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子部>道家老子>

2022《道德經》讀後感(通用25篇)

道家老子 閱讀(3.16W)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千萬不能認爲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2022《道德經》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2022《道德經》讀後感(通用25篇)

《道德經》讀後感 篇1

道家文化源遠流長,早在幾千年前,老子就以著成《道德經》一書,並被後世奉爲道家經典。後世的好多經典都出自或繼承了《道德經》其中的主要觀點,比如說,《莊子》中的逍遙遊,以及後代的黃老之學的“清靜無爲”。並且在以後的數千年裏,與儒家思想相互碰撞、辯駁,甚至其中的一些觀點或認識逐漸成爲中國精神的內在品質,“上善若水”,就是一種開朗樂觀的人生態度。

老子的一些思想在現代也有確實的反映,比如他在《道德經》中曾經說過“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在他看來,世界的矛盾都是相存相依的,在激盪中求發展,在相補中求完善。愛因斯坦也曾反問過問他的人:“爲什麼不能是既是這樣,又是那樣?世界本來就是矛盾的,這樣不好嗎?”而在我看來,矛盾是必然要存在的,沒有“有”,焉知“無”?它們本來就是相生的。這兒,我不禁想起了週末去聽的西川的主題爲“我的詩歌革命”講座。他在演講中提到了一個詞——“矛盾修辭”,在某種程度上,我比較認同他對中國現狀的一些認識,比如他說的“在現代中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個矛盾修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也是”。作爲一個矛盾體,它們能如同“難易相成”、“長短相生”般,互相補充自己不足的一面,推動最終的發展。

在儒家經典文化中有“以人爲本”、“民貴君輕”的思想,當然在道家精神中也有一些有利於解決民生問題的觀點方法,比如。“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爲芻狗”、“絕聖棄智,民利百倍”、“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爲心”、“江海之所以能爲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爲百谷王。是以聖人慾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在此看來,道家文化與儒家經典在中國歷史中不斷激盪融合,並最終成爲中華文化的精神內質也並非偶然了。

當然在道家文化中雖有“積極無爲”,但也有一些“消極無爲”的方面,“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智者不敢爲也。爲無爲,則無不治。”這些都和那些“富國貧民”、“強幹若枝”的思想類似,一味地通過強調使民弱來相對地加強國家的富強,在我看來,這在本質上也是在破壞和諧,削弱國家。老子的精神博大精深,需要我們的慢慢體會,琢磨!

《道德經》讀後感 篇2

近幾日心中煩悶,搬出來一堆舊書,還不夠就從網上讀,一不小心讀到了一本書,一本讓我受益終生的書,一本讓我可以有自己的理想基石去觀望世界的書,一本給了我一個可以享受生活後去回饋生命的書……他是《道德經》,他詮釋了人格的標杆和人生的尺度。

衆所周知,這本書包羅萬象,就像天地一樣無不覆蓋無不承載,加之我是初讀收穫肯定又少又淺。但是有一章讓我感觸頗深,記得書中原文第三十三章是這樣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記得當我讀到這兒的時候,愣了一下,第一次感到很多大家說的一句話:道不遠人!確實這其中的話多少次被多少人引用過啊。

這篇,老子在人與己之間進行相對,以更好的闡明無需溢言的人生大智慧。並不是說他要告訴你非要做到知人或者是自知,這篇無非是告訴世人知人和自知的好處,然後讓人自由的去選擇,這就是簡樸,是聖人的偉大之處。“知人”就是能看明白自身以外的所有東西,除了別人啊環境啊,還應該包括脫離物象的東西,比如一些微妙的變化和發展的趨勢,才能稱得上是智慧。其實我們經常聽到“人貴有自知之明”這句話,這無非是後人對智與明的選擇和補充,很顯然大家都需要自知,所以我們時刻要豎起一面鏡子,真正的可以把自己如實的反射給內心,然後自己有清醒的認知和對自己有一個明朗的定位,纔可以稱得上有所賢明。

一個人可以戰勝別人可以稱得上是力大無窮勇猛彪悍,這也無非是在說出了另一個事實,力量大並非是強者,一個能戰勝自己的人才可以稱得上是堅毅、強大,因爲人內心的疲軟和惰性往往最難戰勝,一個有了社會感官的人很難做到不去貪婪,東晉陶淵明就有過“既自心爲形役,奚惆悵而獨悲?”的感慨。

無論一個人多麼的富有,與大自然相比都渺小到不堪貧瘠,所以只有一個人對自己的物質水準認可而不用過多的眼神去關注別人的財富,纔可以使自己舒適的活在富裕的狀態中,所以是知足者富。當今社會物慾橫流致使競爭殘酷,爲了成功,人做一件自己願意做的事,都可能受到別人這樣那樣猜疑和爭議,更別說自己不願做的事,就像成功學大師陳安之說的一樣“一個人爲成功開始努力時,別人都愛潑冷水,都可能被說成是神經病,但是神經病的開始可能就是你成功的開始”,也就是說一個要成功的人往往要都掉別人的眼光,乘着自信帶着志向朝着理想遠航。

每個人都會毫不例外的對人類至極的問題極其關注,老子又高明的說出“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一個人的形體壽命十分有限,只有一個人的精神和事蹟會薪火相傳成爲永生。

《道德經》讀後感 篇3

“天下皆知美之爲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爲善,斯不善已。”一種生活的哲學。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可是在現實中會發現身邊的人如何如何不如自己,真的好似無任何優點,無法包容一個自己有所厭惡或是不屑的人。又如何三人行就有自己的老師呢?老子的這句話卻給了我啓示。雖然取自的這一章主要是表達事物辯證統一的論點,卻能成爲生活的一種哲學。人們知道美的事物之美,是大家清楚什麼是不美的事物,是不好的事物;知道真善之爲真善,是知道那些不真善的事情。當我遇見一個滿是缺點的人時,就把他當作老師,當作一個反面教材,讓自己知道自己不能這麼就行。我想這種哲學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的。

"道可道也,非恆道也,名可名也,非恆名也"。道與名是永恆的,不可用言語來表達出來的,但它是洞悉一切奧妙變化的門徑。我們平常如果爲了做好事而去做某一件好事,爲了得到好評而去做某一件好事,那不是善言善行,真正的一個好人,行不言之教,對每一個人都會是同一心境,如春風淋浴,會善待周圍所有,你說不出他哪裏好,但他總是那麼親切的對你好,大家都說她好,這纔是真正的善人,好人。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長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說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久,是因爲它們不爲自己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長久。所以說聖人把自己置於後,反而受到推崇,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這不正是由於聖人不自私嗎?所以才能構成就了他自己。

無爲是一種心境、一種修養,是辯證的。站在老的角度,向社會推廣無爲,有助於國家的穩定,但如果站在歷史發展的高度,片面的無爲是無助於人類的進步的,所以對於當代的青年人理解古代老的無爲論應該以辯證的方法,一分爲二的看待,“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對待競爭,我們要敢於去迎接挑戰,對待失敗和不平等我們要報以一種平常心,用合適的方法去改變或適應,而不去盲目的爭魚死網破。這樣有助於保全自己和取得最終的成功,只有厚積纔會勃發。同樣,“無爲”用在當代待人處世上就是要對人寬容。“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慾則剛。”

《道德經》是一部中國古代樸素辯證法的啓蒙鉅著,拉開了從古至今幾千年來人類對自然規律進行探索的序幕。辯證的去看待它,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對我們人生的指導是大有裨益的。

《道德經》讀後感 篇4

兩千年前,一老者乘青牛西出函谷關,關令見紫氣東來,是有聖人至也,遂請聖人作文,聖人留五千言,西去,隱。而今,先賢之言跨越千古傳於我耳,恍惚間,窺得幾分人生真諦。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我們的生活越來越豐富的同時,我們的追求也越來越多。隨之而來的,卻是一系列的問題。一些地方爲了GDP,盲目地破壞生態環境;一些官員爲了金錢,以身試險貪腐;一些民衆爲了滿足口腹之慾,大規模捕殺動物……這些都是現代化生活帶給我們誘惑,對於生活中的種種誘惑,"少私寡慾"纔是上上之策。

"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做於細".看起來困難的事情,往往是從簡單的地方開始的;看起來十分宏大的工程,必然是從很小的地方下手的。我們只要持之以恆,一直去做一個個簡單的步驟,不知不覺中,我們也就完成了在當初看來遙不可及的目標了。海爾總裁張瑞敏說:"什麼是不簡單?把每一件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什麼是不平凡?能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羅蒙諾索夫也說過:"不會做小事的人,也做不出大事來。"只有從小事做起,從細節抓起,才能取得成功。

"知不知,上矣;不知知,病矣"."知"與"不知"是一個永恆的命題,大哲學家蘇格拉底形容自己時的名言是:"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我一無所知。"孔子亦曾言:"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我們不難看到,古今中外但凡取得了輝煌成就的人,往往能夠坦然地承認自己的"無知",而那些整天自以爲是地認爲自己無所不知的人,即使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也往往止步於此,難以向前邁進。要知道,每個人其實都是無知的,而能夠坦然面對自己的無知,才能夠走向"知".

"見素抱樸,少私寡慾",此則修身養性之訣竅;"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此乃爲人處事之要領;"重爲輕根,靜爲躁君",此爲事業成功之前提……

五千言的《道德經》,懷通世之舉,聚先賢之智。字字珠璣,句句箴言,吟之有佳,思之感意。人生如逆旅,我與《道德經》,一路爲伴。

《道德經》讀後感 篇5

老莊之說是爲中華民族千年哲思。無爭故無尤,行大道以致天下士,風骨高潔,令人心折。讀《道德經》八十一篇,選其某章,略述吾粗淺看法。

國學之博,致遠而學,此番僅是漫談,諸君見笑。——題記

【養育·聖人處無爲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爲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道家最重要的思想之一,即是“無爲”。但我認爲,有些人雖表面上是遊離世間,但肯定抑制不住人性中“善”、“惡”等因素的影響而去插手世間之事,且受儒家文化中“積極入世”的影響,導致這些“遊離之人”不可能去遵循道家的無爲原則。

既然說到“無爲”原則,便不得不提起漢朝。雖漢武“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但在此之前,道家一直被漢王室所看重,爲漢王室信奉,漢朝開國丞相張良便是道家中人。然而漢朝前期積弱,漢高祖劉邦甚至有被匈奴圍困之辱,那時百姓的生產及生活水平確實無法達到一個王朝強盛所需要達到的水準。

那麼一個強大的王朝要達到的最高準則又是什麼?無非是國家強盛,不被外來者侵略,軍隊可以打勝仗,讓百姓安居樂業等等,這種準則必需要求經濟基礎能夠支持住上層建築所提出的一系列政策。經秦王朝覆滅、楚漢爭霸等諸多戰火洗禮,統一之後,漢朝前期的經濟基礎是明顯達不到要求的,因此漢惠帝之後,漢文帝將道家的“無爲原則”充分運用以治國,使得國家的生產力以及百姓得到充分的休養生息,至於漢文帝的繼承人漢景帝同樣施行相差無幾的政策,事實證明那時“無爲”是對的,百姓的生活水平在短時間之內得到了提高,迎來了華夏曆史上國家大統一之後的第一個盛世——“文景之治”。

如今我們中華民族人口最多的民族是什麼民族呢?無疑是漢族。漢族又是從何時開始有此稱呼的?著名史學家呂思勉說:“漢族之名,起於劉邦稱帝之後。”呂振羽則說:“華族自前漢的武帝宣帝以後,便開始叫漢族。”總而言之,漢族之名自漢王朝始稱。在此之後的歷史舞臺上,漢族,這個偉大豪邁而又命運多舛的民族,一次又一次的擔任着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的重要主角。這也與兩漢時期打下的文化、政治、經濟基礎密不可分。

現代中國人大多隻記得千古一帝漢武帝封狼居胥的赫赫威名,卻少有人記得爲漢武帝鋪墊之前道路的“文景之治”和漢武帝窮兵黷武之後的“輪臺罪己詔”。是以儒家的“有爲而治”與道家的“無爲而治”究竟哪個要更好,在此先不展開,但可以肯定的是,默默貢獻又不願居功的人,纔是最應該受其他人尊重的人。

《道德經》讀後感 篇6

緣起

三年前,大約20xx年夏,感恩給孩子考察幼兒園的機緣,我瞭解到了一蓮瑞德學堂。曾經嘗試過加入一蓮大家庭。後因一些緣故,機緣還未到。人雖離,心卻在。如果用能量場的說法,一蓮瑞德學堂有一股巨大的能量,吸引着我,感恩一蓮。

20xx年底,開始加入讀經隊伍,得益於學友們的陪伴,老師的引領,一直堅持到現在。今天雖然是最後一課,但在人生道路上,修行卻是剛剛開始——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修身

記得老師說過,“在生活中遇到困難,我們要找經典做靠山,纔會底氣十足。”聽着,學着,悟着,我感覺到經典是聖賢們的總結,如果把人生看成一場探索,那麼經典就是指明燈,當我們陷入迷茫的時候,經典會在冥冥中指引着我,幫助我們撥開雲霧,重見天日。

比如,我以前和現在也會有一些執念,接納力不足,對於人和事物,只接受好的,不喜壞的,但是現在,我能理解了,人生就如同大自然,有白天,也會有黑夜,兩者不是對立的,而是相輔相成的關係。那麼,很多時候,心態就會變了,更奇妙的是,當我們的心改變了,周圍的能量也跟着發生了轉變。

齊家

最喜歡子復老師的國學課,還有一點就是,老師總能給恰當好處地將經典和育兒巧妙地結合起來,給了我們家長一些啓發。

反觀我的家庭裏,親子問題不是問題,問題在我自己身上,我與婆婆,我與父母。學了一段經典時間後,我發現我們的爭執,不是因爲不愛,而是因爲太愛了,而這個愛,都太傻了!都是想把自認爲好的,帶給對方,而忽略了對方真正想要的。當我們收到自己不需要的愛,卻不知感恩,反而嫌棄。這樣,就進入了情緒惡循環。

學了經典以後,每當唱起《春歌》我都會淚流不止。當然,現在愈來愈好了。

我有時候也會反問我自己,學經典是爲了什麼?這或許就是原因吧,如今我知道了有一條路是修身,齊家,我會繼續走下去。大的方向跟對了,自己的小事,自己處理,醒悟,悔改。

治國

近幾年,在國內外新聞中,總能找到經典文化的影子。

近期,孩子爸爸帶了一條新聞,伊拉克迴應美國,要對美宣戰。中方發言:“我方不願與某些國家爲敵,但是某些國家想讓我方成爲敵人,那麼我方絕對是一位合格的敵人!”聽完了,我問孩子,有什麼想說的或者有什麼疑問,孩子說:“最後一句沒聽懂,不是說不想打架嘛,怎麼後來又說想打架呢?”我和孩子爸爸都笑了……

得益於學堂,得益於家長涵養班。感恩學堂,感恩經典,新的一年,願自己:愈錯愈改,愈改愈好!

《道德經》讀後感 篇7

一、道,是可以言說的,但言說出來的道,並不完全等同於永恆不變的道,即常道。

二、道,非常幽深,能源源不斷地涌現出萬物,卻塞不滿天地,若有若無,象在天帝存在之前就存在了。

三、道,永遠不會消失,像玄妙的母性,是天地萬物的來源和根本,生養萬物延綿不絕,用之不盡。

四、道,看不見、聽不到、摸不着,不亮不暗,無頭無緒,不可描述,無狀無物,恍恍惚惚,不見首尾。

五、道,無形而有象、有物、有精華,是可以信驗的。

六、道,比天地生的還早,靜極虛極,從來沒有變過,永久地推動萬物運行而不會把自己消耗殆盡。道很大,會變化消逝地無影無蹤,但是還會變回來。

七、道,出口的地方,就是“無”,而“無”平淡無味,不可見,不可聞,用不完。

八、道,運動的方向是返回到弱小乃至於無,道的功用就是把強的往弱的方向推動。

九、道,是隱性的,無法命名。但道能施給萬物、成就萬物。

十、道,即爲無之極。無極生出太極爲一,太極生陰陽爲二,陰陽加太極爲三,陰陽的不同組合變化,就生成了萬物。

概括起來,道是無之極點,是天地萬物產生髮展消滅之根源,是宇宙第一因。

當然,《道德經》裏面講的道,分三個層次,我們這裏討論的道,是“常道”,即最根本的道。另外兩個層次,一是“天道”,即宇宙法則、自然規律。如“天道無親,常與善人”,二是“德道”,即人與道的關係。如“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

那麼,爲什麼道是宇宙第一因呢?

其實《道德經》也講了,“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也就是說“無”是天地的開始。爲什麼呢?我們知道,老子寫《道德經》,是受到《易經》的啓發。而《易經》裏最基本的一對關係,就是無和有,也就是陰和陽的關係。無和有排列組合,產生天地萬物的卦象。比如,任何物質,就是“有”,細分下去,無情無盡,最終一定是“無”。而無的極點,就是道。所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一就是無,二就是無和有,三就是無和有的排列組合。無限排列組合下去,就產生了無窮無盡的萬物。

那麼,爲什麼天地萬物不把宇宙撐破呢?因爲,道還會消滅萬物,也就是說,天地萬物都有一個從無到有,再從有到無的過程。

道德經讀後感:道,看不見,摸不着,聞不見,聽不見,但它確實在發揮着決定性作用,是可以驗證的。

《道德經》讀後感 篇8

中國經濟發展速度十分快,備受矚目,中國文化也一向吸引着世界的目光。《道德經》就是我們人生中不可缺少的書。《道德經》中包含着我們中國人的價值觀,這種價值觀潛移默化地影響着我們的思想和行爲。

《道德經》裏面蘊含的資料也在塑造着中國人的行爲方式。《論語》裏面講“已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你自我不想要的東西,也不要硬塞給別人,這是從反面來論證你應當怎樣對待別人,是一種“防禦性”的方式。另外《孟子》裏面講“惟仁者爲能以大事小,是故湯事葛,文王事昆夷”,意思是當你身居高位,或者處於優勢地位時,要包容比你差的人,構成一種和諧的氛圍,不要讓人對你恨之入骨,這是中國人的行爲方式。

中國的歷史和文化強調要建設一個學習型社會,從《論語》到《孟子》,我們看到了一個人應當怎樣學習。中華經典中《道德經》的作者就是春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老子。以往老子的出生地是一個謎,爲了解決這個謎1990年以來繼清代所以前賢做了很多艱苦細緻的工作,才得知老子出生在今渦陽縣閘北鎮太清宮的流星原址。兩千多年以來,在老子故里渦陽人民心田裏,長期浸潤着老子光輝的智慧和思想。老子對於人類的貢獻,在於他博大精深的思想。老子思想是中國人揭示自然界奧祕的一種嘗試,在中國哲學史上,老子第一個系統提出了“道”,這個“道”來源於自然,以“無”爲本,以“有”爲用,以“反始守柔”爲處事之方。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與無”成爲《老子》五千言的綱領。老子的著作,尤其是他的《道德經》最受世人崇仰;尼采曾評論《老子》一書說:“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經》像一個永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道是能夠闡說的,可是並非完全等同於渾然一體,永恆存在,運動不息的大道。無,稱天地的初始;有,稱萬物的本原。所以,從常無中,將以觀察道的微妙;從常有中,將以觀察道的端倪。這無,有二者,同出於道而又玄妙,正是天地萬物變化的總源頭。天地是長久存在的。天地所以能夠長久存在,是因爲天地不爲自我而生,所以能夠長久。所以,聖人把自身置於衆人之後,卻能得到大家的推崇而佔先;把自身置於度外,卻能保存自我。不正是由於他不自私嗎?反而能夠成就自我,所以我們要繼承和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這樣我們才能從《道德經》中汲取營養。

《道德經》讀後感 篇9

《道德經》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老子的傳世之作。他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哲學家,其作品的精華是樸素的辨證法,主張無爲而治,其學說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遠影響。

首先,老子概括了當時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的變化,發現事物發展到一定程度都會向相反的方向變化。因此,他得出"物極必反"的通則,並警戒人們待人做事要適可而止,否則,會得不償失。

現代人普通認爲他的思想十分消極,其實他的思想更多地包含了對廣大勞動人民的酷愛,崇尚安定、和諧的社會生活。他希望經過它的思想來影響統治階級,讓老百姓可以得到更多涵養生息的機會,讓各行各業的人都能發揮主觀能動性,順其自然地向好的方向發展。而不是強加干涉,引起公憤,使人民不得安寧,國家不穩定,社會不和諧。

我以爲"無爲"包含着順其自然不勉強去做的指導思想,因而能夠浸透到生活的各個方面。就比方說教育理念中也需要自創。俗話說"強扭的瓜不甜",學習應是一件自覺自願的事情,學生只要主動地學習,把學習當成一件快樂的事,才能夠學有所成,這就需要我們教育者在教育理論中引導學生快樂、輕鬆、自覺、自願地學習。教育中的無爲而治,不是不爲,而是因勢利導,絕不拔苗助長。不順應自然規律,濫施各種生長激素,不尊重孩子的意願生拉硬扯參加奧數,學鋼琴,拉小提琴等培訓常常適得其反。

同時老子的"物極必反"的思想似乎在預言今天的社會。人類所追求的所謂文化,所謂科技,現代化,都應該是爲人類效勞的,但是環境污染,能源耗盡,消費率增長,失業率上升,貧富差距拉大等等不良現象的出現,不正充分說明了物極必反這一道理嗎?在極度興旺發達之後,人類當有所迴歸,以免走到極致事物向反面發展,最終走到無法挽回的地步。

老子不愧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他的好多觀點和思想,對後人在各個方面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通過學習《道德經》,我明白了做人首先要學會自知、知人、自勝;其次要貴身而輕名利寵辱;最後要牢記“謙受益,滿招損”。做事要順其自然,不強制,不苛求,因勢利導,遵循客觀規律。看待事物要用發展變化的目光,不能一成不變地用舊眼光看待新問題,因爲貴賤美醜是非善惡種種價值判斷都是相對的,而且隨時間、環境的差異而變動。老子的許多觀念主張值得我們去深深思索、去探究、去發現、去實踐,以便指導我們每個人更好地去生活、學習和工作;使國家更穩定、更團結、更繁榮、更興盛、更強大;使社會更和諧、更融洽,遠離戰爭,和平共處,共同發展;使自然界不再遭受人爲的破壞,讓我們人類能跟自然友好共處,和諧發展。

《道德經》讀後感 篇10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生而不有,爲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道生成了萬物,德養育了萬物,萬物呈現出各種各樣的形態,環境使萬物生長起來。因此,萬物沒有不尊敬道而重視德的。道之所以受到尊敬,德之所以受到重視,就在於它不加干涉而順其自然。所以,道生成了萬物,德養育了萬物;使萬物生長髮育,使萬物成熟結果,使萬物得到撫養和保護。(它)產生了萬物卻不據爲已有,養育了萬物卻不自恃其功,導引了萬物而不做萬物的主宰。這纔是極大極深遠的“德”啊。

老子(本名李耳),字聃,或字諡伯陽,出生於周朝春秋末期楚國苦縣,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中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在道教中,被尊爲道教始祖,稱“太上老君”。

老子思想核心是樸素的辯證法,主張無爲而治、不言之教、物極必反之理。老子是道家性命雙修的始祖,講究虛心實腹、不與人爭的修持。著有《道德經》(又稱《老子》),是全球文字出版發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生而不有,爲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大道生成了萬物,但是不把萬物據爲已有;撫育了萬物,但是不自恃有功;引導了萬物,但是不強加干涉,不以萬物的主宰自居。大道深厚無私,是人類行事的楷模。人們追求禮尚往來,並以此作爲我們行動的指南,這其實是不合乎大道的,也是違背自然規律的。大道遵循自然,無慾無求,即便在付出的時候也從沒想過要得到回報。大道沒有分別之心,所以也就沒有付出和回報的分別了。當大道付出了很多卻得不到回報的時候,它也不會感到煩惱和怨恨。人類卻不同,一旦我們的付出多於回報,或是慾望得不到滿足時,我們就會感到煩惱和怨恨,有的人甚至還會做出極端的事情來,這樣不但傷害自己,也會傷害別人。

在現實生活中,任何人都無法躲避別人有意或無意的傷害。如果我們因爲怨恨曾傷害過我們的一個人而怨恨起整個社會來,就會變得憤世嫉俗、心胸狹窄起來。以充滿仇恨的眼睛看社會,勢必會影響我們的判斷力,在這個世界上,任何人都不是完美的,誰能保證從未傷害過人呢?既然我們也曾傷害過別人,又怎能奢望不被別人有意或無意地傷害呢?因此,當我們的付出和回報不能劃等號時,就一定要冷靜地看待得與失,不要因爲得不到足夠的回報而心生怨恨。老子在這一章中,闡述了只知付出不求回報的思想,這一處世哲學充滿了智慧,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有益的教導。

《道德經》讀後感 篇11

整整四十天,我完成了《道德經》八十一章的閱讀,覺得這就像是一場修行一樣。兩年前我曾嘗試去讀,可惜兩次都是淺嘗輒止,讀不到十章就放棄了。這次重新嘗試,倒是輕鬆了不少,雖只是泛讀全篇,隱約也悟到了不少東西。

這說明,我這幾年讀書寫作還是有進步的,這是令我十分欣慰的地方…最近也沒寫什麼文章,即使說很多地方我都有感悟,也想寫點什麼東西,但最後還是放棄了。因爲在沒有讀完全篇,瞭解老子的思想之前,寫什麼、發表什麼看法還是太早,畢竟我自認爲還是功力尚淺。

爲什麼讀《道德經》也是受益於我幾年前讀了白巖鬆的《白說》,書上說《道德經》是他的生命之書。讀完之後,我對此深信不疑。南懷瑾說:儒家就像糧店,那是生活的必需品;佛家就像百貨店,琳琅滿目,你進去逛一下,不買東西也有收穫;道家向藥店,有病的時候有問題得時候,那就要找到《道德經》了。

爲何我會讀?也是因爲我覺得我“病”了或者我面臨“病了”的難題,我想這不僅是我,也很多中年人都會面臨的問題,所以這個年齡段,有一定閱歷,卻不明方向的人讀《道德經》恰如其分,剛剛好。相反,如果說給十幾歲二十幾歲的人去讀,實在是有點難爲人了。白巖鬆說的一句話,我覺得說的特別好:做你這個年齡該做的事。

起初讀《道德經》也是把它當成一部管理學著作來讀,畢竟老子說的東西都是針對類如士、王、聖的角色,也就是都是當時的領導層。但這不妨礙,老子在教授治國平天下的同時,還能修身。事實也的確如此,它適合於任何人閱讀。

一本好的著作,有時候讀起來會特別興奮,甚至拍案叫絕。尤其是,你之前的有些思考在此書裏得到驗證的時候,更加肯定了你的有些決定是對的`。就拿我之前比較喜歡的第九章來講:“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能守之;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這既是人生之道,也是職場之道,而這些道都屬於天道,也就是萬事萬物的規律。

更爲神奇的地方是,我發現竟然還可以用《道德經》很多章節來解釋很多投資中的問題和理念,這不得不說,很多事物的本源和底層邏輯都是相同的。至於道到底是什麼?我也是隱隱約約的能感覺到,卻說不上來(是因爲詞窮),也許這就是所謂的“道可道,非常道”吧,能講明白,說出來的那就不是真正的道了…

作爲衆經之王,它短短五千多字濃縮了古人的智慧,流傳千年而不衰,按照常識,也是值得我們去反覆研讀的。或許你讀到其中的某一句話,它真能治病呢…

《道德經》讀後感 篇12

其實我還是第一次讀道德經呢,因着老師這此佈置的作業,沒辦法硬着頭皮去圖書館借了本道德經,從讀書館回來的路上,拿着那本道德經全文後,我突然間覺得這本書該是我應該早去讀的,看着封面上的幾個大字,豁然間心境一片舒坦,究竟是何由,我至今也不懂?

道德經應該說分成上下兩部,上部道,下部德。(長沙馬王堆出土過上德下道的版本,不過公認是上道下德)

按照這種劃分,我們來分開來看它。

道,也就是天道,是自然的規律。

它表現爲幾個方面,一是“易”,也就是變易的意思,道德經第一句就這樣說,“道可道,非常道”,可以說出來的道,也就不是“常道”了。

第二個方面就是“易”的規律,所謂“易”的規律,就是“道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這句話的大致意思就是,萬物都是逐步成長,但是“物壯則老”,便要漸漸消減,於是又回到了它的初始狀態。

且不說老子寫這部道德經上部道經的目的就是闡述道德規律,下部德經則主要講的是人之道,也就是如何將天道應用於人事?我們就不難知道。其實老子寫道德經的側重點便是落在下部德經上面。

讀了《道德經》之後,最大的感受還是來自於心靈深處某處的弦被觸動,。“天長地久。天地所以長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說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久,是因爲它們不爲自己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長久。所以說聖人把自己置於後,反而受到推崇,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這不正是由於聖人不自私嗎?所以才能構成就了他自己。但是僅看當今社會,能做到將自己置之度外的又有幾人呢?寥寥可數,高速膨脹的經濟時代,讓更多的人在利慾面前失去自我。不得不說,這是社會的可悲,更是我們不願看到的。

《道德經》僅小小的五千字,可只要你用心去讀去理解,你會發現當中的道理我豈是區區五千字便能概括的。

老子注重人的無爲思想,無爲是一種心境、一種修養,是辯證的。向社會推廣無爲,有助於國家的穩定,但如果站在歷史發展的高度,片面的無爲是無助於人類的進步的,所以對於當代的青年人理解古代的無爲論應該以辯證的方法,一分爲二的看待,“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而無爲思想用在爲人處事的觀點上來看,便是對人寬容。“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慾則剛。”對人寬容。“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慾則剛。”

《道德經》讀後感 篇13

剛讀完《道德經》,我從中遭到很多啓迪。作者老子是我國古代的着名思想家,哲學家。這本書是老子的亂世之道和人生哲學,而非我原以爲的道德教材。固然只要20多頁,但是由於領悟力有限,通讀全書,能瞭解的一定有十之二三。

首先,老子概括了當時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的變化,事物都向它相反的方向變去。指出"物極必反"的通則,簡直無論在哪一方面皆是如此的。

老子認識生活世界,看待生活的態度,主張貴柔、守雌,反對堅強和進取,老子的思想是無爲。

如今的人普通都以爲他的思想十分消極,其實他的思想更多地包含了對廣闊勞動人民的酷愛。他希望經過它的思想來影響統治階級,讓老百姓可以得到更多涵養生息,讓老百姓安居樂業。

我以爲"無爲"包含着順其自然不勉強去做的指導思想,因而能夠浸透到生活的各個方面。就比方說教育理念中也能夠自創。俗話說"強扭的瓜不甜",學習是一件盲目自願的事情,學生只要主動地學習,把學習當成一件快樂的事,才幹夠學有所成,這就需求我們教育者在教育理論中引導學生快樂、輕鬆、盲目、自願地學習。教育中的無爲而治,不是不論,而是因勢利導,絕不拔苗助長。不順應自然規律,濫施各種生長激素,不尊重孩子的意願自覺參與各種奧數,學鋼琴,拉小提琴等培訓常常適得其反。

同時老子的"物極必反"的思想似乎在預言今天的社會。人類所追求的所謂文化,所謂科技,現代化,都應該是爲人類效勞的,但是環境污染,能源耗盡,消費率進步,失業率上升,貧富差距的拉大,似乎又和所謂高科技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人們爲了保住工作而工作,無暇關注本身和家庭,有時間的時分沒錢,有錢的時分沒時間。又或者說兩者都沒有。這樣的社會又怎能說是美妙的呢?在高度興旺之後,人類當有所迴歸,以免到達極致走向另一面,走到無法挽回的地步。

老子不愧是我國古代十分偉大的思想家,而且在如今,他在全世界的影響力遠遠超越孔子。老子的學說"玄之又玄",但是我卻沒有能發現"衆妙之門",自古以來研究老子的人太多太多,但我總以爲體會到"物極必反","無爲"之類的人生哲學,對個人來說更有意義。我以爲他的許多觀念值得我們去深深地思索。

《道德經》讀後感 篇14

《道德經》的名字耳熟能詳,它是一部國學經典,然而晦澀難懂,從來沒有勇氣去翻閱。有幸在劉老師的引領下學習了這部經典,感受了它的深奧,它的魅力。老子寫的這部《道德經》不僅是自然經,治國經,做人經,也是哲學經,心理經。寥寥五千字卻能夠涵蓋人世間的各個層面,真是太神奇了!初學略有淺薄的感悟。

“挫其銳,解其紛”,遇到爭執時,去掉銳氣,跳出紛爭。這句話讓我體會到老子是一位心理學家。在心理學中有一種方法叫“抽離”,當一個人處中處在某種情緒不能自拔時,可以讓自己從情緒狀態裏跳出來。用第三人的眼光看着自己的情緒,看着自己情緒的由來。這時,自己可能就會恍然大悟,而不被情緒所左右。正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當看清情緒時就可以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當遇到困難、問題、紛爭時能夠控制衝動站在這件事的外部看待這件事情,內心定是坦然、淡定、沉着的,這樣就會離“道”更近了吧。

老子在文章中有些以治國爲例,但我想到更多的是家庭教育。如“和大怨,必有餘怨,報怨以德安可以爲善?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在教育孩子時,我們也會出現雞飛狗跳、水火不容的局面。我們只“以德報怨”用德行影響孩子,只是一方面,還要制定規則。《正面管教》的教育理念是“和善而堅定”,對孩子的行爲要用和善的態度,而在做事情之前首先要一起制定規則,這個規則就如“左契”。孩子在做事時,我們應本着“有德司契”的態度,而不是指責、催促。要用堅定的信任的態度和執行力與孩子相處。這樣親子關係會更和諧吧。

《道德經》還爲我解開了一些困惑,我一直不解,爲什麼我國外交部用的最多的詞是“譴責,強烈譴責、憤慨”等。而不是直接動用武器,以我國的經濟實力和武器裝備發一下威也未嘗不可。在國際關係中,我國給人的感覺是“唯唯諾諾”的,但學習了《道德經》我突然明白了,我國是本着對人民負責、對世界負責的態度,來解決國際問題的。所謂“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過後必有凶年”。爲了保證我國的穩定發展,人民安居樂業,我們國家韜光養晦,避其鋒芒,正所謂“柔弱勝剛強”!

《道德經》每句話都蘊藏着深刻的道理,對我的生活、工作、學習有了很多的啓示,有很多內容還要不斷地思考和領悟。

《道德經》讀後感 篇15

3月份,在人力中心的推薦下,我重新學習了《道德經》這本書,通過學習使我對本書有了進一步的理解,《道德經》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治國安民、修身養性、立人處世的精髓。

中華民族歷來提倡“百行德爲先”,崇尚“身正爲師,德高爲範”。在科技和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人們的物質財富越來越殷實,而精神財富卻越來越貧乏,只有認真領悟《道德經》的內涵,才能使我們致虛守靜、淨化心靈,從而盡心盡職,有利於社會穩定,有利於工作團結,有利於家庭和睦!

《道德經》第十六章說:“致虛極,守靜篤。”致虛,就是要消除心靈的蔽障和理清混亂的心智活動,而後才能守靜。靜心,才能不受名利得失所困擾,不因進退去留而影響;靜心,才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靜心是安心工作之本,人們的心境達到虛靜的狀態,纔會時刻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纔會在社會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

《道德經》第十三章說:“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我們可以看出“寵辱若驚”的根源就在於“爲吾有身”,“爲吾有身”就在於人的心性不能清淨如水,清澈透明,把個人看得太重,把自己的名利、地位看得太重。如果恬淡處世,致虛守靜而見素抱樸,少私寡慾,何來“貴大患若身”呢?由此,淨心者能使自己自覺地堅持自我反省,能時刻檢束自己的貪慾之心、遏制自己的非份之想,淨心是保持清醒認識的源泉。

《道德經》第七章說:“天長地久。天地所以長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說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久,是因爲它們不爲自己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長久。

所以說聖人把自己置於後,反而受到推崇,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所以才能構成就了他自己。

《道德經》第三十七章說:“道常無爲而無不爲。”無爲思想並不是說消極而無所作爲,而是要求我們在生活、工作中不妄爲。只有不妄爲,才能盡心扮好社會角色,幹好本職工作,擔起家庭責任,才能更好地有所大作爲。對待競爭,我們要敢於去迎接挑戰,對待失敗和不平等我們要報以一種平常心,用合適的方法去改變或適應,而不去盲目的爭得魚死網破。這樣有助於保全自己和取得最終的成功,只有厚積纔會勃發。同樣,我們還要把“無爲”思想用在待人處世上的生活中和工作中,對人寬容,這樣才能保證團隊的和諧穩定。

總的來說,通過對《道德經》的重新學習,讓我明白生活、工作中的爲人處世之道,萬事以德爲先,用清靜思想對待人和事,永懷感恩之心、責任之心和理想之心,使內心愉悅、快樂工作。

《道德經》讀後感 篇16

《道德經》是一本關於宇宙人生哲理的書,包含唯物主義,自然無爲,天地不仁的哲學思想,被譽爲“道學之精髓,哲學之先本”。《道德經》能啓迪人生智慧,就算是放到今天,依然能從中得到一定的借鑑。

《道德經》全書只有五千字,所以又名《五千言》,主要圍繞着“道”、“德”來詳細闡述各個學科的深刻道理。內容非常豐富,可謂包羅萬象,上到天文地理,下到社會人生。古時候很多思想的基礎都來自老子的思想,我們現在社會的很多人都喜歡讀《道德經》,這也體現了這本書的極大的魅力。《道德經》中闡述了很多思想、理論,其中物極必反的道理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想想幾千年前的老子能理解的這麼透徹,這着實讓我吃驚。物極必反指的是事物發展到了極端就會朝相反的方向發展,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也是人生的大智慧。古代王朝每一個都經歷了初期創立、巔峯和沒落,這跟帝王的統治有很大的關係。當帝王窮奢極欲到一定的程度時,人民被欺壓到一定的程度,都紛紛起來反抗,推翻統治。同樣的,當一個人恃才傲物到了極點的時候,往往會招來禍患。老子告訴我們,做人做事要有分寸,不可過分,一旦過度就會出問題。這是歷史規律,人生哲理。

我們讀《道德經》就是想從先哲那裏學習人生的智慧,提高個人的格局,走好自己人生路。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道德經》讀後感 篇17

林語堂曾經這樣說過:“對於《道德經》,很多人用“博大精深”來形容,對於我這種凡夫俗子,纔在短時間內粗讀了一回讓國內國外深入研究的《道德經》,要寫出一篇震驚全場的感想,實在是笑話。”不過,在此,我僅表達一下我對看完《道德經》的切身感受。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開頭一句,揭示的是人們的價值觀問題。價值觀不同,人生追求和所遵循的道路就不同。不同的追求,不同的道路,必然造就不同的人生和社會。

老子著道德篇,旨在向世人指明可以免禍於身,免禍於社會的聖人之道。"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是聖人所行之道,所求之名,非常人所行之道,所求之名。同一條人生道路,卻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走法。

1、走聖人之道,也就是順其自然,返樸歸真之道。

2、走常人之道,也就是追求外在的名利之道。

不同的道路,必然造就不同的人生和社會。這看似是一個簡單的命題,可是,當我們真正選擇起屬於自己的“聖人之路”的時候,卻難免會碰上不少阻礙。當代社會,名與利的追逐太普遍了,要真正做到順其自然,返璞歸真的人又有多少?

恐怕大多數人都會持否定的答案。但是,我並不認爲《道德經》是高高在上,遙遠而不可攀的。當我們看透世俗的風景,也許我們會靜靜地看細水長流。

《道德經》讀後感 篇18

地球上萬物的生長髮育,自然界草木的榮枯,潮起潮落,晝夜的交替;動物界的弱肉強食;人類的演變,社會的發展,都離不開“道”。

什麼是“道”?自從學了老子的《道德經》以後,我明白了“道”。原來,“道”就是規律。

春天小草發芽了,到了冬天就會枯萎,而它卻把種子悄悄地撒落在土地裏,靜靜地等待來年的再次萌芽;潮水因爲地殼的運動而漲落;白天晝夜因爲地球的轉動而規律的更替……

世間萬物都在遵循各自的規律不停地循環變化。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水的規律。在七十八章中有這樣二句: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是啊!水看起來是最柔弱的東西。如果你正確的利用它,它就會給人類造福,但如果你要去攻擊它,你還不一定能勝利。人們說的“洪魔’’就是它。

一點點的雨露彙集成了小溪,小溪匯成江河,江河彙集成大海。看似柔弱的水因爲它的謙遜和自強不息變得強大了。水,柔中有剛,剛柔相濟,無所不能克。天下沒有什麼能代替它。

《道德經》裏還講了許多做人處世的道理,它讓我懂得了只有遵循道法,不斷學習,才能使自己變得強大。

俗話說:“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我將不斷地用這句話警醒自己。

《道德經》讀後感 篇19

《道德經》共分81章,其中第一章《道經》,37章,第二章《德經》,44章。它是春秋時期老子(即李二)所寫,是道家思想的主要來源。

作爲充分體現中國古代樸素辯證法魅力的《道德經》,這本書闡述了道家對宇宙起源、萬物產生、發展、變化、毀滅的規律的認識。它博大精深,說話極有正義感,是“萬經之王”。

“世人皆知美是美,惡已是;大家都知道好的就是好的,但是不好。所以有沒有相互存在,難度和難度相輔相成,長短和高低對比,音和音和諧。就是聖人無爲而教無字。一切工作都毫不猶豫,生而無之,不靠之,生而有之。一個人住就不去了。”

本章主要闡述了世間萬物相輔相成、相互轉化的辯證關係。存在與消亡,困難與簡單,細長與短少,高貴與低微,先進與落後,都是通過相互對立與比較體現出來的。

世界上所有的概念和價值觀都是人爲設定的,價值觀的判斷是相對產生的,所以對立關係是可變的。所以對價值的判斷也是變化的。世間萬物都是兩兩對立產生的。正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所言,一件事既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反之亦然。善惡美醜,都要泰然處之,不要打擾別人。

後半部分,根據“道是自然”的原則,對老子“無爲”的社會政治思想進行了準確的論述,表明了老子順應自然,反對善惡無爲的基本態度,使萬物自然生長髮展,師法自然,順應道。

《道德經》讀後感 篇20

有一句流行語:何以解憂,唯有暴富。我們都想快速成功,然而現實是能夠很快達到一定高度的人屈指可數。

老子說:君子出遠門,都要備齊輜重。這樣,即使遇到難覓休息之所的境地,也能像燕子那樣有個自己的窩(怎麼感覺是房車呢)。輕率行事則可能失去自身賴以生存的根本;浮躁行事則可能使國君失去王位。

大概意思就是說:想成功,要先打好基礎,備好糧草,同時也要戒驕戒躁,謙虛謹慎。

我就犯過浮躁的毛病,導致投資虧損。越想賺快錢,越容易忽視風險。剛開始很快就賺了一些,但由於加了槓桿,一次失誤,就造成大額虧損,把前面賺的都賠掉,同時本金也損失大半。其實,早就看到投資大家在書中告誡我們:不要借錢投資(加槓桿)。自己卻由於剛開始的運氣,認爲自己水平很高,不必聽他們的,最終得到了教訓。現在我採取穩紮穩打的策略,不追求過高的收益率,控制風險,不加槓桿,留足儲備,幾年後再跟大家彙報結果。

通過歷史來看,大多數得到長久成功的人士,都需要一個較長的時間,來苦練內功,當他們自身成長到一定的水平時,就順理成章的得到了成功。人們只看到他們在幾年之內就身家百萬,卻看不到他們在此之前的付出和掙扎。

少即是多,慢即是快。讓我們專注於我們真正想做且擅長做的事,不要什麼都想幹,給自己慢慢成長的時間,相信我們終會達到理想的目標。

《道德經》讀後感 篇21

《道德經》這一本書是老師讓我們去讀的。我最近一直在讀,其中令我最深受感觸的還要數第一章和第二章,裏面的道理讓我回味無窮.如第二章說:“玄之又玄,重妙之門。”意思是:玄妙又玄妙,深奧又深奧,萬物都很奇妙。確實,只要我們去無限探索,我們就會發現我們更多不知道的知識,更奇妙的大自然景象。又如第二章說:“天下皆知美之爲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爲善,斯不善已。”意思是,天下者都知道的東西是美的,這就產生了醜(也就是指“惡”)。天下知道善的是善的,這就產生了惡(也就是指“不善”)。確實,在生活中,很多東西都是相互對應的,如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合,前後相隨;我很敬佩老子!

本書分爲兩個部分,第一個是道,第二個是德,我在本書裏已經讀了第一章至第八章,第七十五章和第七十八章,每一篇都令我回味無窮,老子的道德是多麼的好,他就是我們的榜樣!

在現實生活中,這些道和德都是極爲平常的,但我們可以問一問自己:“我們做到了嗎?”雖然說說是容易的,但做起來是難的!

我非常敬佩老子!

評語:小小年齡就懂得自省,懂得自我約束,自我教育。世間萬物相生相剋,相輔相成。聖賢之道養浩然之氣,一點不假。“道可道,非常道”!

《道德經》讀後感 篇22

今天偶然讀《老子道德經第八章》後有感頗深,便與之分享!

善爲何物?難於言說,只得比方,像水一般,故有“上善若水”之說。

水乃平常之物,舉目所及,比比皆是。水雖平凡,卻蘊含非凡智慧和品性,遠非凡人所及,值得世人好好反省和仿效。

水,乃生命之源,宇宙之本。人,水所爲也,地球,亦水所爲也,萬物生長,皆賴於水。水有如此之功,然並不邀功,有如此之德,然不求回饋。水,恩澤萬物而不事張揚,惠及衆生而德行謙卑,總往低處流,總往底下鑽。

水,不與萬物爭,不與人計較,你進,她退,你擠,她溢,能屈能伸,看開,大氣,超脫,逍遙,故無詬病,少非議。

水,形易變而性難變。倒杯裏而成杯之形狀,倒碗裏而成碗之形狀,倒鍋裏而成鍋之形狀,外形雖成了別人的外形,品性仍然是自己的品性,放棄該放棄的,堅守該堅守的,外圓內方,靈活自如。

水,看似無力,實則有力,表面軟弱,內心堅強。堅硬易折,柔軟耐久。水滴石穿,繩鋸木斷,以柔克剛,以軟勝硬。

低調,不爭,適應,柔韌,水之大智慧,水之高品性。

何謂道,水即是。

附老子《道德經》第八章“易性第八”:“上善如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衆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何謂道,水即是

……

《道德經》讀後感 篇23

16日——20日,我參加了在杭州萬鬆書院正誼學堂舉辦的《道德經》妙解公益夏令營,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其中的一章——以水爲師,觀水悟道。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下水的品質。你可能會說:水有什麼品質?有什麼好學的?現在就讓我給你講一講吧!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水向高處流還是低處?你一定會說:向低處流。是的,我們要學習水的謙虛和謙讓,假如在向下流的路上遇見一塊大石頭,水有撞上去嗎?沒有。如果撞上去,豈不是以卵擊石嗎?水是繞開了它。你可以去好好體會。

人體也需要水,人體百分之七十都是水。如果地球上沒有水,我們人類能活過一星期嗎?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還會有生命存在嗎?所有的蔬菜等植物也需要水,不然也會枯死。水還可以幫我們清理廁所,清理我們不喜歡的污垢。但水並沒有要求我們給它回報。這種舍已爲人,不求回報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所以我們一定要好好保護我們的水資源。比如:做環保酵素。那怎麼做呢?就讓我來告訴你吧。我們用一斤糖,3斤果皮垃圾(要選擇新鮮的),10斤水,比例1:3:10,放入瓶罐內混合在一起,放在陰涼的空氣流通處,要記得每天都要放氣,不然發酵過程中瓶罐內產生的氣體會把瓶罐頂開,發酵3個月後就可以使用了,當然6個月以上最好。你試試吧!可以用來清潔傢俱,澆花等等。

通過學習《道德經》,讓我懂得了水的品質,我們離不開水,我們就是水,因爲我們是大自然的一份子。

《道德經》讀後感 篇24

這些年的爾虞我詐,陰謀算計,我的靈魂都已經浮躁起來了…那些理想、抱負之類的高尚,似乎離自己越來越遠。

雖然知道這是奮鬥路上的必經過程,但我還是希望那些手段只是手段,不要讓自己迷失了本性。

《道德經》我已讀過數遍,大多名句也都耳熟能詳,但以前太浮躁,總不能細品其中之韻味…這些天來終於靜下心來真正的沉浸下去,才發現它像一汪永不枯竭的清泉…滿載寶藏,放下成見,唾手可得!但其廣博與深奧,卻讓你發現自己的淺薄與不足!

這是哲學的力量,它不能解決任何問題,卻高於一切之上!因爲它能讓你的心靈真正的強大!不爲光怪陸離的表象所迷惑!直達事物本質!正如老子所云:“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盡力使心靈達到極度的放空,使生活清淨堅守不變,通過觀察萬物往復,透過其紛紛芸芸的表象,看到其本源所在。

“歸根曰靜,是謂覆命,覆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看清事物的本質,心靈便會寧靜,這種寧靜不是靜止不是消極,更不是終止。而是在認識根本規律後的等待!等待萬物並做的時機,這樣的人無所不包,無所不包就能坦然公正!公正就能周全!周全才能符合自然的道!才能長久。

《道德經》有如黃鐘大呂,一下下的將我心頭蒙塵震落…

《道德經》讀後感 篇25

在我讀過的書中,《道德經》是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書籍。

《道德經》是道家創始人老子所作,並非一部介紹老子生平的作品,而是講道論德的著作。《道德經》全書分爲上下篇五千多言,上篇第一章至三十七章主要講“道”,下篇三十八章至八十一章主要講“德”。

老子所說的道是天道,就是自然界的規律。我覺得,《道德經》的精髓是無爲而治和尊重自然規律。

人的一生有得意和失意的時候,有時難免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或者驕傲自滿再無建樹,或者身敗名裂不能保全自己。因此,無論在順境還是逆境,都能保持清醒和理智的頭腦,纔是人生的大智慧。《道德經》給我們的啓示是: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

在《道德經》中,老子提到,“是以聖人處無爲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爲而弗持,功成而弗居。夫爲弗居,是以不去”。老子認爲,我們應該用順其自然的“無爲”的態度去處理世間事務,這就是無言的教導。因循世間萬物的自然生長規律,不加干涉,也不把世間萬物據爲己有;爲世間萬物的發展奉獻力量卻不因此居功自傲。

無爲是一種心境和修養。在當今物慾橫流的社會中,每一個人都應該保持本性,不要迷失自我,隨遇而安,那麼我們會生活的更輕鬆更自在,社會也會更加穩定和諧。

《道德經》不愧是我們中華文化的瑰寶,值得反覆學習和研究,是一本常看常新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