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勵志>職場勵志>

個人工作勵志文章

職場勵志 閱讀(2.2W)

有條件的職場朋友可以找一些個人工作勵志文章來看看,總會有所收穫的,那麼個人工作勵志文章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個人工作勵志文章

個人工作勵志文章篇1:公司請你來幹嘛

身在職場必須思考的問題

請您來是解決問題而不是製造問題,如果您不能發現問題或解決不了問題,您本人就是一個問題。

您能解決多大的問題,您就坐多高的位子;您能解決多少問題,您就能拿多少薪水。

讓解決問題的人高升;讓製造問題的人讓位;讓抱怨問題的人下課。

問題就是您的機會

公司的問題:就是您改善的機會;

客戶的問題:就是您提供服務的機會;

自己的問題:就是您成長的機會;

同事的問題:就是您提供支持建立合作的機會;

領導的問題:就是您積極解決獲得信任的機會;

競爭對手的問題;就是您變強的機會。

不要輕易離開團隊,否則您要從零做起

不要老想着做不順就放棄,哪個團隊都有問題,哪個團隊都有優點。

跟對領導很重要,願意教您的,放手讓您做的領導,絕對要珍惜。

團隊的問題就是您脫穎而出的機會,抱怨和埋怨團隊就是打自己耳光,說自己無能,更是在放棄機會!

心懷感恩之心,感謝系統給您平臺,感謝夥伴給您配合。

創造利潤是您存在的核心價值,創業不是做慈善。

遇到問題請先思考,只反映問題是初級水平,思考並解決問題纔是高級水平。

誰能最後享受勝利成果?

第一:能始終跟着團隊一起成長的人。

第二:對團隊的前景始終看好的人。

第三:在團隊不斷的探索中能找到自己位置的人。

第四:爲了團隊新的目標不斷學習新東西的人。

第五:抗壓能力強且耐性的人。

第六:與團隊同心同德、同舟共濟、同甘共苦的人。

第七:不計較個人得失,顧全大局的人。

第八:雄心博大,德才兼備,有奉獻的人!

只爲成功找方法,不爲失敗找藉口

您的責任就是您的方向;您的經歷就是您的資本;您的性格就是您的命運。

複雜的事情簡單做,您就是專家;簡單的事情重複做,您就是行家;重複的事用心做,您就是贏家。

美好是屬於自信者的,機會是屬於開拓者的,奇蹟是屬於執着者的!

您若不想做,總會找到藉口;您若真想做,總會找到方法!

對領導而言:愛他就嚴格要求他!

對您有嚴格要求的領導,纔是能真正幫助您成長的好領導,使我痛苦者,必使我強大!

任何強大的公司都不會給下屬安全感,用最殘忍方式激發每個人變得強大,自強不息!

凡事想辦法給下屬安全感的公司都會毀滅的,因爲再強大的人,在溫順的環境中都會失去狼性!

凡事想辦法逼出員工能力,開發員工潛力的公司都會升騰不息,因爲在這種環境下,要麼變成狼,要麼被狼吃掉!

最不給員工安全感的公司,其實給了真正的安全感,因爲逼出了他們的強大,逼出了他們的成長,也因此他們有了未來!

如果真的愛您的下屬,就考覈他,要求他,高要求,高目標,高標準,逼迫他成長;低標準養了一羣小綿羊、老油條,小白兔。這是對下屬最大的不負責任,因爲這隻會助長他們的任性、嫉妒、懶惰!

讓您的下屬因爲您而成長,擁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並具備了完善的品行。

個人工作勵志文章篇2:職場的成功是理念與習慣的成功

文/程建崗

職場的成功,歸根到底是理念與習慣的成功

作爲清華經管學院職業發展中心(CDC)的職業發展導師,常常會應邀給一些朋友提供職業發展建議。工作越久,就發現一個人所抱持的理念、價值觀,所具有的思維習慣、行爲習慣,對一個人的職業成功(特別是持久的成功)具有最根本的決定作用。特將平時的一些點滴心得彙總如下,供更多朋友分享。

一、找準成功的真正動因

【成功者如何看成功?】在聯想集團副總裁、中國及亞太新興市場首席財務官吳輝看來,成功是一個個細節的從量變累積成的質變。他說,“我個人職業生涯沒見過所謂傳說中的扭轉乾坤,沒有人能夠隨隨便便成功,摘桃子的倒是見過,那也是站在前人的犧牲和積累上。‘善戰者無赫赫之功’,這句話我非常推崇,我的理解就是,所謂真正的常勝將軍不是建立在所謂奇兵奇謀的基礎上,靠的不是運氣和抓機會,那是一時的成功。善戰者,不憑運氣,謀定後動,因地制宜、靈活調整,關注細節,然後就是比毅力和堅持。”

【季羨林:成就人生三要件】“積八十年之經驗,我認爲,一個人生在世間,如果想有所成就,必須具備三個條件:才能、勤奮、機遇。行行皆然,人人皆然,概莫能外。”

【目標爲什麼重要】哈佛大學曾對其在校學生做過一項調查:27%的人沒有目標,60%目標模糊,10%短期目標清晰,只有3%長期目標清晰。經過30跟蹤年後發現:第一類人幾乎全部生活在生活最底層;第二類人生活在中下層,整天爲生存打拼;第三類人在生活的中上層;第四類人成爲了社會精英或者行業的領軍者。

【“三觀”定成敗】接觸了很多的企業家和職場人士,發現決定一個企業、一個人成敗的,歸根到底是他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以及由此帶來的他看待和對待這個世界的方式。正像方勵說的,“關鍵是三觀。三觀對了,你的濾波器對了,你的信噪比就好了,你的信號增強能力強了,就所有的正能量全進來了,所有負能量全扔掉了。”

【20-40-60法則:做自己的主人】演員ShirleyMacLaine最早提出了這個法則:20歲時,你總在擔心別人是怎麼看你的;40歲時你覺醒了,“我纔不管別人是怎麼想的。”60歲時你才發現,根本沒人管你。這個法則的核心理念就是:從一開始就沒有人像你自己一樣關注你。你必須自己對自己負責。

【成功人士的核心特質】積極樂觀的心態;目標導向;自我激勵與調適;健康的歸因習慣(成功歸因於外,失敗歸因於內)。

【行爲學告訴你的成功五法則】法則一:從外在看內在,從別人看自己;法則二:你是什麼樣的人,就會認爲別人是什麼樣;法則三:你內在是什麼,就會被什麼樣的人吸引;法則四:你約束別人,自己也會被約束;法則五:如果你很排斥,它就是你必須學習的課題。

二、時時檢討和修正自己的思維、行爲習慣

【通往失敗的習慣】有不少朋友有兩個下意識的習慣:一個是總用批評和挑刺的心態看待別人的觀點,總想通過挖掘別人的不足來證明自己的高明;一個是直線思維、片面解讀,習慣於揪住字面意思死摳,而不去探究他人觀點背後的深刻寓意。而這兩種習慣又往往交織在一起,矇蔽了自己的眼睛,關閉了學習和進步的門。

【制約這個時代年輕人的最大的問題是什麼?】復星集團總裁樑信軍給出的答案是:“不自足,抱怨,而又認命,沒有邁向遠大志向的刻苦行動。”

【凡事依賴“百度”,其實就是自我設限】英孚創始人伯提·霍特(BertilHult)喜歡問面試者一個經典問題:“你的第一輛自行車是什麼顏色?”他給出的理由是,這個問題可以考察一個人的長時記憶能力,而長時記憶力和創造力緊密相關。一個長時記憶力強的人,思考方式往往是非線性的,更能由點及面地思考問題,更能出其不意。所以,如果你不能下點兒博聞強記的功夫,而凡事依賴百度的話,你就是在爲自己的創造力、跨界力、以及融會貫通的能力——這些信息時代必備的職場核心競爭能力——自我設限。

【懶惰是成功的第一“殺手”】羅曼·羅蘭:“懶惰是很奇怪的東西,它使你以爲那是安逸,是休息,是福氣;但實際上它所給你的是無聊,是倦怠,是消沉;它剝奪你對前途的希望,割斷你和別人之間的友情,使你心胸日漸狹窄,對人生也越來越懷疑!”

三、踏上成功路,方法與途徑

【職場迷茫是因爲你的見識不夠】經常遇到對職場迷茫的朋友,既有剛畢業的大學生、MBA,也有工作多年的職場人。細究之下,他們的迷茫其實源自見識不夠。其實,人是高智能的動物,在很多情況下可以無師自通地學會做出恰當的選擇。但這個能力的發揮需要以“見識”爲前提。如何獲得見識?1.“待人”。充分利用各種機會接觸不同類型的人,尤其是陌生人。對人的見識可以大大降低偏見與歧視,擴展我們認識世界的視野;2.“接物”。通過親近自然、接觸和了解不同的事物,我們不只可以更加明晰世界的本原,還可以幫助自己更好地發現感興趣的前進方向和入口,甚至激發起自己對某類事物的好奇與偏愛;3.“歷事”。喜怒哀樂、悲歡離合、高峯低谷、成功失敗,當一件件的事情降臨,我們不僅可以觀察人們的表現、社會的反響,以及社會關係的實際運作,還可以積累真正的社會經驗與社會能力,變成一個在社會中如魚得水的職場人。是謂“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弘一法師的人生心得】1.“識不足則多慮”。思慮過度、擔憂狐疑、難以決斷、惶恐不安,其根源在於見識不夠。2.“威不足則多怒”。試圖用發怒的方法來讓人服從,是因爲自己還沒有建立足夠的威信,讓別人願意認同和追隨。3.“信不足則多言”。說的話缺乏說服力,難以令人信服,所以才需要費盡口舌。——增加見識、樹立威望、構築個人信用,這是通往職場成功的必經之路。

【高盛CEO:面對未來,不要自我設限】高盛集團首席執行官勞爾德-貝蘭克梵在拉瓜迪亞社區大學的畢業典禮上分享自己的心得說:“世上會有許多不測,帶來巨大影響。你的安全感來自於知道如何做各種各樣的事情——而且比其他人做得都要好。而只有不斷追求卓越,才能獲得這些知識和能力。這意味着改變職業道路或者追求目前職業新的想法、新策略。不管是哪種情況,你都應該逼迫自己嘗試新的事物,在每一步中成長。人生是不可預測的,所以不要自我設限。試試和那些一樣具有野心的人爲伍,讓你置身於可以成長的環境中——在那種你不僅僅可以讓自己進步,其他人也會推動你前進的環境。”

個人工作勵志文章篇3:放下身段,做分外的事

現代心理學研究發現,當一個人覺得某件事與自己無關時,大多表現爲漠不關心,而當他覺得此事應該與自己有關時,纔有可能去承擔相應的責任。

所以,當工作中遇到一些事時,很多人都先考慮的是這件事與我有關嗎?如果這件事我沒有做好,將來會不會脫不了干係呀?基於這種心理,很多人都會“聰明”地選擇不做或者少做,這樣就可以先保證自己的利益不會受到損害。同時還認爲那些多做的人太傻,不懂得自我保護。而現實中也確實有這樣一些“傻子”。

有—個叫小張的年輕人,因爲家境貧寒,沒有讀過多少書。他到一家工廠做車間工人時,工友個個都比他有文化,比他顯得聰明,也似乎更討老闆歡心。

然而,時間一久,情形卻發生了變化。老闆開始交給小張一些不屬於車間工人辦的事情,比如去某客戶那裏送交一些資料,去某個供應商那裏採購一些原料等。後來,老闆甚至讓他管理工廠的現金。很快,小張學會了工廠經營管理的很多知識,也成了老闆身邊的得力助手。

有—天,老闆問小張:“你知道我爲什麼如此器重你嗎?”小張搖搖頭,表示不知道。

老闆說:“雖然你沒有太多的文化,表面上也不是很聰明,但我發現你做任何事總能做到最好。你還在車間時,雖然沒人天天督促你,你卻總是認真負責,精益求精,你加工的產品合格率遠遠超出了我的期望值。後來,我讓你辦的其他事情,不論多髒多累,你都毫無怨言,都能認真負責去完成,做的也比其他人都要好得多。”

在企業裏,我們常常能聽到這樣的聲音:“老闆不給我機會,老闆根本不重視我。”這時,你要明白,讓老闆重視你的前提,是你要用你的責任心和才能去引起老闆的重視。如果你做到了像小張那樣的最好,老闆還會不重視你嗎?

對於這個故事,你可能會說,小張去做那些事都是老闆吩咐的,他哪敢不幹好。那好,下面這個故事可是沒有監督,甚至老闆都不會知道的。

20世紀90年代,我國的一個代表團到日本洽談商務,代表團車隊的先導車由於開得較快,就暫停在了高速公路的臨時停車帶等待後續車輛。幾分鐘後,一對駕駛豐田跑車的年輕夫婦停靠了過來,問代表團成員,車輛出了什麼問題,是否需要他們幫忙?

在代表團說明了情況後,這對夫婦中的男士遞過來一張名片,並說:他是豐田汽車公司的職員,看到代表團使用的車輛也是豐田汽車,而且停在了路邊,就過來看看是不是有什麼問題需要幫忙。並表示,如果車有什麼問題可以隨時給他打電話。最後,他們說了聲:祝你們旅途愉快!然後就開車離開了。

如果換成你,在自己休假的路上遇到這種事,你會主動放棄休假來管嗎?你會這麼傻嗎?

如果你認爲他們“傻”,如果你認爲遇到這種事還不如早早躲開。如果你真的總是這樣,那麼完全可以想象你在工作中的表現,也完全能夠想象你能取得的“成績”。

如果總覺得什麼事都不該自己負責,總覺得什麼事都應該別人來做,那你怎麼能引起老闆的重視,又怎麼能讓老闆知道你的才能?

逃避責任本身就是一種不成熟的表現,有這種想法和習慣的人肯定也不理解爲什麼還有那麼“傻”的人去搶着幹活?

就責任而言,本來就沒有分內分外之分。同樣都是公司的事,即使不在你的職權範圍內,但你是公司的一員,你就不應該逃脫公司這個整體的責任。

美國一位年輕的郵遞員發現,用原來老的方法分發信件,如果僅憑郵遞員不太準確的記憶揀選後發送,許多信件往往就會因爲郵遞員記憶出現差錯而無謂地耽誤幾天甚至幾個星期。

於是,這位年輕的郵遞員開始尋找另外的新方法。經過研究,他發明了一種把寄往某一地點去的信件統一彙集起來的制度。他使用的圖表和計劃表不久就引起了上司的注意,很快,他獲得了升遷的機會。

幾年以後,他成了郵政總局的副局長,不久又被升爲局長,後來又成爲電話電報公司的總經理。就是這件看起來很簡單的事,卻成了影響他一生最爲關鍵的事情。

關注一些本職工作之外的事,做出一些人們意料之外的成績,尤其承擔一些額外的責任,這就是他獲得成功的原因。

約翰是一家連鎖超市的打包員,日復一日地重複着幾乎不用動腦甚至也沒有任何技巧的簡單工作。但是,有一天,他聽了一個主題爲建立崗位意識和樹立敬業精神的演講,便想着如何通過自身的努力使自己的單調工作變得豐富起來。

他讓父親教會了他如何使用計算機,並設計了一個程序。每天晚上回家後,他就開始尋找有用的小知識,然後打出好多份,在每一份的背面都簽上自己的名字,並將其命名爲“每日一得”。第二天,他給顧客打包時,就把這些印着發人深省或溫馨有趣的“每日一得”的紙條放入顧客的購物袋?。

結果,奇蹟發生了。一天,連鎖店的經理髮現在約翰的結賬臺前排隊的人比其他結賬臺多出好幾倍。經理大聲嚷道:“大家可以多排幾隊,不要都擠在這一個地方!”

可是沒有人聽經理的話,而且顧客們都說:“我們就排約翰的隊,我們想要他的‘每日一得’。”

一位婦女走到經理面前,對他說:“我過去一個星期纔來一次商店,可現在只要我路過,就會進來,因爲我想要約翰的那個‘每日一得’。”

一位普通小店員的創造激發了更多人的靈感:花店中的員工要是發現有折壞的花或用過的花飾,就會到街上,把它們送給老太太或是小女孩。一個賣肉店的員工是史努比的發燒友,於是他就買了幾萬張史努比的不乾膠貼畫,貼到他賣出的每一個貨物上。

人生面臨的最大挑戰不是天災人禍,也不是改變命運的選擇,而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面對重複和枯燥的工作。能在平凡工作中孕育出偉大,在重複單調的工作中享受生活,纔是工作的最大意義。

所以,我們要用自己的責任心努力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出不平凡的業績,把簡單的事情做得不簡單。

許多成功的人都知道,要想使自己平凡的工作不再平凡,只要做到超過別人所期望你做的,就會很容易如願以償。這種“額外”的工作可以使你擁有更爲廣闊的視野和經驗,與此同時也會獲得更多的機會。

一位著名的企業家說過:“除非你希望在工作中超過一般人的平均水平,否則你便不具備在高層工作的能力。”

在職場中,每個人都應該盡力去做一些自己職責範圍以外的事,而且要比別人做得更多、更好、更徹底,只有這樣,你才能將辛勞的汗水變成豐收的蜜汁。

有條件的職場朋友可以找一些個人工作勵志文章來看看,總會有所收穫的,那麼個人工作勵志文章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個人工作勵志文章篇1:公司請你來幹嘛

身在職場必須思考的問題

請您來是解決問題而不是製造問題,如果您不能發現問題或解決不了問題,您本人就是一個問題。

您能解決多大的問題,您就坐多高的位子;您能解決多少問題,您就能拿多少薪水。

讓解決問題的人高升;讓製造問題的人讓位;讓抱怨問題的人下課。

問題就是您的機會

公司的問題:就是您改善的機會;

客戶的問題:就是您提供服務的機會;

自己的問題:就是您成長的機會;

同事的問題:就是您提供支持建立合作的機會;

領導的問題:就是您積極解決獲得信任的機會;

競爭對手的問題;就是您變強的機會。

不要輕易離開團隊,否則您要從零做起

不要老想着做不順就放棄,哪個團隊都有問題,哪個團隊都有優點。

跟對領導很重要,願意教您的,放手讓您做的領導,絕對要珍惜。

團隊的問題就是您脫穎而出的機會,抱怨和埋怨團隊就是打自己耳光,說自己無能,更是在放棄機會!

心懷感恩之心,感謝系統給您平臺,感謝夥伴給您配合。

創造利潤是您存在的核心價值,創業不是做慈善。

遇到問題請先思考,只反映問題是初級水平,思考並解決問題纔是高級水平。

誰能最後享受勝利成果?

第一:能始終跟着團隊一起成長的人。

第二:對團隊的前景始終看好的人。

第三:在團隊不斷的探索中能找到自己位置的人。

第四:爲了團隊新的目標不斷學習新東西的人。

第五:抗壓能力強且耐性的人。

第六:與團隊同心同德、同舟共濟、同甘共苦的人。

第七:不計較個人得失,顧全大局的人。

第八:雄心博大,德才兼備,有奉獻的人!

只爲成功找方法,不爲失敗找藉口

您的責任就是您的方向;您的經歷就是您的資本;您的性格就是您的命運。

複雜的事情簡單做,您就是專家;簡單的事情重複做,您就是行家;重複的事用心做,您就是贏家。

美好是屬於自信者的,機會是屬於開拓者的,奇蹟是屬於執着者的!

您若不想做,總會找到藉口;您若真想做,總會找到方法!

對領導而言:愛他就嚴格要求他!

對您有嚴格要求的領導,纔是能真正幫助您成長的好領導,使我痛苦者,必使我強大!

任何強大的公司都不會給下屬安全感,用最殘忍方式激發每個人變得強大,自強不息!

凡事想辦法給下屬安全感的公司都會毀滅的,因爲再強大的人,在溫順的環境中都會失去狼性!

凡事想辦法逼出員工能力,開發員工潛力的公司都會升騰不息,因爲在這種環境下,要麼變成狼,要麼被狼吃掉!

最不給員工安全感的公司,其實給了真正的安全感,因爲逼出了他們的強大,逼出了他們的成長,也因此他們有了未來!

如果真的愛您的下屬,就考覈他,要求他,高要求,高目標,高標準,逼迫他成長;低標準養了一羣小綿羊、老油條,小白兔。這是對下屬最大的不負責任,因爲這隻會助長他們的任性、嫉妒、懶惰!

讓您的下屬因爲您而成長,擁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並具備了完善的品行。

個人工作勵志文章篇2:職場的成功是理念與習慣的成功

文/程建崗

職場的成功,歸根到底是理念與習慣的成功

作爲清華經管學院職業發展中心(CDC)的職業發展導師,常常會應邀給一些朋友提供職業發展建議。工作越久,就發現一個人所抱持的理念、價值觀,所具有的思維習慣、行爲習慣,對一個人的職業成功(特別是持久的成功)具有最根本的決定作用。特將平時的一些點滴心得彙總如下,供更多朋友分享。

一、找準成功的真正動因

【成功者如何看成功?】在聯想集團副總裁、中國及亞太新興市場首席財務官吳輝看來,成功是一個個細節的從量變累積成的質變。他說,“我個人職業生涯沒見過所謂傳說中的扭轉乾坤,沒有人能夠隨隨便便成功,摘桃子的倒是見過,那也是站在前人的犧牲和積累上。‘善戰者無赫赫之功’,這句話我非常推崇,我的理解就是,所謂真正的常勝將軍不是建立在所謂奇兵奇謀的基礎上,靠的不是運氣和抓機會,那是一時的成功。善戰者,不憑運氣,謀定後動,因地制宜、靈活調整,關注細節,然後就是比毅力和堅持。”

【季羨林:成就人生三要件】“積八十年之經驗,我認爲,一個人生在世間,如果想有所成就,必須具備三個條件:才能、勤奮、機遇。行行皆然,人人皆然,概莫能外。”

【目標爲什麼重要】哈佛大學曾對其在校學生做過一項調查:27%的人沒有目標,60%目標模糊,10%短期目標清晰,只有3%長期目標清晰。經過30跟蹤年後發現:第一類人幾乎全部生活在生活最底層;第二類人生活在中下層,整天爲生存打拼;第三類人在生活的中上層;第四類人成爲了社會精英或者行業的領軍者。

【“三觀”定成敗】接觸了很多的企業家和職場人士,發現決定一個企業、一個人成敗的,歸根到底是他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以及由此帶來的他看待和對待這個世界的方式。正像方勵說的,“關鍵是三觀。三觀對了,你的濾波器對了,你的信噪比就好了,你的信號增強能力強了,就所有的正能量全進來了,所有負能量全扔掉了。”

【20-40-60法則:做自己的主人】演員ShirleyMacLaine最早提出了這個法則:20歲時,你總在擔心別人是怎麼看你的;40歲時你覺醒了,“我纔不管別人是怎麼想的。”60歲時你才發現,根本沒人管你。這個法則的核心理念就是:從一開始就沒有人像你自己一樣關注你。你必須自己對自己負責。

【成功人士的核心特質】積極樂觀的心態;目標導向;自我激勵與調適;健康的歸因習慣(成功歸因於外,失敗歸因於內)。

【行爲學告訴你的成功五法則】法則一:從外在看內在,從別人看自己;法則二:你是什麼樣的人,就會認爲別人是什麼樣;法則三:你內在是什麼,就會被什麼樣的人吸引;法則四:你約束別人,自己也會被約束;法則五:如果你很排斥,它就是你必須學習的課題。

二、時時檢討和修正自己的思維、行爲習慣

【通往失敗的習慣】有不少朋友有兩個下意識的習慣:一個是總用批評和挑刺的心態看待別人的觀點,總想通過挖掘別人的不足來證明自己的高明;一個是直線思維、片面解讀,習慣於揪住字面意思死摳,而不去探究他人觀點背後的深刻寓意。而這兩種習慣又往往交織在一起,矇蔽了自己的眼睛,關閉了學習和進步的門。

【制約這個時代年輕人的最大的問題是什麼?】復星集團總裁樑信軍給出的答案是:“不自足,抱怨,而又認命,沒有邁向遠大志向的刻苦行動。”

【凡事依賴“百度”,其實就是自我設限】英孚創始人伯提·霍特(BertilHult)喜歡問面試者一個經典問題:“你的第一輛自行車是什麼顏色?”他給出的理由是,這個問題可以考察一個人的長時記憶能力,而長時記憶力和創造力緊密相關。一個長時記憶力強的人,思考方式往往是非線性的,更能由點及面地思考問題,更能出其不意。所以,如果你不能下點兒博聞強記的功夫,而凡事依賴百度的話,你就是在爲自己的創造力、跨界力、以及融會貫通的能力——這些信息時代必備的職場核心競爭能力——自我設限。

【懶惰是成功的第一“殺手”】羅曼·羅蘭:“懶惰是很奇怪的東西,它使你以爲那是安逸,是休息,是福氣;但實際上它所給你的是無聊,是倦怠,是消沉;它剝奪你對前途的希望,割斷你和別人之間的友情,使你心胸日漸狹窄,對人生也越來越懷疑!”

三、踏上成功路,方法與途徑

【職場迷茫是因爲你的見識不夠】經常遇到對職場迷茫的朋友,既有剛畢業的大學生、MBA,也有工作多年的職場人。細究之下,他們的迷茫其實源自見識不夠。其實,人是高智能的動物,在很多情況下可以無師自通地學會做出恰當的選擇。但這個能力的發揮需要以“見識”爲前提。如何獲得見識?1.“待人”。充分利用各種機會接觸不同類型的人,尤其是陌生人。對人的見識可以大大降低偏見與歧視,擴展我們認識世界的視野;2.“接物”。通過親近自然、接觸和了解不同的事物,我們不只可以更加明晰世界的本原,還可以幫助自己更好地發現感興趣的前進方向和入口,甚至激發起自己對某類事物的好奇與偏愛;3.“歷事”。喜怒哀樂、悲歡離合、高峯低谷、成功失敗,當一件件的事情降臨,我們不僅可以觀察人們的表現、社會的反響,以及社會關係的實際運作,還可以積累真正的社會經驗與社會能力,變成一個在社會中如魚得水的職場人。是謂“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弘一法師的人生心得】1.“識不足則多慮”。思慮過度、擔憂狐疑、難以決斷、惶恐不安,其根源在於見識不夠。2.“威不足則多怒”。試圖用發怒的方法來讓人服從,是因爲自己還沒有建立足夠的威信,讓別人願意認同和追隨。3.“信不足則多言”。說的話缺乏說服力,難以令人信服,所以才需要費盡口舌。——增加見識、樹立威望、構築個人信用,這是通往職場成功的必經之路。

【高盛CEO:面對未來,不要自我設限】高盛集團首席執行官勞爾德-貝蘭克梵在拉瓜迪亞社區大學的畢業典禮上分享自己的心得說:“世上會有許多不測,帶來巨大影響。你的安全感來自於知道如何做各種各樣的事情——而且比其他人做得都要好。而只有不斷追求卓越,才能獲得這些知識和能力。這意味着改變職業道路或者追求目前職業新的想法、新策略。不管是哪種情況,你都應該逼迫自己嘗試新的事物,在每一步中成長。人生是不可預測的,所以不要自我設限。試試和那些一樣具有野心的人爲伍,讓你置身於可以成長的環境中——在那種你不僅僅可以讓自己進步,其他人也會推動你前進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