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經典詩詞>詩經名句>

【薦】詩經讀後感

詩經名句 閱讀(2.94W)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詩經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薦】詩經讀後感

詩經讀後感1

中華經典——《詩經》是我國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中華文化藝術寶庫中的一顆燦爛的明珠。《詩經》作爲民族智慧與民族精神的載體,是人類文明最寶貴的精神財富,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魂與根。《詩經》所蘊含的寶貴哲理,可以成爲我們一生的文化資產。

今天,我讀了詩經中的名篇《碩鼠》。《碩鼠》是一首政治諷喻詩。這首詩運用比擬手法把壓榨人民的統治者惟妙惟肖地比作大老鼠,發誓要離開它,表現出了無比憤慨的階級對立情緒。這個比喻把剝削階級貪婪、殘忍、寄生的本性以及人民的反抗意識反映得淋漓盡致。同時,作者又加以誇張,突出了“碩鼠”由於貪吃而體態肥碩,藉以突出了剝削階級的貪得無厭,使形象更加鮮明、生動。

這首詩共分三章,每章八行。各章均重疊“碩鼠”,把剝削階級醜惡的面目揭露無餘,也強烈地抒發了被剝削者切齒痛恨他們的仇視情緒。令我爲之感慨萬千。

更爲重要的是,這首詩每章的末兩句“樂土樂土,爰得我所”表達了一種嚮往、追求沒有剝削、壓迫,充滿歡樂的人間樂土的社會理想。這就是人們抗拒階級壓迫和剝削、追求幸福生活和美好社會的思想感情。後世陶淵明《桃花源記》中的桃花源正是這樣一片樂土。

是啊!這些不勞而獲的人不種不獵,卻佔有大量財富,過着寄生的生活,而勞動者卻食不果腹、衣不蔽體,太不公平了!

勞動最光榮!我鄙視那些不勞而獲、巧取豪奪的人!!

詩經讀後感2

彼黍離離,彼稷之苗。行邁靡靡,中心搖搖。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彼黍離離,彼稷之穗。行邁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彼黍離離,彼稷之實。行邁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彼黍》是《詩經王風中的一首》這首詩是我在高中時期的課外讀物,當時只記得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知謂我何求。

讀到這首詩的時候我知道作者生活在周代,當時經過故都,發現以前繁華的都城已經變成了一片長滿荒草的田地。看到這一場景不禁心中感慨完全,滄海變桑田。

“彼稷之穗”,“彼稷之苗”,“彼稷之實”讓詩人陷入了沉重的悲傷之中,第三章反覆出現“行邁靡靡”,作者經過這片在故都上面生長起來的田地,心中非常悲傷,所以行動緩慢,用腳步遲緩說明了詩人心情的沉痛。

再一次讀了以後感到那種心痛,歷史無數次重演,朝代不斷更替,在歷史上很多宮殿都長埋地下,最終化成一片荒地。

那糜子一行行地排列,那高粱抽出穗來。詩人緩慢的走着,瞭解人的我的人都說我心裏很憂愁,而不瞭解的人都說我有什麼要求。遙遠的蒼天,這都是誰造成的呢?

在古代的士大夫憂國憂民,我們今天的人應該怎樣呢。我感到只有我們沒給人都努力,國家才能強盛,才能避免國家成爲廢墟的後果。

詩經讀後感3

從前的日子過得緩慢,三月嫁娶,七月耕作,九月裁衣……日子就這樣悠悠淌進詩裏。

相傳周代設有采詩之官,每年春天,搖着木鐸深入民間收集民間歌謠,整理後交給負責音樂之官譜曲,演唱給周太子聽,作爲施政的參考。如此,《詩經》也便流傳至今,雖失了舊時的曲調唱法,卻也保留下一份珍貴的文字材料,在這樣荒蕪的冬日給以真摯與溫暖。

桃花灼灼盛開的時候,衷心祝福出嫁的女子,說是“之子于歸,宜其家室”。可以想象嗎?千年之前的一片春日,就在三月桃花開得最盛的時節,縱使是不相識的人,看到這十里紅妝,聽到這鑼鼓喧天,也從心底寄予最誠摯的祝福——祝福這位美麗的新嫁娘啊,願你夫家和順、美滿、幸福。穿着綠色衣衫的時候,想到她曾親自理過,綠色的衣裳黃的裏,是你日日夜夜一針一線親手織來的呀。我們一起經歷了這麼多風風雨雨,你是樣樣都合我的心意,如今你卻不在了,我空對着這一件衣裳想你,萬般愁緒何處得解,何時得解?纔有了——“我思古人,曷維其已”、“我思古人,曷維其亡”此番真言,讀來實在叫人唏噓。站上城樓翹首待人的時候,心煩意亂到來來回回踱步。一個女子,面對自己的心上人可以做到這樣的等待,可以坦言“一日不見,如三月兮”,其中的真情可見一斑……

凡此種種,這一首首短小的樂章,這一份份沉重的情意,全部記錄進一本名叫“詩經”的小書裏,像是能把心都融化。

詩經讀後感4

與時下的國學熱無關,我小時侯是最頭疼上古文課的,我討厭老師枯燥的,討厭那些聽不懂的文言文,討厭岳陽樓記,心理很強,老師越是我我就乾脆不背,讓老師轟出教室。

我喜歡詩,但是我不喜歡的是。

人到中年,反倒開始閱讀自己從前很厭煩甚至的作品了,我清楚的記得自己當年是怎樣的因爲厭煩而學習這些古典作品。

我是怎樣喜歡詩經的呢?

原因很古怪,不是因爲百家講壇,也不是跟風,更不是象我的大多數同學那樣只是爲了完成作業,而是在我離開學校很多年以後,自己有幸來到了詩經中那些作品產生的地方,真正的在那裏住了一些時日,才真正的體會到了古典作品的可愛。

中原,我的故鄉。

在所有自己閱讀過的古典作品中,我最愛的是這一部。

原因是這本書裏有後來的中國文學作品中失去的淳樸與自然,與鄉土和的聯繫,也象很多年輕讀者喜歡的那樣,裏面有愛情的美妙詩篇,這些風裏的詩歌,比雅與頌更多的具有人性的美與真,詩經與離騷的區別就是與士大夫階層的區別。詩經裏也有對現實的不滿與揭露,但那是淳樸的,真摯的,發自內心的悲傷,而不是離騷中高高在上的哀民生。

文人的詩歌固然在藝術技巧與格律上更爲工整和雅緻,但是期間畢竟少了幾分純真,多了點個人的自憐。實際上,真正的大衆很少自憐,他們總忍即反,很少做無謂的思考,也敢於行動。在中國,能夠真正的成就實事的總是農民,他們空談和,要求的是要麼接受要麼。因爲在他們那裏有一種非常樸素的觀念,對現實也有更深刻的認識。我接觸的那些普通的工人和農人,都很少抱怨,絕對不會腸斷。

有時候,看多了複雜的東西,人們就嚮往單純。

詩經讀後感5

離別總是詩歌裏最傷感的主題,尤其是男兒被迫擱置兒女情長,爲國出征,這樣的離別更填一層悲壯之情。

還記得《周南·汝墳》裏,那個苦苦思念着在外服役的丈夫的女子嗎?男兒在外爲“王室”奔命,她在家裏卻食無味、寢不眠,日思夜想。

這首《擊鼓》則以出征在外的丈夫的視角,與之遙相呼應。他用不乏愁怨的口吻,敘述了隨軍出征中的慌亂與危險,回憶起出征前與愛人分離的場面來。他緊握着姑娘的手,對她立下誓言:倘若我能回來,一定與你白頭到老,生則同居,死則同穴,今生今世,永不分離!

嗯,用現在話說就是:等打完這仗我就回老家結婚……

可能所有的flag,立得越堅決就太容易倒吧。所以他只能悲痛疾呼:距離太遠,相會太難;分別太久,我怕一不小心就再也回不去了,難以履行我的誓言。

我們讀歷史,往往只能看得到王侯將相之間的戰爭與和平。但在歷史的聚光燈找不到的地方,卻有無數不爲人知卻感人肺腑的悲歡離合。

也許我們從史書寥寥幾行的記載裏,看到的只是貴族操縱戰爭時的縱橫捭闔,可這些民間流傳下來的詩歌,卻從一個個小人物的視角,爲我們還原了一段不一樣的歷史,告訴我們,他們不是作爲故事的襯托、甚至僅僅作爲統計勝負結果時的龐大數字的一個小分子,而是有血有肉、有情且至深的真實的存在過。

也許,與李白的那首膾炙人口的《子夜吳歌》對比來讀,更能體會這種戰爭中離別帶給普通家庭的複雜情感: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詩經讀後感6

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倫這三個古國的文明早已衰落並消失,只有古中國的文明保留了下來,並得到了發展,在經過長期的歷史積後澱形成了今天的中華文化,因此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而在這無邊的中華文化大海中,有一顆金子之重在閃閃發光,不曾黯淡,那就是——《詩經》。

《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經總集。現存的《詩經》共收錄詩歌305篇,包括西周初年都春秋中葉共500餘年的名歌和朝廟樂章,傳統上分爲風、雅、頌三類。西周到春秋中葉的民風較爲開放,人們一般都用詩歌直白的表達自己最真實的情感,因此從《詩經》中可以窺得當時的民風民情。其中最爲人們所喜歡的是他的愛情詩

《關雎》是爲人們所主旨的一首詩,“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美好的女子是青年的好妻子,爲此青年“琴瑟友之”、“鐘鼓樂之”,結果“求之不得,寤寐思服”、“輾轉反側”。這首是描述了一個男子爲追求心愛美好的女子使勁渾身解數,表達了男女之間最爲純潔的愛情。類似表達純潔愛情的詩歌還有《靜女》、《木瓜》等,當然愛情不都是美好的,因此也有《氓》這類的怨婦詩。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歸,雨雪霏霏。行道遲遲,載渴載飢。我心傷悲,莫知我哀”,這幾句詩出自《采薇》。男子很早就去戍邊守關,邊關的軍旅生活是艱苦的,性命沒有保障、生活條件差這些都是其次,更爲難過的是無邊無際的孤獨,在邊關沒人慰問、沒人關心、沒有家人的消息,心是空的!等到終於可以回家時,一切已經物是人非,自己也不再年輕,心情是沉重的,開頭的幾句試形容的就是他的心情。這首詩寫出了廣大將士戍邊的辛酸。

詩經讀後感7

第一次讀到“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我就被他短小精緻的詩句所吸引.不禁被它那清新、高雅、和諧、神祕的氣質所吸引,愛不釋手.

一首首清新而高雅的詩,講述着一個個動人的故事.我彷彿被帶到了遙遠的國度,歷史又重新展現在我的眼前:恍恍惚惚,若隱若現,神祕而悠遠……我彷彿聽到了來自遠古的聲音,隱隱約約,斷斷續續,彷彿要告訴我什麼……也許是歷史,也許是故事,也許是未來,也許是別的什麼.

閱讀《詩經》,我看不到古時人們的閉塞,愚昧與保守,我看到的盡是愛,智慧,自然,希望與陽光.一切美好的詞彙,美好的事物,美好的情感……充溢着每一首詩.那麼和諧,那麼執著,那麼崇高,那麼聖潔,每一首詩都是一首動聽的歌,每一首詩都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每一首詩都擁有一個美麗而高尚的靈魂.

睿智、沉靜,是詩人的性格,含蓄,樸素而又精緻,是詩的語言,詩人用詩的形式,抒寫的卻是他們並不平靜的心靈.對愛的自主追求,對自由的渴望,對正義的崇奉……每一種感情都是如此的強烈,如此的真切;每一顆心都是如此的善良,如此的虔誠.

愛,自由,正義,是《詩經》永恆的主題,這也是生命永恆的主題.閉上眼睛,用心靜靜地聆聽,你可以聽得到——那來自遠古的心靈的呼喚.

詩經讀後感8

我們真的應該慶幸我們擁有了這麼一部古老的詩集,在歲月長河中穿行的過程中,周圍的空氣和他摩擦,已經形成了巨大的電光雷火.四字的組合,就是中國文化的方陣,四聲鏗鏘,擲地有聲;賦比興的成熟,拓展想象,催生情感,我們的腦海一朵朵思維浪花耀眼生光;淑女形象,古典情節,凝聚成一塊塊富有意味的礁石,屹立成林,璀璨生花.

可是,現在,我們的河流面臨着斷流的困境.漢字在電腦文化面前大有退縮爲只有語言符號功能的磚頭,齊整規一,用來堆砌同一種類的高樓大廈,詩意被用來嘲笑不懂事故的瘋子.那位伊人在哪裏?還有沒有蒹葭之岸?那種蘊藉綿長的情致哪裏去了?我們的生命除了鈔票還剩神麼?

這也是一條母親河,發源於兩千多年前的中國先民的心靈中,經風雨,歷磨難,成爲中華民族生命皈依的文化、情感、審美的大河.我們是這條河裏的一條魚,因爲宿命的連接,我們無法超越水源而存活.不少魚認爲,自己已經成爲了一隻鷹,天空是自己的家鄉和歸宿.但是,他們忘了,作爲我們不能長出翅膀,這是我們生存於天空的劣勢卻是生存於大河的優勢.回到大河,我們快樂無比.一條魚的生命靈魂裏只能有一條大河,其他的水源都是暫時的棲身繁衍之地.

《詩經》是我們文化、情感、審美的“聖經”,是一種生命基因,一種靈魂酵母,《詩經》是我們的另一條母親河.我們彼此的區別僅僅在於,君住大河頭,我住大河尾,我們共飲一河水.

長江已經被我們轉化用做照明瞭,因爲我們的黑夜太漫長了;而我們現在的心情越來越浮躁,我們的情懷越來越失去古典意味,我們因爲進步而越來越不快樂.

《詩經》之河斷流之日,中國文化被截斷之時!

詩經讀後感9

這是一首出嫁的衛國貴族女子思歸不得的詩歌。

首章從河流起興。這裏的泉水,是一個專屬名詞,專指一條叫“泉水”的河流。它是淇水的支流,而衛國的國都就在淇水之畔。所以她以泉水匯聚到淇水來起興,表達它這個嫁到外地的女兒,盼望回到故鄉衛國的心情。

第二章是回憶當年出嫁時候的情形,如何與父母親戚依依不捨。第三章寫的是歸寧的情形,如何重新裝飾她出嫁時乘來的馬車,要告別婆家回孃家了。

最末章把這種思歸故鄉的心情提升到了憂愁家國的高度。一句“思須與漕”,點明瞭她爲何而嘆息憂愁。學者認爲,“須”即是“沫”,這是商王朝的舊都(也就是商紂王的朝歌),也是衛國始封之地。衛國是周王朝在原來商朝的國都地區建立的諸侯國,以之來控制、監視殷商遺民的。後來衛國國都幾次遷移。到了春秋時期,河北的狄族勢力猖獗,常常入侵周王朝的諸侯國,衛國一度被滅國,在齊國的扶持之下才南遷到了“漕”地,建立了新的都城。

這句“思須與漕”,把衛國立國之初的興盛和現在國破家亡的衰落進行了強烈的對比,於是她思歸故國就不再侷限於兒女情長的層次了,突出了亂世之中,國家命運和個人的命運都如浮萍一般朝不保夕,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這種有家不能回的蒼涼之感才顯得尤爲沉重。

詩經讀後感10

國風召南鵲巢

先秦:佚名

維鵲有巢,維鳩居之。之子于歸,百兩御之。

維鵲有巢,維鳩方之。之子于歸,百兩將之。

維鵲有巢,維鳩盈之。之子于歸,百兩成之。

這是一首婚禮上唱賀的喜歌。可以看出,這是一場盛大而奢華的婚禮:百兩御之百兩將之百兩成之。男家派百輛車馬迎娶,女家派百輛車馬送親,衆賓客用百輛車馬見證他們結合。

也許在這裏的百兩隻是個虛指之數,但仍然能完美體現出這場婚禮的隆重。可是問題的重點再於這場婚禮的男女主人公是誰?鵲和鳩到底指的是什麼人?什麼身份?

一種解釋是:鵲爲男方,蓋好了房子,迎娶鳩這位女人住進來,居之方之盈之,證明這個雀巢是鳩最好的歸宿。這也告訴我們婚嫁中男方需得準備供鳩居住的房子。

另一種解釋是:鵲並不指男方,而是指男方的原配夫人。鵲辛辛苦苦經營的巢,被鳩這個後進門的妾或平妻佔據,而且是用一場空前浩大的婚禮來宣告鳩的勝利。

不論那種解釋,都不能否認這首詩是婚禮進行曲的存在。本詩從御之將之成之的順序,逐一羅列,敘述了這場婚禮是如何被衆人見證,如何神聖不可推翻。

如果是前者,無疑表達的是一種喜悅和祝福。如果是後者,則體現了一位妻子眼睜睜看他娶別人、眼睜睜看他入了洞房門的怨憤和絕望,用多數人喧鬧來映襯一個人的悲哀。

本詩運用了以點代面的手法,一場婚禮何其繁縟,而作者只從百兩車馬來做描述點,而不是面面俱到的描述婚禮細節。這種手法做到了所謂的四兩撥千斤妙處。

用三個百兩體現婚禮的熱鬧,更凸顯出另一方的清冷寂寞。嚴重的反差,既表達的鵲無聲的悲哀,做到了大音希聲的功效,也揭示出一夫多妻的男權社會之醜陋。

詩經讀後感11

國風·周南·汝墳

先秦:佚名

遵彼汝墳,伐其條枚。未見君子,惄如調饑。

遵彼汝墳,伐其條肄。既見君子,不我遐棄。

魴魚赬尾,王室如毀。雖則如毀,父母孔邇。

本詩寫的是一對夫妻因國家發生戰事而長久分離,好不容易團聚卻又要分開。從側面表現出當時的社會動亂,造成民不聊生的悲苦局面。也體現出一個民族的堅韌本性。

詩的第一節寫:一位婦女,順着汝水的堤岸砍柴。日復一日,直到把堤岸上能砍的枝條都砍了,仍然沒看到自己的“君子”,也就是自己的丈夫。那麼“君子”去哪裏了?給人們留了懸疑。

第二節講這名婦女砍完汝水岸堤上的喬木和灌木枝條後,又開始砍這些木本植物新長出的枝條一一“肄”時,終於看到了自己的君子。此時,女子心中長嘆:他沒有用死亡或背叛遺棄我!

這種煎熬對一名長期孤獨如“調飢”且從事繁重體力勞動的女人,是何等痛苦!然而剛回來的丈夫卻告訴她,自己還要走:王室一一也就是國家,如同拖着燃燒的尾巴之魴魚,自己就是從軍匹夫。

面對動盪的時局,長期的戰亂使得女子百般不願讓“君子”再度離開,卻又無法從自己的角度挽留,只能弱弱地說:“就算國家有威難但是你就在家中離父母總歸近點吧。”

詩中女子藉助父母期望丈夫就在家中的說法,完全體現了她內心的渴望和恐懼。然而在“王室如燬”的周朝末年,這樣的悲哀何止千萬,以至於後來周朝轟然而滅。只是苦了百姓。文:錦夢素心

詩經讀後感12

《詩經》這篇文章主要講了:《詩經》最初被稱爲《詩》,後來又被漢代的讀書人改名叫《詩經》、《詩三百》。《詩經》裏的內容,也就是歌曲的歌詞。《詩經》中的樂歌,主要用途就是作爲各種典禮的一部分,娛樂,表達對於社會和政治問題的看法。後來,《詩經》成了貴族人士必需的文化素養。

讀了《詩經》這篇文章,令我感受頗豐。我一看到“詩”這個字,就想到了一個詩句“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句詩是家喻戶曉、耳熟能詳的詩句。它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寫的,表達了他思念家鄉的.感情。

從小,我和“詩”就有了不解之緣。媽媽曾經跟我說過,我剛開始學說話的時候媽媽就經常教我背詩,當時是爲了讓我多說話。也許就是從那時候開始我對詩開始有了興趣。上了國小之後,我接觸和背誦的詩歌更多了。有《水調歌頭》、《望天門山》、《馬說》、《愛蓮說》等各種題材的詩歌。但我最喜歡的還是呂老師剛剛給我們介紹的《木蘭詩》了。

《木蘭詩》是介紹弱女子花木蘭替父親從軍的故事。每每背到“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爲市鞍馬,從此替爺徵。”這句詩的時候,我就能感受到木蘭主動替父親從軍那種孝順之情,令我很敬佩。但是每每背到“旦辭爺孃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孃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這句詩的時候,我又感到很心酸。我能感受到,木蘭一個弱女子去替父親從軍打仗,一定很危險,所以時常想念自己的父母。

每首詩都有它自己的寓意,這正是我對詩感興趣的地方。

孔子云:“不學《詩》,無以言。”所以我以後還要多讀古詩,豐富自己的知識和文化,長大做個有才華的人。

詩經讀後感13

《詩經》是我國古代五經之一。其中它按音樂劃分爲三個類別:風、雅、頌。而我最喜歡的一篇莫過於十五《國風》中的《蒹葭》。

《蒹葭》一詩雖然看似平常,宛如於《詩經》中三種表現手法中的“賦”(平鋪直敘),但如果細細品讀,會深感意味深長。它講述的是:一位玉樹臨風的美男在蘆葦邊隱隱約約地看見了一位楚楚動人的花季少女在湖中央,從而不顧一切去追尋她。

就是這麼一個簡單的故事,但如果細細品味,就會發現文中的“伊人”不僅是指清純的少女,也泛指生活中的理想。而美男追尋的路程,又可看作是尋求理想的艱難長途。這麼一來《蒹葭》不再是“賦”;而是“興”(藉助其它事物爲所詠之內容作鋪墊),是激勵我們的壯美詩篇呀!

從中告訴我們要爲自己的理想不斷地努力努力,再努力。而再看看我自己,每次都說要寫一本書,但哪一次,我是堅持把書寫完的呢?還不是都只開了個頭,就放棄了呢?正如屈原所說“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缺少的不正是恆心嗎?所以要想成功能不有毅力,有恆心嗎?恆心是成功之根本,之源泉!要想成功必需有恆心;必需堅持不懈!有了恆心,不但能成功而能起到事半功倍!

魯迅先生曾對《老子》一書作出了這樣的評價:“不讀《老子》不知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諦。”而我想說:“不讀《詩經》,不知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諦!”

詩經讀後感14

這是《詩經·衛風·竹竿》裏的一句:“淇水在右,泉源在左。巧笑之瑳,佩玉之儺。”

在《詩經》中有很多我喜歡的篇章,如《子衿》、《雞鳴》、《葛生》、《蒹葭》、《采薇》……《竹竿》比起前者並不是更負盛名,恰恰相反,它可以說並不是很有名聲,廣爲人知的篇章。它的詞句也不算最優美的,事實上在《詩經》內的大部分詩句也都偏向質樸清雅。可我依然選擇《竹竿》裏的一個短句“淇水在右”來作爲新摘錄本的題目。

《竹竿》大致敘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名衛國女子出嫁遠離故鄉,她回憶起家鄉的河流,少女時出遊的情景,但現在已遠離了這些回憶,只能駕車出遊,以解思鄉之愁了。因而我覺得這首詩很動人。那衛國女子懷念故鄉,也是在懷念着故人,少年時玩耍嬉戲的快樂回憶啊,她悲嘆着,許是在嘆時光吧?

我發覺,世人的年華,也終像那條淇水。沿着河畔歡快地跑過去,就再無回來的路可尋了。我們的“成長”,也是如此,總會遺失什麼寶物,很久很久以後才驚悟沒有好好地揮別。可是沒事的啊,請你看那“淇水在右”。故鄉的河流,一直在你身旁同行。

至於爲什麼是“淇水在右”,而不是同篇的“淇水滺滺”,這是因爲我的小私心啦。我的故鄉在南方的城,而我是南方的人。“水以北爲左,南爲右。”淇水是向着南方而流的。僅管我知道淇水離南城並不近,也只是位置靠南面而已,並不是真的流到南城來,只是我的一廂情願罷了。古代,南方是蠻荒之地,而現在我只願傍故鄉南城而居。

淇水在右,是寄託着我無數想象和美夢,感悟和思緒的詩篇呢,所以我私自決定把它作爲我的摘錄本的名字。還但願原作者不要介意。

詩經讀後感15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歸曰歸,歲亦莫止。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啓居,玁狁之故......”

豌豆我採了又採,即使採完了,又會長出來的,要不是因爲獫猶的緣故,我不會長期鎮守在邊境地區,而是回到故鄉。這是《采薇》第一章大概的解釋。

《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歷史永久,蒐集了從西周到春秋戰國時期的詩歌。《詩經》大概有300多首,都是由孔子和君吉甫從民間和皇室上收集並編制而成的。之所以稱爲《詩經》是因爲漢武帝把詩、書、禮、易、春秋化爲五經的緣故,就是大家所說的四書五經中的五經。

《詩經》的內容分爲三部分:第一部分是風,風在詩經裏面包括了15個地方,也就是15國風。比如說我們所熟悉的《兼葭》,就是秦風類型;第二部分是雅,分爲大雅和小雅,小雅比較容易懂,而《采薇》就是《小雅鹿鳴之什》裏面的,那麼大雅呢?晦澀難懂,需要有很高的文言基礎的人才能領悟;第三部分是頌,頌主要用來讚美國家的或是舉行祭祀儀式上用的。

《采薇》是一首鎮守邊疆的士兵返鄉的詩。講述的是一個士兵以採豌豆爲開頭來抒發相思之情。這首詩經專家考證創作於西周時期,不過,可惜作者不詳,因爲先秦時期的作家一般都是不留名的。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是六年級語文書中《采薇》的節選,被譽爲詩經中寫的最有名的詩句之一。寫出了出征和回鄉中的景物和情懷。被很多古人引用,是一段以樂景寫哀情,又以哀景寫樂情的典範。對比了出征前的楊柳依依和現在的大雪紛飛,來說明自己離家之久,思念之深。

經常讀詩帶給我很多不同的感受,大概思念家鄉和懷念親人是我們中國人永不褪色的記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