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說課稿>

關於說課稿模板彙編10篇

說課稿 閱讀(2.82W)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說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說課稿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說課稿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關於說課稿模板彙編10篇

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購物小票》是北師大版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內容,屬於“數與代數”領域中的有關知識。本節課是在學生學過整數和一位小數加減計算的基礎上學習兩位小數的加減法。在學習本課之前,學生已掌握了小數的意義,小數大小的比較,本節課通過購物小票的情境創設,引導學生覈對小票上找回的錢是否正確,引出小數加減運算,重點是讓學生自主探索兩位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再通過合作交流得出計算時,數位一定要對齊。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情境中,通過直觀模型,理解並掌握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2.能運用小數加減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二、說教法與學法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學習數學的一般規律,我緊緊抓住了發現問題,尋找方法,解決問題這條主線來展開教學。讓學生在探索方法中不斷經歷數學化的過程。

鑑於以上想法,本課設計了以下三個環節:

情境導入——探索方法——運用發展

(一)情境導入

首先,我給學生安排了這樣一個生活情境:

一位阿姨到超市買東西,買了一套被子125元,一件衣服208元,買單後,售貨員給了阿姨這樣一張小票(放大小票)。請學生說一說,根據這張小票,你獲得哪些數學信息?學生彙報小票上相關的數學信息。“你們能不能幫阿姨覈對一下這張小票,該怎樣覈對呢?

由於學生有了相似的生活經驗,很快想到三種方法,一是用121+208=329(元),另外兩種是用329—208=121(元),329—121=208(元)。我讓學生說是怎樣計算的,學生可能會說:“用1個一加8個一等於9個一,2個十加0個十等於2個十,1個百加2個百等於3個百,”也可能會說到用相同的數位相加或相減得出結果。通過整數的計算和說算理,爲後面學習小數的計算作好鋪墊。

接着,我又出示:下一位阿姨買完單後,又拿到一張小票(放大小票)。請學生先觀察小票上的信息,再請學生幫忙這位阿姨覈對,要求學生只列出算式。學生可能列出:1.25+2.41 ,也可能列出:3.66—1.25或3.66—2.41。

通過幫阿姨覈對小票,讓學生體會生活中經常要用到小數的加減法,小數加、減法在生活中非常重要,使學生感受數學來源於生活,激發了探索的興趣,爲學習新知識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探索方法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要認知規律,在這個環節我給學生提供了兩個探索活動

活動一:探索計算方法

我讓學生自己計算剛纔列出的算式,在學生計算的過程中,我到下面巡視,瞭解學生的情況。計算後,我請學生彙報方法,有的可能會說:“用5分加1分等於6分,2角加4角等於6角,1元加2元等於3元。” 也可能會說:“6個百分之一減去5個百分之一等於1個百分之一,6個十分之一減去2個十分之一等於4個十分之一,3個一減去1個一等於2個一。有一部分學生會用到豎式,(教師板書三個豎式)我請用豎式的同學上臺展示他的豎式,並讓他說說是怎樣想的。”藉助整數計算的經驗,還有的可能會說把“相同的數位對齊,其他就跟整數加減法一樣計算”,還有的學生可能會說出:“把小數點對齊,再計算。”的方法。學生每說出一個正確的方法後,我對給予肯定和鼓勵。“你們能不能說一說,爲什麼要把小數點對齊?爲什麼要把相同的數位對齊?”由於這個方法只是建立在學生的一些數學經驗和掌握的數學規律上,他們沒有親身的體驗,並不能很準確地描述:“爲什麼要相同的數位對齊。”

這個活動讓學生自己計算小數加減法,在展示方法的過程中,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特徵,允許學生用不同的知識與方法解決問題,鼓勵算法多樣化,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活動二:理解計算方法

“請你們翻開課本14頁,完成塗一塗,在塗的過程中思考:‘爲什麼相同數位要對齊’?在親身經歷塗的過程後,學生體會到1和2都是個位上的數,1個一與2個一才能相加,0

2和4是十分位上的數,2個十分之一與4個十分之一加起來才得6個十分之一,5和1是百分位上的數,5個百分之一與1個百分之一才能相加得6個百分之一。也就是相同的數位上的數要對齊,才能相加。學生塗完後,讓他們在小組內先討論一下,再彙報。彙報的時候,只要能說得清楚、明白,我都會肯定他。接着,我進行總結:在小數計算時,我們就是要把相同數位對齊,再按照整數的加減法一樣計算。

通過塗一塗的過程讓學生理解,計算時爲什麼相同的數位要對齊,只有充分理解,學生纔會掌握得更紮實。

(三)在運用中發展

“同學們,想不想用運用這個方法去解決一些有關小數加減法的問題?”

1、算一算

我先給學生出示這樣幾道計算題:

1.3+2.5

3.11+2.29

4.7-2.8

35.8-13.3

8.2+1.55

15.2-1.05

前四道題要求每個學生都完成,而後兩道題是留給學有餘力的學生完成的。在彙報前四道題時,我可以通過一個問題:“計算時要注意什麼?”來提醒學生除了要注意相同數位對齊外,還要注意退位、進位。使學生對計算方法的掌握更加牢固。

對於後兩道題,我會展示部分學生的豎式。由於學生剛掌握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而且在計算整數時有把末位的數字對齊的習慣,學生很可能出現這樣的錯誤(教師板書)這時,我引導學生討論,誰對誰錯,並讓學生運用算理解釋爲什麼錯了。引導學生說出:“2個十分之一與5個百分之一加起來既不得7個百分之一,也不得7個十分之一。”在經歷了這個錯誤後,學生感受到:如果只找相同數位,有可能會看錯“同學們,在計算小數加減法時,怎樣才能使相同的數位準確又迅速地對齊。通過小組討論,學生認爲:只要把小數點對齊就可以了。我指出:“小數點對齊就說明相同數位對齊了。

本練習採用幾道有坡度的練習題,不僅鞏固了今天學到的知識,也通過對錯誤的分析,使學生總結出一個更簡潔、快速的方法來對齊數位。同時,給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了不同的機會,讓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2、摘帽子

老師身高1.58米,凳子高0.64米,老師站在凳子上能摸到2.35米高處的物體嗎?學生獨立思考後,發表自己的見解。學生會分兩派激烈的進行爭論,多數同學由於思維限制認爲摸不到,少數同學認爲老師站在凳子上後再伸手就摸得到。然後我請兩派的同學分別發表意見,在認爲摸得到的同學最終說服摸不到的同學時,我也可以親自給學生做個示範。在學生思考問題的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的發散思維,也使學生體會到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

本節課,我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把數學與生活緊密聯繫在一起,。儘可能多的爲學生創造探索的空間,學生在真實而富有個性的探索中不僅完成了對知識模型的構建,而且體會到了數學源於生活,又應用於生活的真諦。

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看電視》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教版)一年級下冊第5課,是一篇新入選的新詩。詩中描寫了非常愛看足球賽的球迷爸爸,把球賽換成奶奶愛看的京劇,這是爸爸的孝道;奶奶放棄自己喜歡看的京劇,換成了足球頻道,和我們一起拍手歡笑,這是老人的慈愛;看見媽好好疲勞,我們都提議關掉球賽,讓媽媽聽音樂看舞蹈,這既有奶奶的慈祥,又有爸爸的關切,當然,也有“我”從父母那兒學來的關愛。

這首短小的詩歌,生動地描繪了一家四口看電視的感人場面,巧妙地將家庭的注意力情與尊老愛幼的好風尚融爲一體。語言樸實無,卻飽含溫情,精彩處既讓人忍俊濃的情都包含在字裏行間。

針對本課的特點,在第一課時教學字、詞和進行初步的閱讀之後,我把本篇課文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定爲:

1、知識目標:會寫“家和完”兩個生字,認識14個生字及詞語,理解課文內容

2、語感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家庭成員之間的親情。

3、能力目標:初步感知詩歌的韻律美,喜愛讀詩歌。

4、情感目標:知道什麼是愛,把從家庭的愛拓展到班級集體甚至更大的範圍。

二、說教法

新課標倡導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教學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由於本篇課文體會其中蘊含的濃濃親情是重點,因此,將教學方法確定爲促進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的“情境教學法”。並以一個夥伴的身份給學生加油,並作適當的引導,學生通過閱讀通過自身的感悟,體會“情”之所在。

三、說學法

1、學生分析

一年級學生經過一個階段的學習,已具備一定的讀書能力,可以放手讓學生去讀,但每個環節都要把要求說清楚,讓學生知道該做什麼,怎麼做。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法識字,降低識字難度。並設計有梯度的練習鞏固。學生已經初步掌握生字認讀,練讀兒歌,對於本節課來說學生比較容易掌握。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所以本節課的設計首先是以學生想象力的培養爲宗旨,從學生的心理、思維、興趣出發,採用觀圖、唱歌、朗誦等直觀形象的手段去創設學生的認知情境,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激發了想象的主動性。 不禁,又讓人感慨萬千。本課的最大特點就是有濃濃的“情”,而這濃

看電視是現在學生每天的必修課,但是學生很難體會文中所表現出來的濃濃親情,教師有必要爲他們創設一個情景,引導他們將現實生活中的事情同教學的內容相聯繫起來,幫助他們學習和體會。

2、定學法

根據我班學生的特點和年齡特徵、興趣愛好及認知水平,確定運用“自主讀——合作讀——練習說”的學習方法,是學生不但能體會課文的情景,而且能培養他們熟讀的能力、想象能力和表達能力,以及體會家庭成員之間的親情並能把從家庭的愛拓展到班級集體甚至更大的範圍。

四、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想讀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獲取知識、培養創造思維的巨大推動力。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要尊重學生的愛好,所以用謎語導入:小小一間房,只有一扇窗,唱歌又演戲,天天翻花樣。打一家用電器。學生很快猜出是電視。接着談話你們愛看電視嗎?說說看,你們最愛看什麼?你們誰知道,你們的爸爸、媽媽或者爺爺、奶奶愛看什麼?哎!大家愛看的都不一樣,怎麼辦呢? 彆着急,我們看看今天要學的這篇課文裏,這家人是怎麼看電視的?

過渡:這家人看電視,真有些奇妙,你想知道嗎?那就趕快讀讀課文吧。聽老師激情導語的方式引入課,學生初步感受。

(二)閱讀課文整體感知——自主讀

對於一年級學生而言,語文教學應培養他們喜歡閱讀、敢於閱讀、樂於閱讀的願望,整體感知的教學設計可以實現這一目的,所以我先讓學生藉助拼音自由讀一遍課文,把生字連成詞,多讀幾遍;在此基礎上再將課文完整自由地讀一遍,把較長的句子多讀讀。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不應以老師的指派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從一開始就要有意識地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內容,並逐步培養起對課文的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所以在學生將課文完整自由讀兩遍的基礎上,讓學生將自己喜歡的段落多讀一讀,注意把字音讀準,課文讀通順;再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個別讀,讀後評價(對讀得好、有進步的同學提出表揚和鼓勵),最後讀給同桌或好朋友聽。

(三)積累語言理解內容——合作讀

語文課程標準倡導新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接受式學習之外,學會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培養學生主動積極的參與精神和合作精神。這樣做就使得學生的認知不斷得到完善和昇華,最後對課文內容形成初步的自我理解。因此,對課文的理解只需要多讀,在讀中理解課文內容,在讀中積累語言,領悟情境,增強語感。這篇課文對話比較多,便於分角色朗讀。我給學生創造了一種競賽氛圍,看哪一組同學讀得好,配

合得好,(小組可以用自己最喜歡的形式:齊讀;分角色讀;表演讀;一部分同學讀一部分同學表演等等)。小組間的比賽完以後進行評議,這樣的形式使學生朗讀水平不斷提高,並在熟讀的基礎上嘗試背誦。學生在多讀的訓練後,培養了語感,感悟到課文的情境美、文字美,受到了美的薰陶,又培養了同學間的團結合作精神。

(四)拓展課文培養想像——練習說

在教學中,教師要積極挖掘教材,藉助教學難點、重點、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因此,我及時地給已經在閱讀課文中得到許多啓示的學生提供展示的機會,引發學生想像:“爸爸明明是個足球迷——我和爸爸都在打盹睡覺;你從圖上看到了什麼?奶奶爲什麼不看電視只看我們?媽媽從書房走了出來——讓媽媽聽聽音樂,看看舞蹈。問我家看電視奇妙在什麼地方?每個人都有一個什麼樣的祕密?到底是什麼呢?這個祕密就是愛!在得出結論後與學生分享歌曲《我愛我的家》

愛是什麼呢?當奶奶生病的時侯,我會——————。

夏天天氣很熱,爺爺在看電視,我會——。

當媽媽下班回家的時候,我會—————。

當爸爸過生日的時候,我會——————。

吃完飯的時候,我幫媽媽———————。

當——————的時候,我要—————。

愛是———————————————。

愛是不————,愛是不————,愛是不————。

你知道嗎,一次整潔的作業,一句懂事的話語,一張燦爛的笑臉,一份優秀的試卷,一次力所能及的勞動都是對家人愛的表達!

(五)作業設計實踐提升:

(1)觀察:爸爸媽媽最愛吃的水果是什麼,他們最喜歡的活動是什麼?

(2)行動:幫助家人做力所能及的事,表達自己對他們的愛。

這樣的話題,有利於調動學生和生活積累,發展他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同時也溝通了語文與生活的聯繫,培養了他們綜合應用的能力。

五、板書設計理清重點

主要採用貼畫配文字的“圖文式”板書,此板書圖文並茂,色彩鮮豔,內容突出了課文的重點,體現了愛的主題,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和認知水平,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並能引導、發散學生創造性思維!

說課稿 篇3

一、說課堂教學指導思想及課程標準教材

阿長與《山海經》一文出自國中語文課本第三冊第二單元,體裁爲敘事散文,根據素質教育要求:語文教學要注意“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讓學生在學習實踐中得到聽說讀寫能力的良好訓練,,培養學生的各種學習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最終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以及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的有關精神:教育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因此,本文的課堂教學指導思想是:在教師的引導下,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主動性,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科學的學習方法,使學生具有一定的語文自學能力;在合作討論等活動中,體驗合作與成功的喜悅。

本文體裁是敘事散文,語言平實自然、樸素親切,其中所蘊含的感情需要學生通過聽、讀、說去分析去品味。對文章的閱讀練習,《語文課程標準》就此提出如下要求:整體感知課文的大概內容,感受課文的語言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大體瞭解課文的思路和中心意思。

這篇課文主要通過寫長媽媽的幾件事,表達了對一個勞動婦女的深深的懷念之情。作者圍繞中心選材,有詳有略,通過對人物的刻畫,很好的突出了文章的中心,並且記敘時有一定的順序,這也是本文的重點;在寫人記事的過程中,本篇運用了許多帶有感情色彩的詞語和句子,要注意引導學生,結合上下文,把握語句中蘊涵的感情。

綜上所述,確定本文的教學目標有:

1.找出文章圍繞阿長所寫的事情,哪些詳,哪些略。

2.分析本文刻畫人物的方法。[重點]

3.理解重要語句的深刻含義。

4.作文片段練習:針對本文所學,進行作文訓練。

二、說教法

1.聽說讀寫結合法。這是針對本文內容和語言上的特點,課堂教學中主要通過聽說讀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以本文所學進行作文片段練習爲手段,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

2.提示法。學生在讀書過程中遇到疑難問題,陷入迷茫時,教師在一旁給予必要的引導、點撥,從而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

3.賞識成功教育。學生在討論合作,解決疑難問題過程中,適當的給予表揚鼓勵,讓其體會到合作與成功的喜悅,能很好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興趣。

三、說學法指導

1.圈注法。指導學生在對課文的分析中,用符號圈點出重點詞、句,以助於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養成圈點批畫的良好習慣。

2.小組合作討論法。通過探究、討論,培養學生質疑解疑的能力。

四、說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導入新課:

在魯迅先生的散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裏,魯迅除了寫自己的老師壽鏡吾先生之外,還寫到一個人,這個人是誰呢?對,是長媽媽。阿長,是魯迅兒時的保姆。在魯迅的童年生活中,長媽媽是一個很有影響的人物。在長媽媽去世三十年後,作者仍寫此文來紀念她,可見作者對長媽媽的深厚感情。那麼,長媽媽是個什麼樣的人呢?請看課文:阿長與《山海經》

這樣設計,與以前所學知識很好的聯繫在一起,讓知識成爲一個整體。(約需1分鐘)

板題,解題

根據預習作業,學生七嘴八舌起來介紹魯迅,同時教師給以補充,這樣充分發揮了學生的自學能力、自主能力。(約需3分鐘)

電腦出示目標

爲了加深印象,學生默讀識記,約需2分鐘。

整體感知

爲了讓學生,瞭解課文內容,把握文章結構,我設計了這樣的問題:

1.文章寫了長媽媽的哪些事情?各用一句話說出來。這些事表現了長媽媽是個怎樣的人?

2.文章寫長媽媽的事情哪些事是詳寫?哪些事是略寫?爲什麼要這樣安排?

題1,讓學生速讀課文,然後分小組討論解決問題,並將討論的要點批註在書上相應的位置,第一問比較簡單,學生自己就可解決,第二問教師給以適當的點撥提示,比較容易。題2,回答前兩問,較容易;第三問,學生理解較難,爲解決這一難點,我引導提示學生從選擇材料突出中心方面來考慮,學生就比較好理解。

在這個基礎上,教師小結:作者圍繞中心選擇了5個事例,有詳有略,詳寫了長媽媽買《山海經》,很好的突出了中心,我們在寫作文時,也應注意詳略得當。通過小結,學生明白了怎樣圍繞中心來選材,爲下面的作文練習打好基礎。

這一環節中較好的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批註能力,同時及時對學生進行表揚鼓勵,從而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說課稿 篇4

各位老師:

大家上午妤!今天我說的這一課是人教版六年級上冊品德第四單元的第二課 《環球旅行去》

一、 說教材

《環球旅行去》 是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 《品德與社會》 六年級上冊第四單元漫遊世界第二課的教學內容, 通過本課書的學習主要是讓學生初步感知和了解人類文化的多彩與奇妙, 產生對人類多樣文化的興趣和認同感, 認識世界多種文化的差異性和豐富性, 並建立理解和尊重的態度。本課主要教學內容包括神遊埃及金字塔、探祕古瑪雅、追溯西方文明的搖籃一希臘、 遊覽藝術之者[豆一巴黎、 漫步國際大都會一紐約、 嘹望臺一城市花絮等。 本課書分兩課時完成, 根據內容可分爲世界古老文明之旅、 現代文化魅力之旅o 第一課時世界古老文明之旅就包括“神遊埃及金字塔、 探祕古瑪雅、 追溯西方文明的搖籃一希臘” , 有關埃及金字塔、 古瑪雅、 希臘的知識很多, 學生也非常感興趣, 但教材介紹的比較簡單, 這就需要學生在課前蒐集資料, 在課上展示交流蒐集到的資料, 感興趣的內容, 課後進一步上網查找學習, 甚至研究o

二、 說學情

六年級的學生已有一定的閱歷, 能夠自己主動查找相關資料獲取知識, 本設計希望學生自己運用已有的這種能力繼續深入學習, 學習過程中的快樂o 在感受快樂的同時, 增加對世界的瞭解o

三、 說敦學目標

1. 初步瞭解世界主要的文化遺產, 感受人類文明及其所蘊含的聰明智慧。 它們有的反映了世界古代悠久的文明, 有的體現了濃重的現代文明, 旨在讓學生對多彩的世界有更爲全面的認識, 併爲他們今後進一步瞭解世界、 認識世界打下基礎。

2. 培養學生的全球意識和對世界多元文化的理解與欣賞的態度o

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世界主要的文化遺產, 感受人類文明及其所蘊含的聰明智慧o

難點:

讓學生對多彩的世界有更爲全面的認識, 幫助學生進一步了世

五、 說教法、 學法

本節課我採用的不是傳統的注入式, 而是結合了多媒體直觀教學,通過問題銜接知識點, 由教師引導, 學生歸納, 小組合作交流探究活動結霆, 體現教師的引導作用和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o

學e

小組合作、 課堂交流、 師生交流、 小組交流、 自主學習。

六、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活動, 激發興趣n

二、 走進埃及, 知識大闖關o

【設計意圖: 通過探究性學習, 瞭解埃及金字塔, 感受世界古文化的魅力o】

三、 探祕古瑪雅, 資料大搜索o

四、 觀看圖片, 總結活動。

矢【設計意圖: 讓學生感受古瑪雅的文明, 感受古瑪雅人的聰明才蠱、】

一、 導入活動, 激發興趣n

我們生活的世界是一個多彩的世界, 對於一個現代人來說, 不瞭解世界歷史, 是一件令人遺憾的事情o 你想不想放眼全球呢? 讓我們一起來漫遊世界吧、

二、 走進埃及, 知識大闖關o

本環節分爲三個層次展開

第一關, 必答題。 闖關規則: 以小組爲單位, 答對一題就算過關,兩種求助方式: 1求助課本2求助組員。

第一小組: 埃及最有名的金字塔是哪座? 有多高?

第二小組: 修建胡夫金字塔動用了多少人、 歷時多久?

怎術萱三小組: 建造金字塔的材料是什麼? 如果用現代火車運送將會...、 、薰、

董體毒入第二關, 搶答題。 知識闖關題的答案就在於這段錄像中, 看屏ˉ o

錄像看完後本輪闖關規則: 在我喊山開始搶答之後, 舉手有效n

若未答出, 其他組繼續舉手搶答。

第一題、 金字塔裏藏着什麼

第二題、 胡夫金字塔用了多少塊巨石? 每塊巨石有多重?

第三題、 埃及還有一個標誌性建築錄像中沒有提到, 課本里是怎樣介紹它的?

第三關, 想象題, 看獅身人面像的視頻介紹

儼 想象一下, 建造金字塔都有哪些問題需要解決? 你能作出怎樣的目 測 ?

你覺得“獅身”和“人面”都代表了什麼? 猜猜看, 爲什麼把“獅身”和“人面”結合在一起?

三、 探祕古瑪雅, 資料大搜索o

告別埃及, 來到美洲中部墨西哥附近的密林電 這兒的古瑪雅遺蹟, 被譽爲叢林中的神殿, 讓我們跟隨錄像去探尋一番。

(一) (播放錄像) 觀看錄像, 初識瑪雅o

課本上介紹了古瑪雅的哪些文明成果? 誰來說說o

(二) 深入討論, 集體交流。

就請大家像剛纔研究金字塔未解之謎那樣探討一下古瑪雅之謎, 小組內選擇感興趣的話題討論, 並加以凝鍊, 最後由代表上來交流你們的收穫或疑問n

四、 總結活動 故事續編

故事續編“密林深處的祕密”。 讓學生結合教材或資料庫中的相關資料整理成小故事, 把瑪雅人的消失作爲一個開放的結尾, 讓學生思考失蹤的原因 按照自己的猜想將故事續說。

七 說板書

板書設計要求能簡潔明瞭地展現課文靈魂, 因此根據課文內容設計了以下板書:

環球旅行去

神遊埃及金字塔

探祕古瑪雅

無窮的智慧 非凡的創造力

以上就是我說課的內容, 有說的不好的地方, 請大家批評指教!

說課稿 篇5

本節課共四個教學環節:遊戲導入探究新知解決問題遊戲深化。

下面我分別說說這樣設計的意圖。

第一環節遊戲導入

通過搶椅子游戲,體驗不管怎麼坐,總有一把椅子上至少坐兩個同學。激起學生認識上的興趣,趁機抓住他們認知上的求知慾,作爲新課的切入點,我這樣導入極大地激發了學生探究新知的熱情,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新課的學習中。

第二環節,探究新知。

此環節正是本節課的關鍵一環,這一環節的教學,我重在讓學生經歷知識發生、發展的過程,而不是生搬硬套,只求結論或囫圇吞棗,讓學生不但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課上我讓學生通過列舉法、數的分解法及假設法探究總結出了結論:3本書,放到2個抽屜裏,不管怎麼放,總有一個抽屜裏至少有2本書。這是本課的重點,接着引導學生把每種分法中得書最多的旁邊作個記號,得出每種分法中有一名學生得2本、3本即2本書以上,再讓學生用一個詞語表示這種意思,那就是至少的意思,再反過來理解總有至少的意思。這樣既突破了本節課的難點,也加深了對抽屜原理的理解。

在此基礎上,我讓學生把4枝鉛筆放進3個盒子裏,怎麼放?有幾種不同的放法?先擺放、再討論能不能只擺一次就能得出結論。然後得出只要先平均分,再把餘下的再平均分就能得到不管怎麼放,總有一個盒子裏至少有2枝鉛筆。

第三環節解決問題

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此環節我選擇了貼近學生生活的喜聞樂見的事物,讓學生在滿懷激情中解決問題。練習題的設計遵循了讓學生接觸這類問題逐步熟悉這類問題然後歸納這類問題的基本型這類問題的變式型。即給出了抽屜數,引導學生逆向思維去求物體數,這一問題是抽屜原理的逆思考問題,拓寬了學生的思維空間。

第四環節遊戲深化

課的開始是遊戲導入,結束時必須讓學生沒有遺憾的離開課堂,所以我在出示了幾道關於出生年、月、日的練習題,在解決這幾個問題時,我把問題逐步深化,比如:四(3)班有43名同學,至少有多少人在同一個月出生?我校有1603名學生至少有( )人同日出生。最後我又給學生做了一個遊戲:有一副撲克牌,去掉了兩張王牌,還剩52張,我請五位同學每人任意抽1張,聽清要求,不要讓別人看到你抽的是什麼牌。請大家猜測一下,同種花色的至少有幾張?爲什麼?這一類問題正是下節課要學習的抽屜原理(二)的知識,學生的思維向縱深發展了,不但解決了問題還受到了相信科學不迷信的情感教育,落實情感教育標。

說課稿 篇6

說教材:

《別餓壞了那匹馬》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國小語文六年級上冊第10課是一篇略讀課文。記敘了一個擺書攤的殘疾青年以一句“別餓壞了那匹馬”的善意謊言實現了一個極其喜歡看書但又沒有能力看成書的孩子願望的感人故事。文字樸實無華,卻處處蘊含着殘疾青年樂於助人的美好品質和作者“我”對殘疾青年萬分感激之情。

用“別餓壞了那匹馬”做題目,至少有兩層主要意思:一是這是文中殘疾青年一句善良的謊言。正因爲這句善良的謊言,我纔會心安理得地去讀青年的書;正因爲這句善良的謊言,故事纔會顯得如此的動人;正因爲這句善良的謊言,青年的形象纔會如此高大。二是“我”就是一匹“餓壞了的馬”,青年知道,後來我自己也知道。

說教學目標:

一、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品讀句子中體會殘疾青年樂於助人的美好品質和“我”對這位殘疾人深深的感激之情。

二、在朗讀中領會課文通過人物的語言、行動、心理的描寫,表現人物品質的寫作方法。

說教學重點:

通過朗讀課文體會殘疾青年樂於助人的美好品質和我對青年的深深的感激之情。

說教學難點:

把中人物的美好形象通過朗讀表現出來。

說教學:

1、注意導讀的引入。

每個人都不希望被欺騙,謊言可能會帶來很大的傷害,可是有些謊言卻是善良的,給人帶來真誠和溫暖。今天,我們就要走進一個善意的謊言,讓我們一起去感受那份關心和溫暖。一起來學習第10課《別餓壞了那匹馬》。

2、設計好細讀的問題

學生讀了課文後,讀出殘疾青年編造了一個美麗的謊言,我順勢提了一個問題“這是一個善意的謊言,其實會讀書的同學能從課文中發現蛛絲馬跡,會發現攤主的心思,找找看,同時寫上自己的體會”學生再讀課文思考,劃出相關句子,詞語。(略讀課文要給孩子充分讀的時間,但並不是說,有時間給孩子就行了,老師要給予適當的點撥。)

3、感情朗讀,情理交融

很長,我讓學生找出最能體現青年品質的語句來讀讀,在讀的基礎上談談自己的理解。

4、安排課外拓展

學生抓住重點詞句交流,朗讀,當一切真相大白時,兩位主人公心靈相通了,學生也與文中的主人公心靈相通了,於是,我設計了這樣的口語交際:

課文幾次提到的馬,實際上是不存在的,可是我們仔細想想,這匹馬似乎又是存在的。對追求知識如飢似渴的我,就是那匹飢餓的馬,爲了不讓我“餓”壞,殘疾青年說了一個善意的謊言,讓“我”感覺到了關心和溫暖。你身邊有這樣感人的事蹟嗎?

5、安排小練筆,填補文中空白。

“我”在看到那一堆枯蔫焦黃的馬草時,會有什麼表情,心裏會想些什麼,他又會怎麼做?請你寫下來。

說板書設計:

別餓壞了那匹馬

殘疾青年 我

熱心、善良 愛讀書、誠實、有志氣

說課稿 篇7

《草房子》是一部充滿兒童純真情懷的小說,小說以善於異想天開、頑皮淘氣的桑桑的成長爲線索,但講述的並不是他一個人的故事。每一章都是獨立的,分別講述一個孩子或大人的故事,桑桑經歷了其中一部分,也是心靈的記錄者。隨着一個個人物清晰地出現在我們的眼前,一個個故事依次展開,各自發展又最終交疊在一起,我們彷彿看到一幅被慢慢鋪開的卷軸畫。這實在是一幅美麗得令人屏息的人生畫卷!人物形象可愛鮮活,故事情節深刻感人。

一、導讀理念

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就要我們增加學生的閱讀量,讓學生暢遊在書海中。指導學生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讀整本的書。恰當的課外閱讀指導,不僅有益於學生情感薰陶,良好品德的形成,更重要的是能有助於學生語言的積澱。學生在積澱語言的過程,不斷的感悟書本的內涵,讓書籍豐富的營養源源不斷的流入到學生的心中。雖然中年級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自主的閱讀能力,可是從語言的積澱到內涵的感悟,教師的指導都是不可缺少的。閱讀量的增加必須以質作保證,不是隨便什麼書都能讓學生讀的。

《草房子》作爲一部備受人們關注的兒童小說,給了我們帶來學生閱讀的新方向。不僅要在書籍中去感受語言,體會內容,更要去感悟內涵,去感悟童年帶來的美好。即使碰到了苦難、病痛等心也有對美的無限嚮往。就想作者曹文軒說的那樣“美的力量絕不亞於思想的力量。一個在深刻的思想都可能變成常識,只有一個東西是永遠不變的,那就是美。”所以,我希望通過這堂課的引導學習,能讓孩子們更深入地鑽到文章、文字中去,學會享受美好的語言文字,感受到從語言和文字中散發而來的無比魅力。

二、導讀過程

1、童謠激趣

對於三年級的孩子來說,閱讀這樣的小說,可能沒有耐心或者很大的興趣。他們可能更喜歡閱讀短篇故事,例如像成語故事、童話故事等。爲此,我引入了書中桑桑經常唸叨的顛倒歌入手,激起學生讀的興趣。

2、初看封面,製造懸念。

我首先出示草房子的封面圖片,請學生說說對草房子的印象,並且質疑桑桑爲什麼忽然小聲地哭泣起來?這個環節目的`是讓學生從直觀的畫面轉向對這本書內容的關注,以及對這本書中人物的關注。

3、感悟語言文字的魅力。

文中的語言樸實純美,我節選了描寫“草房子”的一段環境描寫:“這一幢一幢草房子,看上去並不高大,但屋頂大大的,裏面卻很寬敞。這種草房子實際上是很貴重的,它不是用一般稻草或麥秸蓋成的,而是從三百里外的海灘上打來的茅草蓋成的。那茅草旺盛地長在海灘上,受着海風的吹拂與毫無遮擋的陽光的曝曬,一根根地皆長得很有韌性。陽光一照,閃閃發亮如銅絲,海風一吹,竟然能發出金屬般的聲響。用這種草蓋成的房子,是經久不朽的。這裏的富庶人家,都攢下錢來去蓋這種房子。油麻地國小的草房子,那上面的草又用得很考究,很鋪張,比這裏的任何一個人家的選草都嚴格,房頂都厚。因此,油麻地國小的草房子裏,冬天是溫暖的,夏天卻又是涼爽的。這一幢幢房子,在鄉野純靜的天空下,透出一派古樸來,但當太陽凌空而照時,那房頂上金澤閃閃又顯出一派華貴來。”

扣住文字,學生感受到了草房子的特點:牢固,華貴、冬暖夏涼。在此基礎上,我給文字配上純美的音樂,讓學生在朗讀中感悟文字的純美。

4、認識人物,汲取精神食糧。

桑桑——貫穿全書的主人公,油麻地國小校長桑喬的兒子。是個很活躍頑皮而有幽默感的孩子,常常異想天開,敏感而富有同情心。因此,我以他爲抓手,通過抓主要事件,來體悟桑桑的多面性格,以及善良的本質。

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自主尋找自己喜歡的兒童人物形象,並說說喜歡的理由。目的是讓學生學會抓主要事件品析人物個性。但是,由於時間有限,這個環節,我還是扶得很牢,學生的自主發揮不夠。

5、昇華內涵,拓展閱讀

這個環節,主要是藉助作家評價引領學生對本書中人物思想內涵的理解。其次是對作者曹文軒生平事蹟簡要介紹,以及他其他作品的閱讀介紹。

三、導讀反思

在教學設計時,我發現《草房子》的語言文字非常的美,人物的心靈也很美,導讀時我到底側重哪個點,我有些猶豫。於是,兩方面都沒有捨棄,結果造成感悟文字美和體會人物心靈美都不透徹。特別是抓主要事件,感受人物個性特點時,老師很害怕學生找人物的陰暗面。這樣就偏離我預設的點,所以把學生牽制得很牢。比如:有學生說“禿鶴”很聰明,他借用自己的光頭,讓別人摸一摸,來換取好吃的。顯然這個理解是有偏差的。那時的“禿鶴”還很小,很不懂事,也不介意別人摸他的光頭。可是,後來因爲頭禿而遭不曉世事的同伴們的“歧視”,但他非常要強,渴望自尊和得到別人的尊重,所以纔會致意大鬧會場,要求參加會操表演。但是,“禿鶴”並沒有得到大家的認可,因爲他的參與,使得油麻地國小會操比賽三連冠泡湯了。後來,“禿鶴”主動要求飾演大壞蛋,使文藝演出大獲成功,也贏得了大家的尊重。由於老師的急噪,沒有給學生自主思辯的時間,以及學生多元解讀發揮的餘地,我直接把預設的點出示了,有些“拔苗助長“的味道。

總之,我覺得導讀課涉及指導的點方方面面,學生的課堂生成又千奇百怪,老師常常顧此失彼。儘管如此,從課堂上學生的表現看,他們還是非常喜歡這樣的課,而且這對他們的課外閱讀的確有很大的推進作用。

說課稿 篇8

一、教材解讀:

億以內數的認識,是在學生認識和掌握萬以內數的基礎上學習的。生活中大數廣泛存在,對大數的認識既是萬以內數的認識的鞏固和拓展,也是學生必須掌握的最基本的數學知識之一。本冊教材先教學億以內數的認識,再教學億以上數的認識,並將這兩部分知識加以整合。教材在中間安排了十進制計數法教學,使學生知道數位、數級和計數單位,這是對億以內數的認識進行歸納整理,也對億以上數的認識起承上啓下作用。教材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加強了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繫,結合具體的情境和實際活動,讓學生感受大數的意義,不僅爲學生認識大數提供豐富的內容,也爲對學生進行國情教育提供了好素材。如:教材中含有大量的科學知識、環保知識及國情知識等素材。本單元教材突出數概念教學,從數學的高度把握十進制原理,培養數感。讓學生從數的認、讀、寫、大小比較,計數單位、數位、數級等數概念的多方面來全面認識數。教學內容的呈現給了學生自主探索和自主交流的空間,也爲教師組織教學提供了思路,如:讀、寫數的法則與數的大小比較方法,教材上不給出現成的結論,而是讓學生通過探究自主討論得到。由此可見,本單元的編排不僅結構合理,而且內容的安排和素材的選擇都突出了數學的文化特色,滲透了數學的發展與人類社會的發展緊密聯繫並相互促進的思想,使學生逐步體會到數學不僅是有用的工具,同時也影響着人們的生活方式,促進人類的進步,數學是人類共同的文化。

二、教法學法:

創設具體的教學情境,培養學生對大數的感受,發展學生的數感。大數對於學生讀起來比較困難,教師應充分利用好教材文本,創設具體教學情境,讓學生對大數獲得豐富感受。注意放手讓學生探索,理解大數的讀法後,通過獨立練習,小組合作交流訓練,達到熟練程度。

注重基礎知識、基本概念的教學,給學生留有自主探索的空間,對於數位、數級、十進關係等知識,應該讓學生牢固掌握。通過創設情境,讓學生去發現,去體會,通過自己的獨立思考達到對這些知識的理解。

密切了大數與現實生活的聯繫,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教學中,教師應注意培養學生收集大數的習慣和能力,通過教學,使學生認識到,數的產生與發展都是生活實踐的需要,認識數是爲了用它來交流,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從而培養學生數學意識。

三、教學理念:

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教師要遵循兒童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加強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繫,關注學生個體差異,使學生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能獲得必要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在教師精心組織下,充分讓學生自己去發現探索億以內數的規律,使每個學生都有學習成功的體驗,增進學好數學的信心。

四、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2~5頁的內容,練習一的1-5題。

五、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計數單位“萬”“十萬”“百萬”“千萬”和“億”,知道億是個大數;知道億以內各計數單位的名稱和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十進關係。

2.掌握數位順序,理解並掌握我國四位一級的計數習慣,能夠根據數級正確地讀出億以內的數。

3.通過情境創設,小組合作學習等形式,使學生獲得正確讀數的成功體驗;培養學生分析、綜合的能力。

4.培養學生對大數的感受,發展學生的數感。

六、教學重點:億以內數的認識,讀法。

七、教學難點:

1. 數級、數位、計數單位的區別以及“位值”的理解。

2.每級中間或末尾有0的讀法。

八、教具學具:教師準備PPT,數位表,師生都備計數器。

九、過程設計:

(一)、創設情境,引入課題

1、讀出下面各數:

6853 308 7060 20xx 1039 10000

2、填空:

①一個四位數,千位上是8,百位上是4,十位上是0,個位上是9,這個數是( )。

②6725百位上的數是( ),表示( )個( )。

(用PPT出示上述複習題,讓學生自主完成。)

3、用PPT演示教材中的主題圖:先展示我國行政區劃分圖,讓學生認真觀察,提問:你得到了那些數學信息?(六個省市自治區的人口數)再出示全國人口總數,問:你發現什麼?(數很大,很大。)老師小結:這節課我們就來探討這些大數怎樣讀?他們的計數單位是什麼?揭示課題,並板書 “億以內數的認識”。

(二)、探究交流,獲取新知

1.以北京市13819000人口數爲例,讓學生試讀。

2.通過PPT演示,回顧原來學過的數位名稱。

3.讓學生拿出計數器,按照PPT演示,邊撥邊數邊想:一千一千地數,一直數到九千,再加上一千是多少?認識10個一千是一萬;再一萬一萬地數,一直數到九萬,再加上一萬是多少?認識10個一萬是十萬;(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學生的智慧在學生的手指尖上”讓學生通過動手撥一撥,學生對十進制的認識肯定會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同桌或前後桌相互交流,同理得出:

10個十萬是一百萬。(板書)

10個一百萬是一千萬。(板書)

10個一千萬是一億。(板書)

(給足時間撥、想、說,然後全班交流)

提問:同學們想一想,以前我們學習了那些計數單位?今天我們學習了那些新的計數單位?(十萬、百萬、千萬、億)

4.小組討論學習計數單位間的關係。問題:大家知道萬、十萬、百萬、千萬、億是什麼嗎?你發現這些計數單位之間有什麼關係?

根據學生的討論,教師小結:同學們真有數學頭腦,通過撥珠、數數、觀察發現了它們的規律是: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十,哪一位上滿十就要向前一位進一。

5.認識數位和數位順序表。

(1)學習“數位”、“數級”。

請同學們整理數位順序表,從右邊起第一位是個位,第二位是十位,……億位。介紹我國計數的四位分級法。(在數位表上增加欄,並標明數級)從右向左四位分一級,第一級是個級,第二級是萬級,第三級是億級。同時告訴學生分級線。(PPT動畫演示)

6.學習數的組成。

(1)撥數,將13819000人在自己的計數器上撥出來。

(2)按數位順序寫出13819000,並說出每個數字所佔的數位名稱,計數單位,表示多少個這樣的計數單位?

(3)全班交流,抽查:十萬位上的8表示什麼?百萬位上是幾,表示什麼?千萬位上是幾,計數單位又是什麼?

7.鞏固練習,先演示PPT,讓學生數一數,再讓學生自主完成第4頁“做一做”。

(1)讓學生通過數數,理解並掌握計數規律。

(2)讓學生聯繫生活實際說說哪些地方常用到萬以上的數,體會大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培養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尋找數學信息的意識和能力。

8.學習“讀數”。

(1)PPT出示例2,讀出下面各數。出示含兩級的數位表,並在相應的數位表下分別呈現教材上的4個數,2496 24960000 6407000 85000300。

a)藉助情景圖,讓學生在下面與同學說一說並寫出讀作多少?

b)集體交流,讀出每一個數,並進行評價,糾正錯誤讀法。

c)出示正確讀法。

(2)小組討論。

a)含兩極的數怎麼讀?

b)萬級的數和個級的數在讀法上有什麼不同?

c)數位上出現0,又該怎麼樣讀?

(重點用強調數位上出現0的讀法。)

(3)反饋交流信息,學生歸納總結。(演示)

(4)鞏固練習,完成第5頁“做一做”。

(三)、小結強化,增強自信

小結學習內容,讓學生說說學習體會、收穫。

(四)、鞏固練習,形成能力

課堂作業完成練習一的1—5題。

第1題讓學生做數位順序表,加深了學生對數位排列順序和數級劃分的認識。

第2題按排的是4組讀數練習,每組都是兩個數對比出現,體會同樣的數字,放在個級和萬級讀法不同,數的大小、意義也不同,也爲後面學習大數改寫用“萬”作單位的數作鋪墊。

第3題創設一個情境,小組交流不同的讀數方法,探索比較方便的讀法,體現了由學生自主選擇合適的讀數方法。

第4、5題,進一步加深對億以內數的讀法的理解,提高讀數能力。

說課稿 篇9

一、 說教材。

《數的順序、比較大小》是人教版國小數學一年級下冊的教學內容。它上在學生學過數數、讀數、寫數的基礎上教學的。通過填寫100以內的數目表,使學生對100以內數的順序有一個更深刻的認識,瞭解每個數在數目表中的位置,與相鄰數的關係,對100以內的數的大小有比較清楚的瞭解。同時,通過對此表的觀察,可以發現一些有趣的排列,從中可以發現一些規律性的東西。這樣可以發展學生的思維,開闊學生的思路。

2.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學生經歷猜測、推理的過程,能清楚地瞭解100以內數的排列順序。從不同角度觀察百數表的排列,從中發現排列規律。

(2)掌握比較數的大小的方法。

3.教學重點:能清楚地瞭解100以內數的排列順序和掌握比較數的大 小的方法。是本節課的重點。

4.教學難點:比較兩個數的大小。

二、說教法、學法。

三、說教學程序:

整個教學流程安排5個環節。

環節一:談話導入。

1.師:小朋友,我們學校的電腦室有很多臺電腦。可以保證2個班的小朋友上電腦課呢。現在已經有一個班的同學找到了自己的座位,出示課件(百數圖)。

環節二:教學百數圖。

1.我們看看哪些位置上已經有人了。讓學生觀察後交流。

2.師:你發現了被預定的位置編號有什麼特別的嗎?學生可能會發現:(1)第1橫行的5個數都是偶數,第2橫行的5個數都是奇數。

(2)從左到右下這一斜行中(10除外),十位上的數從1開始,逐漸多9,而個位上的數則相反,從9開始逐漸減少到1。等等。

3.還有很多座位上沒有編號,你知道這些座位可能編幾號嗎?讓學生猜出幾個。

4.讓學生獨立完成百數圖,根據要求塗色(第1題)填完後,在小組裏交流:你還發現了哪些有趣的排列規律。

5.各小組派代表彙報。(這裏,儘量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找出不同的規律)

6.看數目表找數。老師說數,小朋友找數。

(1)第三行第9個數是多少?(29)

(2)第八行第5個數是多少?(75)

(3)55前面一個數是多少?後面一個數是多少?(54、56)

(4)78和80之間的數是多少?(79)

(5)和67相鄰的數是多少?(66、68)

(6)90和99之間有幾個數?(8)

(7)一個數,它比67多3,這個數在第幾行第幾個?

7.老師引導學生小結:通過觀察數的排列和填寫數目表,對100以內的數的順序有了進一步的認識,知道了每個數在數目表中的位置,以及與相鄰數的關係。板書:數的順序。

環節三:教學比較大小。

1、出示例題的雞蛋圖。

(1)指名學生表述圖意。老師問:哪隻母雞下的蛋多?你是怎麼想的?

(2)學生已經有了比較20以內數的大小的基礎,比較兩個數的大小難度不是很大。學生可能會與不同的比較方法。如:(1)我是看圖的。(2)因爲25在23的後面,所以25大於23。(3)因爲25有2個十和5個一。23有2個十和3個一。

(3)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老師再借助計數器,邊撥邊引導學生歸納總結出:25和23這兩個數,十位上的數相同,只要比個位上的數。個位上誰大,這個數就大。

2.教學:比較39和45

(1)讓學生同桌合作,先在計數器上撥出這個數,再比較兩個數的大小。

(2)彙報交流:你是怎麼想的?

(3)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得出方法:十位上的數大,這個數就大。

3.完成書上的做一做。

先讓學生獨立完成,選擇幾題指名說一說你是怎麼想的。再讓同桌互相說一說你是怎麼想的。

4.引導學生概括出比較兩個數的大小的方法。(比較兩個數的大小時,先看十位上的數,如果十位上的數不相同,那麼誰大這個數就大。如果十位上的數相同,再看個位上的數,這時,誰大,這個數就大。如果個位上的數也相同,這兩個數就相等。

環節四:鞏固練習。

因爲這節課教學內容多,而且例7的教學會佔用較多的時間,不可能做很多的練習。所以,我設計了一個綜合性的遊戲活動,以鞏固和深化本節課的內容。

遊戲活動設計如下:

1.老師創設一個準備帶小朋友坐火車去遊玩的情境,讓學生分成4組,通過抽數字,組成一個兩位數,再比較4個兩位數的大小,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哪個組得到的兩位數大,就可以坐前面,享受更好的待遇。

2.具體操作步驟:

(1)老師先在黑板上貼出一張有4個車廂的小火車的圖。每節車廂都有一個兩位數的編號。兩位數是空着。只寫有“十、個”的空格子。

(2)把學生分成4組,每個小組各有一個數袋,數袋裏各裝有0—9的數字。每組派兩名學生上去抽數。1次抽1個,抽完後,可以和小組的成員討論要放在十位還是放在個位。並說明理由。

(3)比較4個兩位數的大小。

環節五:課堂小結。

環節六:佈置作業。

當堂達成目標。

說課稿 篇10

一、 說文本分析

《花兒爲什麼這樣紅》是語文版上冊第五單元的第一課,這篇事理說明文以花朵呈現出萬紫千紅的原因爲重點,科學地說明了花的色彩是由它們自身的各種條件和需要,以及自然、人工等因素對它作用的結果,本文的最大特點就是條理清晰,淺顯易懂。

1.教學目標

根據對教材的分析,本課教學目標擬訂爲:

知識與能力目標

理解課文,把握本文的說明對象,說明方法,學習以邏輯順序安排全文的結構方法。

情感目標

激發興趣,培養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意識。

2.教學重難點

閱讀科普文章,理解文章中的科學道理是重點,另外說明方法及說明順序也是需要重點學習的內容。邏輯順序對於只在七年級學過一個說明文單元的八年級學生來說是學習上的難點

二.說學情分析

由於設有跌宕起伏的情節,說明文一向被學生認爲枯燥乏味,引不起學生興趣,所以要注意培養和引導

三.說教法設想

1.誦讀法:以“讀”爲教學的“抓手”,由最初的默讀到最後的速讀。讀是整堂課的主線,通過多種形式的讀,在讀中尋找疑問,在讀中解決疑點,在讀中品味語言,在讀中瞭解寫法,用問題推動教學。讀既是手段又是目的。

2.疑讀法:本節課牢固樹立問題探究意識,一方面師生圍繞問題進行對話,層層深入,深化思維。另一方面問題解決的過程也是反覆回顧文本、研讀文本、品味語言、明白事理的過程。在本節課中問題具有定向、整合、導學、引思的功能。

四.說學法指導

新課標指出要“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這節課主要指導學生採用自主閱讀法、質疑探究法,促使學生自我發現,自我總結。另外還可結合其它學科化解本課的難度。例如複習國小《自然》和國中《生物》課本的相關內容,可以使說明的事理易於理解。

五.說教學過程

本文教學分爲兩個課時,第二課時側重於對說明方法和說明文語言的分析。今天我主要說說第一課時的教學流程。

1、設置情境 導入新課

導入部分運用多媒體,以音像配詩的形式吸引學生,不僅創設了意境,還增添了課堂的文學色彩,並恰切地引出課題——花兒爲什麼有如此斑斕的顏色?

2、以下的教學我打破常規,從重點入手進而把握全篇,這樣既能突出課文重點又凸顯了文章的整體性,這一思路可概括爲“五讀一回頭“

(一)默讀,整體感知,知道全文是說明“花兒爲什麼這樣紅的?”

(二)跳讀,找出回答“花兒爲什麼這樣紅”的答案的段落,瞭解到文章中間2—9段從六方面介紹的,然後讓學生談談對這六方面的理解。

由於課前學生複習了學過的相關學科知識,所以理解起來難度不大,老師可用一個簡單的酸鹼試驗對第一個方面做以說明即可。這一步驟是對舊知識的鞏固,也是學科之間的合作。

(三)掃描,問問自己爲什麼這麼快就找出了這六方面?感悟寫法,學習使文章條理清晰的兩種方法,並當堂口頭練習。

(四)細讀,討論探究這六方面爲什麼不能互換順序,從而掌握由主到次,由內因到外因這種邏輯性的說明順序。

這一步稍有難度,教師應給學生鋪一下臺階,比如複習一下說明順序,再深入文本細讀,找一些關鍵詞。在教師引導、學生合作下,學生完全可以給出合理的探究結果。

(五)再讀,學生能夠發現開頭第一段是設疑,結尾一段是總結,全文是典型的總—分—總結構。

“一回頭”指回頭看題目,在音樂中討論用歌名做題目的三個好處,之所以此時回頭是因爲只有站在理解全篇的高度,才能理解題目有統領全文的作用。然後試着練一練。要提高語文教學的效能,只有讓學生在實踐中自覺地操練,學以致用,才能形成較爲紮實的知識結構和良好的基本技能。

這樣藉助“五讀”如此頻繁的接觸文本,分析文章時環環相扣,步步深入,由整體到部分再到整體,符合語文學科的特點和認知規律,也迴歸語文本色。並且注重分析寫法,並進行口頭練習,落實了課標所提出的“語文教學要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學生打下紮實的語文基礎。

3、最後小結提出下節預習內容

六.說說板書設計

板書既要簡潔明瞭,便於學生識記,又應該是課文的線索、圖示,能囊括重、難點知識,基於此種認識,我特設計以下板書:

以上是我就《花兒爲什麼這樣紅》從六方面的說課。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