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經部>詩經>

詩經采薇讀後感

詩經 閱讀(7.46K)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以後,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吧,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詩經采薇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詩經采薇讀後感

詩經采薇讀後感篇1

《采薇》是《詩經》中的名篇,這首詩就是一個戍邊的士兵久歷艱苦,在還家的路上又飽受飢寒,痛定思痛後悲傷心情的真實寫照。這首詩描寫了周人嚮往和平穩定的生活環境,對戰爭的厭倦。北方遊牧民族侵犯周朝,士兵爲保家衛國而出征。出征前“楊柳依依”,惜別之情溢於言表。三年後,生還歸來之時“雨雪霏霏”,戰後蕭索破敗之景頓時躍然紙上,悲悽之感猶然而生。

從戍邊者思鄉的悲歌中,感悟個體生命的無能與嘆息。在保家衛國的精神中,感受個體精神境界對於自然生命的超越。歸途中感受個體生命對苦難的體認,《采薇》通過情緒詩意般的流露和宣泄,提出了一個冷峻的理性思考。生命的解讀。在浩瀚博大永恆的宇宙中,人渺小的不及一粒微塵,人來這個世界的時候不是自己的選擇,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也不是自己的選擇。同樣在生存期間,雖然有生存的意識,所謂生存的權利,但你同樣沒有生存方式的選擇。人類不過是裝在宇宙這個化學試驗瓶中的最微小的一個不等於零的分子,瓶中任何元素的變化,都會影響到人的變化。不管是天災,還是人禍,都會使生命的個體陷入困境。《采薇》中的主人公一場戰爭將他無辜的捲入。他只有一個小小的願望--回家,卻難以實現。戰爭給予他的生存體驗是既痛苦而又興奮的。在這裏作者沒有寫戰爭中流淌的鮮血,殘缺的人體,扭曲的面孔,燃燒的戰火,堆積的死體。是因爲人在社會主流意識的洗禮中短時間會被矇蔽,而只是展現了他來自羣體意識的興奮“維常之花,·君子之車·,四牡業業,象弭魚服,”讓他體驗了從未有過的榮光和威風。同時也給他帶來無限的思家的苦痛。戰爭結束了,經過了生命的苦苦掙扎,他還是他,“載飢載餓”。試問戰爭對他究竟有什麼意義呢?不過是一種經歷,一種體驗而已。而這種經歷與體驗原本就不是他的選擇,即使他想選擇也選擇不了。任何生物只能是自然的選擇,而選擇不了自然。

這首詩的主題是嚴肅的。獫狁的兇悍,周家軍士嚴陣以待,作者以戍役軍士的身份描述了以天子之命將帥、遣戍役,守衛邊疆,軍旅的嚴肅威武,生活的緊張艱辛。作者的愛國情懷是通過對獫狁的仇恨來表現的。更是通過對他們忠於職守的敘述——“不遑啓居”、“不遑啓處”、“豈敢定居”、“豈不日戒”和他們內心極度思鄉的強烈對比來表現的。全詩再襯以動人的自然景物的描寫:薇之生,薇之柔,薇之剛,棠棣花開,依依楊柳,霏霏雨雪,都烘托了軍士們“日戒”的生活,心裏卻是思歸的情愫,這裏寫的都是將士們真真實實的思想,憂傷的情調並不降低本篇作爲愛國詩篇的價值,恰恰相反是表現了人們的純真樸實,合情合理的思想內容和情感,也正是這種純正的真實性,賦予了這首詩強盛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籠罩全篇的情感主調是悲傷的家園之思。這首詩的可貴之處在於,它作爲邊塞體裁的鼻祖,內容卻沒有僅僅停留在愛國這一片面情懷的抒發,而是真實熱烈地表達了戌邊從戎的艱苦與憂愁。

《采薇》主導情致的典型意義,不是抒發遣戍役勸將士的戰鬥之情,而是將王朝與蠻族的戰爭衝突退隱爲背景,將從屬於國家軍事行動的個人從戰場上分離出來,通過歸途的追述集中表現戍卒們久戍難歸、憂心如焚的內心世界,從而表現周人對戰爭的厭惡和反感。《采薇》,似可稱爲千古厭戰詩之祖。

詩經采薇讀後感篇2

之前並沒有讀過《采薇》這類的改編神話或歷史小故事的文章,我不喜歡這種文章,好像把原着改了,也沒有更多的令人驚喜之處,反而有點無趣。這次無可奈何,我就去認真的看了,原來魯迅還真不是隨便寫寫的,證實了那一句“存在即合理的”的哲言!

在原着中,史上叔齊和伯夷是商代小國孤竹國的公子,他們在周武王建立周朝後決定不吃周朝的糧食,於是餓死在首陽山上。在原着中,作者褒讚着叔齊和伯夷的錚錚骨氣和“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節氣。而在魯迅的小說中,采薇中的主人公叔齊和伯夷很明顯是以他們爲原型,不過魯迅把他們用在小說中不是取他們的骨氣,而是用他們的不知變通來諷刺世人。

伯夷和叔齊是商末遼陽孤竹君的'大兒子和三兒子,這從他們的名字可以看出他們的排行。孤竹君死後本來是叔齊當國君,但叔齊是個講孝悌的,覺得不應該奪了大哥伯夷的王位,所以離開了;而伯夷呢,是講仁的,認爲竟然父王要三弟繼位一定要遵守,而如今三弟要讓位,他不願接受也覺得無法解決所以逃離了。最後兩兄弟竟然在流浪途中相遇了,索性結伴而行,後來被周文王收留了養老。但後來周文王的兒子周武王要伐紂,伯夷和叔齊覺得不孝不仁,所以據食周粟,避走首陽山。在這之前,他們兩個還專門跑到周武王面前罵他不孝不仁。

伯夷叔齊兩兄弟流落首陽山,無以爲食,就薇而食。伯夷叔齊因采薇達到拒食周粟突顯其仁孝的目的,最後又因采薇而死。因爲四海之濱莫非王土,即使野菜也是周武王的,無論他們逃到哪裏,都要食周粟。當他們意識到這一點,才明白他們一直在逃避和自欺欺人,多麼可笑和愚蠢,唯有一死才能真正地拒食周粟,所以他們餓死了。即使餓死了,還是被人們嘲笑。因爲拿掉那最後稻草的人,就是一個鄉紳的丫頭阿金姐,爲了開脫自己的責任,就編造了一個謊言,說伯夷和叔齊因爲鹿肉而死的,給他們的死安了一個惡名。

雖然我對叔齊和伯夷最後的死有點憐惜,事實上,他們並沒有做錯社麼,只是在堅持自己的心而已,最後可以說是爲堅持而丟了性命,可卻無辜的被世人抹黑,但是在我們這個時代來說,他們是真的很不會變通,墨守成規,只能用這麼一句話來說,“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另一方面,處於魯迅那個時代,在采薇中,叔齊和伯夷是必須死的,他們必須爲他們的固執和盲目守舊而付出代價。這也是魯迅像通過文章傳遞給那個混亂時代的麻木迷茫的人們的忠告:“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那個時候,中國正處於無產階級革命鬥爭時期,很多民衆因不識字,不知時勢,不問國事,堅守舊時規矩,不能接受新思想。當然也有很多被八股毒害多年的讀書人對新思想抱以懷疑否定的心態。人們就慣於受老規矩的拘囿,從而形成一種思維定勢,什麼都按老規矩辦事,而不知根據事物和時代的發展變化而加以變通。按現代的話說就是不能與時俱進,這對於一個新的中國的建立是不利的。采薇在警醒世人,開闊思想這方面有着很大作用。其一,運用白話文,故事短淺,容易讓更多的百姓接受,潛移默化的接受新文化的薰陶。其二,史上的伯夷和叔齊的故事,讀書人很熟悉,魯迅從另一個角度評價他們,對比之下,給世人一個思想衝擊。因此,我覺得《采薇》還是挺有現實主義的風格。

我的目光短淺,就只能看到這了,可是我相信魯迅先生的目的遠遠不止這樣。但是,僅僅從我看得這些來看,《采薇》並不是一本無趣或者是我用的文章,只有深入寫作的背景才能瞭解其中的蘊意深遠。突然間,我想起,從前我認爲無用的書,是不是我沒理解到它的真正含義,只是淺獲表意,卻沾沾自喜。真是很是慚愧!

詩經采薇讀後感篇3

《采薇》一詩寫西周時期一位飽嘗服役思家之苦的戍邊戰士在歸途中所思所想,敘述了他轉戰邊陲的艱苦生活,表達了他愛國戀家、憂時傷事的感情。

全詩共分六章,前三章以倒敘的方式,回憶了征戰的苦況。這位戍邊戰士長期遠離家室,戎馬倥傯。軍旅生活是那麼艱苦,駐守地轉移不定,王室公事無休無止,戰士們無暇休息,有時還得采薇充飢。對此,難免怨嗟,產生渴望返回故鄉之情,但爲了抵禦狁的侵擾,爲了實現邊境早日安定,戰士們堅持下來,恰當地處理了個人憂傷痛苦與保衛疆土的矛盾。

四、五兩章筆鋒陡轉,描寫邊防將士出征威儀,全篇氣勢爲之一振。先以自問自答的形式,流露出出征將士們雄糾糾氣昂昂的自豪感。接下來對戰車以及弓箭的描寫,顯示出將士們裝備的精良和高度警惕的精神狀態,使主人公的愛國思想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末章憶昔傷今。“昔我”兩句以樂景寫哀,“今我”兩句以哀景寫樂。然而在九死一生歸來之際,慶幸之餘,難免痛定思痛;加之歸途艱難,又飢又渴,怎不悲從中來呢!

此詩選自《小雅》,卻與《國風》同樣運用了重疊的句式與比興的手法。如前三章的重章疊句中,以薇的生長過程襯托離家日久企盼早歸之情,異常生動妥貼。第四章以常棣盛開象徵軍容之壯、軍威之嚴,新警奇特。末章“昔我”四句,分別抒寫當年出征和此日生還這兩種特定時刻的景物和情懷,言淺意深,情景交融,歷來被認爲是《詩經》中最有名的詩句。

詩經采薇讀後感篇4

讀完《采薇》之後,我有種深深震撼的感覺。《采薇》通過一些詩歌悲鳴向我們提出了一個發人深省地問題,是關於人生命的解讀。

在浩瀚的宇宙當中,人就像是一粒塵土渺小。人無法選擇來到這個世界上,更加難以全然掌控自己生命的軌跡。

在這個世界當中,作爲個體的人要面臨着生存挑戰,面對生存方式的選擇。無論如何,人生總不會一帆風順,遭遇順境與逆境當中,人一步步變得更加強韌。如《采薇》的主人公一樣,當人捲入一場戰爭以後,人的渺小就展現出來了。

最終戰爭結束了,而主人公依舊是那個人,依舊要爲生活苦苦奮鬥掙扎,試問如《采薇》主人公這樣的人生意義在於什麼?其實,人生就不過是一場體驗而已,然而這樣的體驗原本就不是這個人的選擇,而是自然的選擇。自然能夠選擇人,而人始終選擇不了自然。

我想《采薇》恰是要告訴我們,生命是脆弱的,我們應該懂得在有限的生命當中努力生存,營造一個屬於自身生命的精彩時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