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說課稿>

精選說課稿模板錦集5篇

說課稿 閱讀(1.19W)

作爲一名教職工,總歸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那要怎麼寫好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說課稿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說課稿模板錦集5篇

說課稿 篇1

珠海北大附屬實驗學校 彭卓贇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

《回聲》是人教版國小語文二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本單元的主題是“熱愛科學”。本文是一篇充滿童趣又生動形象的科學童話。文章以兒童喜聞樂見的童話故事解釋了回聲這一物理現象。本課的主人公小青蛙,由自己的叫聲引來了另一隻“小青蛙”,還調皮地學他說話。在青蛙媽媽投石擊水,用水波和聲波相比的巧妙指點下,小青蛙才明白了回聲的原理。本文是激發孩子們從小熱愛科學,探索大自然奧祕的極好教材,也是對學生進行詞句訓練、朗讀訓練的重要憑藉。

2、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認識6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能力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歡快、奇怪、親切的語氣。讀懂課文,初步瞭解回聲形成的原因。

(3)情感目標: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科學,探索科學的興趣。

本次說課第二課時目標爲第2、3點。

3、重點難點:

重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不同語氣。

難點:瞭解回聲形成的原因

二、教法、學法

新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語文教育應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根據新課程理念和二年級學生的生活實際,本次教學通過動畫實驗展示創設一定的情境,以做促讀,以讀促思,讀悟結合,來組織教學,多方位組織、點撥,引導學生通過朗讀、觀察、想象、小組學習等活動,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交流、合作,提高閱讀能力。突出了教師的主導作用以及學生的主體地位。

三、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複習字詞,談話導入:

1、拍手讀兒歌,裏邊藏着所有要求會認的字。(小青蛙“呱呱”叫,聽到回聲好奇怪。媽媽帶它跳上岸,扔下石子做實驗。波紋圈圈去擴散,碰到岸邊又返回。小青蛙,開心哩,蛙聲回聲連成片。)

2、提出問題,回聲到底是怎麼形成的呢?引起學生好奇心。

(二)、指導朗讀,突破重難點:

1、情境感悟,激發興趣

出示課文插圖“半圓的橋洞和水裏的倒影連起來,好像一個大月亮”讓學生體會情境之美,體會比喻句的美,發揮想象力,練習用“好像”說話。

2、抓住標點,體會心情

小青蛙跟着媽媽游到橋洞底下了,他看到這美麗的景色可高興了,小青蛙說了什麼?它又聽到到了什麼樣的回聲?出示:

“呱呱呱,多好看啊!

“你是誰?你在哪兒?”

指一名學生讀小青蛙的話,再指一名學生讀回聲。比比誰讀得好,師生評價,生生評價。啓發學生讀出小青蛙歡快和奇怪的'語氣。

新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這一部分學習材料十分適合朗讀,因此我採用以讀代講法。讓學生多層次多形式地朗讀。如自由讀、指名讀、評價讀,男女生比賽表演讀,讓學生在讀中體會感悟。讀出小青蛙的興奮與好奇。在讀時我積極引導學生自評他評,每一句評價語不同,相同的是鼓勵、表揚。評價成了朗讀提高的推動力。這樣教師很好的發揮了引領作用。在教師的點撥下,學生盡情的朗讀,親近文本,揣摩小青蛙的心情,激發了學生對小青蛙心理的多元理解。

(三)創設情境, 抓住動詞,突破難點

1、動畫實驗演示“青蛙媽媽投石擊水”。回聲較爲抽象,學生能聽得見,但看不到,摸不着。要理解它產生的原因是本課的重難點。學生處於形象思維階段,如何理解這些抽象的文字呢?此時我用電腦的動畫,讓靜變動,化難爲易。

2、小組內自讀課文,並完成動詞填空練習,表演朗讀,合作理解相關動詞。 青蛙媽媽()着小青蛙()到河崖上。她()起一顆石子,()進河裏,河水被()起一圈圈波紋。波紋()到河崖,又一圈圈地()回來。

這樣既讓學生鞏固理解了文中的動詞,通過動畫演示又讓學生也理解波紋是如何產生的,又是怎樣返回的。

(四)抓住因果關係,突破難點

1、指導學生聽青蛙媽媽的講解。明白聲波和水波的相同點。

2、課件演示回聲的形成。用“因爲??所以??”的句式來說說小青蛙爲什麼能聽見回聲?

根據青蛙媽媽的講述,找出了聲波與水波的共同點,很好的理解了什麼是聲波。課件展示在橋洞裏小青蛙的聲波碰到石壁也返回,認識回聲輕而易舉。在此課件的出示直觀形象,貼近學生的認知水平,融化了知識的難點,引發了學生的思維,學生輕鬆掌握了知識。

學生明白回聲後齊讀最後一段,體會小青蛙高興的心情。通過精讀感悟課文,使學生在能力情感態度上都有了一個很大的提升,達到預設的目標。

四、課外拓展

播放科普資料視頻《回聲的形成》瞭解回聲這一科學現象。讓學生不僅從文本中瞭解回聲,同時從科學的角度瞭解到回聲現象。

五、作業

你們在哪裏也聽過回聲呢?引導學生自編故事《山洞迴響》。引導學生髮揮想象先說後寫,這樣的環節巧妙自然將讀和寫結合起來,提高孩子們的綜合能力。 板書設計:這樣板書設計既可以幫助學生理解重點,突破難點,又在板書中鞏固了識字,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31 回聲

水波 ))))((((河岸

聲波))))((((石壁

說課稿 篇2

教學目標

能分角色朗讀課文,讀出對話時的不同語氣。學會本課8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5個字只識不寫。認識3個偏旁,認識2個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瞭解課文內容,初步懂得敢於和高手競爭,才能顯示出示真正本領。

重點難點

理解兔媽媽回家後與小白兔和小灰兔的一段對話。理解兔媽媽最後說的一句話和意思。

學生學習過程

一、導課

1、誰聽說過龜兔賽跑的故事?

2、小白兔爲什麼最後輸給了烏龜?

3、今天,我們也要來學習一篇有關兔子的故事。板書課題,書寫筆順。齊讀。(強調輕聲) 這個課題啊,有點長,是個句子,如果讓你幫它加上一個標點,你會怎麼加呢?爲什麼? 指導讀出疑問的語氣

4、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麼?

二、新授

1、帶問題讀課文。讀準字音,給自然段表序號。

2、乘着小白兔和小黑兔比賽的時候,我們也來比一比。比比誰能把這些字讀準了。

3、小朋友們,你們瞧,一眨眼的工夫,小白兔和小黑兔也比的差不多了。

我們就再回到兩隻小兔子的故事裏吧。剛纔,我們知道,他們正參加比賽呢。那麼他們爲什麼要參加比賽呢?

4、小白兔和小黑兔爲什麼要參加比賽,我們已經知道了,那麼,他們到底比的怎麼樣呢?你們知道他們比的結果嗎? 誰能來把小黑兔的話讀一讀? 小黑兔得了第一,他是什麼心情啊?(得意) 得意的意思,得意的樣子?小白兔呢?它比的又怎麼樣呢? 它落在後面,所以覺得?(難爲情) 感情朗讀。

5、咦?一樣的小兔子,爲什麼比賽結果如此不同呢?指名朗讀第五、第六、第七自然段。出示小黑兔,問:第一名的`小黑兔,告訴媽媽,你跟誰比賽啦?小黑兔你贏得輕鬆嗎?師:有沒有哪隻烏龜超過你?出示句子:我跟烏龜賽跑,所有的烏龜都跑不過我。哪隻小黑兔再來讀一讀。生大聲讀,神情很得意。

6、小黑兔的情況媽媽已經瞭解了,(出示小白兔)那小白兔,你呢?你跟誰比賽了?隨着學生的回答出示小白兔和駿馬賽跑的畫面:啊,你和駿馬賽跑了,你覺得他們跑得怎麼樣?你跑得時候盡力了嗎?師指着畫面說:你雖然用勁了全身的力氣,跑得滿頭大汗,但還是落在了後面。小白兔,是這樣嗎?小白兔,別灰心,你們再告訴我一次你們是怎麼跟駿馬賽跑的。願意做小白兔的學生一起讀。

7、小白兔,我的好孩子,媽媽要親親你,我還決定把這個最大的蘑菇(指着大蘑菇)獎給你。小黑兔,你們同意嗎?爲什麼?隨着學生的回答出示句子:小黑兔不服氣地問:“我今天得了冠軍,爲什麼把大蘑菇給小白兔?”生齊讀。

8、對呀,明明是小黑兔得了冠軍,媽媽爲什麼不把大蘑菇給小黑兔,而要給小白兔呢?同桌趕快交流一下。生同桌交流:

9、出示句子:孩子們,說得這麼多,到底什麼是“高手”呢?本領很大的人。跑得快的人。非常厲害的人。

10、那課文中的高手是指誰呢?駿馬是什麼高手呢?

11、是呀,駿馬是動物中跑得很快的,小白兔敢和駿馬比賽真了不起!小黑兔,現在你們服氣了嗎?(生回答服氣了。)媽媽把大蘑菇給小白兔是因爲他(出示句子:敢和高手比)引讀。

12、小白兔,你們現在還難爲情嗎?(生答不難爲情了。)媽媽把大蘑菇獎給你,是因爲你(引讀:敢和高手比)。

13、你敢和高手比真勇敢,真了不起!媽媽相信你會越跑越快,成爲真正的跑步高手的!你應該得到這個最大的蘑菇!(師貼蘑菇)

14、小朋友,故事講完了,你們從故事中明白了什麼道理嗎?不能跟比不上自己的人比,那樣只會越來越差。要敢於和高手比,纔會越來越好。

三、教師總結

在我們班裏,也有許多高手,都有誰呢?他們分別是什麼高手?我們平時就要敢於和這些高手比,一時落後了也不要放棄,你只要朝着這個目標一直努力,一定能學到真正的本領,一定能成爲生活中的強者,得到屬於你的那個最大的蘑菇!

四、拓展閱讀

第二天,兔媽媽又出門採蘑菇,臨走時又同樣囑咐兩個孩子要好好練習跑步。小朋友們想一想,這回小黑兔會怎麼做呢?看來你們都是一羣好孩子。老師也相信小黑兔一定會改正缺點,和小白兔一起成爲真正的跑步高手。老師還有一個問題想請小朋友想一想:爲什麼兔媽媽要求小黑兔和小白兔成爲跑步高手呢?咱們下節課再討論。

板書設計

蘑菇該獎給誰?

小黑兔 得意

小白兔 難爲情 敢和高手比

課後反思

這節課最大的特點就是注重培養學生的自我學習意識,注重發揮學生學習主體的作用。教師緊緊圍繞“蘑菇該獎給誰”這一核心,引導學生讀、思、議,全面參與學習過程。整節課,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特別強,學習氛圍濃,他們敢想、敢說。討論時,有的小組還爭論起來。通過爭論,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之達到了閱讀教學中“自讀自悟”的境界。教師適時的點撥,完全激活了學生的思維,學生是真正投入到學習中去了。學生不惟師,不惟書,師生之間允許存在觀點、思維方法的分歧,新知識真正是師生共同生成的。一節課下來,學生學到的不僅僅是課本知識,更多地學到了獨立閱讀的技能。

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鉛筆淡彩》是浙江美術出版社八年級下冊第2課的內容,屬於造型·表現學習領域。本課的主要內容瞭解鉛筆淡彩的基本知識,嘗試用鉛筆淡彩的繪畫方式記錄身邊的景物。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既可以鍛鍊學生的動手實踐的能力,同時也可以提高學生對色彩的認識。

二、說學情

國中生具有強烈的求知慾和探索精神,他們興趣廣泛、思想活躍、敏感,喜歡別出心裁和標新立異,所以在許多方面都表現出強烈的創造慾望。從繪畫的角度來看,國中階段的學生已進入寫實後期,而且對於色彩知識已經有所認識,但是對於應用色彩的原理進行創作還處於初級階段。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以上的分析和新課標的理念,我確定瞭如下三維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瞭解鉛筆淡彩在工具、材料、色彩等方面的特點,初步掌握鉛筆淡彩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欣賞、討論掌握鉛筆淡彩的繪畫技法,嘗試用鉛筆淡彩的繪畫方式記錄身邊的景物。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體驗造型的樂趣,提高動手實踐能力,激發熱愛生活,關注藝術,保護環境的意識。

四、說教學重難點

根據美術學科的特點和本課的.現有知識,我的教學重難點確立如下:

重點:鉛筆淡彩的繪畫技法。

難點:鉛筆淡彩中色彩的調和方法。

五、說教學方法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爲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踐行新課標中“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教學思想。我將採用討論法、示範法、實踐練習指導法,從而引導學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進行學習。

六、說教學準備

同時爲了輔助我的課堂教學,我還準備了水彩紙、水彩顏料、鉛筆等。

七、說教學過程

接下來是本次說課的重要環節,說教學過程。

環節一:設置情境,導入新課

精心設計好導入,無疑是一堂課成功的關鍵一步,它的目的是引人入勝,使學生興趣盎然的融入到活動中去,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爲此,我將引導學生直接在畫紙上用水彩顏料進行描繪,引導學生觀察,並思考問題:水彩與之前學習過的水粉有什麼區別?

根據學生回答,我會總結出透明、薄等特點。在此基礎上,將繼續追問:水彩畫又可以分爲哪幾類?展示鉛筆淡彩作品,進而引出課題《鉛筆淡彩》。

通過演示與提問相結合的方式,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讓課堂更具有活躍性,並且也初步建立了學生對鉛筆淡彩的認識。

環節二:交流探討,欣賞作品

接下來,我將展示水彩畫與鉛筆淡彩作品,引導學生欣賞並思考:這幾件作品有什麼不同?

學生觀察思考,我將總結得出水彩畫使用水調和水彩顏料進行作畫,強調色彩的透明;而鉛筆淡彩在強調色彩的同時體現線條。

《課程標準》中強調美術課程需要凸顯視覺性。所以,我將利用多媒體展示《蔬果》《聖維多克山》《植物圖鑑》等作品,請同學們小組討論:這幾件作品有什麼異同點?

學生交流探討回答後,我將進行總結不同點是《蔬果》《植物圖鑑》描繪精細,注重物體輪廓線的描繪;《聖維克多山》不求具體的形象輪廓,表現的更加自由,注重線條的表現,色彩更加的輕薄。相同點是在素描的基礎上進行色彩的描繪。

通過水彩畫與鉛筆淡彩的對比分析,可以更好的讓學生認識到鉛筆淡彩的特點。在此基礎上,對鉛筆淡彩的具體分析,加深了學生對鉛筆淡彩以素描爲主,色彩爲輔特點的認識。本環節通過觀察與討論也鍛鍊了學生語言表述與交流的能力。

環節三:示範講解,實踐練習

首先向學生講授鉛筆淡彩繪畫中所用的工具材料。

然後引導學生在畫紙上嘗試水彩顏料相互調和、疊加等,並思考:有什麼樣的色彩效果?

學生動手嘗試並回答,我將總結得出水越多,明度越高,純度越低;兩個顏色調和會產生第三種顏色;顏色疊加後會使色相、明度、純度發生變化。

之後我將示範鉛筆淡彩的繪畫步驟:(1)用鉛筆畫出草稿,定好大的位置;(2)畫出大概的形,鋪上大致的明暗;(3)薄薄地塗上色彩;(4)細緻刻畫,調整完成。

最後佈置課堂作業,用鉛筆淡彩的方式記錄身邊的景物。在學生練習中,我會巡視輔導。

通過示範的方式使學生對鉛筆淡彩的認識不僅僅侷限於理論知識,還能讓學生更好的把握鉛筆淡彩的繪畫方式並且爲創作打好基礎。而動手實踐的環節也能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拓展學生的思維。

環節四:展示評價,小結作業

作品完成後,我將組織學生展示作品,並從形象、構圖、色彩等幾個方面進行自評、互評、師評。

接下來就是對本節課鉛筆淡彩的特點進行總結,並引導學生要多觀察生活,發現生活中的美,運用淡彩的方式記錄生活。

最後佈置的作業是尋找一定的特殊媒介(鹽)並將其運用到水彩畫中。

通過展示的環節加深學生對鉛筆淡彩創作技法的認識,並且最後的總結昇華也培養學生髮現美、創造美的意識。最後的作業是爲了讓學生以課堂爲中心進行知識的延伸拓展,使美術課堂與課外,美術知識與其他知識形成溝通,學生學會學習的方法,提高美術素養。

八、說板書設計

爲體現教材中的知識點,以便於學生能夠理解掌握。我的板書比較注重直觀、系統的設計。

說課稿 篇4

一、說 教 材

《正負數》是北師大版國小數學實驗教材四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生活中的負數》的第二課時。教材通過正負數在生活中的一些應用實例,引導同學們在實際生活中感受正負數在生活中的應用,理解、感受正、負數及0的意義,爲進一步學習正負數打下較好基礎。

二、說學情

第一課時《溫度》的學習,學生已經瞭解了零上、零下溫度的區別、讀寫方法,並形象而生動地感受了負數產生的背景及其在生活中的實際意義和應用。本節課學習《正負數》較爲輕鬆有趣,但應用正負數解決、理解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會有一定的困難和挑戰性。

三說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結合具體情境,使學生感受、瞭解負數產生的背景,理解正負數的意義及零的意義,並會用正負數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問題。

2、過程與方法

經歷用正負數表示相反意義的量的過程,讓學生體會正負數的意義,認識負數的作用。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感受數學和生活的密切聯繫。

(2)培養學生的觀察、思考分析和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並培養學生的樂於主人的品德

(3)在課堂中,使學生體驗到學習收穫與助人的快樂。

四、說教 學 重 難 點

理解正負數和零的意義,會用正負數表示生活中的一些問題

五、說教學過程

1、情景導入

我介紹朋友的情景引入了對上節課《溫度》知識的回顧,主要是讓學生根據上節課溫度學習,引導學生複習了負數應用的背景,再引入正數的概念和零的意義,並及時通過提問讓學 生通過觀察和思考認識正負數和零的關係

2、教學課本內容

這一環節的設計主要是讓學生通過觀察直觀的圖片和存摺這一實物,結合上節課學習經驗,使學生會用正負數表示一些生活中的問題,體會零的意義,明白除了可以表示溫度還可以在很多情況下使用,理解正負數應用的廣泛性

3、故事情境教學和遊戲“請你跟我反着做

《猴子掰玉米 》學生是很瞭解的而遊戲也是學生很愛的,這一環節的設計是正負數和零的再認識,讓學生再次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並培養他們用數學思維思考的能力和意識,

4、情景引入正負數的應用

把這一環節放在“打來電話需要幫忙“情境教學,主要是讓學生認識正負數可以表示收支情況,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並培養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和樂於助人的好品德 5鞏固練習的設計

通過淘氣的考驗引入激發學生的競爭和挑戰動力,情緒飽滿的完成這一環節中正負數的應用的鞏固練習,更加深入的認識正負數的認識

6、引導總結,交流收穫

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收穫,從而對本課所有一個系統的認識,並通過最後一個環節“給這節課命題”,再次點題結束本科

七、說板書設計

正負數

正數

負數

正負數表示相反意義的量

說課稿 篇5

一、教材分析

“分數的初步認識”這一單元教材是在學生已掌握一些整數知識的基礎上進行課堂教學的。整數是單位“1”的疊加,而分數是單位“1”的均分,從整數到分數是數的概念的一次擴展,是學生認識數的一次質的飛躍。

本節課是整個單元的起始課。幾分之一既是一個分數,又是一個分數單位,對以後認識幾分之幾、分數大小的比較等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課堂教學目標

基於本課課堂教學內容在本單元的地位與作用及教材編排意圖,我擬定這節課的課堂教學目標爲:

1、知識與技能:初步認識分數,能結合具體圖形理解幾分之一的含義;會讀寫幾分之一,能直觀比較幾分之一的大小。

2、過程與方法:讓學生經歷幾分之一的認識過程,體驗動手操作、合作交流的方法,獲得數學學習的活動經驗。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具體實例,感受到數由整數向分數的擴展,體會分數在生活中的應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課堂教學重點:理解幾分之一的意義;

課堂教學難點:理解只有“平均分”才能產生分數,建立幾分之一的表象。

課堂教學關鍵:結合具體圖形理解並描述幾分之一的含義。

三、課堂教學方法

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不能單純依賴模仿和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基於這一理念,本節課我採用了情境課堂教學法、直觀演示法、操作實驗法、觀察法和討論法等課堂教學方法,通過設計豐富多彩的分月餅、摺紙片、塗顏色、找分數等

數學活動

讓學生在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經歷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主動構建數學知識。

課堂教學準備:多媒體

課件

彩筆,圓形、正方形、長方形紙片,1分米長的線段,兩分米長的繩子。

四、課堂教學過程

本節課分四個環節完成:(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二)自主探索,合作學習;(三)學以致用,解決問題;(四)總結提高,拓展延伸。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利用小朋友喜歡的動畫片人物喜羊羊創設一個分東西的.情景:

(1)有4個蘋果,平均分給懶羊羊和美羊羊,每隻羊分幾個?

(2)有2個草莓,平均分給懶羊羊和美羊羊,每隻羊分幾個?

這兩個問題,學生很自然的用2、1等整數來描述分的結果,這時我出示第三個問題:1個月餅,平均分給懶羊羊和美羊羊,每隻羊分幾個?學生會說每隻羊分半個,“半個”還能像剛纔那樣用整數來表示嗎?那該用什麼樣的數來表示呢?這個問題成爲課堂教學的出發點和矛盾產生的創生點,激發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此時教師揭示本節課課堂教學內容並板書課題:分數――認識幾分之一(板書)

(二)自主探索、合作學習。

1、認識

(1)電腦演示,初步認識:

多媒體

課件

演示把一個月餅平均分成兩份的過程。指出:把一個月餅平均分成兩份,每份是這個月餅的一半。用數學的語言來說,就是這個月餅的二分之一,寫作1/2。(板書:二分之一 1/2 )

接着引導學生明白:中間短短的橫線叫分數線,表示平均分;分數線下的“2”表示平均分成兩份,分數線上面的“1”表示其中的一份。再讓學生一起讀一讀,讓學生藉助月餅圖說一說你是怎麼理解1/2的,剩下的那一份是這個月餅的1/2嗎?明白平均分成的兩份中,每一份都可以用1/2表示。

(2)動手操作,促進內化:

①讓學生動手用各種圖形來表示出1/2,體驗不同折法。

②讓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要求學生運用準確的數學語言描述1/2所表示的意義,特別要講清是誰的1/2。並啓發思考:折法不同,塗色的部分也各不相同,但它們都可以用1/2 來表示,那是爲什麼?理解只要把一個圖形平均分成兩份,每一份都可以用1/2表示。

③展示沒有平均分的例子,引導學生進行討論,通過這些反例來突出“平均分”在分數概念中的核心作用,形成有意義的建構。

這一環節着眼一個“動”字, 通過教師有意識的引導,讓學生主動地從不同的角度去進一步認識1/2,豐富1/2 的表象,建構1/2 的意義,使學生對數的認識由整數擴展到了1/2,也爲後面學習其他分數提供思路和方法。

2、認識幾分之一

(1)猜想:分數是否只有1/2這一個呢?除了能折出這些紙的1/2,你還能折出它們的幾分之一呢?(板書:1/3 、1/4 、1/5 ……)

(2)探究:讓學生利用紙片等材料通過折一折、畫一畫,表示自己喜歡的分數,並請部分學生將自己的作品貼在黑板上相應的分數下面,說說分數表示的意思。這一極具探究空間的開放性活動,再次提供給學生自主創造的機會,在“做分數”和交流的過程中得到了更多新的幾分之一,對分數的認識也由1/2擴展到了幾分之一。

(3)舉例:讓學生說說生活中見到的幾分之一。

指出:像1/2、1/3 、1/4 、1/5……這樣的數,都是分數。

3、比較分數的大小

通過把同樣長的繩子反覆對摺,再比較其中的一份。

引導學生觀察和思考,使學生體會和感悟:分數的個數是無限的;同一個物體,平均分的份數越多,得到的每一份就越少,完善學生對幾分之一的認識。

(三)應用新知,解決問題

針對學生的認知特點,我把練習按照基礎――提高――拓展分成了三個層次,意在能讓學生更好的鞏固新知,並能在此基礎上有所提高和拓展,做到有趣、有益、有層、有度。

1、基本練習:

(1)說出紅色小正方形在下圖中分別用哪個數表示:

學生回答後,追問:爲什麼同樣的一個正方形卻用不同的數來表示?加深對分數的認識。

(2)下列陰影部分用分數表示正確嗎?正確的畫√,不正確的畫×。

2、提高練習:設計了一道喜羊羊分西瓜的小故事:三個同樣大的西瓜,逐個平均分成2份、3份、4份,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比較幾分之一的大小。

3、拓展練習:看主題圖,在圖中有哪些地方可以用分數表示?使學生感受到分數與生活的聯繫和分數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最後選取圖中的一個多邊形問學生:圖中塗色部分還能用分數表示嗎?這一問題無疑會與學生剛剛建立的新知產生矛盾,在學生的爭執中,教師拋出答案:不能用幾分之一表示,但可以用幾分之幾表示,這將是我們後面要繼續學習的內容。這個練習力圖滲透分數由幾分之一到幾分之幾的擴展。

(四)總結提高,拓展延伸

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通過回顧、交流,對情感態度、學習方式等進行自我評價,培養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體驗成功的樂趣。

五、板書設計

本課的板書設計,重點突出,展現了學生對幾分之一的逐步認識和理解的過程。

板書設計:

分數――幾分之一

1 …………其中的一份

二分之一 ―― …………平均分

2 …………平均分的份數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以上就是我對本課課堂教學的一些認識,不當之處敬請大家指教。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