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子部>道家老子>

關於《道德經》的讀後感9篇

道家老子 閱讀(6.5K)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以後,相信你會有不少感想吧,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於《道德經》的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道德經》的讀後感9篇

關於《道德經》的讀後感篇1

老子《道德經》是一部中華瑰寶,蘊含了豐富的人生哲理。記得上學時跟着老師念“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那時候還不知這是出自何處,更甭說是什麼意思了。時過幾十載,再次看這部道家鉅作,雖然還是不能完全理解,但至少有了一些自己的感想和見解。

《道德經》提倡清心寡慾、無爲而治。千百年來,上至帝王將相,下至平頭百姓,無不從這部人類智慧寶典中汲取治國安民、修身養性、立人處世的精髓。當今社會科學發達,經濟高速發展,人們的物質財富越來越殷實,而精神財富卻越來越匱乏,道德淪喪的現象日益嚴重,我想我們都應該從老子《道德經》裏面找到自己的人生準則,不與世俗同流合污,堅持靜心是安身之本。人們的心境達到虛靜的狀態,纔會時刻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纔會在社會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

古語說:讀史而明鑑,讀典可明智。老子在《道德經》之十七章說“道,常無爲而無不爲”,老子的無爲思想並不是說消極而無所作爲,這是對老子《道德經》的誤解,老子本意是在教人遵道而行,不妄爲,而有作爲。只有“不妄爲”才能更好地有所大作爲,也就是說“不妄爲”是有所作爲的保證。什麼是“有爲”呢?盡心扮好社會角色,幹好本職工作,擔起家庭責任,就是“有作爲”。在物慾紛爭的當今社會中,如能安心於本職的話,那他的心態肯定是時常處於靜心、淨心的狀態,否則他是收斂不了他那不安份的心的。即神不外馳,心不外思,由是說:靜心、淨心是盡心幹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先決條件。

《道德經》可謂言簡意賅,一字千金,字字扣人心絃,字字催人深思,足可見老子紮實的文字功底和信手拈來的寫作技巧與創新能力。再加上一些經典事例,點睛之筆,妙筆生花,意境深遠,照應前文,昇華主題,把作者自己要表達的感情表達得淋漓盡致,給人無限感動和惆悵,有渾然天成之感,實乃文章中之極品,古文中之絕筆!令人佩服。

道德經全文應該說分成上下兩部分,上部道,下部德。

道,就是天道,是自然的規律。它表現爲幾個方面,一是“易”,也就是變易的意思,道德經第一句就這樣說,“道可道,非常道”,可以說出來的道,也就不是“常道”了。第二個方面就是“易”的規律,所謂“易”的規律,就是“道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這句話的大致意思就是,萬物都是逐步成長,但是“物壯則老”,便要漸漸消減,於是又回到了它的初始狀態。

如果說老子寫這部《道德經》上部道經的目的就是闡述道德規律,下部德經則主要講的是爲人之道,也就是如何將天道應用於人事?其實老子寫道德經的側重點便是落在下部德經上面。

讀了《道德經》之後,最大的感受還是來自於心靈深處的弦被觸動。“天長地久。天地所以長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說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久,是因爲它們不爲自己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長久。所以說聖人把自己置於後,反而受到推崇,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這不正是由於聖人不自私嗎?所以才能構成就了他自己。但是僅看當今社會,能做到將自己置之度外的又有幾人呢?寥寥可數。高速膨脹的經濟時代,讓更多的人在利慾面前失去自我,不得不說,這是社會的可悲,更是我們不願看到的。

《道德經》僅區區五千字,可只要你用心去讀去理解,你會發現當中的道理豈是區區五千字便能概括的。老子注重人的無爲思想,無爲是一種心境、一種修養,是辯證的。向社會推廣無爲,有助於國家的穩定,但如果站在歷史發展的高度,片面的無爲是無助於人類的進步的,所以對於當代的青年人理解古代的無爲論應該以辯證的方法,一分爲二的看待,“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而無爲思想用在爲人處事的觀點上來看,便是對人寬容。“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社會、自然是如此,大家小家是如此,爲人處世亦如此,對待老人盡心盡孝、兄弟姐妹和諧相處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關於《道德經》的讀後感篇2

在我讀過的書中,《道德經》是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書籍。

《道德經》是道家創始人老子所作,並非一部介紹老子生平的作品,而是講道論德的著作。《道德經》全書分爲上下篇五千多言,上篇第一章至三十七章主要講“道”,下篇三十八章至八十一章主要講“德”。

老子所說的道是天道,就是自然界的規律。我覺得,《道德經》的精髓是無爲而治和尊重自然規律。

人的一生有得意和失意的時候,有時難免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或者驕傲自滿再無建樹,或者身敗名裂不能保全自己。因此,無論在順境還是逆境,都能保持清醒和理智的頭腦,纔是人生的大智慧。《道德經》給我們的啓示是: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

在《道德經》中,老子提到,“是以聖人處無爲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爲而弗持,功成而弗居。夫爲弗居,是以不去”。老子認爲,我們應該用順其自然的“無爲”的態度去處理世間事務,這就是無言的教導。因循世間萬物的自然生長規律,不加干涉,也不把世間萬物據爲己有;爲世間萬物的發展奉獻力量卻不因此居功自傲。

無爲是一種心境和修養。在當今物慾橫流的社會中,每一個人都應該保持本性,不要迷失自我,隨遇而安,那麼我們會生活的更輕鬆更自在,社會也會更加穩定和諧。

《道德經》不愧是我們中華文化的瑰寶,值得反覆學習和研究,是一本常看常新的書。

關於《道德經》的讀後感篇3

《道德經》很薄,只五千餘言,傳言爲老子騎牛過函谷所著,《道德經》又很厚,它包羅萬象,其中有哲學有政治有自然科學有人文社會,這樣的書看完很容易,看懂看透卻很難。《道德經》的語言很美,散整有序,讀起來有種韻律感,深刻地道理蘊於淺顯的事例,極具思辨性,這是《道德經》吸引人的地方之一,老子通過闡述“道”這個至高無上的存在來表明自己的世界觀,哲學的神奇之處,即具有共通性,老子不懂現代物理,可他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是智慧。

老子的人生觀有兩個基本特點:就自我而言,講究珍惜身體,就人與人的關係而言,主張柔弱不爭,老子把最高品德的讚譽給了水,“上善若水,水善利而萬物而不爭。”

老子的政治主張是“無爲而治”,老子的思想社會藍圖是“小國寡民,使有什百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人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宋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這是整本書最讓我動容的一段,這是老子的理想,是一位智者對他心中最有價值的生活方式的描繪,不知道能不能實現,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實現,不知道要如何實現,但就是給出了這麼一個夢,這是人對未來的期許,是人對社會本身的關注,很美好。

關於《道德經》的讀後感篇4

“道可道,非常道……”我不情願的背道。又到了爺爺所說的的修心養性的時間了。

我叫張雪晴,是店子中學五年級三班的一名學生,我有一名略顯神道的爺爺。我的爺爺非常的古板,每天都要我背這懂都不懂的《道德經》,其實我是不想背的課時爺爺非逼着我背。有一天,我背到一句“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這句話的意思我能明白,大概就是說好事是壞事,壞事是好事。但是我覺得這個道理很沒道理,好事就是好事,壞事就是壞事。

完全相反怎麼能劃等號呢?於是我就去問爺爺,爺爺說:“這個世界分陰陽,物極必反,所有的東西都不是絕對固定的,所以壞的有可能變好,虛弱的有可能變強壯。”“騙人,你這是封建迷信,我以後再也不背這個沒用的經了!”我說道。爺爺笑了笑。

期會考試的時候,我語文得了滿分,數學還差三分滿分。我高興極了,爺爺也很爲我高興。我乘機說“爺爺你帶我去吃肯德基吧。”爺爺答應了。我高興的蹦蹦跳跳,爺爺在後面換鞋子,我邊跑邊跳得出了門。結果一個不小心踩到一片沙子上,水泥地配沙子和冬天的冰面沒有多大差別。站了一下發現站不起來了便做在地上哭了起來。爺爺聽到哭聲急忙跑出來把我送進了醫院,經診斷軟組織挫傷需要臥牀休息。結果吃肯德基的計劃也泡湯了。

下午躺在牀上無聊得很,就想我怎麼這麼倒黴。本來多好的計劃、多麼美好的一天怎麼到了如此地步。突然聽到爺爺的收音機裏傳出了那句我開始認爲很沒道理的`話“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物極必反,樂極生悲。我用自己的切生體會加深了對這話的理解。希望我以後無論悲傷還是高興都能控制住度不要重蹈覆轍。

關於《道德經》的讀後感篇5

世界上的各種文明都有自身一脈相傳的文化傳統,而每一種文化傳統都有自己的代表性經典,這些經典體現了民族的智慧,凝聚了文化的精華,形成了思維的範式,並在歷史的時空中長久傳承,積澱爲整個民族的文化傳統,從而在人類文明的歷史上書寫下厚重的一頁。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中,《道德經》就是這樣一部重要經典。

《道德經》形成於中華文明的“軸心時期”即春秋戰國時代,原是先秦道家學派的代表著作,後來在漢代被奉爲中國本土文化孕育產生的宗教——道教的經典。它同中國傳統文化的另外一部重要經典《易經》一樣,天、地、人三才無所不包,其內容涵蓋了哲學、倫理、經濟、養生等各個方面,言簡意賅,含義深邃,體現了中國古代思想家的傑出智慧。關於《道德經》的產生和形成,長期以來有着衆多的記載和傳說,但從文化史的角度來考察,大體應以西漢時期司馬遷《史記》的記載爲座標,即“老子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如此較爲接近歷史的真相。即使是後來考古發掘出來的漢墓帛書本和戰國楚簡本的文字與傳世本略有出入,應該說也大體與太史公記載的老子思想主旨相去未遠。

《道德經》雖然僅有五千多言,而兩千多年以來的註疏詮釋文本則多達千種以上,文字超過數千萬言。近代西風東漸,東西方兩種文明發生碰撞和交流以後,《道德經》又被翻譯爲多種外國文字,在西方世界廣爲流傳。這本簡短的中華文明經典,爲何有着如此廣泛的影響以及歷久彌新的歷史魅力?它的思想內涵與價值意義究竟應該如何理解和詮釋?它對中國古代的宗教文化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又對近現代以來人類文明產生的諸多難題有着怎樣的啓示?這些都是值得我們關注和思考的重要問題。這裏,筆者僅就人類文明與宗教經典的關係,探討和發掘《道德經》中“和諧”思想的內涵與價值,以尋求其對當代社會的啓迪與借鑑意義。

一、以“道”爲核心的大戰略思想

“道”是《道德經》中最核心的概念。現代人一般根據西方哲學的概念,把“道”解釋爲“物質”、“精神”或“規律”。然而這些解釋都不符合《道德經》的本義。

任法融:《道德經釋義》,北京白雲觀印,第3頁。

“道”既不是有形的“物質”,也不是思慮的“精神”,更不是理性的“規律”,而是造成這一切的無形無象、至虛至靈的宇宙根本。“道”是混元無極,是宇宙中的能量,是太空的氣場,是其大無外、其小無內、至簡至易、至精至微、至玄至妙的自然之始祖、萬殊之大宗,是造成宇宙萬物的原始材料。

任法融:《道德經釋義》,北京白雲觀印,第3頁。

“可道”、“德”、“下德”都是“道”的派生物。道與德構成萬物發生、發展的依據,而道又爲德之本。

只有正確理解了“道”,才能正確理解“德”,從而正確理解老子的全部思想。因此,道更爲重要。

老子在《道德經》第4章中總結了道的三種本質特徵:即道衝、道淵和道湛。“道衝”是說,道“空虛”、“常無”,是一種虛空若無、不可感知、不可捉摸的東西。然而,它又“用之或不盈”,生成、畜養萬物卻永不窮竭。它“名天地之始”,以幾近於無的精細微小而作爲構成宇宙萬物的基本物質。“道淵”是說,道深奧難測,而爲萬物本源。它先於天地萬物而存在,是天地萬物之始;又“象帝之先”,先於所謂上帝神人而存在,沒有人知道它由何而來。“道湛”是說,道雖然如水之清澈無物,但又真實存在,是“無狀之狀,無物之象”。它“迎之不見其身,隨之不見其後”,其跡幾近於無,卻又“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是真實存在的,而非完全虛空。

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解”。道法自然,是說道的運行規律是“自然”。所謂自然,即自然而自然,本身如此。道法自然,要求“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爲”,令萬物各按其本性發展,而不妄加干涉騷擾,不加主宰。也就是以不干涉及放任主義,任物隨性發展。所謂物性各異,而道不棄物,道不棄人。不爭、不有、不恃、不宰,即指道常無慾,故可名小,它無慾、無私、常能以清靜、無私寡慾,處下、抱柔守雌而自處。

老子說:“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意味着天地萬物的根本在於幾近於零的無。回顧老子所說的“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可以看出,道周流不息,貫穿於天地萬物,但終究要歸根覆命,“歸於樸”,歸於無。萬物之運動終究要歸根反本,而這一本正是“無”,因此人類之法道,亦應該“無爲”也。通常人們將老子的“無爲”思想誤解爲無所作爲的消極思想。其實它的基本含義是對事物發展變化應因勢利導,不容任何主觀意志,順應事物發展的自然法則而用事。

“弱”字在老子的《道德經》中屢屢出現。如“柔弱勝剛強”,“強大處下,柔弱處上”,“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等等。

其實老子所說的弱,並非本質上的弱,而是表面謀略性的弱,目的是勝強。

因此,立身處世、修身治國,如果要保持長久,則需要持柔弱之道,拋棄常人希望的表面的“強”、“大”、“貴”、“上”,踐行“柔弱勝剛強”的理念。在現實中,奉行貴柔守雌、不爭處下、無私寡慾等不爭主義原則。這是老子留給世人行事做人的大思路、大戰略。

二、老子“道”的政治涵義

從《道德經》的篇章可以看出,老子希望統治者能夠實踐“道”,發揮“道”在現實政治中的無窮功用,從而給統治者自身和普羅大衆帶來長久的福利。所謂“善建者不撥,善抱者不脫,子孫祭祀不輟。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邦,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天下將自賓”。即是說,遵循“道”可以使一國社稷長久,並引來四方歸附。

在老子的思想中,國家的治理方式從高到低有四種等級,即“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行無爲之政,以放任主義,任民衆自由生計、自由發展,以至於民衆不能感知統治者的存在,而以爲一切不過是他們自然而然所致。這種爲政境界,即“太上,不知有之”,是老子所認爲的最高等級的國家治理方式。這種法理方式要求,爲政者能“爲天下渾其心”、“以百姓心爲心”,不妄逞一己之巧智和私慾,“無狎其所居,無厭其所生”,而令民衆自由發展,達到“我無爲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慾而民自樸”的效果。其他的治國方式,如行仁義而令百姓讚譽、行嚴刑峻法而令百姓畏懼、行壓迫而令百姓造反等,都等而下之。

關於《道德經》的讀後感篇6

作爲中華民族道德經典的最優秀的代表——《道德經》,是“道”的詳細化,她從人與萬物的根源——“道”上論述了道德的規律,指出萬物根源“道”的行爲特性就是人類應效法的的道德規律。並且通知人們,作爲“道”之子的人,人的很多問題能夠求“道”來處理,詳細辦法就是讓人的思想順“道”而行,用道性換掉人性,這個過程就叫修道。當人的思想契合了“道”時,人生就會自但是然地取得勝利,完成人生的圓滿。

一、客觀契合客觀——無爲而無不爲

《道德經》是講“道”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這就闡明“道”是不時變化的。道大無邊無邊,浩瀚無比,又處在不時變化之中,一會兒是這個樣子,一會兒又是另外一個樣子,所以要給它取個名,就是叫“道”這個名字能夠,不叫這個名字,叫另外一個名字也能夠,說到基本,是“無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無名的“道”,產生了天、地;有了天、地(有名),又由此產生了人和萬物。由於根源的“道”是隨時隨地都在變化的(連名字都能夠變化),所以它產生的天、地、人、萬物也是不時變化的,這就請求人要順應這種變化,即客觀要契合客觀,因而人就有了客觀與客觀的問題,人的行爲也因而分爲兩種∶有爲與無爲。客觀上自以爲是,不思索客觀變化,這就是有爲。客觀上沒有個人想法,而是隨客觀的變化而變化,即順應自但是爲之,這就是無爲。做到無爲了,就能無不爲。那麼,人能否就能做到無爲呢?不能。

人是萬物之靈,原本也是客觀“道”產生的,但是人生來是不契合“道”的,爲什麼呢?由於人是個矛盾混合體,其中有私心願望,萬物之靈的這個“靈”被私心願望所限制,並不“靈驗”,不能順應“道”的變化。詳細表現就是客觀認識裏總有個人的一些不自然的東西與客觀不相契合。怎樣辦呢?這就要修道。修道就是協助人去掉不自然的東西,使人契合客觀,使客觀支配客觀,這樣人生坎坷就少,“是以聖人,無爲故無敗,無執故無失”,即修道修得好的人,做事做人都會變得順利不祥,所以“道”也就是一種人生,“萬事如意修道人”。

那麼,修道怎樣修呢?就是守靜背誦《道德經》。

“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人只要沒有私心願望,才幹守靜,這樣才幹體驗到“道”的微妙,從而順應和契合客觀的變化。有私心願望,就不能守靜,這樣就不能體驗到“道”的微妙,即使體驗到的,也是有限的,這樣人就很難契合客觀的變化,人生旅程就會呈現很多不如意的事情。所以修道就要修德,沒有個人想法,事事順客觀,這就是“德”,“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人只要去掉了私心願望,才幹放棄個人想法,而能做到事事順應客觀自然。那麼在理想生活中,就可以悲觀自由地處事爲人,而到達“無不爲”。

二、道性換人性,利益最大化

人生離不開利益,那《道德經》是怎樣對待利益的獲取呢?

經濟學理論認同這樣一個準繩∶人是理性的,人人都會在約束條件下最大化本身的利益。這自身是契合自然的,即契合“道”的。由於“道”的行爲特徵就是以最小的資源獲取最大的利益,這隻需研討一下各種生物體的內在設計和它們的代謝運轉及生物圈的散佈就會發現,這種現象比比皆是。但人對最大化本身利益的瞭解常常是願望與爭鬥,這就是人身上最典型的不契合“道”的特徵,即有爲的特徵,這在《道德經》的修道體系裏叫“人道”(也叫“人性”)。“反者,道之動”。“道性”就正好相反,是去欲、處下和不爭,曰“不爭而善勝”。由於人生來就是帶著一大堆潛能來到這個世界,潛能發揮的水平深淺決議著生命的質量上下。這些潛能是自然賦予的,人只要契合自然才幹最大水平地發揮潛能,同時也就能取得最大化的本身利益。而契合自然就要消弭願望,就要修德,進步道德程度,所以說提升“道德”是人最大化本身利益的最基本和最有效的行徑。

下面就分離《道德經》詳細地談一談。

三、勝利之道

修道是求“道”來塑造人的勝利天性的過程。人們常說,性格決議命運。修道就是調“道”的能量來描寫本人的內心世界,用道性換掉人性,從而使人的思想和言行與客觀世界相契合。

下面就特地地談一談契合“道”的思想與行爲有哪些。

1、“道”的行爲就是剛強不屈

“道常無爲,而無以爲。”“道”平常是不干預任何事情的,一旦要干預就沒有做不到的。闡明“道”做事,事事都是勝利的,由於“道法自然”,沒有哪一件事是不契合自然規律的。“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單獨運轉而不改動,循環往復地旋轉而不中止。闡明“道”做事是堅忍不拔、威武不屈的,任何干擾和阻撓都無濟於事,它總是持之以恆地行動下去。所以我們做事就要效法這種肉體,要做正確的事,契合客觀規律的事,要做時就下定一個必勝的決計,“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不論遇到什麼艱難都要不屈從,不論他人說什麼,都不要受影響,聚精會神、堅持到底。

“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意義是,人們所從事的事業,經常是在接近勝利的時分(也是最艱難的時分)失敗的,在完畢時也要和開端時那樣謹慎處之,這樣就不會失敗了。即在最艱難的時分,必需拿出開端時的決計和自信心,想方設法地去剋制艱難,所謂勝利者絕不放棄,放棄者絕不勝利,也就是“強行者有志”,這種質量就是契合“道”的,這種質量就能保證你勝利。

修道就是求“道”協助本人,使本人契合“道”的質量。

2、甘願付出,不求報答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衆人之所惡,故幾於道。”意義是,水之所以善是有利萬物生長並不爭功,它處於衆人都不願去的中央,所以最接近大道。爲什麼處在衆人都不願去中央還最接近大道呢?由於水原本是乾淨純真的,但爲了淨化他物而把本身弄得全是純淨,最後還要流到最低的中央,不再被人注重。所以爲了他人而犧牲本人,最後還落到人人都不願去、受輕視的中央,這種“甘願付出,不求報答”的肉體就是“道”的質量,這種質量在《道德經》裏也叫“懦弱”,即永遠把本人個人的私慾放在最懦弱的位置,而把付出放在最強大的中央,《道德經》寫道∶“天下莫懦弱於水,而攻剛強者,莫之能勝。”意義是,天下最懦弱的,莫過於水,用它去攻擊最剛強的,沒有不勝的。在剋制艱難時,水又變成最剛強的。《道德經》就是以水喻“道”,用水的懦弱與頑強來形容“道”的特性。我們人總是強調人要無私貢獻,無私就是私心願望要懦弱,貢獻就是付出的願望與力氣要強大。無私貢獻的肉體就是源於萬物根源的“道”的特性。爲什麼那些有著無私貢獻肉體的人做起事來總是會分發出蓬勃朝氣和無量力氣呢?由於他的肉體狀態契合了萬物根源“道”的特性。所以人生要勝利,就必需把“道”的特性(道性)變成本人內在的質量,永遠銘刻要讓本人物超所值,永遠想到本人所做的比本人想得到的要多得多,這樣人永遠就不會離勝利太遠。

關於《道德經》的讀後感篇7

老子真是我國辯論哲學的鼻祖,他的《道德經》充滿了辯證法。世人認爲《道德經》提倡無爲之學,實際上他是爲了有爲而提出無爲。“道常無爲而無不爲”,他認爲,君不爲,民纔有所爲。漢文帝與漢景帝尊黃老之學,實施清靜無爲、與民休息的政策,老百姓安居樂業,財富迅速積累起來,纔有文景之治的盛世。漢武帝則南征北戰,把財富都耗盡。可見無爲並非不爲,而是君不爲,老百姓就能多爲。

《道德經》強調要尊重自然法則,順勢而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就是規律,規律從自然而來,只有遵循自然法則,人才能有所爲。違背了自然規律,必然會受到懲罰。工業發展造成的環境污染,到今天才被大家認識。教育也是這樣,只有遵循教育規律,遵循兒童成長的規律,順其天性,因材施教,纔有成效。《道德經》說:“不言之教,無爲之益,天下希及之。”教育不是教師更多地施教於學生,而是讓學生自己學習,自己體會,收益會更大。

《道德經》以樸素的辯證方法論來審視世界,審視人生,多次強調“作而不辭,生而不有,爲而不恃,功而不居”。一個人要踏踏實實做事,不求華麗的辭藻;做了一點事,不能居功自恃,應該謙虛謹慎,正確對待自己。正確對待自己是最不容易的事,所以說“知人者智,知己者明”。許多人犯錯誤,往往是因爲缺乏自知之明,有了一點成績就忘乎所以;遇到一點挫折就失去信心。

《道德經》以辯證思維來審視人生的禍與福,所謂“禍兮福之所依,福兮禍之所伏”。所以人要居安思危,順利的時候要想到會遇到的各種挑戰,遇到困難的時候要想到前途的光明。《道德經》還告訴人們,有一點是可以避免因犯錯誤而招至禍害的,就是我們常常講的“知足常樂”。“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禍往往出於貪婪,現在的高官也好,小官也好,不都是因爲貪婪嗎?

《道德經》最後一章講:“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爲而不爭。”真實可信的話不華麗,華麗的辭藻不真實;善良的人不巧辯,巧辯的人不一定善良;真有知識的人不賣弄,認爲自己什麼都懂的人,其實不一定有知識;自然法則是讓萬物受益,而不傷害;高尚的人的準則是默默工作,而不去跟別人爭奪。我想我們應把它作爲座右銘:不聽華麗的辭藻、美麗的奉承;不炫耀自己,努力學習;認真工作,謙虛謹慎,爲人民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貢獻。

關於《道德經》的讀後感篇8

晚清名臣曾國藩說“不爲聖人,則爲禽獸。”孔子是儒家的開山鼻祖,被尊爲聖人。自古讀書人最欽佩最嚮往的就是成爲聖人。

那麼怎樣才能成爲聖人呢?聖人之師老子在《道德經》七十一章中有言道:“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聖人無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老子認爲聖人是無病的,即沒有錯誤,之所以能沒有錯誤,是因爲聖人把自己的錯誤當作一回大事,知道自己的錯誤就立即想辦法改正,於是錯誤就化爲烏有了。後來孔子也說過相似的話便是婦孺皆知的名言:“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爲知也。”

這樣要求聖人究竟對不對呢?先舉幾個例子。上古時期三皇堯舜禹當政時,官府前都設有一面鼓,供百姓擊鼓後當面對他們指出時政的弊病。朝野裏諫臣成羣,暢所欲言,執政者的過失因及時改正而政治清明,國泰民安,所以三人直到現在還被尊爲治政的大聖人。也聽說春秋時期的衛大夫賢臣蘧伯玉,每天都要反省前一天的錯誤,並記錄下來,警戒下次絕不重蹈覆轍。以至於到了他知天命的那年,前四十九年的過錯都被糾正,他憑着五十年的堅持硬是把自己鑄成完美無缺的聖人,也把衛國治理得井井有條,外安諸侯,內得民心。就是孔子也常常對他讚賞不已。接着就是在論語裏留下醒世名言的曾子,他說吾日三省吾身。不過他本人還真是一位言行一致的君子。

《孔子家語》裏有一則故事,說的是曾子被父親打了一頓,被打時他不但不勸父親住手,反而叫父親盡力打,還自以爲是孝。後來孔子指出他的行爲是愚孝,差點陷自己的父親於不義之中。曾子聽後恍然大悟,立刻承認自己“參罪大矣。”遂造孔子而謝過。這個故事中曾子先行愚孝而自以爲盡孝,用老子的話說就是“不知知“,是“病”;後來他在孔子的點破後能意識到錯誤是“病病”,最後他改正錯誤乃是“不病。”

從幾個例子看來,不論誰想成爲聖人,都得重複三個過程,一是普通人難免要犯錯誤;二是及時發現錯誤;三是改正錯誤;只有不斷地重複這三個過程,才能完成人格的昇華,從一條平庸的毛毛蟲羽化成靚麗的蝴蝶!

關於《道德經》的讀後感篇9

老子《道德經》的另一個廣博在於任何人讀之能夠感悟出個體自我領域內的內涵和外延。也就是每個人都能夠讀出自我貼切的答案和個體標準。

以上是從宏觀上對《道德經》的感受。而在微觀上,老子對自然存在、科學、宇宙守恆、人文、國家管理、戰爭、人性、生命、名利、權位甚至物理都有自我獨到精確和細緻的認識。

下方對《道德經》的某些段落、重要的文句與自我的觀念給出個人的感受:

(1)首句:“道可道,十分道;名可名,十分名。”

“道”能夠泛指,自然的方面能夠指自然規律,如:星系的運動軌道,物質的自然混成及固有的運動軌道和方式;人文方面能夠指人道、道德、人類發展的自然規律。

“可道”是指出宇宙自然規律的確定性和因果關係。也就是宇宙的自然規律的能夠被人類認可和確定的現象。

“十分道”又指出人類一旦用言語文字來表達就存在着不確定現象。用物理的觀念來分析就能夠認爲是一種動態的存在使一切都不確定。也能夠認爲是指出人類的有限性而難於道出自然界的全部或準確的自然動態。

“名可名”就是人類對一切現象的命名,名可名是老子認可了人類思想活動對自然的命名。另一方面,又用“十分名”區分了“人類的名”和“自然的不可名”。

所以這樣的一對排比句道出了宇宙無常和人類有常的界限。前面簡單的6個字“道可道,十分道”就道出了人類不一樣參照系下的各種理論體系的存在是一種自然存在的現象。

(2)“無爲而無所不爲”是一膾炙人口的名句。

無爲,不是字面上的直解不做任何事情,而是不做不貼合自然規律的事情。當你不做違反自然和違反社會規則的事件時,你所做的其它事件就是無所不爲。當然,在那裏對“什麼是違反自然和社會規律”的“無爲”事件的決定是務必具有各種層次的經驗和高度智慧。

舉一些在自然低層次且簡單的例子;例如:你不會游泳,就不要隻身跳入海里。不跳海就是一種“無爲”。這種不跳入水裏就是一種經驗的“無爲”,而這種無爲會給你的生命存在帶來關於該問題的保障,這種保障就是一種變相的“無所不爲”。上方舉的例子是較爲簡單而淺顯的例子,任何人都能夠根據經驗給出相應的、各種參差不一樣層次的“無爲”和“無所不爲”。

(3)人發地,地發天,天發道,道法自然。

這是一句用大小來定性宇宙存在的相互包容順序,個性是老子在那個時代能夠發現出了我們所看到的天被“道”所包容是一件十分了不起的宇宙觀。更有對宇宙的存在給出了終極的自然存在觀,而不是給出“神造”的自我臆測,這也是當時時代難能可貴的自然客觀存在觀念。

在這一章裏,還有一句話是“人也大”,這一句主要是對人類精神偉大的特指,換句話,能夠認爲,人類的精神思維世界能夠包容天地而存在。

(4)戰勝以喪禮處之。

老子在強兵反戰與孫子的戰略思想同出一轍,是以不戰而勝爲上上,而戰勝以喪禮處之。說明老子對生命的尊重和不得以而爲之的戰爭策略。

(5)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在這一句話裏,是很搞笑和抽象的。本解突出用現代物理的思路與之對應。爲何老子認爲三生萬物,是說明老子認可這個宇宙是隻有三樣最基本的東西嗎?那麼,尋找這三樣事件與現代物理學對應的是什麼?就個人的分析就是“運動”、“空間”、“自然力”這三樣;能夠認爲萬物都是這三個事件組織而成的事件,沒有更多於這三樣的東西存在。這是對三生萬物的物理分析。

從此能夠推出,二生三的物理好處。“二”就是“動”、“力”這二個事件的存在產生物質的“三”。三就是萬物。再往上推,“一生二”中的“一”指的是整體的宇宙,就是我們這一個宇宙,而宇宙是產生動、力這“二”個現象的根源,從物理學的角度分析,進一步能夠認爲動力互相轉換是自然存在的因果關係。

最後,老子認爲,道是宇宙存在的基本源頭,也能夠認定在自然角度上這個道是指特定的運動軌道。在人們對老子的分析中,主要認爲他的道,因此把他稱爲“道家”。其實,對於德,是老子不能忽略的另一個主要元素。德產生道和道產生德是互存的兩個基本元素,這也是81章用《道德經》命名的一個主要內涵。與之對應的是物理學上的《動力學》;能夠認爲道是由德決定的。對應於運動軌道是由力產生的物理現象。任何軌道如:導彈的運行軌道,物體的運動軌跡都脫離不了力的作用。也就是道是被力所決定的因果關係。反過來,力是由運動的道所產生的現象是人類難於直觀覺察到的事件。關於這一點,將來的物理學定會給與正確的認識。因此,宏觀地能夠認爲道德經能夠對應於動力學,這是從物理學方面給與抽象觀測的認定。由於當時動力學沒有得到普遍的認識和推廣,把“德”對應於“力”對於我們分析老子的自然科學觀或許會有點牽強附會。

然而,在社會科學方面,道德更多的是指人類社會的基本規範。由於人類更注重於社會問題,因而在社會上指人類遵從的社會公德是一種道。在人類道德方面,老子在社會公德提出了比孔子“以直報德”更高層次的“德”是“以怨報德”,關於這一方面的分析範文有很多的解釋更好,我就不在那裏進行更多的瞎扯。

另外老子對於宇宙自然的相對性、物極必反、中庸之道、道無常、柔弱剛濟、處事處世、大小上下、重輕強弱等等相對、絕對的分析都能給出最大參照系的分析和包容,甚至對不確定性、悖論的數學物理關係都能給出抽象的合理分析,這種分析雖然不能給出方程的確定性,然而卻能指出方程的不確定性問題。也就是他當時的思維能夠直達物理學目前的最高境界“不確定性原理”。

總而言之,《道德經》是在哪個時期,甚至在當代仍然不失爲一部對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人文科學直至“天人合一”的簡明而客觀的經典著作。

上方的分析僅僅是一家之言,着重用與當代物理學有一些必然聯繫的視角來分析,使之有以更寬的視角和不一樣於專業道家的分析來充實<道德經>的內涵。至於和各專家有南轅北轍的分析結論也正是《道德經》的魅力之所在。自然是簡單的,所以《道德經》本身也是簡單的,僅僅是他所包含的參照系是一個最大的參照系而已。這也是《道德經》的偉大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