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子部>道家老子>

2022《道德經》讀後感集錦15篇

道家老子 閱讀(1.08W)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2022《道德經》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022《道德經》讀後感集錦15篇

2022《道德經》讀後感1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生而不有,爲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道生成了萬物,德養育了萬物,萬物呈現出各種各樣的形態,環境使萬物生長起來。因此,萬物沒有不尊敬道而重視德的。道之所以受到尊敬,德之所以受到重視,就在於它不加干涉而順其自然。所以,道生成了萬物,德養育了萬物;使萬物生長髮育,使萬物成熟結果,使萬物得到撫養和保護。(它)產生了萬物卻不據爲已有,養育了萬物卻不自恃其功,導引了萬物而不做萬物的主宰。這纔是極大極深遠的“德”啊。

老子(本名李耳),字聃,或字諡伯陽,出生於周朝春秋末期楚國苦縣,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中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在道教中,被尊爲道教始祖,稱“太上老君”。

老子思想核心是樸素的辯證法,主張無爲而治、不言之教、物極必反之理。老子是道家性命雙修的始祖,講究虛心實腹、不與人爭的修持。著有《道德經》(又稱《老子》),是全球文字出版發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生而不有,爲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大道生成了萬物,但是不把萬物據爲已有;撫育了萬物,但是不自恃有功;引導了萬物,但是不強加干涉,不以萬物的主宰自居。大道深厚無私,是人類行事的楷模。人們追求禮尚往來,並以此作爲我們行動的指南,這其實是不合乎大道的,也是違背自然規律的。大道遵循自然,無慾無求,即便在付出的時候也從沒想過要得到回報。大道沒有分別之心,所以也就沒有付出和回報的分別了。當大道付出了很多卻得不到回報的時候,它也不會感到煩惱和怨恨。人類卻不同,一旦我們的付出多於回報,或是慾望得不到滿足時,我們就會感到煩惱和怨恨,有的人甚至還會做出極端的事情來,這樣不但傷害自己,也會傷害別人。

在現實生活中,任何人都無法躲避別人有意或無意的傷害。如果我們因爲怨恨曾傷害過我們的一個人而怨恨起整個社會來,就會變得憤世嫉俗、心胸狹窄起來。以充滿仇恨的眼睛看社會,勢必會影響我們的判斷力,在這個世界上,任何人都不是完美的,誰能保證從未傷害過人呢?既然我們也曾傷害過別人,又怎能奢望不被別人有意或無意地傷害呢?因此,當我們的付出和回報不能劃等號時,就一定要冷靜地看待得與失,不要因爲得不到足夠的回報而心生怨恨。老子在這一章中,闡述了只知付出不求回報的思想,這一處世哲學充滿了智慧,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有益的教導。

2022《道德經》讀後感2

兩千年前,一老者乘青牛西出函谷關,關令見紫氣東來,是有聖人至也,遂請聖人作文,聖人留五千言,西去,隱。而今,先賢之言跨越千古傳於我耳,恍惚間,窺得幾分人生真諦。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我們的生活越來越豐富的同時,我們的追求也越來越多。隨之而來的,卻是一系列的問題。一些地方爲了GDP,盲目地破壞生態環境;一些官員爲了金錢,以身試險貪腐;一些民衆爲了滿足口腹之慾,大規模捕殺動物……這些都是現代化生活帶給我們誘惑,對於生活中的種種誘惑,"少私寡慾"纔是上上之策。

"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做於細".看起來困難的事情,往往是從簡單的地方開始的;看起來十分宏大的工程,必然是從很小的地方下手的。我們只要持之以恆,一直去做一個個簡單的步驟,不知不覺中,我們也就完成了在當初看來遙不可及的目標了。海爾總裁張瑞敏說:"什麼是不簡單?把每一件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什麼是不平凡?能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羅蒙諾索夫也說過:"不會做小事的人,也做不出大事來。"只有從小事做起,從細節抓起,才能取得成功。

"知不知,上矣;不知知,病矣"."知"與"不知"是一個永恆的命題,大哲學家蘇格拉底形容自己時的名言是:"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我一無所知。"孔子亦曾言:"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我們不難看到,古今中外但凡取得了輝煌成就的人,往往能夠坦然地承認自己的"無知",而那些整天自以爲是地認爲自己無所不知的人,即使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也往往止步於此,難以向前邁進。要知道,每個人其實都是無知的,而能夠坦然面對自己的無知,才能夠走向"知".

"見素抱樸,少私寡慾",此則修身養性之訣竅;"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此乃爲人處事之要領;"重爲輕根,靜爲躁君",此爲事業成功之前提……

五千言的《道德經》,懷通世之舉,聚先賢之智。字字珠璣,句句箴言,吟之有佳,思之感意。人生如逆旅,我與《道德經》,一路爲伴。

2022《道德經》讀後感3

老莊之說是爲中華民族千年哲思。無爭故無尤,行大道以致天下士,風骨高潔,令人心折。讀《道德經》八十一篇,選其某章,略述吾粗淺看法。

國學之博,致遠而學,此番僅是漫談,諸君見笑。——題記

【養育·聖人處無爲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爲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道家最重要的思想之一,即是“無爲”。但我認爲,有些人雖表面上是遊離世間,但肯定抑制不住人性中“善”、“惡”等因素的影響而去插手世間之事,且受儒家文化中“積極入世”的影響,導致這些“遊離之人”不可能去遵循道家的無爲原則。

既然說到“無爲”原則,便不得不提起漢朝。雖漢武“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但在此之前,道家一直被漢王室所看重,爲漢王室信奉,漢朝開國丞相張良便是道家中人。然而漢朝前期積弱,漢高祖劉邦甚至有被匈奴圍困之辱,那時百姓的生產及生活水平確實無法達到一個王朝強盛所需要達到的水準。

那麼一個強大的王朝要達到的最高準則又是什麼?無非是國家強盛,不被外來者侵略,軍隊可以打勝仗,讓百姓安居樂業等等,這種準則必需要求經濟基礎能夠支持住上層建築所提出的一系列政策。經秦王朝覆滅、楚漢爭霸等諸多戰火洗禮,統一之後,漢朝前期的經濟基礎是明顯達不到要求的,因此漢惠帝之後,漢文帝將道家的“無爲原則”充分運用以治國,使得國家的生產力以及百姓得到充分的休養生息,至於漢文帝的繼承人漢景帝同樣施行相差無幾的政策,事實證明那時“無爲”是對的,百姓的生活水平在短時間之內得到了提高,迎來了華夏曆史上國家大統一之後的第一個盛世——“文景之治”。

如今我們中華民族人口最多的民族是什麼民族呢?無疑是漢族。漢族又是從何時開始有此稱呼的?著名史學家呂思勉說:“漢族之名,起於劉邦稱帝之後。”呂振羽則說:“華族自前漢的武帝宣帝以後,便開始叫漢族。”總而言之,漢族之名自漢王朝始稱。在此之後的歷史舞臺上,漢族,這個偉大豪邁而又命運多舛的民族,一次又一次的擔任着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的重要主角。這也與兩漢時期打下的文化、政治、經濟基礎密不可分。

現代中國人大多隻記得千古一帝漢武帝封狼居胥的赫赫威名,卻少有人記得爲漢武帝鋪墊之前道路的“文景之治”和漢武帝窮兵黷武之後的“輪臺罪己詔”。是以儒家的“有爲而治”與道家的“無爲而治”究竟哪個要更好,在此先不展開,但可以肯定的是,默默貢獻又不願居功的人,纔是最應該受其他人尊重的人。

2022《道德經》讀後感4

《道德經》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老子的傳世之作。他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哲學家,其作品的精華是樸素的辨證法,主張無爲而治,其學說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遠影響。

首先,老子概括了當時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的變化,發現事物發展到一定程度都會向相反的方向變化。因此,他得出"物極必反"的通則,並警戒人們待人做事要適可而止,否則,會得不償失。

現代人普通認爲他的思想十分消極,其實他的思想更多地包含了對廣大勞動人民的酷愛,崇尚安定、和諧的社會生活。他希望經過它的思想來影響統治階級,讓老百姓可以得到更多涵養生息的機會,讓各行各業的人都能發揮主觀能動性,順其自然地向好的方向發展。而不是強加干涉,引起公憤,使人民不得安寧,國家不穩定,社會不和諧。

我以爲"無爲"包含着順其自然不勉強去做的指導思想,因而能夠浸透到生活的各個方面。就比方說教育理念中也需要自創。俗話說"強扭的瓜不甜",學習應是一件自覺自願的事情,學生只要主動地學習,把學習當成一件快樂的事,才能夠學有所成,這就需要我們教育者在教育理論中引導學生快樂、輕鬆、自覺、自願地學習。教育中的無爲而治,不是不爲,而是因勢利導,絕不拔苗助長。不順應自然規律,濫施各種生長激素,不尊重孩子的意願生拉硬扯參加奧數,學鋼琴,拉小提琴等培訓常常適得其反。

同時老子的"物極必反"的思想似乎在預言今天的社會。人類所追求的所謂文化,所謂科技,現代化,都應該是爲人類效勞的,但是環境污染,能源耗盡,消費率增長,失業率上升,貧富差距拉大等等不良現象的出現,不正充分說明了物極必反這一道理嗎?在極度興旺發達之後,人類當有所迴歸,以免走到極致事物向反面發展,最終走到無法挽回的地步。

老子不愧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他的好多觀點和思想,對後人在各個方面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通過學習《道德經》,我明白了做人首先要學會自知、知人、自勝;其次要貴身而輕名利寵辱;最後要牢記“謙受益,滿招損”。做事要順其自然,不強制,不苛求,因勢利導,遵循客觀規律。看待事物要用發展變化的目光,不能一成不變地用舊眼光看待新問題,因爲貴賤美醜是非善惡種種價值判斷都是相對的,而且隨時間、環境的差異而變動。老子的許多觀念主張值得我們去深深思索、去探究、去發現、去實踐,以便指導我們每個人更好地去生活、學習和工作;使國家更穩定、更團結、更繁榮、更興盛、更強大;使社會更和諧、更融洽,遠離戰爭,和平共處,共同發展;使自然界不再遭受人爲的破壞,讓我們人類能跟自然友好共處,和諧發展。

2022《道德經》讀後感5

緣起

三年前,大約20xx年夏,感恩給孩子考察幼兒園的機緣,我瞭解到了一蓮瑞德學堂。曾經嘗試過加入一蓮大家庭。後因一些緣故,機緣還未到。人雖離,心卻在。如果用能量場的說法,一蓮瑞德學堂有一股巨大的能量,吸引着我,感恩一蓮。

20xx年底,開始加入讀經隊伍,得益於學友們的陪伴,老師的引領,一直堅持到現在。今天雖然是最後一課,但在人生道路上,修行卻是剛剛開始——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修身

記得老師說過,“在生活中遇到困難,我們要找經典做靠山,纔會底氣十足。”聽着,學着,悟着,我感覺到經典是聖賢們的總結,如果把人生看成一場探索,那麼經典就是指明燈,當我們陷入迷茫的時候,經典會在冥冥中指引着我,幫助我們撥開雲霧,重見天日。

比如,我以前和現在也會有一些執念,接納力不足,對於人和事物,只接受好的,不喜壞的,但是現在,我能理解了,人生就如同大自然,有白天,也會有黑夜,兩者不是對立的,而是相輔相成的關係。那麼,很多時候,心態就會變了,更奇妙的是,當我們的心改變了,周圍的能量也跟着發生了轉變。

齊家

最喜歡子復老師的國學課,還有一點就是,老師總能給恰當好處地將經典和育兒巧妙地結合起來,給了我們家長一些啓發。

反觀我的家庭裏,親子問題不是問題,問題在我自己身上,我與婆婆,我與父母。學了一段經典時間後,我發現我們的爭執,不是因爲不愛,而是因爲太愛了,而這個愛,都太傻了!都是想把自認爲好的,帶給對方,而忽略了對方真正想要的。當我們收到自己不需要的愛,卻不知感恩,反而嫌棄。這樣,就進入了情緒惡循環。

學了經典以後,每當唱起《春歌》我都會淚流不止。當然,現在愈來愈好了。

我有時候也會反問我自己,學經典是爲了什麼?這或許就是原因吧,如今我知道了有一條路是修身,齊家,我會繼續走下去。大的方向跟對了,自己的小事,自己處理,醒悟,悔改。

治國

近幾年,在國內外新聞中,總能找到經典文化的影子。

近期,孩子爸爸帶了一條新聞,伊拉克迴應美國,要對美宣戰。中方發言:“我方不願與某些國家爲敵,但是某些國家想讓我方成爲敵人,那麼我方絕對是一位合格的敵人!”聽完了,我問孩子,有什麼想說的或者有什麼疑問,孩子說:“最後一句沒聽懂,不是說不想打架嘛,怎麼後來又說想打架呢?”我和孩子爸爸都笑了……

得益於學堂,得益於家長涵養班。感恩學堂,感恩經典,新的一年,願自己:愈錯愈改,愈改愈好!

2022《道德經》讀後感6

這兩週持續收聽《道德經》帶給我最大的變化是,心態變得越來越平和,對於當下、未來的焦慮得以一定的化解。未曾想,這樣一個小小的美妙的緣分,帶給了我生命中最燦爛的時光。我的所見所聞所感,一次又一次的觸動靈魂的深處,激發我內心深處探尋生命的本真的願望。

從羅博士那富有人格魅力的講解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不計回報”,當時腦海中立刻蹦出“奉獻、友愛、互助、進步”,我深刻體會到了只有不計回報的付出愛心,內心才體會到真正的快樂。我們都知道,父母與孩子的關係,父母生、養育我們,並未要求有任何回報,只是盼望我們能夠健康、快樂成長。我們會以同樣的愛去回報他們,這種付出是快樂的,我們希望得到他們的認可,會在學習、工作上努力,希望他們引以爲豪。在生活方面經常照顧,給予他們物質方面回報,希望父母能過得更好些,這是遵循了道的規律,大家生活都很快樂。

同時,我們應該保持一顆感恩之心。我能夠走過人生的很多艱險,化解掉生活中的很多問題,正是因爲一直保持着一顆感恩之心。雖然因爲自尊心太強和嘴巴比較笨拙,我表達的比較少,但因爲我能懷着感恩之心站到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讓我能夠最終跳脫出面臨的困境,將負能量化解殆盡,讓善與愛的正能量不斷傳遞。

第二章雲:天下皆知美,爲美惡已;皆知善,斯不善矣……原來美也可以用來形容心情愉悅高興舒服的狀態的意思,惡也不單指醜、壞的意思,還有厭惡的意思。前面兩句我有了深刻的理解,一個美好的社會應是一個遵循自然的社會,人爲地去標榜美好的東西,那麼全社會都認爲是美好地,都一邊倒地去瘋狂追逐那個東西,發出的都是一個聲音,沒有反對,沒有質疑,那麼這個社會就是病態的、邪惡的。我們都認爲用塑料方便,都想大房子、豪車、高富帥,結果這個社會就危險了,環境破壞了,人心浮燥了,都想一夜成名、一夜暴富,繼而出現了高失業率和用工荒的怪現象,就沒人能靜下心來踏踏實實做事。現在流行的美容術明星臉有時我就有認不清人的感覺,要是全社會都是一張臉該是多可怕,可能也就不覺得美了……所以老子說高明的管理者是不會過多的干預他所管理的羣體,聖人也不會亂說話亂做事,而是用大道自然的行動是感染影響周圍的人,有了名氣、地位、成就也不是自居、倚仗、被它所限制,正因爲沒被這些外在的東西限制、牽絆,所以總是能灑脫從容。

做一個懂得奉獻和付出的人,做一個無爲而不爭的人,順其自然,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我始終堅信:“越努力越幸運”!

2022《道德經》讀後感7

中國經濟發展速度非常快,備受矚目,中國文化也一直吸引着世界的目光。《道德經》就是我們人生中不可缺少的書。《道德經》中包含着我們中國人的價值觀,這種價值觀潛移默化地影響着我們的思想和行爲。

《道德經》裏面蘊含的內容也在塑造着中國人的行爲方式。《論語》裏面講“已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你自己不想要的東西,也不要硬塞給別人,這是從反面來論證你應該怎麼對待別人,是一種“防禦性”的方式。另外《孟子》裏面講“惟仁者爲能以大事小,是故湯事葛,文王事昆夷”,意思是當你身居高位,或者處於優勢地位時,要包容比你差的人,形成一種和諧的氛圍,不要讓人對你恨之入骨,這是中國人的行爲方式。

中國的歷史和文化強調要建設一個學習型社會,從《論語》到《孟子》,我們看到了一個人應該怎樣學習。中華經典中《道德經》的作者就是春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 道家學派創始人老子。曾經老子的出生地是一個謎,爲了破解這個謎1990年以來繼清代所以前賢做了大量艱苦細緻的工作,才得知老子出生在今渦陽縣閘北鎮太清宮的流星原址。兩千多年以來,在老子故里渦陽人民心田裏,長期浸潤着老子光輝的智慧和思想。老子對於人類的貢獻,在於他博大精深的思想。老子思想是中國人揭示自然界奧祕的一種嘗試,在中國哲學史上,老子第一個系統提出了“道”,這個“道”來源於自然,以“無”爲本,以“有”爲用,以“反始守柔”爲處事之方。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與無”成爲《老子》五千言的綱領。老子的著作,尤其是他的《道德經》最受世人崇仰;尼采曾評論《老子》一書說:“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經》像一個永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道是可以闡說的,但是並非完全等同於渾然一體,永恆存在,運動不息的大道。無,稱天地的初始;有,稱萬物的本原。因此,從常無中,將以觀察道的微妙;從常有中,將以觀察道的端倪。這無,有二者,同出於道而又玄妙,正是天地萬物變化的總源頭。天地是長久存在的。天地所以能夠長久存在,是因爲天地不爲自己而生,所以能夠長久。因此,聖人把自身置於衆人之後,卻能得到大家的推崇而佔先;把自身置於度外,卻能保存自己。不正是由於他不自私嗎?反而能夠成就自己,所以我們要繼承和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這樣我們才能從《道德經》中汲取營養。

2022《道德經》讀後感8

一、道,是可以言說的,但言說出來的道,並不完全等同於永恆不變的道,即常道。

二、道,非常幽深,能源源不斷地涌現出萬物,卻塞不滿天地,若有若無,象在天帝存在之前就存在了。

三、道,永遠不會消失,像玄妙的母性,是天地萬物的來源和根本,生養萬物延綿不絕,用之不盡。

四、道,看不見、聽不到、摸不着,不亮不暗,無頭無緒,不可描述,無狀無物,恍恍惚惚,不見首尾。

五、道,無形而有象、有物、有精華,是可以信驗的。

六、道,比天地生的`還早,靜極虛極,從來沒有變過,永久地推動萬物運行而不會把自己消耗殆盡。道很大,會變化消逝地無影無蹤,但是還會變回來。

七、道,出口的地方,就是“無”,而“無”平淡無味,不可見,不可聞,用不完。

八、道,運動的方向是返回到弱小乃至於無,道的功用就是把強的往弱的方向推動。

九、道,是隱性的,無法命名。但道能施給萬物、成就萬物。

十、道,即爲無之極。無極生出太極爲一,太極生陰陽爲二,陰陽加太極爲三,陰陽的不同組合變化,就生成了萬物。

概括起來,道是無之極點,是天地萬物產生髮展消滅之根源,是宇宙第一因。

當然,《道德經》裏面講的道,分三個層次,我們這裏討論的道,是“常道”,即最根本的道。另外兩個層次,一是“天道”,即宇宙法則、自然規律。如“天道無親,常與善人”,二是“德道”,即人與道的關係。如“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

那麼,爲什麼道是宇宙第一因呢?

其實《道德經》也講了,“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也就是說“無”是天地的開始。爲什麼呢?我們知道,老子寫《道德經》,是受到《易經》的啓發。而《易經》裏最基本的一對關係,就是無和有,也就是陰和陽的關係。無和有排列組合,產生天地萬物的卦象。比如,任何物質,就是“有”,細分下去,無情無盡,最終一定是“無”。而無的極點,就是道。所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一就是無,二就是無和有,三就是無和有的排列組合。無限排列組合下去,就產生了無窮無盡的萬物。

那麼,爲什麼天地萬物不把宇宙撐破呢?因爲,道還會消滅萬物,也就是說,天地萬物都有一個從無到有,再從有到無的過程。

道德經讀後感:道,看不見,摸不着,聞不見,聽不見,但它確實在發揮着決定性作用,是可以驗證的。

2022《道德經》讀後感9

老子《道德經》第八章雲: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處衆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這段話,用現在的話來翻譯一下,那就是:具備最好的人的稟性好象水一樣。水善於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停留在大家所厭惡的地方,所以它的性質最接近於“道”。居處善於選擇地方,心胸善於保持沉靜,待人善於真誠相愛,說話善於遵守信用,爲政善於精簡處理,處事善於發揮所長,行動善於掌握時機。只因爲有不爭的美德,所以沒有過失。

這是一首對水的頌歌,歌詠的對象是具備像水那樣品格的聖人。它以“上善若水”爲提綱,指出一個人如要效法自然之道的無私善行,便要做到如水一樣謙退守中的至剛、至淨、能容、能大的胸襟和氣度。

水,具有滋養萬物生命的德行,它能使萬物得它的利益,而不與萬物爭利,如古人所說:“到江送客棹,出嶽潤民田。”只要能做到利他的事,就永不推辭地做。但是,它卻永遠不佔據高位,更不會把持要津。

俗語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水,在這個永遠不平的物質的人世間,寧願自居下流,藏污納垢而包容一切。所以老子形容它“處衆人之所惡,故幾於道。”以成大度能容的美德。因此古人又拿水形成的海洋和土形成的高山寫了一幅對聯,作爲人生修爲的格言:“水唯能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及天。”

水,與物無爭,謙下自處。所以老子講,如果一個人的行爲能做到如水一樣,善於自處而甘居下地——“居善地”;心境養到像水一樣,善於容納百川的深沉淵默——“心善淵”;行爲修到像水一樣助長萬物的生命——“與善仁”;說話學到如潮水一樣準時有信——“言善信”;立身處世做到像水一樣持平正衡——“正善治”;擔當做事像水一樣調劑融和——“事善能”;把握時機能做到像水一樣及時而動,隨着動盪的趨勢而動盪,跟着靜止的狀況而安詳——“動善時”;再配合基本的原則,與物無爭,與世不爭,那就永遠沒有過失了。

在中國古代許多哲學家的著作中,水都是重要的體道之物。孔子說,“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因爲水總是處於一種變動不居的狀態裏。蘇軾也說:萬物皆有定形,惟有水隨物賦形。”

老子講了一連串人生哲學的行爲大準則,如果集中在一個人身上,就是完整而完善,實在太難了。除了歷史上所標榜的堯、舜以外,幾乎難得有一完人,。不過,如果我們具備一項這樣的美德,也就可以名垂千古了。

2022《道德經》讀後感10

其實我還是第一次讀道德經呢,因爲班主任這此佈置的作業,沒方法硬着頭皮去圖書館借了本道德經,從讀書館回來的路上,拿着那本道德經,我忽然間覺得這本書該是我應該早去讀的,看着封面上的幾個大字,豁然間心境一片舒坦,終究是何由,我至今也不懂?

道德經應該說分紅上下兩部,上部道,下部德。(長沙馬王堆出土過上德下道的版本,不過公認是上道下德)

依照這種劃分,我們來分開來看它。

道,也就是天道,是自然的規律。

它表現爲幾個方面,一是“易”,也就是變易的意義,道德經第一句就這樣說,“道可道,非常道”,能夠說出來的道,也就不是“常道”了。

第二個方面就是“易”的規律,所謂“易”的規律,就是“道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這句話的大致意義就是,萬物都是逐漸生長,但是“物壯則老”,便要慢慢消減,於是又回到了它的初始狀態。

且不說老子寫這部道德經上部道經的目的就是論述道德規律,下部德經則主要講的是人之道,也就是如何將天道應用於人事?我們就不難曉得。其實老子寫道德經的偏重點便是落在下部德經上面。

讀了《道德經》之後,最大的感受還是來自於心靈深處某處的弦被觸動,。“天長日久。天地所以持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意義是說天長日久,天地之所以能持久,是由於它們不爲本人而生息,自但是然的存在,所以才幹持久。所以說聖人把本人置於後,反而遭到推崇,把本人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本身。這不正是由於聖人不自私嗎?所以才幹構成就了他本人。但是僅看當今社會,能做到將本人置之度外的又有幾人呢?寥寥可數,高速收縮的經濟時期,讓更多的人在利慾面前失去自我。不得不說,這是社會的可悲,更是我們不願看到的。

《道德經》僅小小的五千字,可只需你用心去讀去了解,你會發現當中的道理我豈是區區五千字便能概括的。

老子注重人的無爲思想,無爲是一種心境、一種涵養,是辯證的。向社會推行無爲,有助於國度的穩定,但假如站在歷史開展的高度,片面的無爲是無助於人類的進步的,所以關於當代的青年人瞭解古代的無爲論應該以辯證的辦法,一分爲二的對待,“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而無爲思想用在爲人處事的觀念上來看,便是對人寬容。“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慾則剛。”對人寬容。“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慾則剛。”

2022《道德經》讀後感11

其實我還是第一次讀道德經呢,因着老師這此佈置的作業,沒辦法硬着頭皮去圖書館借了本道德經,從讀書館回來的路上,拿着那本道德經全文後,我突然間覺得這本書該是我應該早去讀的,看着封面上的幾個大字,豁然間心境一片舒坦,究竟是何由,我至今也不懂?

道德經應該說分成上下兩部,上部道,下部德。(長沙馬王堆出土過上德下道的版本,不過公認是上道下德)

按照這種劃分,我們來分開來看它。

道,也就是天道,是自然的規律。

它表現爲幾個方面,一是“易”,也就是變易的意思,道德經第一句就這樣說,“道可道,非常道”,可以說出來的道,也就不是“常道”了。

第二個方面就是“易”的規律,所謂“易”的規律,就是“道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這句話的大致意思就是,萬物都是逐步成長,但是“物壯則老”,便要漸漸消減,於是又回到了它的初始狀態。

且不說老子寫這部道德經上部道經的目的就是闡述道德規律,下部德經則主要講的是人之道,也就是如何將天道應用於人事?我們就不難知道。其實老子寫道德經的側重點便是落在下部德經上面。

讀了《道德經》之後,最大的感受還是來自於心靈深處某處的弦被觸動,。“天長地久。天地所以長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說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久,是因爲它們不爲自己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長久。所以說聖人把自己置於後,反而受到推崇,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這不正是由於聖人不自私嗎?所以才能構成就了他自己。但是僅看當今社會,能做到將自己置之度外的又有幾人呢?寥寥可數,高速膨脹的經濟時代,讓更多的人在利慾面前失去自我。不得不說,這是社會的可悲,更是我們不願看到的。

《道德經》僅小小的五千字,可只要你用心去讀去理解,你會發現當中的道理我豈是區區五千字便能概括的。

老子注重人的無爲思想,無爲是一種心境、一種修養,是辯證的。向社會推廣無爲,有助於國家的穩定,但如果站在歷史發展的高度,片面的無爲是無助於人類的進步的,所以對於當代的青年人理解古代的無爲論應該以辯證的方法,一分爲二的看待,“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而無爲思想用在爲人處事的觀點上來看,便是對人寬容。“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慾則剛。”對人寬容。“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慾則剛。”

2022《道德經》讀後感12

道家文化源遠流長,早在幾千年前,老子就以著成《道德經》一書,並被後世奉爲道家經典。後世的好多經典都出自或繼承了《道德經》其中的主要觀點,比如說,《莊子》中的逍遙遊,以及後代的黃老之學的“清靜無爲”。並且在以後的數千年裏,與儒家思想相互碰撞、辯駁,甚至其中的一些觀點或認識逐漸成爲中國精神的內在品質,“上善若水”,就是一種開朗樂觀的人生態度。

老子的一些思想在現代也有確實的反映,比如他在《道德經》中曾經說過“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在他看來,世界的矛盾都是相存相依的,在激盪中求發展,在相補中求完善。愛因斯坦也曾反問過問他的人:“爲什麼不能是既是這樣,又是那樣?世界本來就是矛盾的,這樣不好嗎?”而在我看來,矛盾是必然要存在的,沒有“有”,焉知“無”?它們本來就是相生的。這兒,我不禁想起了週末去聽的西川的主題爲“我的詩歌革命”講座。他在演講中提到了一個詞——“矛盾修辭”,在某種程度上,我比較認同他對中國現狀的一些認識,比如他說的“在現代中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個矛盾修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也是”。作爲一個矛盾體,它們能如同“難易相成”、“長短相生”般,互相補充自己不足的一面,推動最終的發展。

在儒家經典文化中有“以人爲本”、“民貴君輕”的思想,當然在道家精神中也有一些有利於解決民生問題的觀點方法,比如。“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爲芻狗”、“絕聖棄智,民利百倍”、“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爲心”、“江海之所以能爲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爲百谷王。是以聖人慾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在此看來,道家文化與儒家經典在中國歷史中不斷激盪融合,並最終成爲中華文化的精神內質也並非偶然了。

當然在道家文化中雖有“積極無爲”,但也有一些“消極無爲”的方面,“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智者不敢爲也。爲無爲,則無不治。”這些都和那些“富國貧民”、“強幹若枝”的思想類似,一味地通過強調使民弱來相對地加強國家的富強,在我看來,這在本質上也是在破壞和諧,削弱國家。老子的精神博大精深,需要我們的慢慢體會,琢磨!

2022《道德經》讀後感13

9月27日,在學校會議室聽取了尼爾基一中範永勝老師針對《道德經》的視頻講座,受益匪淺。正如範老師所說,大道,可以說出來,就不是恆常的大道了,許多道理是用心去領會的,也就是同一本經典不同的人理解起來是不一樣的,下面我就針對本次視頻學習,淺談兩點體會。

一、 “無”與“有”。

第一章中有這樣的內容:“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衆妙之門。其中提到了“有”與“無”,按我們正常理解有與無應該是一對反義詞,但這裏所說的“無”是指的大道,而“有”則是由道而產生的萬物。這可以用一句成語來解釋“無中生有”,也就是先“無”然後才能“有”,同時也闡明瞭從無到有的自然規律。“無”還是一種境界,一種虛無的境界,一種無法描繪的廣闊,所以有“虛懷若谷”的成語。說到這裏範老師講了一個小故事,給我的印象很深刻。故事是這樣的:從前有一個青年覺得自己很有學問“恃才放曠”。他想拜當時的一位聖賢爲師,卻不肯放下姿態。聖賢爲其倒茶,已經溢出來了還在倒。青年人提醒“已經滿了。”聖賢接過話茬:“你都已經滿了,我還能教給你什麼呢?”生活中,往往越淺薄的人越覺得自己了不起,而越淵博的人越覺得自己需要充實。所以我國

自古就有“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的名句,還有“欲速則不達”、“有心栽花,花不活,無心插柳,柳成陰”的至理名言。從“有”和“無”的辯證關係中使我懂得,放下姿態,心胸開闊纔是爲人之“道”。

二、道法自然。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句話13個字道出了宇宙萬物運行的規律。人離不開生活的地球,地球離不開其運轉的宇宙,而宇宙是有運行規律的,這種規律是自然的,不是隨意改變的。我個人理解所謂“道法自然”,就是尊重事物的發展規律,不刻意地去改變。尊重客觀比主觀武斷更有說服力。老子的學說主張“無爲而治”,這裏的“無爲”不是不做爲,而應該是勸誡統治者順應天道、民心。這種理論同樣適用於現代生活的各個領域。作爲老師,當我們面對學生時,是不是也應該尊重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尊重每一個獨立的個體,而不應以我們的主觀認識去改變學生、塑造學生。讓學生用自己的腳步去丈量自己的生命歷程,用自己的體驗去開啓自己的心智,我們只是學生成長曆程中的引領者,而不是指路人,我們沒有權力讓任何人按我們指定的路前進。

《道德經》作爲我國第一部哲學著作,其中蘊含的道理很值得我們今天的人學習。就我個人而言,很願意深入地去解讀《道德經》,它將成爲我工作、生活中的良師益友。

2022《道德經》讀後感14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它是由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老子所著作。在讀道德經之前,就已經閱讀及聽聞許多從此書中所流傳出的膾炙人口的箴言精句。而不久前的深入拜讀與用心體會,更是讓我收穫頗多,受益匪淺。我也由衷地感知中華傳統思想文化的博大與精湛。《道德經》顧名思義以“道德”爲其綱宗,論述治國、用兵、養生、修身之道。它簡略深刻的辭藻、廣博細緻的內涵,被華夏先輩們美譽爲“萬經之王”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這是道德經的首篇。我的理解,或書或文放在開頭和結尾的一定是其精華所在,而這被廣爲流傳的一句,也自然流進我的心中,令我思迅良久。這句話的字面意義是說:道是可遵照的籠統的運動規律,但又不是一種恆定不變的籠統運動規律。依據事物的特性來冠以稱號,是事物相貌的反映,但這種相貌不是原封不動的。而道的轉義是道路,也能夠引申爲人生道路。人生之道無非是追求自由、幸福、健康、長壽之道。而同在一條人生路上卻有着兩種截然不同的走法,一種是聖人之道,它所追求的是淡泊名利、返璞歸真、順其自然之道,活的豁達而無私。而另外一種是走大多數人選擇的常人之道,追求的是身外的名利,或是大富大貴,或是泯然衆人矣。不同的道路走法自然不同,但都不能判定其本質的對與錯。人的終身都在屬於本人的道路上行走,道是人走出來的,正如魯迅先生所說,這地上本無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因而所謂“道”,就是一條人人都能夠走得通的路。老子提出的“常道”就是這個道理。但我們大多都是走在能夠通行的道路上,而不是走得通的道路上,因而有的人走到半途就停下了,有的人走進了歧路,有的人走得很辛勞。同樣,“名”也不用專指稱謂,他能夠是功名,名分或是人世的一切價值。當我們自以爲完成了許多人生價值時,老子卻說你所完成的價值是真的完成了嗎?這就是所謂的名可名,十分名。老子並不是要否認我們所做的一切活動,而是要讓世人有所警醒:一切可道可名都不是真正恆久存在的。在這可道可名之外,還有一層不可道不可名但真正恆久存在的大道。老子要提示我們留意這真正恆久存在的大道,不要被你眼前的可道可名所矇蔽。

接受傳統文化的薰陶與洗禮自然能爲我們的心靈與生活帶來不一樣的淨化與感受,但在生活或工作中還是應抓住自身的根本,做一個能夠仰望星空,也能做到腳踏實地的真人,詩和遠方固然美好,按部就班的生活常態也尤爲重要。所以在我們虔心拜讀名作之時,也要結合我們自身,不斷完善進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成爲一名於社會,於他人的奉獻之人!

2022《道德經》讀後感15

一本《道德經》,一生做人的智慧。

做一個真實的人。人的一生,總會遇見形形色色的人,有的人能說會道,有的人不善言辭。有的人甜言蜜語信手拈來,有的人沉默寡言卻內涵豐富。說着悅耳動聽卻不走心的話遠遠比不過說着逆耳忠言卻溢滿關懷的語言來的動聽。"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正是說明了與其華而不實,不如樸實無華。由衷而出的信言遠遠好過滿嘴奉承的美言。做一個真實的人,求真務實,實事求是。

做一個善良的人。公道自在人心,善良的人不辯解,以理服人才是他們的追求。花言巧語善辯之人一味辯解,忠厚老實善良之人從不詭辯。一個人越強調什麼越說明他內心缺少什麼,越是解釋越是掩飾。"善者不辯辯者不善",與其強詞奪理,不如以理服人。做一個善良的人,忠厚老實,以理服人。

做一個聰明的人。腦袋聰明的人知識大都不怎麼淵博,因爲他們覺得聰明就是資本。知識淵博的人都不怎麼聰明,因爲他們知道腦袋聰明不如內心聰明。睿智高於聰明。與其聰明沒有內涵,不如有內涵地活的聰明。而"明"就告訴我們要有一顆洞察世事的心,自明,明他,明事,明禮,明人生。而這其中最重要的還是自明,只有清楚自己想要什麼,清楚自己在做什麼,爲什麼這樣做,怎樣做正確,才能內心明達而自明明他。"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多涉獵多讀書,腹有詩書氣自華,閱讀使人睿智使人聰明使人深刻。做個聰明的人,明明德,明歸止。

做一個懂得奉獻和付出的人。給予是一種美德,奉獻是一種品質。一味的索取只會讓人生之路越走越窄。雖然奉獻有可能失去些什麼,但是人總要明白有時候失去是另一種方式地得到。可能失去了"物質",但是卻贏得了"精神",給予的幫助越多,得到的內心滿足感越多。當然奉獻與付出不是毫無保留地,一味的付出不計回報並不是可取的。懂得付出和奉獻的度,適可而止就好。做一個懂奉獻的人,樂於助人,溫暖他人。

做一個爲而不爭的人,順其自然,踏踏實實,努力過就好,要明白“越努力越幸運”,但也要懂得非己莫強求。得到了好好珍惜,得不到不去強求,失去了順其自然,快樂就好……

安靜中體會生命的美好,修養自己,如此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