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說課稿>

精選說課稿模板彙編8篇

說課稿 閱讀(2.62W)

作爲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說課稿,通過說課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那要怎麼寫好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說課稿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說課稿模板彙編8篇

說課稿 篇1

各位領導、各位專家: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小班科學活動《好聽的聲音》。

一、說教材1、教材的選擇:

具體形象思維是幼兒思維的典型方式。小班幼兒年齡特點表現情感外露、不穩定,帶有很大的情緒性。他們更加喜歡直接用耳朵去聽,用眼睛去看,用手去觸摸。他們學習、活動的特點是隻關心活動的過程,不關心活動的結果。小班的教學活動應注意遊戲化、情景化。《綱要》中對教材的選擇有這樣的一段話:教材的內容應源於幼兒現實生活,符合幼兒的興趣與需要,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與視野。而應彩雲老師也曾說過:“ 真正的教育是生活與生活的摩擦,教育要回歸生活。”鑑於以上種種原由及小班幼兒年齡特點我選擇了《好聽的聲音》這一題材作爲本次活動內容。

2、目標定位:

活動的目標是教學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作用。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情況,以幼兒快樂情緒的激發、傾聽感受、操作體驗爲主要目的,在活動中滲透多種知識經驗與能力的培養,讓幼兒在活動中體驗快樂,在活動中獲得發展。本次活動目標定爲:

(1)體驗探索聲音的樂趣,樂於表達自己的經驗和感受。

(2)能辨別生活中不同的聲音。

(3)在爲樂曲伴奏中,感受聲音的輕響。

重點:探索用各種辦法讓物體發出聲音。

難點:感受用力大小不同,發出的聲音輕響不同;裝的多少也影響瓶子發的聲響(太少聲音小,裝滿沒聲音,感受事物的相對性)根據以上三條目標定向作如下活動準備:

(1)寶寶生活中聲音的PPT。

(2)錄音帶:大鼓和小鼓音樂(3)每人一隻塑料小瓶,小盆4個,黃豆若干,三瓶軟硬不同的糖果,大鼓小鼓各一個(圖片)。

二、說教法新〈綱要〉中指出:教師應該成爲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活動中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因此,在本活動中,教師不僅僅要用生動的語言,神祕的動作來感染幼兒以外,還要積極調動幼兒的積極性,於是採用了以下教學方法:

1、操作法:它是幼兒進行科學探索的基本方法,就是幼兒根據教師準備的物品進行操作,探索。本次活動在引起興趣後,採取了操作,讓幼兒在動一動,裝一裝,聽一聽中獲得感知,探索用各種辦法讓瓶子發出聲音。

2、遊戲法:遊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它具有創造性、娛樂性、教育性。在品嚐遊戲的環節中,讓幼兒嘗一嘗,咬一咬,區別糖果的軟硬,來猜測軟硬糖果分別能發出大鼓還是小鼓的聲音。

3、提問法:設計提問,引導幼兒聽聲音,回答問題。在一問一答的過程中,發展幼兒的思維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4、演示法:通過多媒體,把生活中的聲音放給幼兒聽,幫助他們獲得一定的認識,多媒體的運用,引導幼兒去聽去猜去模仿,使幼兒主動探究,積極思考,使幼兒的理解和認識更加深刻。達到科學素質的提高和審美情趣的統一。

多種教學方法的整合,達到了科學性、藝術性、愉悅性的和諧統一。

三、說學法以幼兒爲主體,創造條件讓幼兒參與探索活動,不僅提高了認識,鍛鍊了能力,更加升華了情感,在本活動中,幼兒採用的學法有:

1、多方位的參與:新〈綱要〉科學領域的目標中明確的指出,“能運用多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因此,我在活動中,引導幼兒敲敲,打打,拍拍,聽聽,猜猜等多種方式的參與,對探索用不同辦法讓物體發出聲音產生興趣。

2、師幼合作法:心理學指出,“凡是人們積極參加體驗過的活動,人的記憶效果會明顯的提高。我採用自編的小兒歌“你的小瓶子,有聲音嗎?有有有”有節奏地引導幼兒感受音樂。給幼兒提供了表現的機會,讓幼兒在積極對答教師的活動中,讓手中的瓶子發出有節奏的聲音。

說課稿 篇2

本文主要寫從小酷愛寫作的莫泊桑爲了能夠寫出好作品,拜福樓拜爲師,福樓拜給予悉心指導的事,表現了莫泊桑對所酷愛的事業執著追求的精神和福樓拜循循善誘、關心後輩的名師風範。文章共10個自然段,可以分爲三個部分來理解——第一部分是第1自然段,寫莫泊桑爲了使作品具有特色,拜福樓拜爲師。第二部分是第2~9自然段,寫莫泊桑向福樓拜請教,福樓拜悉心指導,莫泊桑銘記在心,勤於觀察。第三部分是第10自然段,寫莫泊桑經過努力,終於寫出了許多有影響的名著。文章的第二部分值得品味,兩個人的個性特點在這部分內容裏有着鮮明的體現。內容本身層次很清楚,說理也較透徹,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我們在閱讀時,不僅要理解文章的內容,還應從中獲得關於學習、寫作的方法。

1、 初讀

揭示課題後,先簡介莫泊桑,後激趣談話:像莫泊桑這樣的'大作家,並不是一開始就能寫出好作品的,也是一個不斷學習,不斷提高的過程。他是怎樣拜師寫作的的呢?接着讓學生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懂的詞語或是聯繫上下文解決。檢查自讀情況時,可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教師幫助正音,相機抽查一些詞語的意思。在學生把課文讀通順的基礎上,應讓學生默讀全文,感知大意,思考:莫泊桑爲什麼要拜師?他怎樣拜師求教的?他拜師後是怎樣做的,結果怎樣?教師適時引導,扣位“拜師”這一事件,直入重點段落,理清課文脈絡。

2、精讀

本文着重寫莫泊桑三次去福樓拜家中求教的情況,主要寫了師生二人之間的對話,點撥學生弄清作者想要告訴我們的兩點:一是師生二人善教與勤學的特點;二是寫好作品必須從哪些方面努力。抓住這兩條線索學習課文,便能事半功倍。然後便可從最後一個自然段的“莫泊桑把老師的話牢記在心頭”切入,讓學生仔細閱讀課文,思考:莫泊桑幾次向福樓拜請教?福樓拜每次都說了些什麼?每次所說的話中哪句話最關鍵?在學生讀文的基礎上,教師指導學生圍繞莫泊桑三次去福樓拜家中求教的情況,福樓拜每次都說了些什麼?所說的話中哪句話最關鍵?讓學生體會重點句A、“是你的功夫還不到家。”B、“怎麼會沒有什麼好寫呢?”C、“光仔細觀察還不夠,還要能發現別人沒有發現和沒有寫過的特點。感受莫泊桑的勤學和福樓拜的善教。

說課稿 篇3

本節內容在本單元中起着承上啓下的作用,從簡單的圖形向不規則圖形和組合圖形的知識轉化。組合圖形面積的計算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積基礎上學習的,爲即將要學習的計算不規則圖形的面積打下了基礎。學習組合圖形的面積的計算,一是可以鞏固已經學過的基本圖形的面積計算;二是將學過的基本圖形進行綜合應用,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根據教學內容,我設計了以下幾點教學目標:

1、認識簡單的組合圖形,能夠把組合圖形分解成已學過的平面圖形。

2、在自主探索的活動中,理解組合圖形面積的多種計算方法,能合理地運用“割”、“補”等方法來計算組合圖形的面積。

3、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的技能,發展空間觀念,提高思維的靈活性。

4、感受計算組合圖形面積的必要性,產生積極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學生能夠通過自己的動手操作,掌握用割補法求組合圖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計算組合圖形面積的多種計算方法,根據圖形之間的聯繫和一定的隱藏條件,選擇最適當的方法求組合圖形的面積。

五年級學生已經掌握了五種基本圖形的面積計算方法,但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更多見到的'是組合圖形,學生對於這些組合圖形並不陌生,對於根據基本圖形計算組合圖形面積也不太困難,但怎樣選擇更好的方法去轉化成基本圖形是關鍵。針對這些問題,創設的教學活動,更多的是通過學生嘗試與交流,逐步讓學生找到計算組合圖形面積的方法。在交流中理解解決同一個問題可以從不同角度出發,都能得到相同的結果,從而使學生在求組合圖形面積的多種方法中選擇最優的方法。讓學生不但能掌握好書本知識,而且把這些知識也能夠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去。

1、本節課通過組織學生活動,激發了學生主動學習和參與的興趣,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在圖形上畫分割線,實現了由具體到抽象的跨越,繼而探索出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法,無論學生用哪種方法解決這個問題,我都給與肯定、不強求學生思維的一致性,充分發揮學生個體特色。

2、本節課的重點是讓學生探索計算組合圖形的方法,引導學生通過添加分割線的辦法,把組合圖形分解爲基本圖形再計算。課上在對方法的比較上還存在一些欠缺,還應加強方法之間的橫向和縱向比較。如:同是分割法,學生一共出現了三種分法,我可以引導學生比較,發現把它分成一個三角形和一個長方形更簡便,因爲相應的數據比較容易找到。再如,在練習一的處理上,我應加強1、2兩題與第3小題的比較,讓學生感知到:有些圖只能用分割法,有些圖只能用添補法,我們在選擇方法時,要根據圖形的特點,以及提供的數據,選擇最合適的方法。

3、在課堂上,對細節的處理還不夠細緻。如輔助線的畫法,應要求學生用直尺畫,並且要畫虛線。其次,教師的語言要規範,包括對學生語言表達得指導,還要加強。

4、加強“系統”備課,對知識的前後聯繫要學會溝通,讓學生對所學內容有似曾相識的感覺,這樣也能降低學生學習的壓力。比如今天的組合圖形,其實都可以轉化成學過的基本圖形,它是可以轉化成規則圖形的不規則圖形。這樣學生學習的效果會更好些。同時,也爲下節課學習不可以轉化成規則圖形的不規則圖形的面積計算打好基礎。

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我說課的內容是江西美術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真實動人的藝術形象》。 這一單元屬於欣賞*評述的學習領域。本課分爲2個課時 。 設計理念:“視學生爲主體,以學生髮展爲出發點,培養創新精神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新課程提倡的重要理念。所以在設計中。針對欣賞評述學習領域的活動特點,在課堂教學中除通過欣賞獲得審美感受,攝取知識外,還應加強對學生用語言、文字等進行主觀能力的表述。採用靈活機動的教學方式,既要重視學生的積極參與,激發學生的主體精神,克服教師講述的弊端,又着重培養學生的欣賞評述的能力。以這些爲教案設計的理念,具體組織教學活動。

二、說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難點

本節課的教學活動主要通過美術作品的欣賞與評述活動,進一步評論和認識作品中常用的藝術交流語言,使學生形成初步的審美經驗,提高對作品的鑑賞能力。這個目標的確定是承接上學期的學習內容,在總結基礎上在加以拓展和深化的。因此,1、認識目標:通過欣賞了解西方傳統繪畫的總體風格,掌握欣賞寫實性繪畫作品的基本方法。2、技能目標:提高學生對外國繪畫作品的欣賞水平,培養學生運用語言、文字等形式表達自己感受的能力。3、德育目標:學習藝術巨匠們勤奮、刻苦和鑽研的精神,領悟大師們的情感和心靈的表達。重點還以欣賞爲主,理解西方傳統繪畫寫實風格。在此教學重點活動中,能否形成自覺運用藝術語言來欣賞表述自己認識的藝術作品的能力和習慣,因此也就成立本節課教學活動的難點所在。

三、說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的設計,沒有固定的形式。一下是本節課的教學流程:

1、準備階段:美術課堂教學,學習氛圍我覺得很重要,如果在學生一進入教堂,就能感受並被一種濃厚的藝術氛圍包圍起來的時候,他的心身必定會受到感染。因此,課前播放音樂,並展示製作好的精美藝術圖片,學生就能感受到不同。我選擇的是旋律特點很強的貝多分的鋼琴曲《命運》。併爲下一步的導入作好鋪墊。也是有備而來得。

2、導入階段:“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尤其在欣賞課中,顯得尤爲重要。學生如果沒興趣,更不會用心欣賞作品進而探討了。所以,採用了激情質疑興趣導入:教師:聽了《命運》交響曲,你有如何感受?生:暢談感受,激情增趣。這裏引導學生對音樂交流語言的認識,也可以擴展:舞蹈家*動作舞蹈進行語言交流,詩人用文字詩歌進行表達交流等。在興趣激發的基礎上教師可以定位課題了。音樂用旋律、節奏,音符等作爲交流的語言,美術作品又是如何運用造型要素和手段進行交流的.呢?

3、發展階段:具體分了來年各個活動,第一個是回顧評論藝術作品中造型要素與手段的運用。首先,教師質疑:在你所蒐集的和上節課欣賞的作品中,你最喜歡那一幅?你認爲作品中突出運用了那種造型要素和手法?

學生分組探討交流所蒐集的作品,並選組員代表進行闡述。 評論活動:及時在以上欣賞和總結回顧的基礎上,重點認識西方傳統繪畫寫實風格。先引導學生, 對課本上的作品進行分析。如達芬奇的《蒙娜麗莎》,設計質疑問題:描繪了人物逼真?給你怎樣的感受?教師可以講解有關創作的故事試。分析畫面的構成和色彩等。同時學生憑直觀感受自由論述,集體討論,認識西方傳統繪畫寫實風格。

四、總結與嘗試探究階段

這一階段是本節課的難點。用學到的知識去進行作品欣賞。形成自覺的意識。首先設計了競答熱點:誰能用自己的語言說一說你對這些作品的認識?以此爲活動啓發,各組交換蒐集到的作品,或結合教師出示的作品,嘗試以本節課評述總結的你對西方傳統繪畫寫實風格的認識。這是本節課的提升階段。學生進行評書時以鼓勵爲主。

五、課後拓展:

1、嘗試比較中國畫與西方傳統油畫的不同點,從而體會東西方藝術、文化、情感的差異。

2、積極進行課後網上查找資料的習慣,爲進一步深入學習打好基礎。

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及課文特點

本單元編選了《珍珠鳥》、《斑羚飛渡》、《華南虎》《馬》《狼》五篇描寫人類的生存夥伴——動物的文章。這些文章不僅反映了人對動物的瞭解和認識,對人與自然關係的思考,而且還試圖從動物世界裏折射出人類的生活軌跡。本文描寫的是一羣被逼至絕境的斑羚,爲了贏得種羣的生存機會,用犧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擺脫困境的壯舉,讓每個讀者受到精神的震撼。

2、學習目標和重點、難點的確立

《國中語文新課程標準》要求“要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要注重知識之間、能力之間以及知識、能力、情意之間的聯繫”,結合本單元特點,我把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定爲:

知識目標:整體感知課文,把握文章主題。

能力目標:抓住文中關鍵詞句深入分析,探究動物身上折射的可貴品質,瞭解作者寫這篇文章的意圖。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探究人與自然界其他生物和諧共處的重要性,強化學生珍愛動物,善待動物生命的意識。

重點放在引導學生理解文章生動的故事情節上,難點放在體會文章真切細膩的描寫所蘊含的強烈情感上。

3、學情分析

本文故事性強,情節扣人心絃,容易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爲本文的學習創造了良好的條件,但本文蘊含的哲理較深奧,七年級學生學習起來有一定的難度,教師應重點突破。

二、說教法

依據新課程標準理念,本節課我主要採用以下教學方法實施教學。

1、朗讀法:

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獨特的意蘊,只有反覆朗讀,才能領會其中深刻而豐富的思想內涵,在教學中我讓學生選擇令自己感動的語句自由朗讀,分析之前個別朗讀,分析相關的語句後全班齊讀,重點語段請個別學生範讀,一節課書聲朗朗,也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2、情境設置法:

在導入新課時,教師先給學生講述了一個發生在動物世界的悲壯感人的故事,創設情境,使學生很自然的融入到課文的'意境中去,思想產生共鳴。

3、討論法:

有同桌討論、小組討論、全班討論,引導學生充分發揮集體的智慧,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樂趣,感受成功的喜悅。

三、說學法

本節課的`教學充分體現了新課程標準的精神,即在學生的學習中,注重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方面的共同發展。學法具體如下:

1、 勾畫圈點法:

讓學生勤動筆墨,積極讀書。

2、 朗讀法:

指導學生反覆朗讀,從中體會課文所蘊含的思想感情。

3、 討論法:

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合作探究。

四、說過程

(一) 激情導入:

我的導語是這樣設計的:(播放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

同學們:先聽老師講一個小故事:在一次森林大火中,螞蟻家族不得不進行一次大規模的遷徙,面對熊熊燃燒的大火,大大小小的螞蟻迅速抱成一個球體,爲了那一線生的希望,它們衝向火海。隨着一陣噼噼啪啪的聲響,最外層的螞蟻被火吞噬了,燒焦了,然而這蘊含着生命的團體,仍向前滾動着,噼啪聲越來越響,螞蟻團越來越小,最後滾出火海的螞蟻只剩下一小團兒……

我被這故事深深地打動了,這羣螞蟻生得艱難,死得輝煌。在動物的世界裏,還有許多可歌可泣、令人震撼的故事,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斑羚的世界,來聆聽一曲悲壯感人的生命之歌。

【說明】好的導語猶如唱戲前的開臺鑼鼓一樣未開臺先叫座,此導語設計貼近課文內容,和課文有異曲同工之妙,再配以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自然就能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慾望,自然引出本課內容。

(二)背景介紹

出示幻燈片,上面有斑羚圖片和簡單的文字介紹,讓一位學生朗讀文字介紹。

【說明】有關斑羚的背景介紹,能加深學生對斑羚的瞭解,因爲生活中他們沒有見過斑羚,而且也爲下面學生對課文的分析提供了一定的`幫助。

(三)整體感知

教師說明:早自修同學們已經預習過課文,解決了生字詞,也熟讀了課文,現在請同學們稍作思考:本文講了一個什麼故事。

先請學生概括,再請其他學生加以評價。

【說明】因爲學生課前充分預習過課文,所以課堂上讓學生稍作思考,概括文章內容,

這樣既讓學生對課文有了整體的感知,又訓練了學生的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爲教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而且讓其他學生加以評價,可以讓學生糾正概括中的不足之處,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四)研討賞析

教師說明:下面讓我們細細來研討課文。問:在整個故事中,什麼地方最讓你感動?爲什麼感動?

(1)要求學生先從文中找到相關的語段,在書上作記號,自由朗讀揣摩,然後再班級交流。

(2)學生自由發表看法。

【說明】此環節讓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學生會談到:第三節中的老斑羚以生命給斑羚羣作提示;文中有關鐮刀頭羊語句;一老一少的斑羚試跳的語段;文中描寫彩虹的語句。

對文中這些重要詞句的分析及朗讀,既陶冶了學生的情操,又有利於理解本文主旨,而多媒體課件的運用,更形象、更直觀讓學生感受到一老一少斑羚飛渡的過程。

(五)深入探究

1、教師說明:當我們的心一次次地被文中這些悲壯的場景所感動時,我們不禁要問:傷心崖上慘烈的一幕幕,是誰造成的?

2、這個故事帶給我們的感動是恆久的,帶給我們的感悟是豐富的。請同學們討論一下你認爲作者寫這篇文章要表達怎樣的情感,同桌合作,時間是2分鐘。

【說明】此環節引導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能從表層深入到裏層,多角度地看問題,理解作者寫這篇文章所要表達的豐富情感。

(六)拓展延伸

1、現在請把你對本文的深刻感悟凝聚成簡練的一句話。要求學生在本子上試寫,再發言。

2、引導學生回憶講述生活中看過或聽過的與本文類似的故事,要求敘述清楚、準確、突出重點。

【說明】有人說過,語文學習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本環節把課本和生活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同時鍛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七)教師小結

教師說明:相信大家都已經被這些故事深深打動了,課文《斑羚飛渡》給我們帶來的遠不只是簡單的同情、敬佩與感動,它爲我們實現了一次心靈的飛渡!我們彷彿看到自己變成一隻斑羚,從“自私”的山峯上,奇蹟般飛躍遙遙相距的山澗,輕巧地落在“奉獻”峯上。潔淨如洗的天空出現了一道瑰麗的彩虹,隨着我們的“飛躍”跨過兩座山峯。

【說明】此環節使學生對本節課的學習有了系統、完整的印象。而且把課內和課外相結合,飛渡的圖示也給學生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說課稿 篇6

教材分析:

《月亮的心願》選自一年級下冊第二單元,本單元的主題是:愛自己的家,愛爸爸媽媽,愛家裏的每一個人。課文講述了月亮看到一個小女孩兒準備第二天去郊遊,於是想讓明天是好天氣。後來又看到另一個小女孩兒因爲要照顧生病的媽媽,而寧可不去郊遊,她決定還是讓明天下雨。這是一篇童話故事,語言通俗生動,故事情節離奇曲折,以月亮的內心變化爲線索,借小女孩兒珍珍爲了照顧生病的媽媽放棄郊遊的事,讚揚了關心父母、體貼長輩的美好品質,既有童趣,又極富人情味兒,寓孝敬父母、體貼長輩的教育於生動感人的故事之中,進一步深化了本組教材“關愛家中每一個人”這一主題。

學情分析:

對於一年級下學期的學生來說,他們的學習能力有所發展,能自主發現識字方法,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字、朗讀,但愛玩兒、好動,做事沒耐心等心理特徵依舊存在,需要教師在課堂中根據學生表現適時調控。另外“泛靈化”的心理特點使這一時期的孩子們迷戀着童話世界,童話這一體裁本身可以吸引學生的閱讀興趣。

在吃透教材,結合學生實際的基礎上,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在反覆地朗讀課文過程中,認識“簾、背”等12個生字,會寫“女、氣”等7個字。

過程與方法:

1、通過自主識字、交流等多種形式熟練地認、寫生字。

2、通過多種形式的反覆誦讀,擴展想象等,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情感態度價值觀:向課文中的珍珍學習,做一個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教學重難點:

重點:認字、寫字,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難點:通過讀書感悟,明白月亮的心願是讓孩子們一個都不少地去郊遊 教法:

考慮到一年級學生的現狀,我主要採取設置情景教學法,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讀—思—議—導”相結合。具體來說,我主要採用了以下教學方法:

1. 直觀演示法:利用圖片、動畫等手段進行直觀演示,激發學生的學習

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2. 活動探究法:引導學生通過創設情景等活動形式獲取知識,以學生爲主體,使學生的獨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培養學生的自覺能力、思維能力、活動組織能力。

學法:

引導學生學會自主探究法,對於生字,引導他們去找生字藏在課文哪裏,然後多讀藏着生字寶寶的句子,再用生字組詞造句,並運用加一加、減一減等識字方法與已有知識建立聯繫。採用多種鼓勵方式引導學生多讀課文,把課文讀熟。

最後,我具體來談談這一篇課文的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一、 簡潔導入,直奔主題(5分鐘)

1、板書“心願”兩個字:

今天陳老師送給大家一個詞語,這個詞語就是,板書心願。因爲老師有很多心願,例如:我希望咱們一⑹班的同學健康快樂,結交很多好朋友。你們願意說出自己的心願嗎?

學生說自己的心願。

2、聽着大家說心願,我們的一個朋友也急了,她也要把心願告訴大家。看她來了!課件出示月亮圖,啊,是月亮姐姐。今天我們就一起去看看月亮姐姐有什麼心願呢。補全課題8.月亮的心願。強調亮的讀音。

二、 初讀課文,識字解疑(25分鐘)

教師範讀課文,學生標畫出自然段序號。

學生嘗試讀文,藉助拼音讀課文,並且圈出“我會認”的生字,不認識的生字和難讀的句子藉助拼音多讀幾遍,把課文讀正確。在讀書認真的孩子的課本上加蓋“讀書認真”印章。

課件出示生字,採用齊讀,男女生比賽讀、開火車讀等形式檢查學生的識字掌握情況。

猴子摘月遊戲鞏固識字成果,同時讓學生體會識字的樂趣。彩色的月亮屬於讀得又快又準的學生。

認讀詞語,新舊知識建立聯繫:這些生字還帶來了它們的朋友,你會讀嗎?課件出示窗簾 揹包等詞語,開火車讀詞語,與之前不同的是,開火車的學生讀兩遍,學生跟讀兩遍,因爲這個時候個別學生開始開小差,做小動作,跟讀可以使他們繼續保持有意注意。

三、 變換形式,指導書寫(10分鐘)

學生讀累了,開始指導書寫。重點指導“女”、“氣”、“簾”、“誇”的寫法,在田字格中一筆一劃指導。強調女的第一筆叫“撇點”一筆寫成,撇點的.起筆位

置在豎中線上,第二筆撇的起筆位置在橫中線與豎中線交點處再往右偏一點點。終筆位置在左下格中心處。氣的最後一筆叫橫斜鉤,在飛機的飛,大風的風中都有這一筆畫,不是七八九的橫折彎鉤。“簾”的偏旁是穴寶蓋,同樣指導每一筆畫的起筆以及終筆位置,誇字上面的大字頭,一撇一鈉要舒展開來,能遮住下面的“虧”。

在我講解的同時,學生書空,觀察筆畫位置。

之後學生描紅並摹寫,並給二類字加註拼音,鞏固識字。至此結束第一課時。學生已熟認本課生字,但是卻被月亮的兩個相互矛盾的心願搞得暈頭轉向。接下來的第二課時力求突破難點,使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明晰月亮的心願是什麼,昇華情感懂得關心長輩,關愛父母。

四、 出示圖片,導入情景(20分鐘)

上節課我們知道了,一天晚上,月亮姐姐去散步,看到了這樣一幕:課件出示圖片。指名找出課文中描述這張圖片場景的句子。學生很容易的找到第一段,教師指出背是多音字。老師引導學生讀得輕一點,夜深了,小女孩睡得多香啊,我們讀得輕一些,不要把她給吵醒了。教師範讀。學生齊讀。月亮姐姐看到小女孩兒盼望着去郊遊,於是她自己對自己說,指名回答。指出得是多音字。老師總結哦,月亮許下第一個心願,相機板書第一個心願:明天有個好天氣。這時月亮姐姐想起自己的好朋友太陽公公,就想給他打個電話,電話中他們會說些什麼呢?兩組四名學生表演。

這時月亮又來到另一家窗前,又見到了什麼呢?出示第二幅圖,學生讀3—7自然段。看到這一幕,月亮又許下了什麼心願呢?學生讀第八個自然段,隨即板書第二個心願,第二天下雨。哦,月亮心想還是跟雷公公打電話,讓明天下雨吧。陳老師糊塗了,月亮姐姐怎麼有兩個心願,到底哪個實現了。然後抓住兩天後,讓學生想象第二天的天氣,學生恍然大悟,啊,原來第二天颳風下雨又打雷,郊遊推遲到了兩天後。兩天後,天晴了,是一個豔陽天,陽光燦爛,春風和煦,珍珍的媽媽病好了。孩子們一個都不少地去郊遊了。所以月亮姐姐實現了第二個心願,她被珍珍的孝心感動了,想讓這個孝順的女孩也去郊遊,大家一個都不少。

五、 觀看動畫課件,在趣味中回味整個故事。(3分鐘)

讓我們看一段視頻,回顧整個故事。

六、 學生自主讀文(12分鐘)

讀得多好啊,我相信同學們也能讀得非常美,趕快去試試吧。學生迴歸課文,有感情的美美讀文,爲了使學生具有朗讀的熱情,我說陳老師會送給讀書最認真的同學一個非常非常好聽的故事。

學生讀完後,播放烏鴉反哺動畫,學生一下子被這個唯美的故事深深吸引

住,之後由我聲情並茂的朗讀烏鴉反哺的故事。

我讀完故事後問學生,你想對這樣的大烏鴉說什麼。烏鴉愛媽媽,珍珍也愛媽媽。讓我們再次有感情的讀一讀這篇文章吧,學生齊讀文章。結束教學。

綜上所述,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我十分注重調整自己的教學形式,來延長學生的有意注意時間。在第一課時中,25分鐘時採取的措施是開火車小老師領讀以及變化形式指導書寫以延長學生有意注意時間,第二課時25分鐘時播放動畫錄音,把學生注意力引向文本,並以有趣故事吊學生胃口。

七、 板書設計

第一個心願

第二個心願

8月亮的心願 明天是個好天氣 明天下雨,珍珍也去郊遊,一個也不少

說課稿 篇7

《楓橋夜泊》是唐代詩人張繼的詩作、詩題意爲夜晚停船於楓橋,全詩寫的是一位旅途中的遊子,夜泊楓橋時所領略到的一種悽清、寂寥的景色,以及由此而產生的思鄉愁緒。學習這首詩重點是引導學生體會感情,欣賞意境,在這之前學生已學生了杜牧的《山行》,對於詩中蘊含的情感已有所接觸,因此,學起這首詩也有個基礎。

根據教材特點及大綱的要求,下面四個教學目標必須在教學過程中得以體現:

一、理解詞義句意,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二、通過作者對環境的描寫,體會詩人思鄉、思念親人而輾轉反側難以入眠的情感。

三、掌握古詩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四、能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古詩。

在這些目標中,要求人人都能理解詞義句意、體會作者情感、朗讀和背誦此詩;但對學習方法的.掌握和對意境的欣賞等,要求則高一些,這是讓基礎好的學生有所發展。

我針對此課的教材與目標,是如此設計《楓橋夜泊》的古詩教學的: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讀題解題

1、事先安排了學生查找有關詩人及該詩的一些資料,因此,讓學生說說了解到的有關情況,爲學習該詩營造氛圍,激發學生的積極性。

2、老師簡介詩人張繼(唐朝詩人,其詩多爲登臨紀行之作,不事雕琢,《楓橋夜泊》較有名)。

3、學生讀題,嘗試理解題意。

二、明確目標,嘗試學習

明確學習目標,可以讓學生知道通過這堂課的學習要學會什麼,要掌握什麼知識,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根據三年級學生的認識規律和心理特點,先讓他們嘗試滂習,開動腦子積極思考,理解能獨立學懂的知識,並發現疑難。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慾,使其迅速進入角色,化被動學習爲主動學習。

這首詩前疏後密,前兩句“月落馬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十四個字寫了六種景象,後兩句“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則寫了一件事情:臥聞寒山寺半的鐘聲。密處意象迭出,可以主畫,疏處點石成金,意趣盎然。在教學過程中我採取“扶放”結合的學習方法,針對“嘗試”學習所反映出來的疑難問題對學生進行“解字詞、明詩意”的指導。

1、“扶”學生學習第一、二句,通過師生合作探究進行學習。

這兩句寫的是詩人所見到的景象,通過觀察課文插圖結合理解“月落、馬啼、霜滿天、江楓、漁火”這幾個詞的意思。

老師要講解“江楓漁火對愁眠”的理解要調整詞序並適當地進行補充,使其變得通順,大意爲:(看到這一切)面對江邊的楓樹和漁船上的燈火,(我)心裏很憂愁,很難睡得着。

老師指導學生串講前兩句詩意。

老師總結學習方法:“先解字詞,再串講句意,便可理解詩句。”

如此“扶着”學生進行學習,其目的是爲了在方法上教學生“如何學習。”

2、“放手”學生自學三、四句。

全詩的三、四句較一、二句,有些難度,所以先自學理解字、詞的意思,再試着串講句意。

首先,讓學生在小組內進行自由討論學習,然後派出代表彙報學習的結果,老師正好可以藉此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對於理解有所偏差的地方,及時予以糾正,可以加深學生對此的理解,鞏固了學習成果。

三、品味想象,欣賞意境

對詩句意境的欣賞是學生在理解詩意基礎上的進一步提高,也是有感情進行朗讀的前提條件,是古詩教學的關鍵之一,我主要採取了這種方法對學生進行意境欣賞的指導。

想象法:

提出:詩人寫的是什麼季節、什麼時候的情景?(從“霜、江楓”中可以看出是秋季,從“月落、漁火、夜半鐘聲”可看出是深夜)。

在這首詩中作者寫了哪些景物?

(月落、馬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寒山寺)

老師再提示:如果你一人出門在外,遠離故鄉多日,有一天夜晚泊船於楓橋邊,看到了月亮落下了,滿地的白霜……聽到了烏鴉的啼叫及寒山寺的鐘聲,這時,你有何感想?

這讓學生立刻感受到了該詩灰暗而沉鬱的色彩,強化了對詞義句意的理解,加深了學生對古詩內容的印象,品味到了遊子濃濃的愁緒。

在此基礎上再讓學生說說全詩的內容,在認識上已有所不同,有了提高。

四、指導誦讀

古詩音韻和諧優美,節奏鮮明,但如果體會不到該詩的情感,則讀不出意境,讀不出美感。

我這樣引導學生:

提示:1)帶着遊子出門在外思念故鄉、親人的時候,必中滿滿的憂傷來讀。

2)讀時語調要緩。

五、遷移訓練

要求:在該詩中選一句你最喜歡的詩句,爲它配上一幅你認爲最能表達它所描述的內容的畫。

我在這一課的教學中,比較注重學生的智力及技能的訓練,旨在發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在語言文字的學習中同時培養了一定的審美能力。

說課稿 篇8

一、說教材,確立目標、重點和難點

微型小說《窗》是高教基礎版第三冊第五單元的第三篇課文,它通過描寫發生在兩位病人之間的故事,在虛無與存在、利已與利人、生存和死亡矛盾衝突中,展現了不同人物的性格特點,批判了狹隘自私的陰暗心理,意味深遠,發人深省

本文是中職二年級第一學期的教學內容,是學生對小說的閱讀在第一冊第二冊的基礎上,由理解能力上升爲欣賞能力乃至探究能力的訓練內容本單元的重點是創造性閱讀,創造性閱讀的活動中心與接受性閱讀的活動中心不同接受性閱讀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作者身上,注意的是作者寫了什麼,怎樣寫的;提出了什麼,怎樣論證的創造性閱讀的活動中心集中在讀者身上,讀者要充分調動自己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積累,多角度多層次地閱讀,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獲得獨特的感受和體驗,感悟作品給予我們的生活觀和人生哲理創造性閱讀的過程中包括探究性的活動,學生在探究活動中,提出自己的見解,發展思辯能力和想象能力等

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大綱對學生現代文閱讀的要求中有整體把握課文的內容,正確領會語句在具體語境中的含義,提高在閱讀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中外文學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語言,領悟作品的豐富內涵,體會其藝術表現力,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和思考《窗》這篇小說的語言精練、含蓄;人物形象豐滿,故事情節很短但完整且有波瀾;內涵豐富,表達了深刻而有普遍意義的主題教材選入這篇文章意在進一步培養學生閱讀小說的能力,品味文章的優美意境,從對“人與人對待生活截然相反的態度”的敘述中,啓發學生在“人性的美與醜”、“是非觀”、“價值觀”、“人生觀”等方面作出深入思考

根據以上分析,我確定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點難點如下:

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賞讀文章凝練含蓄的語言,探究對比及結尾藝術

2. 能力目標:①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學生成爲一個獨立的思考者,探究的合作者學會關注生活,有意識地感悟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形成正確的審美標準②啓發鼓勵學生髮表獨特的見解,鍛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③讀寫一體,培養學生的想像力

3.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認識並形成正確的人生觀、生死觀

以上三個目標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具體體現了新課標提倡的“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度價值觀”並重的教學理念

教學重點

分析人物描寫,揣摩人物心理,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徵

教學難點

透過對優美句段含蓄凝練語言的欣賞,領悟作品的深刻內涵

二、教法與學法的思路與分析

教學目標、重點和難點確定了,還需與之相適應的教法與學法

英國哲學家羅素說過:被動地接受老師的智慧,這種習慣對一個人的未來生活是一種災難古希臘學者普羅塔戈說過:“頭腦不是一個要被填満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點燃的`火把”新課標指出“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與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 爲了達到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解決疑點,結合本篇課文的實際特點,課堂上,我十分重視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課堂以喚起他們的切身感受,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在體驗學習與探究學習中整體把握課文,從而達到提高語文素養的目的對本課我主要採用這樣的教法:“讀——賞——議——悟——究”這個方法符合學生特別是職高學生的認知規律,便於引發學生的求知慾,使學生獲得跨越障礙,獲取知識,解決疑惑,提高能力的成功感

(1)讀—熟悉本文 ,整體感知在預習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再讀課文,這是一節課最基礎的部分,讓學生帶着問題讀課文,篩選有關信息,逐步引導學生理解人性的美與醜

(2)賞—品味語言,感受魅力本文詞彙豐富,對環境的描寫精當、傳神,教學時應引導學生及時積累、總結,以豐富學生的語言倉庫同時,“對比”手法的運用也是本文的一個亮點本課巧用對比,從不同的角度挖掘人物的性格內涵,我們不難從中體會人性的善惡和靈魂的尊卑

(3)議—互動合作,拓展思路學生就“人與人”的關係和做人要“長善抑惡”等話題展開議論並發表自己的觀點這個環節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的內涵,並進行課外延伸,鍛鍊了學生說和議的能力

(4)悟—發揮想象,體驗情感由學生總結自己的感悟與心得,積累閱讀方法,豐富自身情感

(5)究—合作探究,品析美文對比閱讀,啓發學生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