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子部>道家老子>

老子道德經讀後感(通用9篇)

道家老子 閱讀(1.87W)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你有什麼體會呢?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老子道德經讀後感(通用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老子道德經讀後感(通用9篇)

老子道德經讀後感1

緣起

三年前,大約20xx年夏,感恩給孩子考察幼兒園的機緣,我瞭解到了一蓮瑞德學堂。曾經嘗試過加入一蓮大家庭。後因一些緣故,機緣還未到。人雖離,心卻在。如果用能量場的說法,一蓮瑞德學堂有一股巨大的能量,吸引着我,感恩一蓮。

20xx年底,開始加入讀經隊伍,得益於學友們的陪伴,老師的引領,一直堅持到現在。今天雖然是最後一課,但在人生道路上,修行卻是剛剛開始——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修身

記得老師說過,“在生活中遇到困難,我們要找經典做靠山,纔會底氣十足。”聽着,學着,悟着,我感覺到經典是聖賢們的總結,如果把人生看成一場探索,那麼經典就是指明燈,當我們陷入迷茫的時候,經典會在冥冥中指引着我,幫助我們撥開雲霧,重見天日。

比如,我以前和現在也會有一些執念,接納力不足,對於人和事物,只接受好的,不喜壞的,但是現在,我能理解了,人生就如同大自然,有白天,也會有黑夜,兩者不是對立的,而是相輔相成的關係。那麼,很多時候,心態就會變了,更奇妙的是,當我們的心改變了,周圍的能量也跟着發生了轉變。

齊家

最喜歡子復老師的國學課,還有一點就是,老師總能給恰當好處地將經典和育兒巧妙地結合起來,給了我們家長一些啓發。

反觀我的家庭裏,親子問題不是問題,問題在我自己身上,我與婆婆,我與父母。學了一段經典時間後,我發現我們的爭執,不是因爲不愛,而是因爲太愛了,而這個愛,都太傻了!都是想把自認爲好的,帶給對方,而忽略了對方真正想要的。當我們收到自己不需要的愛,卻不知感恩,反而嫌棄。這樣,就進入了情緒惡循環。

學了經典以後,每當唱起《春歌》我都會淚流不止。當然,現在愈來愈好了。

我有時候也會反問我自己,學經典是爲了什麼?這或許就是原因吧,如今我知道了有一條路是修身,齊家,我會繼續走下去。大的方向跟對了,自己的小事,自己處理,醒悟,悔改。

治國

近幾年,在國內外新聞中,總能找到經典文化的影子。

近期,孩子爸爸帶了一條新聞,伊拉克迴應美國,要對美宣戰。中方發言:“我方不願與某些國家爲敵,但是某些國家想讓我方成爲敵人,那麼我方絕對是一位合格的敵人!”聽完了,我問孩子,有什麼想說的或者有什麼疑問,孩子說:“最後一句沒聽懂,不是說不想打架嘛,怎麼後來又說想打架呢?”我和孩子爸爸都笑了……

得益於學堂,得益於家長涵養班。感恩學堂,感恩經典,新的一年,願自己:愈錯愈改,愈改愈好!

老子道德經讀後感2

人到中年,經歷漸長,有過一些沉浮後,偶爾會感覺迷茫——關於所追求的事物的意義的自我否定。物質財富與健康、家庭孰輕孰重?職業理想與職位高低是否掛鉤?社會關係與個人能力有必然聯繫?你更需要他人的認可還是自我的肯定……。。?哈哈哈,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中年危機?或許正是。但這些都是“思想問題”,現實中的阿Q仍然該加班加班,該努力努力,該樂呵樂呵。或許,中年危機絕大多數其實正是“思想”危機,“精神”危機;思想決定行爲,思想問題不解決,行爲遲早出問題。於是乎,阿Q把目光看向了中華傳統文化,閒了讀點國學經典,包括《三字經》、《弟子規》之類被看作兒童啓蒙教材的傳統書籍。

這一看不打緊,就感覺自已特別沒文化,也感嘆咱們的教育的確存在太大的問題。之所以沒文化,因爲阿Q不懂規矩,不明事理,最起碼的《弟子規》裏我們看作教孩子的基本道德要求都做得極差。“首孝悌、次謹信、範愛衆、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這18字總綱,直接說明了咱們傳統教育的核心價值觀是“以德爲先”。咱們現代的教育別看門類林立,學科繁多,但幾乎都是在教人們“怎麼做事”,對於學生“怎麼做人”的教育實在欠缺太多,這毛病越高等的學校越嚴重。幼兒園和國小是最重視“德育”的,這個階段的孩子們升學壓力小,學習任務“相對輕”,所以有時間和精力教他們“做人的道理”;國中就差多了,學生的課本增加了,老師的任務也重了,如果考不上高中,孩子的人生就“折損”在15歲了,“德育”當然只能退居二線了;到了高中,還用說嗎?文山題海,只有兩個字——衝啊!“德育”可能只在部份責任心很強的班主任手裏能有些體現了;大學?中國的大學聽說是“放養”的,“德育”多半隻能靠學生“自悟”了。所以當下社會,高學歷低素質的人不少;事做的倍兒好,人做的倍兒差的也不少。

說的遠了。前些日子,阿Q很認真的學習了《道德經》,受用良多,不但幫助阿Q梳理了很多“思想”問題,也讓阿Q進一步理解了“管理”。

老子的《道德經》,雖不像《周易》被稱爲“羣經之首”,但仍然是中華文化中最重要的經典之一。《道德經》以天道講王道,而王道即是最高的管理學,所以有人稱其爲“帝王管理手冊”是有道理的。阿Q愚人也,用不着學王道,但結合企業管理有些感悟。

《道德經》第17章曰:“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譽之;其次,畏之;其下,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猶呵,其貴言也。功成事遂,百姓謂我自然”。

這段話是說給管理者聽的。不但提出了管理的四個層次,還指出了最好的管理效果。

“太上,下知有之”。管理的最高層次,員工只是知道有這個領導而已,其它的不知道,也不用知道。爲什麼呢?企業建立了完善的管理制度,並有效運行,企業的運轉已經完全由制度和規則來支撐,不需要領導英明神武,不需要樹典型立榜樣。記得任正非說過:“我對於華爲可有可無,我不在,華爲照樣正常運轉,因爲我們已經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制度,使企業不用依靠某一個人來運行”。類似的話,馬雲也說過,阿里巴巴也做到了,否則馬雲不會這麼早退休。當然,絕大多數企業跟華爲、阿里比不了,我們從上面的話裏可以悟到的是:企業領導者應該儘量建立建全企業管理制度,以制度支撐企業的有效運轉。哈哈,制度管人嘛,這誰不知道啊!知道不重要,重要是做到!做到纔算牛。

“其次,親譽之”。這是第二個層次,也很難得。依靠領導的英明神武,雖然這樣的領導很有凝聚力,員工都喜歡他,都讚譽他,但如果他不在了呢?往往企業會遭到重大的挫折。大多數發展不錯的企業都有這麼一個好領導、好老闆,但這些企業中的很大一部份都沒能保持太長時間的活力,主要原因之一便是好領導、好老闆不在了。其實,既然都這麼好了,爲何不能進一步上升到“下知有之”的境界呢?是不是“格局”還有點不夠呢?

“其次,畏之”。這個層次就差一些了。員工怕你!領導是靠威嚴或霸道維持企業的運行,這樣的企業只可能保持表面的團結或美好,其實是沒有什麼凝聚力的。受到一些外部壓力往往就會崩潰。咱們從員工的角度想想:你會長期跟一個你懼怕的人在一起工作嗎?其實這句話要告誡管理者的是:不能靠威嚴或霸道來管理。一個企業應該形成和諧的文化氛圍,對員工的關懷應該體現在管理細節中。企業的福利發放,對員工的人文關懷,都關係着這種文化的建立。這些事情是要實在去做的,而非說說而已。那些隨時說着“以情留人”的企業,往往人留不住,情也沒有。

“其下,侮之”。最low的管理,員工都“侮辱”你了,這領導當的也夠差的。這樣的企業,完蛋只是時間問題,員工之所以還能“侮辱”你,而沒辭職,或許只是因爲你工資還拖着沒給呢。

“信不足焉,有不信”。說的是管理者應該有信譽,言出必踐,政出必行。“老闆說話不算數,所以員工纔會不相信你”。因此,管理者在抱怨“總有刁民想害朕”的時候,是否應該先想想自已是否在管理中有失信於民的問題?該章短減數句,卻有一句專門提到“信”的問題,足以表明管理者和企業的信譽是何等的重要!如何才能做到“信足”呢?阿Q的理解是:謹言慎行,不輕諾,若諾必踐;緩發文,制定制度應多斟酌,成熟再發;“萬乘之主,不可以身輕於天下”,身爲管理者,一人之言系百人之利害,“君無戲言”4字可是沉甸甸的!

“猶呵,其貴言也。功成事遂,百姓謂我自然”。管理者如果做到了“下知有之”的境界,企業制度完善,且得以有效運行,建立了良好的企業文化,這種狀態下企業自然欣欣向榮。這時,管理者無需刷存在感,完全可以悠閒的釣釣魚、寫寫字;即便企業談下了大業務,實現了大目標,員工們也會認爲是他們自已的努力使然,而不知道“老闆”在其中起了什麼作用。這句話是對最好的管理效果的描述。哈哈,這個要求有點高啊,不在意“存在感”的領導不多,善於“大包大攬”的領導卻不少;其實這也是人性之“惡”的體現,自私、貪婪、佔有慾,壓抑了利他、分享。這一點即便是王候將相也難以做到,因此歷史上纔有不少開創盛世卻晚節不保的“明君良臣”。所以,這樣的管理效果,是一種理想境界,我們從中可以學習的是:“爲而不爭”的哲學思想。

其實在中國的傳統哲學裏,管理沒有現代這麼多“門類”,只有兩個字——“和諧”,這裏面有很深的辯證思想。拿生產性企業做個例子,企業要做大做強,光靠市場拼殺不行,內部團隊需要強大,得能生產出好產品,得控制好生產成本,得有強大的技術研發力量;而這些除了管理制度的支撐外,還需要有良好的企業文化做紐帶和潤滑劑。當員工在企業工作的很開心時,恭喜你,你的企業一定會越來越好。

說到讀《道德經》,可能很多人會說你消極避世啦、沒有上進心啦,其實說這些話的人多半沒看過《道德經》,對沒了解的東西卻能“直言不諱”的評價,只能說太過主觀和自我了。其實《道德經》的核心思想並非“無爲”,而是順應自然,“無爲而爲”;書裏大量借用自然物性來講爲人爲君的道理,如“水性”、“母性”、“天地之性”等;所謂“無爲”,只是作爲“爲”的方式而存在,最終要達到的境界是“爲而不爭”!這是老子主張的“王道”的境界。

人到中年,更應該注重“內功”的修煉!年輕時不懂的道理、不想的問題,此時卻往往成了限制你的天花板。如何突破,往往不在掌握更多的“知識”上,而在悟得更多的“智慧”中。現代社會,各種人生哲學、價值體系琳琅滿足,這些都可稱之爲“道”,因此當下社會“悟道”太容易了,你只要買幾本書讀完,道理你都明白了;如何“行道”,纔是我們人生修行的核心內容。因此老子也感嘆“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爲道”!

希望阿Q不要做“道理都懂,卻行事荒唐”的人。

老子道德經讀後感3

智者見微。應該說,真正影響我們命運的,常常是我們視而不見的細微。古訓曰:“司命者,微名也。”現代社會管理學認爲,心態決定命運,細節決定成敗。

以一例示之,此前在商場購買兒童牀,品牌貨,價格爲國內之最。然而,送貨比約定遲了五天,商家解釋說“我們也不想這樣”。安裝時最主要橫板發錯貨,廠家說沒關係只需要再送過來。妻子發現牀柱有輕微裂痕,安裝師傅解釋說:“安裝完就看不見了”。

聽完解釋,我笑了,叫妻子不要再尋找其他瑕齜,最後檢查一下有無安全問題即可。不是我不想要好貨,而是我明白有些人每天忙着找理由解釋,又或指責別人的不是;另一些人則忙於表現能力和超越自我,兩者截然不同的命運,其實早已註定。因此,妻子與之爭論的結果也已然可以預料。

老子道德經讀後感4

今天終於把道德經讀了100遍,終於擺脫了被債主催的感覺。讓我們盡全力寫一篇博客。

但是剛看的時候看多了暈倒了;越讀越經文,感覺每天的失落。被古老師逼着寫博客讓我想起了讀研時的趣事。

當時我們戲劇專業一共3個導師,每個導師有1~2個研究生,一共4個人。所以所有的'課都直接去老師家。有時候上課討論名劇的課文,有時候老師放CD。看碟片當然很開心。沒想到,老師拿遙控器的時候,愣了一下。“我們來分析一下這段!”頓時懵了。畢竟看碟的時候,看劇是感性的,需要的是共鳴效果;突然大腦要切換到理論分析和邏輯思維,處於空白狀態,就要搜索大腦的每一個角落去回憶可用的情節,尋找可用的理論框架。再看完碟片,感覺有點抖索。我時不時用眼角看看老師要不要拿遙控器。我看劇的時候也嘗試調動一些腦細胞做一些分析,但是後者基本上很難做到。老師停頓的時候,我們四個人總是不知所措,不喜歡看。

讀《道德經》寫博也很難。讀聖經的時候,隨着次數的增加,越來越像小和尚唸經一樣漫不經心。按照照顧老師的理論,不需要動腦,總結事情寫博一定要動腦。當你在兩者之間切換時,你會情不自禁地感到失落。

我們擠一點“牙膏”:

在人生的初始階段,因爲我們的身體和生活條件在“不斷增加”,我們的精力會更多甚至完全投入到外在的東西上,比如“爲了學習”,比如追求名利。在那個階段,我們滿懷雄心壯志,意氣風發,痛斥方遒,相信人定勝天,相信人定勝天,相信“我能行”。但是當我們的身體、事業、生活的其他方面都在慢慢衰退,也就是“日薄西山”的時候,大家就會轉向內心,也就是“求道”。具體的道雖然多種多樣,但可能是儒、道、佛、基督、心理學、瑜伽、其他靈魂的雞湯,也可能是大法。看到我不行,人的終結就是神的開始,道的開始。

老子道德經讀後感5

韓恆恆;在這個微信和QQ連接你我的時代,每個人的朋友圈可能都有網名爲“好的像水一樣”的朋友,或者是個人簽名上寫着“聖人之道不爭,夫之不爭,天下不爭”和“知止可以平安,夫之不盈,所以可以新組建”的同事。這一盛況顯示了老子思想對中華民族的巨大影響。兩千多年前,百家爭鳴,提出了自己的治國理念和爲人民服務的方針。時至今日,這些理念依然是我們民族的瑰寶。

老子說“水若善,水對萬物無不良”,核心點是利生利民,而忽略名利權勢。老子說:“天道利而不害賢者之道,爲之奮鬥。如果不違法,那就是什麼都不做。老子還說:“拿世界無所事事是不夠的,拿世界有所作爲也是不夠的。”管理者不應該違法鬧事。如果管理者經常膽大妄爲,不斷製造事端來彰顯自己的權力,企業就很難管理。老子說:“無爲而治。”管理者要順應自然規律,實事求是地尋求切實可行的方法,這樣就不會有治癒的方法。

“文道勤中士和他乾的”。老子還強調,抓法可以用來指導實踐,而不是光說不練。

對於企業來說,產品質量是開拓市場的關鍵因素之一。比如,馬鞍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通過不懈努力,克服了汽車覆蓋件個性化需求多、汽車覆蓋件更新週期短、汽車覆蓋件表面要求極高、生產難度大、汽車生產線自動化、鋼板質量穩定性要求極高、汽車生產流程長、技術難點多、讀書筆記集成度高等五大核心難點。現在作爲國內主流的汽車面板供應商,逐漸開拓了市場,獲得了更多的用戶羣體,贏得了更好的口碑。在公司生產線和冷軋產品的升級過程中,我們建立了相對完整的設備體系,以推進設備精益管理爲重點,通過加強基礎管理和專業培訓,實現了設備由修到控、由修到管的轉變,保證了設備的穩定和精益運行,爲硅鋼、家電板、汽車外板等高端產品的質量穩定提供了有力保障。

白天無所事事,難以入眠!如果不能在工作中貢獻自己的力量,那就是空虛痛苦。我們遵循規律,實事求是,克服困難,創新,創造效率。有工作就有責任,有責任就要承擔。“無爲”是指導我們工作的方式,“無爲”是鞭策我們實現目標。

老子道德經讀後感6

“沒什麼,世界的開始”

生命從何而來?父親的精子和母親的卵子都是沒有“生命”的東西,就像我們身體裏的任何細胞一樣。即使它們有其特殊性,但只有結合起來才能形成一個特殊的東西。比如泥與火結合形成陶器,形狀和質地都變了,但本質不變,還是無生命的。從精卵結合到嬰兒,生命從何而來?

人生是什麼?如果生命是健康身體的組合,那麼如果有科學家無縫組合的健康器官,這樣的“人”會有生命嗎?如果是,討論“靈”和“魂”有什麼意義?如果不是,靈魂會在肉體死後死去嗎?如果靈魂永生,他們會去哪裏?

“出名,不是很出名”

語言和名字不能互相附加。我覺得在某種程度上是科學的。賢者的言論在他所處的時代和生活背景下是可行的。但無論是自然還是社會,還是每一個個體,都在變化。比如孔子重視“禮”,是因爲人的心在週末不老,道德相反。《紅樓夢》年,在一個家教嚴格的大家庭裏,是對年輕人自由思想的扼殺。魯迅的反傳統文化是,外國不得不迫使中國人面對戰爭,面對生存困境。在生活如此艱難的戰爭時代,普通人是不可能懂禮儀,談音樂的。在這個世界上,隨着經濟、科技和網絡的發展,人們想要有更多的錢,無休止地追求美、物質和權力,這違背了自然規律。

世間萬物,到了巔峯都會衰落。如果人的物質慾望得不到抑制,一定程度上肯定會阻礙人的思想或精神。所以近代說要復興國學,因爲國學有中庸之道,有敬畏自然之心。比如,人們應該遵守這樣的規則,嚴冬過後,春天一定會到來,嚴冬自然會持續幾千年。所以,人在“知”之後,要採取平和的生活方式,日復一日地探索宇宙中生命的真諦。

“所以,總沒有,我想看它的精彩;經常,我想看。”

就像我的第一個問題,世界上還有很多未解之謎。現實中似乎沒有什麼線索,要找“沒有”。而“無”是神祕的,要從“有”開始仔細考察線索。送東西也有辦法,但生活也有辦法。正所謂“兩者出異名”,“道爲一”,所以“無”也是可觀的。

老子道德經讀後感7

雖然我學習《道德經》的時間很短,信息也不容易理解,但我在張兼維教授精彩的講座中瞭解了《道德經》,學到了一些人生哲學,這是我以前從未接觸過的,所以這確實是我一生中寶貴的一課,讓我受益匪淺。張教授在講課過程中也加入了許多自己獨特的見解。他還提出主張,大家對《道德經》的理解和感受不一樣,要多互相交流討論。在這裏,我就說說自己學習《道德經》後的看法和討論結果。

《道德經》的核心是道。它繼承了《周易》、《洪範》等著作的樸素辯證法思想,揭示了事物之間的相互依存關係。並提出“天道自然無爲”的無神論思想。《道德經》文學豐富,視角獨特,思想深刻,數據深刻。時至今日,仍有很大的現實意義。總的來說,在治國安邦、規劃用兵、處理國際關係、現代企業管理等方面都有很好的借鑑意義;簡而言之,就是人學習、修養、處理各種人際關係和社會關係的精神標準。

“道”是天地萬物的本源。在老子之前,人們認爲宇宙萬物都是上帝統治的,最高的上帝是天,也被稱爲天帝。這種觀念直到春秋時期社會大變才改變。老子是一個從哲學層面自覺而明確地否定天帝的早期思想家。他在《周易》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了“道”是天地萬物的本源。老子“道論”的中心思想是:“道即自然,自然即道”。他說,“道”是萬物之母:“道可以是道,但很道。很有名,十。沒有什麼是世界的開始。是的,萬物之母。”(《第一章》)也就是說,作爲宇宙的本源,就是道,它永遠存在。道的運行是自由的、必然的,即按照自己的規律運行。宇宙萬物都是由它產生的,它是宇宙之母。

“無爲而治”。老子的“道論”,基本上可以概括爲“天人觀”。所以老子的人生哲學和政治哲學,基本上都是以人爲本,順其自然。至於怎麼治國?他認爲最好採取“無爲而治”的方法,讓人民過自由的生活,無爲而治,聽其自然發展,從而達到治理好國家的目的。在老子看來,無爲就是有所作爲,“無爲而無不爲”就是這個意思。老子反對以刑、禮、智治國。他反對增加人民的稅收,反對擁有強大的軍隊。他說:“誰樂意殺人,誰就不可能在這個世界上成功。”(《第三十一章》)他也反對工商業,反對知識,反對文化。在老子看來,如果人類社會不要“智”、“仁義”、“智利”,國家就要被統治。這三件事不足以治國。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人專注於“簡單”,少一些“私慾”,不求知識,這樣才能沒有後顧之憂。

老子嚮往的夢幻世界是一個小國寡民的原始社會。他說:“一個人少的小國,讓人民有所富餘,讓人民寧死也不遠走他鄉。雖然有船,但是沒地方坐。雖有兵,無話可說。這樣人們就可以再次使用它。甘其食,美服,安宅,樂風俗,鄰國,雞犬之聲,民不往來。”(《第八十章》老子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人民休養生息、緩解剝削的迫切願望。老子說,人爲什麼過着飢寒交迫的生活?那是因爲他們的君主收了更多的稅。“民以食爲天”(《第七十五章》)。他還說,“人不怕死,你爲什麼怕死?”(《第七十四章》)這反映了老子政治思想中的改良因素。但小國寡民的夢想是幻想,違背了社會歷史發展規律。但要看到,老子的行動是對奴隸社會制度不合理的攻擊,但對後世改良思想家和空想社會改革者的影響是深遠的。

對立互補。老子理論的精髓是他的高明辯證法。我觀察了自然界的變化,生與死的關係,新與舊的關係,社會史與政治成敗、福與禍的關係,在事物中發現了一些辯證的規律。《道德經》,也深刻地論證了對立面相輔相成,事物必然顛倒的道理。老子說,有與無是天生的,難與易是相輔相成的,長與短只有相互比較才能揭示,不同的聲音產生和諧,前後對立,有先後之分。總之,我承認事物是在矛盾中發展的。任何事物都必須是顛倒的,即事物發生變化時向相反的一面過渡,必要時完全變成相反的一面。因此,老子一再警告統治者,他們必須擺脫那些極端和過度的措施,不

那麼,事情就會走向另一個極端,世界也就因此失去了。在他看來,一個好的統治者必須知道弱勝強的道理。爲了證明弱勝強,軟勝強,他舉了很多例子。他經常用水來比較自然力的偉大和人類的高尚品質。他說:“世界上沒有什麼比水更弱,但沒有什麼能戰勝強者。不容易。柔勝剛,弱勝強,天下不知,可爲也。”(《第七十八章》)意思是世界上沒有比水弱的東西,沒有比水更強的攻擊力量這個事實是無法改變的。世界上沒有一個人不明白,軟戰勝硬,弱戰勝強,但是沒有人能做到。老子認爲,在發展的過程中,弱者是不可戰勝的,這對於人們認識到新勢力是不可戰勝的,具有進取意義。

當然,老子的辯證自然觀直觀、原始、簡單,缺乏科學論證。同時,他的辯證觀缺乏不可調和的戰鬥精神,受到時代和階級的制約。儘管如此,《道德經》中燦爛的思想火花,是值得我們珍惜的歷史遺產。

我們要以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態度來看待和學習《道德經》。老子的思想並不都是正確的、科學的,但仍有許多值得借鑑的哲學思想,對我們當下的生活仍有借鑑意義。也許,在未來的生活中,《道德經》會幫助我走向成功的彼岸。

老子道德經讀後感8

《道德經》強調尊重自然規律,順應潮流。“人遵法,地遵法,天遵法,路遵法。”道即法,法源於自然。人只有遵循自然規律纔能有所作爲。違反自然規律必然要受到懲罰。工業發展造成的環境污染直到今天才被認識到。教育也是如此。只有遵循教育規律,孩子的成長規律,順其自然,因材施教,纔能有效。《道德經》說:“教學無字,無爲之利,天下所希冀。”教育不是讓老師多教學生,而是讓學生自己去學習,去體驗,收益會更大。

《道德經》用簡單的辯證方法論審視世界和生活,多次強調“做而不猶豫,生而無有,行而不依靠,行而不生”。一個人做事要腳踏實地,不求華麗的辭藻;有所作爲,不能居功自傲,應該謙虛謹慎,正確對待自己。正確對待自己是最難的,所以說“知人者智,知友者智”。很多人犯錯,往往是因爲缺乏自知之明,帶着一點點成績得意忘形;如果你遇到一點挫折,你就會失去信心。

《道德經》用辯證思維審視人生的不幸與福報。所謂“不幸靠幸福,幸福靠不幸”。因此,人們應該爲和平時期的危險做好準備。事情順利的時候要想到自己會遇到的各種挑戰,讀完覺得困難的時候要想到美好的未來。《道德經》也告訴人們,有一件事是可以通過犯錯來避免的,那就是我們常說的“知足常樂”。“罪大惡極

《道德經》最後一章說:“信仰不美好,善言不可信;好人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知,知者不知。天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勿爭也。”真實的話不華麗,華麗的話不真實;好人不善於辯論。人們不一定善良;真正有知識的人不炫耀,自以爲什麼都懂的人不一定有知識;自然法則是讓萬物受益,而不是傷害;高尚的人的準則是默默工作,不與人競爭。我覺得應該以此爲座右銘:不要聽華麗的詞藻和美麗的奉承;不炫耀,好好學習;努力工作,謙虛謹慎,爲人民做力所能及的貢獻。

老子道德經讀後感9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意思是,禍是造成福的前提,而福又內含禍的因素。也就是說,好事和壞事是能夠互相轉化的,在必須的條件下,福就會變成禍,禍也能變成福。老子說的這句名言,是很有道理的。

老子是中國,也是全世界最早具有辯證法思想的哲學家之一。關於老子其人、其書及其“道論”歷來有爭論。根據司馬遷在《史記》一書中給他寫的一個簡單的傳記來看,他是春秋時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國苦縣(今河南鹿邑縣)厲鄉曲仁里人。“老子”是人們對他的稱呼,“老”是年高德重的意思,“子”是古代對男子的美稱。他的生卒年月不詳。

老子做過周朝的“守藏室史”,所以他諳於掌故,熟於禮制,不僅僅有豐富的歷史知識,並有廣泛的自然科學知識。

公元前520年,周王室發生爭奪王位的內戰,這年4月,周景王卒,大夫劉耿立王子猛爲悼王。王子朝殺悼王自立。晉人攻王子朝,立王子匄爲敬王。這次內戰達5年之久,公元前516年,王子朝失敗,席捲周室典籍,逃奔楚國;老子所掌握的圖書亦被帶走。於是,老子遂被罷免而歸居。形勢的變化,使老子的地位發生變化,使他的思想起了大轉變,由守禮轉向反禮。

老子由於身受奴隸主貴族當權者的迫害,爲了避免禍害,不得不“自隱無名”,流落四方,之後,他西行去秦國。經過函谷關(今河南靈寶縣西南)時,關令尹喜明白老子將遠走隱去,便請老子留言。於是老子寫下了5000字的《老子》。相傳老子出關時,騎着青牛飄然而去。

老子的思想主張,大都保存在《老子》一書中。《老子》共81章,分上下兩篇,共5000多字。因爲它所講的是道與德的問題,之後人們又稱它爲《老子道德經》。此刻我們所見到的《老子》一書,並不是老子的原著,因有戰國時人增益的文字,但其中的主要思想卻是屬於老子的。

《老子》一書,文詞簡短,艱深難懂,因此後人作了許多註解。最通行的有西漢時道學家河上公注,三國時魏國哲學家王弼注,還有清朝時魏源的《老子本義》,等等。下方我們就透過《老子》這本書,來了解老子的哲學和政治思想。

“道”是天地萬物的本源。老子是我國第一個力圖從自然本身來解釋世界,而不求助於超自然的主宰——天帝的意志的哲學家。在老子之前,人們以爲宇宙間的萬物都有神在統治着,最高的神就是天,又稱天帝。這種觀念,到了社會大變革的春秋時期纔開始了變化。老子就是較早的從哲學方面有意識地、明確地否認天帝的思想家。他在《周易》的基礎上,進一步闡明“道”是天地萬物的本源。老子“道論”的中心思想是:“道即自然,自然即道”。他說,“道”是萬物之母:“道可道,十分道。名可名,十分名。無,名天地之始。

有,名萬物之母。”(《第一章》)這就是說,作爲宇宙的本源就是道,它是永遠存在的。道的運行是自由的、必然的,即按其自身的規律而運行。天地萬物都是由它產生的,它是宇宙的母體。

老子認爲,道產生了天地,德是道的性能,天地生養着萬物,萬物各成其形,各備其用。所以萬物沒有不尊道而貴德的。道的尊崇,德的貴重,不是有誰給它爵位,而是自然而然的。所以道產生天地,德畜養萬物,長育萬物,成熟萬物,覆蓋萬物。他說:“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

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爵,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蓋之覆之。”(《第五十一章》)這樣,老子遂把自然創造的根源歸於自然本身,從而摧毀了一切超自然的主宰,一切宗教和唯心論的基礎。因此,老子的天道自然觀,在當時有很大的進步好處,它打倒了宗教的天帝,否認了鬼神的威靈。當然,老子的“道論”剛從傳統的宗教解放出來,還未能完全擺脫宗教的影響;他的自然決定論,使人完全聽命於自然,輕視了人對自然界的反作用。之後有的哲學家把它發展爲定命論,爲害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