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說課稿>

說課稿模板集合九篇

說課稿 閱讀(1.43W)

作爲一名爲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說課稿,編寫說課稿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麼優秀的說課稿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說課稿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說課稿模板集合九篇

說課稿 篇1

一、教學背景:

團結是少先隊隊章中的一個重要內容。我現在所執教的中隊由於前三年頻繁換輔導員,所以九月剛與他們接觸時,中隊人心比較煥散,隊員們比較自私自利,計較個人得失,令我感到棘手的還有小幹部之間的拉幫結派、自我表現。針對這一現象,我就利用各種機會,讓隊員們能認識到中隊中存在的不足以及有所反思,繼而能從我做起,增強團隊精神,爭創一個團結、快樂的新集體。因此,結合團章,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認知:1、通過隊課讓隊員認識團結是建設好集體的基礎,是快樂的基礎。

2、通過相互友愛,互助協作、從中體會團結的快樂。

情感:在集體中感到快樂,並體會到友愛、互助、協作使大家更團結,創造了更多的快樂。

行爲:能在互助協作中主動表現出團結友愛,並能積極地創造快樂。

其中通過相互友愛,互助協作、從中體會團結的快樂是教學重點;能在互助協作中主動表現出團結友愛,並能積極地創造快樂爲教學難點。

二、教法學法

隊員的思維認識和個性形成源於他們對生活的體驗、認知和感悟。根據隊章特點,本課教學我將主要採用體驗式和研討式等學習方式。從學生體驗切入,設計多種活動形式,讓學生在體驗、交流與探究中感受、理解團結力量大,友愛、互助、協作又表現和創造出團結。

三、教學手段

本課內容從“團結”字眼着手,決定了這是一種情感教學,一種體驗教學。結合學生的需要,我將以課件演示爲主要手段,運用多媒體制作、圖片、一個隊員的自述等多媒體手段,不斷刺激學生的視覺、聽覺等多種感官,使學生積極投入,自然而然地得到團結的重要,從而淡化教育的痕跡,達到潤物無聲的意境。

四、教學過程

課前,我佈置學生收集有關表現團結的活動記錄,並在十分鐘隊會中交流、表揚。這樣做目的是激起孩子們對生活中點滴細節的回憶,喚醒孩子們“友愛團結”的情感,引導他們去發現,爲深入地感悟打下基礎。

課堂上,我設計了以旅遊的形式貫穿全課,並在各種假設的旅遊點——筷子王國、肯德基家園、樂陶陶家園、團結加油站、美麗的校園中和學生一起交流、體驗。

第一環節:在遊戲中,認識團結的重要性。

興趣是學生獲得知識和技能的一種有效驅動力,國小生對遊戲充滿好奇,好奇心能驅使他們進行深入地學習、求知。因此,一開始我就播放一段多媒體動畫——筷子王國(點擊課件),讓學生觀賞一根筷子、一雙筷子、一把筷子爭執的幾組鏡頭,來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再讓其實際操作、談感受,體會一個優秀中隊的建設離不開團結,從而爲下文明確做到團結的三個途徑作鋪墊。

緊接着,又是一個肯德基壘高桶的遊戲,兩小隊結盟,派出四名代表,用十個肯德基的全家桶在規定的時間裏比賽,最後哪一隊壘得最高就是獲勝方。其他隊員作拉拉隊激烈的場面,孩子們肯定羣出羣力。這時我讓獲勝方說出勝利感言,其他隊員談體會。緊跟着我還設計了一則快板,師生共同合作說出。我相信隊員們在玩、看、想和說的過程中,不知不覺中又加深對隊員明確這節隊課的目標——團結是建設一個集體的法寶。

第二環節:在回憶集體生活中,感悟友愛是共創團結的一條途徑。

首先,課件出示多幅平時隊員在共同生活中的照片:快樂的十分鐘、爲隊員過生日、爲運動員加油鼓勁、共同出黑板報、集體大掃除、豐富的課外活動……因爲新的課程理念下學生的學習背景是生活化的.。這些生動的畫面,就是生活情境的再現,符合兒童的興趣和需要,能讓隊員觸景生情,回顧生活中曾經歷過的一個個場景。隨後在濃厚的情感氛圍中,小組討論:照片鉤起了你們什麼回憶?爲什麼你們笑得那麼燦爛?隊員們說一說自己所經歷的故事。這樣在看、聽、說的體驗過程中,學生逐步加深了對隊員間的一種友愛之情的深切感受。既突出了教學重點又訓練了學生的口頭表達等能力。

第三環節:在情景中,理解互助也是共創團結的途徑。

當孩子們的情緒被調動起來,滿腦是集體生活中那團結友愛的一幕幕時,我又利用課件示意來到團結加油站,去傾聽一位隊員的煩惱:有誰幫幫我。(點擊)引導學生進行理性的思考、探究:爲什麼只留下了他一個?如果留下得是你,你會怎麼做?當學生們通過小組討論、交流,聯繫實際得出結論:團結的路上,肯定有不和諧的音符。所以只有堅定團結,才能創造一個優秀的中隊集體。此時若有同學舉一反三,談到自己在工作上、生活上的其他疙瘩,以及如何解決,我會立即肯定、表揚。這樣,把現實和情境結合起來,體現隊課的開放性。

第四環節:在實踐中,表現團結需要互相的協作

當孩子們的感情沉積已久,需要爆發時,我設計回到美麗的校園,在隊長的帶領下,分工合作,串聯起這學期大隊部的活動成果,如:領巾心願卡、感恩七彩籤、心願故事、給爺爺奶奶的一封信等內容來佈置一塊版面,展現中隊風采。隊員的表達慾望在此得到實現,掀起表現團結的高潮,學生對於協作表現團結的情感認識在自主的創造活動中再次深化。趁着孩子們團結協作的情緒高漲,我順勢引導他們在課後做個尋寶奇乒,除了在課上表現這種精神,課後也用小眼睛去發現別人閃光點,或自己表現出這種團結精神的事例,並記錄在表格中。這樣一來,這一課外活動延伸使隊課有連續性,引導學生從中隊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以切實的行動表現團結一心、齊心協力,達到“以活動促鞏固,以活動促發展,以活動促踐履”的目的。

第五環節:在歌聲中,昇華隊課主旨

最後,我以改變而成的隊歌以及請客人老師當堂拍照、留下全家福作爲結束。(點擊音樂)歡快的歌聲、燦爛的笑聲就像一團烈火再次點燃了孩子們心中的激情,使隊課的主題不斷擴張、昇華。

總之,這節課,我將以學生爲主體,以情感爲紐帶,以多媒體爲手段,以體驗活動爲中心,讓學生在活動中深切地感受團結的重要性,並從三個角度表現團結。願每個孩子都能真正領悟,指導自己的實踐,把我們四(3)樂陶陶中隊建設成爲一個團結友愛、互助協作的好集體。

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地位作用

呼吸系統是人體八大系統之一,是人體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的重要系統之一,本節內容揭示呼吸的實質。上一節內容探討了人體進行生理活動都需要能量,這些能量是通過氧氣分解細胞內的有機物釋放出來的,同時產生二氧化碳。本節學習氧氣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對於學生理解呼吸作用和以後其他系統的學習有着承上啓下的重要作用,同時也和學生探討我們每天呼吸的本質,滲透呼吸系統的衛生保健知識。這節課之前學習了毛細血管結構特點和肺泡的結構特點,爲這節學習其功能——“氣體交換”做好了鋪墊,突出了生物的結構與功能相統一的辯證觀點。

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標的精神和本節的特點,以及學生的認知水平,心理特點確定本課時教學目標爲:

1.知識與技能:

(1)掌握肺的換氣、組織的氣體交換和氣體擴散等概念。

(2)說出肺泡內的氣體交換過程、組織裏的氣體交換過程,瞭解人體與外界進行物質交換的過程和本質,並能夠運用所學內容去分析煤氣中毒、溺水等生活實例。

(3)概述人體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的全過程。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觀察氣體擴散作用實驗,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

(2)通過結合呼吸系統的結構特點學習氣體交換,使學生了解生物體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基本思路。

3.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演示和討論對學生進行透過現象認識事物本質的辯證唯物主義教育,使學生形成結構和功能相適應、生物體是一個統一的有機整體的生物學觀點,並結合實例對學生進行養成教學。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概述肺的換氣、組織的氣體交換的過程和主要原理。說明人體內的氣體交換與血液成分變化的關係。

教學難點:

如何引導學生把肺的換氣、組織的氣體交換過程的文字表達成爲動態的畫面。

二、說教法

因爲在學習本節課內容之前,學生對肺的結構特點 、毛細血管結構特點、血紅蛋白的特性有了一定認識,所以教學中引導學生髮現本質須貫徹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原則進行。本節肺的換氣、組織氣體交換概念描述的是一個動態的過程,而課本只是輔以一幅示意圖是遠遠不足以使學生把抽象的文字概念形象化,因此本節還採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形象化每個交換細節和血液顏色變化。

(1)圖文轉換法:讓學生學會從文字概念到示意圖,媒體動畫;又能從示意圖,媒體動畫迴歸文字概念,把抽象的知識形象化。(這樣學習起來就會容易得多。)

(2)生物規律法:就是學習生物知識終要貫穿“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原則進行。

(來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分析能力。)

(3)合作學習法:通過合作探究,培養學生

合作互助的團體意識。

三、說學法

1.創設情景:在課室噴射香水。

設問:同學們,你們聞到了什麼味道?我在這裏噴香水,爲什麼後面那麼遠的同學也能聞到?

【因爲學生沒有物理化學的基礎知識,不懂分子運動一類知識,因此教學中採用生活相關的實例,引導“氣體擴散”的概念教學。讓學生感受概念與生活的距離,增強心理認同感。】

四、說教學過程

2.用多媒體課件展示氣體分子如何從濃度高向濃度低一方轉移的動畫。

【直觀顯示氣體擴散的過程,彌補學生所缺乏的有關分子運動的物理知識。】

3.引導學生例舉生活中的例子。

【把概念與學生的生活經驗和感性認識聯繫起來,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概念,還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概念的理解,應用知識解答生活相關問題,學以致用。】

肺的氣體交換

上堂課學習了肺通氣。1.設問:氣體到達了肺泡後在肺泡內靜止不動了嗎?是否也是通過氣體擴散進入體內其他地方?

我們複習一下毛細血管,肺泡的結構,思考它是否具有讓氣體通過的特點。

【通過複習毛細血管,肺泡的結構,指出其在氣體擴散時能夠透過,爲引出其相應的功能——氣體交換做好準備。】

肺的氣體交換

2.小組合作探究學習:

(1)肺部氣體交換的方向:氧氣擴散的起點是_________,終點是__________;二氧化碳擴散的起點是__________,終點是_________。

(2)動力是__________。

(3)結果是________ 血變成_______ 血。

(4)概念:肺的換氣是________與_______ 之間進行_______和________ 的交換。

【讓學生小組合作學習主要體現出學生是探索學習的主體。有效調動學生討論交流的積極性,增強學生認知的興趣,聽取和採納他人見解,自主表達自己的觀點,在有限時間內形成自己的知識網絡。通過合作探究,培養學生合作互助的團體意識。】

肺的氣體交換

3.多媒體展示:

“肺內氣體交換”的動畫。結合習題引導學生注意兩種氣體的擴散方向、血液顏色的`變化,結合“肺的通氣”學習“肺的換氣”概念及其特點和結果。

【心理學家發現,那些能被進行雙重編碼的知識更容易記憶和提取。這裏通過把一句話的概念,做出一個動畫效果,清晰明瞭的展示氣體進入或排出的具體過程,血液顏色的變化,通過這種動畫與文字的雙向轉化,達到學生對此概念構建的雙重編碼,增強理解和記憶,體現學生獲得知識,理解知識的過程。同時結合學生剛纔自主學習情況進行查缺補漏,體現教師的主導性。】

肺的氣體交換

4.體驗活動:看你能閉氣多久。

活動後請學生思考:

(1)描述閉氣的時候,肺泡內換氣的過程。(引導學生分析氧氣濃度變化。)

(2)靜脈血能否變成動脈血。

5.舉例說明:肺水腫是一種肺部疾病,特點是肺含水量增加。患這種病的人發病時會發生怎樣的後果?

【心理學家認爲,記憶中的種種概念是以這些概念的具體例子來表示的。很多學生對概念的理解記憶是以概念的正例或反例爲支撐的,這裏通過“閉氣”,“肺水腫”兩種影響氣體交換的反例子,讓學生進一步理解概念的內涵和外延。】

氣體在血液中的運輸

1.演示實驗:【能使課堂氣氛生動活波,學生學習興趣增強,注意力集中】將氧氣和二氧化碳分別通入混有少量抗凝劑(草酸鈉)的鮮雞血的試管裏,觀察兩隻試管的雞血顏色;再將通入氧氣和二氧化碳的導管進行交替,使原來通氧氣的改通二氧化碳,原來通二氧化碳的改通氧氣,觀察兩隻試管的雞血顏色。

你觀察的現象:(1)通入氧氣的試管中顏色是__________;通入二氧化碳的試管中顏色是___________。(2)通入氣體交換後,你觀察的現象:通入氧氣後,原來__________色變成__________色;通入二氧化碳後___________色變成___________色。

2.觀看動畫展示:

思考:氧氣運輸的具體形式是?二氧化碳運輸情況如何?

組織氣體交換

1.小組合作探究學習(請各小組結合“肺的換氣”學習)

(1)氣體交換的方向:氧氣擴散的起點是__________,終點是__________;二氧化碳擴散的起點是_________,終點是_________。

(2)動力是 __________。

(3)結果是__________ 血變成__________ 血。

(4)組織氣體交換是__________與__________之間進行 _________和___________ 的交換。

【讓學生小組合作學習主要體現學生探索學習的主體性。有效調動學生討論交流的積極性,增強學生認知的興趣,聽取和採納他人見解,自主表達自己的觀點,在有限時間內形成自己的知識網絡。通過合作探究,培養學生合作互助的團體意識。】

組織氣體交換

2.多媒體展示:

“組織氣體交換”的動畫。引導學生注意兩種氣體的擴散方向,血液顏色的變化,並引導學生結合“肺的換氣”學習概念及其特點和結果。

【心理學家發現,那些能被進行雙重編碼的知識更容易記憶和提取。這裏通過把一句話的概念,做出一個動畫效果,清晰明瞭的展示氣體進入或排出的具體過程,血液顏色的變化,通過這種動畫與文字的雙向轉化,達到學生對此概念構建的雙重編碼,增強理解和記憶,體現學生獲得知識,理解知識的過程。同時結合學生剛纔自主學習情況進行查缺補漏,體現教師的主導性。】

概述人體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的全過程

【小組活動】

現在,請同學們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呼吸上,觀察自己的呼吸,然後請你們用自己的話把自己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的全過程說出來。

引導學生主要從這幾個方面入手組織思維:

(1)氧氣從外界進入組織細胞的具體過程。

(2)二氧化碳從組織細胞排出體外的具體過程。

(3)血液的變化。

【通過複習鞏固,把整個呼吸過程貫穿起來,增強學生形成生物體是一個統一的有機整體的生物學觀點。讓學生關注自己的呼吸,平時多注意呼吸衛生保健,進行有氧呼吸,例如晚上睡覺臥室要通風,在一天當中下午氧濃度最高時多運動。】

思考:氧氣從肺泡到組織細胞要經過多少層細胞?

通過概念圖練習題來檢查學生學習情況,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

謝謝指導!

說課稿 篇3

【說教材】

課文是一篇翻譯作品。文章寫了一個小姑娘從纏着媽媽不願長大,到爲了媽媽希望自己快快長大的過程,讚美了這位小姑娘對媽媽、對家庭的熱愛。課文比較長,但是語言淺顯、內容簡單,情感也很貼近學生。

【說學情】

雖說學生有了較強的識字能力,掌握了簡單的閱讀方法,能夠讀懂這樣淺顯的文章。但由於文章比較長,生字特別多,二年級學生剛學會閱讀,閱讀的速度比較慢,一堂課要完成識字與閱讀兩項任務有相當的困難。

【說教學目標】

三個目標字詞和閱讀展開,層層設置,步步提高。目標一,抓字詞,爲學習課文掃除障礙;目標二,抓朗讀,旨在體悟文章意味;目標三,抓理解,旨在昇華感情,明白事理。

【說教法】

由於課文比較長,要在一課時裏完成全文的教學有一定的困難,所以只能積極改進教學方法,採用“長文短教”的辦法。通過整體感知,瞭解課文主要內容;通過縱向串聯,突現重點,抓住課文的主旨。

【說學法】

“讀課文理解詞句”是本單元的訓練重點,要落實這點還得從句子入手。對於低年級學生而言,劃劃、圈圈、填填都是一些比較直觀,便於學生操作的方法。因此,本堂課中,教師主要讓學生用“劃一劃句子、填一填句子”等方法讀課文,在讀的過程中,掌握一定的讀書方法,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說教學過程】

根據教學目標,根據課文特點,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1)識字教學作爲低年級學生學習的重點,應紮紮實實地進行,不能“一筆帶過”。但在教學時,要注意方法,講究策略,不能平均使用力量,音形義要各有側重。本課十個生字,“纏、粥、刷、擦”重在字音的糾正;“廚、纏”要指導字形;“纏”還要理解字義。

(2)二年級也是進行詞句訓練的重要階段。《課程標準》提倡在學習過程中積累詞彙,在應用過程中瞭解、掌握詞義,要改變和淡化死記硬背詞語概念和脫離語言環境的釋詞。因此,在理解“纏”的意思時,可分兩步進行:在學習生字時,讓學生用動作演示來了解“纏”在生活中常指“繞”;在學習課文時,通過讀句“那時你就不纏着媽媽了”,讓學生在語境體會“纏”在這兒表示“糾纏”的意思。

(3)閱讀教學時,要注意人文性和工具性的有機統一,要通過語言文字的學習品味,讓學生感悟語言文字所包含的思想、情感。教學設計中,教師力求通過讀句子、找句子、填句子等多種形式,引導學生饒有興趣地閱讀,反覆接觸語言,感悟語言。在實施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捨得化時間讓學生充分地去讀,並增加個體閱讀的次數,讓每位學生都能親自參與理解、感受語言文字的實踐活動。

【教學實錄片段】

(讀通課文,整體感知)

師:昨天,我們已經進行了預習,讀了課文,學了生字,現在我們來檢查一下。

(教師指名學生分節朗讀課文)

師:大家要仔細聽,聽清楚是否讀正確。好,開始。

生:(讀課文)

師:他們讀得怎麼樣?(教師引導大家評議)

生:某同學把“纏”字讀錯了。

生:“胳膊”,某同學沒讀準。

生:……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相關的生字和易讀錯的字詞。在出示字詞的同時,進行生字教學。)

師:這幾個字再請同學來讀一讀。(教師邊說邊出示:梳、粥、刷、廚)

生:(讀這四個生字)

師:對,它們都是翹舌音,一起讀一遍。

生:(齊讀)

師:這個字,請你看看拼音再讀一遍。(教師邊出示“纏”,邊請剛纔讀錯的同學重新讀)

生:纏。

師:這回讀對了,是翹舌音。以後讀生字時一定要看清拼音。那麼,“纏”是什麼意思呢?誰給大家演示一下?

生:(做了一個一圈一圈繞的動作)

師:對,“纏”有“繞”的意思。不過在課文裏可不是這個意思,什麼意思?待會兒讀了課文就知道了。

【教學反思】

在課堂教學中,如何採用“長文短教、長文快教”的方法,引導二年級學生“有詳有略”地學習課文內容,高效有益地完成學習任務,這是我課前思考的問題,也是力求在本堂課上達到的目標。通過課堂實踐,我感到有成功之處,也有不足之處。

一、教學收穫:

1、字詞教學分層進行,各有側重。課前預習要求學生運用各種識字自主識字,使學生有了更多的識字空間。教學過程中,我採用分類處理的方法分層教學生字新詞:對於易讀錯的字以糾正讀音爲主;對於一些動詞,主要採用動作演示的方法;對於字形相象、意思相近的字,通過比較來辨析、區分……自學爲主,適當點撥,紮紮實實地落實二年級的字詞教學,使學生學得主動,學得紮實。

2、閱讀教學有張有弛,有扶有放,不求面面俱到。考慮到有限的時間,較爲冗長的課文,我對教學內容作了大膽地處理。本堂課主要抓住了小姑娘想長大部分進行教學,圍繞着“課文幾次寫小姑娘‘想長大’?她爲什麼想長大?”讓學生找找有關語句,通過讀讀句子感受小姑娘愛媽媽的情感,領悟文章所要表達的思想。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問題少,學生朗讀多;教師分析少,學生自主閱讀多。總之,教師力求改變學習方式,來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自己嘗試問題,自己尋找規律,自己探究結論。這樣,無論從方法和形式上來說,還是從學習內容的選擇上說,都爲教學節省了時間,保證了長課文短教、快教,提高了課堂效益。

通過教學,我感到這堂課既有收穫,也有不足。在追求高效快速的同時,如何加強詞語的運用使學生語言內化?這是我想在以後教學時要重點研究的問題。

【教學案例】

開始上課了,教師直截了當地問學生:“你們想不想長大?”從孩子們感興趣的話題入手,孩子們的'學習興趣立刻被激發起來了。他們紛紛舉手發表看法,有的說:“我想快點長大,因爲長大了,大人們就不用管我了。”有的說:“我不願長大,因爲長大了好多事情都得自己獨立完成了,沒人幫你了。”還有的說:“我既想又不想,因爲長大有長大的好處,沒長大有沒長大的好處。”……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順口說道:“有一個小姑娘開始也不願長大,可後來她又希望自己快快長大,這是爲什麼呢?我們一起來學習16課。”教師開始引導學生進入課文的學習。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引導學生聯繫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來學習。由此可見,學習語文必須切入學生的實際生活,以他們的已有的經驗爲基礎,使學生的情感與課文學習內容產生共鳴。本案例中,學生們之所以能侃侃而談,興致勃勃地進入課文學習,就是因爲老師一開始就喚起了學生對已有生活經驗的回憶,激發了他們“想說、要學”的慾望,讓學生擁有了嚮往學習的熱情,奠定了積極的感情基礎。

【訓練材料】

一、給下面的字加上一個部首使它變成另外一個字。

各()良()皮()離()

古()票()西()先()

二、照樣子,寫詞語。

例:(買)菜()碗()玻璃()被子

()臉()衣服()衣櫃

三、寫一寫。

文中“不知不覺”、“自言自語”都是四個字的詞語,你知道哪些這樣的詞語?請寫下來,比一比誰寫得多。

(一、二爲基礎題,三爲興趣題。)

說課稿 篇4

設計說明

本堂課的教學題目是《快樂的兔寶寶》,在設計教案時,我根據兒童熱愛動物,熱愛生活,好奇心強等生理特點和心理特點編創了一個有趣的童話故事情節:一羣活潑可愛的小白兔,和媽媽幸福的生活着。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春天,這些兔寶寶在綠油油的草地上嬉戲,玩得太開心,不知不覺肚子餓,於是他們齊心協力的找食物。當他們吃飽喝足時,他們又圍成一圈情不自禁的舞蹈。通過這些故事情節,以遊戲的方式實現課教學的目標。

下面我從以下八個方面說說本堂課是怎樣教學的:

一、 指導思想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運動興趣和習慣是促進學生和終身鍛鍊的前提,只有激發和保持學生的運動性才能使學生自覺、積極的進行體育鍛煉,本節課遊戲內容選擇故事情節的運用,從而激發了學生的運動興趣。本課教學以發展學生運動能力爲中心,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情境教學貫穿整個堂課,以前立定跳遠、快速跑練習爲主線,以主體參與爲策略,以合作創新爲核心,通過學生自學、自練、自評、互評、自創的形式展開教學活動,在活動中發展協調、靈敏、柔韌奔跑等素質,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創新精神,整體教學構想,立足於新課標五大領域,服務於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充分體現“樂中學,學中樂”的教學模式。

二、 教材分析

本課的主教材是立定跳遠。

本課的'輔教材是快速跑。

依據《新課程標準》(水平三)的要求,結合六年級學生心理、生理特點選擇了:

1、兔寶寶跳跳-----立定跳遠;

2、兔寶寶找食物-----快速跑。這個教材雖然不是很有新意,但是運用童話故事情節設計與組織還是可以讓這堂課有着較好的效果,作爲一所農村學校,一些基本的知識也能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我們六年級的學生有一定體育活動能力,她們生性活潑好動,班級凝聚力、榮譽感強,學生守紀樂學,愛好文體活動,這給我的教學也帶來了很多的生機與便利。

三、 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及難點

1、運動參與目標:培養學生積極參與體育活動,增加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運動技能目標:讓學生掌握立定跳遠的基本動作要領和方法。

3、身體健康目標:培養學生正確的立定跳遠姿勢、身體姿勢,力求爲以後的發展與提高打下基礎。

4、心理健康目標:使學生養成正確面對困難,正確面對挫折的堅強意志品質。

5、社會適應目標:通過快速跑比賽,使學生之間建立良好的合作精神和集體榮譽感。

教學重點及難點

本課重點:自由跳。

本課難點:雙腳同時用力跳

四、教學方法運用

1、教法:根據本課內容枯燥的特點,我首先採用了情景教學法和情緒激勵法進行教學,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去學習。另外,還採用了示範法,以準確的動作示範激發學生“我要學習”的情感,以及採用講解法和練習法,通過教師的講解和學生的練習,使學生更快更好地掌握動作要領。

2、學法:本課在學法上主要採用了嘗試學習法、對比學習法和小組合作學習法。首先讓學生在嘗試練習中發現問題,然後在相互對比、小組研討中悟出動作要領、理解道理,最後通過“小組協作”和“個人練習”相結合的學習方法,最終解決所發現的問題。從而促進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練習,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五、場地與器材準備:三個同心圓、四個紅蘿蔔、八面彩旗 、四個小龍門、一臺錄音機。

六、教學過程

本課以學生喜歡的動物形象“兔寶寶”貫穿課堂,從“兔寶寶早起勤鍛鍊-----兔寶寶跳跳-----兔寶寶找食物-----舉行聯歡會”的這樣一個流程進行教學,內容密切聯繫,從而達到提高學生的彈跳力、奔跑能力、靈敏、柔韌等身體素質。

根據課的需要,本課分以下四個部分內容。

1、身心導入階段:準備活動時利用小兔子晨練這個情節組織學生行在圓上做熱身運動。

2、身心發展階段:利用動畫情節兔寶寶跳跳引出我們的主教材——立定跳遠,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去探討枯燥的立定跳遠動作重難點——雙腳齊用力,雙手揮擺有力。給予學生一定的活動空間和展示平臺。發展學生個性,提高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使學生成爲學習的主人。讓學生自己發現立定跳遠方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3、身心滿足階段:引出本課的輔教材兔寶寶找食物-----這是一項快速跑的項目,它是爲主教材服務,它不僅彌補了主教材運動量不足。還發展了學生智力,培養學生動腦、親自體念能力和勇敢、自信、團結奮進的精神,提高學生素質,增強小組間的合作意識,培養團結協作的精神。

4、身心平緩階段:在歡快的兔子舞中結束學習,使學生肌體在快樂的氣氛中得到放鬆和恢復。

七、課堂教學效果預計

1、心理狀況預測:根據本課特點,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學生學習的情緒高漲,並能在練習中獲得愉悅的心理體驗和情感交流;

2、生理狀況預測:練習密度在45%左右;平均心率在110--115次/分左右;平均心率爲140次/分左右。

八、本課特色

1、故事情節貫穿整堂課

2、小組長組織整個課堂

當然在本堂課中還存在很多不足之處,敬請各位領導,各位老師給予批評指正。謝謝大家,我的說課到此結束!

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觀察物體。這些內容是學習空間與圖形知識的必要基礎,對於幫助學生建立空間觀念,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有着不可忽視的作用。教材是從學生已有生活經驗出發以及已學習了位置,藉助於生活中的實物和學生的操作活動進行教學的。

基於以上認識,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爲:

1.知識目標:通過實際操作初步體會從不同角度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學會根據看到的形狀正確判斷觀察者的位置。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實踐操作的能力,發展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滲透數學來源於生活。

3.情感目標:通過探究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培養主動探究的能力;

重點、難點:

本節課的重點是:學會根據看到的形狀正確判斷觀察者的位置

二、說教法

1.情景教學法 課標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因此情景的創設要立足於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知識背景。 新課開始,通過觀察照片,用遊戲猜一猜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並介紹各位置的名稱。

3.發現法 藉助形象直觀,促使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爲理性認識。

教學對稱圖形時,教師引導同學仔細觀察玩具。通過自主探索的本位觀察和換位觀察,在觀察發現的基礎上感受到不同位置觀察同一個物體的形狀的形狀是不同的。教師的作用是組織發現活動,關注活動中的學生,使學生在探索中學習新知,親歷探索過程,向學生滲透數學來源於生活,用於生活的思想。

三、說學法

《課標》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實踐操作法、自主探究法也是本節課中學生學習新知識的主要方式,同時重視觀察方法的指導。

1、.自主探究法 教學中強調以學生爲主體,強調學生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始終做到爲學生提供充足的學習素材、創設充分學習的空間、時間,讓學生自主探究,體驗知識形成的過程,培養主動探究的能力。

2、.觀察法例1觀察物體教學中的觀察是很好的學習方法。例如,教學例1時,觀察目的明確。教師通過讓學生觀察玩具小熊的不同位置,對應不同的照片,爲什麼同一只小熊,會有這麼多不同的樣子的照片。這一安排不僅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機會,而且教給學生觀察的思維方法。

四、說教學程序

本節課主要由四個環節來完成

(一)觀察探究,培養學生空間觀念

1、激疑引入,讓學生猜一猜照片上小朋友(背面)是誰?

2、明確位置,讓小組內的同學互相說一說,猜一猜,坐在小朋友的什麼位置。照相是每個學生所熟知的`,但從照片上不能一下子看出對象是本班中的哪位同學,給學生一個懸念。讓學生感到新穎有趣,充分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立刻進入學習狀態,讓學生初步參與感知的過程。

3、本位觀察。

觀察實物,親身體驗從不同的位置觀察同一個對象。

請學生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把看到的小熊的樣子選照片,說一說。

4、質疑明理

引導學生觀察、比較,同樣一隻小熊,爲什麼他們照片出來的形狀卻不一樣呢?組織各小組同學討論。

然後反饋彙報結果。最後引導小結:因爲這三個同學觀察的位置不同,所以看到的小熊的形狀就不一樣。

5、全面觀察,體驗新知

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引導全面觀察,這時放手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全面去觀察這隻小熊,並引導總結出:要認識一個物體,就必須全面地去觀察。

(二)聯繫生活實際

1、比比誰的反應快(做一做)

看老師出示的數學課本,想一你應該在什麼位置上能看到這一面,就馬上跑到相應的位置,設想:鼓勵學生離開自己的座位,爲學生提供了更在的探索空間,是從直觀到抽象的過渡。

2、書上例6完成,書上連線

3、猜一猜遊戲。

分別出示從前面拍攝課室的圖、從上面看的桶、從左右前後位置看都一樣的杯子、側面的紙。引導學生說出:觀察物體,不能只看一個面,要從不同的位置去觀察。當學生猜得五花八門,展現了他們的豐富的想象力,通過猜測,也從中體會到要全面地觀察一個物體,才能真正地認清此物,有助於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方式。

(三)應用拓展。

看立體圖形,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四) 、總結

這節課很快就要結束了,哪位小朋友能說說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你覺得最成功的是什麼?

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血液循環》是七年級下冊第4單元第9章第2節的內容,屬於“課程標準”十大一級主題之一——生物圈中的人的內容。學生在學習本節課之前已經學習了血漿、血細胞、血型等知識,爲本節課繼續學習血管、心臟的結構和功能、體循環和肺循環以及血壓和脈搏等知識做了鋪墊。而本節課的知識是“人體生命活動的能量”這部分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可以增加生活中的常識和一些急救知識。

二、說學情

七年級的學生在經驗儲備上,對血液循環的直觀感受極少;在知識儲備上,上節課剛剛學習了心臟的結構和功能部分的內容,爲本節課的學習打下了基礎,但是對血液是循環流動的認識模糊;在個性方面,這一階段的學生好奇心強,喜歡參加課堂活動,但是由注意力不集中。

三、說教學目標

1、概述血液循環的途徑,簡述體循環和肺循環中血液成分的變化,區分動脈血與靜脈血。

2、通過觀察圖片、小組討論和活動,提高觀察能力、分析能力與歸納概括能力。

3、感受心臟的工作量,增進學生愛護心臟、珍惜生命的情感。

四、說教學重難點

基於以上對教材、學情的分析和教學目標的設立,我將本節課的教學重點設爲體循環和肺循環的途徑。教學難點爲體循環和肺循環的血液變化以及兩者的關係。

五、說教法學法

爲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順利達成教學目標,我將採用直觀教學法、模型建構法、討論法相結合的教學方式來激發學生對新知的學習興趣。在學法上,我貫徹的指導思想是“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所以我採用的學習方法是: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觀察歸納法。

六、說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首先是導入環節,採用多媒體的方式導入。展示流感季節人們打吊瓶的圖片,並提問:同學們都打過吊瓶吧?當我們扁桃體發炎時,打吊瓶醫生會將針頭刺入我們的靜脈,那吊瓶中的藥物是如何到達支氣管發炎的部位的呢?引發學生疑問,引入本課。

這樣的導入通過圖片吸引學生興趣,通過生活實例並設置疑問,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引起學習動機,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2、新課展開

根據教學內容,我將本環節分爲2部分。

第一部分:體循環和肺循環。

先讓學生閱讀教材相關內容,然後分組就“人體內的血液循環途徑是怎樣的?”這一問題進行討論。接下來,我把寫有心臟不同結構名稱的紙片放在幾個信封中,發給各個小組,請學生們用粘貼剪貼圖的方式,完成“血液循環圖”。之後我先在黑板左右各貼一張心臟結構示意圖或畫一幅心臟結構的板圖,然後再請兩組學生根據信封中紙條上的文字,按照教材中“體循環”和“肺循環”的內容,由小組成員分工合作,把紙條上寫的文字,貼在黑板上圖的適當位置,並用連線表示血液循環過程。這時我會讓兩個小組開展比賽,看哪組貼得準確、表示清楚、用時最短。在同學們結束活動之後,我會總結體循環和肺循環的過程,體循環:左心室→主動脈→各級動脈→毛細血管網→各級靜脈→上(下)腔靜脈→右心房;肺循環:右心室→肺動脈→肺部的毛細血管網→肺靜脈→左心房。之後,我會結合血液循環的完整動畫來強調體循環和肺循環二者之間的關係:同時進行、彼此聯繫着,共同組成了一條完整的血液循環途徑。

這樣的設計,通過自主學習和小組討論形成自學的能力和團結協作的精神。遊戲的方式可讓同學們在輕鬆的環境下學會知識,順利突出教學重點。

第二部分:血液成分的變化。

組織學生繼續觀看血液循環的視頻,引導學生觀察血液顏色的.變化,並記錄。之後請學生代表回答。我會在黑板的血液循環模式圖上做相應的顏色標註,繼續提問:在上述兩條循環途徑中,血液的成分發生了什麼變化?爲什麼會發生這樣的變化?組織學生討論,並請學生代表發言,預設學生能說出當血液由左心室流經主動脈時以及血液由肺毛細血管網流經肺靜脈進入左心房時血液顏色爲深紅色,血液流經上下腔靜脈進入右心房以及血液由右心室流經肺動脈時血液顏色爲淡紅色。

接着,我會對學生的回答作出過程性的評價,並結合板書講解動靜脈血之間的轉換,即:在體循環路徑中的毛細血管網處,紅細胞所攜帶的氧通過毛細血管壁進入組織,組織細胞產生的二氧化碳進入血液,血液由含氧豐富的動脈血變成含氧少的靜脈血;在肺循環路徑中的毛細血管網處,肺泡內的氧進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進入肺泡,血液由含氧少的靜脈血變成含氧豐富的動脈血。通過這兩條循環途徑,血液將肺泡內的氧氣運輸給組織細胞利用,並將組織細胞產生的二氧化碳排出到肺泡。

最後,展示動脈血、靜脈血標本,區分動脈血、靜脈血的顏色,設疑:動脈血管裏流的一定是動脈血嗎?靜脈血管裏流的一定是靜脈血嗎?通過這個問題,消除學生的知識誤區,讓學生學會區分靜脈血和動脈血。

爲了鞏固本節知識點,我會利用多媒體展示導入時的問題:吊瓶中的藥物是如何到達支氣管發炎的部位的呢?引導學生根據本節課所學作答,預設學生能說出:消炎藥→各級靜脈→上腔靜脈→右心房→經肺循環→左心房→左心室→主動脈→各級動脈→支氣管發炎部位。

這樣的設計一方面解決導入時的問題,達到前後呼應的效果,另一方面通過這樣的問題,也能檢驗學生本節課所學。

3、小結作業

課堂的最後,我會與學生共同總結本節所學,幫助學生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並佈置如下作業:畫出體循環和肺循環的簡圖,標明其中動、靜脈血。

七、說板書設計

說課稿 篇7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同行:

大家好! 我說課的內容是語文出版社s版第八冊教材第五單元的第二篇課文《左公柳》。下面我將從教法、學法、教學過程、課後反思四個方面來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本單元課文主題是“赤子情懷”,講述的是一系列愛國者的英雄事蹟,《左公柳》這篇課文是這一單元的第二篇課文,課文通過對沙漠中左公柳富有感情色彩的描述和講解,向我們生動介紹了一位100多年前爲祖國領土完整,不顧年老體衰,毅然主動請纓,千里擡棺赴敵的英雄形象,表現出左宗棠愛祖國,愛新疆,保衛邊疆,建設邊疆的壯志豪情。本文課後練習分別是讀文並選擇喜歡的片段背一背;看看左宗棠做了哪些事情;讀一些句子,體會句中帶點的詞語在表達文章思想感情中的作用;詞語記憶。不難看出,文本中閱讀的基調偏於情感,語言文字的內容偏少,教學時如果僅從情感這條線索出發,學生僅通過朗讀,就可以知道文本所要表達的感情色彩。如果僅僅限於此,學生能學到什麼?語文的工具性如何體現,文本的解讀如空中浮雲,有形無物。另外,文本所涉及的`歷史背景,人物經歷,學生平時接觸較少,由於歷史人物的兩面性可供呈現的資料相對較少。這就爲學生了解文本,瞭解事件的歷史背景,瞭解並理解人物的言與行增加了難度。 細研文本,在教學中我力圖體現讀者、文本中的不同人物情感的互動,在“讀——品——議”中理解文本、理解人物,領悟情感。根據教材編寫意圖,結合五年級學生認知、思維、情感等方面的實際情況,我將教學目標定位在:

1、理解文章重點詞句,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並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體會重點詞句在文中表情達意的作用和本文借物寫人、抓典型事例寫人的表達方式。

3、理解課文內容,從左宗棠感人的愛國事蹟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二、說教法。

本節課我以生本教育理念“一切相信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爲指導,以生爲本,根據五年級學生閱讀實際情況,主要採用了課前蒐集資料,根據《導學案》質疑問難,自主探究等方法,在學生學會了這篇課文所必須掌握的知識點外,確立小課題“你認爲左宗棠是一個怎樣的人?你還能收集一些借物喻人的文章嗎?”並圍繞這個小課題讓學生進行大量的課外閱讀的交流與學習,努力爲學生營造一個開放而富有活力的學習氛圍,給學生提供展示的機會,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真正做到“小立課題,大做功夫”。

三、 說學法。

1、在閱讀中,聽、說、讀、想貫穿全文始終。

2、以學生自讀爲主,學會劃出重要或喜歡的句子加以品析交流,教師適當點撥,學習方式以學生自主學習和小組合作學習相結合。

3、在學文中發現問題,並在小組合作中探究解決問題,然後全班討論還有不能解決的問題。

4、通過課外蒐集、整理資料的方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以及探究學習的良好學習習慣。

說教學過程:

我的課堂結構是:檢查前置性作業(自主學習)——合作交流與探究——拓展延伸與習作。

一、檢查前置性作業(自主學習)

1、檢查前置性作業瞭解學生掌握本課的生字和新詞情況,積累像楚楚動人(aabc)、不屈不撓(abac)普普通通(aabb)等成語。

2、讓學生上臺展示自己收集的資料,瞭解學生對本課相關資料的收集情況,爲學習課文奠定基礎。(前置性作業的佈置與完成激發了學生迫切想學習這一課的興趣。)

3、針對課題質疑 愛因斯坦說過:“問題的提出往往比解答問題更重要。”由於文章題目發人深省,所以在學生上臺展示完自己收集的資料後我就引導學生從題目入手質疑提問:針對課題你能提出什麼有價值性的問題?這時學生可能會提出:這篇課文寫的是誰?是左公柳還是左宗棠?寫左宗棠爲什麼題目是左公柳?課文一共寫了左宗棠幾件事?作者爲什麼借左公柳抒發自己的感情?左公柳與左宗棠和愛國將士們之間有什麼相同之處?這是一篇寫人還是寫物的文章?

二、小組合作交流學習與探究

(由於學生課前進行了自主學習,這就爲理解和探究作好了鋪墊,確定好了這節課學習課文的基本問題後,再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交流與探究,這樣使探究確定了方向。)

品左公柳

先引導學生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左公柳外形美:抓住 “高大茁壯、身姿挺拔、剛勁有力、宛如帷幄”這些詞語來感悟;左公柳的神態美:抓住 “剛強、英勇無畏、壓倒一切困苦”這些詞語來領悟;左公柳的精神美:抓住 “普普通通、不屈不撓、堅韌頑強、精神之樹”這些詞語來品味。認識到左公柳是一棵高大茁壯、身姿挺拔、剛強、生命力頑強的柳樹。 再引導深入學習;把寫柳樹的幾個句子連起來看一看,你有什麼發現?(先寫樹的外形、再讚美樹的品質、接着再讚美具有不屈不撓、堅韌頑強品質的人) 最後教師點撥:這幾個句子,隨文逐步出現,讓我們對柳樹的認識得以加深、昇華。這既是寫物,更是頌人,這就是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板書:借物喻人

品左宗棠

先引導學生了解課文講述了左宗棠哪些方面的事蹟?一共寫了他幾件事?請學生用簡要的語言概括出來,動筆寫一寫。並請三個學生上臺板書(第一件事:力排衆議 主動請纓 第二件事:擡棺出征 收復新疆 第三件事:植樹造林 建設新疆)

再讓學生抓住文中的重點詞句即抓住對左宗棠的語言、動作、神態以及心理活動的描寫的句子加以品析與交流。教師適時點撥。

最後讓學生來評價左宗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在學生交流中隨機板書“不屈不撓”、“堅韌頑強”、“精神之樹”。從左宗棠感人的愛國事蹟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三、拓展延伸與習作

1、學生交流課前收集的有關借物喻人的文章,使學生學會抓住人物的典型事例來寫人的表達方式。

2、選幾個典型事例,寫一篇借物喻人的片段或作文。指導學生抓住人物形象、人物特點、細節描寫等進行寫作。

3、進行習作的點評。

四、說反思

1、在“一切相信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的生本理念的指引下教師在課堂上“不見自我”,適時點撥,引導學生從重點詞句、修辭手法、改句式等方面學習,教學生自己學會學習 ,主動參與學習 。變“要我學”爲“我要學”、變“他律”爲“自律”,從而張揚了學生的個性 。激發了學生的靈性。

2、在小組合作交流的過程中,我發現每個孩子都能自由、大膽地參與交流,表達自己不同的見解,逐漸學會了與人交往、與人溝通。當我也加入他們的討論時,他們變得更踊躍,並且樂於從文本中發現問題,並提出來考考其他同學,促使其他同學去研讀課本,再次主動積極地與文本對話,與同學對話,與教師對話。在這多重對話中,學生的疑問冰釋了,思維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團隊合作的精神。學生變得愛閱讀了,對習作也沒以前那麼膽怯了。語言思維能力得以鍛鍊整個課堂完全是生命的課堂!是充滿陽光的課堂!

3、這節課做到了“小立課程,大作功夫。”增加了課堂的容量。

說課稿 篇8

一、教材分析:

這是七年級上學期《語文》第十三課的教學內容。《三國演義》是一部歷史演義小說。它以三國時代的歷史爲背景,描述了自東漢靈武帝劉宏中平元年(184年)到西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將近一百年的政治、軍事以及外交的鬥爭故事。

《空城計》節選自《三國演義》第95回。課文描述諸葛亮面對強敵而能處變不驚,設下計謀,終於使司馬懿引兵退去,突出表現諸葛亮的足智多謀。

指導學生閱讀《空城計》,要結合單元教學要求,引導學生反覆閱讀課文,藉助註釋和工具書疏通文意,弄清文章是通過哪些生動的情節和人物的語言來表現諸葛亮和司馬懿這兩個人物的性格。

二、學生分析:

學生在課前己利用課餘時間初步瞭解與課文內容有關的第95回的故事梗概,七年級學生相互評價,相互提問的互動的氣氛較濃,在班級中已初步形成敢於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學風。

三、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在理清故事情節的基礎上把握人物形象,體會閱讀小說的基本方法。

2、激發學生閱讀小說的興趣,鼓勵學生課外閱讀古今中外的小說佳作,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3、積極創造機會,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發現問題並積極主動地解決問題,如概括情節,評價人物等。

四、教學過程:

(一)導人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這是電視連續劇《三國演義》的主題曲,也是小說的卷首詞。歌聲高亢渾厚,意境深邃悠遠,但在它那明白如話的.歌詞裏卻包含着筆墨難盡的歷史滄桑。每當這首歌迴響耳畔,我們的思緒部會情不自禁地被它引向《三國演義》中那動人心絃的爭霸故事。節選自第95回的《空城計》的故事早已膾炙人口。

(二)整體感知

引導學生快速閱讀課文,藉助註釋和工具書掃清文字障礙,瞭解《三國演義》第95回故事梗概。

1、複習字詞

懿(yì) 氅(chǎng) 綸(guān) 笑容可掬(jū) 遁(dùn) 隱匿(nì) 無不駭然(hài) 言訖(qì)

2、介紹作者和作品

(三)討論課文內容,理清故事情節

1、諸葛亮爲什麼要實施“空城計”?

A、軍力對比懸殊之極,情況危在旦夕 。B、大兵壓境。

2、諸葛亮是怎樣實施“空城計”的?

在“空”字上做文章。

A、藏起戰旗,隱蔽軍兵“大開四門,每一門用二十軍士,扮作百

姓,灑掃街道”。

B、諸葛亮只帶了兩個小童在城樓上“憑欄而坐,焚香操琴”。

C、嚴肅軍紀,“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語者,斬之”。

D、安撫軍心:告訴軍士“吾自有計”。

3、司馬懿對諸葛亮的“空城計”作何反應?

笑而不信——看畢大疑——下令撤軍

4、諸葛亮的“空城計”爲何能成功?

司馬懿 生性多疑

諸葛亮知己知彼 對司馬懿瞭如指掌

(四)概括要點

思考:默讀課文,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本文情節發展的四個階段。

目的:這一過程旨在培養學生捕捉信息和篩選信息的能力。

學生討論後,教師歸納:

四個階段可以概括爲:兵臨西城;臨危施計;司馬中計;孔明釋計。

(五)分析人物形象

1、聯繫故事情節,試分析諸葛亮、司馬懿這兩個人物形象。

諸葛亮:臨危不懼、足智多謀、神機妙算

司馬懿:多疑自負、老謀深算、剛愎自用

2、找出文中描寫諸葛亮“笑”的語句,認真品讀。

明確:“三笑”

笑容可掬→故作輕鬆的笑

(想:別看你司馬懿帶來十五萬大軍,我只有一座空城,但你決不敢攻進來。)

撫掌而笑→如釋負重的笑

(想:司馬懿果然中吾計矣。)

拍手大笑→成功自豪的笑

(想:我以一座空城就嚇退司馬懿,還要讓他吃個敗仗,司馬懿你真是太傻了也。)

(六)拓展延伸

思考問題:諸葛亮的“空城計”面對司馬懿成功了,如果統帥換成司馬昭,孔明還會用空城計嗎?用了還會成功嗎?

明確:能對具體問題進行具體分析,這正是其智慧過人之處。謹慎而不膽小,冒險而不盲目,這種冒險精神對我們處理生活中的問題是有啓示的。

五、課外作業:

1、完成課後練習。

2、課外通讀一遍《三國演義》。

說課稿 篇9

 一、 說教材

本課是湘版美術四年級下冊內容,本課題屬於設計應用領域,教學內容是引導學生大膽想象與創造,運用描繪、設計、製作等多種造型活動,表現出自己獨特的平面迷宮,藉以釋放學生對奧祕領域的好奇之心、探索之願。

 二、 說教學目標

1、能大膽想像與創造,注意設計與功用的關係,運用多軸造型方法表現出一個平面迷宮。

2、收集有關迷宮的資料,瞭解它的文化和歷史以及造型特點。

3、在活動中體驗探究、合作的`樂趣

三、說教學設計

本課教學過程可以設計以下幾個環節:

體驗迷宮——瞭解迷宮——分析方法——設計製作——評析作品。

教師通過做遊戲讓學生對本課產生興趣,又通過說故事讓學生了解迷宮的由來,感受到學習內容的趣味性,引導學生說說設計一個平面迷宮需要具備哪些部分,通過多媒體輔助觀看多幅作品,請學生說說都喜歡哪一張,爲什麼?使學生從認識迷宮過渡到分析迷宮,激發學生設計興趣。在如何處理通路、障礙物、背景等處理方法上會面臨一些困難,運用掛圖教師和學生一起討論如何設計才能更美觀,它的步驟怎樣?

最後請畫好的學生上前展示,其他同學說說都喜歡誰的作品,爲什麼喜歡?請同學把自己設計的迷宮與同學或家人一起玩一玩。

一、體驗迷宮的玩法

1.教師在一分鐘之內試玩迷宮圖,請學生監督計時,每隔lO秒報時一次。

2.學生試玩迷宮遊戲:全體學生同時打開封好的信封,拿出迷宮格局圖,同桌合作一起走迷宮。

3.請走得最快的同桌上來演示走法。

二、瞭解迷宮的相關知識

1.迷宮的含義:這是對結構複雜、道路難辨,進去後不容易找到出口的建築物的總稱。

2.介紹傳說中最古老的迷宮建築:米諾斯王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