨的人,纔不愧是聖人的門徒啊!”

《孟子》閱讀答案8

歷史上有一種通行觀點:孔子後儒分爲八,到戰國中後期演變爲兩支。一支始於子夏,講文獻之學,數傳至荀子;一支始於曾參,究義理之學,二傳至孟子。以後,荀子便是漢代經學家所尊信的大部分儒家經傳的先師,孟子則成爲兩宋起道學家所崇敬的不祧之祖。儒家內部這兩派的分野,也就是所謂學統與道統之別,漢學與宋學之分。對這個說法,學界歷來意見不同,這裏不必細究。此說至少有一點不錯,即孟子其人其書的重要性的確是從兩宋開始凸顯的。這以後,孔孟之道幾乎成了儒家思想的代名詞。

孟子去世後,由他爲代表的儒家中的一派似無太大發展。到戰國晚期,由荀子代表的一派漸露頭角。荀子稍晚於孟子,他長期居齊,因學問博洽,三次出任稷下學宮的祭酒。他精通多種儒經,被認爲是儒家經學早期傳授中十分重要的人物。荀子在《非十二子》中,對子思、孟子一派有嚴厲的批評,當然,荀子的批評只能說是當時儒家內部的派別鬥爭。

秦漢以降至兩宋以前,孟子地位一直不高。孟子其人,只被視爲一般的儒家學者;孟子其書,只能歸入子部一類。在官私文獻中,多是周孔或孔顏並提,鮮見有孔孟合稱的。值得注意的是,東漢趙岐在註解《孟子》時,曾把孟子尊爲亞聖,還提到西漢文帝時設置過《孟子》的傳記博士。可亞聖之名,未被宋朝以前的官方認可過;而傳記博士即使存在過也爲時很短,且不說此事因不見於《史》、《漢》記載而頗啓後人疑竇。當時,也有人批評孟子,最典型的是東漢的王充,他在《論衡》中專立了《刺孟》一篇,列舉了孟子八個方面加以批評。唐高祖、太宗、高宗三朝,爭論國子學當祭周孔還是孔顏時;唐太宗時,增加從左丘明到範寧二十二位儒者從祀孔廟時;唐玄宗封顏淵爲亞聖和兗國公,封孔門十哲和七十子爲侯、伯時:孟子都隻字未被提及。當時科舉考試的明經科目中只有《周禮》、《左傳》等九經,《論語》和《孝經》被列入兼通,而《孟子》一書沒有資格入選。

但從中唐起,情況發生了變化。漸漸地,孟子之名被廁於孔子之後,成爲僅次於孔子的賢人;孟子其人被政府封了爵號,從祀孔廟;孟子其書被增入儒經之列,懸爲科舉功令,不久又超越五經而躋身於四書,變成中國士人必讀的官方教科書。這個變化過程,就是歷史上的孟子升格運動。

(選自徐洪興撰《孟子直解》,復旦大學出版社)

1.下列各項,對孟子升格運動理解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從戰國初期開始,與以荀子爲代表的儒學相比,以孟子爲代表的儒學發展一直曲折,過程始終不順利。

B.孟子去世後,孟子學派經歷了多個朝代的相對沉寂,中唐之後情況漸漸改變,孟子及其著作漸獲重視。

C.秦漢到兩宋之間,孟子地位一直不高,官私文獻不見孟子之名,《孟子》甚至沒入選科舉考試的科目。

D.從兩宋開始,孟子本人及其著作的'重要性才初次凸顯。此後,孔孟之道便成了儒家思想的代名詞。

2.下列對原文內容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項是()(3分)

A.以荀、孟爲代表的儒家學派分別研究義理之學和文獻之學,荀、孟二人分別影響了漢代經學與兩宋道學。

B.荀子有長期居齊、三次出任稷下學宮祭酒的優勢,因此,以他爲代表的儒家學派得以迅速發展。

C.官私文獻中鮮見有孔孟合稱,孟子的亞聖之名在宋朝以前也從未被認可過,可見孟子曾經被冷落。

D.中唐以後孟子升格運動開始。孟子逐漸成爲僅次於孔子的賢人,其人被政府封爵,其書躋身四書。

3.下列對原文觀點的概括,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戰國中後期儒學演變爲兩支,存在學統、漢學與道統、宋學的分別,這種學說只能說明孟子學派的發展在兩宋之後。

B.學問博洽、精通多種儒經的荀子在其著作的《非十二子》中對孟子一派有過嚴厲批評,這一行爲只能看做是當時儒家內部的派別鬥爭。

C.東漢時王充特別在《論衡·刺孟》中批評孟子,唐朝前期一些與儒學有關的學術活動或政府行爲都很少提孟子,孟子的地位一直不高。

D.東漢趙岐把孟子尊爲亞聖,還提到西漢文帝時設置過《孟子》的傳記博士,這些可以說明孟子升格運動當時已初現端倪。

答案:

1.B

2.D

3.B

答案解析:

1.A、從戰國初期開始錯誤C、官私文獻不見孟子之名錯誤D、孔孟之道便成爲了儒家思想的代名詞錯誤。

2.A 、義理之學和文獻之學應顛倒;B、荀子有長期居齊、三次出任稷下學宮祭酒的優勢與以他爲代表的儒家學派得以迅速發展之間不存在因果關係,屬強加邏輯聯繫;C、孟子的亞聖之名在宋以前也從未被認可過錯誤

3.A、只能說明孟子學派的發展在兩宋之後屬以偏概全,說法錯誤;C、唐朝前期一些與儒學有關的學術活動或政府行爲都很少提孟子錯誤,應是隻字未提;D、這些可以說明孟子升格運動當時已初現端倪錯誤。

《孟子》閱讀答案9

【甲】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爲苟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闢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則凡可以闢患者,何不爲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闢患而有不爲也。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選自《孟子·魚我所欲也》)

【乙】子墨子曰:“萬事莫貴於義。今(如果)謂人曰:‘予子冠履,而斷子之手足,子爲之乎?’必不爲。何故?則冠履不若手足之貴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殺子之身,子爲之乎?’必不爲。何故 ?則天下不若身之貴也。爭(爭論)一言以相殺,是貴義於其身也。故曰:萬事莫貴於義也。”

(選自《墨子·貴義》)

23.請指出甲文中的一個通假字,並解釋其意義。(2分)

通 意義

24.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3分)

A.斷子之手足 B.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醉翁之意不在酒 或以錢幣乞之

C.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 C.誨汝知之乎

大王嘗聞布衣之怒乎 投諸渤海之尾

25.翻譯兩文中畫線的句子(4分)

(1)非獨賢者有是心也。

(2)予子天下而殺子之身,子爲之乎?

26.甲乙兩文共同特點是都運用比喻論證來闡明觀點,乙文用“冠履不若手足之貴也”論證了 的觀點,甲文則用 論證了 的觀點。(3分)

27.甲文用“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闡述了對“義”的認識,這與乙文中表達的觀點是相同的。請你指出甲乙兩文中“義”的內涵,並簡述今天我們是否還有堅持這種“義”的必要。(3分)

答案:

23.“闢”同“避”,“躲避”的意思。(2分) 24.A(3分)

25.(1)不只是賢明的.人,纔有這種思想。(2分)[來源:]

(2)給你天下但要你死,你幹這件事嗎?(2分)

26.萬事莫貴於義(1分),舍魚而取熊掌(1分),捨生而取義(1分)

27.正義(或是“有利於人民和國家的大義”)。(1分)。有必要。任何時候,我們都要堅持人民和國家的利益高於一切的原則。(2分)

《孟子》閱讀答案10

閱讀下面的《孟子》選段,回答問題。

孟子曰:欲貴者,人之同心也。人人有貴於己者,弗思耳矣。人之所貴者,非良貴也。趙孟之所貴,趙孟能賤之。《詩》雲:既醉以酒,既飽以德。言飽乎仁義也,所以不願人之膏粱之味也;令聞廣譽施於身,所以不願人之文繡也。(告子上,第十七章)

(1)下列對上面選段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尊貴的地位需要靠自身的修養和努力獲得。

B.人人都有可貴的東西,只是不去想到它罷了。

C.別人尊貴的東西,不是正真的尊貴。

D.精神上的`富足比華衣美食更加可貴。

(2)請根據上面的文字內容,聯繫下面選段,說說孟子的修養觀。(3分)

孟子曰: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義忠信,樂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從之。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即得人爵,而棄其天爵,則惑之甚者也,終亦必亡而已矣。 (告子上,第十六章)

參考答案:

9. (1)C(應爲別人給予的尊貴,不是真正的尊貴,因爲趙孟給予了一個人尊貴,趙孟也能使他低賤。) (2)孟子認爲要堅持自身修養,才能得到真正的尊貴,如果爲了名利地位而放棄培養自身的美好品德,那麼名利地位最終也會喪失。

《孟子》閱讀答案11

景春曰: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①?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②。

孟子曰:是焉得爲大丈夫乎?子未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③;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門,戒之曰:往之女(rǔ)家,必敬必戒,無違夫子④!以順爲正者,妾婦之道也。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⑤。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注】①景春:人名,縱橫家的信徒。公孫衍:人名,即魏國人犀首,著名的說客。張儀:魏國人,與蘇秦同爲縱橫家的主要代表。致力於遊說各國連橫去服從秦國,與蘇秦合縱相對。②熄:平息,指戰火熄滅,天下太平。③父命之:父親給予訓導;父親開導他。④夫子:舊時稱自己的丈夫。 ⑤獨行其道:行:固守,堅持。

8. 根據要求,完成下列兩小題。(6分)

(1) 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4分)

①妾婦之道 ( ) ②是焉得爲大丈夫乎 ( )

③居天下之廣居( ) ④無違夫子( )

(2) 下列各句中加點的之與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項是(2分) ( )

例句:女子之嫁也

A. 悍吏之來吾鄉(《捕蛇者說》) B. 至之市而忘操之。(《鄭人買履》)

C. 公與之乘,戰於長勺。(《曹劌論戰》)

D.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 (《魚我所欲也》)

9. 用/標出下面句子的兩處朗讀停頓。(2分)

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

10. 翻譯下列句子。(4分)

(1)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陽樓記》)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孟子否定景春的理由是什麼?舉例說明你對大丈夫的理解(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8、(1) ①方法 ② 這,這樣的人 ③ 居住 ④違背 (2)A

9、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

10、(1)金錢和地位不能使其迷惑(或擾亂心意),貧窮卑賤不能使其改變(道德修養),威逼利誘不能使其屈服。這樣(的`人)才叫做大丈夫! (2)略

11、孟子認爲公孫衍、張儀之流靠搖脣鼓舌、曲意順從諸侯的意思往上爬,沒有仁義道德的原則,因此,不過是小人、女人,奉行的是委婦之道,哪裏談得上是大丈夫呢?(或以順爲正者,妾婦之道也)(1分) 文天祥、魯迅、項羽等典型例子(1分)。

《孟子》閱讀答案12

閱讀下面《孟子》選段,完成後面題目。

莊暴見孟子,曰:“暴見於王,王語暴以好樂,暴未有以對也。”曰:“好樂何如?”

孟子曰:“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其庶幾乎!”

他日,見於王曰:“王嘗語莊子以好樂,有諸?”

王變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樂也,直好世俗之樂耳。”

曰:“王之好樂甚,則齊其庶幾乎!今之樂猶古之樂也。”

曰:“可得聞與?”

曰:“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

曰:“不若與人。”

曰:“與少樂樂,與衆樂樂,孰樂?”

曰:“不若與衆。”

“臣請爲王言樂。今王鼓樂於此,百姓聞王鐘鼓之聲、管籥之音,舉疾首蹩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樂,夫何使我至於此極也,父子不相見,兄弟妻子離散。’今王畋獵於此,百姓聞王車馬之音,見羽旄之美,舉疾首蹩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獵,夫何使我至於此極也?父子不相見,兄弟妻子離散。’此無他,不與民同樂也。

“今王鼓樂於此,百姓聞王鐘鼓之聲、管籥之音,舉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幾無疾病與,何以能鼓樂也?’今王田獵於此,百姓聞王車馬之音,見羽旄之美,舉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幾無疾病與,何以能田獵也?’此無他,與民同樂也。今王與百姓同樂,則王矣!

小題1:下列關於文段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作者並不是開門見山地把自己的論點擺出來,而是巧妙地運用對話的方式,在談話中自然地轉換話題,借題發揮,從齊王好樂切入,歸結到與民同樂的主旨上。B.本文寫國君是否與民同樂,人民的不同感受,造成的不同政治局面,運用的是對比方式。兩段話在內容上是對立的,但語言上既有相對之句。C.本文用平實的語言來論證自己的觀點,從正反兩面進行闡述,對齊宣王進行說教,用嚴密的論證使齊宣王接受自己的觀點。D.孟子抓住齊王的心理,因利勢導,借題發揮,轉換內容,把“好樂”與治國聯繫起來,引起齊王的興趣,緩和了談話的氣氛。小題2:翻譯文中劃線句子(6分)

(1)(3分)他日,見於王曰:“王嘗語莊子以好樂,有諸?”

(2)(3分)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

小題3:(3分)孟子用了什麼方法來論證“與百姓同樂,則王矣”的觀點的?這體現了他什麼思想?

參考答案:

小題1:C

小題2:(1)幾天後,孟子在覲見齊王時問道:“大王曾經和莊子談論過愛好音樂,有這回事嗎?”(“語”、“諸”各1分,句子通順1分)(2)獨自一人欣賞音樂快樂,與和他人一起欣賞音樂也快樂,哪個更快樂?(“樂”、“樂”各1分,句子通順1分)

小題3:本文就君王“獨樂樂”還是“與人樂樂”的問題進行論證,假設百姓對齊宣王演奏音樂和打獵的態度,通過對比的方法,(說出“對比”得1分)描繪出“與民同樂”和“不與民同樂”兩種截然不同的後果,闡明瞭要取得天下就必須得民心,(1分)“與民同樂”,這體現了孟子的民本思想。(說出“民本”得1分)

小題1:

試題分析:本文雖是議論文,語言卻很生動形象,孟子在論述自己觀點時,完全沒有用枯燥的說教,而是通過兩幅圖畫,生動自然地得出結論。解答此類題時,閱讀一定要細緻,要在整體理解文意的前提下分析每一項。

小題2:

試題分析:第一句中“語”爲動詞,解釋爲“談論或告訴”,“諸”爲兼詞,本句中相當於“之乎”;第二句中第一個“樂”爲“欣賞音樂”,第二個“樂”爲“快樂”。做翻譯題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然後思考命題者可能確定的賦分點,遵循“信、達、雅”的三字原則,運用“留、刪、替、補、調”的五字方法進行翻譯。

小題3:

試題分析:本題第一問藉助第一小題C選項就可回答,分析時要結合具體內容展開,不能僅僅答出論證方法,還要分析論證過程;第二問體會“與百姓同樂”這一短語,就能體會出“民本”思想。

【參考譯文】

莊暴進見孟子,說:“我被大王召見,大王告訴我(他)喜好音樂的事,我沒有話應答。”

接着問道:“喜好音樂怎麼樣啊?”

孟子說,“大王如果非常喜好音樂,那齊國恐怕就治理得很不錯了!”

幾天後,孟子在覲見齊王時問道:“大王曾經和莊子談論過愛好音樂,有這回事嗎?”

齊王臉色一變,不好意思地說:“我並不是喜好先王清靜典雅的音樂,只不過喜好當下世俗流行的音樂罷了。

孟子說,“大王如果非常喜好音樂,那齊國恐怕就治理很不錯了!在這件事上,現在的俗樂與古代的雅樂差不多。”

齊王說:“能讓我知道是什麼道理嗎?”

孟子說:“獨自一人欣賞音樂快樂,與和他人一起欣賞音樂也快樂,哪個更快樂?”

齊王說:“不如與他人一起欣賞音樂更快樂。”

孟子說:“和少數人一起欣賞音樂快樂,與和多數人一起欣賞音樂也快樂,哪個更快樂?”

齊王說:“不如與多數人一起欣賞音樂更快樂。”

孟子說,“請讓我給大王講講什麼是真正的快樂吧!假如大王在奏樂,百姓們聽到大王鳴鐘擊鼓、吹簫奏笛的音聲,都愁眉苦臉地相互訴苦說:‘我們大王喜好音樂,爲什麼要使我們這般窮困呢?父親和兒子不能相見,兄弟和妻兒分離流散。’假如大王在圍獵,百姓們聽到大王車馬的喧囂,見到華麗的儀仗,都愁眉苦臉地相互訴苦說:‘我們大王喜好圍獵,爲什麼要使我們這般窮困呢,父親和兒子不能相見,兄弟和妻兒分離流散。’這沒有別的原因,是由於不和民衆一起娛樂的緣故。

“假如大王在奏樂,百姓們聽到大王鳴鐘擊鼓、吹蕭奏笛的音聲,都眉開眼笑地相互告訴說:‘我們大王大概沒有疾病吧,要不怎麼能奏樂呢?’假如大王在圍獵,百姓們聽到大王車馬的喧囂,見到華麗的旗幟,都眉開眼笑地相互告訴說:‘我們大王大概沒有疾病吧,要不怎麼能圍獵呢?’這沒有別的原因,是由於和民衆一起娛樂的緣故。

“ 假如大王能和百姓們同樂,那就可以成就王業,統一天下。”

《孟子》閱讀答案13

孟子

景春曰: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爲大丈夫乎?子未學禮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門,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無違夫子!以順爲正者,妾婦之道也。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

(1)下列各項中,對上面《孟子》選段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景春對公孫衍等名噪一時的縱橫家崇拜不已,認爲他們一怒而諸侯懼,威震八方,叱吒風雲,着實讓人羨慕不已,是男子漢大丈夫之所爲。

B、孟子則嘲諷公孫衍等人只會搖脣鼓舌,在諸侯面前竟像妻妾順從丈夫一樣,不問是非,一味順從,沒有仁義道德的準則,只是妾婦之道,根本稱不上大丈夫。

C、孟子的語言含蓄而幽默,他以禮設譬,通過對女子出嫁時母親的訓導,來說明把順從當作正理的做法很不可取。

D、孟子認爲真正的.大丈夫之道是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與孔子的用之則行,舍之則藏的觀點不謀而合。

(2)請結合本文,談談你對孟子的大丈夫的理解。(3分)

答:

參考答案:

(1)(3分)D(孟子認爲真正的大丈夫之道是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只能算是實現大丈夫之道的前提。【景春曰: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 閱讀附答案】景春曰: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 閱讀附答案。)

(2)(3分)孟子認爲大丈夫應該要心懷仁德,踐行禮義,志在天下;得志時,與百姓一同遵循仁義道德,不得志時,獨自踐行自己的主張;並能不因外界因素(富貴、貧賤、強權)改變自己的追求。

譯文:

景春說:公孫衍、張儀難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嗎?他們一發怒,諸侯就害怕;他們安居家中,天下就太平無事。

孟子說:這哪能算是大丈夫呢?你沒有學過禮嗎?男子行加冠禮時,父親訓導他;女子出嫁時,母親訓導她,送她到門口,告誡她說:到了你家,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謹慎,不要違背丈夫!把順從當作最大原則,是婦人家遵循的道理(公孫衍、張儀在諸侯面前竟也像婦人一樣!)。居住在天下最廣大的住宅仁裏,站立在天下最正確的位置禮上,行走在天下最寬廣的道路義上;能實現理想時就與人民一起走這條正道,不能實現理想就獨自行走在這條正道上,富貴不能迷亂他的思想,貧賤不能改變他的操守,強權不能屈服他的意志,這才叫作大丈夫。

《孟子》閱讀答案14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儒家的重義輕利,是不言私利,反對見利忘義,不想因利而害義的觀點。從孔子“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論語·里仁》)中也可以看出,孔子不反對“求富”、“惡貧”的觀點。孟子重“義”輕“利”,提倡“以義爲先,不必日利”的觀點,也闡明瞭人們在待人接物中,只有先講求了“義”,纔可追求沒有副作用的大利的道理。後來董仲舒講的“仁人者,正其道不謀其利”與朱熹講的“必以仁義爲先”也都是這個道理。

因此,關於人的利慾問題,儒家諸子欲於其中找到一個平衡的支點,那就是重義輕利、以義爲先。其主旨就是主張在合乎“義”的前提下.去取得正當的、更長遠、更大的“利”,從而在這個支點的基礎上平衡社會的利益關係,從而發展出一套修身治國之道。由此可見,孟子的義利觀着實開創了義與利理論的新篇章,爲後世儒家諸子“義”的學說的生生不息奠定了基礎。

中國儒家“義”的思想千年不衰,其中必然有值得我們當世借鑑的理論。雖然有人認爲儒學只是農業文明的產物,是過時的.東西,如同“義”這種準則性的學說於當世已經沒有價值,但是這些人忽略了儒學對我們民族性格、生存處世方式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因爲沒有人文精神的調治,社會的發展可能是畸形的。孟子大義爲先的思想,激勵着近代革命人士爲民族大義前赴後繼、捨生取義,讓民族於危難中重義輕利,不論是在反封建的鬥爭中還是在反侵略的民族解放戰爭中,重“義”的思想已然成爲中國人血液中的因子,融入到危難之時的志士心中。這些思想精華,在中華民族的歷史發展進程中,逐漸凝結和昇華爲“見義勇爲、大義爲先”以及“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浩然正氣。

然而,當今社會中一些人在價值觀念上產生混亂,這些人金錢至上,棄精神道義於不顧,發不義之財,得不義之利。此類以利爲上的功利主義,是一種缺乏誠信、道義的危險信號。

對於生活在和平時期的我們,我們的“義利觀”應該與時俱進,在現實社會中,我們應該欣賞、欽佩並推崇重義輕利、捨生取義的行爲。退一步講,我們在生活中面對“義”與“利”的衝突時,應該合理地平衡這兩者的關係,把“義”放在首位,以義統利。朱子《大學章句序》中說“及孟子沒而其傳泯焉,則其書雖存,而知者鮮矣”,或許也是在表達後世的人們對經典的理解越來越淺薄,知者已鮮矣。而《大學》的結語又重在義利之辨,頗具深意。或許我們着實需要銘記《大學》的結語,“國不以利爲利,以義爲利也”,由是則使國人以義爲先、見利思義;由是則得以國泰民安而天下平;由是纔可以實現“明明德於天下”。我們當今需要傳承與發展儒家文化“義”中以仁義爲先、利益在後的精華思想,讓“義”成爲我們的行爲準則,用“義”這種價值觀來引導社會穩步發展,這無疑對當世具有一定的指導與借鑑意義。

(選自楊喆《義者,宜也——對孟子義利觀的思考》)

1. 下列關於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 在孔子看來,追求富有和高貴的地位,厭惡貧窮和低賤的地位,是由人的本性決定的,這和“重義輕利”的主張不矛盾。

B. 孟子重“義”輕“利”,提倡“以義爲先,不必日利”,認爲“義”與“利”發生矛盾時,應該舍“利”,但並不否定人合理求“利”。

C. 董仲舒的“仁人者,正其道不謀其利”與朱熹的“必以仁義爲先”都闡明瞭只要先講求了“義”,就可追求大利的道理。

D. 儒家強調的義利觀,可以引導人們在協調自己與他人、個人與社會、個人與國家的關係時找到一個平衡義與利的支點。

2. 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 文章首段提及孔子關於“富貴”與“貧賤”的言論,旨在闡明儒家並不是杜絕求利的慾望,一味追求義的。

B. 文章運用例證法、引證法,從儒家義利觀對各時期人們的不同影響的角度,論述了人們對經典的理解越來越淡薄。

C. 文章論述近代革命人士捨生取義之舉,爲闡述儒家義利觀對我們的民族思想性格、行爲方式的深遠影響提供了例證。

D. 文中先賢們有關“義”“利”的觀點,內容不盡相同,但都論證了在利慾問題上,儒家倡導重義輕利、以義爲先的觀點。

3. 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些名句,不能體現儒家的義利觀。

B. 現代的人們如果理解、繼承和發揚儒家義利觀,就能在思想行爲中避免唯利是圖,踐行以義爲先。

C. 儒學對我們民族性格、生存處世方式有着潛移默化的影響,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都會自覺地遵守它。

D. 當今社會,我們不能片面地理解儒家的義利觀,鄙視那些追求正當物質財富和社會地位的人們。

【答案】1. C 2. B 3. D

《孟子》閱讀答案15

閱讀下面《論語》《孟子》選段,回答問題。(6分)

①子曰: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論語·衛靈公》)

②子曰: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①。(《論語·公冶長》)

③孟子曰: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孟子·離婁上》)

【注】①怨是用希:是用,因此;希,通稀。

(1)孔子提出了哪些遠怨的方法?請簡要概括。(2分)

(2)在品德修養上,孔、孟爲什麼都主張反求諸己,請簡要分析。(4分)

參考答案:

9.(1)①嚴以律己,寬以待人;②不計較過去的仇怨。(每點1分)

(2)反求諸己,就是自我反省。因爲孔子認爲多責備自己就可以大大減少別人對自己的怨恨,孟子認爲凡是行爲得不到預期的效果,都應該反過來從自身找原因。(孔、孟的理由各2分)

參考譯文

①孔子說:多責備自己而少責備別人,那就可以避免別人的怨恨了。

②孔子說:伯夷、叔齊兩個人不記人家過去的仇恨,(因此,別人對他們的')怨恨因此也就少了。

③孟子說:愛別人,別人不來親近,就要反問自己仁的程度;治理別人卻治理不好,就要反問自己智的程度;禮貌待人,別人卻不理睬,就要反問自己恭敬的程度。行爲有得不到預期效果的,都要反過來求問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