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讀後感>

(經典)《道德經》讀後感

讀後感 閱讀(1.62W)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領悟呢?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道德經》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經典)《道德經》讀後感

“許多年過去了,人們說陳年舊事可以被埋葬,然而我終於明白這是錯的,因爲往事會自行爬上來。回首前塵,我意識到在過去二十六年裏,自己始終在窺視着那荒蕪的小徑。” ——追風箏的人

每每靜心冥思,追風箏的那些少年,他們都手持着長長地線繩,朝着風的方向,永不停息地奔跑,追逐風箏,追隨內心,追逐風箏,追逐曾經逝去的美好。

哈桑——追風箏的人

哈桑,他是追風箏的好手,追風箏的時候,他從來不看着天空,他追着風箏的影子便可以輕而易舉的第一個拿到風箏。因爲他知道,他知道風箏飛向哪裏,他會拼了命地去追,甚至願爲此付出生命的代價。

爲你,千千萬萬遍。這句話在書中反覆出現,每一次都充滿了震撼力與感染力。我喜歡這句話。那麼真誠,那麼純粹。即便是主人讓他吃泥巴,他也會毫不猶豫;即便是面對惡人,他會掩飾恐懼,勇敢的站在主人的前面。他拼了命,爲了主人贏得第一,也要追到那最後的風箏;他會深埋主人的背叛;他會重回戰火瀰漫的喀察爾守護主人空落落的房子;他會爲他的主人——千千萬萬遍。

哈桑用自己的一生,用自己的生命,在緊緊的追逐屬於他的風箏——真誠,忠心,善良,直到生命的終結。他的一生雖以悲劇註腳,但幸運的是,他選對了風箏,並義無反顧地追隨。用通透的眼神去看着污濁的世界,用燦爛的微笑去溫暖這冰冷的世界。他來了,他走過,完整,完美,讓人心生敬佩。世間的不公,世間的不幸,更應乘着風把自己放飛到更高更遠的地方,才能只有追到屬於他的人生支點。

阿米爾——追風箏的人

阿米爾,哈桑的主人,哈桑眼裏的朋友,哈桑同父異母的哥哥。他生性懦弱,爲了得到真正的父愛,他背叛了哈桑,藉機趕走他,用一個謊言埋葬了自己原本安然的靈魂,好在上天又給了他一次救贖自己的機會,讓他踏上那條再次成爲好人的路,去追尋他的風箏——勇敢,誠實,正直。

他放棄了美國安逸的生活,重回故土,戰後慘不忍睹的阿富汗,只爲尋找他的侄兒——哈桑的兒子。他要給他一個安全的生活環境,更爲了解放一顆獲罪的心。儘管傷痕累累,歷盡波折,好在他追逐着,救贖着,“當罪行導致善行,那就是真正的獲救”。在缺失了四分之一個世紀後,他終於成爲健全的人,成爲他自我期許的阿米爾。

人生雖不能完美,但必須完整,誰不會犯錯,誰沒有悔過,但只要我們能重新追逐,追逐那原本屬於我們而暫時缺失的信念,就能使自己重生,重新煥發人的溫情。

卡勒德·胡賽尼——追風箏的人

卡勒德·胡賽尼,這部小說的作者,他也是一個追風箏的人,他有着和阿米爾相似的經歷,同是阿富汗人,同隨父親逃往美國。他用自己的文字爲世界書寫了一個不一樣的阿富汗,當他把這一切如剝洋蔥般一點點展現在大衆面前時,他,追到了,追到了一個遠比他想象中還巨大的風箏。

阿富汗,原來那裏不僅僅有戰爭,有飢餓,曾經還有寧靜和幸福,有歡歌和友情,有信仰和堅守,儘管地位卑微,但骨子裏的倔強和執拗讓人欽佩。

阿富汗,在那戰爭的背後,讓我們還能觸摸到人性中的閃光,阿米爾的父親在靈魂撕扯中完成着自我的救贖,阿米爾的妻子,勇敢的承認自己的污漬,他們有過失但無過錯,他們是可親可愛的人,值得我們銘記。

爲你,千千萬萬遍。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風箏,無論它意味着什麼,讓我們勇敢地追。

爲我,千千萬萬遍。給自己的靈魂找一方淨土,靜靜地安置,在追到風箏的那一刻,然後仰望藍天說一句:這輩子我不再有任何的虧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