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說課稿>

精選說課稿模板彙總九篇

說課稿 閱讀(2.5W)

作爲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說課稿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說課稿9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選說課稿模板彙總九篇

說課稿 篇1

一、說教學目標

1.認識字母牌的造型和圖案特徵,學習字母牌的裝飾方法。

2.設計製作一套新穎別緻的字母牌。

3.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設計意識和動手實踐的能力,提高跨學科的綜合學習能力。

二、說教學重、難點:本課的重點是學習字母牌的裝飾方法。本課的難點是小組合作,設計製作風格統一、圖案美觀的字母牌。

三、說教學準備:撲克、硬卡紙、彩紙、剪刀、固體膠、彩筆等。

四、說教學方法:合作法、演示法、討論法。

五、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環節,揭示課題

1.出示一副撲克牌,師:這是什麼?它可以用來做什麼?

(撲克牌。可以做遊戲、變魔術等。)

撲克(英文:Poker),有兩種意思,一是指撲克牌,也叫紙牌(playing cards),另一個是指以用紙牌來玩的遊戲,稱爲撲克遊戲。

2.“紙牌家族”中的成員可多了。

欣賞:葉子戲、馬吊牌、花牌、麻將紙牌、撲克牌……

3.撲克牌是最常見的紙牌,它的圖案非常豐富。

欣賞:相聲百年、阿爾卑斯山系列、湯姆和傑瑞等。

4.撲克牌的形狀也各不相同。

5.今天老師也給你們帶來了一種牌,是一種非常有趣的字母牌(出示課題)。

(二)、講授新課

1.猜字遊戲

老師這裏有三張牌,我給同學出示其中一張,你能猜出它是哪個單詞嗎?

Sea、fox、pig……

2.真有趣,幾天我們大家就一起來設計一副有趣的字母牌。

想一想,設計什麼樣的`紙牌玩着更方便?(體積小巧、紙張結實、實用的牌。)

是的,那麼你覺得硬卡紙和軟彩紙哪個更適合用來做牌?(硬卡紙)

還有一點需要值得注意的,每一副牌它的背景、大小、色彩都是統一的,那麼你要製作一副牌的話是自己一個人做呢還是跟同組小朋友一起合作做大小、形狀、顏色都一樣的牌?(合作)

3.下面我們一起來設計26個字母。

出示兩張A,請問這兩張字母牌哪個更吸引人?

4.觀察這張字母牌的變化過程,說說它的繪製步驟。

A.選擇一個字母

B.將其簡單的線條加寬,形成一個較大且充滿紙的空心字母

C.將這個字母用直線、曲線、折線等線條進行裝飾

D.邊緣裝飾,使它變得更美觀

5.看看同學們畫的字母牌多有趣。欣賞。

(三)、藝術實踐

運用今天所學的方法,小組合作設計製作美觀實用的英語字母牌。

(四)、評價展示

(五)、拓展

我的說課完了,謝謝。

說課稿 篇2

(一)教材簡析:

1、 教學內容:《認識幾分之幾》是蘇教版國小數學第八冊P95-96的教學內容。這一內容的編排從具體到抽象,從感性到理性,從實踐到理論,再用實踐檢驗理論,指導學生認識幾分之幾,從而認識分數。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掌握一些整數知識的基礎之上初步認識分數的含義。從整數到分數是數的概念的一次擴展:無論是意義上、讀寫和計算方法上分數和整數都很大的差異。這部分知識的掌握不僅可以使學生理解簡單分數的含義,建立分數的初步概念,也可爲今後的學習分數和小數打下初步基礎。分數的含義是分數的加、減法的基礎,也是以後認識小數的基礎,所以認識分數是本單元的重點。由於學生在生活中一般沒有接觸過分數,沒有“分數”的概念,因此認識分數是教學的難點。

2、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實物、圖形和學生熟悉的具體事例,使學生初步認識幾分之一知道幾分之一這樣的數是分數,能正確的讀寫幾分之一,並能藉助圖形明確幾分之一的含義。認識分數的各部分名稱,使學生在藉助圖形的情況下比較幾分之一的大小。

能力目標:通過小組合作、討論操作,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分析、概括等思維能力。並且學會與人合作,能與他人交流,聽取他人的長處的過程和結果。通過分一分、折一折等活動使學生初步認識幾分之幾並體會。

情感目標:初步認識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體驗生活中的數學,從而對數學產生一定興趣,能夠積極的參與其中。

3、 教學重點及難點

教學重點:根據實物來認識幾分之一,從而感受到什麼是分數。

教學難點:認識分數。

教法與學法:

依據學生的認知規律,本節課的教學方法中力求體現以下幾個方面的理念:從生活中出發,爲學生創設探究學習的情景;聯繫生活實際,讓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繫;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始,運用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協作能力;運用電化教學手段增加教學的新穎性,引導學生以多種感官參與學習的全過程。

新課程標準指出,必須轉變學生舊的學習方式。本節課在學生學習方法的引導上力求體現:在生活中讓學生感受數學,並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探索成功的快樂;通過動手操作、獨立思考和開展小組合作交流的活動,完善自己的想法,形成良好的學習方法;通過練習,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聯繫生活實際解決問題來增加學生對數學的興趣,並體驗數學的樂趣。

(二)教學過程:

根據教材的特點及學生的認知規律,爲了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重點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組織教學。

一、 創設情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1、幼兒園的阿姨要給小朋友們發水果了,如果有40個水果分給40個小朋友,那每個小朋友可以分到多少?

但是阿姨只買到了20個,40個小朋友怎麼分呢?請同學慢來幫幫這未阿姨。

該怎麼分呢?誰能夠幫助這位阿姨?

演示怎麼平均分二分之一。

板書1/2 讀數

把學生帶進這樣的情景和氛圍中,喚起學生主動參與和學習新知的動機,從而引出“兩個人要平均分一個,結果應該如何表示”,在問題的召喚下,學生的好勝心和學習興趣被升。從而在生動的具體的情景中體會二分之一。

2、中午吃點心的時候,幼兒園的阿姨又要給小朋友們分發點心了,今天阿姨買的是大餅,把10張大餅分給30個小班的小朋友,又應該怎麼分呢?才能使小班的小朋友覺得合理呢?

演示把一個圓平均分成3分,一份是其中的三分之一。

板書1/3 讀數

使學生認識三分之一,並使學生了解要平均分,其中的一份是三分之一。

3、午幼兒園裏的小朋友要做手工了,這時老師需要把一張紙分給5位小朋友,那她應該怎麼分呢?

演示把一張紙平均分成5份,其中的`一份是五分之一。

板書1/5 讀數

使學生認識五分之一,使學生了解和體會平均分。

4、手工上還需要繩子,每一根繩子需要分給10分小朋友,又應該怎麼分?

演示把一根繩子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一份是 10分之1。

板書1/10 讀數

利用學生好勝的心理來組織,激起學生的興趣,使學生主動參與其中。在這樣的一個輕鬆的氛圍中,使學生接觸分數,認識分數,瞭解平均分,對本課是一個鋪墊,使學生很快的融入本節課中,自覺主動作爲學習的主人來參與其中,既激發了學習的興趣又爲接下去的新知作鋪墊。

二、 觀察總結,動腦動口

請學生觀察板書,問他們什麼樣的數叫做分數呢?分析,概括,總結。

引導學生觀察,分析,概括,總結的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講解分子,分數線,分母的名稱和意義。

結合板書請學生來講一講。

三、 注重合作實踐,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

1、 拿三張完全相同的長方形紙,分別折出它的1/2,1/4,1/8,並分別塗上顏色。

老師說出幾分之幾,他們就把知好展示出來。

2、 小組合作,製造分數

利用準備好的材料來製造分數(如線,紙等)

1/2,1/4,1/8,1/10

交流怎麼製造出這樣的分數的,你是怎麼想的?

在這個環節中,儘量是學生多做多說做看多交流,老師放手使學生在動手中深刻的體會到要“平均分”,並且驗證自己的觀點,並通過小組間的討論與合作,得出結論,不僅達到了強調“平均分”的目的,而且思考的過程中,充分尊重和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促進學生自主學習,也教會了學生通過實踐尋找例證的學習方法。從而使學生操作,思維,語言相結合,深刻的體會分數的含義,這樣的設計還有利於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概括等能力得到鍛鍊,也使學生去體會與他人合作的力量和提取別人的長處。

四、 聯繫生活實際,促進認識的發展和評比

比較分數的大小

1、演示1/2和1/3的多少來使學生從直觀中感知哪個分數大哪個分數小;

2、演示1/4和1/3的多少來使學生從直觀中感知誰大誰小。

板書1/2 大於1/3 1/4小於1/3

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你能不能結合你的學習和生活,說一個你在生活和學習中運用分數的例子?” “相同大小的物體,平均分的份數越多(越少),每一份反而越小(越大),你在生活中有遇到這樣的例子嗎?”這些提問不僅讓學生體會到分數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也讓學生在書本知識和生活實際的聯繫與比較過程中促進了認識的發展、深化,從而培養了學生觀察、歸納、概括、比較的能力。

小結;請學生結合板書來總結一下本節課所學習的內容。

總之,本節課的設計力求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想方設法創造生動活潑的教學情景,使學生始終處於好奇好學的良好氛圍中,讓每一位學生學有多得,都能體會學習的成功和喜悅。

說課稿 篇3

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美術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二課《精美的報刊》,我將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來進行本課的說明:

一、教材分析

本課屬於“設計·運用”學習領域,通過對設計精美的報刊、雜誌、畫冊、掛曆、招貼、網頁、唱片封套的鑑賞,瞭解版式設計在生活各個領域中的運用,以及版式設計所包含的視覺要素、構成要素;採用設計製作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的校園文化建設壁報,探索版式設計的基本原則與規律,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與動手能力,培養學生的平面設計意識與能力,初步形成設計方面的基本素養。

活動一:“欣賞與瞭解”通過欣賞優秀的報刊雜誌等版式設計作品,認識版式設計中圖片、文字、色彩等視覺元素,瞭解標題、欄目、文章、圖片等各構成要素在版式設計中的編排處理方法。

活動二:“體驗與實踐”運用所學的`版式設計知識,分組自擬主題,設計製作一份以校園文化建設爲主題的壁報。

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報刊設計製作的學習,培養其熱愛校園文化生活的情感和同學之間良好合作的精神

知識與技能 通過學習瞭解報刊的知識,使學生掌握報刊的設計及製作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 從設計報刊的過程中,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使學生充分體會美術與自己的學習、生活息息相關

教學重點 掌握報刊設計的基本知識、技巧、方法

教學難點 報刊版面設計創意

二、學情分析:

本課授課對象爲七年級學生。基於學生興趣、能力和需要考慮,本課教學從面向全體學生出發,儘可能地使課堂具有開放性、互動性、主體性。 本課主題是圍繞報刊設計基本知識的學習,通過讓學生看、聽、想、練等教學活動,引發學生對版面的認識和了解報刊設計基本知識,激發學生創新設計的慾望。

三、 教法學法

針對國中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爲了在課堂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自覺求知,在教學中我採用談話法、比較分析法、問答法等教學方法進行教學,以便學生在生動活潑的情境中,通過範例的欣賞,感受理解空間,進而有創造性地表現空間。

在學法上,由教師引導通過學生欣賞、比較、感受、思考、討論、動手實踐等方法相結合,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體

會創作的快樂,發展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

四、教學過程

組織教學 穩定學生情緒,集中注意力。

導入

1、在教師的引導下複習前兩課所學的知識,教師提供服裝設計、報頭圖案資料和有關圖形圖像資料。導入新課的內容《精美的報刊》。

講授新課

2、教師通過大屏幕多媒體課件講解報刊的定義、要素、設計方法、製作方法等,啓發學生設計思路。在講解的同時向同學們提出問題:如我們教室裏的報刊都有哪些要素?我們的報刊都採用了哪些製作方法等。以此來活躍課堂氣氛,使得學生能夠更加積極地參與到課堂的教學中來。

提出作業要求:以小組爲單位,設計一幅報刊作品。

3.實踐階段

將學生分成小組,由組長分工,設計一幅報刊作品(教師巡迴指導)。

活動程序:

(1) 由組長進行分工

(2)首先研究討論確定主題。

(3)由版面總設計將各欄目負責人完成的報刊要素加以選擇、

整理(設計欄目標題、安排文章、插圖、尾花等要素的位置和大小),組合成完整的壁報,全小組同學對報刊的設計初稿提出修改意見。

(4)全班集中展示報刊設計圖。由各組推舉代表講解本組報刊的設計內容及特點,經全班討論認可,進行整體調整完善,完成定稿。

教師總結

板書設計

說課稿 篇4

一、【教材分析】

《懷念母親》是義務教育人教版第十一冊第二組的第二篇課文。是我國著名文學家季羨林先生所寫,課文以回憶的形式,介紹了作者對兩位母親──親生母親和祖國母親“同樣崇高的敬意和同樣真摯的愛慕”,充分表達了作者對親生母親永久的悔恨,對祖國母親不變的愛意。

課文結構分明,層次清晰。作者開門見山,指出兩位母親在作者生命中同等重要的地位,爲全文奠定了情感的基調,同時引出下文對兩位母親的描述。接着,作者描述了自己與親生母親的關係:雖然相處時間不多,但母子感情卻絲毫未減,相反因爲母親的離世,更加深了自己對母親的歉疚,併爲此不斷懷念母親,這爲闡述自己對祖國母親的愛鋪墊了感情基調;然後,作者藉助日記、散文摘抄的語段,描述了在漫長的留學生涯中,對母親和祖國的懷念,將對兩位母親同樣的敬意、相同的愛慕表達得酣暢淋漓,這是文章的重點所在。最後,作者呼應文章開頭,說明爲什麼會有對兩位母親不變的情懷,使文章結構渾然一體。

二、【教學目標】

編排這篇課文的目的,一方面在於從多個角度表現本單元的主題──祖國在我心中;另一方面,學習在讀懂課文的基礎上,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本課文共分2課時,執教的是第2課時,

根據本單元的訓練重點、本課的具體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特制定本課教學目標、重點、難點如下:

1、知識能力目標:掌握本課生字新詞,初讀課文,重點學習1、2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讀。

2、過程方法目標:通過抓住重點語句,以讀爲本,通過多層次、多形式的讀來感悟課文,並創設情境,在場景的拓展中瞭解人物的內心情感。

3、情感態度目標:讓學生逐步深刻感受到作者對生身母親永久的悔恨。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引導學生抓住那些表情達意的關鍵詞句,通過朗讀感悟,理解作者對生身母親永久的悔恨之情。

難點:引導學生從文字中去體會作者隱含的思想感情。

四、【設計特色】

教無定法,但科學合理地運用教學方法卻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我主要採用朗讀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指導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抓住重點詞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通過讀悟結合,以讀爲主的學習方法,讓學生自主參與知識的發生、發展、形成過程,培養學生合作交流,質疑探究的能力。引導學生注意圍繞所設計的問題,扣住文中關鍵性語句,聯繫自身的生活,來體會理解文中作者對生身母親永久的悔。

1、情景教學法:上課一開始,由“國寶”引出季羨林,課件出示:

季羨林生平、主要經歷、主要的成就,以及季羨林的作品《賦得永久的悔》片段,讓學生默讀,交流感受,爲全文的學習奠定一個基調,使學生儘快地融入到文本的探究中。另外,在學習完第2自然段之後,整體迴歸文本的時候,讓學生在幽怨的音樂聲中朗讀,以調動學生的心絃,更好地表達對文本的理解。

2、朗讀感悟法:葉聖陶老先生認爲語文教學最基本最好的方法就是讀,課堂上我採用多種形式的讀,如:指名讀、自由讀、齊讀、配樂讀等,達到讀中感悟、以讀促悟,以讀代講的效果。課堂中,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訓練,將學生完全浸潤在文本的語言文字之中,盡情地觸摸作者的心跳,聆聽作者的心聲,感受作者對母親的深深的悔恨之情。讓學生在朗讀感悟中提高語言的'感受力,豐富語言的積累,受到情感的薰陶,獲得思想的啓迪,力求實現“訓練與感悟並重,工具與人文共振”。

3、資料拓展法:由於學生的年齡比較小,讀懂一篇散文,尤其是文學功底深厚的國學大師在七、八十歲寫的文章,實在是有一段距離,因此怎樣引導學生更好地感悟文本的語言文字,我想到了用資料的拓展,來充實學生對作者理解的空白與間隙,搭起橋樑以方便學生更深刻地感悟。比如,在課的導入時呈現了季羨林作品《賦得永久的悔》片段,進入第2自然段學習時補充了作者心中的悔,另外還有作者腦海中關於母親最深刻的記憶片段以及贍養母親的願望等等,一系列的資料補充,使得文章的背景更厚實,學生理解更到位。

非常希望,十分渴望自己的語文課,在瞬間走進學生的心,能讓學生的心靈開花,這樣的話,我的語文課堂就生機盎然了。然而,自己似乎總顯得眼高手低,比如學生的感悟怎樣使之面更廣,程度更深,作業的安排怎樣更合理等,都是值得我思考和改進的。

說課稿 篇5

冬天的腳步悄然而至,蕭瑟的寒風帶來絲絲涼意,這讓我愈加懷念那熱情似火的夏天。(點課件,出課題)

一、教學內容

而我今天說課的內容(點擊課件)正是國小語文版三年級下冊21課《夏天好》課後拓展“小練筆”《夏天》。

二、教學目標

我給本次練筆制定的寫作目標是(點課件):能抓住夏天某一方面特點有條理地描寫,從而瞭解夏天,感受夏天的快樂。

三、說教學重點和難點

鼓勵孩子對所寫景物認真觀察,抓住特點,用生動的語言表達對夏天的瞭解和喜愛(點課件)是本課的教學重點;選好觀察角度,注意觀察順序,能抓住夏天的具體某一特點描寫則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四、說教法學法

下面說說我的教法和學法。(點課件)

寫景作文要求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情。因此我通過創設情境、口語交際、合作交流等方法進行教學,在師生和生生交流中,力求使學生從多角度抒發對夏天的讚美之情。

五、說教學過程

接下來我將從作文指導和作文點評兩方面來說說我的(點課件)教學過程。我先說作文指導。(點課件)課堂上,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和學生一起交流體驗。

一、情境渲染,回顧夏天的精彩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好的開始是課堂成功的一半。課前,我利用課件反覆播放兒童歌曲〈夏天到〉的MTV,在音畫結合的情境中,讓學生迅速找回夏天的感覺。上課後,我就用充滿激情的語氣說:“同學們,聽了這首歌,你覺得夏天美嗎?夏天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麼?”這時孩子們興致勃勃地爲我們描繪他感興趣的夏日生活,而我在一旁順勢利導,引導他們有序地介紹。三年級孩子對周圍的事物充滿了好奇,帶着興趣步入作文課堂,他們會覺得有話想說,樂於表達。

二、欣賞夏景,感受夏天的多彩

於是,我趁熱打鐵,帶着他們一起(點擊課件)欣賞夏景,感受夏天的多彩。我用課件出示:(點擊課件)驕陽似火的田野、芬芳撲鼻的荷塘、歡樂喧鬧的泳池,五彩繽紛的大自然。然後讓孩子們各抒己見,說一說剛纔看到的是一個什麼樣的夏天?選取四幅特點鮮明,動靜交替的圖片,目的是讓學生感受到夏天的變化無處不在,從多個角度說夏天。

三、兒歌引路,歸納夏天的特點

孩子們在表達時,會不知不覺地運用上已學的課文《我們的夏天》。我讓孩子們一邊回顧作者眼中的夏天,一邊說說,夏天到了,大自然有些什麼變化?(點課件)引導他們從感受入手,用生動的語言具體描繪。體驗到了變化,夏天有什麼特點也便迎刃而解。(課件出示)引導學生圍繞其中一個特點,用積累的豐富詞彙把內容說具體、生動,可以由多人補充,豐富所講內容。

夏天的景色是生機勃勃的,夏天的活動更是豐富多彩!(點課件)引導學生把自己最感興趣的活動詳細地介紹,指導學生從動作和心裏的感受說出夏天的快樂。在介紹中還可以用上“有的……有的……還有的…..”這種排比句式。(設計理念:通過這種化整爲零,由說到寫,由扶到放的多層次訓練,相信不僅寫作的難點已突破,而且在潛移默化中,排比的修辭手法也不知不覺會用了。)

四、美文品讀,多角度體驗夏天

閱讀對寫作潛移默化地起着示範指導作用。接着,我就安排範文展讀,讓孩子們從多角度體驗夏天。我用課件出示範文片段:《綠色的夏天》《美麗的夏夜》《雷雨》等,讓孩子們讀一讀,說說他們分別抓住了夏天的哪些特點在描寫?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通過範文品讀,指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入手,抓住景物特點,按一定順序描寫,讓學生掌握總分總的寫作方式以及文中所用的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接着向學生推薦幾首有代表性的描寫夏天的古詩,告訴學生,如果文章裏能夠引用幾句相關的詩句,會使你的文章錦上添花。(點課件)

(設計理念:意在指導孩子們從不同角度入手,抓住景物特點,運用平時積累的優美詞句,有條理地表達。)

五、小組交流,確定習作內容

同學們的寫作興趣激發了,直觀地感受到了夏日風情,欣賞了有關夏季的佳作,水到渠成地安排小組討論,4人一組,議一議,說一說.。我提醒他們當一個人說的`時候,其他同學要注意聽。聽清之後,你也可以給他提問題,來幫助他把觀察到的景物豐富起來。同學們交流得非常愉快。

(設計理念:小組合作學習,在交流中拓寬思維的深度,豐富觀察到的美景。在口語交際中使孩子們感悟到習作的思路。“說清楚”,爲“寫明白”奠定基礎。)

1、大家都感覺心中有所感,筆下有話說。這時教師小結:其實,把你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連起來就是一篇很生動的寫景作文了。(滲透習作思路。)然後出示今天的寫作內容與要求(點擊課件出現)

精彩小練筆:

請以“----------的夏天”爲題,抓住夏天的一個或幾個方面的特點,寫下你對夏天的感受。

要求:1、圍繞中心句,寫一段或幾段通順的話。

2、能用上好詞好句,把句子寫完整具體。

3、語言生動,能正確運用比喻、擬人、排比句。

4、條理清楚,不寫錯別字。

2、孩子們自由寫作文,教師巡迴指導,隨機提示

有人說,文章不厭百回改。好文章不僅是改出來的,更是誇出來的。這充分說明了文章修改和點評的重要。下面我就本次習作說說我的點評過程。(點課件)

一、胸中有數,整體評價

學生習作時,應該是教師最繁忙的時候。教師要不停的巡視,及時發現學生寫作中的閃光點與存在的問題。並提示學生糾正文中的錯字病句。在巡視中對學生的習作情況瞭然於胸,做到胸中有數,才能在點評課上客觀公正地整體評價。習作完成後,教師先對全班的作文總體評價,參照寫作要求(點課件)寫的好的文章哪些方面按了要求?寫的差的哪些方面還達不到要求。

二、拋磚引玉,具體評改

每個學生都希望自己的作文能夠當作範文在班上朗讀,尤其是那些平時要求上進,卻老是沒機會展示的孩子。這時,教師要挑選早就相中的有不同特點的“兩頭”(最好和最差)文章,安排佳作欣賞和案例評改,讓學生給文章“捉害蟲”,由孩子自己上臺朗讀,教師就作文中的用詞、煉句、結構、主題提煉等進行評說。爲了兼顧全體,教師請學生象多米諾骨牌似的,一個跟着一個用一句話評說,寫得好在哪?不足之處在哪?觀點還要儘量不一樣,用這樣的方法能逼着學生評析文章,並注意傾聽別人的評點意見。

三、取長補短,讀改結合

朗讀評改只能是關注幾篇典型文章,這樣勢必會冷落其他同學的積極性,要讓每個同學的文章都能出現在大家的視野裏,那就要讀改結合,以讀促改,葉聖陶先生說過:文章寫完後,最好是念一兩遍,這也是個好習慣,要跟平時說話一樣念。因此,我要求學生先進行自主修改,即初讀內容,查找缺點;再讀作文,明確改法。俗話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自查完畢後,再實施求助修改,也就是四人小組內互相交換批改。教師出示批改提綱:(點課件)(1、題目是否符合文章內容;2、有沒有錯別字和病句;3、精彩的詞語和句子用波浪線畫出。)學生對症下藥。三年學生先從字詞句修改入手,改完後,再請組員進行等級評價,五星爲太陽級,四星爲月亮級。直接在稿紙上送星,對那些不願作文的學生是一次鼓勵和促進。

四、整理文章,裝訂成冊

全班學生修改完後,讓學生養成重新整理文章,謄寫工整的好習慣,裝訂成冊,取名《我們的夏天》,留作紀念,這就是你們成長的足跡。

教師要學會在課堂中做到“悄悄的批評,狠狠的表揚”,學生哪怕一點點亮點、優點都要無限放大,讓他們感到自信,感到有尊嚴,向着積極向上的方向不斷前進。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慧指出:“一個壞的老師奉送真理,一個好的老師則教人發現真理。”讓我們都努力做一個好老師吧!

說課稿 篇6

評委老師們:

大家好!我叫xx,來自xx。我的教學對象是水平二、三年級,內容爲:乒乓球正手發平擊球,第2次課。

乒乓球被譽爲我國的“國球”,具有廣泛的普及性,而第一個乒乓球世界冠軍——容國團,就是我們珠海人。所以乒乓球在珠海,深受學生的喜歡。在活動中不僅可以發展速度、靈敏、反應、協調等身體素質,提高精細化動作和時空感知能力,還能培養競爭意識和冷靜果斷的心理素質。

乒乓球是我校發展“一校一品”的特色項目,我校的場地器材充足,學生熱愛乒乓球的程度甚至連課間10分鐘都不放過,日常校本教學時,學生非常喜歡通過比賽來展示個人的球技,而發好球是比賽中重要的技術環節。所以我將本單元設置爲精品課程進行教學。

基於以上教材學情分析,我將設定以下三個學習目標:

1、學生基本掌握正手發平擊球的'動作技術,能做到發5球有3球以上爲有效球;進一步的提高發球技術。

2、發展學生的反應、速度、靈敏、協調等身體素質。

3、培養合作競爭、冷靜果斷的心理素質和健全人格。

而重點是:拍面控制,揮擊協調;難點爲:拋球與揮拍擊球的時機。

我將通過以下流程解決重點,突破難點,來達成目標:

準備部分:通過“乒乓球專項自編操”、“顛球慢跑”的練習。目的激發興趣,鋪墊學習內容以及熱身預防運動損傷。

基本部分:

(1)通過呼喝出手指,進行“顛球報數移動換位”遊戲,目的是熟悉球性,集中注意力;同時通過滲透“123規定動作快速反應小遊戲”進行結合練習。目的是調控課堂,滲透規則教育學生做任何事情都要做一個遵紀守法的人。

(2)通過“發球比賽;比準、比穩”,要求學生一人發球,一人用礦泉水紙箱移動步伐接球,以有效發球進行自評。目的是複習正手發平擊球,減少撿球次數;檢驗在班級微信平臺佈置的親子視頻作業;更好的把信息技術應用到體育教學。

(3)通過示範講解,請學生用IPAD爲老師錄像,啓發學生觀察“拍面方向、夾肘揮拍、擊球時機”,再組織集體自評和互評練習。目的是通過評價與對比,培養學生自我發現問題的能力。

(4)通過關注差異、學練反饋,有針對性的進行分組分層教學。要求學生根據自身問題找到老師提供的相應練習小組,並結合練習手段背面的評價標準進行自評和互評。如有必要,學生互拍視頻進行對比。目的是因材施教,幫助共同提高;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能力。組別、手段如下:

1)、基礎組:

手段一:擊球部位不準,進行揮擊懸掛球練習。

手段二:拍面控制不好,揮臂肘關節外展及伸小臂,進行腋下夾物揮擊小地球儀練習。

手段三:擊球時機不好,進行自砸反彈球揮擊球合作練習。

2)、提高組:發球技術較好,進行連發有效球比賽。

以上過程中,通過巡視指導,視頻錄像對比,加油鼓勵,互動比賽等干預;使得教學效率更加的顯著。

(5)拓展運用——通過“實戰比賽”,要求學生用正手發球進行比賽,老師爲用IPAD錄像。目的是學以致用,培養合作競爭,冷靜果斷的意志品質;同時教育學生要有勝不驕、敗不餒;尊重對手、尊重裁判、遵守規則的體育精神。課後上傳視頻到班級微信平臺,讓家長見證學生在課堂的成長。

(6)體能加油站——通過“1分鐘移動來回搬運球比賽”,目的是發展學生下肢力量和步伐的同時,增強體能。

結束部分:配樂做放鬆操,放鬆身心;小結、下課、佈置親子視頻作業。

本課練習密度約45%,強度爲中上。我的說課完畢,謝謝!

說課稿 篇7

說設計理念:

《課標》指出:“教師要有強烈的資源意識,多方面提高學生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 由於這段歷史與學生現在生活的年代相隔百年之久,所以單單對語言文字去理解是遠遠不夠的。因此,在教學中,我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補充展示有關文字、圖片、錄像等資料,來豐富教學資源。

說教材:

《圓明園的毀滅》是人教版小語第九冊教材第七單元的開篇之作。本組教材的專題是“勿忘國恥”,這篇課文講述了圓明園當年輝煌的景觀和它的毀滅,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熱愛和對侵略者強盜行徑的仇恨。文章構思巧妙,把圓明園的輝煌放在毀滅中寫,題眼是毀滅,重點寫的是輝煌。

說目標:

知識目標:引導學生通過閱讀、感悟,把握文章主要內容,瞭解圓明園輝煌的過去和它毀滅的經過。

能力目標:體會關鍵語句的含意和表達作用

情感目標:激發學生熱愛祖國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強不忘國恥,興我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說重點:

文章前後內容緊密聯繫,一揚一抑,一美一毀,愛恨交織。讓學生了解這一屈辱的歷史,激發愛國之情,我將之確定爲教學重點

說難點:

文章用大量篇幅描繪昔日的輝煌,體會這種安排材料的獨具匠心,是教學的難點。

說學情:

五年級的.學生已經具有初步的閱讀能力,自主意識已普遍增強。在這個年齡階段的學生,他們對課文的感受能力逐漸提高。所以我在教學中,通過一次次的閱讀與感悟,充分挖掘"愛恨變換"的情感主線,不斷激發學生的情感,帶着他們在愛的情感中走進圓明園,在由恨而生的使命感中走出圓明園.

說教法:

教法一:俗話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因此,我採用以讀代講法貫穿整個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在讀中求解,讀中品味,讀中明理。

教法二:充分利用電子白板,採用直觀演示法、情景教學法,讓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去體會、去理解,從而獲得學生自己獨特的情感體驗。

說教學流程:

第一環節:走近圓明園,整體感知。

第二環節:走進圓明園,再現輝煌。

第三環節:再進圓明園,感受毀滅。

第四環節:走出圓明園,宣泄情感。

1、走近圓明園:

請同學們翻開書本,自由朗讀課文後,出示兩組詞語(一組是表現圓明園輝煌的詞語,一組是反映圓明園毀滅過程的詞語),通過分析詞語規律,學生頭腦中不僅是這些詞語本身,而且是課文主要內容的提煉。

2、走進圓明園,再現輝煌。

(1)通過默讀、個別讀等形式體會,圓明園是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也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

(2)理解“衆星拱月”詞意來體會圓明園的面積之大,設計之巧妙。

(3)理解圓明園風格迥異的建築,我採用讓學生自由朗讀後,畫出文章中的景,選出自己最喜歡的景與其他同學分享。這其中有 金碧輝煌的殿堂(突出華麗之美), 有玲瓏剔透的亭臺樓閣(突出小巧,精緻之美);有象徵着熱鬧街市的買賣街(突出繁華之美), 有象徵着田園風光的山鄉村野(突出自然之美)……用不同類型的美,凸顯圓明園美輪美奐的建築。

(4)感悟珍貴文物,通過出示“珍寶”圖片直觀感受,抓住“上自先秦時代的的青銅禮器,下自唐宋元明清歷代的名人書畫和各種奇珍異寶”這句話中“上自”、“下至”這兩個詞來體會時間長,跨度大來體會這裏的珍寶之多,之名貴。抓“青銅禮器、名人書畫、奇珍異寶”來體會珍寶種類之豐富。

這樣用不同形式的讀,大家分享感受,直觀看圖片、老師引導等方法讓學生感悟圓明園不愧是我們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築藝術的精華.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它的價值是不可估量的。也爲它的毀滅導致的損失是不可估量的,從而更加深對英法聯軍的憤恨。

3、再進圓明園,感受毀滅。

通過出示視頻《火燒圓明園》,將學生帶入情境之中。在學生沉默於惋惜痛恨之中時,我讓學生回到文本中,再次指導朗讀,在此,我讓學生一讀再讀,一悟再悟,是想讓學生把語言的感悟和情感的激盪融合在一起,體現出教學的循序漸進。

4、走出圓明園,宣泄情感。

孩子們,這就是被譽爲世界典範的皇家園林,它曾經美的讓人心醉,如今又毀的讓人心碎,沒有了金碧輝煌的殿堂,沒有了玲瓏剔透的亭臺樓閣。它們都隨着侵略者猙獰的大火灰飛煙滅,再也不復存在,只剩下這幾根石柱孤零零地矗立在那裏,面對殘垣斷壁,作爲中華少年的我們,你想說點什麼?

通過電子白板反覆創設的視覺反差,視聽強化,學生內心的惋惜一定會轉變爲憤怒,由憤怒而生悲痛,爲下面的寫話練習奠定基礎。我在學生抒發憤恨之情時,抓住時機,激情過渡:這殘垣斷壁,斷壁殘垣,屈辱歷史的見證,是落後就要捱打的見證,這殘垣斷壁,斷壁殘垣,是我們心頭無法抹滅的傷痕,繼而最後引導學生抒發情感。(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說板書設計:

21、圓 明 園 的 毀 滅

佈局美化

建築美 爲

文物珍貴灰

這樣的板書設計,將本文由曾經的輝煌及慘遭侵略者肆意踐踏而毀滅的主要內容進行了請準的概括,也表現出學生由愛到恨的情感變化,激發學生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說課稿 篇8

一、說教材

這節課的主要知識點是根尖各部分的結構、作用,以及根主要生長的部位,根的生長方向。首先通過肉眼觀察分辨出根尖的四部分,然後利用顯微鏡觀察出根尖四部分的細胞大小、形狀以及細胞排列狀況。第三步通過實驗得出根生長的部位。第四步通過探究根的生長方向,不僅使學生認識了有關根生長向性的有關知識,而且培養了他們的質疑和探究精神。本節是第三單元關鍵性的一節。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的知識基礎以及認知能力,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

知識性目標:

1.區別根尖四部分結構,舉例說明四部分的作用。

2.分析根主要靠哪部分生長。

技能性目標:1.嘗試探究根的生長方向

情感性目標:1.形成結構和功能相適應的觀點。

2.體驗科學探究成功的樂趣。

依據新課程標準和教材內容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重點、難點如下:

教學重點:1.根尖四部分的結構和功能。

2.根靠哪部分生長 。

3.根的生長方向

教學難點;根尖四部分細胞結構特點,以及每部分的功能。

確定難點的依據是,學生必須通過觀察、分析、總結才能獲得這點知識,而學生觀察、分析、總結能力較差。

二、說教材:

如何把握重點突破難點,實現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呢?那就要採取適宜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根據新教學理念,要做到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根據生物學科實驗性強的特點,採取的教學方法是觀察法、實驗法、科學探究法。

在教學手段上,充分發揮多媒體課件的作用,把多媒體信息如文字、圖像、聲音等有機集成並顯示在屏幕上,以強化教學的直觀性,幫助學生理解記憶,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三、說學法:

教學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學生的學,教師手段,學是中心,會學纔是目的。教師在教學中必須“授之與漁”,培養學生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以實現新課程理念終生學習的目標,基於以上考慮,本節課主要從以下幾方面滲透學法。

第一學會觀察:在讓學生用肉眼觀察認識根尖四部分時,學生親自對着光線,根據外形和透明程度真正認識根尖四部分。體驗獲取知識的過程,真正和實物聯繫起來。

第二學會實驗操作:在探究靠根靠哪部分生長時,劉學生親自動手在幼根上劃墨線,參與實驗過程。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增加興趣。

第三學會科學探究的.過程:在探究根的生長方向時,讓學生大膽提出假設,並小組討論設計實驗,培養學生科學探究的精神。

第四學會觀察、分析、總結問題的能力:在學習根的結構和功能時,讓學生通過分析每部分細胞特點,說出作用,形成結構和功能相適應的觀點。

四、說教學程序

教學設計思路,以知識結構爲線索,通過觀察、實驗、科學探究爲手段,劉學生在親自實踐中逐步獲取知識,變苦學爲樂學,並培養學生科學探究的精神。

(一)新課導入:

1、用“菜豆、玉米種子萌發過程”的掛圖引入,種子萌發後,幼苗就要從根中吸收營養來生長,引出-------根的生長 (這樣以舊帶新,注重知識的連貫。)

2、複習直根系、鬚根系的組成-----引出每條根是怎樣生長的?(讓學生全面瞭解根,這節課內容是前面學過的根的知識的延伸)

(二)新授:

1、探究根靠哪部分伸長;

用頭髮的生長引出根生長靠那個部位,讓學生猜測,在親自做實驗增加學生學習興趣,激發探究意識。

2、認識根尖及四部分結構和功能:

①拿洋蔥幼根認識根尖------學生能真正認識根尖,及根尖四部分。

②觀察根尖縱切的課件,分辨每部分細胞的大小、形狀、排列狀況,總結出功能。這樣培養了學生觀察、分析、總結問題的能力。

3、根的生長是個動態過程:

學生觀察課件,讓學生在頭腦中形成一個根生長的動態的影像。

4、根的生長方向:

先讓學生猜測,然後再以小組根據自己的假設設計實驗,培養學生設計實驗,完成實驗能力。

5實際用:

提出幾個生產生活中的具體事例,理論聯繫實際,學以致用。

如:移栽幼苗?深層施肥?蹲苗烤田的意義?

6、練習:

一類填空題:考查學生的記憶能力和對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

一類閱讀題:考查學生讀圖、分析問題的能力。

(三)、總結:

1、教師按板書總結:是知識條理化,系統性。

2、設計幾個問題:

①你學了什麼?②你體驗到了什麼?③你掌握了什麼? 這樣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強化記憶。

(四)板書:用結構式板書,重點突出,條理清晰。

根的生長--------靠根尖

一、根尖的結構和功能

成熟區: 吸收水分營養

伸長區:細胞迅速伸長

分生區:細胞分類增生

根 冠:保護作用

二、根的生長方向:

向水 向地 向肥

說課稿 篇9

各位老師大家好,我現任教國小一年級數學,我的說課內容是選自北師大版一年級上數學第三單元第12節的《乘車》一課。

一、 教材分析

它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10以內加減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屬於初步的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運算,它也是進一步學習混合運算的基礎。根據《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和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學習經驗。我把這節課的教學目標定爲:

1、 知識目標:通過具體的乘車情境,體會連加、連減、加減混合運算的意義。

2、 能力目標:初步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意識,能使學生真正掌握連加、連減、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並能進行正確的計算,在學習中提高計算的能力。

3、 情感目標: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發展初步的探究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和合作學習意識。 教學重點:連加、連減、加減混合運算的計算方法和含義。 教學難點:連加、連減、加減混合運算的計算順序。

二、 說教法說學法

爲了完成上述教學目標,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年齡特點,在本節課中,我將以多媒體爲主要教學手段,採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讓學生在動手操作等活動中完成教學。

三、 教學過程

本節課我的教學過程主要分爲三個部分完成,分別是2分鐘的導入,28分鐘的新知的探索和深化,10分鐘的鞏固練習。下面我詳細說明一下這三部分。

(一) 導入:

師課件出示公共汽車的圖片

師:同學們看,這是什麼?

生一起說:公共汽車

師:你們平時見過的公共汽車上人比較多?到一個地方就會停下來,有人上車有人下車,是這樣嗎?生:是的

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乘車”的一些數學問題。(板書:乘車) 以此引出新課的學習。

(二) 新知:

1、 說一說:請仔細觀察這幅圖,從圖中你都看到了什麼?

你發現了那些數學信息?你能根據這些信息提出一個

數學問題嗎?”

此處初步培養了學生仔細觀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意識,達到了能力目標。

2、探索算法:

師:你們是怎樣得到的?和我們分享一下你們的方法,好

嗎?(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學生合作用畫圓圈、擺小棒的方法完成計算。列出連加、連減、加減混合運算算式,探索運算順序。此處訓練了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老師也能夠了解學生對連加、連減,加減混合運算的學習情況,還培養

學生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練習鞏固:

1、 計算連加、連減,加減混合。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反饋:說一說先算什麼,再算什麼。

計算題是由學生獨立完成的,目的是進一步鞏固所學新知,同時鍛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計算能力,也鞏固了連加、連減的計算順序,突破了教學的重難點。對於個別有困難的學生,允許藉助學具操作完成有關計算。

最後,歡迎各位老師指導,幫助我提高自身的教學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