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史部>史記>

《史記》讀後感 (合集15篇)

史記 閱讀(1.34W)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史記》讀後感 ,歡迎大家分享。

《史記》讀後感 (合集15篇)

《史記》讀後感 1

在中國歷史中,項羽無疑是個傳奇人物。他沒有尺寸的封地作爲根基,硬是憑藉自己的勇猛善戰,不出三年,就滅亡了秦朝。雖然最後天下還是落入劉邦手中,項羽的這份偉業也是“近古以來未嘗有也”。根據太史公描述的項羽的事蹟,他的成功與失敗可以從中找到原因。

成功首先需要的是建立目標。項羽小的時候,便有雄心壯志。他不學寫字不學劍法,認爲“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他看到秦始皇出遊,不假思索地就說出“彼可取而代也”。項羽的霸氣是與生俱來的,他從小就有一統天下的志向,這也是他東征西伐、所向披靡的動力。

要打勝仗光靠雄心壯志是遠遠不夠的,項羽的勇猛果敢、堅決果斷是他成功的另一大原因。當面對強大的秦軍時,項羽做出了驚人的破釜沉舟的舉動,不給自己和士兵們留後路,於是楚軍無不以一當十,最終大破秦軍。當楚漢久久相持時,項羽對劉邦發出挑戰,項羽派出的壯士都被劉邦的神射手射死,但當西楚霸王親身上陣時,神射手被嚇得目不敢視,手不敢發。當四面楚歌,項羽已註定失敗時,他痛痛快快的打了最後一仗,他的隊伍殺死了近百個漢兵只損傷了兩名自己人,他自己一個單槍匹馬地就殺了數百個漢軍。如此的英勇與霸氣,不是一般人所能擁有的。擁有這樣的先天條件,也註定要成就一番大事。

然而,雖然他曾轟轟烈烈,曾所向披靡,最終也敗在了劉邦手下。這樣的結果也是有跡可循的。

驕傲自大是項羽顯著的性格特點,也是他的致命弱點。鴻門宴中,項羽不聽范增的再三勸說,不肯殺死劉邦,輕視了劉邦對自己的威脅,最後吃下了自己種的苦果。佔領了咸陽後,他不聽勸說,沒有藉助咸陽地勢得天獨厚的條件來建都稱霸,非要回到楚國,放逐義帝自立爲王,分封領地時又沒有公平公正,這樣也難怪王侯們會背叛他。太史公也評論道:項羽誇耀自己的戰功,只知道一意孤行而不吸取古代的經驗教訓,只想着成爲一代霸王,只想着用武力征伐經營天下,結果五年的時間,國滅人亡。相比之下,劉邦就謙卑寬厚得多。酈食去勸說劉邦時,劉邦因爲自己一開始的傲慢而賠禮道歉,後來獲得了酈食的幫助。對待張良、樊噲等忠臣,劉邦虛心聽取他們的謀略,凡事徵求他們意見。劉邦也說,重用了賢臣是自己得天下的原因,而項羽只有一個范增還不能用,所以最後被自己打敗。

在《秦始皇本紀》中有這樣一句話:“夫併兼者高詐力,安定者貴順權,此言取與守不同術也。”打仗需要的是武力制勝,這是項羽所擅長的。然而治理國家就得講究順應民心了,秦朝滅亡的這一個教訓,項羽卻沒有吸取借鑑。秦國的`降兵軍心動搖時,項羽當晚就把他們二十幾萬人統統活埋;他佔領咸陽後,大肆燒殺擄掠;項羽稱霸後討伐叛亂的齊、趙國兩國時,一路上剷平城牆,燒燬房屋,對於一切降兵統統活埋。對於所佔領的地區,項羽大開殺戒,用屠殺的方式來佔領城池,這樣的做法是不可能得民心的,反而會引起百姓的極大恐懼從而孤注一擲地反抗。再對比一下劉邦的做法,在項羽死後,楚國紛紛投降,只有曲阜拒不投降。劉邦曾想發兵把它夷平,但想到曲阜的軍民這樣做是出於守禮儀,爲主死節,便派人拿着項羽的頭給曲阜人看,最終使他們投降。對於項家的人,劉邦也不殺,甚至分封了幾位對自己有功的項家人。

楚漢爭霸一直是中華歷史中一頁引人注目的篇章,通過太史公的記錄,我們可以從中瞭解到很多關於這兩位英雄人物的事蹟,領略他們爭奪天下時的風範。依我看來,項羽的作戰能力強於劉邦,但是綜合其他方面,勝利的天平還是傾向於劉邦。在太史公的筆下,重現了一位英勇威猛、有血有肉的西楚霸王,重現了一位悲劇英雄,他有無與倫比的霸氣,也會錯失良機、誤信他人。歷史選擇了劉邦,但也沒有忘記項羽,這樣一位特點鮮明的人物將永存於中華民族的記憶中。

《史記》讀後感 2

《史記》,是一部力透紙背的大書,內容深廣,包羅萬象,政治、軍事、文化、地理無所不容。《史記》最爲人稱道的是大量鮮活的歷史人物,栩栩如生,而在書中那些形形色色的人物中,上至帝王將相,下至販夫走卒,總有一大批各種各樣的英雄人物,讀來讓人血脈噴張、蕩氣迴腸。

這些英雄,或是包藏宇宙之機,如“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張良,“宰割天下亦如是肉”的陳平;或具吞吐天地之志,如“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陳勝,“彼可取而代也”的項羽,“大丈夫當如是也”的劉邦;或是戰必勝,攻必取的良將,如身先士卒,滅敵百萬的白起,身懷絕技,一生征戰令敵膽寒的“飛將軍”李廣;或是隱忍,胸懷大志,目光高遠的草莽英雄,如“爲人深沉好讀書”,受人怒目呵斥轉身就走,卻驚世一擊喋血秦王殿的荊軻,如受食漂母,受胯下之辱最終卻將兵百萬,威震天下的韓信;或是重義輕生,士爲知己死的刺客,如甘當刑人,吞炭易容,兩次趙襄子酬知己的豫讓;或是以武犯禁的市井遊俠,如“專趨人之急”的朱家,“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的郭解····

唯英雄,識英雄。司馬遷就出生在一個讓人心馳神往,充滿英雄情結的年代:春秋,戰國,秦朝的大一統,楚漢相爭···· 戰火的餘煙還未散去,力拼的金戈聲迴盪在歷史的天空,大漢一統天下,國運日上,四夷臣服,生活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司馬遷十歲誦古文,二十歲足遍九州,並有幸隨西征巴蜀的大軍一直到達昆明,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樣一位滿腔熱血的年輕人,才高一代,被喜好文學的漢武帝賞識,似乎前途一片坦蕩。

唯英雄,識英雄。爲了被朝廷逼得無奈投降匈奴的軍事天才李陵的清白,金鑾殿上,在一片見風使舵的獻媚聲中,司馬遷挺身而出,拔刀相助,直諫犯龍顏,他和李陵素昧平生,一切只爲心中的正義,不平則鳴,結果因言獲罪,被打入獄中,因爲沒錢贖罪,身陷囹圄,被施腐刑!慘遭酷刑的司馬遷,也因此對人間世態認識更深刻。於是一腔抱負無處施展,而又窮困潦倒的他,寫出了李廣難封侯的憤懣,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悲情;爲別人打抱不平,自己被一文錢難倒時卻貧無達士將金贈,所以他更渴慕,欽敬那些其行雖不軌於正義,但是不愛其軀,赴士之困厄的豪俠,“士可殺不可辱”,但是胸懷大志的他在生不如死的'境地裏,想起的是管仲的“不羞小節而恥功名不顯於天下”,像勾踐一樣臥薪嚐膽,發憤著史,默默地忍耐,默默地等待,默默地耕耘,在浩瀚廣闊的歷史時空中盡吐胸中塊壘,橫論千古,縱書八荒,一杆直筆終於寫就一部橫空出世的煌煌鉅著。

他也更深刻地認識到了英雄的侷限性,不迴避他們的缺點。越王勾踐的刻薄寡恩,霸王項羽的自負多疑,高祖劉邦的痞子習氣,大俠郭解年輕時睚眥必報的狹隘,以好客著稱的平原君葉公好龍……

在皇權當道的封建社會裏,在暗沉如鐵的命運裏,司馬遷爲了理想,爲了信仰,爲了奢侈的正義,孤獨地行走,拼命抗爭,終於衝破了命運的困鎖,一破繭就直衝九霄,迸出灼目的火花,在歷史皆爲帝王家書的中國,他爲那些“施於天下,莫不稱賢”然“墨皆排擯不載”的巷之俠開篇列傳,歌頌他們高潔的品質:幫助伍子胥渡江的漁丈人,夷門抱關的侯贏,爲亡命天涯的郭解自殺的籍少公……他讓人無論貴賤,在人性道德面前得以體現真正平等!實現人性的解放!司馬遷超越了時代的侷限,像十年磨一劍的俠客一般,以一杆筆當利劍,爲世間主持公道,爲平民掙出空間!

他的心與歷史上的英雄前賢交響,也讓後世不同時代,不同文化背景的讀者與之共鳴!

司馬遷,亦是俠之大者!

凜凜千載後,無論是拜讀《史記》,還是仰望司馬遷,仍讓人高山仰止,心中依然如同瀚海回瀾,激盪不已!

讓我們一起翻開《史記》,一起感受噴薄而出的生命力,一起感受人性的光輝!

《史記》讀後感 3

我在課餘時間看了貨殖列傳,在該列傳中司馬遷認爲社會經濟活動不以人們意志轉移的客觀過程,因此,即利用貨物的生產與交換,進行商業活動,從中生財求利。司馬遷所指的貨殖,還包括各種手工業,以及農、牧、漁、礦山、冶煉等行業的經營在內。史記中影響最深刻的是,兩大著名商業家計然和白圭。

“人棄我取,人取我予”就是白圭提出的,白圭認爲商業成功的第一要素就是要善於觀察變化和利用變化,他主張利用規律性變化獲利,所謂規律性變化就是不要關注引起變化的具體原因,要把握必定如此的變化,白圭提出的“人棄我取,人取我予”的商業策略,就是必定如此的規律性變化,這裏面的規律是,由於有大量的人棄,價格必定就掉下來了,而價格掉下來,就是上漲的理由,上漲的理由具備,上漲就是遲早的事!只要發生大量的拋售,就買入,至於這種拋售是屬於全球金融危機引起的呢?還是鉅額投資虧損造成的呢?還是原料漲價引起的不關注,只要人棄,我就取。

另一位商業家計然提出貴極則賤,賤極則貴,貴出如糞土,賤取如珠玉(價格貴到極點,就會返歸於賤;價格賤到極點,就要返歸於貴。當貨物貴到極點時,要及時賣出,視同糞土;當貨物賤到極點時,要及時購進,視同珠寶)。至於是什麼引起的.貴賤變化,這些商業家們並不關注。而我們的投資人則長期沉逆於引起價格變化的原因中不能看清全局,忽視了價格下跌本身就是上漲的理由的規律。

說來說去凌通最想要說是,重要的是把握必定如此的規律性變化,跌多了就是漲,漲多了就是跌這是基本規律。人們都不敢買的時候,都棄之的時候就是最好的買入機會這也是規律。不要尋求具體的上漲理由和買入理由,一旦有具體的上漲理由和買入理由,實際股票就沒有買入價值了,一旦有上漲的理由的時候,人們就不要拋售了,也就沒有機會了。所以真正的把握機會一定要在完全看不清具體利多的困難階段下手。同時要理解相信價格的變化總是向反方向變的,上漲總會轉化爲下跌,反之下跌一定會轉化爲上漲!

在這點上,古代商業家計然和白圭分別提供了更偉大的思想,計然指出:天旱資舟,天澇資車(旱時,就要備船以待澇;澇時,就要備車以待旱),這纔是商業和經營的規律。在古代商業家的眼裏,所有的商業行動都是爲次年或者很多年後所做的準備,等待時間的推移,實現收益。白圭則提出,當貨物過剩低價拋售時,就收購;當貨物不足高價索求時,就出售。穀物成熟時,買進糧食,出售絲、漆;蠶繭結成時,買進絹帛綿絮,出售糧食。兩位商業家都不爲明天操心,他們的商業行爲都不是爲明天掙錢做準備,而是爲更長久的未來做的準備。

計然和白圭認爲經商一定要利用,“時用”關係,“時用”關係指的是,人們需要某個商品的時間和這個商品處於充足的時間不是同一時間,東西多時大家往往不需要,價格就低了,大家需要時東西往往不足,商人們就是利用這個時間差,在供給充足價格下跌是買入,然後隨着時間的變化自然會出現東西少,大家又要用,價格高的情況,這時商人就賣出。凌通認爲“時用”變化其本質就是充分利用在不同時間或空間商品的供需關係不一樣,從而導致價格不一樣,來獲取利益。在兩位大商業家眼裏,價差是時間創造出來的,價差是時間的函數,時間是價差之母。

在一個極端的困境中,極端的拋售中,採取人棄我取的策略,然後等待時間的推移,創造出新的供需關係和價格,自然會掙錢。不要試圖在某個低價買入後,次日就獲利,這是不可能的。不要等待什麼具體的利多才買入,那是已經晚了。在極端的困難和極端的悲觀,極端的拋售和極端的利空情況發生時,就是最佳的買入時機,而時間逐步推移之後利多自然會出現。根本就不需要投資人去尋找、去發現、去預測什麼利多,只需要投資人等待!這是商業和投資的基本規律也是凌通閱讀了《史記貨殖列傳》之後的心得。

《史記》讀後感 4

春申君——智與昏的集合

他,出人也,名歇,姓黃氏,招攬門客三千餘人,與魏國信陵君魏無忌、趙國平原君趙勝、齊國孟嘗君田文並稱爲“戰國四公子”,曾任楚相。曾以辯才出使秦國,並上書秦王說明秦楚兩國友善相處的優勢;他以命相抵,將入質於秦的楚國太子設計送回,其忠心、膽識可嘉。他就是春申君,本名黃歇,中國戰國時期楚國公室大臣,是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

在讀完《史記》的《春申君列傳》後,我認爲春申君這一生可分爲兩個時期:智,昏。他出使秦國,以口才和智慧分析了其中利弊,使秦王改變主意,不攻打楚國,保住了自己國家的安全。由此,可以看出他的聰慧和極棒的口才。在入秦國爲質時,因楚王得病,聰慧的黃歇鋌而走險設計將太子送回楚國,他以命相抵,見他的勇敢,同時也爲他的主動深感佩服。在這一時期,黃歇把自己的口才與智慧體現的`淋漓盡致,不禁讓人讚賞、感嘆。

親王放了他,黃歇回到楚國,幾個月後楚王便駕崩了,太子繼位。在這一時期黃歇的“昏”便體現出來。

貪心是一把刀,他最終還是被金錢、權利這些所謂的富貴矇蔽了雙眼,紅顏禍水這一詞讓我真正領教到了它的威力。趙國李園及他的妹妹出現在黃歇面前,李園因知道楚王無子,便決定將其妹獻給楚王,自身已被權勢吸引,導致忘了初心的黃歇採納了李園的建議,將懷有他孩子的女人送入宮中,王去世後,黃歇被奸人李園所害,死在了他的手中。正所謂:親賢臣,遠小人,才能助一人奔向光明的大門,不要被一時的“富貴”所吸引,勿忘初心,身爲春申君的黃歇正是迷戀它們,才導致這樣的結果.細細想來當年的春申君勸秦王放棄攻楚,是多麼一個能分析局勢,能言善辯的人;後來設計太子回國,自已獨自面對生死,又是一個多麼智勇雙全,有擔當,忠心不二的人。可惜卻聽信奸人所言被殺害,果真是世事無常。

正所謂:“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原來的他在利弊之間權衡的很完美,就在一念之間,使自己落得如此下場,可見人言可畏,心中要有桿秤,來衡量是非對錯。

窗體頂端秦始皇———強大卻不懂仁政

秦國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權的封建王朝,其建立者秦始皇也是歷史上第一個以“皇帝”自稱的帝王。然而,秦始皇逝世後,這個空前強大的封建王朝就被農民起義的洶涌波濤沖毀了。

秦始皇廣納賢才,任用賢才,他採用正確的謀略,奮發努力,終於兼併六國,實現了大一統。由此可見,秦始皇嬴政的謀略,聰明才智和知人善用。

他統一錢幣,統一度量衡,對後世影響深遠,他制定了中央集權,刑法等一系列管理國家的法令,“無規矩不成方圓”正是在他的治理下,是秦國日益強大,但是由於他殘酷的刑法,使有些利於推動社會發展的政策並未起到作用,他焚書坑儒,將人活埋的做法摧殘了文化,使許多推崇儒家學說的人陷入水深火熱之中,這種做法加快了秦朝的滅亡速度,同時也再次證實了,人無完人,沒有十全十美的人,正是他這種殘酷的做法使得後世對他難以評價。秦能掃蕩六國,完成統一是因爲指揮者指揮得當,軍事力量強大,而且六國之間各爲其利,不同團結,就如同一盤散沙,彼此之間缺少信任,容易擊破。秦始皇身邊更有賢才輔佐,才能使國家逐漸發展。

秦始皇辛苦打下的天下卻被秦二世毀於一旦,人們並不服從他,他身邊的趙高更是胡作非爲,胡亂諫言,秦二世愚蠢殘酷,才容易相信他。他命人再建阿房宮,繁重的工作量引起了人們的不滿,國家內部不互相團結,再加上農民起義,更是人人自危,亂作一團。秦二世與趙高合謀篡權的詳細經過和極端殘虐,腐朽,生動的揭露出一個昏庸暴君和一個陰謀家的醜惡嘴臉,令人痛恨。

爲君者,要以“仁政”治天下,關注民情,民意,要有謀略並善於用人;爲臣者,要盡力輔佐國君,助國家日益增強,國泰民安。無論何時都應保持初心,要有理智,不要一得志便得意忘形。

《史記》讀後感 5

經過半年來陸續閱讀,我初步讀完了《白話史記》一書,對該書內容有了一些概念性的認識,瞭解了基本結構與梗概。在此,把自己閱讀本書過程中的感受與做法,談幾點想法:

一、堅持從頭讀起,自始至終讀完全書。

我不善讀文言文,通常只閱讀《白話史記》,需要查閱有關內容的文言表述時,再去閱讀《史記》原文。因爲《白話史記》就是由史記原文譯註而成的。司馬遷歷時十四年寫成的史記130卷,依據史實進程,結構嚴謹,先總後分,逐步記述,要想讀懂它,必須持之以恆,耐心讀下去,直到讀完爲止,不能虎頭蛇尾,只讀“書頭”。我感到,這樣讀書,越讀越清楚,越讀越深入,越讀越有味道,以至達到非讀不可的程度。

二、堅持重點閱讀,力求提綱挈領,再及其餘。

抓讀書重點,首先要了解《史記》內容體系五部分(130卷之十二本紀、十表、八書、三十世家、七十列傳)的構成,知道各部分之間的相互關係。其次要讀好史記卷一百三十——史太公自序第七十,從中瞭解作者司馬遷撰寫史記的學術背景、創作過程,以及他對史記各卷的最精煉的介紹,這對讀好全書會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在此基礎上,讀書的精力,重中之重應當放在仔細讀好第一部分(十二本紀)上。

因爲,一般說來,“本紀”是以帝王爲綱,分國敘事,編年記事,續譜論事,記述了各朝各代乃至全國大事的綱要,形成了統領後面“世家”與“列傳”的主體,其中尤以敘述秦、漢歷史更爲詳實。而作者在後面敘述的三十世家和七十列傳,實際上是對十二本紀的續寫,許多在本紀中簡略敘述的人物傳承、事件淵源、歷史演變以及讀者尚未搞清的問題等,在世家和列傳中都有非詳細的交代,都能找到問題所對應的答案。因此,只有把十二本紀讀好讀懂之後,再讀後面各卷就容易看懂了,如能再回頭復讀十二本紀,那就更好理解了。

三、堅持讀書思考,讀記結合,理清頭緒,有所消化。

讀書是學習,讀記更是學習。我讀史記,也屬偶然,僅憑自己的一時熱情而讀,只因自己在讀書或寫作過程中,時常要遇到很多與史記有關的.問題,需要應用與求證,苦於沒有系統讀過史記而生搬硬套。另外,人們常用的許多歷史典故、成語故事都出自《史記》,爲此,我便來了興致,下決心閱讀全書,果真有所收穫。起初,不知從何下手,初讀兩卷,一片茫然,看大不懂,也記不住,有過放棄的念頭,但心又不甘,遂改變方法,像螞蟻啃骨頭那樣,堅持慢慢讀下去,在書上邊讀邊批註,邊思考,作點讀書筆記,用寫讀書隨記的形式,讀一卷本紀,寫一篇博文在網上發表,讀完本紀部分,先後寫了十二篇讀書隨記,每篇隨記都較好地反映了自己的讀書心得體會。

在寫讀書隨記的同時,我還將一些覺得有必要記述的歷史事件,單獨寫成博文加以發表。如:太子駟(秦惠公)爲何要裂死商鞅?替死在孝景帝之手的御使大夫晁錯;一個更比阿斗扶不起的同裔皇帝劉賀等。又如:當讀到史記卷八——高祖本紀第八,及至本紀第十二時,發現漢代的帝王中,非劉氏不爲王的世襲情況,也就想到了“張王李趙遍地劉”的古人之言,便設法通過史記記述以及網上搜索,編制了從漢太祖劉煓漢高祖劉幫開始,西漢劉氏十二位皇帝的傳世名冊系統表,同樣也發表在網上,這份傳世表,輩分清晰,簡明厄要,一查便知,一看就懂,便於對照與理解,因爲史書所論及的傳世人物,基本上都名列在這張表上,需要覈對查找時,都可以驥表得知。

作者司馬遷大體與漢武帝劉徹相終始,故史記所記述的是,上起黃帝,下到漢武帝太初年間的史實,也就是寫到西漢孝武帝就結束了。至於以後的西漢劉氏皇帝,以及東漢的十二位劉氏皇帝及其朝廷大事,只能從前、後漢演義和其他史書中閱讀得知了。

本文只說些個人的閱讀方法,對作者的文法與寫作技巧,不作評論,更不敢對本書枉加評說。

《史記》讀後感 6

魯迅先生用“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這十個字評價《史記》,而我則用自己的一首小詩來點評《史記》:“寫千古興亡史,記百代偉人心,傳千秋萬代志,繪古今成敗圖,論春秋功過事,評個人成敗因,激今人爲國獻,醒世人看天下。”

在《史記》中記述了很多忠於祖國,不屈鬥爭的英雄事蹟。在《廉頗藺相如列傳》中,因爲牢記“我和我的祖國”,藺相如以非凡的膽略,出色的臨機應變的能力,出使秦國,最後完壁歸趙,讓秦國不敢小看趙國,正是“使不辱於諸侯”,而後當藺相如作上卿之後,廉頗不服,而藺相如不與其相爭,原因卻是“兩虎共鬥,其勢不俱生”。“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廉頗負荊請罪,兩人終化敵爲友,爲“刎頸之交”。在《屈原賈生列傳》中,屈原與賈誼,都忠心爲國,本着:“我和我的祖國是不可分開整體”

的宗旨,一片丹心,只可惜最後兩人都因小人進讒而貶謫流放。屈原經歷了楚由盛而衰的過程,楚王身邊盡是小人,最後楚懷王死於秦國,屈原也投江而死。一個人寫的文章,體現出他的性格,屈原憂愁幽思而作《離騷》,司馬遷評之爲“《國風》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誹而不亂,《離騷》者可謂兼之矣。”屈原雖然“竭忠盡智以事其君”,但仍無法挽回楚國滅亡的命運,真是“可憐一片影”。屈原自評爲“舉世混濁而我獨清,衆人皆醉而我獨醒”,司馬遷評之爲“濯淖污泥之巾,蟬蛻於濁穢,以浮游塵埃之外,不獲世之滋垢,嚼然泥而不滓者也。”我說“錚錚不屈骨,一片赤誠心,千里長相敬,英名永不朽。”而賈誼的經歷與屈原的`經歷如此相似,因爲打擊諸侯,而被進貶罷官,路過湘水邊時,爲賦以吊屈原,寫下了“鳴呼哀哉,適時不祥!鸞風伏巢兮,鴟梟翱翔,闒茸尊顯兮,讒諛得志;賢聖逆曳兮,方正倒植”的語句,我覺得,這不單單是在寫屈原,分明體現了自己的一片忠魂,至死不渝。

《袁盎晁錯列傳》與《張釋之馮唐列傳》所寫的四個人都以敢做敢爲,犯顏諫諍出名,袁盎當看到絳侯爲丞相時,文帝禮恭,勸文帝不要這樣做,因爲絳侯不是社稷臣而是功臣,不應行此大禮,後來當絳侯被人告爲反叛之罪,滿朝文武,只有袁盎上諫爲其正名,好一個有膽有識的正直之人!晁錯後來因爲了國家統一而削藩之事成爲替罪羊而死,張釋之執法無私,而馮唐則能選賢任能,又爲魏尚申冤,這4個人,可以說忠心爲國,死而後已。《李將軍列傳》與《衛將軍驃騎列傳》詳寫李廣、衛青、霍去病三人爲保爲大漢邊域,橫戈戍邊,擊敗匈奴,真可謂:“我與我的祖國同在。”霍去病的“匈奴未滅,無以爲家也。”更是體現他的永志不滅的忠魂。

而太史公司馬遷也是以史學家嚴謹治學著書,而且敢於在直接批評漢武帝,真是一位爲國爲民的史官,在《封禪書》中,爲了祖國人民,爲了大漢的江山,司馬遷毫不留情地指出漢武帝與秦始皇一樣,封禪天下名山,爲了長生不死,又輕信方士,他在生老病死的問題上比常人還不如,司馬遷對此也氣憤不已,極寫武帝之迂呆惑溺,而在《平準書》中,司馬遷則尖銳地批評了漢武帝的“外攘夷狄,內興功業”,窮奢極欲,揮霍無度,也指責漢武帝使用興利之人,如桑弘羊,東郭咸陽等,專鹽鐵,摧酒酤,調均輸,置平準,壟斷有關國民生計的生產事業和流通領域,還賣官鬻爵,鑄皮幣、白金,算緡告緡,以致社會風氣大壞,吏治腐敗,工商破產,城郭空虛,人民流亡,在封建時代敢於如此評價當時皇上的,必定是大智大勇之人,在此,我再送一詩給司馬遷:滿腔熱血心,忠心爲大漢,直批漢武帝,爲國又爲君,忠魂垂千古,《史記》永世傳。

《史記》中爲自己祖國更美好而奮鬥不息的人們,他們人已逝去,但他們的忠魂不會消失,它們將在我們身上點燃,我們將把“我和我的祖國”刻在心中。“毅魄歸來日,靈旗空際看”,加油,向前!

《史記》讀後感 7

《史記》是漢代著名歷史學家司馬遷的一部史學鉅著,該書詳細地講述了中國從傳說時期到漢武帝時期之間發生的歷史事件,有很多我們耳熟能詳的歷史故事這本書都有記載。魯迅曾以“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評價這本書。

這本書的第一部分“本紀”講述了從五帝時期到漢武帝時期的歷代統治者身上發生的故事。這一部分雖然沒有面面俱到地介紹每一位統治者,但是它細緻地描寫了幾位重要的統治者,比如秦始皇和項羽。司馬遷在描寫這些人物時非常客觀,很少加入個人感情,只在描寫人物的最後一部分會寫自己對該人物的看法。書的這一部分記載有很多著名的歷史故事,比如大禹治水、秦滅六國等。

《史記》的第二部分“年表”統計了歷代值得記載的重大歷史事件。“年表”分爲十個部分,細緻地記載每個國家發生的事件。值得一提的是,“年表”中也記載了很多特殊的自然現象,比如彗星和日食,這說明古人無法解釋這些現象,因此覺得它們非常重要,纔會把它們記錄下來。日食還被古人認爲不吉利的。“年表”的最後幾部分是漢代以來受封的王和侯,通過觀察可以發現,很多受封的人都是因爲立了功才被封爲侯,這說明封侯在當時是一種獎勵。不過,也可以看出,這樣大量封王封侯是存在隱患的,因爲很多王和侯在得到地位後趁機反叛。

書的第三部分是“八書”,這一部分從禮儀、音樂、法律、日曆、天文、封侯制度、修建的河渠和貨幣這八個方面描寫了各時期的文化。其中,天文這方面最讓我感興趣。這一部分記載了古時候人們對各種天文現象的理解和這些現象被古人賦予的含義。由於古代科學技術不發達,古人認爲這些現象是未來的徵兆,所以古人會通過觀察天文現象來預測未來。

第四部分“世家”主要寫的是古代出現的國家和一些人物。書的這一部分詳細記載了歷史上在各國發生過的事件。司馬遷在記載國家時會先簡要介紹這個國家的來源,然後再詳細介紹這個國家的歷史和發生過的大事。這一部分也記載了很多歷史故事,比如越王臥薪嚐膽的故事。這個故事講的是越國被吳國消滅,越王勾踐不忘恥辱,發奮圖強,最終成功聚集起力量消滅吳國。不過,這個故事裏的勾踐有“嘗膽”,卻沒有“臥薪”,這和我們通常聽到的成語“臥薪嚐膽”有所不同。

《史記》的最後一部分是“列傳”,這一部分記載了許多著名人物的故事。在描寫人物時,司馬遷會先介紹人物的來歷,然後再細緻介紹人物的事蹟,最後寫自己對這個人物的評價。司馬遷在這裏介紹了很多著名的歷史人物,比如屈原、荊軻和韓信。其中,司馬遷細緻描寫了荊軻刺殺秦王的'故事。故事始於燕王看到秦國消滅了很多國家,感到不安,於是派荊軻去刺殺秦王。荊軻準備給秦王獻上地圖,然後趁機用藏在地圖裏的匕首殺死秦王。不料,秦王在荊軻打開地圖要刺殺他的時候躲開了匕首,還砍斷了荊軻的腿,荊軻試圖把匕首扔出刺中秦王,但沒有扔中。最後,荊軻被秦王殺死。讀到這裏,我不禁由衷的佩服荊軻,他是一個有勇有謀、永不放棄、視死如歸的英雄,他能爲了自己的國家,不管會遇到多大的危險也不在乎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因爲他認爲國家的安危大於個人的利益。

讀完了這本書,我感受到了司馬遷在寫這本書時的用心。書中的內容非常詳細,就連一些很細微的事件都能被記錄下來,而且也真實可靠,說明司馬遷不僅對歷史有很深刻的理解,還花了很長時間爲寫出這一本書做過十分詳細的調查。司馬遷在著作《史記》之前,曾因爲替一位投降的將領辯解而被判處腐刑,儘管受到了如此極端的刑罰,司馬遷還是堅持完成《史記》的著作。司馬遷永不放棄的精神很值得我們學習。最後,我希望有更多像《史記》這樣的史書能夠出現,讓中國的歷史能夠傳承。

《史記》讀後感 8

漢初著名軍事家韓信前202年,垓下,劉邦的一位大將佈下十面埋伏,將號稱戰無不勝的項羽逼上了絕路。這位楚漢戰爭時期著名的軍事天才,就是韓信。但是,這位有名的將軍的一生卻跌宕起伏。忍辱負重 勤學上進韓信是忍辱負重的典範。

韓信少有大志,當一個少年侮辱韓信,讓韓信在殺死他和從他胯下爬過去中選一樣,韓信的做法《史記》中描寫得很清楚:“於是信孰視之,俯出跨下,匍匐。”韓信真是一個忍辱負重的人,從那天開始,韓信便勤學上進,終於成長爲一個大軍事家。人微言輕不得重用韓信出身不好,家境貧寒,他首先跟隨項梁和項羽,跟隨項梁時,韓信的處境是“居戲下,無所知名。”項梁死後,韓信投靠項羽,這時的處境是“數以策幹項羽,羽不用。”可憐一位軍事天才竟然淪落到如此地步!到了劉邦那裏後,韓信處境更不好,還差一點被殺了,最後韓信又從劉邦那裏逃走,但是蕭何看出韓信是一個軍事天才,於是月下追韓信,並讓劉邦拜韓信爲大將,楚漢戰爭的戰局由此發生了轉變。居功自傲不聽人言韓信的加入使楚漢戰爭的戰局發生了扭轉。漢四年,韓信大敗楚兵,殺死楚國大將龍且,項羽害怕了,於是派辯士武涉去說韓信,武涉的話《史記》裏也記載了:“今足下雖自以與漢王爲厚交,爲之盡力用兵,終爲之所禽矣。”但是韓信認爲自己的功勞不小,而且高祖對他很好,於是拒絕了武涉的說言。兒女情長再拒良言武涉走後,又一個辯士來說韓信,這個辯士處處爲韓信着想,告訴韓信應該三分天下,但是韓信說道:“漢王與我深厚,載我以其車,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吾聞之,乘人之車者載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懷人之憂,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豈可以鄉利背義乎?”韓信在軍事上運籌帷幄,但是在政治上卻兒女情長,十分糊塗,這也造成了韓信的死。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蕭何是劉邦早期的謀士之一,爲建立漢王朝貢獻巨大,是開國功臣之一。這個成語說的就是韓信和蕭何的故事。韓信的起家就是靠着蕭何,沒有蕭何月下追韓信,天下就沒有韓信的用武之地。但是韓信是怎麼死的呢?是被蕭何的計謀殺死的.。西漢建國以後,漢高祖想除掉功臣,其中劉邦最憂慮的就是韓信。劉邦心裏清楚,要是打起仗來,劉邦必敗無疑。於是蕭何設計把韓信騙進宮,然後將韓信殺害。可憐一代軍事家就這樣死於呂后之手!真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啊!一代軍事家,最後死於自己的主公之手,實在可悲!看過《史記·淮陰候列傳》之後,我得到了兩點啓示:懂得隱忍才能成就大事生活本是充滿波折的,在人生之中我們總有在人屋檐下的時候,所以學會隱忍纔是最重要的。隱忍並不代表着屈服,相反,它是一個人堅強的表現。當初如果韓信受不了欺凌而殺掉了那個人,那麼他還會有未來的成就嗎?不會!所以,懂得隱忍方能成就大事。兔死狗烹乃是必然韓信之死是十分可悲的。被自己的主公殺死,看起來死得十分窩囊,十分冤枉。但是韓信之死難道不是必然嗎?中國幾千年的封建歷史一直在驗證着這樣一句話: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敵國破,謀臣亡。歷史上幾乎所有的靠打天下成功的開國皇帝即位之後的第一件事不是穩定百姓的生活,而是屠殺功臣。諸如勾踐殺文種,朱元璋的“胡藍之獄”等等,這些都是典型的代表。功高震主之人必死無疑,所以,爲人臣者必須知道進退,該離開時就要果斷地離開。

當一個人的事業達到頂峯時,他的生命也快走到了盡頭。所以,我們必須學會適當的把目光放遠大一些,不要過多地留戀榮華富貴,這樣纔可能在人生路上繼續創造輝煌。所以,韓信之死給人們留下了許多啓示。我們必須引以爲鑑,學會如何做一個真正的智者,這纔是最重要的。

《史記》讀後感 9

“生死一知己,存亡兩婦人。”後人如此評價韓信的一生,精闢而獨到。早就聽聞有關韓信的故事,不過那是道聽途說,以及通過影視劇得來的,最近纔去翻開了那篇《淮陰侯列傳》,一窺淮陰侯之功過。

淮陰侯一生在太史公筆下徐徐拉開。韓信早年貧困而不得志,甚至無賴都欺負他,他忍了。投奔項羽,不受重用;投奔劉邦,仍不受重用。在他離開劉邦之際,蕭何把他追了回來,上演了一場蕭何月下追韓信的佳話。於是,他開始了南征北戰的一生,戰績卓著。然而天下平定後他卻“謀反”了。於是,一代兵神就這樣離世,不知他去世前的那一刻心中在想什麼?是他的一生?還是……

太史公認爲他若不矜功伐能,那麼他是可與呂尚等人比肩的,可惜他“謀反”了,掩卷而思,韓信之死所謂何故?

韓信之死首先與其性格有關,他很有才,也正因爲有才,纔有些心高氣傲。劉邦問韓信自己可統多少兵時,得到的回答卻是“多多益善”。也許他在半開玩笑,也許是對自己過於自信,可惜他在最不能說這話的人面前說了這話。太史公評價其矜功伐能,可謂一針見血。韓信知道劉邦不善統兵卻善御人,他自己知道卻做不到啊!

如果韓信性格收斂,那麼他能錦衣玉食地過下去嗎?很難。韓信的軍事才能劉邦是明白的,即使他沒了兵權,軍中仍有許多舊部。連樊噲見了韓信都十分恭敬,其他將領可想而知。大漢家的天下姓劉,有了這種人物在,那“劉”字大纛還能安穩地在風中飄揚嗎?即使韓信性格收斂,他的下場應該也可以預見。功高震主,軍心所歸。可惜伴君如伴虎。

對於韓信“謀反”一事我覺得值得推敲。

太史公曾載,蒯通曾向韓信建議趁劉項對峙之時另立門戶。而且從記載中蒯通的分析來看,如果韓信拉出隊伍單幹,是很有可能呈現出三足鼎立之勢的`。到時憑藉韓信的能力,許多事還很難說。然而韓信拒絕了。如果說韓信真有反意,那時不反到天下太平再反,他的智商突然出問題了?

當然,對於太史公治史的態度,我們不該懷疑。太史公吃的是漢祿,而且經過李陵事例後他也看清一些東西。所以即使瞭解真相,太史公爲了完成《史記》,怕也只能讓韓信謀反了。從太史公敘述蒯通事件來分析,他是否想借此讓後人發現什麼呢?也許這正是太史公的高明之處。

韓信的被殺讓我想起了古代的將軍。

中國古代的將軍一般只有兩種下場:要麼解甲歸田,安享晚年;要麼被以各種理由殺害,最多的是謀反。

唐中興名將郭子儀,晚年妻妾成羣。一日,御史中丞盧杞來拜訪他,他讓身邊的妻妾退下。事後有人問他爲什麼這樣做。他說盧杞長得太醜,妻妾會笑他。萬一將來他不在了,盧杞可能因此會害他的後人。試問一個對人心洞悉得如此透徹的人,晚年左擁右抱的是紅妝美姬的如花笑靨,這背後的目的還用說嗎?

宋太祖杯酒釋兵權的故事仍在宋朝的天空裏迴盪,抗金名將岳飛卻被以“莫須有”的罪名害於風波亭。有人說這是秦檜乾的,但若無皇帝的默許甚至支持,他敢對一個手握重兵的將領下手嗎?岳飛太直了,過剛易折。不貪財不好色,這樣的人想要什麼?當皇帝的不得不思考了。相反,韓世忠們則聰明得多。廣置田產,興修豪宅,與美姬歡樂,這種將領才讓皇帝放心。

古代的將軍是一把無柄之劍。皇帝用權力爲柄,運掌此劍。青鋒所指,敵軍聞訊而逃。但畢竟此劍無柄,權力也不一定掌控的了,爲了不讓這把無柄之劍到時傷了自己,他們要麼把劍折斷,要麼用財色讓劍生鏽。有的將領聰明,用自污的方法,自己生鏽,而有的將領,卻等着皇帝將其折斷。

“待歸來,重續漢陽遊,騎黃鶴。”這是岳飛的心願,然而在那個制度下,又有多少將軍能了此夙願呢?

《史記》讀後感 10

我從國中開始讀《史記》,直到如今,牀頭總還是擺放着這本書,雖然讀了不下五遍,卻仍然覺得,《史記》所蘊含的知識還遠遠不止我所理解的。

在中國這個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的泱泱文明古國裏,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先賢們留給我們浩如煙海的精神財富——古文典籍。其中,滿天星辰中,《史記》是最爲璀璨,最熠熠生輝的一顆。細細品讀完《史記》,可以是人感到3000年前,羣雄蜂起,英雄拼搏,帝王稱霸的崢嶸歲月。

《史記》是我國古代第一部通史。書中記述了黃帝以來的傳說,商周的史蹟,春秋戰國時期的動盪。時間跨越三千多年,比較詳細地記述了我國這一歷史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發展史,是一部偉大的史學鉅著,是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的珍寶。

司馬遷爲了完成《史記》,忍受了別人無法忍受的奇恥大辱,受到了肉體和精神的雙重打擊,司馬遷發憤寫作,用了整整18年時間,在他60歲時,終於完成了一部52萬字的輝煌鉅著——《史記》。這部前無古人的著作,幾乎耗盡了他畢生的心血,是他用生命寫成的。但他還是完成了《史記》,實現了自我生命的最高價值,啓發和滋養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學大師,被魯迅評價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史記》思想深邃、氣勢開闊、筆力雄放,對後世史學和文學的發展都產生了深遠影響,其首創的紀傳體通史方法爲歷代“正史”開創先河。讀《史記》,使我認識了四面楚歌中,烏江自刎的項羽;生靈塗炭中,起兵反秦的陳勝吳廣;緊急危難中,智勇雙全的藺相如;流亡在外,卻終登皇位的重耳……歷史風雲,世間百態,一次次震撼着我的心靈,其中勾踐臥薪嚐膽的故事最爲引人深思。

在司馬遷筆下,有多少英雄以他們的汗與血,情與志來盡忠書寫“精忠報國”這四個熠熠生輝的字。“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不復返!”荊軻受命大廈將傾時,壯志未酬咸陽宮;“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衛青霍去病漠北決戰,揚大漢雄風。這一幕幕波瀾壯闊的史劇,已退色成書頁發黃的'史書,窸窣作響。而就是這書頁輕微的翻動之間,那精神的鐘鳴綿延至今。聲聲清晰,聲聲震撼,餘音嫋嫋,激盪心間。錢學森糞土萬戶侯,棄洋歸根,獻身航天;鄧稼先隱姓戈壁灘,嘔心瀝血,新捐國防;袁隆平水稻伴青春,而使天下蒼生皆得飽。《史記》傳遞着那古老、悠揚的鐘聲——精忠報國,一首在中華歷史長河中蕩氣迴腸的英雄交響曲。它讓我領悟什麼叫做“精忠報國”豪情壯志。

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百姓與其團結一心,風餐露宿,終於制服水患,而使華夏民族能一代一代生息繁衍;句踐臥薪嚐膽,越國百姓與其同甘共苦,奮發圖強,最終雪恥復國,而成諸侯強國。培根道: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之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

看《史記》就彷彿在作一次足不出戶的歷史旅行,領略了那個時代的一切,回顧了各種令人難以忘懷的歷史事件。體會了當時人們的思想感情。看《史記》就彷彿在讀一本有趣的故事書。生動形象的歷史人物有聲有色的爲你講述他們身上發生的有趣的故事,帶領你進入他們的世界。看《史記》就彷彿在和一個歷史學家面對面的談話。深深的被他那準確到位的語言所打動。在不知不覺中也增長了必要的歷史知識,豐富了頭腦。

在迅速發展的當今社會,我們的科技越來越先進,我們的生活越來越美好,但是我們依舊需要中華民族聰慧的祖先給我們奠定精神基調。在我們構想宏偉藍圖時,給我們前車之鑑。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在傳統與現代的有機結合中

《史記》讀後感 11

在悠長的古代文學史中,我們並不缺乏具精神原創性的大師。孔孟、老莊、屈原、司馬遷、李白、杜甫、曹雪芹……他們的名字足以與日月同輝,彪炳千古。然而在當下的教育中,這樣一些凝聚着民族精神源泉的大家卻日益離我們遠去,除經院中的學者、教授們閱讀、研究外,已是鮮有人問津。真正的大師不只是來“宴大賓”,傳統文化需要普及,需要“平民化”。這對於精神缺鈣的一代,顯得尤其必要。新課標的提出恰逢其時地爲弘揚傳統文化提供了理論上的支撐。新課標規定:高中階段選修課必須佔有相當的比重。這一規定使我們暫且可以從大學聯考的陰影中走出來,堂而皇之走進大師,閱讀經典。

從這種意義上說,《史記》就是一座先秦時期的圖書館,它詳盡地記載着那時的政治、經濟、軍事、法律、醫學、天文學等的`成就,窺一斑可見全豹。而較之先秦諸作,它在形式上又有許多的優越性。首先,語言的淺顯。司馬遷將書面語與漢代生動的口語糅合在一起,開創了一種新的語言風貌,清新,樸拙,更淺顯,更口語化,也更易被今天的高中生理解與接受。其次,情節的奇特。清人袁枚說:“史遷敘事,有明知其不確,而貪其所聞新異,以助己之文章,則通篇以幻忽之語序之,使人得其意於言外,讀史者不可不知也。”(《隨園隨筆》)生性“愛奇”的司馬遷在敘史時,仍不忘著上荒誕一筆。《五宗世家》記載臨江王劉榮被其父漢景帝謀害,後“(劉榮)葬蘭田,燕數萬銜土置冢上”。《史記》中類似這樣的浪漫主義筆法還有很多,垓下之圍、趙氏孤兒等故事皆絕妙之極,傳爲美談。在二十四史中,《史記》是最富文學性的一部,它更像是一部歷史故事集、歷史小說集,其情節的曲折、生動與學生的審美興趣不謀而合。最後,體例上的相對獨立性。《史記》一百三十篇是一個統一的整體,本紀、表、書、世家、列傳,五體互爲經緯,貫通全書。但同時,每一篇又相對獨立,有鮮明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節。它猶如一篇篇情節曲折的短篇小說,又如一首首耐人尋味的精美詩篇,讀者自可從中任選一篇率性而讀,並不受上下文的限制。對不具備充裕的閱讀時間的中學生,這無疑是最好的形式之一。它們同樣是中華民族文化與精神的載體,然而今天之所以要獨鍾於《史記》,卻是與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當下的閱讀現狀、我們的教育理念等分不開的。

接下來就是怎麼讀,也就是怎麼教的問題了。回顧我們以往的文言文教學,逐字逐句地串講,把文學作品肢解成一個個實詞、虛詞和一串串特殊句式。於是《鴻門宴》等精彩的篇章就在逐段分解、串講中,喪失了它的靈魂,遠離了閱讀的本質。文學是人學,文學教育的宗旨在於提高學生的生命質量和對生命的感悟,今天我們緬懷歷史,更主要的是要從中“別嫌疑,明是非,定猶豫,善善惡惡,賢賢賤不肖”,確立自己的價值觀。黃帝湯武所以興,桀紂二世所以崩的治世之道;盛極一世的秦始皇臨終竟與鮑魚爲伍的慘景……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史記》不僅爲我們展現了從黃帝到漢武帝這三千多年的歷史舞臺,同時也是我們瞭解當今社會的一個小窗口,它對我們今天的治人治國仍頗多啓迪。其三,掌握一點讀書、做學問的方法。《史記》的完成是時代的產物,同時又與司馬遷個人的努力分不開。司馬遷十歲時就能誦讀《左傳》、《國語》、《世本》等古代典籍,後又受業於今文學派大師董仲舒、古文學派大師孔安國。通過多方的學習,司馬遷掌握了豐富的歷史人文知識,成爲一名融貫古今的大學者。二十歲以後,司馬遷離開家鄉,壯遊全國,前後十幾年間,足跡遍及大江南北。這,不是純粹的遊山玩水,而是以訪尋歷史文化遺蹟,收集歷史資料爲目的的學術田野工作。每到一處,他都認真細緻地向當地人民瞭解情況,實地考察,確保其著作的真實性。“讀萬卷書,行千里路”是司馬遷在學術工作上的真實寫照,這兩點對於今天的高中生來說,尤其重要。

《史記》讀後感 12

我今天要講的這本書大家都聽說過,它並不陌生,它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它記載了祖國三千多年的輝煌歷史,它曾被魯迅先生譽爲“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講到這裏,我想大家都知道我要說的是哪一本書了,沒錯,它就是《史記》。

在這個盛行快餐文化、聚焦新奇事物的年代裏,談《史記》這樣古老的書,似乎是有點“老生常談”了,爲何我突然想起了這本“老書”呢?因爲最近電視劇《羋月傳》熱播,一大波宅男宅女們熱情高漲的追劇,聽的議論多了,我便也跟風去看了《羋月傳》。這部劇的故事背景發生在春秋戰國時期,故事貫穿了多個諸侯國,追劇時才發現自己學生時代學習的春秋戰國的歷史知識竟然都忘得一乾二淨了,差不多有十年沒有讀史書了吧,我猜在座的各位也有與我相似的,於是我便重新拿起了《史記》。

《史記》講述了黃帝以來的傳說、夏商的覆滅、春秋戰國時期的動盪、秦的興衰、漢的建立和鞏固,時間跨越了三千多年,讀一遍《史記》,便彷彿經歷了一次長長的歷史的旅行。書中所講既有帝王、諸侯、文臣武將,也有布衣文人,有許多我們熟知的人物,如孔子、老子、孫子、蘇秦、張儀、屈原等。以銅爲鑑,可以正衣冠;以人爲鑑,可以明得失;以史爲鑑,可以知興替。

《史記》中每個王朝的衰敗都有其內因,那些君王或貪腐好色、或殘暴無道,比如周幽王爲搏紅顏一笑烽火戲諸侯,導致他身死驪山而無人來救;再比如秦始皇成就霸業之後,好大喜功、大興土木、橫徵暴斂,導致民怨沸騰、反叛四起、帝業毀於一旦。他們不是敗於他人之手,他們是敗在自己手上。歷史上值得我們借鑑的例子比比皆是,但是現如今仍然有很多官員因貪腐好色、與民爭利而落馬。

比如今年落馬的山西環保廳廳長劉向東,涉案金額竟達兩億元之多,在家中現金太多,上面落滿灰塵,有的甚至發黴變質,如今他鋃鐺入獄,被人唾棄,一切紙醉金迷、錢權名利終爲身外之物,實在是後悔莫及啊。劉向東作爲高層領導,一定也接受過一系列貪腐案例的教育,一定也感嘆過他人的落馬,但如今他只能在獄中被別人感嘆了。由此我想起了唐代詩人杜牧在《阿房宮賦》中的'一句話“秦人無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復哀後人也”。如今我們有史可鑑而不鑑之,實在是可悲可嘆啊!

這本書的作者司馬遷雖不幸遭遇了宮刑,然而他克服了宮刑的恥辱,不屈不撓,忍辱負重,經過了整整16年的不懈努力,才終於完成這本傳世千古的名著,可謂是“一把劍萬丈天幕,一腔血千秋史書”。遙想當年大爭之世,各國諸侯都想成爲一世霸主,你爭我

搶,不顧百姓死活,以至於百姓妻離子散、民不聊生。再看今朝和平盛世,我們年輕人不用擔心戰爭,不用擔心吃不飽穿不暖,我們過着安穩的生活,我們不再關心陳舊的歷史。我們茶餘飯後關注的大都是手機,我們或是沉溺於手機遊戲,或是忙碌於手機聊天,也或是迷醉於手機小說、手機視頻,走路時、坐車時、上廁所時都離不了手機,我們與手機相處的時間甚至多過我們與親朋好友相處的時間,手機成了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夥伴,有些人甚至成爲了手機的奴隸。然而我們的祖先歷盡千辛萬苦留給後世的瑰寶,卻被我們束之高閣、置之不理。

我們有很多人是在中學時期接受過灌輸式的歷史教育課,完成了應試教育,便拋之腦後。踏入社會之後我們各自東西,或忙碌於工作、或忙碌於生活,漸漸的,我們丟棄了很多東西,我們甚至丟棄了自己,唯有手機如影隨形。作爲中華兒女不讀史書、不知歷史,我心中不免有些慚愧,然而又有多少人不是和我一樣呢?所以我呼籲當下的有志青年們擺脫手機的束縛,工作之餘讀一些史書,瞭解自己的祖先,也瞭解一下我們自己。

《史記》讀後感 13

《史記》歷來被奉爲史學界的經典之作,更被魯迅先生稱讚爲“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因爲《史記》不但非常充分地體現了歷史史實,讓我們感到每個歷史人物都很豐滿,而且這本書本身具有極高的文學造詣,往往兩三個字就能傳神地表達人物的心理狀態,讓歷史變得有韻味。當然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史記》是司馬遷頑強創作的結晶,命運的苦難對司馬遷進行精神上的洗禮,也成就了他不屈的精神,造就了他對歷史犀利的視角和別樣的筆法。

剛開始讀《史記》確實有些吃力,首先文章中有很多生僻字,更有大量的文言詞彙需要查閱,甚至有的文言詞,一兩個字就能做出很長一句話的解釋,所以,利用空閒時間,僅僅第一篇《五帝本紀》就讀了五天。五帝指的是黃帝、顓頊、帝嚳、堯、舜,讀完之後確實有不少感受。

完備禮儀自古有之

我們中國一直被稱爲是“禮儀之邦”,讀完第一篇之後就會發現,原來在遙遠的五帝時期,禮儀就相當完備,慶賀喜事、避免兇險、宴請賓客、軍事活動、賞賜嘉獎,這些都有不同的禮儀規定,就比如每個帝王都會專門選一個官員負責祭祀活動,包括祭祀天地、鬼神、祖先,不同的祭祀也要有不同的祭祀方式;公侯伯子男不同的爵位應該佩戴哪種不同的玉製福信;在君主去世三年之內應該如何服喪,不能做什麼事這些都有詳細的禮儀制度。其實這些禮儀在之後的朝代發展地日趨完善,前段時間去河南省博物院參觀,在夏商周時期,青銅文化和陶瓷文化已經發展得非常鼎盛,每件器皿都雕刻得非常細緻,而且大部分的物品上面都雕刻有極其精緻的圖案,其實這也是我國禮儀制度的體現,不同地位的人,物品上的圖案不一樣;款待不同級別的賓客,所用物品上圖案也不一樣,所以,漸漸地,對我國的禮儀制度簡直到了歎服的地步!

農業大國名不虛傳

我國自古以來就是農業大國,這一點在五帝時期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無論是黃帝還是其他各位君主,治國之初都是把這麼幾件事放在首位,首先種植五穀,安撫萬民,考察四方,讓四方百姓的溫飽問題都得到解決;其次是根據天象推算四時節令,一方面是爲了順應大自然,種植合適的農作物,另一方面是祭祀上天,以保證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最後君主還會派專門的'官員去教化萬民,教他們如何耕作,如何遵守作爲父母、子女、兄長、妻子、臣子應該遵守的準則,其實根本上還是爲了保證人民能夠和睦相處,安居樂業。

禪讓制度利國利民

黃帝之後,他的孫子高陽沉靜、穩練、有智謀,於是即帝位,稱爲顓頊帝,顓頊之後,他的侄子,也就是黃帝的一個曾孫高辛即位,稱爲帝嚳,帝嚳之後,先立了他一個兒子摯即位,但摯不善治國,於是帝嚳的另外一個兒子放勳即位,稱爲是帝堯,所以我們可以看出,這一時期帝位的繼承並沒有非常嚴格的制度,而是誰適合繼承、誰有能力就讓誰擔任國君。後來堯把帝位傳給了舜,雖然他們之間也有那麼一丁點的親戚關係,但從舜往上查七輩人都是平民,到舜這一代已經是無人問津了,但堯還是經過多方面考察,得知他的能力後,把帝位傳給了他。之後舜把帝位傳給禹,更是沒有親屬關係,完全是看中他的才能。其實這樣的帝位繼承方式纔是真正的利國利民。

所以五帝時期君主的本意,並沒有太多的私心,只是想把國家治理好,讓人民安居樂業,但隨着時代的發展,人的權欲越來越重,纔有了後面的嫡長子繼承製,纔有了加強中央集權,纔有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纔有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專制。如果我國一直都保持禪讓制,現在的中國會不會更加傲視羣雄呢?

《史記》讀後感 14

西漢名將李廣英勇善戰,歷經漢文帝、景帝、武帝,立下赫赫戰功,對部下也很謙虛和藹。文帝劉恆、匈奴單于都很敬佩他,但最後被迫自殺,許多部下及不相識的人都自動爲他痛哭,司馬遷稱讚他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公元前119年,李廣任前將軍隨大將軍衛青出征匈奴,時年李廣六十有餘。出行前,漢武帝認爲李廣年老體衰,命運不好,暗授衛青不要讓李廣與單于對敵。

出邊塞以後,由於衛青事先曾抓到敵兵,知道單于的藏身之所,受漢武帝暗託的大將軍衛青要自己帶兵和中將軍公孫敖去捉拿單于,卻命令前將軍李廣和右將軍趙食(yì)其(jī)從東路包抄。東路相對較遠,又是荒原戈壁,水草缺少,不利大軍駐行。李廣親臨衛青帳前請求說:“我是前將軍,理應衝鋒在前,如今大將軍卻命令我從東路包抄;況且我從少年時就多次與匈奴作戰,今天終於得到一次與單于對敵的機會,我願做前鋒,與單于決一死戰。”

怎奈衛青一意孤行,最終沒有答應李廣的請求。李廣憂怒異常,憤而領軍與趙食其合兵從東路出發。進入荒原之後,由於部隊沒有嚮導,結果大軍在茫茫荒原上迷路了。而更爲扼腕嘆息的是,衛青與單于交戰後,雖然擊退單于大軍,但是並沒有俘獲單于。

衛青公孫敖只得收兵,歸途中才遇到了趕來支援的李廣和趙食其。

後衛青派長史詢問李廣和趙食其迷路的原因,並要給漢武帝上書備述軍情,李廣憤而拒答。衛青又責令李廣軍中人員前去受審。李廣說:“他們沒有罪,是我自己迷路的`,我自己到大將軍帳前受審對質。”

到了大將軍帳前,李廣說:“我少年從軍,與匈奴大大小小對戰七十餘次,現在有幸隨大將軍征討單于,可大將軍卻把我的部隊調去迂迴包抄,最終又迷失道路,難道不是天意嗎!”李廣一生剛烈,仰天長嘆:“廣年六十餘矣,終不能復對刀筆之吏。”憤而拔刀自刎。

李廣死後,軍中將士無不爲之痛哭流涕,甚至百姓聽到這個消息,不論和李廣認識的和不認識的,都爲李廣嘆息落淚。《史記?李將軍列傳》是這樣描述李廣之死的:“及死之日,天下知與不知,皆爲盡哀。”

李廣之死,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衛青分工有誤、並推卸責任所致。作爲前將軍,李廣勇猛無比,且與匈奴多次交鋒,作戰經驗豐富,理應衝鋒在前,而衛青卻將他作爲替補隊員處理;李廣迷路貽誤戰機,雖自身存在很多失誤,但衛青幾次三番威脅李廣要將軍情備奏漢武帝,李廣不堪與京師文官對簿公堂,憤而引頸自刎。一代名將,落得如此下場,可嘆可悲!

生活中,每個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一個公司一個企業亦然:員工要有做好本職工作,爲企業創造效益的責任;領導幹部要有運籌帷幄、指揮有方的責任。每個人扮演的角色不同,所承擔的責任也就不同。但我們最終的目的都是要讓公司得到更好的發展,員工得到更好的待遇。

現實生活中,也有少數領導幹部事業心、責任感不強。有的只要不出事、寧可不幹事,對工作敷衍應付、得過且過;有的遇到矛盾繞道走、碰到困難往後退,該抓的不抓、該管的不管、該改的不改,滿足於當四平八穩的“太平官”。

“幹事難免會出錯,但不幹事百分之百地錯。”一個沒有責任意識的領導幹部是不稱職的領導幹部,一個缺乏責任感的領導幹部也得不到羣衆的認可和組織的信任。

正人先正己,做事先做人。責任不僅是一種愛崗敬業的精神,更是一種敢於擔當的品質。作爲一名領導幹部只有敢於擔當,不迴避矛盾,不推卸責任,才能凝聚人心,帶頭創先爭優;只有勇於負責,展現自我價值,實現理想人生,才能把幹事創業作爲自己的天職;只有知人善任,提高履責能力,優化責任分配,才能努力創造出無愧上級和羣衆重託的業績。

孔子說“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說的也就是這個道理。

《史記》讀後感 15

《史記》是我國古代第一部通史。書中記述了黃帝以來的傳說,商周的史蹟,春秋戰國時期的動盪。時間跨越三千多年,比較詳細地記述了我國這一歷史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發展史,是一部偉大的史學鉅著,是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的珍寶。

司馬遷爲了完成《史記》,忍受了別人無法忍受的奇恥大辱,受到了肉體和精神的雙重打擊,司馬遷發憤寫作,用了整整18年時間,在他60歲時,最終完成了一部52萬字的輝煌鉅著——《史記》。這部前無古人的著作,幾乎耗盡了他畢生的心血,是他用生命寫成的。但他還是完成了《史記》,實現了自我生命的最高價值,啓發和滋養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學大師,被魯迅評價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史記》思想深邃、氣勢開闊、筆力雄放,對後世史學和文學的發展都產生了深遠影響,其首創的紀傳體通史方法爲歷代“正史”開創先河。讀《史記》,使我認識了四面楚歌中,烏江自刎的項羽;生靈塗炭中,起兵反秦的陳勝吳廣;緊急危難中,智勇雙全的藺相如;流亡在外,卻終登皇位的重耳……歷史風雲,世間百態,一次次震撼着我的心靈,其中勾踐臥薪嚐膽的故事最爲引人深思。

在司馬遷筆下,有多少英雄以他們的汗與血,情與志來盡忠書寫“精忠報國”這四個熠熠生輝的字。“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不復返!”荊軻受命大廈將傾時,壯志未酬咸陽宮;“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衛青霍去病漠北決戰,揚大漢雄風。這一幕幕波瀾壯闊的史劇,已退色成書頁發黃的史書,窸窣作響。而就是這書頁輕微的翻動之間,那精神的鐘鳴綿延至今。聲聲清晰,聲聲震撼,餘音嫋嫋,激盪心間。錢學森糞土萬戶侯,棄洋歸根,獻身航天;鄧稼先隱姓戈壁灘,嘔心瀝血,新捐國防;袁隆平水稻伴青春,而使天下蒼生皆得飽。《史記》傳遞着那古老、悠揚的鐘聲——精忠報國,一首在中華歷史長河中蕩氣迴腸的英雄交響曲。它讓我領悟什麼叫做“精忠報國”豪情壯志。

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百姓與其團結一心,風餐露宿,最終制服水患,而使華夏民族能一代一代生息繁衍;句踐臥薪嚐膽,越國百姓與其同甘共苦,奮發圖強,最終雪恥復國,而成諸侯強國。今日,這精神依然在發光,在弘揚。曾記得,在年初暴風雪肆虐的日子裏,正是全國上下萬衆一心讓我們挺過難關——武警戰士撲在高速公路上頂着寒風奮力除雪,疏導交通;電力職工在高空連夜搶修受損電網,甚至付出年輕的生命;出租車司機在油價高漲的日子裏,免費接送受困市民。古往今來,在困難挑戰面前,尤其是在事關民族利益的'緊要關頭,衆志成城往往能成爲每個國人心中的一盞燈,指引我們跋山涉水,繞過道道彎,邁過道道坎,直至勝利的前方。衆志成城,每個中國人心中的一道長城。

培根道: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之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

看《史記》就彷彿在作一次足不出戶的歷史旅行,領略了那個時代的一切,回顧了各種令人難以忘懷的歷史事件。體會了當時人們的思想感情。看《史記》就彷彿在讀一本趣味的故事書。生動形象的歷史人物有聲有色的爲你講述他們身上發生的趣味的故事,帶領你進入他們的世界。看《史記》就彷彿在和一個歷史學家應對面的談話。深深的被他那準確到位的語言所打動。在不知不覺中也增長了必要的歷史知識,豐富了頭腦。

在迅速發展的當今社會,我們的科技越來越先進,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完美,可是我們依舊需要中華民族聰慧的祖先給我們奠定精神基調。在我們構想宏偉藍圖時,給我們前車之鑑。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在傳統與現代的有機結合中找到我們的幸福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