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子部>道家老子>

《道德經》的讀後感

道家老子 閱讀(1.86W)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道德經》的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道德經》的讀後感

縱觀《道德經》,只五千餘字,但章章錦繡,字字珠璣,微言大義,可謂博大精深。數次讀罷,仍多有不解之處,然只窺冰山一角,亦覺受用無窮。正如尼采所說:“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經》,像一個永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道德經》一書,“道”一字貫穿全文,可謂中心,道是什麼,老子說道隱無名(第四十一章),道實際上不可言說,但我們還是希望道有所言說,所以勉強給它一種代號,稱之爲道,就我理解,類似於西歐哲學中的“邏各斯”(仍有區別),即世間萬物變化的一種微妙尺度和準則。

老子警告我們:“不知常,妄作,兇。”(第十六章)並用《道德經》向我們傳授了許多有關道的感悟,教導我們如何通過了解自然規律,並以此指導個人行動來全生避害。而關於自然規律,老子提倡“無爲”,“無爲”是老子思想中一個重要的理念,正確理解這一理念對領會老子以及整個道家學說至關重要。有人認爲老子的思想比較消極,不如孔子積極,就是因爲對老子的“無爲”二字理解錯誤所造成的。“無爲”二字不是不作爲,而是不妄爲,不違反自然規律的過分作爲。

反者道之動(第四十章),物極必反,所以過分作爲必將適得其反,老子舉例說道:“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第三十三章)而老子提倡的正確做法爲“襲明”,既“將欲弱之,必先強之”(第三十六章),“襲明”的通則馮友蘭先生解釋:“想要得到的東西,須從反面開始,想要保持什麼東西,就要在其中容納一些與它相反的東西。”故而欲強,必先知弱。“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第七章),“爲無爲,則無不治。”(第三章)。如今社會人們的物質財富越來越殷實,然富而不貴者,比比皆是,何以至此,皆因人們過分追求,正如《小窗幽記》第一章所述:“醒食中山之酒,一醉千日,今之昏昏逐逐,無一日不醉。趨名者醉於朝,趨利者醉於野,豪者醉於聲色車馬。”醉,便有欲,欲,則有求,求,必缺靜,躁,終將過,過,猶不及。“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第四十六章),所以,必須清心寡慾。

關於如何清心寡慾,老子說:“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第十九章),不尚賢,不使民爭(第五十七章)”,既必須摒棄虛名,而後《道德經》十六章雲:“致虛極,守靜篤。”並守意念清明,便可清心寡慾,便可無爲。所以說聖人把自己置於後,反而受到推崇,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這不正是由於聖人不自私嗎?所以才成就了自己。老子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第十二章)”所以我們要“見素抱樸,少私寡慾”(第十九章)正如周國平先生說:“人應該致力於成爲優秀的人,名利只是優秀的副產品。”少私寡慾是一種靜心的境界,能使自己自覺地堅持自我反省,能時刻檢束自己的貪慾之心、遏制自己的非份之想,於是便可守清耐貧,不受名利困擾,安心工作,不做畫蛇添足之事,從而提升人生境界。

靜心除了清心寡慾,不妄爲,還有謙遜,這樣就像老子推崇的善道者:“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渙兮其若凌釋;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濁。”君子謙遜行事,謹遵天道,因爲就人類活動而論,一個人前進的極限是相對於他的主管感覺和客觀環境而存在的,“富貴而驕,自遺其咎”(第九章),驕就到了前進極限,艾薩克·牛頓說他感覺到他對於宇宙的認識與整個宇宙相比,簡直是一個在海邊玩耍的小孩對於海的認識因此,正因如此,他才取得了相對於人類的巨大成就。

而有了綜上所述的德性,無爲、清心、謙遜後,人自然會有淡然超脫的心境,寵辱不驚,善利萬物而不爭,於品格修養,有“唯之阿之,相去幾何?善之惡之,相去若何?”(第二十章)的淡定從容,這種君子會以自身爲輻射中心,帶動良好的風氣,因爲“重爲輕根,靜爲躁君”(第二十六章),不僅抑制了自身的輕浮躁動,也會令周圍人心嚮往之。寵辱不驚,“故貴以身爲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爲天下,若可託天下”(第十三章)。如此不爭,則天下莫能與之爭。

小子自知淺薄,讀罷《道德經》略抒己見,爲免貽笑大方,於此先行告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