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名人簡介>中國軍事名人>

陳光簡介

中國軍事名人 閱讀(3.97K)

陳賡

中文名稱: 陳賡

又  名: 原名陳庶康

生 卒 年: 1903~1961

國  別: 中國

生平簡介

陳光簡介

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軍事家。原名陳庶康,字傳瑾。生於湖南湘鄉二都柳樹鋪。1916年入湘軍當兵。因爲不滿軍閥混戰,1921年脫離湘軍,在長沙半工半讀,參加反對軍閥和帝國主義的愛國活動。1922年加人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同年12月轉入中國共產黨。1924年5月考入黃埔軍校第1期,畢業後留校任連長、副隊長,參加了平定商團叛亂、楊(希閔)劉(震寰)叛亂和討伐軍閥陳炯明的兩次東征。是黃埔軍校青年軍人聯合會負責人之一。

1926年秋前往蘇聯,在紅軍中學習保衛工作和爆破技術。1927年2月回國,被派往國民革命軍第8軍任特務營營長。4月出席中共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7月下旬隨周恩來赴江西,參加了南昌起義,在總指揮部擔任保衛工作。起義軍南下廣東途中,調第20軍任營長。在會昌戰鬥中負重傷,經香港轉到上海就醫。1928年起在周恩來領導下參加中共中央特科工作,選派中共黨員潛入國民黨中央機要部門和警憲、特務機關,多次獲取重要情報,爲中共中央及時研討對策、保衛中共組織的安全做出了重要貢獻。

1931年10月到鄂豫皖蘇區,任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4軍12師師長,率部參加了黃安、商潢、潢光戰役以及鄂豫皖蘇區第四次反“圍剿”中的馮壽二、七裏坪、扶山寨等戰鬥。1932年9月因負傷到上海就醫,曾祕密向魯迅介紹鄂豫皖紅軍鬥爭情況。1933年3月因叛徒出賣被捕,曾被押赴南昌見蔣介石,堅貞不屈,拒絕誘降。後經中共組織和宋慶齡等營救,於5月底脫險到中央蘇區,任彭(湃)楊(殷)步兵學校校長。1934年10月參加長征,任軍委幹部團團長,曾率幹部團一部搶佔皎平渡,保障紅一方面軍主力順利渡過金沙江。到達陝北後任紅1軍團第1師師長,參加了直羅鎮、東征、西征和山城堡等戰役。1937年2月入抗日軍政大學學習,兼任第1隊隊長。

抗日戰爭爆發後,任八路軍第129師386旅旅長,率部挺進晉東南,指揮所部取得長生口、七亙村、廣陽等戰鬥的勝利。爾後南下邯(鄲)長(治)公路,取得神頭嶺、響堂鋪等戰鬥勝利。1938年4月,指揮長樂村戰鬥,殲滅日軍2200餘人,對粉碎日軍“九路圍攻”起了決定作用。此後,率部轉戰冀南和魯西北地區,參與創建晉冀豫和冀南抗日根據地。1939年2月指揮所部在威縣香城固設伏誘敵,殲滅日軍第10師精銳一部。1940年任太嶽軍區司令員。在百團大戰中率部參加正太鐵路破擊戰和榆遼戰役,攻克榆社縣城。1941年任太嶽縱隊司令員,多次挫敗日僞軍“掃蕩”和國民黨頑固派的軍事進攻,鞏固了太嶽抗日根據地。1942年10月他參與組織指揮對沁源日軍圍困戰,歷時2年5個月,累計殲日僞軍4000餘人,被八路軍總部譽爲羣衆性游擊戰爭的模範。1943年11月到延安,入中共中央黨校學習。1945年6月被選爲中共第七屆中央候補委員。

抗日戰爭勝利後,率太嶽縱隊(後改晉冀魯豫軍區第4縱隊)參加反擊國民黨軍進犯解放區的上黨戰役。1946年6月蔣介石發動全面內戰後,率第4縱隊和太嶽軍區部隊轉戰晉南、晉西前線,先後指揮聞夏、同蒲、臨浮、呂梁、汾孝、晉南等戰役,殲敵5萬餘人,有力地配合了西北戰場的作戰。

1947年8月,晉冀魯豫野戰軍第4、第9縱隊和西北民主聯軍第38軍組成陳(賡)謝(富治)集團,任中共前委書記,率部強渡黃河,轉入戰略進攻。繼進軍豫西,殲國民黨軍5萬餘人,開闢豫陝鄂解放區。後與劉(伯承)鄧(小平)和陳(毅)粟(裕)野戰軍,密切協同,經略中原。11月指揮伏牛山東麓戰役。12月參與指揮平漢路破擊戰。1948年3月起,率部協同華東野戰軍主力一部先後進行洛陽、宛西、宛東、鄭州等戰役。隨後所部編入中原野戰軍序列,仍任第4縱隊司令員。同年11月起率部參加淮海戰役,在徐州以南切斷津浦鐵路(天津—浦口),保障華東野戰軍圍殲黃百韜兵團的作戰;在南平集阻擊黃維兵團,使國民黨軍徐州集團陷於孤立,爲戰役的發展造成了有利態勢;在圍殲黃維兵團的作戰中指揮東集團採取抵近進攻戰術,直搗雙堆集敵核心陣地,與友鄰部隊一道全殲該兵團。1949年2月,任第4兵團司令員兼政治委員。4月,指揮所部南渡長江,挺進浙贛線,解放南昌。10月,執行大迂迴、大包圍的作戰方針,與葉劍英指揮第4、第15兵團發起廣東戰役。廣州解放後,率所部窮追逃敵,全殲餘漢謀部主力4萬餘人於陽春、陽江地區;爾後直插雷州半島,切斷白崇禧集團海上退路,在博白地區殲敵第3、第11兵團大部。繼又協同兄弟部隊進行粵桂邊戰役,將白崇禧部全殲於廣西境內。後長驅千里,西進雲南,指揮滇南戰役,殲滅企圖逃出國境的國民黨軍2.7萬餘人。1950年3月指揮主力一部進軍西康(今分屬四川、西藏),配合友鄰部隊殲滅胡宗南集團殘部,解放西昌。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於1950年2月任西南軍區副司令員。3月任雲南省人民政府主席。4月任雲南軍區司令員。7月,爲支援越南人民進行抗法戰爭,作爲中共中央代表,應邀赴越南,幫助確定邊界戰役指導方針,制定戰役作戰計劃。參與指揮邊界戰役,取得越南人民抗法戰爭的轉捩性勝利。11月回國。轉赴朝鮮前線考察抗美援朝戰爭。1951年任中國人民志願軍副司令員兼第3兵團司令員、政治委員,協助彭德懷司令員指揮作戰。參與制定構築坑道工事,加強海岸防禦與縱深防禦的計劃,對貫徹執行“持久作戰、積極防禦”的戰略方針起了重要作用。1952年6月回國。7月籌建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任院長兼政治委員。1954年10月任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和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是第一、第二屆國防委員會委員。1958年9月任國防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1959年任中共中央軍委委員、國防部副部長。是中共第八屆中央委員。1961年3月16日在上海病逝。所著《陳賡日記》和《陳賡日記(續)》先後於1982、1984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