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說課稿>

【精華】說課稿模板彙總8篇

說課稿 閱讀(6.15K)

作爲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說課稿來輔助教學,寫說課稿能有效幫助我們總結和提升講課技巧。說課稿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說課稿8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華】說課稿模板彙總8篇

說課稿 篇1

一、教材分析

《樹上的鞋》是冀教版國小語文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本單元的主題是:動物是人的一面鏡子。

本文記敘的是的一件“我”親身做過的平凡而有意義的事。“我”捉蟋蟀累了睡在一棵大槐樹下,在睡夢中被驚醒,發現一隻雛鳥鑽進鞋窩裏,於是我想辦法把雛鳥送回鳥媽媽身邊。而“送”的辦法就是“我”將一隻鞋作爲鳥窩,放在樹杈上。

“我”發現雛鳥鑽進鞋窩以後的所見所思所爲,是課文記敘的重點,並以“我”的發現爲線索展開了故事情節。

課文按“我”的“經歷”順序可分爲五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我捉完蟋蟀累了,脫了鞋在一棵大槐樹下休息。

第二部分(2—3自然段):我在睡夢中被驚醒,發現一隻雛鳥藏在了鞋子裏。

第三部分(4—7自然段):我發現雛鳥望着媽媽叫,就托起它爬上樹,想把它送回鳥窩,可是失敗了。

第四部分(8—9自然段):我發現雛鳥把我的鞋子當成了家,就把它裝進鞋子放在樹上。

第五部分(9—13自然段):我觀察着鳥媽媽照顧雛鳥的情況,直到它們依偎在一起,我才放心了

二、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本組課文訓練的主要意圖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1、正確書寫9個生字。

2、瞭解課文內容,能夠用自己的話表述:鞋子跑到樹上的原因及要點。領悟“依偎”的意思。

3、能夠恰當地想象後來發生的事情。

教學重點:培養閱讀能力,理解“我”是怎樣自然地用鞋子爲雛鳥搭窩的。

教學難點:認真閱讀課文,深入理解“我”天真、善良、質樸的特點。

三、 教學設想

圍繞本課的教學目標,緊扣新課標的教材訓練重點,體現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訓練爲主線的教學思想,體現以讀爲本,以讀促學的教學方法,注重聽、說、讀、寫的教學思想,使學生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

在教法上,我力求給學生創設寬鬆的學習環境,如在理解“依偎”一詞時我給學生做示範,讓學生在學習語文時找到輕鬆的感覺;我設計的`板書力求簡單、美觀,給孩子們視覺上的享受;另外,給孩子們的評價語儘量多元化,讓孩子們在精神上體會成功的喜悅等等。在這種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習,能充分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使他們能更好、更快、更準、更深地把握教學中的重難點,從而深入地理解課文內容。

在學法上,引導學生採用“自讀、自悟”的學習方式,達到“教是爲了不教”的目的。

四、教學程序

(一)、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新課的導入力求簡潔,體現“簡約語文”)

(二)、檢查預習,指導生字。

(設計這一環節的目的是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督促學生預習能力的逐步形成。另外,通過檢查預習,還可以爲教師的課堂教學結構提供有力依據。)

1、昨天,給大家佈置了預習的作業,敢不敢接受老師的挑戰?(出示生字詞:掘土 蟋蟀 厲害 雛鳥 餅乾 攀登 依偎 親吻)

2、學生說課文的主要內容。(板書:鞋 家)

(三)、自讀課文,感悟內容。

(新課標指出:略讀課文的教學,把握課文主要內容是基本的閱讀要求,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自讀能力是重要的教學目的。所以,我採用的是“自讀,自悟”的學習方式。我設計的問題是:“我”爲什麼不直接把小鳥送進窩裏?有哪些原因?)

自讀提示:

“我”爲什麼不直接把小鳥送進窩裏?有哪些原因呢?在書上勾畫出有關句子,然後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

(四)、交流評議,指導朗讀。

1、樹太高“我”攀不上去。(第5自然段)(指導攀的寫法)

2、小鳥打蔫,時間緊迫。(第7自然段)

3、小鳥只有躲在鞋裏纔會感到安全,它把鞋子當成了避風港。(第8自然段)

(指導朗讀,讀出作者的天真、樸實及小鳥的可憐。)

師:在第8自然段中有一個詞叫做“依偎”你能說說它的意思嗎?

(生可能說是“靠着”的意思。)

師:自讀課文第8自然段,你能通過讀課文的來體會“依偎”的意思嗎?

(小鳥這時很害怕,只有靠在鞋子邊上纔會感到些許安全,因此“依偎”不單只是靠着的意思,而是一種安全、幸福的靠着、挨着。)

師:再讀課文,看看課文裏還出現過“依偎”這個詞嗎?(第13自然段)

指名讀這句,體會依偎的意思。

聯繫上下文理解“依偎”的意思

師歸納:“依偎”是小鳥與小鳥媽媽和諧幸福的挨在一起。

師:你能不能說說在生活中你是否體驗過“依偎”的感覺?指名用“依偎”說一句話。

(如:晚上我依偎在媽媽懷裏,聽媽媽給我講《灰姑娘的故事》。 )

小鳥之所以能跟媽媽依偎在一起都是因爲有了“我”的……

生:

師:板書:愛 畫圖

(五)、拓展延伸

(請同學們想象後來會發生怎樣的故事。這個環節的設計旨在實現《課程標準》裏倡導的實現閱讀與口語交際的結合;閱讀與“小練筆”的相輔相成;閱讀與綜合性語文活動的融會貫通;閱讀與學生生活的有機結合……)

師:“我”把自己的鞋子奉獻給了小鳥媽媽和小鳥,而他只能光着一隻腳回家。同學們想象一下回到家後又會發生什麼事呢?請同學們寫出來,講給小組的同學。

(六)、佈置作業:

續編故事,把自己的故事講給小夥伴聽。

(七)、板書設計:

8 * 樹上的鞋

鞋-------------掛在樹上-------------家

人與自然 和諧相處

說課稿 篇2

一、認識情緒(5分鐘)

活動1:冥想

同學們,上課之前先帶大家進行一次森林歷險。首先請同學們閉上眼睛,然後深呼吸一口氣,慢慢呼出來:想象你現在正走在一片茂密的大森林裏,呼吸着新鮮的空氣,沐浴着溫暖的陽光、你的每一個細胞都吸收着養分,不知不自覺中天色暗了下來,周圍漆黑一片,伸手不見五指。你小心翼翼地在森林裏移動着。忽然,前方出現了一大團圓乎乎的白影,正張牙舞爪向你靠近,越來越近,越來越近,眼看就要到你眼前了。在這千鈞一髮的時刻傳來你朋友喊你名字的聲音,此時你覺得這聲音是世界上最好聽的聲音。白影消失了,你像箭一樣奔向你的朋友,僅僅抱住他。你發現你朋友的腳受了傷,傷口還在流血呢,於是你攙扶着他走出了森林,來到一條大路邊,這時你們都已經筋疲力盡了。你們在那等路過的人來幫你們,可是,一個小時過去了,又一小時過去了,仍然沒有人路過,你的朋友越來越虛弱,你也支撐不了,眼前一黑就什麼都不知道了,等你張開眼睛一看,你已經來到了課堂……

教師:真是一次驚險的旅行啊,在這個旅行過程中,大家的心情是怎樣的?

驚險、焦慮、緊張,等等,這些內心體驗我們稱之爲情緒。

情緒:心理學上,人類基本的情緒包括:喜、怒、哀、懼。

總結: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情緒常常伴隨我們左右,有時它使我們精力充沛,精神煥發,有時又使我們疲憊不堪,不知所措。我們發現我們很多時候被情緒所左右,影響了我們的生活和學習?那麼我們想我們是不是可以發揮主動性,調整我們的情緒,做情緒的主人呢,好,今天我們跟大家分享的主題就是——我的情緒我做主——學會管理情緒。

二、管理情緒(35分鐘)

1、管理情緒第一步:覺察情緒(10分鐘)

活動2:情緒五線譜

教師:那同學們最近的情緒如何呢?讓我們一起來譜寫一首情緒變奏曲吧。

(1)請小組成員各用一個音符描述你近一兩個星期感受深刻的情緒體驗。

(2)三線以下(1,2,3)爲低音區,代表負面情緒,比如傷心可以用3來表示,非常非常傷心可以用1來表示,憤怒也可以用3來表示,非常非常憤怒可以用1來表示,三線以上(4,5,6,7)爲高音區,代表正面情緒,比如開心可以用4來表示,非常開心可以用5來表示。

(3)把小組成員每個人的音符合起來,繪製小組的情緒變奏曲。

(4)每組選一名代表演唱小組的情緒變奏曲。

總結:每一首變奏曲都有高音和低音,就像平時的我們,總會經歷不同的情緒,快樂、悲傷等等。那我想問你們,你們喜歡哪一種?看來大家都喜歡正面情緒,覺得負面情緒不好?那我們現在邀請一位同學體驗一下啊。

現場感受:

如果你被人打了,你心情會怎麼樣?我現在告訴你,不能憤怒,有什麼好憤怒的,你應該開心!哈哈哈,現在你的情緒?

那我現在告訴你,你的情緒是正常的,被人打了怎能不憤怒啊,對吧,如果我這樣說,你現在感覺怎麼樣。

總結:對的,其實,有負面情緒是正常的,但是我們有時候往往因爲覺得負面情緒不好,而忽略、跳過、壓抑,就像剛纔我說的,如果你告訴自己不應該憤怒,應該開心,反而更憤怒一樣,很多時候人的痛苦並不是來源於情緒本身,而是來源於對情緒的牴觸。比如說:我怎麼又痛苦了,我應該開心呢纔對啊,諸如此類。

所以我們要認識到健康情緒並不是指時刻處於陽光狀態。而是,你所表現出的情緒應與你所遇到的事件呈現出一致性。如果你考試失敗了,你傷心是正常的;如果你遇到壞人,你有恐懼是正常的;如果你的親人離世了,你有悲傷是正常的;如果你被誤會了,你的憤怒是正常的。

所以,當你的情緒體驗符合客觀事件時,第一時間覺察自己的情緒,並暗示自己:我有情緒是正常的!這樣一暗示,情緒張力就會下降,內心自然恢復平靜。恭喜你,你已經邁出了管理情緒的第一步:覺察自己的情緒!

2、管理情緒第二步:調整認知(20分鐘)

活動3:創設情境,感受認知

教師:好,現在來覺察一下自己的情緒?就在這個課堂上,就在這個的'課堂的後面,各位專家老師坐在後面看着我們上課嗎,觀看着你,你的情緒怎麼樣?

哪位同學願意跟我們分享一下此刻內心的體驗?

舉手的同學:

沉默的同學:

教師:請問你可以跟我們分享麼?

分享:

學生:平靜、緊張……

教師:你是如何想的?

教師:爲什麼同樣的環境,同一件事情(分享)大家產生了不同的情緒體驗。

有時候決定你情緒的並不僅僅是事情本身,還有你對這件事情的看法。美國心理學家艾利斯:情緒A—B—C理論:人產生不同的情緒的原因在於對同一事件的看法或評價不同。

活動4:翻開小組的情緒變奏曲,找出該樂譜中影響了正常學習和生活的一個樂符,該樂符的成員分享自己當時的想法和行爲結果,小組成員幫助他調整他的認知,進而調整情緒。

例如:

心理老師迎面走來,我向她點頭微笑示意,對方卻好像視而不見,毫無反應地走了過去。

消極想法:

產生情緒:

可能產生的後續行爲:

換個積極想法:

產生情緒:

可能產生的後續行爲:

恭喜你,你已經邁出了管理情緒第二步:通過改變認知、想法來改變情緒。

3、宣泄情緒(10分鐘)

當然,有些情緒是可以通過我們調整認知來調整,但是有些情緒,比如我們考試失敗了,總歸有點傷心和難過的,這是正常的,這就需要我們把這些情緒宣泄出來,特別是當情緒超出了一定的度,影響了我們的身心健康,理智水平,人際關係等等,所以我們要學會宣泄情緒!

活動5:小組討論:頭腦風暴:你是如何宣泄自己情緒的呢?

(以小組爲單位進行討論,時間爲3分鐘,然後每組派一個代表進行總結髮言)

遊戲接龍:我來邀請一名同學分享你的方法,然後你有權利邀請一位你最想知道她用什麼方法來宣泄情緒的同學來分享她的方法,以此類推。

學生:唱歌、跑步、聽音樂、撕紙……

教師:看來大家都有自己的一套辦法,現在我們把資源彙總一下,也許你可以找到更適合自己的辦法。

(1)注意力轉移法:當自己不開心的時候,把不開心的感覺轉移到別的東西上去。例如自己考試考得不好,很不快樂,那就想想上個週末全班去郊遊的事情,心理學研究表明,當一個人產生某種情緒時,頭腦中就會出現一個較強的興奮區,如果另外建立一個或幾個興奮區,就會抵消或沖淡這個興奮區。

(2)合理宣泄法:把自己不快樂的情緒宣泄到別的事情上去。例如游泳,拼命的游上幾個來回;又例如跑步,一口氣跑上十幾圈。!

恰當的:傾訴、運動、唱歌等。

中性的:睡覺、吃東西等。

不恰當的:打架、喝酒、狂睡、狂吃等

(3)表情調節法:當自己不開心的時候,到鏡子面前對着自己扮鬼臉。你會發現笑起來的自己其實也很可愛,不開心的情緒也就不見啦,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做個快樂表情操。(全體起立)

總結:當發生了什麼事情讓我們有情緒時,覺察自己的情緒,此刻我的體驗是怎樣的,並告訴自己是正常的,接納自己的情緒。你的情緒張力就會變小,如果這件事情是沒有辦法改變的,那就看看是不是可以通過調整我們的認知來調整我們的情緒。然後還可以選擇把我們的情緒宣泄出去。

這個世界上只有一個人能使你感到沮喪、憂慮或憤怒,而那個人就是你!相信我們一定可以做情緒的主人。把掌聲送給我們自己!

說課稿 篇3

一、教學重點的定位

說教學目標:(請老師們參考教師用書“教學評價要點”和“主題教學目標“)

(一)情感與態度

1.感受社會勞動者的辛苦與快樂,體會他們的勞動給自己帶來的歡樂。

2.在體會勞動者的辛苦的同時,能珍惜並學會感激他人的勞動。

(二)行爲與習慣

愛護公物和別人的勞動成果,養成節約的行爲習慣和品質。

(三)知識與技能

瞭解一些簡單的勞動方法、知識與技能,並能在老師的幫助下,總結、提煉獲得的經驗和信息。

(四)過程與方法

嘗試用觀看視頻圖片、討論交流、想象活動、表演活動等方法進行體驗。

說教學重點:(請老師們參考教師用書“主題設計思路”和“圖意說明)

感受社會勞動者的辛苦,愛護別人的勞動成果。這是本課的重點。它有兩個關鍵詞:一個是感受,一個是愛護。“感受”是“愛護”的基石。即只有對社會勞動者的辛苦有了真切的體驗,愛護別人的勞動成果纔有可能水到渠成。這個重點體現課程內容標準“愛護公物和別人的勞動成果,節約水、電、紙張等資源”。從本課教材來看,本課由爲我們服務的人、節日裏堅持工作的人們、辛勤的農業勞動者、愛護別人的勞動成果等四個主要部分組成(課件相應出示相關教材圖片)。爲我們服務的人部分能幫我們導入課題“叔叔阿姨辛苦了”並奠定了初步感受社會勞動者勞動辛苦的基調;節日裏堅持工作的人們部分則教育學生尊敬他們的勞動;辛勤的農業勞動者部分則是幫助學生對勞動辛苦的直觀感受,激發學生愛惜他人的勞動成果;最後是愛護別人的勞動成果部分是在以上情感激發和生活體驗之後,引導學生注意節約資源,愛惜和感激別人的勞動。教材四個方面的主題部分都是圍繞我們這一教學重點採取層層遞進方式設計的。

說教學難點:

養成節約的行爲習慣和品質是本課的教學難點。對於一年級的兒童來講,養成一項習慣和品質並非一節課能做到的。它涉及到德育的方方面面的問題。

二、教學重點的分析

本課教材側重突出體現了課程標準三條軸線中“我——社會“和四個方面的“負責任、有愛心地生活”(課標角度)。同時本課爲一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第二篇課文,教師用書對本單元教學目標明確指出,“初步認識勞動與收穫的關係,學習感激勞動者,愛護他們的勞動成果,逐步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勞動習慣,掌握自己生活所需要的基本知識和勞動技能。”“初步認識勞動與收穫的關係”,是上一課《今天我值日》的教學重點;“感受社會勞動者的辛苦,愛護別人的勞動成果”,是本課重點;“逐步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勞動習慣,掌握自己生活所需要的基本知識和勞動技能”,則是下一課《我來學做家務活》的重點。(單元目標的角度)本課課題《叔叔阿姨辛苦了》提示我們教學讓學生感受他們的辛苦,在此基礎上,愛護勞動成果纔有了體驗感悟的基礎。(課題的角度)美國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生長、經驗改造。他認爲人們在社會中參加真實的生活,纔是身心成長和改造經驗的正當途徑。那麼本課教材的這些主題部分即是濃縮社會生活精華來幫助學生感受勞動者的辛苦,激發他們愛護的勞動成果的意識。 (從教育學、心理學的角度)從當前我校一年級學生的“前在狀態”看,他們對各種各類的勞動者有一定感性認識,但對於勞動者的辛苦可能缺乏認知,因而對愛護別人的勞動成果缺乏體驗,因此幫助學生感知勞動者的辛苦,感受愛護別人的勞動成果成爲學生學習的重要內容。(從學生實際的角度)

三、說教學重點的解決方法與過程

(結合教師用書“活動設計參考”以及本校本班學生實際進行)

(一)我們擬通過“活動一:它們從哪兒來”來幫助學生感受勞動者的辛苦。

杜威認爲人們在社會中參加真實的生活,纔是身心成長和改造經驗的正當途徑。因此,我們認爲只有學生自己親身去體驗,才能真正得到感受。於是我們利用上一週的中隊活動課,老師與同學們一起走進了草莓園,體驗了阿姨叔叔們的工作。

第一個環節,我們引導學生重新體驗那天的活動。先播放體驗錄像然後讓學生認真觀察,接着回憶體驗經歷,最後定格畫面,學生談談自己的親身感受。這樣自然地把學生的課外生活引入到課堂,在錄像資料的回放中感受到辛苦,在交流討論體驗辛苦,很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能比較真切地讓學生體驗到勞動者的'辛苦。

第二個環節,引導學生從課堂交流活動再拓展到他們的社會生活中去。首先引導學生說一說,你最喜歡吃的一種食品,最喜歡的一件衣服。接着引導學生想一想,這些食品和衣服要經過多少人的努力我們才能享有。接着結合我校一年級的學生也具有一定運用網絡收集信息的能力進行一次小調查活動——上網瞭解食品加工的過程。(米飯的生產過程)最後把自己收集調查的成果和同學交流分享。這個環節的活動不僅昇華了對前面活動的情感體驗,還爲下一個活動——愛護別人的勞動成果奠定了良好的認知基礎和情感基礎。

(二)我們擬通過“活動二:我會珍惜”來幫助學生愛護別人的勞動成果。

環節一,創設情境講述丁丁“五一”旅遊經歷的故事,藉助教材49頁的圖文並茂的資源,引導學生交流討論丁丁哪些方面做得對。然後曬一曬自己哪些方面做得好,愛護了別人的勞動成果。本環節旨在從正面引導學生愛護別人的勞動成果光榮,培養珍惜勞動成果光榮的自豪感。

環節二,引導學生進行“不愛惜物品小調查”活動。讓學生自己和同學們說說有哪些不愛惜物品的行爲。然後組織交流討論:如何愛惜別人的勞動成果。此環節重在聯繫本班學生的實際存在的問題對症下藥,以便學生自覺意識自己做的不夠好的行爲,培養從多角度愛惜物品的習慣。

環節三,讓學生交流變廢爲寶的小竅門:你知道哪些東西可以變廢爲寶呢?組織學生之間互相介紹、分享交流。愛惜物品,節約資源,變廢爲寶的活動環節 可以將學生自覺愛惜物品的行爲培養成一種良好習慣的可能。

(三)我們擬通過實踐活動佈置進行結課,把教學重點落實延伸到學生的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中去,力圖將本課的教學重點內化爲學生的自覺行動。

我們設計以下兩個實踐活動。實踐活動一:老師相信在今後的生活中,你們一定會理解、尊重每一位勞動者,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表達對他們的敬意!,請同學們親手製作一件手工作品,作爲禮物,送給周圍爲我們服務的叔叔阿姨,並附上一張便條,寫上一句你最想說的話。實踐活動二:幫丁丁完善“節約資源,愛護別人勞動的計劃書”。

說課稿 篇4

【教材簡析】

《詹天佑》是人教版國小語文第十一冊第二單元的課文。訓練重點結合課文特點,引導學生複習運用本學期重點訓練的閱讀基本功,使學生通過本組 四篇課文的學習,在閱讀能力及理解能力上都得到進一步提高。

通過《詹天佑》一課的教學,使學生懂得課文是怎樣一層一層表達中心思想的,順着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課文,進一步揣摩作者的寫作意圖,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詹天佑》一文以我國傑出的愛國工程師鐵路工程專家詹天佑的姓名爲題,重點寫了他一生中最主要的事蹟之一,即修築第一條完全由我國工程技術人員設計施工的京張鐵路。課文從修築京張鐵路時的背景和艱苦的地理環境,說明了修築京張鐵路經歷了許多艱難,詹天佑帶領中國工程技術人員克服了重重困難,使得京張鐵路提前峻工。讚揚了詹天佑愛國的思想和傑出的才能,也表現了中國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京張鐵路在詹天佑的主持下提前兩年竣工,有力地回擊了帝國主義對中國人民的蔑視,維護了祖國的尊嚴。

課文按先概括介紹,再具體敘述的方法安排材料。在具體敘述的段落裏,又是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進行記敘的。

【教學目的要求】

根據大綱對本冊的要求,結合教材特點和學生的知識學情、智力層次確定本課教學目的要求和教學重點如下:

〖教學目的要求

1、瞭解傑出的愛國工程師詹天佑的事蹟,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立志爲祖國作貢獻的思想感情。

2、知道課文是怎樣一層一層表達中心思想的、能順着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課文。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瞭解詹天佑修築京張鐵路遇到的各種困難;通過具體事例體會詹天佑是傑出的愛國工程師。

2、順着作者思路讀,深入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

【教具準備】

投影儀、膠片、地理形勢圖片。

【教學課時】

3課時。

【教法選用】

爲了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突出重點,突破重點,體現重點訓練項目,遵循一法爲主,多法配合的原則,將採用導讀法,輔之以示圖法、以讀助講法等進行教學。

【學法指導】

教給學生通過讀──說──畫──說的學習方弄懂課文內容。

開鑿隧道、設計線路兩部分寫作方法基本相同,可採用正遷移的方法,由扶到放,逐步形成自學能力。

【教學程序】

一、整體再現課文內容

1、導語激趣:

1905年,當清政府提出修築京張鐵路的計劃時,些帝國主義國家極力阻撓、要挾、嘲笑,而當歷史的車輪轉到今天,外賓對主持修築京張鐵路的這一偉大的工程師詹天佑,爲什麼會讚歎不已呢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詹天佑》。

(板書課題。)

2、回顧課文,說說文章的主要內容:

引導學生從整體內容入手,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從矛盾處引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一石激起幹層浪,達到了憤與啓的目的。

二、導讀全文

1、學習第一段,抓中心句:

⑴ 自由讀文,邊讀邊思考:詹天佑是怎樣的一個人? 板書:傑出、愛國

⑵ 傑出是什麼意思?

⑶ 詹天佑的突出成就是什麼?

2、抓思路,按事情發展的順序學習第二至第四段,完成教學要求1、2。

⑴ 學習第二段:

① 提問:課文是按怎樣的順序寫詹天佑修築京張鐵路這件事的?

板書:

接受任務、修築鐵路、提前竣工

② 指名讀第二段。思考:詹天佑是在什麼情況下修築京張鐵路的?當清政府提出修築京張鐵路計劃時,國際形勢如何 ?板書:阻撓。

③ 阻撓是什麼意思?爲什麼阻撓?怎樣阻撓?

介紹時代背景,放地理形勢圖幻燈片,幫助學生了解當時當地的情況,突出能否修築京張鐵路是關係到民族榮辱的大事,從而體現詹天佑的傑出愛國。板書:要挾 。

④ 把要挾放在句子中理解。

⑤ 當時清政府任命詹天佑爲總工程師時,國內外形勢又是怎樣?

指導理解輕蔑的意思,以及當時當地的自然環境。

⑥ 面對帝國主義阻撓、要抉、嘲笑和複雜的地理條件,詹天佑毅然接受任務,充分體現了他怎樣的精神?(愛國)通過品詞析句,引導學生深入理解作者在字裏行間都蘊藏着詹天佑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同時,感悟到作者的措詞之準確。

⑵ 學習第三段:

① 瀏覽第三段,並分層。板書:

勘測線路,開鑿隧道,設計線路。

② 學習勘測線路一層:

輕聲讀課文,思考:詹天佑在勘測線路時,遇到什麼困難?他是怎麼說的、怎麼做的、又是怎麼想的?並劃出有關句子。

抓住精密一詞,體會詹天佑對工作負責的態度和對工作人員要求嚴格的工作作風,指導朗讀,加深理解。

抓住一定一詞,用高昂的語調,堅定的語氣,讀出詹天佑爲國爭光的堅強決心,進一步體現他的愛國精神。

③ 學習開鑿隧道一層:

第一步:默讀課文,思考:詹天佑遇到什麼困難?是怎樣解決的?

第二步:請學生說說遇到的困難和解決的辦法。

第三步:根據學生的理解,畫出開鑿隧道的草圖,請一個同學在黑板上畫,其他同學畫在玻璃板上。

第四步:用因爲所以的句式說說爲什麼要這樣開鑿隧道。

(通過讀──說──畫──說,層層深入,使學生理解了課文,從而突破了難點。)

④ 學習設計線路一層:

提示學生用一讀二畫三演示的方法學習本段。

一讀:通過自讀課文,理解本層的內容。

二畫:根據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畫出人字形線路圖。

三演示:讓學生在黑板上邊演示火車上山的路線,邊解說爲什麼這樣設計。

通過學生動腦、動手、動口、動眼,理解了內容,突破了難點,使學生在參與中訓練,訓練中理解。

師述:詹天佑高度的智慧和傑出的才能就是在同當地自然環境的鬥爭中體現出來的。今後,我們在學習文章時,不但要注意人物所處的社會環境,還要注意人物所處的自然環境,弄清當地的`情況才能對文章理解更透徹。

板書:

當時當地的情況。

本段的教學,首先以教材內容爲憑藉,在學習課文第一層時,就有意識地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在學習第二層中,教師積極引導學生運用學法學習。在學習第三層時,放手讓學生自學課文,掌握學習方法,達到授之以漁的目的。其次,以本單元的訓練重點爲中介,加強了語言文字的訓練。其一,在學習開鑿隧道、設計人字形線路兩層時,以讀爲主,輔之以引導,理解遇到什麼困難,採取怎樣的辦法去克服困難,且在理解的基礎上,讓學生畫出草圖,實際操練,真正理解了課文內容,突破了教學難點。其二,讓學生運用因爲所以和遇到什麼困難,是怎樣解決的表達方式,將有關內容表述出來,加強了表達能力。其三,採取換詞比較的方法,進一步體會作者的用詞之妙。這樣,既教給學生的學習方法,又注重了語言文字的訓練。

⑶ 學習第四段:

① 自由讀課文最後一段,思考:爲什麼說京張鐵路的提前竣工給了帝國主義者一個有力的回擊?板書:回擊、爭氣。

② 如今,當遊覽中國的外賓,看到詹天佑的銅像,看到京張鐵路這一偉大工程,都會讚歎不已,他們會發出怎樣的讚歎?

這樣擴教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求異思維的能力,進而使學生認識到詹天佑確是傑出的愛國工程師,中國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的。

三、迴歸整體,檢查效果

通過本節的學習,你知道了什麼?

通過教學反饋,檢查教學效果,鞏固所學知識,及時查漏補缺。

四、總結全文

詹天佑在帝國主義阻撓、要挾和複雜的地形條件下毅然接受任務,他這種崇高的愛國精神,不正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嗎?他用自己傑出的才能和高度的智慧首創了世界絕無僅有的人字形線路,採用新方法開鑿隧道,成功地修築了我國第一條鐵路,在我國鐵路建築史上寫下了光輝燦爛的一頁,這不正是我國人民無窮智慧的佐證嗎 ?有這樣傑出的愛國工程師,是我們每一箇中國人的驕傲和自豪!讓我們永遠記住這個偉大而光榮的名字──詹天佑。

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1、背景:本節課內容是選自華中師大出版社《信息技術》高中第一冊,是本學期的第七節課,前面學生已經基本掌握了信息技術的基本知識,會使用計算機、互聯網等工具處理簡單的信息,並且就在前節課還認識了計算機內的主要部件和他們的工作原理,本節主要介紹操作系統,通過引導,啓發,講授,讓學習基本瞭解操作系統的作用,認識一些常見的操作系統(包括計算機上的和非計算機系統上的),介紹操作系統的發展歷史,重要概念和技巧,希望學生理解操作系用的基本思想並應用到學習和生活中。

我這裏有個很新的想法,我認爲這個課程不是計算機課,不能侷限於計算機,要延伸到生活,大家都能看到現在的手機有操作系統,經過提示,能夠意識到電視機,洗衣機也有操作系統,其實若將人當作計算機的部件,整個社會也像操作系統,****

2、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理解什麼是操作系統(計算機上的,非計算機上的);開拓學生眼界,認識幾種常見的和另外一些非常見的操作系統;瞭解操作系統的作用和基本工作原理。

(2)技能目標:進一步提高在Internet上搜索和過濾信息的能力;通過對比分析操作系統優缺點,爲選擇和購買操作系統提供一些信息,進而學會全面分析事物的優缺點;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理解軟件的重要性(對比人類思想的重要性);借鑑操作系統裏面的某些概念和技巧,科學管理自己的學習和生活;通過小組的團結合作和競爭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和組織能力。

3、教學重點--操作系統的作用和一些實現方法;

教學難點--將計算機知識聯繫生活,將計算機的一些科學的'做法應用到學習和生活。

二、說教學方法

1、教法:本節課涉及面很廣,介紹性的知識比較多,教師在課堂上佔用時間相對較多,主要是介紹,啓發,聯想,對比,採用演示法、講解法、指導法,以任務驅動模式達到教學效果。同時,老師在教法中一定要引申出許多問題讓學生思考。因爲根據計算機發展很是科學,很多東西值得借鑑,要教會學生將一些科學的方法應用到學習和生活。(如批處理-書包裏帶着一天要用的所有書,並行處理-坐公汽的時候聽英語,中斷-燒開水的時候看書,**,大家都在抱怨時間不夠精力不夠,是不是你的操作系統算法不是很優秀?)

2、學法:本節課學生上機時間約佔40%-50%,本人利用“小組制”,目的是考慮整個班級水平差異,分4小組,在每組中選出1-3名電腦較好學生負責這組學生的協調和調度;這樣更能讓學生當堂掌握知識,並且有問題可以及時解決,學生更能發揮主體作用,老師負責組織教學、檢查總體、指導個別等,這樣調動課堂氣氛,形成競爭氛圍,激發學生熱情和對電腦的興趣,同時,考慮到學生層次的不同,佈置了簡單,中難,高難三種類型的任務,供學生實際使用。

三、說媒體

1、帶投影的多媒體網絡教室,PPT文件直觀高效;

2、建立學習型的網站,更容易體現互動。

3、對象:高一學生、時間:40分鐘

四、教學思路和過程

(一)介紹操作系統--時間4-5分--以課件形式--老師活動

a、上節課講的計算機部件,如何統一協調

b、機器裏面有WORD/QQ/IE,如何相互不影響還可以協同工作

c、機器用的二進制,我們如何交流?

d、裝系統是什麼意思?

e、操作系統的功能

(二)操作系統--時間3-4分--老師演示、學生觀察

a、計算機上DOS,WINDOWS,Linux等等

b、手機PALM,WM,SYBIAN

c、電子錶,洗衣機上的操作系統

d、人類社會的操作系統(資本主義社會主義共產主義)

e、共性

(三)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時間15-20分,分層佈置任務

a、提示學生選擇性的看我們學習網站上的知識;

b、發揮小組作用(每組一個任務)

①操作系統的作用?②爲什麼需要操作系統,③PC機上的其他的操作系統,④WINDOWS系列的優缺點,⑤其他設備上的操作系統

c、讓學生演示(充當小老師角色,每組一個代表1分鐘)

(四)總結並補充講解--時間5-8分--

a、對以上問題進行簡單的總結;

b、操作系統中的一些科學的管理方法:多道程序執行,批處理,分時,中斷,樹形目錄等等,聯繫學習和生活。

c、操作系統的發展歷史,不同時期的需求和條件不一樣,

d、我國操作系統的現狀,祖國的發展;愛國主義的培養

e、新型的開發是源代碼的linux,

(五)佈置練習和預習--時間2分

a、繼續完善網站建設;

b、每位同學回家之後,根據今天學習內容,聯繫學習和生活,提某一個方面的改進意見。

c、能否不使用windows?windows的成功在哪裏?

d、下節課資源管理器,如何科學組織資源(主要是文件)

說課稿 篇6

各位評委、老師:

早上好,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華東師大版七年級數學第八章《多邊形》的第三節“多邊形的內角和” 。說課內容包括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法分析、過程設計和評價分析五個部分。

一、 教材分析

1、教學內容

“多邊形的內角和”一節包括的內容主要有多邊形的有關概念以及多邊形內角和公式的推導和運用。

2、本章及本節的地位與作用

本章《多邊形》,探索的是三角形和多邊形的有關概念和性質,是學生在上學期初步認識和感受空間圖形之後的延伸,也爲今後進一步學習各種多邊形打好基礎。

本節課“多邊形的內角和”作爲本章的一個重點,是三角形有關知識的拓展,學習四邊形的基礎, 公式的運用還充分地體現了圖形與客觀世界的密切聯繫。

3、重點與難點

多邊形內角和的公式及公式的推導和運用是本節課的重點; 因爲公式的得出可以用多種不同的方法推導, 所以我確定本節課的難點是如何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學習, 探索多邊形內角和的公式。

二、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課改應體現學生身心發展特點;應有利於引導學生主動探索和發現;有利於進行創造性的教學。因此,我把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爲以下三個方面:

知識目標:

① 識別多邊形的頂點、邊、內角及對角線;

② 理解多邊形內角和公式的推導過程;

③ 掌握多邊形內角和公式的內涵及其運用。

能力目標:

① 培養學生類比歸納、轉化的能力;

② 培養學生觀察分析、猜想和概括的能力。

思想情感目標:

通過體會數學圖形的美感,提高審美能力, 樹立認識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服務於實踐的觀點。

三、教法分析

在教法上樹立以學生爲本的思想,通過創設問題情境,啓發引導學生觀察----分析----猜想----概括,培養學生積極思考,勇於探索的精神,充分發揮其自主能動性。

學法指導是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的關鍵,本節課針對學生的認知規律,指導他們動手操作、交流合作,體驗發現問題、探索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學習過程。

教學手段上採用多媒體輔助教學,通過直觀演示,更好地實現了“數形結合”的教學,切實有效地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果。

四、過程設計

1、創設問題情境,引入新課

我是這樣設計問題的:

在一個平面內,把一個三角形的三個頂點固定,一邊套上橡皮筋往外拉成一條折線,該折線與三角形的另外兩邊圍成一個什麼圖形?再把橡皮筋的一邊又往外拉,再固定, 又圍成什麼圖形?……不斷地向外拉,結果圍成什麼圖形?

如果上述情況不是往外拉而是往裏推,那是什麼圖形?

在學生的回答中引出主題:今天我們來學習多邊形的有關知識.

(板書: 多邊形的內角和)。

因爲前面已經學過三角形的有關知識, 從學生熟悉的情境入手引入新知識, 更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啓發思考: 多邊形與三角形有什麼密切的聯繫呢? 滲透了互爲轉化的思想。

2、新課學習:

(1)基本概念

我把新課的引入過程作爲本節課一條主線,各環節都圍繞着這條主線展開。

首先告訴學生:我們往外拉得到的這些圖形稱爲凸多邊形,你能給往裏推得到的多邊形起個名字嗎?怎樣區別這兩種圖形呢?把凹多邊形與凸多邊形從分割的角度來區別,指出暫時研究的只是凸多邊形。

幫助學生複習三角形的有關概念,類比得出四邊形、五邊形、… n邊形的定義,識別多邊形的頂點、邊及內角,並會表示出一個多邊形。

引入特殊多邊形之前, 先欣賞生活中常見到的豐富多彩的圖案, 讓學生體會數學圖形的美,提高審美情趣. 稱這樣的多邊形爲正多邊形,說明這種規則的、對稱的圖形非常重要,爲下一節學習用正多邊形鋪設地板作好鋪墊。

在多邊形的對角線這一概念的認識和理解上,應突出它的作用,引導學生觀察、發現,由於這種特殊的'線段,把多

邊形分割成了最基本的圖形——三角形,目的是爲多邊形內角和公式的推導埋下伏筆。

(2)知識探究

爲了加深對概念的理解,領會其運用,突出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同時體現新課程標準的精神實質, 在知識探究這一部分,我採取以下兩個探究活動充分調動全體學生主動探索多邊形的內角和公式:

探究活動1:多邊形的對角線

先讓學生畫出四邊形、五邊形所有的對角線,再讓三個學生上黑板,分別畫出四邊形、五邊形、六邊形只從一個頂點出發引出的對角線,其餘學生則在下面都畫出這三種情況,由動腦到動手,在操作中獲取知識。

思考並分小組討論以下兩個問題:①從多邊形的一個頂點出發能畫出幾條對角線?②這樣的畫法把多邊形分成了多少個三角形?

因爲多邊形內角和公式的推導就是從對角線和三角形入手的,因此,這兩個問題就顯得尤其重要。引導學生回想課前引入的過程, 圖形的轉化中對角線有什麼作用? 與邊數對比,發現什麼變化規律,歸納總結出來。

探究活動2:多邊形的內角和

這既是本節課的重點, 又是難點, 能不能從以上對角線的問題得到啓示呢? 爲了緊緊扣住主題, 前後呼應. 我先提出問題:三角形的內角和等於多少度?

四邊形的內角和呢?怎樣算出?有的學生可能會想到用量角器量一量, 或類似求三角形內角和那樣剪下來拼一拼, 有的可能馬上就看出四邊形被一條對角線分成了兩個三角形, 它的內角和就是2×180°……在肯定正確的答案和各種想法的同時,讓學生尋找出最優辦法。

說課稿 篇7

《太空生活趣事多》是一篇精度科普課文,本課用淺顯生動的語言,介紹了一些新奇有趣的太空生活知識,今天小編整理其其說課稿,一起來學習下吧:

 一、 說教材:

《太空生活趣事多》是人教新課標版國小語文二年級上冊的一篇一篇精讀課文。本課用淺顯生動的語言,介紹了一些新奇有趣的太空生活知識,並且把造成“奇特”的原因巧妙地安插在第三段:“因爲在宇宙飛船裏,水失去了重量。”這就是失重,也就是造成睡覺、喝水、走路、洗澡都很奇特的原因。這些有趣的事情對學生一定有很大的吸引力。因此,老師們可以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引導他們把課文讀好,使他們在瞭解一些航天知識的同時接受語言文字的訓練。

根據課標和學段的要求,結合學生實際和課後練習,我制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新奇、有趣的語氣。

3、初步瞭解一些太空生活的常識,激發瞭解新科技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1、認識14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學具準備:

學生收集的有關太空的資料。製成飛船形狀的字卡、詞卡。

 二、 說教法和學法:

以新課程標準爲指導,以人爲本,着眼於學生的實際,將“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理念貫穿於教學始終。在教學中充分利用課文這一“例子”,訓練學生識字寫字以及在理解感悟的基礎上運用語言,甚至在說話中創造語言,體現了工具性的特點;師應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努力創造平等和諧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想學、樂學。體現了對學生的人文懷。在教學中採用精彩的視頻,激發了學生的探知慾望,讓學生說出所見的畫面,從讀課題中說出自己的發現,提出疑問,用不同形式的讀——小組說——模擬宇航員介紹,調動全班學生參與,在充分自讀的基礎上談出自己的感受,學生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

在識字中,我先讓學生讀文自主識字,接着由句——詞——字的方式呈現,讓學生再次認讀,體現識字的層次性。接下來讓學生拿出自制的字詞卡互相測讀,尤其以魔方的形式師生互動,識字——組詞,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在研讀感悟中,提出一個開放性的問題,就放手讓學生自讀、模擬讀、介紹讀、展示讀等一系列讀書活動,間或穿插說話訓練,真正達到了理解課文、提高表達、運用語言的目的。課標要求教師要有大語文觀,要着力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讀文感悟後,教師依據學生已調動起來的學習興趣和情感基礎,順勢而導,讓學生談學習的感受,激發學生愛語文的感情。接着又讓學生交流自己收集的資料,產生對網絡這一新科技的喜愛,最後鼓勵學生上網或上圖書館再查資料,把語文課堂擴大到了課外,走入了學生的平常生活當中。

 三、 說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1、播放美麗的太空畫面,讓學生觀看。

(鮮活而精彩的畫面能激發國小生的興趣,感受神奇,產生嚮往之情。)

2、你看到了什麼?學生自由彙報。

(注重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學生用語言的形式把看到的畫面表達出來。師尊重他們的個體感受,並鼓勵指導他們說較完整準確的話,激發其說話熱情。)

3、師激情:在茫茫的宇宙中,點綴着無數顆美麗的星球,它們看上去似乎彼此離得很近,但實際上卻相隔非常遙遠。在廣闊無垠的太空裏,藏着無窮的奧祕。看到如此美麗的太空畫面,你想說點兒什麼?指名談感想。師順勢利導:是啊,人人都想去太空遨遊一番,你們猜想一下,在太空中生活會是什麼樣的呢?

4、學生自由說後,師導入課題:如果在太空生活,許多事情都會變得非常稀奇而且還有點“古怪”了。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與太空生活有關的課文。(板題)

 二、初讀課文,讀通讀順:

1、學生齊讀課題。從課題中你有什麼發現?(學生自由說後)你還想知道些什麼?

(學貴有疑,疑而促思。學生產生“想知道”的願望後,才能積極地去發現,去探索,能激發學生去通過讀書探究的迫切願望。)

2、學生帶着問題讀文,不認識的字藉助拼音,或小組內互相幫助解決。

(自主識字與小組合作的形式相結合,能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和學習效率。)

3、彙報讀文:採取個人展示讀、小組競賽讀、領讀、齊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讀通順。

(不同形式的讀,讓學生有更多的展示機會,能滿足低段學生好表現的慾望,促進其積極主動地去讀書。)

 三、引導學生識字:

1、學生快速找出含生字的句子讀幾遍,師相機出示相關句子,領讀、齊讀,師生共同正音。

2、從上述句中找出含生字的詞,去掉其餘部分,學生認讀生詞。

3、去掉上述詞中其餘部分,只留生字,讓學生認讀並自由組詞。

(由句——詞——字的認讀,根據難度不同,有層次地多次再現生字,讓學生隨文識字,既是新授,又是復現。在讀的過程中,生字不斷復現,自然也就成了熟字。)

4、學生拿出自制的字詞卡,互相測讀。

(生生互動,使課堂呈現出平等、和諧的氛圍,測讀形式更能刺激學生的學習慾望。)

5、師生合作認字:師拿出字詞魔方,任意翻轉各面,學生開火車認讀。

6、學生再讀文,讀通順,讀流利。齊讀或小組接龍讀。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也是學習活動的合作者。激趣益智的魔方識字和接龍讀書使枯燥的識字教學顯得生機盎然。師生互動讓課堂變成學生學習的樂園。)

趣的同學向彙報人詢問,由彙報人詳細解答。

(2)、學生自由讀第三段,再次體會。

(3)、全班配動作齊讀。

(4)、用“即使……也……”和“要想……得……”說話。

第四段:

(1)、學生邊介紹邊表演有趣的動作。

(2)、用“爲了……”說話。

第五段:學生介紹後,示範讀,領讀。

(在學生自由彙報的基礎上,每段又以不同的方式進行學習,既使課堂富於變化,避免單調,又給了學生自讀感悟的空間,體現了閱讀教學中以讀爲主的理念。適當而精要的語言訓練,促進了學生語言的發展。在學語言用語言的過程中,夯實了語文基本功。)

4、聽了幾位於航員的介紹,你有什麼想說的呢?又有什麼想問的呢?(啓發學生探究太空生活與地球生活不同的原因。)

 三、整體感悟,瞭解“失重”:

1、小組合作,從課文中找到一句話來說明睡覺、喝水、走路、洗澡都這麼奇特的原因。

(哪怕是再深奧難懂的科學道理,也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師決不包辦。自讀自悟中提高了學生的語文能力。)

2、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什麼感受?(師相機板書:趣事多)

3、語言訓練小結:太空生活真是太 ,我真想 。

四、感情朗讀:

小組接讀比賽,看哪個小組讀得最有感情,最有趣。

五、拓展延伸:

1、小朋友們,你們還知道別的太空趣事嗎?你又是怎麼知道的?誰來給大家介紹介紹?(生交流收集的資料)

2、課後請小朋友們到圖書館或上網查閱更多有關太空知識的資料,來和同學們交流。

(現代信息社會,學生會利用網絡資源,是他們今後人生中非常重要的本領。這一環節的設計,激勵學生通過多種形式多種渠道學習,產生了解新科技的興趣,激發他們愛科學、學科學的熱情,爲他們具備終身學習能力打下基礎。)

六、指導寫字:六、指導寫字

1、生觀察8個字,按結構歸類。

左右結構:杯、件、住、須、能、飄; 獨體字:必、事。

2、引導學生髮現怎樣寫好字的方法。如:“杯、件、住、須”四字左窄右寬,“能、飄”二字左右大致相等……

3、師選重點示範寫,學生認真看,注意速度和力度,不能太慢,也不能用力過大。如:“必”字只講解“臥鉤”的寫法和筆順。

4、學生先描紅,後書寫。師提醒:一看二寫三對照。寫前看範字的位置,結構及筆畫差異;臨寫時要一氣呵成,不能寫一筆看一筆;寫完後再與範字對照,力求寫下一個字時有所進步。

(寫字教學,重在寫。但掌握好的方法,能使記字、寫字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一環節讓學生充分看——想——說,加深印象。教師的範寫與學生的認真觀察,能讓生較快地掌握寫字方法。)

說課稿 篇8

教材、學情分析:

目前幼師班2年級的學生音樂理論課基本學完,能用適當的節奏或演奏方法表現音樂的情緒。在伴奏中,和絃是表現音樂很重要的知識。是鋼琴學習中運用特別多,鋼琴教學在音階,樂曲、練習曲中已經用到這個知識,但是對和絃在作爲伴奏音樂的運用卻瞭解的很少。所以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定爲:

一、通過和絃伴奏學習,知道什麼是和絃,瞭解柱式,分解和絃和半分解和絃演奏特點。

二、區別柱式,分解和絃和半分解和絃對在表現音樂中的作用,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鑑別能力。

三、通過學習,能掌握簡易兒歌的伴奏方法,培養知識的創新運用能力和解決問題合作意識。

由於學生要設計其中一種和絃爲音樂伴奏,因此瞭解什麼情緒的音樂使用哪種和絃比較合適是關鍵,因此教學重點:

重點:瞭解和絃的基本特徵,感受3種和絃伴奏在樂曲中的不同作用。

難點:如何正確使用3種和絃伴奏來表達兒歌的風格。

教學方法的使用與分析;

教學方法:示範法與主動探究教學方法。

1導入:感知——聽辨

將車爾尼599第19條這首典型的C大調練習曲用柱式,分解和絃和半分解和絃進行伴奏,讓學生感受3種伴奏對曲風的改變。

設計意圖:新舊知識的聯絡點:複習C大調音階中的正音級1,4,5級的三和絃及穿指與跨指的運用,抓住音樂要素切入點,運用知識遷移法,爲揭示和絃課題埋下伏筆。

2.新課:當同學們對不同情緒的音樂有一定的感知與鑑別能力時,導入另一種音樂要素:即伴奏中的和絃對錶現音樂的作用。講解和絃的三種形式:柱式和絃,分解和絃和半分解和絃,引發學生對和絃的求知慾。接着通過實踐識譜、視唱了解什麼叫和絃。示範車爾尼第19,20,22條練習曲(設計意圖:以視、聽相結合的方式,讓學生清晰、正確瞭解知識)

3、重點分析、實踐體驗:教師給出不同演奏形式的柱式和分解和絃,讓學生實際練習,體驗演奏方法和不同的節奏音響效果,接着教師用柱式和絃和分解和絃和絃,半分解和絃爲同一個音樂《送別》伴奏,說說他們的感受和不同點,[設計意圖:此時的提問不侷限思路,讓學生擺脫問題的`束縛,自由演奏,引導學生自然地對兩個不同的和絃進行對比,實踐出真知]

教師範奏、辨別音樂。聽老師演奏3首兒歌音樂,說說他們採用的是哪種和絃伴奏?對音樂情緒怎樣?《賣報歌》《小紅帽》《採蘑菇的小姑娘》;(設計意圖:視聽辨別,培養了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鞏固、運用:

在你彈過的曲子中找到用柱式柱式和絃,分解和絃和半分解和絃的樂曲,每小組派一名代表爲大家演奏。

小組合作創作和絃爲音樂伴奏《歡樂頌》《音階歌》:(設計意圖:把感性的經驗轉化爲理性的創作,聽唱奏寫綜合能力的提高。)

4,交流彙報、拓展新知:將各組和絃編配的音樂用各種音樂形式表現出來。並共同分析,編配得怎樣?表現得效果,進一步明確在使用柱式和分解和絃編配音樂事要體會樂曲的情緒。分享以後、由教師總結最後,結束此課。(設計意圖:聯想,品味自己創作的音樂,從而使其對作品的感受逐漸清晰、細緻。達到一種精神上享受和滿足。)

5,小結:

本節課的教學,學生採用的是主動體驗式的學習方法、如通過聽、唱、說、演奏、書寫、表現音樂。調動學生各種認知手段進行探究。通過對比欣賞來發現“問題”,通過“閉目聆聽”,“親手描摹”來解決問題。完成對和絃伴奏的認識運用創作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