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經部>論語>

讀《論語》有感(通用15篇)

論語 閱讀(2.05W)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爲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論語》有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讀《論語》有感(通用15篇)

讀《論語》有感1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一行行聖人言映入我的眼簾。對,今日,我讀了《論語》,這本書雖然言語簡略,卻是意義非凡,耐人尋味。

就如這麼一句話“溫故而知新”,如此簡短几個字,卻是精確明瞭地概括了學習的精髓。這讓我想起往日的情景:在一節課後,我們會在自由活動課中複習當天重要又深奧的知識點,就在這時間中,雖說是自由活動時間,可在旁的幾個同學心血來潮,聊天聊得熱火朝天。而第二天呢,大家的學習效果是天壤之別。因此,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也,在我們身上得到實際驗證。

而那一句“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闡明瞭學習要講誠信的真諦。雖然能人懂得的學問很多,但也總會有“有所不知”的事情。這也正是我們平時講的通俗語“不懂裝懂就是飯桶”,這些自認“無所不知”的人錯失了“求問”的體驗,不懂謙虛並耐心地向比人請教。正如“學問學問,既學又問”嘛,這也反襯出那句“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些話在中國是家喻戶曉,可是又有多少人真正理解?又有多少人這樣做呢?回想我剛上國小一年級的時候,那時的我不懂“問”的意義,只是上課專心致志地聽講,課後溫習一下了事,沒有真正領悟到“問”問題的重要性,害得我沒有完全跟上老師的節奏,甚至有些知識還只是一知半解,一味的追求只要跟上老師的步伐。直到二年級,我漸漸意識到問題所在,需要調整學習的方法,遇到不理解的知識點會課後抓緊複習,虛心請教老師或同學,很意外,成績在班上從前二十名衝到前十名。三、四年級,我發現學習越來越輕鬆,成績也顯著提高,每次考試基本都能名列前茅。

可那句“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謙虛嚴謹的求學態度也被後人所稱道。同伴間的學習,各有特點,也總是各有成就,學他人之長,補自己之短。然而當今社會,總有些人目空一切,自高自大,認爲別人都不如自己,結果只能導致沒有任何發展。

《論語》這本書膾炙人口,教會了我們學習的方法,讓我們成爲有學問的人,全面發展,走向幸福成功之路。爲父母效勞,爲國家做貢獻,讓讀者受益匪淺,你願意讀一讀嗎?

讀《論語》有感2

從去年的八月到今天,整整一年的時間。我終於背完了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論語》,這裏面全是聖人孔子平常講的評論。被他的弟子們編成一本叫《論語》的書。

《論語》內容非常豐富,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和教育原則等。但這本書與別的書不同,別的書都是連貫性的,這一本書每一條就是一章,而且很零散,篇章之間沒有什麼聯繫,孔子的話大部分是針對人性而說的。

這書裏面大部分寫孝道,倫理綱常。或是學習。和君子應該做些什麼?這裏都有還有一些有趣的辯論故事,比如呢,他怎麼機智勸說魯哀公的。

這書裏面有許多深刻的道理,每一句話都有一些不易懂的話,比如孔子說的父母唯疾之憂。這句話,乍一看來。有點兒牛頭不對馬嘴,因爲孟武伯問孝,可是他卻說父母藝興爲子女擔憂。但稍一體會,就發現聖人和平常人不一樣,他的意思是兒女孝順父母,父母想孩子的健康。這裏體現的是多麼令人感動的親情啊。

這一本書讓我學到了許多東西,我也要像聖人說的一樣,有那麼的高潔的品質和品德,從古至今世間萬物,滄海桑田都在不斷地發生變化,只有人性亙古不變。

孔子說的話真是讓我獲益匪淺,雖然我背的很慢。但《論語》讓我學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我以後還要慢慢消化,深入的理解。

讀《論語》有感3

當今社會文化中,無不摻雜着一些無聊的小說,沉迷其中自然沒有什麼好處。世界文明的發展提示着人們,要想不斷髮展,不斷創新,就必須要溫習歷史彌新的人類文化經典。《論語》,就是如此的一本書。

我認爲,《論語》是現代人必讀的文化經典,這本書中,有許多是以下層民衆的思想而起筆的,對我們能有很大的啓迪。爲什麼孔子的學說能如此地立於不敗之地,這主要是孔子所生的時代與他的理念。

孔子生於春秋後期,在那個禮崩樂壞,諸侯割據的時代,君主視生靈塗炭與不顧,整個社會都處在搖搖欲墜的邊緣。孔子從小就開始接觸社會下層,因此他察夫民心,想要用思想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

孔子生前周遊列國,他一直在不遺餘力的推行,傳佈自己的學說。他心中,始終貫穿着濟世救民的理想,他希望眼前是個和諧的社會,人們都能過上有秩序的生活。但可惜的,是他的思想和學說已超越了權勢,致使他只能惶惶然地坐與車內,隨着簸巔不定的車身,在心中亦再想着濟世救國。

《論語》中蘊含的深刻哲理,也浸誘到中國兩千多年的政治、心理、行爲等方面。半部《論語》治天下,也並不是不無道理。

自小我就接觸它,在一日日的堅持中完成了所有的背誦。《論語》就如同中國的聖經,大到齊家、治國、平天下、小到個人的待人接物,一言一行,都在它的規範當中。《論語》中記錄着孔子循循善誘的教誨之言,或啓發論辯,侃侃而談,或富於變化,娓娓動人。《論語》的智慧具有廣泛普適性,它早已不僅是一部哲學經典,更是一部世俗生活的指導書,因此,他才能夠跨越時空,到今天仍可以給我們的心靈注入鮮活生命力的真正原因。

爲人處世、安身立命、齊家治國必讀書,傳世經典,聖賢智慧,逍遙忘今自迷沉。讀《論語》,體驗百態人生。

讀《論語》有感4

暑假期間,我和父母一起讀了《論語》。它就像一個沉默的智者,教會了我很多真理,激勵了我。它讓我知道什麼是儒家風格,做人要守禮儀,守誠信,自強不息,願意向別人學習等等。

其中,我最喜歡《知之爲知之》,它是這麼說的:子說:由,教你知道嗎?知之爲知,不知爲不知,知也。孔子說:子路啊,我告訴你,你知道嗎?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知道的真諦。這是孔子教給我們的一種科學的實事求是的態度。敢於對自己不懂的問題說不知道,不僅僅是一種氣量,一種性格,更是一種境界。只有知道不是,才能不斷學習,不斷進步。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也說:我只知道我一無所知。從這裏也可以看出,最聰明的人往往是最謙虛的,這也是他們偉大的地方。

在《論語》中,讓我感觸最深的是《過則不怕改》,裏面是這樣說的:子說: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自己。過則不怕改。”孔子說:君子如果行爲不莊重,就沒有威嚴和威望,而且知識也不會牢固。以忠誠爲本。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不要害怕改正錯誤。我想:如果一個人想交朋友,他會交比他更好的朋友,但優秀的人不會因爲他不夠好而和他交朋友。想一想,我得出結論:這樣做會導致人們不再有朋友!這麼大的發現,怎麼能不告訴媽媽呢?一言不發,我立刻跑到媽媽面前,告訴她我的發現。聽了我的發現,媽媽笑着告訴我:傻兒子,孔子其實告訴我們要向別人學習,和同道合的人交朋友。我這才恍然大悟。

《論語》中有許多哲學名言。它使中華民族深刻的思想和智慧滲透到我的血液中,並伴隨着我茁壯成長。

讀《論語》有感5

《論語》是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作品。雖然這本書已經寫了2500多年了,但它的許多思想對我們的言行有很好的指導作用。

我感受最深的一段是:子游孝。兒子說:‘今天的孝者是能養的。至於犬馬,可以養,不敬,爲什麼不呢?意思是:孔子的學生游到孔子問孝道。孔子說,現在的孝道主要是爲了養活父母。如果人們只養父母而不尊重他們,養狗馬和養狗馬有什麼區別?孔子的回答非常深刻和有針對性,這反映了當時社會孩子對父母的孝順並不滿意。想想當今社會,雖然我們身邊有很多孝敬父母的模範,但也有很多人做得不夠,至少不太重視,不太孝敬父母。有這種情況réndà可以分爲兩類,一類是因爲工作太忙,生活節奏快,只滿足於讓父母吃穿,通常很少花時間去看望父母,很少關心父母;另一類,許多80年代後出生的獨生子女被父母和長輩寵壞,長大後缺乏孝順父母的意識,缺乏孝順父母的責任。

在我看來,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之一。在物質文明高度發達的今天,這種美德不應該丟失,而應該保持和加強。作爲孩子,在關心父母物質生活的同時,更要關心他們的精神生活。我們有時間陪父母更好,即使我們忙於工作,時間緊張,不能花時間去看望父母,但至少可以打電話給父母,即使只是一兩個關心,問候,或者在假期,父母生日送深深的祝福,可以讓父母感到滿意和溫暖。這也是孔子在論語中對孝道的要求。

《論語》這本書不僅讓我學會了如何關心和孝順父母,也讓我學會了如何對待學習和生活。這真是一本好書,也是我的好老師和朋友。

讀《論語》有感6

我讀完《論語譯註》,也算是對《論語譯註》侑了些瞭解,還侑了些興趣,感孔老夫子既侑學問又侑思想,一部《論語註釋》流傳至今好幾千年,被人們捧若聖經,怪不得譽爲“半部論語治天下”。

都說孔子弟子三千,賢士七十二,孔子最喜歡的莫過於德行優異的顏回了。而我和孔子的品味就偏偏不一樣。我喜歡的既不是以德行見長的顏淵、閔子騫、冉伯牛和仲弓,也不是以一言語見長宰我、自貢,更不是大政治家冉侑、季路和文學家——老挨批評的的子游、子夏。我印象最深刻的除孔子外,也就是公西華了。別看祂的筆墨不多,但祂絕對是最受歡迎的一位了。孔子對祂的評價是:

“赤也,束帶立於朝,可使與賓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就是說公西華很善言辭,如果祂生活在現代,應該是一茖出色的外交官弄不好當尙外交部長了。據說祂當年白淨的臉尙長着侑型好看的絡腮鬍子,比現在的電影明星還帥啊。像祂這樣儀表堂堂能說會道的男人,即使沒侑得孔子的重用,在當時,怎麼着也算得尙是特別得體的了吧。

“子華使於齊,冉子爲其母請粟。子曰:‘與之釜。’請益。曰:‘與之庚。’冉子與之粟五秉。子曰:赤子活齊也,乘肥馬,衣輕裘。吾聞之也,君子周急不繼富。”

從這段故事裏可看出,當年公西華在那茖大家庭中扮演着什麼樣的角色了吧。受歡迎,那是不用說的。不然分米的人怎麼主動要求給祂家那麼多米?富貴,那更是顯而易見的。既然祂已經了“乘肥馬,衣輕裘”的程度,在那時還侑幾茖比祂更富的?現在又侑多少人開着寶馬穿着裘皮大衣的?在史書尙,似乎沒侑記載公西華家世的。也就是說,祂絕對不是“富二代”。公西華的富貴,應該與祂的能力與才幹是分不開的吧。

“自貢問曰:‘鄉下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鄉下皆惡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鄉下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惡之?”

這是我在這本《論語譯註》中最喜歡的一段話。像顏淵那樣,唯唯諾諾,誰都喜歡的弟子雖然缺乏爭議,但是過得很是不爽。倒是公西華,淋漓盡致地享受了自己的人生。在生活中,我更像公西華,反正也是“善者好之,不善者惡之”,何必那樣束縛自己呢?

讀《論語》有感7

初學論語還是在極小的時候,那是還亂不清楚什麼是“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那時候會把“三人行,必有我師”掛在嘴邊,卻不知道是何用法,後來隨着年紀增長,論語裏面那些句子,大多是能讀懂和理解了,不過略讀此書,雖然每則都有相當的解釋、譯文以及賞析,但其如此博大精深,不是隨隨便便瀏覽一下就能參透的。

有句話叫做天機不可泄露,讀《論語》後,我想說他就是天機,懂的人自然一通百通,不懂的人自然一竅不通。

宋代的宰相趙普說:“半部《論語》治天下”,可想而知它的價值所在。話雖如此我覺得此書不光要讀懂,更要着重的是去實行。不管做到了其中哪一則都會使我們受益終生。

讀了許久,我還是對我之前就學習過的幾則感觸極深。《論語》開篇就提到了“學”,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孔子告訴我們學習放到第一位,把學過的東西經常加以鞏固,才能讓我們掌握的更牢固,並且要及時實踐,學以致用才達到目的,才能體現學習的效果。

由此我想到不久的將來我們可能就是一名人民教師了。我們現在所學的與將來的教學工作息息相關。因此我們現在大學生應加強各方面的知識學習,並運用到實踐中去。

現在我們的學習不僅侷限於書本知識的學習,還有戶外的學習,生活中的學習。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說得很好,我現在也有所感觸,在我們班這個大家庭裏,他們每一個人身上都有我學習的地方,都可以作爲彼此的老師,相互學習,取長補短。

得《論語》而知天下,待你讀懂論語,日常生活中的很多問題就會迎刃而解,你所有的迷惘也將找到歸途,那時候你會發現,讀書其實真的是一件幸福的事情,踏着書香,遍地生花,大概是每一個文人墨客的終極思想,而我的終極目標不過是在茶餘飯後,捧着一本質感醇厚,如老茶一般散發親人清香的《論語》,在夏日的葡萄架下,或者在皎白的月光下,靜靜品讀,悟其中真意,不忘初衷!

讀《論語》有感8

是兩千多年前智慧,是先哲的言行舉止,于丹用的眼她光去看去讀,她是一個學者,她用她的心去感觸,去品嚐,她讓現代忙碌的人們用最簡單最淺顯文字去理解先哲的智慧思想。快餐文化讓人們用最少的時間去享受那清風的沐浴,去體驗那思想的碰撞,我們又有什麼理由去叫囂她是在誤人子弟呢?快餐文化是對經典的扭曲呢?

現代人的忙碌大家有目共睹:工作的壓力。家庭的煩惱。生活的瑣碎已經讓我們力不從心,時間被大量的佔去,哪裏擠得出時間與精力去細細揣摩那語句,快節奏的生活已經讓我們熟悉了不再去耗費大量的精力做我們所不熟悉的領域。文化的缺乏已經到了讓人擔心的地步,傳播經典文化已經迫在眉睫。快餐文化的出現無疑帶給了我們希望的曙光。于丹也好,百家講壇也好,都是作爲一個傳播的主體而出現,我們都應該去包容,去理解。

經典文化已經到了一個重要的關口,國學的沒落引起很多人的深思,而快餐文化的出現恰恰禰補了這一缺口,快節奏的生活應該有快節奏的文化方式。我們有理由相信快餐文化的出現將是對經典文化的一次拯救。

讀《論語》有感9

古人云:“半部《論語》治天下”。《論語》樸素的語言中無不透露着孔子對社會﹑人生的思考,蘊含深刻智慧與哲理,是世界公認的人類文明的偉大財富。

“仁”是本書核心,也是孔子思想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他認爲“仁”是個人修養的最高境界,“好仁者,“無以尚之”。《論語》於此講了兩點:一,“仁”的內涵;二,如何致仁,由此引出“德行”二字。一句話,“克己復禮爲仁:要約束自身並使言行合乎禮。孔子還提出“仁者能好人,能惡人”,即有正確的愛憎觀念,仁者“愛人”、“知人”等觀點。主張愛護、瞭解、尊敬他人,並把孝悌作爲“愛人”的一個根本立足點,“愛人”必須孝敬父母,“孝弟也者,其爲仁之本與”。另外,“仁”還包括“剛,毅,木,訥”——剛強,果敢,樸實,謹慎。此外,對仁德的修養,主要還是靠個人自覺的努力。仁者安於仁道,在任何環境下都要做到矢志不移,保持氣節,還有事奉賢者,結交仁者。

其二,與“仁”相輔相成的是“禮”。“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孔子認爲“禮”是維護國家穩定的根本。“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此句舉出兩種截然不同的治國方針,說明“禮”對人民的教化功能。對個人而言,“不知禮無以立也”“恭近於禮,遠恥辱也”“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而“仁”和“禮”並非兩個獨立概念,二者結合纔是“完美人格”。孔子認爲東周後期“禮崩樂壞”的原因在於當時的禮法重形式而薄內容,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儀式上,更重要的是從內心和感情上體悟禮的根本,符合禮的要求。禮和樂都是外在的表現,而仁則是人們內心的道德情感和要求。孔子提出“仁”正是爲了糾正周禮的缺陷,“人而不仁,如樂何?”而孔子的`每一個行爲都以“禮”爲重:盡孝時不違背禮的規定,“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學生們厚葬顏淵時孔子認爲不符禮的規定;孔子患病無法起身穿朝服見國君,就把朝服蓋在身上;他與國君吃飯時都先主動嘗一下,這些都表明他對禮的遵從。

除此之外,《論語》中還介紹了大量有關品德修養,待人處事,孔子的教育內容與理論,學習態度與方法等方面的內容。如孔子的弟子讚譽他的美德時概括爲“溫,良,恭,儉,讓”五字。孔子強調的“仁者”“君子”應具備“智、仁、勇”三德,剋制追求物質享受的慾望,自覺遵守道德規範,博學多識,具有多方面才幹,通觀全局,領導全局,謹言慎行,對國家或個人負責任,成爲合格的領導人。其次他也多次強調“孝”,孝要依禮而行,對父母和顏悅色,從形式上按周禮的原則侍奉父母,從內心深處真正孝敬父母。孔子有很多先進的教育方式,甚至如今也還有深遠影響,如因材施教,有教無類,啓發學生興趣等,他要求學生能舉一反三,讓學生充分獨立思考。除書本知識詩、禮、樂,道德修養之外,孔子常帶領學生周遊列國,注重社會實踐,培養學生全面廣泛的知識和技能。他辦學的主要目的是培養治國安邦的人才。在學習上,他強調學思結合,及時複習,不恥下問,虛心刻苦,實事求是,融會貫通,舉一反三。

可事物我們還是要批判性地繼承。孔子曾說:“唯女子與小人爲難養也”,可見其輕視婦女的思想,後來則演變爲“男尊女卑”“夫爲妻綱”的男權主義,這種思想如今看來是應接受批判的。他“述而不作”的原則反映其思想上保守的一面,完全遵從此原則很難有思想的創新和發展。還有他所說的“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忽視了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道理,畢竟人們的思想觀念、言行舉止都不能總停留在過去的水平上。

無論怎麼說,《論語》融入了孔子所有的智慧,今天我們仍可以從中汲取很多爲人處世的道理。幾千年前的智者尚且如此,如今我們卻有太多太多人與孔子的推崇背道而馳。不妨泡一杯香茗,憶人生點點滴滴,聽聖人暢談人生哲學,收穫心靈的安寧與靜謐。

讀《論語》有感10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作爲一箇中國人,我們不僅要關注當代文化,還要回顧我們的祖先從生活中感受到的經歷。因爲我知識淵博,我只能讀一些簡單易懂的古文,但我也受益匪淺。

孔子應該說是中國儒家學校的創始人。他的《論語》記錄了一些值得我們學習和學習的評論,其中大部分是關於學習的,最適合我們的國小生閱讀。

《論語》中有句話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告訴我們,學習知識不僅僅是學習,更重要的是經常複習和鞏固知識。同時,我們應該把學習作爲一個充實自己的過程,以愉快的心情對待它。另一句話回顧過去,知道新的,可以當老師。它還強調了複習舊知識的重要性,並要求每次都有新的經驗和發現。從表面上看,很難回顧過去,瞭解新事物,但只要你從另一個角度思考,總會有新的發現。我們也從過程中獲得了更豐富的經驗。孔子的學習方法古今通用,也是現代教育家提倡的。仔細閱讀《論語》,只讀兩句話,就收穫了這種學習方法習方法。那些不屑古文的人不是坐起來注意嗎?

《論語》中有一段積土成山,風雨興炎,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神明自得,聖心準備。所以不積小步,無以千里;不積小流,不能成江海。談積累的重要性。只有積累一撮不起眼的土壤,才能長時間成爲山,風雨自然繁榮。只有積累一滴水,才能匯聚成深淵,蛟龍自然來了。只有積累每一件小事,長期不斷,才能培養道德品質,心靈自然昇華。只有積累一步半步,才能走出千里之外。只有積累每一條細流,才能形成江海。例如,我們不是在腳踏實地地地積累每一個看似渺小的知識和經驗,最終擁有相當大的實力,成功自然會隨之而來嗎?

《論語》只是衆多經典古文中最好的一部。經常讀古文不僅能讓我們有更豐富的知識,還能教會我們學習和做人。他們不是我們的文化老師嗎?

讀《論語》有感11

論語之美,美在斯文,美在斯人。讀《論語之美》,領悟到孔子的博學多識與深邃思想,一直沉浸在對孔子的崇拜欣賞中。從片面的點滴認識到系統的整體理解,有了層次的提高與質量的飛躍。每次的閱讀,都會產生醍醐灌頂的頓悟。孔子思想,猶如一股清泉,穿越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隧道”而歷久彌新。

在第二章中,“子曰:默而知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孔子說:“把所學的知識默默地記在心中,勤奮學習而不滿足,教導別人不知疲倦,而我做到了哪些?”做人要不斷學習,不感厭煩;教育學生要有耐心,不感疲倦。這是孔子在歷史上成爲一個大教育家的兩個最基本的優點和特點。

“學而不厭”,指的是對自己。一個“學”字,看似簡單,其實包含着極其豐富的思想內涵。學而不厭,貴在“不厭”,不厭是一種心情,是一種境界,一種“樂而忘憂,不知老之將至”的歡歌前行。

學高爲師,身正爲範,學習,是教師適應生存的需要,也是完善職業道德的要求。我們的時代,是信息的時代,一切都在飛速發展。倘若我們在這信息時代不讀書、不學習,豈不是“井底之蛙、螢火之光”?終將被時代所遺棄,何談爲人師表教書育人呢?

孔子強調:學習要“學而能化”,“學而能通”,“不當書呆子,不學死知識”,要化知識爲智慧,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博學、篤行、慎思、明辨” ,是孔子教育學生的有效學習方法。時至今日,難道不是至理名言、勵志名句嗎?對一個善於學習的心靈而言,人人是可學的老師,處處是可學的良機。

學習,不只是手和眼的功夫,更重要的是心的功夫。無論學習什麼,不僅要學其形,更要得其精神和靈魂,要學以致用,融會貫通,使其“隔行不隔理”。 學無止境,人生的各個不同階段,都在不斷地自我學習,自我教育,使身心不斷臻於新的境界。當今時代,我們必須終身重視學習,才能具備廣博的知識底蘊,進而爲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打下良好基礎。“三人行必有吾師”,是孔子對其弟子的諄諄教誨,也是鞭策我們勤奮好學的座右銘。

誨人不倦,指的是對學生。難點便是“不倦”二字。不倦的動力來自對學生無私的關愛與對教育執着的信念。每一名學生,都是一個個鮮活靈動的個體,只有愛學生,才能理解學生、尊重學生、信任學生,也才能激發他們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如果一個學生的學習跟不上了,那是因爲他所掌握的知識體系出現了脫節,尤其是在數學學習方面,更是環環相扣,牽一髮而動全身。天長日久,孩子不懂的問題越積越多,猶如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那麼想融化這個大雪球非一朝一夕之功力,更要誨人不倦,耐心施教,既要幫孩子拾起以前丟下的芝麻,又要指導他們揀起現在的西瓜。西瓜與芝麻要兼得,必須在西瓜與芝麻之間搭建知識與情感的橋樑。

有了孔子,中國纔有了真正意義上的師生關係。他教無定所學無常師,山巔、水涯、居所、路途等,都是他傳道授業的良好所在。孔子的“有教無類”,使文化的傳承重心得以由官府轉移到民間。孔子是我國第一個實施“因材施教”的教育家,針對不同學生的心理差異,給予不同的指導與幫助。教學上,孔子提倡“教學相長”,師生之間相互切磋,共同討論,互相啓發。

學而不厭,樂以忘憂,孔子集爲大成;誨人不倦,因材施教,孔子培育七十二賢。“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既是孔子對其弟子的諄諄教誨,也是《教師職業道德規範》中教書育人,終身學習的精彩解讀。爲人師表,教書育人,我們要把“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作爲自己人生的信條。

《論語之美》語言樸實,含蓄雋永,簡潔凝練。它不僅是儒家思想的開山之作,也是中華傳統文化中一個重要的精神支柱與思想來源。孔子學說,在一步步引導着我們走向成功,收穫智慧,創造詩意,把心靈脩煉成一輪明月,從而光照乾坤。

讀《論語》有感12

論語,感覺收穫頗多,讓我汲取思想的火花,感受智慧的光芒。

一是學習,然後知不足。

學習,然後知道缺點,因此,我想進一步糾正態度,堅持,在通讀的基礎上,學會結合實際研究,提高自己。

二是思考,然後明確目標。

孔子說:學而不思則忽視……有了知識,沒有思想,就是不切實際的充耳不聞。瞭解學習的重要性。通過學習獲得知識不是最終目標。我們還必須學會思考人生應該是什麼樣的人。

《論語》明確表明孔子的教育思想:人,應該是君子。君子作爲理想人格,孔子將其定義爲內聖外王,如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也可以是弗邊之夫、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等。用今天的語言來表達,我把它理解爲德才兼備。

再比如:天行漸漸,君子自強不息,禹,我無間斷……這裏可以看到孔子對大禹的高度讚揚,挑不出他的任何缺點,禹治好了黃河長江的水利,開發了土地。從禹開始,中華民族奠定了農業社會的基礎,發展成就了幾千年來農業國的民族精神。禹之所以在孔子心目中是一個真正的紳士,是因爲他是一個外王,也就是說,紳士應該不斷努力發展,做出貢獻,個人存在應該爲社會做出貢獻。

讀《論語》有感13

讀一本好書就像交個好朋友——題記

《論語》是一部流傳千古的作品,是記錄孔子和弟子言行生活的點點滴滴,有着深刻的理論。宋代趙普以半部《論語》治天下著稱。幾千年來,風雨洗滌依然經久不衰,依然璀璨如星。

從那以後,我開始接觸《論語》。今天,雖然我還沒有學到一半,但我受益匪淺。

現在,中國人和外國人都說:如果人類想在本世紀生存和發展,他們必須回到孔子2500多年前的家鄉,以吸收孔子的智慧。孔子有這樣的魅力,讓人們一代又一代地記住。在卡通片《孔子》中,魯的王室權力被季奪走,魯被迫趕往齊。當孔子告別國王時,國王后悔爲什麼當時沒有使用孔子。

論語教會了我學習的方法。子說:學而時習,不亦樂乎意思是:學習後經常複習不是一件快樂的事嗎?每次學到新的知識,我的學習都有了很大的進步,經常回頭複習,讓知識掌握得更牢固。我很高興。學完每節課的英語,我都要經常讀每節課的課文和單詞。時間長了,課文和單詞自然會被記住,考試會寫得像神,這樣我就能考出好成績,考出好成績我就開心了!

論語教會了我孝敬父母的道理。兒子說:父母可以盡力而爲。父母可以盡力而爲的意思是:爲父母服務,盡力而爲。我做到了。平時有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

論語教會了我做人誠實的道理。子說:和朋友交朋友,言而有信。意思是:和朋友交往,說話要誠實信用。我沒有做到。在學校,我答應給朋友一些東西,總是一次又一次的拖延時間。最後我乾脆說我沒說過算。以後一定要糾正這個問題。

通過學習《論語》,我知道如何與人打交道,瞭解中華民族燦爛的文化,瞭解世界著名的聖人孔子。

更重要的是,讀《論語》可以享受快樂。中國文化大師于丹說了我的心,她說:《論語》告訴你的永遠是最簡單的。《論語》的真正意義是告訴你如何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幸福生活。它是教我們在生活中獲得精神幸福,適應日常秩序,找到個人座標。

願《論語》成爲大家的好朋友。

讀《論語》有感14

論語是孔子和他的弟子總結出來的一部書!具有很深的道理的一部著作!然而它也被選入了中學生一年級教科書,讓我們明白了學習的方法,做人的道理和爲人處事!

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這則讓我明白了每天都懂得自我反省!反省出自己的錯誤與不足,並及時改正,是自己更加完美;而我們每天答應別人的事一地要做到;老師每天教的知識都複習一遍,這才能使自己更完美。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wǎng),思而不學則殆(dài)。”(《爲政》)這更體現出學習了知識之後,要多多的複習,這樣知識才能更紮實。

子曰:“由誨汝(rǔ)知之乎!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zhì)也。”(《爲政》)這讓我明白了學習知識一定要謙虛,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樣學習才能進步!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xǐng)也。”(《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這讓我明白了我們不應該根據身邊不賢之人來影響自己,要看別人的長處,自己的短處來改變自己,使子是自己進步。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子罕》)這讓我明白了人們要經受得住時間的考驗,也以松柏爲喻,談人應當具備堅毅的品格!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衛靈公》)這體現出孔子的寬容大度,讓我明白了個人修養,強調要學會換位思考。

論語讓我明白了許多,我喜歡論語,更喜歡孔子,我崇拜孔子,因爲他寬宏大量,因爲他教育有方,因爲孔子62歲時,曾這樣形容自己:“其爲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當時孔子已帶領弟子周遊列國9個年頭,歷盡艱辛,不僅未得到諸侯的任用,還險些喪命,但孔子並不灰心,仍然樂觀向上,堅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爲而爲之;因爲子曰:“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在孔子心目中,行義是人生的最高價值,在貧富與道義發生矛盾時,他寧可受窮也不會放棄道義。但他安貧樂道並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貴,只求維護道,這並不符合歷史事實。孔子也曾說:“富與貴,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爲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他讓我明白了安貧樂道;

孔子以好學著稱,對於各種知識都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因此他多才多藝,知識淵博,在當時是出了名的,幾乎被當成無所不知的聖人,但孔子自己不這樣認爲,孔子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爲之不厭,誨人不倦。”孔子學無常師,誰有知識,誰那裏有他所不知道的東西,他就拜誰爲師,因此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因爲孔子以好學著稱,對於各種知識都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因此他多才多藝,知識淵博,在當時是出了名的,幾乎被當成無所不知的聖人,但孔子自己不這樣認爲,孔子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爲之不厭,誨人不倦。”孔子學無常師,誰有知識,誰那裏有他所不知道的東西,他就拜誰爲師,因此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我學到了很多,以後更加的完善自己

讀《論語》有感15

前者說,幾個人一塊兒走路,其中一有可以當我的老師的人;後者說,聰明敏捷並且愛好學習,不把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當作恥辱。這兩句話出自古代聖人之口,但是到現在仍有着深刻的啓迪作用。“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中蘊含着這樣一個道理:能者爲師。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到一些人,他們各自都有長處什得我們學習,可以成爲我們的良師益友。就拿我們班來說吧,有到四十五人的班集體,有的擅長繪畫,有的擅長音樂,有的寫得一手好字,有的是籃球場上的猛將……多少這樣的同學值得我們學習啊!你見過高山嗎?你見過密林嗎?高山之高,是因爲它不嫌一粒粒的小石子;密林之密是因爲它不棄一顆顆小樹苗。如果你想具有高山一情懷和密林的親密,就應尋找自己的身邊的良師與益友,學習他們的點滴長處。如果說拜能者爲師是理所當然的,要做到不恥下問就不容易了,我們應該放下架子,虛心向別人請教。

名人也有不少不恥下問的例子。例如,李時珍爲了寫好《本草綱目》,到處收集有關資料,甚至常常問當地農民。白居易自幼聰明,五六歲即會作詩,每寫完一首詩都去讀給鄰居家不識字的老奶奶聽,以便修改。一個不懂醫學的農民怎能比得上一個有文化,聰明的識詩人。

朋友,讓我們放下架子,虛心請教,知識寶庫的大門將永遠向你敞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