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說課稿>

【實用】說課稿模板集合九篇

說課稿 閱讀(1.2W)

作爲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可以幫助我們提高教學效果。那麼優秀的說課稿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說課稿9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實用】說課稿模板集合九篇

說課稿 篇1

尊敬的評委、老師們:

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生活中的圓周運動》。

本次說課我將分爲六個部分。

一、 教材分析

本課是人教版(必修2)第五章的第7節,本節是圓運動的應用課,內容豐富,教材中每個例子的選擇都各有特長,很有代表性:鐵路的彎道是分析水平面上的勻速圓周運動;拱形橋和凹形橋是分析豎直面上的非勻速圓周運動;航天器中的失重現象研究失重問題;離心運動則研究向心力不足時物體的運動趨勢。

跟據學生實際情況,本節內容將安排兩課時,本課只研究前兩部分內容。前兩個部分中的鐵路的彎道分析,也會放在先分析汽車在水平路面轉彎之後進行。這樣做的目的是爲了讓學生的探究從易到難。

學習本節內容既能進一步鞏固學生學習過的受力分析、牛頓第二定律,向心加速度、向心力等知識,又能增強物理知識與日常生活、宇宙開發的聯繫,同時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培養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思想熱情。

二、 教學目標

依據教學大綱的要求,本節課與生活緊密聯繫的特點,我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一) 知識目標

1. 進一步加深對向心力的認識,會在實際問題中分析向心力的來源。

2. 學會分析圓周運動方法,會分析拱形橋、彎道等實際的例子。

3. 通過對幾個圓周運動的事例分析,掌握用牛頓第二定律分析向心力的方法。

(二)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獨立觀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概括總結知識的能力。

(三)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向心力在具體問題中的應用,培養學生將物理知識應用於生活和生產實踐的意識。體會圓周運動的奧妙,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興趣。

三、 教學重點、難點

如何正確認識向心力的來源是教學中的重點與難點。

學生常常誤認爲向心力是一種特殊的力,是做圓周運動的物體另外受到的力。如何正確認識向心力的來源,是解決實際問題的關鍵。在教學中應充分重視這一點,因此,分析向心力來源既是本節的重點又是本節的難點。

在教學中我會注意通過多分析實例使學生獲得正確認識。抓住先分析物體所受的力(受力分析),再分析向心力的來源。

四、 教法、學法

教法:本節課主要運用的教學方法有圖示法:利用圖片、影片、示意圖等,使本課內容更直觀、形象、簡潔的展現給學生。問題發現法:通過設問方式,激發學生探究動力。情景教學法:通過創設生活情景,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

學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動探索、積極參與;通過獨立思考、分組討論的方式,找尋規律,尋找解決問題的思維和方法。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充分體現“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現代教育理論

五、 教學過程

爲了較好的落實三維目標,首先通過視頻播放學生感興趣的賽車事故,讓學生觀察、思考,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在觀看視頻過程中,提問使學生注意,最容易發生事故的位置在哪些路段。

然後引入本課所研究的兩種生活模型:水平面內的圓周運動和豎直平面內的圓周運動的分析。

(一)水平面內的圓周運動

汽車在水平彎道轉彎

通過這一部分的學習,主要讓學生知道,物體做圓周運動必然需要向心力,並學會如何從具體的問題中去找出向心力。從而得到解決問題的一般方法。並將得到的.一般方法應用到接下來的探究過程中。

火車轉彎

通過觀察視頻、圖片

自主探究—火車在水平軌道轉彎

有何弊端?

如何改進?

(二)豎直平面內的圓周運動

引導學生思考?

1、汽車在水平路面勻速行駛或靜止時,在豎直方向受力如何?

2、如果汽車在拱形橋頂點靜止時,橋面所受壓力如何?

3、如果汽車在拱形橋上,以某一速度V通過最高點時,橋面所受壓力又如何?

通過層層遞進的問題,使學生的思維活動不斷深入。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分析完汽車以一速度V通過拱形橋頂點時,橋面受壓力之後,接下來轉換情景,讓學生獨立在草稿紙上分析汽車以一速度V通過凹形橋最低點時,橋面所受壓力情況。

爲進一步擴張學生視野,引導學生思考,生活中的橋樑爲什總是建成拱形橋,而凹形橋卻很少呢?並將這一部分知識與必修一所學的超重與失重聯繫起來。

擴展練習

1、分析汽車以一定速率通過傾斜彎道時向心力的來源。

2、分析遊樂場中“過山車”通過最高點時人對座椅的壓力又怎樣?

最後共同探討課書上的思考與討論:把地球看成一個巨大的拱形橋,汽車的速度達到多大時與地面的壓力爲零?

六、 板書設計

本課的板書,主要板書了兩種生活中圓周運動重要模型的受力分析,以及向心力的來源。這樣的板書,簡潔,直觀。使本課的重點一目瞭然。

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總也倒不了的老屋》是部編版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12課。第四單元圍繞學習“預測”這一閱讀策略,編排了《總也倒不了的老屋》、《胡蘿蔔先生的長鬍子》、《不會叫的狗》三篇寓意深刻、富有童趣的故事。《總也倒不了的老屋》是這一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是一篇童話故事,講述了老屋與小貓、老母雞和小蜘蛛之間的故事。課文用反覆的手法推進情節的發展,用旁批的方式示範了預測的過程,提示學生可以依據標題、圖畫和情節來預測故事內容或結局,讓學生在交流中發現:預測不是無端猜測,需要有文本內容的支持,需要結合生活經驗作出有根據的判斷;預測沒有對錯之分,要在閱讀中不斷修正自己的預測。鼓勵學生在有趣的預測中懂得預測有據、預測有法,提升閱讀判斷力和想象力。

2.教學目標根據大綱要求和本單元訓練重點結合教材本身的.特點及學生實際,按新課標要求擬定以下教學目標:

(1)認識“暴、湊”等8個生字,會寫“洞、準”等12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老屋樂於助人的精神。

(3)引導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力,一邊讀一邊順着故事情節去預測,學習預測的一些基本方法,初步感受預測的好處和樂趣。

3.重點、難點分析

教學重點:依託閱讀,邊讀邊順着故事情節培養預測意識和方法,感受閱讀的樂趣。

教學難點:提煉預測依據

二.說教法和學法

1.說教法

爲了達成以上教學目標,遵循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的原則,宜將情教學法貫穿教學始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輔以重點詞語突破,圖文結合,感情朗讀,讀中悟情,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同時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完成本課教學。

2.說學法

課堂是學生活動的舞臺,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綜合運用已經學過的讀書方法,如讀一讀、聽一聽,想一想、猜一猜、說一說、寫一寫等方法學習本課。

三、教學過程

爲了更好地發揮教師的主導地位以及學生的主體地位,我設計了四個教學環節:

第一環節:遊戲導入揭示主題

我首先引導學生猜圖片內容,分部分出示圖片內容,讓學生猜。大家在不知不覺運用了方法叫預測,然後點明單元主題:預測

讓學生閱讀單元提示和語文要素,開啓閱讀之旅:《總也倒不了老屋》。以這樣的方式導入課題,增強趣味性同時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

第二環節:課題展開,提煉方法

(1)預測從題目開始

1.根據文章題目預測。

(1)我首先板書課題:總也倒不了的老屋。再齊讀課題。讓學生質疑。有同學也對題目進行了大膽的猜測,(出示旁批)老屋是被施了魔法嗎?我提示學生可以根據題目提出問題,大膽進行預測。預測可以從題目開始。猜測老屋的樣子。

2.學習第一、二段

(1)指名讓學生讀第一自然段。思考:這究竟是一間怎樣的老屋呢?學生之間進行交流:你讀出了老屋究竟是一座怎樣的老屋?從哪些地方,看出老屋的老來了?然後我指導朗讀。老屋真的是太老了,咱們一邊讀一邊想象老屋的樣子。接下來我引讀:老屋這麼老,難怪他說——學生進行預測:老屋倒了嗎?學生預測,說理由。

(二)學習老屋與小貓對話的部分

我用多媒體出示:“等等,老屋!”一個小小的聲音在它門前響起,“再過一個晚上,行嗎?今天晚上有暴風雨,我找不到一個安心睡覺的地方。”然後我指名讓學生讀。“暴風雨”你們見過嗎?什麼樣的?然後讓學生猜測“小小的聲音”是誰的聲音。在學生大膽參測的基礎上出示插圖,揭示謎底。(小貓)學生繼續預測:老屋會答應小貓的請求嗎?並說明理由。預測故事發展還可以藉助文中的插圖。相機提煉預測依據。

指名讓學生起來讀第四段。想想自己預測是否一樣。然後指導學生一起朗讀:抓住提示語,讀出老屋的語氣。加上動作和表情並分角色朗讀第四至六自然段。

在此基礎上學生預測:這次老屋倒下了嗎?學生說說自己的理由。

最後師生總結預測方法。第三環節:嘗試預測,體驗預測樂趣我讓學生默讀剩下的內容,一邊讀,一邊想,預測到什麼內容,在有預測的地方做上你喜歡的記號。學生邊讀邊預測。然後小組之間交流預測。

5.小結:總結預測的依據,只要你想預測,文章到處都可以進行預測。邊讀邊預測讓我們學習充滿了樂趣。

第四環節:續編故事

第五環節:出示原作,設下懸念,推薦閱讀。

四、說板書

總也倒不了的老屋

小貓

老屋老母雞助人爲樂

小蜘蛛

說課稿 篇3

今天我說的課題是《夜書所見》。現在我就從教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 、設計理念、教法學法、教學過程、教學特色幾方面闡明我的教學思路。

首先我說說對教材的理解: 《夜書所見》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三組課文中的古詩。這是南宋詩人葉紹翁寫的客遊在外,因秋風落葉,感到孤獨鬱悶,由看到遠處籬笆下的燈火,料想是小孩在捉蟋蟀,不禁回憶起自己的故鄉和童年的生活,於是那種鬱悶之情又被一種親切之感所代替。 根據我對教材、課標的理解和學生的學習實際,我把教學目標定爲以下幾個方面:

知識、技能目標:1會認兩個生字 蕭、梧,會寫兩個生字 促、深,讀準一個多音字 挑( )。2 引導學生理解詩意體會詩人所描繪的情景。

過程、方法目標:學習藉助註釋理解詩意,體會詩歌的感情。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有感情的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激發和培養學習古詩的興趣 。 俗話說:牽牛要牽牛鼻子。也就是要抓住重難點,這課的重難點是:感受詩中的秋意和詩情,激發學習古詩的興趣。

理念是先導,基於以上目標我說說這堂課的設計理念: 《課標》指出語文課程應該重視語文的薰陶感染作用,讓學生更多的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現代古詩教學注重詩中有畫,詩中有情,詩中有詩。所以我在教學中以品詩賞畫的新理念,發揮學生的想象能力,聯繫兒童的生活體驗,通過反覆誦讀,體會詩人的感情。滲透對比閱讀,體會詩中有詩,激發讀詩的熱情。

對於教學過程我是這樣預設的:

一 、課前活動,接近文本大量背誦學過的古詩。

提醒古詩的節奏與感情可以適時誇張。 這是根據三年級學生的`特點及聯繫以前的古詩激起學古詩的熱情。

二、引題,走入文本,準確地朗讀古詩

A 出示詩題,讀題,說題目的意思。(要求讀得整齊,響亮)題目中的書是什麼意思?(古代用書解釋爲寫)作者寫了什麼內容?

B 出示詩歌,自己讀詩歌,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生字多讀幾遍。

C 誰願意來露一手,讀給大家聽。(指名讀)大家評議;字音讀準了嗎?再讀,注意找出多音字“挑”,請同學標上拼音,把字帶到詩句裏讀。 還有兩個生字朋友:促 深 注意平、翹舌音,結構都是左窄右寬。這是滲透《課標》第二學段目標中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慾望,給學生創設主動參與和表現的機會。

D 指名三讀古詩,全班齊讀古詩。這是讓學生充分的讀書,讓學生正確流利的讀通古詩。

三、 深入文本,理解詩意,想象畫面,體會感情

A 詩人夜晚所看見了什麼?(快速找出來)梧葉 燈 兒童捉蟋蟀

B 你從哪句看出兒童在捉蟋蟀?(知有兒童挑促織) 你怎麼知道促織是蟋蟀?因爲詩歌的左下角多了一項註釋,藉助註釋知道的。對,註釋是學習古詩的好幫手。現在開始我們要善於利用註釋學習古詩。

這是培養學生藉助註釋理解詩文的大意的習慣。

C 作者是怎麼看到兒童的?(因爲看到了燈)原來是孩子在捉蟋蟀。你們捉過蟋蟀嗎?捉蟋蟀有趣嗎?聯繫現實生活,體會兒童的快樂,有趣。表情朗讀詩句,(這一環節是滲透《課標》中提到的在讀中積極思考和感悟,受到情感的薰陶,享受審美體驗。)聽你們一讀勾起了老師的童心,老師也讀一讀好嗎?提個條件:閉上小眼睛,邊聽邊想象畫面,好象看到了什麼?(兒童捉蟋蟀)

D 捉蟋蟀這麼好玩,那捉蟋蟀最好的季節是?(秋天)適當表揚:同學們有一雙慧眼,那我們再找一找秋天的影子。讀出秋天的句子,你們見過梧葉嗎?(對比想象學校的梧桐)秋天的梧葉變黃了變幹了。

E秋風吹落梧葉,讓我們感覺到秋天的寒意,冷。我們一起捧起書讀出秋天的冷和寒意。

這裏利用語言,實物,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爲學生創設學習情境,激起讀書的熱情。

江上的秋風,蕭蕭的梧葉,牽動了一個人的情懷(詩人),有一個詞,你發現了嗎(動客情),客:客人,客商,旅客,漂泊在外的人。這個漂泊在外的人就是詩

人葉紹翁(講小故事,簡介作者)。江上的秋風,蕭蕭的梧葉會牽動詩人想起什麼?(親人,家鄉)就是詩人的思鄉之情。

就在詩人想家的時候,看到兒童捉蟋蟀會想到什麼?(兒時的夥伴在哪,家鄉也有兒童在捉蟋蟀,小孩生活的多麼快樂啊,無憂無濾,可我孤單一人)思鄉之情就更濃了,更深了。我們來把濃濃思鄉情深深的讀一讀。

四 挖掘文本,誦讀詩歌,昇華情感

背誦古詩(齊背,分組比賽背,)注意字音。

這也是落實課標的第二學段的古詩學習目標:誦讀優秀詩文,注意在誦讀過程中體驗情感、領悟內容。

說課稿 篇4

我今天說課的課題是《感悟親情》,這是首師大版八年級思想品德上半學期第一單元“溫馨和諧的家”第一課。(在座的所有政治老師都講過,因此,對我來說,與其說是在說課還不如說是把我講課時的一些體會拿來跟大家分享,歡迎各位前輩批評指正。)

一、教材分析

八年級上冊思想品德的主旋律是“生活”,再確切點說是學生的生活,如家庭生活、校園生活,社會生活及生活中應遵守的一些遊戲規則。家庭生活是每個人一生中的第一個生活領域,也是伴隨人一輩子的領域。本冊書的第一單元的內容設計就是幫助學生主動適應日漸豐富、複雜的家庭生活,正確認識和處理自己與家庭的關係從而培養學生熱愛父母、熱愛生活的積極人格。而《感悟親情》是在學生了解了家庭在一個人成長過程中的作用之後,進而把這種作用落實到家庭的主要成員-----父母身上,感悟親情主要感悟的是父母的親情,因爲我們說家庭的重要性不是家裏的那棟房子,而是家庭成員特別是父母給我們的愛,也只有理解了父母之愛的無私與偉大才能冷靜、理智地面對成長過程中不可避免的逆反心理,纔可能積極主動地去和父母溝通,進而一起營造和諧大家庭。因此,我們說,《感悟親情》在整個教材中是基礎的,在整個單元的架構中又起着關鍵的、承上啓下的重要作用。

二、學生分析

我們的學生大都是出生在93-94年的獨生子女,他們有着優越的生活學習條件,過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他們習慣於這種養尊處優的生活,他們的父母雖然也偶爾提到孩子不懂得心疼父母之類的話,但也只是說說而已,他們願意爲孩子奉獻一切。於是,現在的學生大部分不能體諒父母的付出而認爲生我養我是天經地義的事,沒有什麼不好意思,比如我上學你就的送,我花錢你就的給,我的任何要求你就應該滿足,否則你就是不合格的父母。當然,13-14歲的孩子們畢竟還處在半成熟的狀態,很多的時候他們對父母的辛勤付出沒有確切的理解或在理解上有一些偏差也是難免的。也有一些比較懂事的孩子,他們知道父母是辛苦的,父母爲自己的付出應該得到回報,但又覺得家人之間不需要客氣,不必要感謝。總之,無論什麼樣的原因,本課所面對的就是這些對父母之愛不能形成正確認識、認識還不夠到位以及認識到了卻又不敢言謝的孩子。

三、教學目標的確立

正是鑑於對教材和教學對象的理解與認識,我確立了這樣的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瞭解父母之愛的偉大和無私,懂得孝敬父母的做法

能力目標:通過教學讓提高學生觀察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引導學生感悟父母之愛、體會父母之辛勞,激起學生對父母的感恩之情,進而提高學生孝敬父母的意識。

四、重難點的確定與突破

應該說本課的落腳點在於讓學生懂得孝敬父母,並學會怎樣孝敬父母,當然學生的孝敬父母不是被迫的而是主動的,自願的。這就需要一個前提,即學生自己認識並認可了父母對自己的付出,就是說懂得父母給了我們無私偉大的愛,我們應該回報父母。所以怎麼樣才能讓學生對父母之愛有正確科學的認識,有感恩的態度這是必須要解決的,因此,我把“體會父母之愛的偉大與無私”列爲了本課的第一個難點。其次,明白了父母的辛勞之後學生自然會意識到自己應該回報父母孝敬父母,但是也有一部分同學會認爲,我們是應該孝敬父母,但現在還是未成年人,因此孝敬父母是將來的事。針對這種現狀,我認爲,孝敬父母是本課的落腳點,自然是本課的重點,同時解答部分孩子對於未成年人如何孝敬父母的疑問也是本課的.第二個難點。在教學中,我主要採用了學生自我講述的方式,發現自己父母給自己的感動,爲了鼓勵學生說出發生在自己和父母之間的故事,我還採用“感動中國”人物評選的方式,通過學生的講述讓大家評選“感動父母”,這樣,大部分的孩子們都很積極,也會在許多的事情中梳理出那些看似平凡卻最能讓大家感動的例子。在類似故事會的過程中,突破第一個難點,同學們慢慢地體會到了平時習以爲常的父母之愛的偉大與辛勞。接下來雖然大家都知道要孝敬父母,但是很多的孩子很難一下子改掉自己現有的生活習慣,自然對於如何孝敬父母也就顯得有點束手無策了。於是在小組討論中,讓他們集思廣益,尋找方法,針對他們的方法我又適當補充,很自然許多孝敬父母的方法也就出來。在這個過程中,好多的方法,好多應該做的事情都是未成年人能做的,應該做的,所以那些認爲孝敬父母是成年以後的事的同學也自然就認可了孝敬父母應從小做起的觀點與要求了,就是說,本課的重點和第二個難點是在小組討論中得以實現和突破的。

五、教學方法及教具

基於本課的教學設計,主要採用了小組討論、個人講述式教學方法(這個教學方法確切地說我也不知道應該怎麼表述,一會兒我說完教學程序後大家可以幫我歸納一個詞)。主要教學用具多媒體。

六、教學過程

導入:韓紅的《天亮了》歌曲flash,看完後請學生講歌曲的背景,如果學生不知道就老師講。結論:在生命的最後一瞬間父母想到的是自己的孩子,又給了這個孩子第二次生命。

其實,這樣的感動父母又何止這對父母呢?講述類似的例子。根據實際情況,可以老師講也可以學生講,如唐山大地震時的例子,還有孩子從樓上掉下來的例子等等。學生很愛聽這樣的故事,正當他們被這樣的父母感動得時候,適時引導:剛纔我們講的都是別人的父母,那我們的父母呢?難道他們沒有爲我付出?他們沒有給過我們感動?下面2分鐘留給同學,好好想想就在我們身邊的這些讓你們感動得父母,也許我們平時因爲學習的繁忙,因爲習慣或其他原因沒有好好想過,也許我們的父母沒有驚天地泣鬼神的事蹟,但是平凡更見偉大,平凡中更有偉大。

接下來,主要是同學們自己講述自己父母給自己的感動。我們的要求是你儘量說出你父母最感動的地方,不僅能感動你,也能感動在座的所有人,最後同學們根據講述選出本次活動的“最感動父母”,然後每個同學寫一句話,連成一封信送給這對父母,表示對他們的尊敬。

同學們講的很投入,有的將自己病了,父母不分晝夜的照顧,有的講生活中的細節如每天吃飯都會問“吃什麼”,有的講因爲自己晚回家父母不停地打電話等等,好多女同學都哭了,我也被感染了,想起了遠在老家的父母。當時的課上從沒有過的安靜,包括8班。

講完後,如期選出了感動父母,並寫了信給這位家長。評選結束後,我爲了平息那些沒被選上的同學,說:無論今天選出來的父母是誰,都不重要,因爲天下的父母都是愛自己的孩子的,這種愛都是無私的,都是偉大的!其實,大家能把生活中很平凡的例子講出來就說明你們其實是理解父母的,是懂得父母辛勞的,那麼我們面對對他們的這種愛能視而不見嗎?學生自然回答不是,應該懂得孝敬父母。進入第二個問題,如何孝敬父母。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特點,在孝敬父母的方法上也會有一些差別,因此讓學生以小組討論的形式一起歸納能起到集思廣益的效果,最後歸納出好多孝敬父母的方法:體貼父母、尊敬父母,幫父母幹家務,自己獨立完成自己的事情等等。一般同學鑑於年齡的限制,想不到贍養父母這一條,所以在綜合了各小組的方法後根據實際情況,教師加以點撥,提到的要強調,沒提到的要補充。最後,將這些方法以副板書的形式列出來,提問,這些方法與子女的年齡有沒有關係,或者說與是否成年有沒有關係?同學分析,除了贍養父母,其他的未成年人都能做,而且還有幾條是專門針對未成年人的,因此孝敬父母要從小開始。

最後,以歌曲《感恩的心》結束本課。

七、教學反思

總的來說,再講本課時自我感覺還不錯,孩子們的表現也出乎了我的意料,我們平時看到他們感覺不懂事,實際上他們懂,只是不願意或不會表達,也或者是自己不能完全地控制自己,要不怎麼叫孩子呢,如果他們做到像我們想象的那樣的話,就是大人了。因此我們應該給學生更多地理解。其次,只有善於撥動學生的感情弦,才能真正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僅在形式上成爲課堂的主體,更主要的是讓他們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實際中也成爲主體。同時,作爲教師還應該多瞭解學生,比如,6班的一個孩子平時特別能言善辯,但這節課上一聲不肯,問後才知道他基本沒有和同時和父母生活過,因此提起家提起父母自己很傷心,如果事先有了解的話,我就應該多做工作。

說課稿 篇5

一、教材分析

《黃河的主人》是一篇意蘊深刻,震撼人心的優美散文。這篇散文描寫了波浪洶涌的黃河及河上羊皮筏子的艄公駕駑黃河的風采,讚揚了艄公憑着勇敢,智慧,機敏,戰勝驚濤駭浪的黃河的精神,並以“黃河的主人”的美譽來讚美他。課文按照人們觀察事物,瞭解事物的規律,依循“初看羊皮筏子---細看羊皮筏子---感受羊皮筏子”的順序來結構全文。文章開篇並沒有直接描寫羊皮筏子及艄公,而是濃墨重彩寫黃河萬馬奔騰,濁浪排空的險惡氣勢,極力渲染黃河氣勢之大,險情重重,爲下文描寫黃河的主人的品格作鋪墊。洶涌奔流的黃河足以讓作者讚歎不已,然而更使作者驚歎的是在湍急的黃河上還有羊皮筏子鐵浪前進,如履平地,而且還載着六七個人,文章到此,場面驚心動魄。行文處處充滿驚奇,扣人心絃,易於引起讀者的高度注意。羊皮筏子的乘客在急流中談笑風生,勇敢大膽,羊皮筏子的艄公沉着穩健,從容不迫的氣質深深地震撼了作者的心靈,震撼了讀者的心,讓人感到人類的偉大與不平凡。因而作者由衷地稱艄公爲“黃河的主人”。縱觀全篇課文,條理清晰,結構嚴謹,層層渲染,中心突出,是培養學生感悟文字,積累語言,提高語言修養的佳篇。

因爲學生沒有真正感受過黃河那波浪滔天的氣勢,更無法目睹艄公那精湛的駕船技術,所以透過文本感悟“黃河主人”的機智勇敢及大自然抗衡的不屈精神有一定得難度。針對以上學情,結合四年級教材的特點及新課標理念,我們擬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二、教學目標: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 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 準確找出最能體現本課中心思想的句子,理解“他憑着勇敢和智慧,鎮靜和機敏戰勝了驚濤駭浪,在滾滾的黃河上如履平地,成爲黃河的主人”這句話的含義。

4. 道理。

5. 能結合課文內容,激發挑戰大自然的豪邁氣概。

三、教學重難點:

本課的教學重難點分別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他憑着勇敢和智慧,鎮靜和機敏,戰勝了驚濤駭浪,在滾滾的黃河上如履平地,成爲黃河的主人”這句話的含義和憑藉具體的語言文字,領會只要沉着勇敢就能戰勝艱難險阻的道理。

四、設計理念:

1.以讀爲本。以語言文字爲“根”,通過情境展示、拓展閱讀、自悟討論、情感朗讀等方法,始終引領學生在對語言文字的感知感悟、品味、賞析和運用中,理解艄公“勇敢和智慧、鎮靜和機敏”的人物形象,使學生從黃河的磅礴氣勢,羊皮筏子的小而輕,面對艱難險阻艄公的表現、乘客的談笑風生等方面來理解和感受艄公的勇敢和鎮靜的風采。讓學生在自主積極的閱讀實踐中來獲得心靈的震撼和人生的啓迪。

2.讀寫結合。課文是讀與寫的例子,要用好這個資源,創設語言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大量的語言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在學生理解感悟課文語言的基礎上,創設“當艄公遇到艱難險阻時的不同場面會怎麼做怎麼想”的情境,讓他們及時表達,從而把寫作字訓練和學生心靈的感悟有機結合起來。

五、教學過程:

整個教學過程我把她分爲四大板塊

一、多管齊下,感受黃河的壯美

首先複習文中詞語,讓學生在對課文中重點詞語的朗讀中整體感知課文。

接着引導學生理解感悟第一自然段,感受作者心中的黃河,指導學生讀出黃河的氣勢,讀出黃河的壯爲了引導學生感悟文本內容,可以通過黃河的視頻欣賞,引導學生感悟眼前的黃河的洶涌澎湃的景象。

(簡評:這一個環節設計目的是讓學生充分理解課文內容,感悟黃河的驚濤駭浪所帶給作者的震撼。)

二、賞讀結合,體驗筏子的驚險

這個環節可以分三步進行:

1.認識筏子。出示筏子的圖片並介紹讓學生體會筏子的渺小,從而認識水上這一交通工具。並介紹一些筏子的駕駛知識,讓學生初步瞭解艄公的技術高超。

2.文字感受筏子。學習2-3小節,要求學生邊讀邊畫出作者看到筏子後感受的句子,體會作者第一次看到羊皮筏子的心情。這其中抓住重點句是數數的和一個小小的“啊”字進行品讀,感受作者的那份擔心、驚訝,體會筏子在黃河上的那份驚險。

3.創設情境,體會乘坐的險。老師設問:如果是你,敢坐這樣的筏子嗎?讓學生設身處地的體會乘坐羊皮讓人膽戰心驚的情景。然後老師過渡引入:如果是我在作者袁鷹的旁邊,我也不敢,即使上了,也是死死抓住羊皮筏子上的竹杆,雙眼緊閒,不敢看一眼,因爲腳下就是滾滾的黃河。

(這一個環節由直觀圖片到抽象的文字,再到直觀的影像讓學生對羊皮筏子在黃河上漂流的那份驚險有了更深的認識,同時感悟到乘筏的`心驚膽寒的體驗,爲下文感悟人物品質做了反襯與鋪墊。

三、讀寫結合,感悟艄公的形象

這一環節是本節課的重點。

首先,老師老師渲染情境,動情描述在這樣的情境下第一次坐羊皮筏子的人的感受。

接着,學習第六自然段。

老師引導:看一看,課文中乘客們怎們樣呢?讓學生髮揮想象,想象一下,他們談笑風生,可能會談些什麼,說些什麼,笑些什麼呢?爲什麼乘客們會談笑風生呢?

引導學生感悟,他們是憑着對艄公的信任纔會如此的談笑風生,那艄公又憑什麼贏得乘客的信任?

如何引導學生髮現艄公的勇敢和智慧、鎮靜和機敏呢?課文沒有具體的描寫,僅用了一句話來寫:“那艄公卻很沉着,他專心致志的撐着篙,小心地注視着黃河水勢,大膽破浪前行。”如果僅憑這一句話就讓學生去感悟出艄公的勇敢和智慧、鎮靜和機敏,學生很難形成具體形象的認識。而這又是文本的主旨所在。爲此,老師首先引導學生緊緊圍繞這一句話,深入到文本,自讀自悟,互論互品,用自己的話談談梢公的勇敢,智慧,鎮靜,機敏分別表現在哪裏?讀相關的句子,適當地點撥、評價,讓學生讀中有思,有感,有悟。

之後,創設具體的情境,進一步引導學生再一次走進艄公,深入艄公的內心世界,去發現艄公能戰勝黃河的其它原因。老師設計在艄公駕筏行進過程中遇到的不同情況是怎麼解決的,讓學生聯繫上下文,想象當時的場景寫下來,這樣不僅豐富了對文本的內容,又深化了對艄公這一人物形象的認識,形成鮮活的印象,同時又訓練了學生的寫作表達能力,達到一箭三雕的效果。

(評價:這個環節引導學生抓住通過想象具體的語言情境來感悟人物品質,與文本對話,把握了文章的主要意圖。同時,以“讀寫結合”的教學形式,鼓勵學生潛心會文,尊重學生的個性體驗,讓學生在交流中將自己的認識不斷完善。)

四、化文爲詩,昇華艄公的精神

1.學生從外到內認識了艄公,認識了這樣一位看似普通卻不普通的人物。在教學最後一自然段時,以詩歌的形式在屏幕顯示,先讓學生自由練讀,然後採取師生配合朗讀,激發學生興趣, 讓學生再一次面對滾滾的黃河,面對滾滾黃河上的艄公,昇華對艄公精神品質的理解——因爲他們的勇敢,智慧,鎮靜,機敏,終於成了這黃河的主人。

《黃河的主人》教案

漣水縣南門國小 李小前

一、品析1自然段

1.齊讀課題

2.同學們,上節課有的同學說有個心願,想去親眼看看黃河是什麼樣子?這也是我們在座每個同學的心願,是不是?

那我們現在就去看一看吧。(配樂放黃河錄相)同學們,這就是黃河!看着這驚心動魄的畫面,你們一定有話要說吧,想說什麼呢?

3.今天我們學的《黃河的主人》,黃河在作者袁鷹的眼中是怎樣的情景呢?一起把課文第一段朗讀一遍

再讀一遍。

這就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她哺育了中華民族,她養育了中華兒女。多少年來,我國曆史上有多少文人墨客都在高聲讚美黃河。無數詩人都寫下了壯麗的詩篇。

(出示),讓我們一起來和着詩人的感情,讚美一下黃河!“黃河之水天上來——”起。(生讀)

師:(充滿感情色彩)黃河的水啊,就像天水滾滾流到了人間,奔騰不息一直流向大海!讓我們再一次吟誦這兩句詩詞!“黃河之水——”起。

(學生大聲朗誦)

4.這就是詩人眼中的黃河。

看着這樣的黃河,作者的感受是什麼啊?書中用了一個什麼詞語啊?板書膽戰心驚,理解。

這是我們站在偉大的大自然面前,在黃河面前的感受——膽戰心驚!拿起書,再讀,把作者第一次見到黃河的感情讀出來。

“黃河滾滾——”起。

師:膽在顫抖,心在害怕,這就是黃河,這就是母親河,來再讀一遍

二、品析2、3、4自然段

1.是的,這樣的黃河怎能不令作者膽戰心驚呢!可就在這波濤滾滾、讓人膽戰心驚的黃河上卻有一個小小的東西在漂流,是什麼呢?讀讀課文234節。

作者看到了什麼了呀?

見過羊皮筏子嗎?(屏幕顯示羊皮筏子)介紹。

這麼小這麼輕的羊皮筏子在萬馬奔騰、濁浪排空的黃河上漂流,站在旁邊的作者袁鷹看到這樣的情形心情怎樣?

2.出示:自由讀課文234節,體會作者當時的心情,並劃出有關詞句,多讀幾遍,再與同桌交流交流。

3.這兒有個詞,老師不知道該怎麼讀?(啊 變紅)

師範讀

4.這裏面還有一句話,是數數的,該怎麼數?

真不敢相信,這麼小的羊皮筏子上竟然還有人,還不只一個人,坐着六個人。哎呀,真讓人擔心。讓我們一起來讀讀234節,感受一下作者擔心、驚訝的心情。

5.出示圖片

同學們請看,在湍急的黃河上有一隻羊皮筏子在貼着水面漂流,它那麼小,那麼輕,彷彿只要一個小小的浪頭就能把它整個兒吞沒。難怪作者會如此擔心,如此驚訝。

讓我們捧起書,再來感受一下。

三、品析6、7、8節

同學們,這樣的羊皮筏子讓你坐,你敢坐嗎?

如果我在作者袁鷹的旁邊,我也不敢,即使上了,也是死死抓住羊皮筏子上的竹杆,雙眼緊閒,不敢看一眼,因爲腳下就是滾滾的黃河。

聽坐過羊皮筏子的人說(口述第7節)

1.課文中乘客們怎麼樣呢,讀6自然段,找一找。

2.板書 談笑風生

一起讀讀,什麼意思?

3.誰來讀讀乘客們談笑風生的句子?

是呀,乘客是那樣的笑談風生,那座古塔是怎樣的古塔?那裏的景色好美。

4.爲什麼乘客們會談笑風生呢?板書 艄公

那稍公憑什麼贏得了乘客的信任?

板書:勇敢和智慧

鎮靜和機敏

從哪兒看出艄公勇敢、智慧、鎮靜、機敏?

請同學們再讀第6小節,劃一劃,寫一寫。

5.交流。

6.同學們注意到沒有,既然他大膽了嗎,爲何又小心呢?不是矛盾了嗎?

(小心黃河水勢,大膽破浪前行)

7.同學們,這可是在波浪滔滔、一瀉千里的黃河上呀,艄公在駕馭羊皮筏子的時候一定是困難重重,險象環生。遇到危險時,請同學們想一想,艄公是怎樣沉着應對的呢?

出示

請同學們拿起筆,選擇一處,想一想,寫一寫。

指名讀。

引讀:

正因爲艄公這麼勇敢、智慧、鎮靜、機敏,皮筏上的乘客讀------

之所以乘客能談笑風生,那是因爲再讀——

這樣的艄公令我們肅然起敬,讓我們不由得讚頌。一起讀最後一節。

8.他真是一個了不起的人,他就是一首雄壯的詩。

自由讀。(屏顯:用詩歌的形式顯示最後一小節)

師生讀。分組讀。全班讀。

此時,我們心中一定有很多話要說,誰來說?

(出示填空:( )——他,就是黃河的主人!

師:此時的語言已經匯成了一首壯麗的詩篇,這不僅是艄公戰勝黃河的動人詩篇,更有艄公對黃河的一片深情,更有對黃河的熱愛!

四、總結

今天,我們跟隨作者袁鷹一起領略了黃河的氣勢,艄公的丰采。

我們第一眼看到黃河時——膽戰心驚,我們第一次看到羊皮筏子時——擔心,驚訝,但是筏子上的乘客們卻談笑風生,因爲他們相信艄公的——勇敢和智慧,鎮靜和機敏。

同學們,作者袁鷹寫第一眼看到黃河時膽戰心驚,寫羊皮筏子上的乘客談笑風生,這與艄公成爲黃河的主人這一中心有什麼關係呢?

這就叫襯托

我們以後在寫作時,不妨學習運用側面襯托的方法來更好地表達中心,這樣你的文章將更具感染力。

作業。

板書:

黃河的主人

“我” 膽戰心驚

乘客 談笑風生

艄公 勇敢和智慧 鎮靜和機敏

說課稿 篇6

一、 說教材:

《太空生活趣事多》是人教新課標版國小語文二年級上冊的一篇一篇精讀課文。本課用淺顯生動的語言,介紹了一些新奇有趣的太空生活知識,並且把造成“奇特”的原因巧妙地安插在第三段:“因爲在宇宙飛船裏,水失去了重量。”這就是失重,也就是造成睡覺、喝水、走路、洗澡都很奇特的原因。這些有趣的事情對學生一定有很大的吸引力。因此,老師們可以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引導他們把課文讀好,使他們在瞭解一些航天知識的同時接受語言文字的訓練。根據課標和學段的要求,結合學生實際和課後練習,我制定了。

本課的教學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新奇、有趣的語氣。 3、初步瞭解一些太空生活的常識,激發瞭解新科技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1、認識14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具準備:學生收集的有關太空的資料。製成飛船形狀的字卡、詞卡。

二、說教法和學法:

以新課程標準爲指導,以人爲本,着眼於學生的實際,將“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理念貫穿於教學始終。在教學中充分利用課文這一“例子”,訓練學生識字寫字以及在理解感悟的基礎上運用語言,甚至在說話中創造語言,體現了工具性的特點;師應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努力創造平等和諧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想學、樂學。體現了對學生的人文懷。在教學中採用精彩的視頻,激發了學生的探知慾望,讓學生說出所見的畫面,從讀課題中說出自己的發現,提出疑問,用不同形式的讀——小組說——模擬宇航員介紹,調動全班學生參與,在充分自讀的基礎上談出自己的感受,學生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在識字中,我先讓學生讀文自主識字,接着由句——詞——字的方式呈現,讓學生再次認讀,體現識字的層次性。接下來讓學生拿出自制的字詞卡互相測讀,尤其以魔方的形式師生互動,識字——組詞,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在研讀感悟中,提出一個開放性的問題,就放手讓學生自讀、模擬讀、介紹讀、展示讀等一系列讀書活動,間或穿插說話訓練,真正達到了理解課文、提高表達、運用語言的目的。課標要求教師要有大語文觀,要着力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讀文感悟後,教師依據學生已調動起來的學習興趣和情感基礎,順勢而導,讓學生談學習的感受,激發學生愛語文的感情。接着又讓學生交流自己收集的資料,產生對網絡這一新科技的喜愛,最後鼓勵學生上網或上圖書館再查資料,把語文課堂擴大到了課外,走入了學生的平常生活當中。

三、 說教學過程:本課分兩課時

第 一 課 時

一、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1、播放美麗的太空畫面,讓學生觀看。(鮮活而精彩的畫面能激發國小生的興趣,感受神奇,產生嚮往之情。)

2、你看到了什麼?學生自由彙報。(注重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學生用語言的形式把看到的畫面表達出來。師尊重他們的個體感受,並鼓勵指導他們說較完整準確的話,激發其說話熱情。)

3、師激情:在茫茫的宇宙中,點綴着無數顆美麗的星球,它們看上去似乎彼此離得很近,但實際上卻相隔非常遙遠。在廣闊無垠的太空裏,藏着無窮的奧祕。看到如此美麗的太空畫面,你想說點兒什麼?指名談感想。師順勢利導:是啊,人人都想去太空遨遊一番,你們猜想一下,在太空中生活會是什麼樣的呢?

4、學生自由說後,師導入課題:如果在太空生活,許多事情都會變得非常稀奇而且還有點“古怪”了。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與太空生活有關的課文。(板題)

二、初讀課文,讀通讀順:

1、學生齊讀課題。從課題中你有什麼發現?(學生自由說後)你還想知道些什麼?(學貴有疑,疑而促思。學生產生“想知道”的願望後,才能積極地去發現,去探索,能激發學生去通過讀書探究的迫切願望。)2、學生帶着問題讀文,不認識的字藉助拼音,或小組內互相幫助解決。(自主識字與小組合作的形式相結合,能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和學習效率。)3、彙報讀文:採取個人展示讀、小組競賽讀、領讀、齊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讀通順。(不同形式的讀,讓學生有更多的展示機會,能滿足低段學生好表現的慾望,促進其積極主動地去讀書。)

三、引導學生識字:

1、學生快速找出含生字的句子讀幾遍,師相機出示相關句子,領讀、齊讀,師生共同正音。

2、從上述句中找出含生字的詞,去掉其餘部分,學生認讀生詞。

3、去掉上述詞中其餘部分,只留生字,讓學生認讀並自由組詞。(由句——詞——字的認讀,根據難度不同,有層次地多次再現生字,讓學生隨文識字,既是新授,又是復現。在讀的過程中,生字不斷復現,自然也就成了熟字。)

4、學生拿出自制的字詞卡,互相測讀。(生生互動,使課堂呈現出平等、和諧的氛圍,測讀形式更能刺激學生的學習慾望。)

5、師生合作認字:師拿出字詞魔方,任意翻轉各面,學生開火車認讀。

6、學生再讀文,讀通順,讀流利。齊讀或小組接龍讀。(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也是學習活動的合作者。激趣益智的魔方識字和接龍讀書使枯燥的識字教學顯得生機盎然。師生互動讓課堂變成學生學習的樂園。)

四、合作學習,自主記憶:

1、學生在小組內交流自己記字的方法,看誰記的最多,方法最好。

2、學生彙報交流,師適當參與,給以啓發性的引導。

3、仿照“讀讀說說”給生字組詞。(充分尊重學生,相信學生,肯定他們的`個體體驗,以展示才能的方式調動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學生以自己獨特的視角讓識字方法異彩紛呈)

五、再讀課文,瞭解大意

1、 邊讀邊想,你讀懂了什麼?(以開放性的問題引導學生讀書,不束縛、不牽引學生,有利於學生創新思維的閃現與發展。)

2、學生自由彙報,師相機板書:睡覺、喝水、走路、洗澡。

3、 學生選自己喜歡的段落(或全篇)大聲朗讀。

第 二 課 時

一、談話導入。

1、出示生字(詞)魔方,測讀生字詞。 2、指名回顧:課文主要介紹了太空生活的哪些趣事?

二、研讀感悟:

1、你最喜歡哪些趣事,把有關的段落多讀幾遍,讀出有趣、驚奇。

2、假如你現在就是宇航員,你準備怎樣向大家介紹太空生活的趣事?先模擬宇航員的語氣再讀課文,然後在小組內互相介紹。(師巡視時適當參與活動)

3、小組派代表比賽彙報,師相機指導。(讓學生以宇航員的身份參與學習,並介紹太空趣事,能最大限度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孩子,師真正成爲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組織者。不同要求不同層次的讀,給學生充分讀的機會,讀中理解,讀中感悟,是培養語感、提高語文能力的重要方法。)模擬學習:

第二段:(1)、彙報人上臺介紹,可讀文,可用書上的話說。讀出神奇感,讓人嚮往。(2)、用“要想……必須……”說一句話。(3)、彙報小組齊讀此段。

第三段:(1)、生生合作:對喝水感興趣的同學向彙報人詢問,由彙報人詳細解答。(2)、學生自由讀第三段,再次體會。(3)、全班配動作齊讀。(4)、用“即使……也……”和“要想……得……”說話。

第四段:(1)、學生邊介紹邊表演有趣的動作。(2)、用“爲了……”說話。第五段:學生介紹後,示範讀,領讀。(在學生自由彙報的基礎上,每段又以不同的方式進行學習,既使課堂富於變化,避免單調,又給了學生自讀感悟的空間,體現了閱讀教學中以讀爲主的理念。適當而精要的語言訓練,促進了學生語言的發展。在學語言用語言的過程中,夯實了語文基本功。

4、聽了幾位於航員的介紹,你有什麼想說的呢?又有什麼想問的呢?(啓發學生探究太空生活與地球生活不同的原因。)

三、整體感悟,瞭解“失重”:

1、小組合作,從課文中找到一句話來說明睡覺、喝水、走路、洗澡都這麼奇特的原因。(哪怕是再深奧難懂的科學道理,也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師決不包辦。自讀自悟中提高了學生的語文能力。

2、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什麼感受?(師相機板書:趣事多)

3、語言訓練小結:太空生活真是太 ,我真想。

四、感情朗讀:

小組接讀比賽,看哪個小組讀得最有感情,最有趣。

五、拓展延伸:

1、小朋友們,你們還知道別的太空趣事嗎?你又是怎麼知道的?誰來給大家介紹介紹?(生交流收集的資料)2、課後請小朋友們到圖書館或上網查閱更多有關太空知識的資料,來和同學們交流。(現代信息社會,學生會利用網絡資源,是他們今後人生中非常重要的本領。這一環節的設計,激勵學生通過多種形式多種渠道學習,產生了解新科技的興趣,激發他們愛科學、學科學的熱情,爲他們具備終身學習能力打下基礎。)

六、指導寫字:

1、生觀察8個字,按結構歸類。左右結構:杯、件、住、須、能、飄; 獨體字:必、事。

2、引導學生髮現怎樣寫好字的方法。如:“杯、件、住、須”四字左窄右寬,“能、飄”二字左右大致相等……

3、師選重點示範寫,學生認真看,注意速度和力度,不能太慢,也不能用力過大。如:“必”字只講解“臥鉤”的寫法和筆順。

4、學生先描紅,後書寫。師提醒:一看二寫三對照。寫前看範字的位置,結構及筆畫差異;臨寫時要一氣呵成,不能寫一筆看一筆;寫完後再與範字對照,力求寫下一個字時有所進步。(寫字教學,重在寫。但掌握好的方法,能使記字、寫字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一環節讓學生充分看——想——說,加深印象。教師的範寫與學生的認真觀察,能讓生較快地掌握寫字方法。)

七、 說板書設計:

32 太空生活趣事多趣本課的板書,我追求言簡意賅,一個“趣”字激起學生興趣,一個“趣”字激發學生思維。讓學生在“趣”中快樂學習。教學方法

說課稿 篇7

【說教材】

這篇課文通過對一件關於燈光的往事的回憶,歌頌了革命先烈的獻身精神,說明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課文的主體部分是對往事的回憶。先寫在解放戰爭時期一次圍殲戰就要打響的時候,郝副營長藉着火柴微弱的亮光在看一本書的插圖,圖上畫着一個孩子在電燈下讀書。這幅插圖使郝副營長陷入對未來的憧憬之中;戰鬥打響後,後續部隊遭到敵人炮火的襲擊,和突擊隊失去了聯繫。郝副營長點燃了那本書,用火光爲後續部隊照亮了前進的道路,結果暴露了自己。戰鬥勝利了,郝副營長卻犧牲了。

電燈是和平年代生活中的普通物品,它卻是戰爭年代美好生活的代名詞。爲了全國解放,爲了讓後代過上安寧生活,郝副營長和很多革命志士獻出了自己的生命。作者用平靜的口吻寫出自己的回憶,卻蘊涵着深沉動人的情感。

與《十六年前的回憶》一樣,兩相對比中,突出了革命先烈對未來的美好憧憬,突出了革命英雄執着的理想。

本課的教學重點幫助學生理清課文的表達順序,難點是幫助學生理解郝副營長所憧憬的內容與他的英雄壯舉之間的聯繫。

【說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理解革命先烈對未來的憧憬和爲此作出的犧牲,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說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當我們面對清晨第一縷燦爛的陽光,揹着書包快樂的去上學時;當我們躺在母親的懷裏,享受溫暖寧靜的母愛時;當我們面對豐盛的餐桌,盡情的享用佳餚時;當華燈初上,我們欣賞着繽紛絢麗的美景時,我們可曾想過幸福的生活從哪裏來?

2、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用生命換來的,用鮮血築就的。今天,我們將跟隨着作家王願堅同志走近他們,瞭解他們。

二、引導自讀,感悟多好啊

1、通過課前預習:

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2、認真讀讀課文,想一想:

多好啊這句話在課文中出現了幾次,分別是在什麼情況下說的。

3、邊讀邊悟,體會感情:

⑴ 默讀課文,想想他們在說這句話時可能看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

⑵ 爲了多好啊的幸福生活,在戰鬥中郝副營長是怎麼做的,標出相關語句,寫寫自己的感受,並有感情地讀一讀。

4、交流討論。

(在交流的過程中,通過多種形式的評價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句體會郝副營長爲了崇高美好的理想堅貞不屈、勇往直前的犧牲精神,同時關注作者善於抓住細節進行描寫的表達方式。)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讀寫結合,深化多好啊

1、交流課前蒐集的關於革命先烈的動人故事。

2、偉大的革命先烈用生命在不同的地方、用不同的方式,換來了這盞照亮黑夜的燈,可是僅僅是照亮黑暗的燈嗎?

(實際上是照亮我們新中國的燈。)

3、此時此刻,你最想說些什麼?以多好啊爲題寫一寫,可以是一首小詩,可以是一段隨想,可以是心靈的獨白

4、集體交流。

四、迴歸整體,體會寫法

多好啊在文中出現了幾次?你覺得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前後呼應、以一句話貫穿全文、抓住細節進行描寫等表達方式。)

五、延伸課外,提升情感

1、找一兩本革命題材的書讀一讀。

2、出一期緬懷革命先烈的小報。

說課稿 篇8

科學概念目標

1.物品是由各種材料做成,不同材料具有各自的特點,可以把物品按材料分類。

2.我們周圍的世界可分爲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人工世界是由人設計並製造出來的。

科學探究目標

1.學生通過觀察與識別物品,意識到物品與材料的不同。

2.學生通過對物品分類的活動,達到對材料特徵的認識。

3.學生通過對物品分類的活動,培養髮展分類思維的能力。

 科學態度目標

學生通過關注我們生活世界裏的材料,發展研究材料的興趣。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

學生通過交流研討,達到意識到材料對於製造人工世界的。

【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生通過分類,達到學會觀察和辨認身邊不同的材料放入目的。

難點:學生通過交流研討,培養學會用適當的詞語描述常見材料的特性的能力

【教學準備

爲學生準備:布、橡膠手套、燒杯、瓷杯、瓷碗、塑料杯、礦泉水瓶、玻璃瓶、氣球、金屬勺、小木塊、木筷、回形針、毛巾、鵝卵石、記錄單等。

教師準備:彙總表、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探索分類

PPT:在我們生活的世界,你能說出哪些物品?他們都是用什麼材料做成的?

師:除了剛纔同學們提到的材料以外,我們生活還有一些常見的`材料,比如( )、( )等等

貼板書:材料名稱(金屬、塑料、玻璃、橡膠、布、陶瓷、木頭等)。

PPT認一認:今天凌老師帶來了15種物品。看看,你們都認識嗎?

生:齊答,不認識的老師告知(比如:燒杯)。

PPT分一分:實驗步驟及方法。

領材料→按順序擺放→觀察→記錄→彙總粘貼→整理物品→放回原處

注意實驗要求:

1.1號:領取

2.2號:放回

3.3號:記錄

4.4號:粘貼

思考:觀察彙總表,自己組和其他小組的分類一樣嗎?你們爲什麼這麼分類?

生:書本是紙做的

生:紙是木頭做的

生:槍是用金屬做的

生:房子是用磚頭做的

生:碗是用陶瓷做的

生:棉衣是由棉花做成的

生:······

二、研討交流

思考:觀察彙總表,自己組和其他小組的分類一樣嗎?你們爲什麼這麼分類?

PPT彙總材料特點:每種材料都有什麼特點呢?

塑料:輕、顏色多、光滑

金屬:有光澤、打不碎、會生鏽

木頭:黃色、有條紋、能浮在水上

橡膠——有彈性

玻璃——透明、光滑、會反光、容易碎

布——柔軟、能做衣服

陶瓷——重、易碎、光滑

三、聚焦課題

思考:剛纔分類的15種物品種,石頭來源於哪裏?還有哪些物品和石頭一樣都來源於自然界?

PPT:出示生活的世界圖片

提問:你看到了什麼?

生1:自然界

生2:草原、森林

生3:石頭、沙子、大海、山

生3:高樓大廈、衣服、箱子、衣架·····

PPT歸納:我們生活的世界豐富多彩,既有天然形成的自然世界,如山川、湖海、森林、草原等,也有人類設計、製造的人工世界,如房屋、橋樑、汽車、電器、服裝、文具等。

PPT點課題: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一起組成了《我們生活的世界》

說課稿 篇9

一、教學前端分析:

1教材分析:《沃爾塔瓦河》是捷克作曲家斯美塔納於1874年11月20日至12月8日在布拉格完成的交響詩套曲《我的祖國》中的第二首。全部套曲共六首花了五年時間完成。和貝多芬創作第九交響曲一樣,他也是在全聾的情況下憑頑強的毅力寫完了這部史詩之作。《沃爾塔瓦河》是一部風格奇特、構思新穎、近似音畫的標題性交響詩。它運用了情節性連續發展的手法,近似迴旋曲的形式。它以象徵捷克民族搖籃的沃爾塔瓦河主題爲樂曲基本主線,貫穿其它生活畫面,描繪了大河從發源地舒馬瓦山流向易北河出口的全過程,表達了對祖國、對人民深厚的愛。

2學生情況分析:學生聆聽古典音樂作品容易失去耐心,這首《沃爾塔瓦河》比較長。所以要讓學生像聽故事一樣來聆聽音樂,他們已有一定的欣賞水平,能夠辨別樂曲中主奏樂器的音色,並且能夠隨着音樂的變化來展開豐富的聯想,教師應當運用多種教學手段調動學生積極性,鼓勵他們將自己的看法和理解說出來。

二、教學目標:

1感受和體驗《沃爾塔瓦河》音樂中所表達的豐富情感,聯想音樂中所蘊含的美好意境,從而對愛國題材的音樂感興趣,激發學生愛國主義情感。

2能夠從旋律、節奏、力度、速度、音色等音樂要素的角度去感受、分析理解作品,初步瞭解交響詩這一音樂體裁。

三、教學方法:

1通過對比、歌唱、律動、舞蹈等不同形式進一步感受音樂作品。

2通過分組討論,提高學生形象思維的能力,培養集體協作意識。

四、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學生在蔡依林的《布拉格廣場》音樂中走入教室,教師提問曲名以及布拉格是哪個民族的?從而引出捷克,再過渡到捷克民族的母親河——沃爾塔瓦河上。(設計意圖:由學生熟悉並感興趣的音樂入手,拉近學生與課題的距離,對之後的學習內容有所期待,能夠以一個良好的精神狀態進入新課教學。)

2新課教學:(以音樂審美爲核心,遵循感受——體驗——再感受原則進行)

初步聆聽音樂:播放《沃爾塔瓦河》,鼓勵學生展開豐富的聯想,描述音樂作品形象。提問學生:爲什麼聽到音樂會聯想出這樣的音樂形象來?是什麼刺激你的想象?(設計意圖:爲學生提供一個豐富的想象空間,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

深入欣賞音樂,分析探索各樂段的音樂形象,理解寓意:①引子:播放引子音樂片段,提問:由什麼樂器奏出?它代表着什麼音樂形象?引導學生辨別引子中的“冷泉、熱泉”。(設計意圖:分辨樂器音色展開豐富想象,從對比中引導學生得出結論)②《沃爾塔瓦河》主題:播放《沃爾塔瓦河》主題音樂,引導學生總結主題旋律特點,並指導學生深情地模唱《沃爾塔瓦河》主題旋律。(設計意圖:體會旋律的舒展開闊性,體會樂曲本身的寓意)③林中狩獵:播放《林中狩獵》音樂片段,提問:與前兩段相比,這段音樂有什麼變化?是什麼主奏樂器造成音色、音樂情緒的.轉變?根據音樂聯想河水正流經哪裏?(設計意圖:順着前面的線索,進一步展開聯想,使音樂與音樂要素掛鉤,引導學生歸納音樂語言的基本要素)④鄉村婚禮:播放《鄉村婚禮》音樂片段,讓學生根據音樂猜測河岸旁正在進行什麼活動?引出波爾卡舞曲這一舞蹈類型,並按節奏特點演示基本舞步,教師隨機請學生一同跳舞,其他同學隨音樂節奏拍手,激發學生的表演慾望。(設計意圖:活躍課堂,給學生一個自我展示的舞臺,搭建師生和諧的課堂氣氛)⑤月光、水仙女的舞蹈:播放《月光、水仙女的舞蹈》的音樂片段,觀察學生的情緒變化,根據音樂力度、速度及音樂情緒的轉變判斷現在可能處於哪個時段?並引導學生說明理由。(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用音樂語彙進行表述的能力)⑥《沃爾塔瓦河》主題再現:播放《沃爾塔瓦河》主題再現音樂片段,畫出簡單的旋律起伏線。分組討論:這段音樂情緒變化了幾次,都分別描述了怎樣的音樂形象? (設計意圖:探究式學習方法的體現,讓學生在探討研究的過程中體會樂曲旋律的起伏變化)⑦簡單歸納交響詩定義。(設計意圖:學生通過自己的歸納總結往往能更好的記住結論)

3課堂小結:

再次感受音樂:結合作者經歷及作品的創作背景進行愛國情感的滲透,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播放《沃爾塔瓦河》主題音樂作爲背景音樂。(設計意圖:加深對主題旋律的印象,在更好的理解作品本身的同時,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