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經部>孟子>

孟子讀後感範文3000字

孟子 閱讀(9.94K)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孟子讀後感範文3000字,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孟子讀後感範文3000字

一、關於心術。

無論外國中國,無論現在還是過去,都推崇一個境界,這種境界在不同的領域都有不同的名字,按儒家孟子講叫致良知,管子叫心術。英國的一個著名的心理學家認爲這種情況與精神病態有些類似,當然佛教也管這個叫禪修。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但事物還是一種事物,用簡明的語言來敘述,就是不受情緒所控制,因爲情緒會影響人的決斷的準確性,不論是高興的情緒也好,還是悲傷的情緒也罷,亦或是恐懼的情緒,都會讓你心中的天平不再平衡。用管子的話叫:心處其道,九竅循理。嗜慾充益,目不見色,耳不聞聲。可以說清楚的描繪了當你的心動時情緒帶給你的影響。孫子講戰術叫多方以誤,總之就是用各種手段讓你受情緒左右,從而判斷失誤,比方說脣亡齒寒的那個虢國,爲了自身的利益(安全)而沒有看清形勢,等人家打完回來就順手就被滅了。諸葛亮用空城計也是利用的司馬懿對他的畏懼之心,如果換做別人,司馬懿早就破城了。那麼就簡單談到這裏,我更想談的可能還是各方對此的認識與方法。

國外發現世界上有那麼一小部分人,他們的杏仁核(腦中掌控情緒的地方)天生不發達,即他們的天生就對情感不怎麼感冒,他們因此而冷酷無情,鎮靜,專注,富有行動力(拖延症據分析就是因爲對未知的未來感到害怕而產生),當然也許還富有冒險精神,因爲沒有了情緒他們的生活很無趣,種種這些加起來,便構成了一個富有魅力的壞男人。他們可以是執掌一方的CEO,也可能是沉着的外科主刀醫生,也有可能是一個極度危險的連壞殺人兇手(他們感受不到殺人所帶來的道德譴責),一切都要看他們對自我的把控。

這個可以說是一種天賦,他們天生就達到了常人所不能企及的境界,他們不沉溺於過去,也不展望未來,他們只活在現在(他們很少會考慮後果)。聽起來不錯,但副作用也是相當的大,而且不是你想就能做的到的,這需要天賦。當然,凡人對比於天才也有自己的路子。

首先可以說是佛教了,他們提倡以禪修的方式來達到這個境界,不斷打坐修煉自己,讓自己不爲外物所動,可以說這種方法確實可行,有人就測試過修行高深的僧人,然後突然在他耳邊響起爆炸聲(當然會調控分貝大小),看他們的心率變化,結果確實也讓人震驚,他們的心率居然一點變化都沒有,就是說絲毫不受外界所影響,按那位僧人的話來說,就是他的修行讓他感覺這就是遠處發生的事情一樣。

道家雖然沒有什麼禪修之類的說法,但跟佛教也差不多,即清心寡慾。佛說叫斬斷七情六慾,忘卻紅塵煩惱。道家也說:惡不失其理,欲不過其情,故曰“君子”(管子語,老子說的也差不多)。總之就是忘卻自己的慾望,因爲慾望是情感的來源。

而對於儒家來說,我認爲他們的積極入世是很難達到的,但孔子還是達到了“七十從心所欲而不逾矩”。這就很有意思了,想了想,還是從孟子那裏得到了解釋。孟子通篇思想就是致良知,大白話就是自己不想做的就不做,做自己心裏想做的。感覺這種方式就是以原則來約束自己,讀後感以原則高於情緒,縱使再怎麼情緒波動,也都該怎麼辦就怎麼辦,久而久之,也就處之泰然。這種方法雖然簡單易懂,但真正實行起來卻不容易,孟子之後歷史上能達到他這種境界的可謂鳳毛麟角,因爲一旦破壞原則就有了所謂的第一次,再二再三也就跟着來了,能守住本心的確實不多。凡人麼,強調要達到聖人的境界確實是少,但向這方面看齊,仍會有很大好處,也許這番修爲在以後你做決斷時助你下出更現實和正確的決定。

二、何爲君子?

想到儒家所說的君子,你的第一印像是什麼?是滿腹經綸的大學士還是能夠圓滑處事,八面玲瓏額人際高手?亦或是能夠在日常生活中關照他人的貼心暖男?各人的理解不同,就會產生不同的君子,這沒有什麼問題,就像有人認爲堯舜禹是聖人,也有人認爲他們不過是僞裝的好的統治者而已,像什麼堯幽囚,舜野死什麼的,那個時代距離如此遙遠,誰能知道真正的真相是什麼,只能根據自己所希望的來定義,此所謂不同的世界觀產生不同的人生。

那麼,儒家所認爲的君子是怎樣的?儒家認爲真正的君子無關地位高低,無關學識多寡,能夠堅守自己內心的道義,無關乎別人的看法,從不勉強自己做違背自己內心信念的事,便是真君子。這裏孟子就提出了這麼一個例子:曾子在魯國講學時,遇到了越國的人攻打過來,曾子聞詢馬上就跑路了,有的人就指責他不夠仗義,有人便解釋說:那是因爲曾子在這裏是客,客是被保護的對象,而不是參戰的對象,而像是在衛國做官的子思便會說:如果我走了,誰來守城呢?這便是因爲這是子思食俸祿的職責所在,這裏其實就是有關儒家的這個觀念的一個體現,就是在其位謀其職,不會越職去幹涉其他的職務的事情。以此便可以知道儒家君子的出世樣子了,他是不會做事遷就別人的,不會在乎別人的說法,自己該怎麼做就怎麼做。這讓我想起了莊子的《逍遙遊》中所說的:而宋榮子猶然笑之。且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斯已矣。彼其於世,未數數然也。也許,說的就是儒家的君子吧。

三、關於孟子的雜談

孟子的核心也就是致良知,但當應用到現實時,又會發現其變化無窮,這裏就講些體現吧。儒家做事,是以道義爲準則的,相信大家都聽說過孔子說過的:言必信,行必果。(當然,不同人有不同的詮釋,想墨家就說這是知行合一,這裏孔子這裏的意思是說了就要遵守,做了就要有結果)那麼你知道孔子後面還說了什麼麼?硜硜然小人哉!只不過這句話被朱熹所誤導,以爲是小人也可以做到,加上現在是一個經商時代,講求信譽所以纔會沒有了後半句。沒錯,經商是要求有這一點,但做人就不一定了。如果明知自己錯了,還堅守這個觀念,一條路走到黑,就像你不小心說漏了點機密,有人問你,然後你就如實回答了,這不是"小人“是什麼,你不會矇騙他讓他上當或誤導他麼?而孟子則詮釋的更詳細些: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就是說做到符合道義即可,不必強調都要有個結果。

對於做事方面,孟子自己提出了一個經與權的概念。孟子在世時,有個人就問孟子這麼一個問題:儒家倡導男女授受不親,對吧?孟子說是。他就又問:假如你嫂嫂掉河裏了你伸手救不救?孟子知道這是在下套,但也不會懼怕別人的質疑,他便說:見人不救無異於豺狼,而男女授受不親是禮法,嫂子掉水裏而救是權變。那個人繼續下套:那爲什麼你不出手救天下呢?孟子便回答:救天下要用道來救,不是伸手就能救的。這裏可說就是孟子對於他剛剛的那句話最好的詮釋了:做事以道義爲先,以道義產生權變,而禮法爲解決常規問題時使用了,如果道義與禮法衝突,先重道義,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之後,孟子便又闡述了一個相似的觀點:人有不爲也,然後可以有爲。

這點可以說是對我影響頗深的一句話,這句話我認爲可以有兩個理解:第一句就是要幹成一件事,就不要老想着幹其他的事情,因爲多而不專。第二個理解就是要有所畏懼,有些事情是絕對不能做的,做了便會後患無窮(例如吸毒或一些非法的行爲),並且影響人在正道上的修行(與良心相違背的行動),只有當這些事都不會做時,才能更好的發展自己的空間。而這裏我想再提一個我在選修課上學到的一個膽商,在我看來,膽商就是知而無懼的體現,就是說你明明能感受到後果,風險,壓力,但你還是能做出行動,或迅速做出決斷。(相反的例子就是拖延症,這是種對未來壓力逃避的體現)膽商越高,你便越能在壓力下行動,這是一種敢於作爲的表現。當然,要明白後果會對自己有利才作爲才叫有膽商,如果說不計後果,那便可以說是沒有不爲與有爲的差別,這叫做魯莽,不叫膽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