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經部>論語>

《論語》讀後感(通用14篇)

論語 閱讀(4.81K)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論語》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論語》讀後感(通用14篇)

《論語》讀後感1

《論語》之所以稱得上是經典,是因爲它將中國的國寶級別的人物——孔丘,所言所行完完全全的記錄了下來,真正的講述了中國千年以來所傳承的正統學派的真諦,而且,其中大部分還被現代華夏兒女所沿用着,不失爲歷經風霜而留其真諦。

《論語》是中國文化最重要的典籍之一,《論語》教給了我們如何在現代生活中獲取心靈快樂,適應日常秩序,找到個人座標。讀《論語》,有許多收穫。

《論語》講學:

《論語》首先就告訴我們一件事情,學習。

學,不爲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人若是隻懂得嘴尖皮厚腹中空的話,蠻不講理,一無是處,那麼,這個人就在這個世界上只起到了綠葉的作用——襯托紅花。《論語》首先就告訴我們一個鐵錚錚的事實,人要學習。

首先要有興趣,再者就需要恰當的方法,最後,需要的就是持之以恆的動力。

《論語》講孝:

孝道,在中國古代至今天都佔有着不可動搖的地位,而在這部着作之中,也毫無疑問的佔據了主導的地位,人不孝則非正人君子,此類人鮮矣,《論語》大概一半左右都牽扯到了這個“孝”字,正因如此,後被公認爲百家之正統的儒家學派把孝道推廣的非常廣泛,鞏固了孝道在人們心中的地位。

《論語》講政:

政治,自古以來一直纔是世界上真正佔據主要地位的事,論語中對待政治,主講一個子——仁。對於政治來講,要想成功的.治理國家需要什麼?答案是得民心,若想得民心最好的方法是什麼?只有仁。這一點儒家的選擇是很正確的,但不知爲何,儒家的政道並未被自古以來的各大王朝用於主要政道,實是一件痛苦之事。

孔夫子曾經說過“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以及“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諸如此類的話,並且還說過“吾十有五而志於學”。孔子一直活到了七十二歲,五十七年的經歷使他仁德兼備,學問淵博,成爲冠絕一時的大學問家,大思想家,可謂是震古爍今。以如此身份,當他的高足問他時,他的回答竟然是“朝聞道夕死可矣”,多麼令人不可思議!

作爲一個完全有足夠的資本炫耀自己的大學問家,孔子還有必要孜孜不倦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學習探索中去嗎?答案是肯定的。

子曰:“學而不厭,誨人不倦”。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做人要不斷學習,不感到厭煩;教育學生要有耐心,不感到疲倦。

“學而不厭”。作爲教師尤其要做到這一點。教師是學生的示範,我們希望學生做一個終生學習的人,首先教師要做一個終生學習的人。“身教重於言傳”,“親其師,信其道”,教師應該是學生很好的榜樣。

教師要做到“誨人不倦”,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呀。“教師教育孩子要耐心”,我們經常這樣說。但事實上,我們許多老師並沒有真正理解這句話,老師會在課堂上生氣發火,這是我們還沒有學會耐心的佐證。

“誨人不倦”四個字簡簡單單,但蘊含的是教師的愛心,所以,作教師的,應該將“學而不厭,誨人不倦”這句話作爲自己的座右銘。

孔子第一次精闢地論述了啓發式原則:“不憤不啓,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孔子曰:“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從多方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好學”、“樂學”。教師必須對學生表現出的差異特點進行全面而具體地分析,以發展的眼光區別對待。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們應細緻地研究和了解學生,弄清每個學生的興趣、愛好、性格特點、學習態度、知識基礎、健康狀況以及家庭、社會背景等。根據學生的個性制定相應的崗位,讓每個學生真正地做班級的小主人,發揮學生在班級管理中的主觀能動性。

教學上,老師應該看到學生客觀存在的個別差異,正確對待學生的個別差異採取不同的具體措施。有的學生或善於觀察,或長於記憶,或擅長思維。從思維類型上講,也有長於形象思維和善於邏輯推理之分。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注重因人而宜啓發誘導,針對不同學習類型的學生必須因材施教。啓發式教學的核心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只有這樣,才能使每一個學生的素質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

《論語》讀後感2

帶着恭敬的心情去讀這本書,因爲是解讀《論語》。我的古典文學學得不好,因此總想好好學一學。對儒家從來沒有深究過,只是偶爾跟朋友一起談談說說,更喜歡道家的超逸飄然。

對百家講壇曾經一度癡迷,總覺得看此節目的都是文人,也曾追逐着去看,直到易中天被像超女一樣炒得火熱的時候,我心裏的火熱倒是一下子涼了,總覺得一下子出名的就像暴富一樣缺乏積澱。

《于丹<論語>心得》用BT下載在電腦上,常常拿來欣賞品位女性厚實而充滿自信的演講,只有對自己絕對自信的人才有可能如此鏗鏘有力地講述國學的經典,也只有勤奮的人才有可能練就如此流暢明晰的口才,只有達到這種社會地位的人才敢如此淡定地跟全國人民談論關於“淡定”的話題。

同樣的一部著作,每個人的個性和經歷不同,解讀自然也不同,也許,同樣是《論語》,憤世嫉俗的人讀出了天人合一,急功近利的人讀出了從容淡定,甘於平庸的人讀出了奮發進取,缺乏謀略的人讀出了生活的智慧……

也許是過於自信和自我的表現讓我並不欣賞這本書的呈現方式。不多的文字卻用了過於稀疏的排版方式;原本並不特別和獨到的思想只因爲“在聖賢的光芒下”而顯得分外華麗,試想,如果將書中所闡釋的這些觀點和故事聯繫在《讀者》或者某些有關心靈雞湯的圖書,也是完全沒有什麼不妥的;過於頻繁的簽名售書也讓我感覺到過於急功近利的商業氣息。“在聖賢的光芒下”這樣的語調讓我從靈魂裏感到自己的卑賤,用聖賢的思想啓迪心靈是有可能的,但只有當自己的心靈能夠釋放光芒的時候,可能才能快樂,在聖賢的光芒下,便永遠無法自己取暖。

喜歡書中引用的著名哲學家馮友蘭的一句話:闡舊邦以輔新命,極高明而道中庸。中庸,是“絢爛之極而歸於平淡”。所以我認爲這本書更適合於那些已經絢爛之極的人們。當那些曾經爲了

功和利追隨不懈,而如今卻發現金錢,權力,美女都不能填補自己的生活,都不能讓自己快樂的人,當他們有了房、換了車、有了穩定的家庭又有了可以引發激情的紅顏知己的時候,再告訴他們生活不要太多的功名利祿,不要奢求太多,內心的平靜纔是最高的境界。對於掙扎在生命的最現實狀態的大部分普通人而言,沒有感受到心靈絢爛之極的巔頂,又怎麼能真正的歸於平淡呢?

這本書談的是關於心態的話題,書中反覆出現的詞語是諸如淡定、平靜、坦然之類。反覆提及的觀點是:孔子告訴我們的做人標準,不是苛責外在世界,而是把有限的時間、精力,用來“苛責”內心。她說我們無法左右外面的世界,因此只能讓內心的選擇能力更強大。但是,外面的世界總是在被人左右的,當一個生活在總被人隨意左右的世界裏的人,並且還要不斷調整自己的內心的時候,這可能會快樂嗎?適應和麪對社會是必須的,不適應社會的內心必然是不快樂的,但是,苛責內心決不是適應的方式。心理學講擁有健康和積極的心態,所強調的是我們要能夠從各種不同生存狀態中從不同的.角度尋找到能夠讓我有足夠的生存勇氣和快樂體驗的一種積極的人生觀。而於丹《論語》心得更明顯地闡述恕與忍的調節心理的方式,類似於魯迅筆下的阿Q精神,漠視生存環境中讓自己不快樂的事情,有誰能做到嗎?對周遭灰色環境的漠視難道不是一種頹廢的表現嗎?

換句話說,如果照書中所說的那樣,快樂只決定於人對世界的認識態度,是不是過於唯心了呢!“中庸”是解讀中國哲學或者說儒家思想的一個關鍵詞,如果我可以解讀“中庸”之美,那麼應該是一種和諧,一種融合,如果用新名詞來解釋應該是一種“共贏”,人與社會的共贏,人與自然互惠互利。在這本書中,我卻感到作者過分強調了內省,孔子創立的儒家學派所呈現出來的做社會中的人與道家所崇尚的自然我的狀態是兩種我們都需要體驗和感悟的。

寫到這裏,我覺得自己的觀點更加清晰了,不喜歡于丹的《論語》心得是因爲我更認爲這樣的解讀應該說給那些急功近利的人去領悟。而我更需要的是更加充滿激情和磨礪,更加精彩和飽滿的激勵。中庸,是“絢爛之極而歸於平淡”。而我,沒有體驗絢爛的心靈又怎能真正歸於平淡呢?

《論語》讀後感3

《論語》是一部語錄體散文,全書總共20篇,計有《學而》、《爲政》、《八佾》、《里仁》、《公冶長》、《雍也》、《述而》、《泰伯》、《子罕》、《鄉黨》、《先進》、《顏淵》、《子路》、《憲問》、《衛靈公》、《季氏》、《陽貨》、《微子》、《子張》、《堯曰》。

《論語》是孔子死後,弟—子們把他平日的言行記錄收集起來,整理編成的。其中有孔子的言論,也有弟—子們的自相問答,它是儒家思想所依據的經典。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他父親孔紇,又名叔梁紇,曾做過陬邑(今山東曲阜東南)宰,本身屬於貴族階級下層的“士”。他的母親姓顏,名叫徵在。孔子3歲時,父親就死了,17歲時母親也死了。孔子青年時,曾做過管理倉庫(委吏)和管理牛羊(乘田)的小吏。後來孔子精通“六藝”(禮、樂、射、御、書、數)。

孔子的政治主張是“禮”和“仁”的學說。他生活於春秋大變革時代,他反對以政、刑來強迫人民服從。他所說的“禮”,是一種政治秩序,他所說的“仁”,是最高的道德規範,當然,這種仁和禮是有上下、尊卑、貴賤、等級之分的。動盪不安的春秋時代,諸侯爲了爭霸,是講究實力,着眼於利的,所以未能採納孔子“仁”的政治主張,孔子也沒有被重用。孔子師徒顛沛流離14年周遊列國,於公元前484年(魯哀公十一年)返回魯國,這時孔子已是白髮蒼蒼的`68歲的老人了。但孔子用他晚年的精力,集中整理古籍——“六經”。

公元前479年,孔子去世,享年72歲。他的弟—子和再傳弟—子輯錄其言論,編成《論語》一書,共20篇,計492節,合計12700字。《論語》記到孔子晚年的學生曾參的死爲止,其中保留着孔子生平、思想學說的重要材料,尤其是教育思想和教學活動的重要材料。它是我國一份十分重要的文化遺產,也可以說,它可作爲中國歷史上最早的一部教育書。

孔子從他的政治、哲學和心理學觀點出發,認爲德育的主要內容是仁和禮。所以他主張“爲政以德”,這反映了當時人的價值的提高和奴隸要求解放的時代特徵。因此,孔子的道德觀是適應時代潮流的,具有進步意義的。

孔子所謂“禮”,其核心是“正名”。在孔子看來,周禮最重要的原則是尊尊與親親。爲了貫徹親親和尊尊的原則,孔子提出“正名”的主張,他說:“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論語·子路》)所以,孔子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論語·顏淵》)作爲“正名”的具體內容。就是說,爲君者要使自己符合於君道,爲臣者要符合於臣道,爲父者要符合於父道,爲子者要符合於子道。在等級森嚴的奴隸制社會裏,上下尊卑的關係是靠“禮”來維持的。因此,孔子對於不按自己名分行事的人和事進行批評。如他批評魯國大夫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熟不可忍也?”(《論語·八佾》)魯國的三桓在祭祖時,唱起天子祭祀“相維闢公,天子穆穆”的《雍》詩,也受到孔子的指責。

孔子道德思想的範疇,主要是“仁”。孔子主張“仁”,在《論語》中有多重涵義。一是“仁者愛人”;二是“克己復禮爲仁”;三是“仁者人也”。郭沫若在《十批判書》中說過:孔子“這種所謂仁道,很顯然的是順應着奴隸解放的潮流的。這也就是人的發現。”孔子主張“仁”,孟子重視“義”,所以,孔子的“殺身成仁”(《論語·衛靈公》)與他的繼承人孟子的“捨生取義”(《孟子·告子上》),對後世志士仁人的影響極爲深遠。

孔子是我國第一個主張“因材施教”的教育家。他對子路、冉有的不同教育就可以說明: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子曰:“求也退,故進之、。

《論語》讀後感4

于丹在《論語》心靈之道中推介了好多個小故事,用來說明心靈的強大力量。濃縮于丹心靈之道的主題就是,心靈中至爲美好的一面是積極的心態、自信和勇敢。當然,似乎有人以爲這是在勵志,因爲在世界知名的勵志學家,如卡耐基和拿破崙希爾還有安東尼·羅賓斯的書中,充滿對這三種力量的喚醒和訓練。

——“子夏曰: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

——“鄙夫可與事君也與哉。”

——“君子義以爲上,君子有勇而無義爲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爲盜。”

——“以約失之者鮮矣。”

——“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可與言而不與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方,失言。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首先肯定的是,作爲一篇勵志的小散文,這個演說是成功的。上面那些是于丹老師摘自論語中的原話,構成了演說的論點,這些論點我們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吧。但是,與論點比起來,我倒是覺得文中的三個小故事讓人印象深刻,並且和勵志的主題更加接近一些。批評于丹老師假借論語之名行其它主題的演說和出書甚至出名之實,這樣的話,一向對於美好的事物都持支持態度的我說說不出的,也就是想想而已。呵呵。

話說回來,于丹老師還是一個富含哲理意味、平和而通達的智者。上篇文章也說過,各人讀歷史各取所需,下面摘一些于丹老師此篇中較爲美麗的文字。

一個有風骨的'驕傲,在外在一定不是張揚的,這就是所謂“泰而不驕”的——于丹老師。

“我曾經看到過鈴木大拙在他的書中記載了一個日本江戶時期的故事。當時有一個著名的茶師,他跟隨着主人去京城裏辦事。碰上了一個浪人挑釁身着武士服防身的茶師比劍。這茶師只好老老實實地說我就是個茶師,我不懂武功。這個浪人就得寸進尺,說你既不是一個武士,你穿着武士的衣服,你就有辱尊嚴,那我就更應該跟你比,你就更應該死在我的劍下了。茶師一想,就說你容我幾小時時間,今天下午我跟你還約在這個池塘邊見。那個浪人想想就答應了,說那你一定來。這個茶師就走了,他直奔京城裏面最著名的大武館,求大武師教給他一種作爲武士最體面的死法。武館的主人當時就驚詫了,他說來我這兒所有的人都是爲了求生,你是第一個求死的,你是爲什麼?他說我是個茶匠,我就只會泡茶,但是我今天遇到了這麼個情形,我不能不跟人家決鬥了,我想死得有尊嚴一點。武館的主人說,你是這麼著名的一個茶師,那好吧,你再爲我泡一遍茶。茶師想了想,很傷感,說這可能是我在世界上泡的最後一遍茶了。所以他就做得很用心,他很從容地看着山泉水在小爐上燒開,很從容地把茶葉放在裏面,洗茶、濾茶、然後一點一點地把茶倒出來,捧給這個武館的主人。這主人就這麼一直看着他這個過程,看完了以後他喝了一口茶,他說:這是我一生中能喝到的最好的茶,但是在這個時刻,我可以告訴你,你已經不必死了。茶師說:哦?你要教給我什麼嗎?他說:我不教你,你只記住,你用泡茶的心去面對那個浪人,我就告訴你這一句。這茶師就回去了。回去他看見那個浪人已經在那等他了。浪人很囂張,當時就拔出劍來,說:你回來了,那我們來開始比武吧。茶師就老在想着那句話,說我心泡茶的心面對他。所以他就不着急,他笑笑地看定了對方,然後從容地把自己頭上的帽子取下來,端端正正放在旁邊,然後解開身上寬鬆的外衣,一點一點疊好,壓在帽子下。他還笑笑地看着對方,拿出綁帶把自己裏面的衣服袖口紮緊,再拿出綁帶把褲腿也紮緊,他從頭到腳,一點一點地在裝束自己,一直氣定神閒。對面這個浪人就越看越惶恐,越看越惶恐,因爲不知道他武功有多深,就被他的眼神和笑容給嚇得內心心虛起來。等到這個茶師全都裝束停當,最後一個舉動就是拔出他的劍來,欻,就揮向了半空,然後棒喝一聲,停在了那裏。因爲他也不知道再往下該怎麼用了。他停在那以後,這個浪人噗通就給他跪下了,說我求你饒命,你是我這一輩子見過最有武功的人。”

《論語》讀後感5

《學而》是《論語》的第一篇,共包括16章,涵蓋諸多方面的內容,從學習到道德修養,從孝悌到忠信,從君子到君主其實講的全部是做人的道理。雖爲學而,但並不僅侷限於學習知識,更多的是強調個人品德的修養。在孔子看來,知識在於其次,最重要的在於做人。

“人不知而不慍”,別人不理解我,但我並不怨恨、惱怒。因爲別人的不瞭解而憤憤不平,爭吵不休,實際是缺乏氣度與自信的表現。別人不理解我而出言諷刺,我不與之爭,也不怨恨之,只是淡然一笑,你有你的理解,我有我的堅持,如此而已。要做到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正需要這樣的超然與堅持。人不知而不慍,不僅是一種大度,更是一種對自身所堅持之道的自信與堅守。

“子曰:巧言令色,鮮仁矣”。花言巧語,裝出和顏悅色的樣子,這種人的仁心就很少了。“仁”是儒家學說的核心,儒家崇尚質樸,反對花言巧語;主張說話應謹慎小心,說到做到,先做後說,反對說話辦事隨心所欲,只說不做,停留在口頭上。孔子的'儒家思想重視人的實際行動,尤其強調人應該言行一致。但是,當今社會,情況卻往往不是這樣,巧言令色、長袖善舞的人,越來越多,人們似乎早已習慣了這樣一種浮誇的表現方式,漸漸將中華民族傳統的踏實、質樸的精神拋諸腦後,“仁心”則更不必說。在我們誇誇其談的背後,藏着的究竟是難填的欲壑還是真心誠意?撕下我們掛在臉上的面具,摘掉強作的笑顏,一張張疲憊而冷漠的面孔背後,還有一顆空洞的心。我們在今天讀《論語》就應該拋開塵世煩擾,摒棄花言巧語,尋找生活在當今社會中的我們所漸漸喪失的“仁心”。

“曾子曰:五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這句話的意思是“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爲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誠實可信了呢?老師傳授給我的學業是不是複習了呢?”且不說要我們以竭心盡力、誠實可信、學而時習之來要求自己,當今的我們,又有幾人能夠每天沉心靜氣,思考自己一天的作爲?忙碌似乎是沒有時間反思自己的最好藉口,我們看似每天在爲理想奮鬥,但其實卻有很多人在不知所謂的忙碌中虛擲了青春。我們是不是應該問問自己,忙的究竟是不是自己想要做的?是不是順應內心的?今天,我們也許真的做不到曾子的要求,但我們至少應該在腳步匆匆之際,抽出片刻,反省一下自我,調整一下忙碌的方向,讓自己的目標更明確。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貧窮而不諂媚需要無盡的骨氣及傲氣,富有而不驕傲自大則只有真正謙虛的人才能做到,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做到這兩點已屬不易,更何況安貧樂道、富而好禮?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像顏回那樣“一簞食,一瓢飲”的又有幾人?在如今物慾橫流的社會裏,我們是否能夠耐得住寂寞,不趨炎附勢、沽名釣譽?我想,這些都是我們在閱讀《論語》的過程中應該反思、拷問自己的問題。

“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不要同與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過錯,就不要怕改正。道不同不相爲謀,與志同道合之人交朋友能夠激發我們實現目標的動力。自己有了過錯,首先想到的不應該是紋飾、狡辯,而是改正。過而能改,善莫大焉。改正過錯不是沒用無能,反而是大智大勇的體現。只有能正視錯誤並勇於改正的人,才能夠尋找到生活與學習的真諦。

“夫子溫良恭儉讓”。溫順、善良、恭敬、儉樸、謙讓。這是孔子的學生對他的讚譽,這五條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傳承到如今雖然表面上還在被大家讚譽,但其實很多人的內心並不以爲然,認爲現在還這樣是會吃虧的。但我覺得,這五種品德,體現了人的本性之美,不論到什麼時候都是我們修身養性的標準,是我們應該繼續傳承下去的美德。

《論語》學而篇的十六章每一章都給人以深刻的思考,在我們現在更側重於知識學習而忽視品德修養的時代,更能給我們帶來啓示。我們應該靜心沉入其中,遠離塵囂,返璞歸真,尋找聖人留給我們的生活、學習之真諦。

《論語》讀後感6

記載了一次子貢與老師孔子的問對,大意說,子貢問老師,有沒有一句可以奉行終身的至理名言(品德修養的道理能不能用一句話來概括)?孔子就帶着幾分商量的口吻,答道:“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其恕乎”這三個字說出了“恕”的精神:“恕”,就是以自己的感受推想別人的感受,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後世儒學將“恕”的精神上升爲“道”的高度,稱之爲“恕道”,就是推崇寬宏的君子器量,可以包容他人,好的會欣賞,壞的也能容忍。就像上天庇佑萬物,土地承載萬物一樣,君子應該有天地般寬廣的胸懷,而不是清高、傲慢的心態,這樣才能培養出內在的福德。

在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中,器量是一種十分重要的`品德。古人常說的“雅量”,值得就是寬宏的器量。一個有器量、能容人的人,總能處處與人爲善,得到周圍人羣的高度評價,在各個領域中都能贏得成功的契機。

中國古代出過很多優雅量的名士,西漢張釋之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 註釋:張釋之,字季,南陽堵陽(今河南方城縣東人)。生卒年不詳。中國西漢法律家,法官。漢文帝元年(前179 年),以貲選爲騎郎,歷任謁者僕射、公車令、中大夫、中郎將等職。文帝三年升任廷尉,成爲協助皇帝處理司法事務的最高審判官。他認爲廷尉是“天下之平”,如果執法不公,天下都會有法不依而輕重失當,百姓於是會手足無措。他嚴於執法,當皇帝的詔令與法律發生牴觸時,仍能執意守法,維護法律的嚴肅性。他認爲“法者,天子所與天下公共也”。如果皇帝以個人意志隨意修改或廢止法律,“是法不信於民也”。他的言行在皇帝專制、言出法隨的封建時代是難能可貴的。時人稱讚“張釋之爲廷尉,天下無冤民”。景帝立,出任淮南相。張釋之對文景之治的實現,是有重要貢獻的。

張釋之曾任掌管全國刑政的廷尉之職。一天,滿朝文武集聚大殿上,有一位年邁的處士王生,他見到張釋之說:“我腳上的襪子繫帶鬆開了,請你幫我係好吧。”身爲重臣的張釋之,在聽到這個身份低微的老人無禮要求後,平靜而順從的跪下去,俯在老人腳邊爲王生把襪子繫好了。

散朝後,有人問王生“你爲什麼要在朝堂上,衆目睽睽下羞辱廷尉,讓他給你係襪子呢?”

王生說:“我老而貧賤,知道自己沒什麼好東西好送給張廷尉的。張廷尉現在權重天下的賢臣,我之所以當衆提出這樣的要求,就是藉此爲他再增加一些聲譽啊。”

人們聽說後,都稱讚王生明哲通達,而對寬容忍讓的張釋之更加敬重了。

不僅是古代,即使是今天“恕道”依然是爲人所稱頌的精神品質。

恕分兩種:被動和主動。懂得尊重別人,有寬宏大量的風度,不納人嫌,不挾私怨,能容納一切人和事,這都是被動的恕。

前兩天找個老師算命,老師說《易經》裏面的六十四卦,有幾個卦象是上上大吉,叫“元吉”,其中一個叫“鼎卦”,寓意國家像重鼎一樣穩固;另外一個叫“損卦”,“損”的意思是損己利人。能損己利人,誠心誠意麪對一切衆生,“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這就是主動的恕。

《老子》所講“上善若水”,水之德就是永遠都不居於盈滿,總是避高就低。安於損的態勢。但這個世界恰恰是看似柔弱的水,能夠蓄積的態勢,能夠匯成最廣闊的汪洋,“上善”之德,就是損己而利物。

一個人在社會上、在羣體中只要堅持損己利人的態度,多做一點自我犧牲,多爲別人着想一些,多爲別人出點力,那你就一定能具備水一般的運勢,像“損卦”所預示的那樣,真正做到廣結善緣,無往不利。你說說,還有什麼福德因緣,比你在生活和工作中處處得到“人和”的助緣更寶貴呢?所以說,有寬宏的器量,更能積極主動的踐行恕道,自然福慧具足。

恕的反面是什麼?就是不恕。不恕會怎麼樣?生氣、上火。

人們常說,生氣就是用別人錯誤來懲罰自己。這話大體不錯,但是人們不清楚,這懲罰會嚴重到什麼程度。禪宗常講:“心火無煙日日燒。”想想看,心中天天有把火,對人的心智、身體是多大的傷害啊!最好的方子就是三個字---- 其恕乎!

這三個字也是對我自己也是一個要求。希望自己能夠多去感悟人生的道理勉勵自己,在工作和學習中取得更好的成績。

《論語》讀後感7

《論語》記載着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從中我們可以看到孔子的教學思想與智慧。孔子是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是我國古代教育史上第一個將畢生的精力貢獻給教育事業的偉大先哲。他的教育思想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作爲一名數學教師,我看到了孔子在教學上的智慧。孔子提出了許多科學的教學觀點,在2500多年後的今天看來,仍然行 之有效,給我們莫大的啓迪。

一、 孔子的教學態度

1、“有教無類”的治學理念。這是說教育是平等的,任何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權利,他從未停止過使教育平民化的努力。孔子說,只要拿着一束肉乾來拜見他,沒有他不教誨的,而這一束乾肉的學費,是百姓足以承擔的。據考察,孔子門下“賢人七十,弟子三千”,卻只有南宮敬叔和司馬牛是貴族,其餘學生都出身貧寒。孔子的“有教無類”是對中國教育觀念的偉大貢獻。時至今日,有教無類仍然具有重要意義。我的教學中,我平等的對待尊重每位學生,在我的課堂上使他們快樂的學習數學ァ

2、“教學相長”說的.是教與學的關係問題。教與學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教者,傳授知識,釋疑解惑;學者,接受知識,融會貫通。把這二者結合在一起,タ鬃佑腖的弟子們在學習上是互相啓發、取長補短的。孔子認爲師生之間應該相互啓發,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在治學道路上,師生應該是一對好伴侶。ソ萄程中,我與學生之間的討論相得益彰。學生學得紮實,我也形成了自己的教學模式。

二、孔子的學習方法

1、孔子一生勤奮好學。孔子就是這樣一個不知飽足的活到老,學到老的人,並且在其中得到了莫大的快樂。”孔子的博學衆人皆知,人或以爲他是天生聰慧而得的學問,孔子卻強調說這是他後天努力得來的。孔子的終身學習的教育觀對後世人們對知識的態度產生了深遠影響。

2、孔子主張“學”與“思”並重。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是孔子關於學習態度的經典論述。所以說,學習過程是一個學與思結合進行的過程。只有學才能獲得大量的知識儲備,有了知識儲備後的思考纔不是盲目的,才能夠思後有所得,有創新。對於學習,我們應該學思並重。我的教學中,着重培養了他們的自學能力、理性的思考能力並學會了反思。杜威說過“失敗是一種教育,知道什麼叫“思考”的人,不管他是成功或失敗,都能學到很多東西。”プ魑教師要教給 學生知識,更要教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反思。

3、“溫故知新”是孔子對學習態度的主張。從舊的知識中得到啓發才能知新。

三、 孔子的教學方法

1、“啓發式”教學。子曰:“不憤不啓,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可見,中國舊式教育注重填鴨式的灌輸而忽略啓發式的引導與孔子的教育思想是大相徑庭的。ァ∷以說,對教師來說,啓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幫助學生完善循序漸進的求知條件,比向學生傳授具體的知識更爲重要。ピ誚萄е校我喜歡學生提問題,課堂上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遇到困難,老師及時點撥,學生豁然開朗,印象深刻。

2“因材施教”是孔子最典型的教學方法 .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就是對不同能力,不同志向,不同個性的人採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我的教學在作業練習設計環節中,作業習題分層次,接受快的給點難題,接受慢的降低難度,使他們都能快樂、自信的學習數學。

3、“循循善誘”是孔子教育思想中一條重要的原則。如果分解開來,就是由循序漸進的階梯式教育和寓教於樂的興趣式教育組成的。循序漸進,即按照學生思想發展,知識積累的內在規律因勢利導,既不求快,也不好高騖遠以求深,一步一個腳印,紮紮實實的教育學生。寓教於樂,就是要調動學生內在的求知興趣,使他們真正感到是自己要學習,而不是別人在強迫他們學習。正因爲學習有了內在的動力,即使碰到了挫折與困難,也會“欲罷不能”,直到竭盡全力。

作爲一名數學教育工作者來說,我看到孔子的教學方法和教學藝術之高超至今難以有人能望其項背。孔子作爲一個教育先師,是中華民族智慧的象徵.2500多年前的這個偉人給我們留下了太多的東西去思考去探索。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用《論語》的思想不斷提升自己的數學教育智慧。

《論語》讀後感8

孔子是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思想由其弟-子及再傳弟-子編訂的《論語》中保存,是我國古代燦爛文化中璀璨的寶石。現如今在全國上下掀起了再學國學經典的熱潮,當然,《論語》是必不可少的,因爲孔子的思想的影響力使我們不容忽視。雖經千年,但其中的教育思想、和諧思想、仁者愛人的思想以及君子等各方面的思想不僅對古代的中國還是現代社會,乃至是其他國家的思想文化都產生了極大地影響。

首先,我們來看《論語》中對於學習的看法。“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而篇)“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擔”“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爲政篇)“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爲文也。”(公冶長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樂知者。”“中人之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之下,不可以語上也。”

(雍也篇)“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篇)“學而不及,有恐失也。”(泰伯篇)“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子罕篇)“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有教無類。”(衛靈公篇)“性相近也,習相遠也。”(陽貨篇)“日知其所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子張篇)孔子的學習思想分析要結合他所處時代背景來看。他之所以被成爲偉大的教育家,一方面是他提出了“有教無類”的觀點,同時他還認爲學習要“時習之”、“不恥下問”,也就是說學習者對於學習的態度要端正。雖然“有教無類”的概念現在的人們都很熟悉,但是在孔子那個時代被提出則成了我國教育史上的一大突破。孔子對人十分謙遜,相傳孔子曾拜比自己小的學者爲師,而孔子的弟-子顏淵的年紀也比孔子大許多,可見,孔子對於“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的理解並沒有侷限於時代,這一點十分不易。

孔子站在岸邊感嘆時間如流水般飛快逝去,告誡自己和弟-子們要珍惜時間學習。同時,他認爲學習應當處於一種樂知的狀態纔會是學習者感受到學習的.樂趣。這一點猶如現代社會所提出的要培養學生們對學習的興趣一樣,很有先見之明。並非每個人都是“生而知之”,孔子總結自己可以取得成就的經驗就在於“敏而好學”,藉此來教育自己的弟-子應當努力勤奮。孔子的弟-子宰予白天睡覺,孔子說其“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足可見孔子對於學習者的嚴格要求。此外,孔子對不同的學生所教授的內容也不一樣,即用“因人而異”的方法。比如說,子張和顏淵在問到孔子關於“仁”的問題時,孔子就做出了不同的回答。孔子還認爲詩、樂對人有一定的教化作用,例如,“《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羣,可以怨。彌之事父,遠之事君;多事魚鳥獸草木之名。”等,在當代,我們又一次掀起了學習國學的熱潮,同樣是認識到它們是我國五千年優秀傳統文化中的一部分,對於現在的我們來說其教化作用仍有一定的意義所在。

其次,再來看看孔子對於君子的看法。“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學而篇)“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爲政篇)“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生,下而飲,其爭也君子。”(八佾篇)“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君子欲訥言而敏於行。”(里仁篇)“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公冶長篇)“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

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篇)“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述而篇)“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顏淵篇)“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子路篇)“君子上達,小人下達。”(憲問篇)“君子義以爲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衛靈公篇)“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君子有九思:

《論語》讀後感9

讀完《論語》,我的心中充滿着一種淡淡的感動,因爲《論語》總是用最簡單的話語告訴我們真正的道理,讓我們的心靈歸於平靜之中。讀完了《雍也篇》,也令我從中獲益匪淺。這個世界上真正的真理永遠都是樸素的,就好像太陽每天從東邊升起一樣,就好像是春天要播種、秋天要收穫一樣,論語告訴大家的東西,永遠都是最簡單的。但是,最令人感動的永遠都是最爲簡單而真摯的東西。

《論語·雍也》中最令我感受深刻的是孔子對於顏回所作的3次評價話語。可以說,孔子弟子凡三千,有名者七十有二,但孔子首推顏回,從這三句的話語中我們可以窺看一二。

第一句是:哀公問:“弟子孰爲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從這一句,我們就能看出顏回的好學不倦,孔子的弟子三千,一定不乏勤奮好學者,孔子卻說顏回死後再也沒有好學者了,可見顏回品德是勤奮好學,而且在失敗時不會遷怒於人,只會從自己身上找差距,而不是爲自己的過錯和失敗找出無數的藉口和退路,並且他在求學的過程中不犯重複的錯誤,這樣纔是真正的求學態度,只有不遷怒,不貳過,才能獲得真正的進步,成就大事業。

第二句是: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這樣看來,顏回不但勤奮好學,而且不爲生活艱苦所困,是一個大賢者。他即使居住在簡陋的地方,食物僅可以勉強果腹,對於這種情況一般人是無法承受的,但顏回卻自得其樂,悠哉遊哉,真正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全不以物質的貧乏爲意。人不堪其憂,所有人都會被此困擾,爲自己所處的情況所抱怨的時候,而顏回從來不改變他那種樂觀的態度,所以孔子纔會說賢者回也,又感嘆一聲這纔是真正的賢德。因爲這是在什麼樣的物質環境下都不改變心境的那種坦然和安寧。在現今時代,要真正做到這一點是十分困難的,儘管現在大家的生活水平都有所提高了,但是又有誰能夠真正做到如同顏回一般的安貧樂道呢?

第三句是: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仁愛是儒學的核心精神,而這句話正是孔子對於顏回的仁愛給予的高度肯定,這句話的意思是 “顏回這個人的心可以在長時間內不離開仁德,其餘的學生則只能在短時間內保持這樣”。 即使在艱苦的日子裏,他依然奉行着孔子的教導,並且“其心三月不違仁”。從此,我想到了世上的事情難就難在這“恆心”二字。換句話說,叫做“貴在堅持”。世上事幾乎無不適應這一規律。而仁心的修養也不例外。一個人做點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 不做壞事。不難的是“日月至焉”,難的是“三月不違仁”。我由此想到了近段時間的中國如同捲入了災難的'漩渦之中,先是乾旱,接着又是玉樹的地震,不幸的事情一件接着一件,牽動着人們的心絃。大家開始呼籲捐款捐贈物資,但是與此同時,我又想到了,每當災難到來的時候,人們都會十分重視公益事業,但是在普通的日常生活中的我們,是否會有那麼一刻想起公益事業,想起身處水深火熱中的人們呢?我不得不承認,並不是所有人都是特蕾莎修女,並不是每個人都需要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於公益慈善事業,我想說的只是很多時候,我們並不能只是在災難發生之際,我們纔開始關心弱勢的人們,在平常的日子裏,也需要我們有所盡力,我曾聽過一個很生動的比喻,愛心就像用柴草點火一樣,只要有火,柴草就容易被點燃。而我們的心也是這樣,只要有“仁”的引導,就容易被感動。要保持柴火不斷地燃燒下去,那就得不斷添加柴草。但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要麼缺柴草,要麼懶得添加,所以很少有能使火焰長久不熄的。只有像顏回那樣的人,才能夠做到一直不斷地添草加柴,使火焰熊熊燃燒。

讀《論語》,就如同是與聖人在對話。其實聖賢的價值就在於千古之前,他們那些有價值的人生經驗可以穿越千年的滄桑,走到今天,讓我們仍然覺得溫暖;而他在千古之前緘默地微笑着,注視着我們仍然在他的言論中受益而已。

《論語》讀後感10

我讀過於丹教授的《論語》心得後第一個感觸就是萬物歸一。

這是一個關於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萬古規律。綜觀人的一生,人這輩子,要麼忙着生存,要麼趕着去死。生命在逝水流年中悄然凋零,什麼是看見的,什麼是看不見的?大多數人都在爲自己平凡而樸實的生活忙碌打拼,卻忘記適時停下休息欣賞自然之力與自然之美。人有追求與信仰,爲實現自己理想進行能動性的創新與改進,以最大限度適應自身生存的環境,但或許就會漸漸迷失自我,迷失人的本性,做出愚蠢瘋狂幼稚傲大的可悲行爲。從地球看我們生活的城市,很小;從銀河看地球,微小;從宇宙看銀河,微乎其微。而我們每一個個體,每個人,根本微不足道。可是還是有那麼多的人在爭,在鬥,爲了無休止的利益,爲了滿足與吞噬無限膨脹的慾望,在我們生存的小星球上拼命去捕捉原本並不屬於任何人的東西,我記得網絡上有一個簽名:天上的星星,爲何象人羣一樣擁擠,地上的'人羣,爲何象天上的星星一樣疏遠?我想,這就可以用來解釋人與人之間的心態問題罷!簡言一句話,人,應該學會看透生命的本質,看穿亙古廣漠,潮起潮落,看清事物潛在的規則與本質。

如果說把寰宇看得寬闊透明,那麼把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交流就應該看得坦然釋懷。四海之內皆朋友,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則是我的第二個感觸。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爲在歧路,兒女共沾巾。王維簡單的一首詩十足勾畫出了朋友之間的真摯情誼。古人以人生得到一知己足以來形容人的一生要找到一個十分了解自己的人有多麼困難。在今天,我們仍然也會以擁有一個和多個知己而感到自己人生存在的價值意義。可是,上帝總是帶有一絲幽默,他可以把人相隔千里之外,也可以讓人如親鄰一樣貼近。我們總是期望別人有多麼瞭解自己,然後便有了被充分了解後的感嘆,然而事實上沒有誰能比我們自己更瞭解自己,只有認清自己,纔會更好去了解他人。否則就會做出許多不該發生的事情,產生出許多不必要的麻煩。現在,地球更象一個小的村落,只要有足夠的旅費,每個人都可以去他想去的任何地方,當然,如果可能,我們也可以認識任何一個在從前想都不可能想過未曾謀面的傢伙,我們所生存的環境被無限地擴大與擴展。而我們對待他人的態度也因此該得到闊延和釋放,古人所云比較封閉的交友概念現在也已經絕跡,與人爲善,就是與己爲善。

與人產生爭執和爭吵再所難免,因爲我們的頭腦中存在成千上萬個不同的idea,因此人與人的思維方式和思考模式並不相同,對待同樣一個問題的處理方式和反應程度也不盡相同,於是偏差和誤解便產生。對待這種事情的我們該如何面對處理?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用直率去對待所有的問題,我們想讓別人瞭解和理解我們真正不被歪曲的想法,那麼我們就要學會用最簡明最直接的說話方式去將我們的想法陳述給對方去聽。可惜的是,許多人並不願將他們的直率使用到應該使用的地方,因爲我們都很自我,都很主觀。我們認爲自己應該是獨特的、獨一無二的,這沒有問題,問題出在我們過於自我,過於固執,固執得乃至無法放下偏執。這就嚴重得多了,回頭想想,我們連宇宙都可被認識,那麼我們爲什麼就不能把自己頭腦中的idea真實地放映在對方面前呢?事實上我們可以做到。

古人云: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我們也許無法做到最好,但我們起碼可以用懷有一顆感恩的心去對待我們的朋友,家人,愛人和我們所認識的一切善良的人們。孔老夫子說幫人錦上添花不如幫人雪中送碳,能及時帶給別人最迫切的需求,那是我們道義上的責任。

我相信人本善良,只是在成長中受到了種種誘惑吸引,自己定力不夠才漸漸變成各種各樣的形態出現在人間。把握住內心的尺碼,不論外在怎樣,我本善良。希望自己在學習過此書後能用更高一層的心境和態度來釋懷面對身邊的一切事物。那纔是我最終學習此書的目的。

《論語》讀後感11

《論語》是孔子和學生的對話錄,主要內容是孔子教育弟子怎樣做一名君子。孔子認爲君子與小人之別,並非是有沒有知識,而是有沒有高尚的品德、是否愛好學習,所謂“君子懷德,小人懷土”。知識和道德並非是同步的。道德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涵蓋全社會;知識在舊社會只有少數人才能享有。有知識未必道德就高尚。孔子強調的是一個人要具備“禮”和“仁”。《論語》中孔子對君子的提法有幾十種,但“禮”和“仁”是君子的最高標準,所謂“克己復禮爲仁”。孔子非常重視學習,要成爲一名君子,就要學習。《論語》開篇第一句就是“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據楊伯峻《論語譯註》統計,《論語》全書有64個“學”字。可見孔子對學習的重視。孔子對於“學”有精闢的見解,我覺得有下列幾層意思:

一是強調學的重要性。孔子在兩處講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強調君子要學習,要“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公冶長篇》)。孔子問仲由,你聽過六種品德便有六種流弊嗎?仲由答沒有。孔子說:“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陽貨篇》)就是說,即使有好的品德,不學習,也會有很多弊端,就會變得愚蠢、無所適從、被人利用、勇而無謀、膽大妄爲等。這裏強調了學習的重要性,君子要時時學習,“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君子對於學習,要“學如不及,尤恐失之”(《泰伯篇》)。不斷學習,生怕落後。而學習要有興趣,要自己樂於學,所以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雍也篇》)。

二是論述了學與思的關係,要把學與思結合起來。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爲政篇》)學習而不動腦筋思考,就會受矇蔽;只是空想而不讀書學習,就沒有理想、沒有信心。也就是說,學習不是機械地記住一些知識,而是要思考理解。這種學與思的關係,在今天的教學中仍然值得重視。教學不只是把已有知識傳授給學生,更重要的是要啓發學生思考,讓學生理解所學的`知識,並能進一步思考,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做到孔子講的“舉一隅而三隅反”。

三是論述了學與習的關係。《論語》開篇:“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習”字可以有兩種解釋:溫習、實習。這句話也可以有多種解釋。楊伯峻先生翻譯爲“學了,然後按一定的時間實習它,不也高興嗎?”但還可以有另兩種解釋:一種是,學了常常溫習,不也很愉快嗎?讀後感另一種是,適當的時候學習,不是很愉快嗎?我想這幾種解釋都可以。總之,“學”要與“習”結合起來。學了要實習,要學以致用,踐行學到的知識;學了要常常溫習,所謂“溫故而知新”。就如我們讀《論語》,每一次讀,都會有新的體會。我們今天的課程設計和教學也要遵循這種規律,許多知識是要反覆學習的,做到溫故而知新。

四是論述了學與行的關係。學了要踐行,要化爲行動。孔子常常教育弟子要敏於行慎於言,他說:“君子欲訥於言敏於行。”(《里仁篇》)就是說,一位道德高尚的人不是誇誇其談,而是要有實際行動。所以孔子說“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憲問篇》),又說“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張篇》)。學習要實實在在,不圖虛名。一次魯哀公問孔子,弟子中誰最好學。孔子說,是顏回,可惜不幸早死了。他哀嘆,可惜現在沒有好學的人了!他還批評:“古之學者爲己,今之學者爲人。”(《憲問篇》)孔子認爲,古人學習是爲了自己修身,今人學習是裝飾自己,給別人看的。他要求弟子實事求是,不要華而不實,“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爲政篇》)。知和行是哲學家經常討論的問題,常常認爲知難行易,其實行更難,許多人懂得道理,卻不去實行。一個有道德的人更重視他的行動。

孔子在《論語》中關於學習的精闢見解,我想仍是今天我們需要學習和繼承的。

《論語》讀後感12

【第1篇】

我加深了對做人處世的思考,這種思考猶如悄然的細雨,隨着我的腳步,一次又一次地清晰起來,每天的生活恰恰成了臺階,我不斷地向上攀登,不斷地領悟。

每一次讀起《論語》,便覺得那是一種守望,守望着千百年後,聖賢的光輝能重新閃耀,守望着一個真正的君子出現。但這種守望似乎很飄渺,傳揚千百年的知識光輝到現在黯淡了下去,誰願意苦心孤詣地研究磚頭般的典籍?我看到那個守望者的眼裏注滿了失望。

從《論語》中,我汲取了“營養”,我彷彿看到了君子的模樣,他是溫和的好好先生,他是知書達禮的儒者,他是文質彬彬的智者,他又是沉默堅強的男子漢,在大多數時候,他是溫和善良的,帶着沉靜的書卷氣,滿腹經綸。在危險面前,他又變爲勇士,無所不能。

這樣的人算得上完人,是真正的“人上人”,可是這樣的人真的存在嗎?我不敢說。在完善自身的過程中,我困惑過,苦惱過,追尋過,卻始終無法參透。但,一觸摸到《論語》,我的心就清醒了,彷彿被清泉滋潤過。我開始懂得:

真正的智慧從不外露;

寬容的胸懷海納百川;

溫和的性格沒有敵人;

勤奮的學習受益良多;

堅強的支柱來自內心;

真正的君子早已存在於內心之中!

【第2篇】

寒假中,我讀了《論語》這本書,使我受益匪淺。

《論語》是孔子智慧凝成的結晶,在中國教育文化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是論語的開場白。意思是:孔子說:“學習而且經常溫習,不也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嗎?好朋友從遠方來了,不也是一件高興的事情嗎?別人不理解我,我也不生氣,不也是道德高尚的人嗎?我明白了孔子在學習中,很注重溫習,也就是把學到的知識鞏固起來。我在學習中,不應該學過就忘記了,也要向孔子學習,注重溫習,這樣知識才能鞏固起來。同學不理解我,我也不生氣,也不和同學爭吵,這樣我纔是一個受歡迎的好學生。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汎愛衆,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意思是,孔子說:“學生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要尊敬兄長,做事小心而誠實,對人要有愛心,親近有道德的人,做完這些後如果還有空閒,就用來學習吧。”這句話對我的影響很大。我要好好學習,聽父母的話,這就是對父母最大的.孝敬。在外面要尊敬師長,對人有禮貌。做任何事情要誠實守信,對人要有愛心,要親近有道德的人。還有空閒,不應該沉迷電腦遊戲,就用來看書學習。

《論語》不僅使我們擁有更加豐富的知識,還教會了我們學習,做人。《論語》這本書,爲我們打開學習國學經典文化的大門。

【第3篇】

《論語》是一部語錄體散文,是孔子死後,弟子們把他平日的言行記錄收集起來,整理編成的,其中有孔子的言論,也有弟子們的自相問答,它是儒家思想所依據的經典。

細看各篇,學而篇第一隻要講“務農”的道理,遇到初學者入“道德之門”;爲政篇第二主要講治理國家的道理和方法;八佾篇第三主要記孔子論禮樂之事;里仁篇第四主要講仁德的道理;公冶長篇第五主要講古今人物的賢否得失;雍也篇第六主要講孔子與弟子們言行;述而篇第七主要講孔子謙己誨人之辭及容貌行事之實;泰伯篇第八隻要講孔子、曾子的言論,及對古人的評贊;子罕篇第九主要講孔子提倡禮制,鼓勵人們好學不倦,以及記述孔子不肯說什麼,不肯做什麼;鄉黨篇第十主要講孔子平素的言談舉止,衣食住行,生活習慣;先進篇第十一主要講孔子對弟子賢否的評論……縱觀論語,其實孔子本人的言論不多,大多爲門生的對話或對門生的評價,整個論語分爲二十章,看似一個鬆散的論集,然而整個論語又通過對孔子思想的論述,緊密的形成了一個整體。

而我覺得,《論語》終極傳遞的是一種態度,一種樸素的、溫和的生活態度。這樣一種從容不迫的態度,這樣一種謙抑的態度,其實正是中國人的人格理想。與西方不同,中國哲學崇尚的是一種莊嚴、理性和溫柔敦厚之美。《論語》的思想精髓就在於它把天之大、地之厚的精華融入人的內心,使天、地、人成爲一個完美的整體,人的力量也因而無比強大。

《論語》讀後感13

《論語》“侍坐章”應當是指《先進》篇的最後一段吧?這是《論語》中比較長的一個段落,但感悟卻只有一句話——現如今,去哪裏再找到這樣的師生關係!

這裏摘錄這段話,讓大家仔細品味,看看是不是有同感。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伺坐,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居則曰: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子路率爾對曰:“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由也爲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爾何如?”對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爲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禮樂,以俟君子。”“赤,爾何如?”對曰:“非曰能之,願學焉。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願爲小相焉。”“點,爾何如?”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對曰:“異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三子者出,曾皙後,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爲國以禮。其言不讓,是故哂之。”“唯求則非邦也與?”“安見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則非邦也與?”“宗廟會同,非諸侯而何?赤也爲之小,孰能爲之大!”

《侍坐》章是孔子“因材施教”的範例。《論語》是記述孔子和學生們談志向的文章,記述富有文采,雖是語錄體散文,卻有完整的組織結構,是典型的刻畫人物的一個好短篇。請劃分並概括出文章的段落大意。參考:第一段(開頭??則何以哉)寫孔子向學生問志。第二段(子路率爾??吾與點也)寫子路、冉有、公西華、曾皙分別述志以及孔子的態度。第三段(三子者出??孰能爲之大)寫孔子評志。解析:首先孔子態度謙和,善於耐心啓發誘導創設輕鬆和諧談話氣氛;然後其學生分別講述自己的志向;最後他肯定了大家的志向,但也指出不足之處,具有樸素的辯證思想。

重點理解

(1)在閱讀的基礎上,用自己的語言說說文章表達的主旨是什麼?參考:通過孔子和四個學生的談話,以“言志”爲中心線索,寫出了學生們的志趣、性格,表述了孔子的'思想、態度。解析:通過孔子和四個學生的談話,以“言志”爲中心線索,寫出了學生們的志趣、性格,表述了孔子的思想、態度。

(2)孔子爲什麼要“哂”子路?對子路的“不讓”應如何理解?參考:“夫子哂之”說明孔子對子路的發言有些不滿意,原因是由於子路的“不讓”。解析:“哂”是“笑”或“譏笑”的意思。孔子對子路的發言不滿意,是因爲“其言不讓”。所謂的“不讓”可大致有兩個意思。即:說大話、不虛。從《論語》中的有關記載,我們可以看出子路爲人耿直、坦率,直言不諱。他的耿直坦率,有時弄得他所尊敬的老師都下不了臺。所以,孔子“哂”子路是沒有道理的,可能存有某些偏見。對子路的評價應有實事求是的評價。

(3)孔子對學生志向的評論,表述了孔子的什麼思想?參考:“爲國以禮”是孔子的基本觀點,同時也可體會到儒家的政治“有爲”的積極進取精神。解析:對子路的談志,孔子表示不滿。孔子把“禮”作爲治國理政的根本標準,儘管子路在孔門中是位有政治才能的人物,但在孔子看來,不遵守禮義,即使有理政才能,也是不能治國的。而對冉有和公西華,孔子則予以肯定,因爲他們均禮讓爲先。

(4)曾皙述志,展現了一幅他追求的什麼樣的社會圖景?參考:展現了一幅他追求的禮治社會的圖景。解析:曾皙想做教師對學生進行禮樂教育。在暮春跟學生一起,“澡身而浴德”,接着在舞雩臺上吹,思念蒼生,歸途中再唱起歌,陶冶性情,從而培養青少年優美情操,高潔志趣。這是他追求的禮治社會的圖景。

(5)孔子對子路的評論,體現了孔子的怎樣的思想?參考:體現了孔子重視道德修養。解析:孔子肯定子路打算以禮治國,但批評子路說話態度不謙遜。可見其對道德修養、文明禮貌的要求嚴格。

《論語》讀後感14

《論語》的交友觀還有很多地方值得挖掘,但有一點好像沒有涉及到——如何處理一個朋友羣的關係。即,幾個人彼此都是朋友,三五成羣。這裏面就不僅存在單純的兩兩交往的問題,還包含更復雜的一對多,多對多的問題。 四、孔子和他的兩個學生

說了這麼多《論語》中的交友觀,由於《論語》主要記載的是孔子的思想,我倒對孔子的朋友產生了興趣。我想孔子應該有很多朋友。單就《論語》來看,我卻只找到兩處。一處是“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爲賊。以杖叩其脛。闕黨童子將命。或問之曰:益者與?子曰:吾見其居於位也,見其與先生並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另一處就是上面提到過的“朋友死,無所歸,曰:於我殯。”後者不知從何考證,前者看來只是孔子所“和”之人,並非所“同”之人。孔子有沒有純乎價值認同的“知己”呢?僅看《論語》,似乎沒有。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貢曰:“何爲其莫如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憲問)退而求其次,孔子的學生中有沒有人能充當這一角色呢?有時,師生關係也可到達一種朋友關係。我不由自主地注意到了顏回和曾參。

從前,我之所以讀一本書是因爲它來到了我的手邊,而書的主人又有耐心等待我一口氣或分幾天讀完它。後來,知道了有公共圖書館這等讀書的好地方,我也懶得去翻書目卡片,只是在開放閱覽室書架上隨手抓一本我能讀得進去的書。再後來,通過網絡,也約略知道近來新出的哪幾本書是值得一讀的,可我也往往只關注自己感興趣的,偶爾在瀏覽的網頁上碰到一兩本好書也都是大概的翻翻,很少有時間和心情靜下心來看,相逢或相違全憑運氣。所以,我讀《論語》也只是因爲選了《中西經典選讀》這門課,於是從圖書館借了這本書。

人們常掛在嘴邊的話,我竟然不知出於《論語》。像“父母在,不遠遊。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道不同,不相爲謀,任重而道遠,死而後已,朽木不可雕也。三十而立……”

我讀《論語》這部書,當然不是想從中覓得修身、齊家的孔門祕傳。我只是在這部書中認識了一個迂闊率性、明知其不可而爲之的孔子,一個多才多藝、誨人不倦的孔子,一個食不厭精、懂得生活樂趣的孔子。學貫中西的學者們常把孔子和古希臘哲人蘇格拉底相提並論。蘇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權處死的,據說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歡孔子的直言不諱:“道不行,乖桴浮於海”,這同樣是一種自由精神。打開《論語》去讀,像是穿越幾千年的時光隧道,看到羣雄逐鹿,爭霸天下的春秋時期,產生了孔子一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論述了孝道、治學、治國、爲政,爲歷代君王所推崇,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論不一定與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相吻合,但對於影響了幾千年的中國文化的經書,是有必要一讀的。

孔子講究孝道,孝成爲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今天的`人們卻在褪色,對其講孝是非常必要的,讓他們明白孝是爲人之本。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說;“當他父親在世的時候,要觀察他的志向;在他父親死後,要考察他的行爲;若是他對他父親的教誨長期不加改變,這樣的人可以說是盡到孝了。”這裏講了什麼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雖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會上做事,或是貪污或是搶劫,,使父母擔心、憂心,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強,具有良好的品德,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發點。所以爲父母提供豐厚的物質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夠按照父母的意願、教誨行事做人,對得起父母纔是真正的孝。

治學方面,孔子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知之爲不知,不知爲不知,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三人行必有我師,博學而篤志,切問近而思”。不正是一種謙虛、嚴謹、實事求是,鍥而不捨的治學態度嗎?治學的方法他講究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他覺得學而實習之不亦說乎。”同時孔子認爲“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可見學習的重要性,治學是仁信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