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說課稿>

精選說課稿模板集合7篇

說課稿 閱讀(2.14W)

作爲一名爲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優秀的說課稿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說課稿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說課稿模板集合7篇

說課稿 篇1

語文教學研究表明:語文教學以閱讀爲本,要重視朗讀和默讀。在具體的語文教學中,細心的教師不難發現,新課改的每一篇課文在學習目標中都會有一點,那就是讓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而且《語文課程標準》也明確指出:"國小各個年級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作爲一名國小語文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就應該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由此可見,朗讀在語文教學中有着多麼重要的地位,書聲琅琅應當成爲一堂好課的首要特徵,學生的朗讀水平是其語文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在閱讀教學中要強化學生朗讀能力的基礎訓練,逐步提高國小生的朗讀水平。那麼,如何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讓朗讀放飛學生的閱讀思維呢?現結合《藏戲》一文的教學實踐,談談做法:

《藏戲》一文是六年級下冊第二組的第二篇課文,隨着作者脈絡清楚、有點有面、有詳有略的描述,絢麗多彩的藏戲以及它那不可抗拒的藝術魅力展現在讀者面前,它是一篇知識性、人文性、趣味性都較強的民俗散文,又是一篇略讀課文,學生已有了一定的學習經驗,備課前我仔細閱讀了教材和教參,對本課的情知因素進行充分挖掘,在教學時,我一改傳統教學中經常把自己的看法強加給學生的教學方式,努力嘗試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主動地去探究課文中蘊含的內容、表達的思想。

在這節課中我給學生創設了參與和表現的機會,充分發揮學生自主、能動性,發揮小組的合作性,以及師生之間、生生之間、文本之間的交互作用,讓學生有機會在課堂上表現自己,保證了學生在課堂上有足夠的讀書、思考、說話時間。再加上教師適時的點撥引導,多種形式的朗讀和設計合理的教學程序,讓學生在不同形式的朗讀中體會了藏戲獨特的藝術魅力。

一、採取多種朗讀形式,使學生願讀、樂讀。

語文教學主要以讀爲本,以讀代講,要避免煩瑣的教學分析。如果一味地講,不講求形式的多樣,對於低年級的學生和高年級的學生都是很厭煩的事。爲能準確指導學生朗讀、激發學生的朗讀感情,促進學生的朗讀訓練,教師可預設豐富多彩的朗讀方式,課堂朗讀的方法愈多,學生越能得到不同形式的練習,朗讀水平亦就更高。所以在朗讀時可採用指名讀、自己選段讀、小組齊讀、分角色讀、男女生賽讀、小組合作讀、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引讀、幫讀、領讀,配樂朗讀等多種形式,但有一點需注意,低年級學生喜歡競賽、表演的形式,高年級的學生喜歡速讀、品讀等。教師要依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教學的不同課型採用不同的朗讀形式。此外,教師要注意不能讓學生爲讀而讀,應提出不同的要求,體現出讀的層次性。

個別讀,在朗讀過程中教師可以瞭解學生對課文中字詞及內容掌握情況,在讀後進行糾正、講評。在《藏戲》一課教學時我主要運用了默讀、男女生讀、師生合作讀、齊讀等朗讀形式。

默讀,有助於學生的思考。這種朗讀方式最適宜略讀課文的教學,因此,在教學《藏戲》一課時,我根據本篇課文的課型特點及學生學情情況,引入本課課題後,讓學生閱讀課前導語明確自讀要求,然後帶着課前導語中的要求快速默讀課文思考,學生在默讀中最易集中思考問題,很快學生就交流出了問題的答案,自學了文中的字詞,學生在默讀中放飛了閱讀理解的思維,自學能力得到了培養。

男女生讀,在《藏戲》一課教學中,我就是將師生合作讀穿插了教師與男生合作讀1自然段和8——16自然段,教師與女生合作讀2自然段和17—18自然段,教師與男生一齊合作讀3自然段和20自然段,師生共同合作讀21自然段。師生聲情並茂的節奏,和諧婉轉的韻律,呈現出作品的聲音美、神韻美,這樣的朗讀方式不但讓我們教師能夠正確認識朗讀教學,提高自身的朗讀水平,還科學地進行朗讀教學,又讓學生在潛移默化的合作中增強了競爭意識。

齊讀。齊讀可以營造熱烈的課堂氣氛,能體現一個班級的精神風貌。齊讀則可在課的收尾階段,細心品味課文內容時進行。如《藏戲》一課,課文開頭前三個自然段用反問和排比句式概括強調了藏戲戴着面具演出等方面的突出特點,表達方法新穎獨特。在教學時,我緊緊抓住本課的重點,學生交流理解了藏戲的形成及藝術特色後,播放一段藏戲視頻讓學生欣賞到了藏戲的自然、古樸、神祕,之後,我又讓學生齊讀課文開頭三個自然段、結尾21自然段,用這樣的朗讀氣勢再次感受藏戲的無窮魅力和中華文化的悠久。

讓朗讀放飛學生的閱讀思維——— 朗讀研究課題(藏戲)說課稿,標籤:四年級語文說課稿,國小語文說課稿模板,

二、創設情境,注重課堂氣氛的渲染提倡開放性朗讀。

指導學生朗讀必須"入情入境"。葉聖陶曾說:"讀書心有境,入境始爲親。"朗讀教學十分注重創設情境,把文字符號變成活生生的、具體可感的形象,讓學生在全方位的直接感知和思維中,進入形象化、有感染力的場景,使學生能與作者產生共鳴,與文本中的主人公融爲一體,去親近人物,感知事物,爲接下來的感情朗讀做好準備。在這種情境下,有感情朗讀就水到渠成了。如教學<<藏戲>>一課時,當我讓學生自主研讀了課文4—7自然段閱讀了藏戲的傳奇形成,瞭解了一個年輕的僧人唐東傑步帶着僅有七位姑娘組成的班子勸人行善積德,爲民修橋造福,沒想到竟然創造了一個新的藝術流派——藏戲的感人故事後,孩子們被唐東傑布爲民造福的美好心願和七位姑娘的義舉深深的打動了,藉此良機,我在此教學環節,留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一部分,促進了學生與文本之間的對話,這時孩子們興趣濃厚,在愉悅中積極朗讀,都朗讀出了藏戲的開山鼻祖唐東傑布的爲民造福的偉大精神朗讀出了七位姑娘的善舉,教師根本不需做過多的人文內涵的挖掘,學生所表達的感情色彩已非常到位。用心、用情去讀,這種情境會讓學生永難忘記,文中人物也會讓學生長久記憶。這樣的方式既提高了學生的閱讀欣賞和評價能力,又把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落到了實處。

三、充分發揮教師的示範作用,摹仿入境。

學生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並不難,但要達到有感情,絕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因爲國小生閱歷淺,知識面窄,感悟能力差,在沒有任何指導的情況下,他們不可能體會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所以也就不可能有感情地朗讀。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範讀。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範讀能使學生很快入境,教師的範讀可以讓學生知道課文的基調是歡快的、高昂的,還是平緩的,低沉的,給學生以遵循。再加上兒童摹仿久了,就形成了知識的積累,這樣一來久而久之,學生讀書的能力也便逐步形成了。最後再讓學生一遍遍入情入境地朗讀創設出良好的情境,就能根據課文內容激發情感,宣染課堂氣氛,從而把教師的心傳遞給學生,使作者與學生、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文本之間的心情交融在一起,進而爲教學創設了良好的情境。

示範朗讀,能夠創設意境,使學生產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教師的表情朗讀多了,學生的臉上纔會顯出豐富的情感。所以作爲一名語文教師,一定要提高自身的朗讀水平。面對一首首優美的詩文,教師若能入情入境地範讀,學生定會如沐春風,陶醉其中;如若一篇篇感人的故事,教師可以聲情並茂地朗讀,學生就會激發情感,如臨現場。我在教學《藏戲》一課的重點部分8—20自然段,學生在教師的激勵點撥、釋疑解惑中交流體會了藏戲的藝術特色和課文中作者所採用的相呼應的有詳有略的表達方式,我讓學生在前面的多種形式的默讀、快速讀、有感情地朗讀、自由讀、齊讀……之後,又採用了師生合作讀的朗讀方式,教師讀1、2、3自然段,學生朗讀與1、2、3自然段向對應的段落,即:師讀1、世界上還有幾個劇種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生讀8—16自然段。師讀2、世界上還有幾個劇種在演出時是沒有舞臺的呢?生讀17—18自然段。師讀1、世界上還有幾個劇種一部戲可以演出三、五天的呢?生讀20自然段。學生在教師抑揚頓挫的反問語氣及強烈的`排比句式朗讀中受到了感染,教師表帥的作用創設出良好的情境,激發了學生體會傳統戲劇藝術獨特的魅力和豐富的文化內涵的情感,讓學生進一步感悟了藏戲獨具特色的藝術特色和作者在表達上的特點。在此教學環節有目的、有重點、有選擇地讀,敢於取捨以使長文短讀,突出重點,凸顯了略讀課文的課型特點,讓學生隨着教師朗讀,隨着作者脈絡清楚、有詳有略的描述,想象出了絢麗多彩的藏戲以及它那不可抗拒的藝術魅力。

在教學《藏戲》一課後,回顧課堂教學,我也發現不少問題,例如,忽視了對朗讀內容的設置與指導。朗讀是最經常、最重要的閱讀訓練,也是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思想感情、培養語感的基本途徑。教學前,我只是對本課的課程標準進行了大致研讀,見課程標準中沒朗讀指導要求,而本課又是一篇略讀課文,要求一課時學完成。因此在備課中,在我指導學習完藏戲形成後,我就把不少時間留給學生自學藏戲特色部分,如此一來,語文課的味道淡了。如果讓我對教案內容進行再修改,我相信學生會對藏戲歷史悠久有着更爲深刻的印象。

讓朗讀放飛學生的閱讀思維——— 朗讀研究課題(藏戲)說課稿,標籤:四年級語文說課稿,國小語文說課稿模板,

縱觀本堂課的教學,我深刻地感受到備課要注重實效,深鑽進去,不能只把側重點放到形式的研究上。我相信在教學後只要不斷地及時反思和改進,我們每一位教師的課堂教學一定會像藏戲一樣更加獨具特色。

我作爲一名文科教研組組長,一名朗讀研究課題的直接執教者,我一直把自己工作的重點放在推動教師讀書上,因爲我始終深信:一位熱愛讀書的老師纔會像勤勞的農人一樣,在孩子純潔的心田播下一粒粒熱愛讀書的種子。我堅信,只要我們每一位語文教師能夠正確認識朗讀教學,不斷提高自身的朗讀水平,科學地進行朗讀教學,持續不斷地感染和影響自己的學生,使師生的朗讀具有聲情並茂的節奏,和諧婉轉的韻律,呈現出聲音美、神韻美,從而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就一定能爲語文的教和學奠定牢固的基礎,就一定能讓學生的閱讀思維在朗讀中盡情地放飛。

說課稿 篇2

各位老師:

中午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國小科學蘇教版六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一課《登月之旅》

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說課:

第一部分:說教材 說學情

第二部分:說教學目標 及教學重,難點

第三部分:說教法與學法

第四部分:說教學過程

一。首先,說教材 說學情

本課處於《探索宇宙》單元的第一課,本單元的知識編排由淺入深,逐步展開,本課從學生的已有知識引入,遵循人類認識月球的歷程,一步步在學生面前展現月球的特點和人類探索月球奧祕的足跡。作爲一個單元的第一課,本課的知識與技能探究爲這個單元的後續學習起到了鋪墊的作用。

對於本課所探究的月球的基本情況,六年級的學生在以往的學習過程與生活實踐的體悟中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與瞭解,但對於月球上的具體情況,例如環形山的形成等問題還比較模糊,所以,在設計這節課時,應把握好重、難點,讓學生對於本課關於月球的內容理解更加明瞭,更加深入,更加透徹。

以上就是我的教材分析和學情分析。

二。根據教材特點,結合學生現有認知水平,年齡與心理特徵以及新課程要求,我制定了以下幾個教學目標:

1、瞭解月球的基本情況以及環形山的形成。

2、瞭解人類探索月球的歷史和所取得的成果。

3、意識到人類對宇宙的認識是不斷髮展的,科學技術是不斷進步的。

4、認識到科學技術的發展對人類認識宇宙的幫助。

爲了達成以上教學目標,培養學生能力,結合教材,學生的實際,我將教學重點與難點確定如下:

教學重點:瞭解月球的基本情況。

教學難點:體會科學技術發展的重要性。

以上就是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難點。

三。《國小科學課程標準》指出: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爲核心,讓學生成爲學習的主體,根據主體和主導,學習和探究之間的關係,我將教法和學法確定如下:

從教的方面來說,通過科學錄像設疑激趣,吸引學生參與課堂探究月球科學知識的積極性,通過討論,模擬實驗活動,讓學生仔細觀察,分析現象,認識月球環形山的形成原因。教師的重點在於激趣導學,引導實踐,指導分析。並結合談話法,討論法,探究,實驗等方法更好地在教學中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從學的方面來說,充分調動學生參與到課堂探究的興趣,讓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體,學生不僅要動手實踐,親自模擬環形山的形成,還要用心思考,得出結論。並且,同學之間合作學習,團結協作,培養自己嚴謹的實踐品質和追究真理的探索精神。

四。最後,根據教學目標,結合教材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具體談談我的教學過程

1、激趣導入,明確主題

首先,播放科學錄像,看完後提出設計好的問題:在錄像中,你看到了什麼?關於月球,你有哪些疑問呢?繼而逐步進入主題,瞭解月球的概況知識。

[設計意圖:俗話說:好的開頭是成功的是成功的一半,通過提問設疑,調動學生的思考積極性,恰當的導入爲新課教學創造了良好的教學氛圍]

2、瞭解月球,感觸成就

科學探究從未止息,因此這部分大家一起來認識人類登月後的新發現,從而讓同學們體會科學帶給人類的感動與鼓舞,意識到從小認真學習的重要性。

3、實驗探究,認識現象

首先請同學們觀察環形山圖片,引出問題:環形山是怎樣形成的`呢?繼而同學們一起通過做模擬實驗,親自研究環形山的形成。

[設計意圖:一位捷克教育家說過:一位壞老師奉送真理,而一位好的老師則教人發現真理。科學學習,應該爲孩子儘量多地創造獨立思考的機會,親身體驗探究,感受科學實踐學習的樂趣]

4、介紹人類偉大曆程

這部分可向同學們介紹‘阿波羅登月計劃’,進一步認識和了解月球。

5。課後拓展,鞏固學習

最後,請同學們假想去月球旅行,引導學生回顧並綜合考慮月球特點,激發學生收集更多的關於月球的資料和所要研究的問題。

[設計意圖:新課程強調,‘以學生髮展爲本’,科學學習正是這樣,強調與生活相聯繫,讓學生成爲學習的主體,並且把課內的研究引向課外,將探究活動繼續下去,逐步形成自覺的探究習慣。]

總之,科學學習既要重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訓練,還要培養學生自行獲取知識的興趣和愛好,讓學生不僅‘會學,學會’,更要好學,愛學,這樣,纔有可能將科學課變爲真正的科學!

我的說課結束!

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音樂是人類社會精神生活的基本組成部分,對幼兒實施音樂教育是促使幼兒和諧發展、健康成長的一種重要手段。培養和訓練幼兒的節奏感是幼兒園音樂活動的主要內容之一。打擊樂活動不僅能幫助幼兒掌握樂器演奏的一般知識和技能,並能培養幼兒基本的合作意識,合作能力,創造能力。

打擊樂活動也是幼兒非常喜歡的一門課程,平常在班級開展的打擊樂活動中,使用的都是正規的樂器,這些樂器對於小朋友們來說已不再那麼新奇了,於是我萌發了一個利用空奶粉罐、空餅乾盒來替代鼓,在易拉罐內裝些綠豆製作成沙球讓幼兒進行演奏的想法。我選擇了《洋娃娃和小熊跳舞》,作爲本次活動的背景音樂,這首曲子旋律歡快,節奏型簡單統一,整首樂曲的節奏型均爲XX|XX|XX|XXX||與本次活動幼兒要學習、掌握的節奏型相符。

本次活動的重點是:掌握節奏型XX|XX|XX|XXX||。活動的難點我定位爲看教師的指揮分聲部演奏。

二、說目標:

我們班的幼兒都很喜歡打擊樂活動,打擊樂活動給他們帶來了無窮的歡樂。活動的開展就是爲了實現幼兒享受奏樂活動的快樂,體驗音樂和打擊樂器演奏的整體音效的樂趣;發展幼兒運用打擊樂器進行藝術展現的能力,結合我班幼兒的現有水平,我從三個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動的目標。

1、能力方面的`目標:掌握節奏類型XX|XX|XX|XXX||;並能根據簡單的節奏圖譜在教師的指揮下互相配合協作,嘗試用教師自制的樂器進行打擊樂活動。

2、情感態度方面的目標:在師生合作中體驗打擊樂活動的樂趣。

3、《綱要》中提出"鼓勵幼兒用自然物、廢舊材料替代樂器進行演奏活動。"所以我從認知方面提出了第三個目標:知道廢舊材料也能發出有趣的節奏,增強幼兒的節儉意識。

三、說教法學法:

本次活動過程中我運用到的教法有:律動導入法、激趣遊戲法、圖譜教學法。

1、律動導入法:小朋友們在律動中不僅感受了音樂,還在不經意間拍、踩了本次活動所要掌握的節奏類型。

2、激趣遊戲法:玩"猜猜我是誰"的遊戲,這個遊戲捉住幼兒好奇心強的心理特徵,還帶有挑戰性,使小朋友們在不知不覺中主動積極地一遍又一遍地拍打節奏。在遊戲的過程中小朋友們體驗了在教師的幫助、鼓勵下獲得成功的快樂。其實遊戲的過程就是一個分解、整合學習節奏的過程。

3、圖譜教學法。中班年齡段的幼兒思維具有明顯的具體形象性特點,圖譜上形象的圖案直觀易懂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

《綱要》中指出:"幼兒藝術活動是一種手、眼、腦並用的活動,它需要幼兒用多種感官去感知審美對象,用動作和材料的操作來表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所見所聞。"因此活動中讓幼兒聽一聽、看一看、拍一拍、敲一敲等活動安排豐富。與此同時,我還通過個人演奏、集體演奏的形式加強了幼兒的節奏練習。

四、說準備:

1、我爲小朋友們準備了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CD。

2、節奏譜兩張,《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節奏圖譜一張。

3、我還準備了空奶粉罐、餅乾盒和用易拉罐製作的沙球作爲本次活動的打擊樂器。

五、說過程:

1、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那麼怎樣纔是好的開始。我個人認爲一個成功的節奏活動莫過於教師把握住幼兒的興趣點,讓幼兒愉快、主動地去學習節奏。本次活動以律動開始,我引領着幼兒在《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音樂聲中聽節奏、拍節奏、踩節奏從而有效地導入活動的目的。

2、通過玩"猜猜我是誰"的遊戲,引導幼兒根據節奏譜練習節奏XX|XX|XX|XXX||。並提醒他們廢舊材料也能發出美妙的節奏,廢棄物可以收集起來再利用。

3、請幾名幼兒嘗試根據節奏譜進行演奏。

4、出示《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節奏圖譜,引導全體幼兒練習連貫地拍歌曲節奏。

5、分組練習演奏樂器。將幼兒分爲兩組:男孩爲小熊隊;女孩爲洋娃娃隊。兩隊幼兒聽教師的口令分別在活動室的左、右兩邊的方陣坐下,並按音樂節拍練習演奏。

6、在幼兒熟悉整首歌曲節奏、掌握了這些樂器的演奏方法之後,組織幼兒集中。

(!)在教師的指揮下,集體演奏。

(2)分聲部演奏:提醒幼兒老師的左手指揮鼓方可演奏,右手指揮沙球演奏,雙手同時指揮就是合奏了。

8、活動的最後,請幼兒放下樂器,輕輕地走到老師的身邊,告訴他們:不單是樂器能發出有趣節奏,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充滿節奏,我們一起去找一找吧!就這樣,大家在《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歌聲中,帶着愉快、期待的心情離開了活動室。

六、說反思

整個活動流程,我始終注意遵循逐層深入、循序漸進的原則。從感受節奏到徒手練習節奏,再轉換到配器樂演奏;難度也是由淺到深,從集體演奏到分聲部演奏的過程中幼兒需要看我的指揮迅速做出準確的演奏。正是在這些敲敲打打搖搖中,幼兒享受到了演奏過程的許多樂趣,在合作過程中的相互傾聽,相互配合,使幼兒更多地學習到了合作的精神。從而提高了幼兒對音樂的感受力和表現力,讓幼兒從中發現和理解節奏,感受節奏美。

活動過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處,在分組演奏樂器這一環節,如能請配班老師用鋼琴爲幼兒伴奏效果可能會更好,還有分聲部演奏播放背景音樂時,在第一樂句有一部分幼兒有點跟不上節奏等等。

以上就是我對本次活動的認識與理解,其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希望各位評委老師給予寶貴的意見,謝謝大家!

說課稿 篇4

一、教學目標的確立

1、知識目標

A、識記重點字詞,做到會讀、會寫並理解其含義;

B、通過文本,認識和了解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我國廣大鄉村普通百姓的苦難生活,從而更好地理解作者對生活的獨特感悟。

2、能力目標

A、瞭解第一本書的深刻內涵;

B、引導學生複述“第一本書”的故事,在敘述中感悟生活的苦難,感受人情友善,領會主旨。

3、情感目標

A、感受作品中蘊含的父子之情、同學之情以及人與狗的默契和情趣,培養樂觀進取的生活態度和互助友愛的精神,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理由】

①《語文課程標準》課程總目標是: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鑑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薰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因此,在教學中,一定要讓學生好好讀課文,讀出作者的思路,讀出全篇的思想感情,讀出自己獨特的感悟和理解。

②《我的第一本書》是國中語文八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第三課,本單元所選的五篇有的是回憶錄,有的是傳記,講述的是作者一段難忘的人生歷程,它們會讓我們體悟到人生奮鬥的意義,感受到人間的關愛與溫情。因此,我們在學習這些課文的時候,要融入自己的生活體驗,感悟課文的思想內涵,進而瞭解社會人生;要繼續瞭解敘事性作品的文體特徵,還要注意品味含意豐富的語句。《我的第一本書》是詩人牛漢的一篇隨筆他的“第一本書”折射出20世紀國中國農村的苦難生活、人間溫情和生活樂趣本文語言淺顯易懂而又耐人尋味,所寫的內容離今天的學生生活比較遙遠,要理解本課的思想內容和情感蘊含,並不太容易。

③八年級的學生對於一些問題已經有了自己的看法,他們對於作品內容已經具備了概括、分析能力,但有些內容理解得不夠全面、客觀。不過,他們思維活躍,視野開闊,只要給他們機會就會展示出來。因此,多注重課前預習指導,課堂引導得當,他們就會迸射出智慧的火花。

基於以上課標明示、單元指導和學生情況分析,本課將教學目標確立爲知識、能力和情感三維目標。

二、教學重點的確立

1、抓住重點,有條理的複述故事,感受生活的辛酸與甘甜。

【理由】

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這是國中語文階段閱讀的一個目標。

三、教學難點的確立

1、深入理解苦難生活中的甘苦和蘊含的意義。

【理由】

聯繫二十世紀初的文化背景理解作者對苦難生活的深刻體察和獨到感悟,對今天的學生來說,由於不是親身體驗,難度要大點兒,因此,我把難點定爲:深入理解苦難生活中的甘苦和蘊含的意義。

四、教學內容的確立

結合單元主題與目標,本課的教學內容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漫畫導入,概括課文

2、整體感知課文

中圍繞“我的第一本書”寫了哪些事?

3、探究課文

文中寫了這麼多事,哪些事能觸動你的心靈,爲什麼?

4、體察情感

找出能夠直接表達作者對這一本書難以忘懷的情感的語句。就其中一個句子來談談自己的理解。

5、拓展延伸

請開啓記憶的天窗,回顧難忘的時光,談一談你的第一,表達自己對生活的獨特感受。

【理由】

1、本課教學重在調動學生的情感,由於年代相隔比較久遠,學生理解包含的情感有一定的'困難。因此,在實際授課過程中,注重從第二段的分析中使學生能夠整體感知的創作背景,在與學生合作探究本文的思想感情的過程中,注重從本文的感情特色入手,注意以情感人。

2、要設法喚醒學生的閱讀體驗,讓他們與文本產生對話。

新課程標準中就指出我們的傳統語文閱讀教學中,往往存在用教師的解讀來代替學生自我的解讀這樣的弊病。因此,我設計了思考題:“文中哪些語句讓你感觸最深?請結合具體語句來分析。”目的就是要讓學生直接與文本對話,產生個性化的自我閱讀體驗,在這樣的過程中提高閱讀能力。

五、教學方法的確立

自主、合作、探究法;講授法;誦讀法

【理由】在語文學習中,老師怎樣精闢的見解也不能替代學生的體驗、感悟和思考。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而教師只能起到引導、點撥啓發的作用。

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祖國心臟”——北京市》是湘教版八年級下冊第二章第一節的內容。北京是我國的首都,每一箇中國的公民都應該瞭解首都的基本狀況;北京還是一個特大城市,教材通過對北京的介紹,使學生掌握瞭解一個城市的基本方法和思路。本節是中國區域地理省級區域的開始,通過本節的學習,學生掌握了城市區域學習的方法學生才能更好地學習後面的內容,並且可以自學其他教材中沒有介紹的區域。

2.教材處理

學生對於北京的這個城市,都已經有了多多少少的認識,對於區域地理的`學習方法也有了初步的掌握,八年級的學生已經學會了使用計算機網絡蒐集資料,基於此,我將讓學生自學讀圖、探究、討論,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引導、強調,幫助學生正確理解,並且注意提升和點撥學生的思路和學習方法。

3.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運用地圖說出北京的位置、範圍,並對北京的地理位置作出簡要評價;利用資料說出首都北京的自然條件、歷史文化傳統和城市職能,並舉例說明城市建設的成就。

過程與方法:引領學生充分利用手中材料,學習查找資料並讀圖、分析、歸納、總結的能力。幫助學生從感性認識昇華到理性思考,總體把握北京的城市職能。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瞭解北京是我國的首都,有着悠久的歷史,名勝古蹟衆多,瞭解我國曾經的輝煌,增加愛國主義情感。

4.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北京市的自然地理特徵、歷史文化傳統和城市職能;北京市的未來發展方向。

教學難點:北京市地理位置的評價;北京市城市建設中存在問題及解決措施。

重點難點的突破:充分利用學生多計算機網絡的學習,通過地圖、資料、視頻等多種輔助資源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二、說教法

討論法、啓發式講述法、交流合作、討論探究法等。

三、說學法

自學讀圖、探究、討論。

四、說教學過程

爲了體現教學的創新,實現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將本課設計爲四個環節。

第一環節:師生互動 導入新課

爲了避免一開課就是老師說學生聽的沉悶氣氛,我在課前先播放《奧運會吉祥物的宣傳片》,開課後用問題導入,如在動畫片裏你看到了什麼?第29屆奧運會將在哪裏舉行?這樣一問一答,學生的思路就被我帶到了學習的軌道上,開始了北京之旅。

在出示課題時,爲了渲染氣氛,我同時播放中央電視臺節目插花的視頻,讓學生對北京有一個感性的認識。

第二環節:組織活動 學習新課

本環節我先利用學生已有的學習經驗,指導學生學習方法,讓學生小組探究學習北京的位置。在學生探究前指出北京作爲首都,還有其自身的戰略位置和經濟位置;在學生探究出示北京在世界中的位置圖、北京地形圖、中國溫度帶和中國乾溼地區分佈圖;在學生彙報時,用問題引導學生了解北京的地形、河流、氣候等自然條件,並強調其地理位置的優越性,使學生理解新中國定都北京的原因。

接下來進入北京職能的學習,爲了讓學生了解北京具有這些職能的條件,我設計了這樣一個活動,如在瞭解北京是文化中心時,我列舉若干項文化的內容,讓學生任選一項介紹,在學生介紹時我適時地穿插一些視頻和音樂,讓學生視覺、聽覺等多種感官並用,同時這一活動又檢查了學生課前蒐集整理資料的情況。

在瞭解北京是個歷史悠久的城市時,我出示配以《故鄉是北京》背景音樂的北京名勝古蹟的圖片,讓學生看一看、聽一聽,然後再比一比,看誰說得多、說得清,這樣可以考查學生的記憶力、和表達能力。在強調有哪些名勝古蹟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後,提出故宮面臨的壓力,讓學生出謀劃策。

在理解北京現代化進程時,我先播放一組北京現代化建築的圖片,讓學生觀察和前面的圖片風格有什麼不同,然後跟學生強調把北京建設成爲既具有古典特色、又富有時代氣息的現代化大都市纔是北京未來的發展方向。

第三環節:回顧活動 測試應用

在這一環節我先讓學生用一句話談談本節課的收穫,再讓學生運用分析北京的方法分析描述家鄉哈爾濱的位置、職能、歷史和現代化進程。從而說明城市交通的發展,進而將寫一篇以《我的家鄉——大武口》爲主題的短文作爲課後作業。

第四環節:昇華情感 倡導行動

在奧運會會歌聲中,用激勵性的語言結束全課。

說課稿 篇6

說教材內容:

《埃及的金字塔》是國標本蘇教版五年級下冊的一篇說明文。課文着重介紹了埃及金字塔的形狀及其建築歷史,寫出了宏偉、精巧的特點以及建造金字塔所採用的方法,讚美了古埃及人民傑出的智慧。

本文條理清楚,語言平實,描寫細緻,第三自然段詳細描寫了金字塔的特點和古埃及勞動人民的不朽智慧。這段文字語言精確,說明方法多樣。

說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要求和五年級學生特點,我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1、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中有悟。

2、懂得作者是怎樣寫金字塔的宏偉、精巧以及這樣寫的好處。

3、通過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勞和智慧。

說教學重、難點:

學生對埃及金字塔瞭解不多,對理解“金字塔是古埃及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有一定的障礙。因此,在引導學生感受金字塔的宏偉、精巧時,要注意適度地引導學生感受古埃及勞動人民工作的艱辛。所以,我的教學重點是:用讀、議等方式,實現師生間的對話,我的教學難點是:理解金字塔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結晶。

說教學理念:

讓學生充分經歷自讀自悟、主動探究的過程,引導他們去咀嚼文本的精華,在師生對話中實現對文本的超越。

說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通過回憶詞語、聽寫的形式,檢查生字詞掌握情況,同時用所寫的詞語概述課文內容,回顧上節課所學。

二、話題導讀

1、由話題:金字塔是什麼?展開交流,實現師生對話。教師適時板書,激發學生說的意識。

2、體會金字塔的特點。

重點品讀第三自然段,引導學生探究作者都用了哪些方法來說明金字塔的'特點,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三、探究意義

1、默讀課文,要求:勾畫出說明“金字塔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結晶”的句子。

繼續培養默讀能力,勾畫出重點內容,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小組交流(巡視、指導)

培養合作、表達能力。

3、集體交流

感受古埃及勞動人民的勤勞和聰明。

四、鞏固拓展

1、回答相關題目。

活躍課堂氣氛,同時,也是訓練快速答題的能力。

2、書面練習:你想對建造金字塔的古代埃及人們說些什麼?

感悟古埃及人民的勤勞和智慧,訓練口語表達能力。

五、作業

運用課文中的說明方法,介紹生活中的一處景物。

說課稿 篇7

一、教學目標:

1.理解三角形中位線的概念,掌握它的性質.

2.能較熟練地應用三角形中位線性質進行有關的證明和計算.

3.經歷探索、猜想、證明的過程,進一步發展推理論證的能力.

4.能運用綜合法證明有關三角形中位線性質的結論.理解在證明過程中所運用的歸納、類比、轉化等思想方法.

二、重點、難點

1.重點:掌握和運用三角形中位線的性質.

2.難點:三角形中位線性質的證明(輔助線的添加方法).

3.難點的突破方法:

(1)本教材三角形中位線的內容是由一道例題從而引出其概念和性質的,新教材與老教材在這個知識的講解順序安排上是不同的,它這種安排是要降低難度,但由於學生在前面的學習中,添加輔助線的練習很少,因此無論講解順序怎麼安排,證明三角形中位線的性質(例1)時,題中輔助線的添加都是一大難點,因此教師一定要重點分析輔助線的作法的思考過程.讓學生理解:所證明的結論既有平行關係,又有數量關係,聯想已學過的知識,可添加輔助線構造平行四邊形,利用平行四邊形的對邊平行且相等來證明結論成立的思路與方法.

(2)強調三角形的中位線與中線的區別:

中位線:中點與中點的連線。中線:頂點與對邊中點的連線.

(3)要把三角形中位線性質的特點、條件、結論及作用交代清楚:

特點:在同一個題設下,有兩個結論.一個結論表明位置關係,另一個結論表明數量關係。

條件(題設):連接兩邊中點得到中位線。

結論:有兩個,一個表明中位線與第三邊的位置關係,另一個表明中位線與第三邊的數量關係(在應用時,可根據需要選用其中的結論)。

作用:在已知兩邊中點的'條件下,證明線段的平行關係及線段的倍分關係.

(4)可通過題組練習,讓學生掌握其性質.

三、課堂引入

1.平行四邊形的性質。平行四邊形的判定。它們之間有什麼聯繫?

2.你能說說平行四邊形性質與判定的用途嗎?

(答:平行四邊形知識的運用包括三個方面:一是直接運用平行四邊形的性質去解決某些問題.例如求角的度數,線段的長度,證明角相等或線段相等等。二是判定一個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從而判定直線平行等。三是先判定一個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然後再用平行四邊形的性質去解決某些問題.)

3.創設情境

實驗:請同學們思考:將任意一個三角形分成四個全等的三角形,你是如何切割的?

定義:連接三角形兩邊中點的線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線.

【思考】:

(1)想一想:①一個三角形的中位線共有幾條?②三角形的中位線與中線有什麼區別?

(2)三角形的中位線與第三邊有怎樣的關係?

(答:(1)一個三角形的中位線共有三條。三角形的中位線與中線的區別主要是線段的端點不同.中位線是中點與中點的連線。中線是頂點與對邊中點的連線.(2)三角形的中位線與第三邊的關係:三角形的中位線平行與第三邊,且等於第三邊的一半.)

三角形中位線的性質:三角形的中位線平行與第三邊,且等於第三邊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