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子部>道家老子>

關於《道德經》讀後感(通用17篇)

道家老子 閱讀(2.61W)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於《道德經》讀後感(通用1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道德經》讀後感(通用17篇)

《道德經》讀後感1

提及道德經,大家都耳熟能詳,這是一部蘊藏着豐富的人生哲理的經典著作,其中包含以哲學,政治,軍事方面的論述!

道德經的薰陶是在兒子讀四小時被他每天的朗誦帶動的,後來也有幸跟隨學校組織的家長素讀一起打卡,和孩子一起互幫互助而習之。

雖然剛開始接觸時有些枯燥難懂,語感不太順口,不會的地方也虛心請教孩子,但在雒老師的組織和帶領下,不清楚的地方再借助陳琴老師的誦讀,慢慢的就找到了感覺,在班裏素讀打卡羣裏,和大家一起堅持每天誦讀一段,也在每週三的家長志願者統計時鞏固一遍,這本書拿起放下,放下再拿起,突然之間就感覺到親切,每當在某個地方看到有道德經中的典句,就有一種激動的心情!在道德經中多次提到“無爲”,我覺得無爲就是順其自然的把當下的事情做好,那麼用在我們爲人處世上,就是讓自己對待別人要寬容大度。“無爲”不是讓我們什麼事都不去做,而是不去做不符合自然規律的事情,只要不違背自然規律,你所做的其他事就是無所不爲的,“無爲”是一種心境,一種修養!

又如“少則多,多則惑”其實就是說自己無論在學習中還是工作上,集中在一個點上努力下功夫,長此以往纔能有所收穫,如果像蜻蜓點水,這裏一下,那裏一下,反而會一事無成,終會無所收穫!就像現在盛行的“抖音”,那些百萬粉絲所關注的網紅,其實她們就秉承着做垂直領域,就是老子所說的,在某個點上下功夫去努力做好一件事,成功的機率就越大!

就拿讀書這件事說吧,有很多人讀幾天感覺沒啥收穫,就給自己找理由放棄了,“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事”,如果想把一件事做好,就去堅持,也就沒有什麼困難不能被克服了,我們雖不能與聖人相比,至少可以學會堅持,學習老子他老人家做事對事的態度,用無爲之心做有用之事!

對於道德經的體會每個人都從不同的角度結合自己的生活去理解,每個人也在自己的領域去體會和領悟着這經典之作,讓我們大家在道德經中讀出自己的生活感悟,悟之用之享之!

《道德經》讀後感2

孟子曰:性本善,荀子曰:性本惡。自古以來,善惡之辯就已存在。人們對於美善的理解不盡相同,但對於美善的追究卻從未停歇。《道德經》有云: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在老子的眼裏,水澤被萬物,卻不與誰爭,即爲上善。這種大善似有一種奉獻自己成全他人的意味,就如同落紅化作春泥護花,春雪化爲甘露滋養大地一般。這種至高境界的善,不僅僅只是道家的追求,佛家的普度衆生以及儒家的仁愛都是在向這種至善無限靠近。

《道德經》第二十七章裏講到: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意思是,聖人經常救贖他人,因此沒有人會被拋棄;聖人常常珍愛萬物,因此沒有什麼東西會被浪費。渡人是一種善,就好像伯樂一樣,能在衆多的馬中挑出千里馬,使它的才美外顯,不至於祗辱於奴隸人之手。愛物也是一種善,這種善對於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有着重要的意義。

在久遠的古代,我們的祖先便與自然達成一種天然的默契。春種,秋收,冬藏,狩獵時不捕懷着幼崽的母獸和幼獸,捕魚時也不用細小網眼的漁網,人們懂得與自然保持平衡。而工業革命至今,人們對於自然地索取有增無減,甚至涸澤而漁不顧後果。最後招致大自然對人類這種無度掠奪和破壞的懲罰,霧霾、沙塵暴、極端天氣等無不威脅着人類自身的生存和發展。如果我們能夠早點明白《道德經》中蘊藏着的善物之善,那麼也許有許多的動物還存在於地球上而不是博物館中。

老子還在《道德經》中寫道:與善仁,言善信,夫唯不爭,故無尤。這裏的善,是一種智慧的處世之道。與人相處,要本着與人爲善態度,說話時要真誠誠信,遵守諾言。夫子有言“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可遠怨矣。”即對待自己要嚴格要求,對待別人則要寬容。這樣我們之間才能夠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善有至善但無大小,奉獻社會熱衷公益爲善;尊老愛幼,與人爲善是善;愛護花草,與自然和諧相處也是善。當小善積累如潺潺溪流,再匯入江海,那麼我們所追求的上善一定也會隱於此間。

《道德經》讀後感3

看到新華網發的這尊老子金像,我激動萬分!因爲我從三歲起就背誦《老子道德經》了。如今我對這本書還是情有獨鍾、愛不釋手。

我一個小小的女孩兒,爲什麼喜歡洋洋五千字的道德經呢?因爲背經誦典,就可以“與經典同行,與聖賢爲友”;還因爲“與智者同行,你會不同凡響;與高人爲伍,你能登上巔峯”。老子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思想家和哲學家,兩千五百年前,他寫下了道德經。這本書是人類智慧的源泉,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結晶。無論是什麼人,都可以學習,都可以受益。連魯迅和愛因斯坦都喜歡道德經呢!這本書裏有許多經典名句,經常縈繞在我的耳邊,激勵我不斷前進。

記得我剛上國小的時候,有一次數學考試,我一看卷子,高興得幾乎跳起來!哈哈!太簡單了,我準能得一百分!於是,我急急忙忙地答完,也不檢查,就得意洋洋地交了卷子。還暗暗地嘲笑同學像蝸牛一樣慢。第二天老師說:“大家考得很好,劉愷溪100分……”我伸着長長的脖子,瞪着圓溜溜的大眼睛,着急地盼着喊我的名字……徐嘉88分!我的心一下子跳到了嗓子眼兒,嚇得目瞪口呆!我蒙了!這時,我感到老子爺爺貼着我的耳朵說:“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我頓時明白了:要從頭做起,一步一個腳印地努力!

從那以後,我刻苦地學好每一門功課,認真地做好每一件事情……三年多下來,我取得了累累碩果:我年年都被評爲校、區三好學生,在學校、區、市和全國共得了四十多個獎項和證書,其中有作文全國一等和二等獎,英語青島市金獎,DV市一等獎,鋼琴市銀獎並考出了八級……我打心眼兒裏感謝老子爺爺!感謝《老子道德經》!是他老人家領着我,是道德經撫育着我,走過了一年又一年,使我懂得了很多很多……使我變得知書達理,心胸開闊,聰慧堅強

我多麼想天天拉着老子爺爺的手,騎着青牛,背誦着他的經典著作,和億萬個“國學熱”們一直走啊走,攀啊攀,登上光輝的頂點……

《道德經》讀後感4

今天終於把道德經讀了100遍,終於擺脫了被債主催的感覺。讓我們盡全力寫一篇博客。

但是剛看的時候看多了暈倒了;越讀越經文,感覺每天的失落。被古老師逼着寫博客讓我想起了讀研時的趣事。

當時我們戲劇專業一共3個導師,每個導師有1~2個研究生,一共4個人。所以所有的課都直接去老師家。有時候上課討論名劇的課文,有時候老師放CD。看碟片當然很開心。沒想到,老師拿遙控器的時候,愣了一下。“我們來分析一下這段!”頓時懵了。畢竟看碟的時候,看劇是感性的,需要的是共鳴效果;突然大腦要切換到理論分析和邏輯思維,處於空白狀態,就要搜索大腦的每一個角落去回憶可用的情節,尋找可用的理論框架。再看完碟片,感覺有點抖索。我時不時用眼角看看老師要不要拿遙控器。我看劇的時候也嘗試調動一些腦細胞做一些分析,但是後者基本上很難做到。老師停頓的時候,我們四個人總是不知所措,不喜歡看。

讀《道德經》寫博也很難。讀聖經的時候,隨着次數的增加,越來越像小和尚唸經一樣漫不經心。按照照顧老師的理論,不需要動腦,總結事情寫博一定要動腦。當你在兩者之間切換時,你會情不自禁地感到失落。

我們擠一點“牙膏”:在人生的初始階段,因爲我們的身體和生活條件在“不斷增加”,我們的精力會更多甚至完全投入到外在的東西上,比如“爲了學習”,比如追求名利。在那個階段,我們滿懷雄心壯志,意氣風發,痛斥方遒,相信人定勝天,相信人定勝天,相信“我能行”。但是當我們的身體、事業、生活的其他方面都在慢慢衰退,也就是“日薄西山”的時候,大家就會轉向內心,也就是“求道”。具體的道雖然多種多樣,但可能是儒、道、佛、基督、心理學、瑜伽、其他靈魂的雞湯,也可能是大法。看到我不行,人的終結就是神的開始,道的開始。

《道德經》讀後感5

“沒什麼,世界的開始”

生命從何而來?父親的精子和母親的卵子都是沒有“生命”的東西,就像我們身體裏的任何細胞一樣。即使它們有其特殊性,但只有結合起來才能形成一個特殊的東西。比如泥與火結合形成陶器,形狀和質地都變了,但本質不變,還是無生命的。從精卵結合到嬰兒,生命從何而來?

人生是什麼?如果生命是健康身體的組合,那麼如果有科學家無縫組合的健康器官,這樣的“人”會有生命嗎?如果是,討論“靈”和“魂”有什麼意義?如果不是,靈魂會在肉體死後死去嗎?如果靈魂永生,他們會去哪裏?

“出名,不是很出名”

語言和名字不能互相附加。我覺得在某種程度上是科學的。賢者的言論在他所處的時代和生活背景下是可行的。但無論是自然還是社會,還是每一個個體,都在變化。比如孔子重視“禮”,是因爲人的心在週末不老,道德相反。《紅樓夢》年,在一個家教嚴格的大家庭裏,是對年輕人自由思想的扼殺。魯迅的反傳統文化是,外國不得不迫使中國人面對戰爭,面對生存困境。在生活如此艱難的戰爭時代,普通人是不可能懂禮儀,談音樂的。在這個世界上,隨着經濟、科技和網絡的發展,人們想要有更多的錢,無休止地追求美、物質和權力,這違背了自然規律。

世間萬物,到了巔峯都會衰落。如果人的物質慾望得不到抑制,一定程度上肯定會阻礙人的思想或精神。所以近代說要復興國學,因爲國學有中庸之道,有敬畏自然之心。比如,人們應該遵守這樣的規則,嚴冬過後,春天一定會到來,嚴冬自然會持續幾千年。所以,人在“知”之後,要採取平和的生活方式,日復一日地探索宇宙中生命的真諦。

“所以,總沒有,我想看它的精彩;經常,我想看。”

就像我的第一個問題,世界上還有很多未解之謎。現實中似乎沒有什麼線索,要找“沒有”。而“無”是神祕的,要從“有”開始仔細考察線索。送東西也有辦法,但生活也有辦法。正所謂“兩者出異名”,“道爲一”,所以“無”也是可觀的。

《道德經》讀後感6

《道德經》強調尊重自然規律,順應潮流。“人遵法,地遵法,天遵法,路遵法。”道即法,法源於自然。人只有遵循自然規律纔能有所作爲。違反自然規律必然要受到懲罰。工業發展造成的環境污染直到今天才被認識到。教育也是如此。只有遵循教育規律,孩子的成長規律,順其自然,因材施教,纔能有效。《道德經》說:“教學無字,無爲之利,天下所希冀。”教育不是讓老師多教學生,而是讓學生自己去學習,去體驗,收益會更大。

《道德經》用簡單的辯證方法論審視世界和生活,多次強調“做而不猶豫,生而無有,行而不依靠,行而不生”。一個人做事要腳踏實地,不求華麗的辭藻;有所作爲,不能居功自傲,應該謙虛謹慎,正確對待自己。正確對待自己是最難的,所以說“知人者智,知友者智”。很多人犯錯,往往是因爲缺乏自知之明,帶着一點點成績得意忘形;如果你遇到一點挫折,你就會失去信心。

《道德經》用辯證思維審視人生的不幸與福報。所謂“不幸靠幸福,幸福靠不幸”。因此,人們應該爲和平時期的危險做好準備。事情順利的時候要想到自己會遇到的各種挑戰,讀完覺得困難的時候要想到美好的未來。《道德經》也告訴人們,有一件事是可以通過犯錯來避免的,那就是我們常說的“知足常樂”。“罪大惡極

《道德經》最後一章說:“信仰不美好,善言不可信;好人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知,知者不知。天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勿爭也。”真實的話不華麗,華麗的話不真實;好人不善於辯論。人們不一定善良;真正有知識的人不炫耀,自以爲什麼都懂的人不一定有知識;自然法則是讓萬物受益,而不是傷害;高尚的人的準則是默默工作,不與人競爭。我覺得應該以此爲座右銘:不要聽華麗的詞藻和美麗的奉承;不炫耀,好好學習;努力工作,謙虛謹慎,爲人民做力所能及的貢獻。

《道德經》讀後感7

每個人都想從書本中汲取點什麼,不同層次的人考慮會有所不同。由於這種差異性的原因,我的眼光從當今移開,去古書中找尋。讀點自己不懂得東西,瞭解一些高深的理論,以期提升自己的素質。經朋友的推薦,找到一本人民文學出版社的《道德經解讀》,試讀之後,雖不甚理解,僅得皮毛,但堅持靜靜看完,零散地記載了些東西。結合現實,生髮些個人的東西,爲我所用。

老子,公元前571 年出生於楚國。本姓李,名耳,李聃是他的稱,而老子是人們對他的敬稱。曾做過小官,職位不高。這和傳統的文人沒有太多的不同,後來辭官歸隱,生活平靜,精通修養之術。據說活了200 歲,是道教的開山鼻祖,都尊他爲太上老君 。他的哲學思想與其他的偉人有太多的不同,我們總說自己缺乏信仰,那麼什麼支撐我們活下去。“道法自然”、“無爲而治”,想探尋一下“道”爲何物。

老子的《道德經》中,說“道”是空虛無形,但不是空無所有。如果從物質層面而言,創萬物的(自然界)是“道”,由自然之道引申到治國之道,再回歸到個人的修身之道,可以說“道”的作用是巨大的。支配一切事物,是一種宇宙萬物存在和發展所依賴的力量。

“道”,是對付應變之術,是法則和智慧,是自然規律。“道可道,非常道”,“道是不可言說的,它一落到語言上,人就無法理解其超越形象的內涵。”就大的方面,老子的治國之道是清靜無爲的統治方式,就個人而言,我們該成爲一個有“道”之士。

《道德經》告訴我們,“道”是人類自然和社會的法則。其實讀書學習要遵道,做人做事要遵道。安然,順天道,合人道。生生不息,永恆長存。領悟之後,尋求解脫。心浮氣躁的我們,孔子的“禮”“仁”,有時顯得蒼白。莊子亦如老子一樣,看開了,活得坦然。自然存活的愉悅,我亦滿心期待,於是記之。

《道德經》讀後感8

我覺得任何一個翻閱《道德經》的人最七年級定會大笑;然後笑他自己竟然會這樣笑;最後會覺得現在很需要這種學說。至少,這會是大多數人初讀老子的反應,我自己就是如此。林語堂曾經這樣說過。

對於《道德經》,很多人用“博大精深”來形容,對於我這種凡夫俗子,纔在短時間內粗讀了一回讓國內國外深入研究的《道德經》,要寫出一篇震驚全場的讀後感,實在是笑話。不過,在此,我僅表達一下我對看完《道德經》的切身感受。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開頭一句,揭示的是人們的價值觀問題,價值觀不同,人生追求和所遵循的道路就不同。不同的追求,不同的道路,必然造就不同的人生和社會。開頭這十二個字是通篇的總綱。老子著道德篇,旨在向世人指明可以免禍於身,免禍於社會的聖人之道。"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是聖人所行之道,所求之名,非常人所行之道,所求之名。同一條人生道路,卻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走法。

一是走聖人之道,也就是順其自然,返樸歸真之道。

一是走常人之道,也就是追求外在的名利之道。

不同的道路,必然造就不同的人生和社會。這看似是一個簡單的命題,可是,當我們真正選擇起屬於自己的“聖人之路”的時候,卻難免會碰上不少阻礙。當代社會,名與利的追逐太普遍了,要真正做到順其自然,返璞歸真的人又有多少?恐怕大多數人都會持否定的答案。但是,我並不認爲《道德經》是高高在上,遙遠而不可攀的。當我們看透世俗的風景,也許我們會靜靜地看細水長流。在假日愜意的下午,品上一壺上等的茶,細讀《道德經》,感受它對心靈的洗禮也不一定。

老子的《道德經》雖然久遠,但它對於我們的現實意義卻一點也沒有“久遠”的意味。每讀一次,我們就有一次新的收穫。以上僅是我對於《道德經》的一些淺見,我建議每個人都應該讀一讀道德經,這不僅能陶冶我們的素養,也能使國家素養水平整體水平提高。

《道德經》讀後感9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爲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智,強其骨,常使無知無慾。使夫智者不敢爲也。爲無爲,則無不治。”

意思是:不推崇有才能的人,使人民不去爭奪功名利祿;不以難以得到的東西爲珍貴之物,使人民不去偷盜;不顯現那些能誘發人們貪慾的東西,使人民的本心不被擾亂。所以,聖人治理天下,要純潔人們的心思,滿足人們的溫飽,減損人們的遺志,增強人們的體魄。永遠使人們沒有知識,沒有慾望。使那些自以爲聰明之人不敢自作主張,以無爲的方式去對待一切,就沒有辦不成的事。

老子主張無知無慾,與他所處的歷史背景有密切關係。周王朝分崩離析,五霸代興,戰爭頻繁,野心勃勃的諸侯們都像代周而立,社會生產力在不斷的爭鬥中遭到了極大的破壞。老子面對戰亂痛心疾首,因此提出人的本性本來是清靜純潔的,只是受到了名利物慾的隱憂,爭名奪利,貪圖物慾,於是就產生了奸詐巧僞之心。二者是引起社會動亂的根源。主張去除名利,淨化人們的心靈,是一個美好的願望。

從對於人類文明發展史進行反思這一角度來看,老子的思想是深刻的,具有強烈的危機意識,生存意識。人類文明的不斷進步是以破壞環境爲代價的,人類已經遭到了大自然的報復。

人類是地球上最有智慧的動物,同時也是破壞地球、污染環境的罪魁禍首。由於人的活動,地球的臭氧層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壞。全球平均氣溫逐年上升,酸雨日益增多。大氣、水源、土壤等極大地損害和惡化。大自然已開始瘋狂報復人類。據統計,全世界有五分之四的城市居民生活在污染的大氣環境中,引用這不符合衛生要求的水。這些污染又翻過威脅着整個人類的生存,全球每年有500萬人死於癌症,而癌症決大多數十有環境污染因素引起的。

地球母親已千瘡百孔,傷痕累累。人們爲創造了前所未有的知識、財富而沾沾自喜。殊不知,人類在不斷着創造文明,同時也在不斷爲自己挖掘着墳墓。

《道德經》讀後感10

上學期,我們接觸到了國學這一門課程。每個年級的國學課本不同,我們五年級,學的是老子的《道德經》。

一開始,我一點兒也不理解,老子講的道家學。老子說,道非常模糊,它看不着也摸不着,它令人捉摸不清,但它卻是推動世間萬物進化的力量。我就不明白了,按老子所說,那這個道就是無形的嘍,既摸不着也看不着。如果是無形的`,它哪來那麼大的能量去推動萬物進化、變化?我認爲,世間萬物的變化,是自然形成的,怎麼倒成了這個無影無形的道所致?老子還說,人在做任何事情時都帶着道,可我做事情時怎麼看都只看到周圍的灰塵,哪裏有道,道在哪裏?我十分迷惑。不過我的這些想法,大家似乎都有。老子是得道高人,他講的話,我們怎麼能一下子就理解得了呢?有時,連那些專門研究國學的老師都不能完全明白老子思想中蘊含的道理。我想:雖然,老子說的大概念、大設想、大道我們不能很快明白,但他從“大道”裏說出來的生活小道理卻能讓我們豁然開朗,發現生活中無處不在的道的道理。

老子說:“有之以爲利,無之以爲用”,這一句就讓我佩服之至,情不自禁地稱讚老子觀察身邊細小事物的能力。這一句的意思是:有形的實體之所以能給人帶來方便,其實是無形的空虛之處發揮了作用。沒錯,你看:一個杯子,水倒進去是杯子裏的空虛之處容納了它,而不是實的那一部分容納它。同樣的道理,一個房子,只有有了房子中間的空地方,房子纔有了它的作用,它纔可以住人。現在,我們想象,空虛之中含了道,那麼,是不是就是道在無形之中幫助了我們?哈!對,就是這樣,這樣一來,老子的話是說得過去的。

經過註釋的指點,加上我自己的理解,也才領悟了這麼一點點,但這卻讓我很有成就感。想到這《道德經》裏還有多少的祕密等着我去發現,不禁讓我悠然神往。我想我愛上了《道德經》,愛上了國學,愛上了中華五千年的文明……

《道德經》讀後感11

事物總有對立的一面,道德經第二章讀後感。有喜纔會有悲,有歡纔會有愁,有希望纔會害怕失望。歡喜、悲愁、害怕都是因爲心中有“欲”。“欲”既然能帶來歡喜、悲愁、使人畏懼。那麼無“欲”當是無悲、無喜、無歡、無愁、無畏的。一個遇事能處變不驚、沉着應對,面對困難無所畏懼的人,那是因爲他心中不受這件事的對立面,也就是不受其他“慾望”的干擾。所謂無慾而心靜與無欲則剛,就是這個道理。“無慾”並不是要人擯棄七情六慾,能拋棄七情六慾的那不是人,是“神”。“無慾”真正要做的,是“處無爲之事,行不言之教”。萬事萬物產生時,不要用其他念頭去禁錮和干預,要順其自然,不能以自我爲中心去思考;當事、物發展後不要自以爲盡了力;而當事物發展到一定高度後,也不要居功自滿;只有不受各種對立因素的干擾,事、物才能最終達到圓滿。

上面這個過程就好比心中有一個好的“創意”,還沒開始去實施時,自己就不斷的用各種理由去否定它,那麼這個“創意”肯定是不會展現出來的。只有去實施這個“創意”,它才能逐步展現出來。當這個“創意”實施到一定階段,出現困難後,也不要爲自己找各種藉口來中斷它,只有一心一意做下去,這個“創意”的效果才能最終展現。而當這個“創意”最終得以實現後,也不要沾沾自喜,自得自滿,只有這樣才能使這個“創意”達到完美的效果。這個“創意”可以是一個創業的點子,也可以是對一個姑娘的愛慕之心,也可以是一種生活的態度,也可以是爲人處世的方法等等。

天下皆知美之爲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爲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傾,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爲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爲始,生而不有,爲了不持,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道德經》讀後感12

老子被後人按照西方哲學體系的標準,被歸入自然主義哲學家的範疇,是有道理的,他對社會、個人存在、發展的哲思觀點,都是從自然規律類比推理過來的,一句話以天道推理人道,用道德經的話就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自然規律非常多,難以用具體語言駕馭,所以創造了本體論的“道”,整體代表自然規律。

此章,用反例的自然和社會現象,證明天道的規矩是不居功,不作爲,不佔有,隱含了一個觀念“得道高人~聖人應該循天道,做到功成身退,不貪功,不念名,治理社會不要因爲個人慾望而下發過多指令制定過多政策”。

當代,我認爲,阿里巴巴的馬雲是修道得道了的,順應天道而爲,功成身退,急流勇退,境界非常高,東哥一直想跟他玩,人家直接不玩了,急流能勇退,足見其道行只高。

東哥有多想跟他玩?有一次中央電視臺的訪談節目,主持人把馬雲的照片發出來,問東哥,“馬總你們做一個行業,你們應給很熟悉吧“,他回答“不熟悉,這麼多年一起吃過一次飯,另外,可能沒有共同語言,因爲不是一代人”,從話中我們能感受到東哥內心是把馬雲當做超越的對象,商業上的敵人,所以才如此急於用馬雲年齡比我虛長几歲,我比他年輕來向人證明我可以,我比他可以。

我再用一個例子來證明,馬雲絕對是讀道德經而得道的例子,在贏在中國的節目裏,阿里巴巴當時還沒有現在這麼如日中天,他也沒有如此功名,當時節目組是把熊曉鴿,吳鷹等人作爲更大貴客對待,但是馬雲節目中金句百出,如魚得水,其中一句話“心中無敵,則無敵於天下”的金句,他這個觀點和道德經中上經二十二章的觀點一模一樣。

《道德經》讀後感13

首先,從身體層面上來講,老子認爲我們身體80%的疾病都與心理和情緒有關,也就是心理不健康。這一論述與當代的“抗疫名家”中科院鍾南山院士的觀點非常一致。

當今社會,我們努力地追逐錢財、名利,在巨大的名利場前,慾望不斷膨脹,無法滿足,心情焦慮,不惜大量消耗自己的身體資源,能量,也就是內耗,破壞了身體陰陽平衡。久而久之,疾病找上門來。

就拿我們投資界來說,許多享有盛名聲譽的投資大佬追求高收益,高業績,在名利雙收的耀眼光環籠罩下,迷失自我,日夜研究,殫精竭慮,最終累垮身體,英年早逝。令我們唏噓不已,身體沒了,什麼都是扯淡,這種捨本求末的做法應當令我們警醒。

當今社會,快節奏,高能量膳食,低運動,焦慮的不斷攀比心理,無法滿足的慾望,全方位構築了我們的身體負能量,造成我們的身體重負不堪。錦衣玉食,甚是歡喜,但無節制的生活習慣帶給我們的身體是妥妥的傷害。

老祖宗幾千年遺傳下來的我們身體基因,承受不住近幾十年國家大力發展帶給我們突然變化的富足生活,需要我們有節制地規避身體健康風險。

老子提倡我們降低慾望,放低自己,上善若水,厚德載物,以平和的心態,愉悅的心理,知足常樂,豁達樂觀地生活,注重陰陽平衡,善待自己的身體,方能健康幸福長壽。

因古典國學的深奧內涵,經過我近段時間的反覆的研讀,消化,浮燥的內心也平靜不少,透過表象看本質,也理解了許多事物的發展規律,核心要義,也能冷靜應對處理當今社會各種衆生相。粗淺分享,與君共勉。

《道德經》讀後感14

《道德經》第五十八章: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意思是說,政府的政策穩定、開明,人民就安居樂業,民風淳樸;政府的政策要是經常變化,就會使人民變得狡詐,人心變得自私自利,社會誠信缺失。在第十七章中,老子認爲,好的政府不會亂髮使令,人民只知道政府的存在,取得了業績,只會認爲是自己努力的結果,和政府沒有關係。政策的多變,會造成政府失去誠信,人民不會相信政府。

這兩章內容主要闡述了政府不能隨便亂髮政策,要“貴其言”。政策的多變使政府的公信力降低,人民對政府的話產生懷疑,從而使整個社會的誠信度降低。政策的多變會使一些人不勞而獲,別的人就會學他的樣子,期待政策有所變化,對自己產生利益,社會因此變得浮燥,人民沒有了長期奮鬥的目標,急於求成,急於利用當前的政策爲自己謀利,生怕政策變化讓自己的目標落空。

老子的這種思想,在唐代得到柳宗元的傳承和發展。柳宗元在《梓人傳》中,認爲治理國家,應當像蓋房子的工頭一樣,只需用尺子、規矩和墨斗劃出高低、長短的標準,讓手下的工人按照標準去做就行了,要是有人做不好,批評或是辭退他,他都不會有怨言。不能事必親躬,處處向手下的人炫耀自己的本領,代替手下人工作。在《種樹郭橐駝傳》中,柳宗元提出了,治人要像養樹一樣“順木之天,以致其性”。爲官治民如果“好煩其令”,看起來好像很愛惜人民,政府不停地想辦法頒佈新政策,人民不停地揣磨政策變化的方向,結果卻使政府和人民都覺得很困苦疲乏,社會並不能安定興旺。

《道德經》讀後感15

《道德經》是老子的一部經典名著,我們都知道老子是道家創始人之一在我國曆史擁有重要的地位,他和莊子一起被稱爲“老莊”。我本身不崇拜任何宗教,但是對於《道德經》確實非常喜歡。今天我又捧起這本書讀了起來。

老子在《道德經》裏面說,“道可道,非常道”,老子的意思是用道理可以講出的道理,就不是一般的道理。生活中我們經常和別人講道理,也經常聽別人講道理,但是我們講給被人聽的道理別人是不是聽得懂,或者別人願不願意聽呢。或者反過來,別人講的道理,我們願不願意聽,或者是聽不聽得懂呢。這個問題老子就觀察的很仔細。就這樣一句話解釋很多的道理。

老子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爲芻狗”,老子告訴我們如果天地不仁的話,所有的事物將會被對待的像草狗一樣,就是說我們屬於天地萬物之一也會被當成草狗一樣。如果聖人,就是當權者沒有任意,則會以百姓爲草狗。所以天地對我們是有仁義的。老子在提醒當權者應該善待百姓。

《道德經》說“上善如水。水利萬物而不爭,處衆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夫唯不爭,天下莫能與之爭”。老子提醒當權者以人民爲重,只有不和人民爭,所有人都不能和他們來抗爭。

老子希望所有事物都尊崇自然的發展才能獲得更好的未來。就像道家說的“神人無功,聖人無名”。只有愛護百姓,不與民爭利,國家才能長治久安。

我們現在生長在社會主義的社會,人人平等,國家關心老百姓的生活,這不就是老子說的社會嗎。我們每個人應該像老子說的那樣,爲他人着想,理解他人。

《道德經》讀後感16

《道德經》,是先秦道家的基本典籍,相傳爲戰國時期楚國的老聃所作。老子的言說代表了他對當時政治的反對,和傳統政治社會制度的反對。由“道”、“德”兩部分的論述組成的。

我理解的,道德經的“道”並不只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更是個體修行即修道的法;“德”也不只是我們通常以爲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應必備的特殊的世界觀、方法論以及爲人處世之方法。二者相輔相成,若能合二爲一,則能“修道”成功。

《道德經》“德”的部分,我覺得,並不是僅僅理解爲爲人處世的方法、治家的方法、治國的方法……其實,這也是老子在教給人的修道的方法。德是道的基礎,道是德的昇華。如果沒有德的基礎,爲人處世、治家、安邦治國,很可能都失敗,那他也就不可能再有能力去修道。所以修“德”一者是爲修道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另一方面,修道者更需要擁有寧靜的心境、超脫的人生,這也即是“德”關於仁義、禮信的論述。

現代社會,人們往往會舍德而求道,不亦捨近求遠嗎?不修德,又怎麼會得“道”呢?讀過《道德經》,我又查閱了資料,發現,《道德經》又有一說法爲《德道經》,即德在先,道在後。我想,這也符合老子淳德歸道、全德複道的本意。“德道”除了有道德的內涵,更寓意明德歸道、以德養道的深刻意境。

僅是淺略的閱讀兩遍《道德經》,無論如何都不可能窺得其道,甚至不得皮毛。如同林語堂曾講過的——“我覺得任何一個翻閱《道德經》的人最七年級定會大笑;然後笑他自己竟然會這樣笑;最後會覺得現在很需要這種學說。至少,這會是大多數人初讀老子的反應,我自己就是如此。”希望自己能夠堅持學習《道德經》,修德明道。

《道德經》讀後感17

縱觀幾千年來各家對道德經的瞭解可謂是百花奇放,從修身到治國,再到宗教的崇拜都有,種種的一切所言之道只不過是停留在人的一切現象學上,我對老子的道的解釋用一句話來概括:靜是相對的,動是絕對的。這即是道。

對道的瞭解首先不執着於道這個名字,老子起這個道也是不得已而爲之,我能夠打個比如:就我們生活的地球來說,人從現象去看地球它是靜止,所以說是相對的,但是地球又是從白晝到黑夜再到一年四季之變化,所以說地球又是運動着的,循環不息,而且也是絕對的。有了這個絕對的動之後,地球展示給我們面前的並不以人的意志而刻意運動而是展示在我們面前是靜,而這種靜是人客觀所發覺不到的。我能夠用風來比喻,風吹到你的臉上你覺得一絲的涼快,但是你看不到,摸不着,但是又存在着,看似無其實有,由於你不曉得它什麼時分吹過來,這就是老子首篇道的宇宙自然觀,而從人的角度上,要到達這種境地,是需求修行的,而這種修行是要讓人理解萬物變化開端,老子說過人的道就如嬰兒的一樣,人從生命降生開端,運動曾經存在了,而這種運動不斷到人死爲止,而老子的道並不是生也不是死,它是對一個絕對運動着的生命要做到像風一樣的靜靜的運動着,只要做到靜你才幹到達這個道,而我說的這個靜不是絕對的靜,而是運動着的靜,老子的水就是一個最好的比喻,水是運動着的,而這種運動是如此的自但是不加修飾!

對如今所謂的唯心唯物強加給道是不適宜,由於道曾經包括了一切現象中的唯心和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