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散文>優美文章>

中秋文章

優美文章 閱讀(1.17W)

節在不停的變換着顏色,不知不覺又一箇中秋如期而至......下面就是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中秋文章,希望大家喜歡。

中秋文章

中秋文章:中秋月

節在不停的變換着顏色,不知不覺又一箇中秋如期而至。中秋之夜,風清雲淡,一輪明月,高懸碧空,華光如水,讓人感到嫵媚而不失婉約,清新而透出高雅。那詩情畫意般的中秋月,一片皎潔、一抹清冷、一縷相思浸潤着我的歲月,感染着我的心靈,拂去我心中的失落與惆悵。是她,見證了我甜蜜的回憶,訴說了我不盡的相思,傳遞了我深切的眷戀,帶給了我溫馨的祝福!

記得童年時,中秋節常常漫步在碎石泥土鋪就的小路上,仰望着天空的明月,在清輝裏跨步心情格外高遠,懵懂的我,在月光下獨自盡情揮意。多少年過去,不經意間消失了坎坷不平的歲月,終不見了當初的夜晚。往昔恍然,又漫步於月光下,仰望一輪圓月,月兒歷千古不改行色,亙古不變地朗照,令我欣悅的情愫蔓延於夜空,一絲顫動震過心靈。不同的歲月,不同的心境,對月抒懷,感觸截然不同。

每當沐浴着中秋月光,我便想起母親講述的吳剛、嫦娥、桂樹和玉兔千年不老的故事。想到月兒,是那樣哀傷,那樣悽迷,那樣的動人,讓我充滿了神祕感。“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縈繞耳際的是嫦娥奔月,渴望自己是那溫順可人的玉兔。這時我總是站在窗前,雙手託着下巴,眼睜睜的盼着月亮快快出來。後來才知道,人們仰望那輪遙不可及的神祕皓月,更多的是,寄託心中的美好向往,祈望家人的幸福安康。

打開歷史的鉤沉,發現詠月誦月的文人墨客浩若煙海。古人愛風流,風、花、雪、月皆可抒情,而對月的讚美卻是最多的。飲酒賞月、品茶觀月、默默對月、吟唱贊月,都是發自內心情感的流露。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首詞彷彿是與明月的對話,那浪漫的色彩,瀟灑的風格和行雲流水一般的語言,至今還能給我們以美的享受;人人皆知的李白《靜夜思》“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是將對故鄉的思念,化爲寄情明月之舉,真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中秋月,無慾無求,不與太陽比光芒,不與星星比閃爍,在天邊出現第一縷霞光的時候,悄然消失在空闊的天際,在夕陽收盡最後一絲晚霞的時候,又出現在寂靜的夜空。品讀月色,如飲一杯清茶,嫋嫋四溢,沁人心脾;又似一泓清泉,低吟淺唱,流入心田。年年歲歲舊時月,歲歲年年不同人。身置此境,獨賞明月,讓我疲憊的心得到一份安撫和慰藉。掬一捧月光,放在手裏,收進心裏,吸進肺腑,感覺那一絲絲清涼溢滿全身!穿過歲月的煙塵,明月它年依然美麗。放下煩惱,去掉憂慮,懷着釋然的心態,靜守中秋月夜的明朗,感悟人生的美麗,珍惜親情的溫暖,享受美好的時光。

中秋文章:明月系中秋

暑氣未盡的中秋,幾縷陽光衝破雲層,直瀉大地,斜射我的窗臺。早餐還未吃的我,就想再寫點有關中秋節的文字。此般心境在瞬間使我的心緒變成一種滿足、一種振奮、一種輕鬆。一向不懂多情多意的我,可以到或領悟到一分淺淺詩的境界,尋覓到中秋作爲節日的韻味。

有朋友真好,有久違遠方的朋友,我們可以盡情的思念,一條短信,撩起了人的遐思,甚至會產生出近乎天真的想法,能否實現其實不太重要,因爲這種遐想本身給人甜蜜。中秋節,成了這幾天的話題,但這歲月不適於我期待,我存這份感覺,不是幾個月餅或一次美味家餚,那此粗想早就過眼煙雲。美食常常是我終生所謀求的一份,卻又走不到需要寫文來歌頌。成年後才漸漸粗略的悟到“君子謀道,小人謀食”中的斤兩,任何美食美味,都只能是充飢、維繫生命之源,它成不了感情世界中值得掛念的篇章。犯不着心靈上的糾結,也不必爲此細細的品味。

在匆匆迎來的人生臺階上,有多少渴望團圓的夢想,一次次深情刻在歲月的年輪上。幾多歡樂,見多憂傷,秋風帶走多少失落的夢想,圓月又喚醒多少溫馨的記憶。總是讓人們情不自禁地走上那條思念的長堤,儘管一在天涯,一在海角。

人的視覺、心覺、時空常態、思維常態,是可以駕馭距離和時空。人類以生命之能和智慧之力改變了你我他之間心的距離,一條短信、一個電子郵件、一個電話,讓天涯海角似在一起,完全區別於書本里所記所寫所說的一個個相思和牽掛的寓言,形成了當代人眷念、相敬、默許、相問、祝福的一部新的史詩。

古人相思之苦、相思之樂,在於那時代的通信閉塞,懸念之心,彰顯古人距離之美和距離之苦。天、地、人、節日,使古人充分聯想感傷,留下千古絕唱的詩句和美文,讓後人讀了又讀,品了又品,代代相傳。他們的悲壯和豪情壯志,最能在節日和得失之時而寫而作、而歌而唱,譬如一句“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真真反映了人心的原始動力,情感之戀。人啊!畢竟是大地之子,畢竟是大自然之子,畢竟是情感紐帶之子,怎能不對天地之間、大自然之間、季節之間、節日之間、人與人間產生疑問和感覺呢?

不由得使我想起中秋讚歌,傳唱祖國大江南北的《月亮之上》的歌詞。“我在遙望,月亮之上,有多少夢想在自由的飛翔。昨天以往(遺忘),風乾了憂傷,我要和你重逢在那蒼茫的路上。生命已被牽引,潮落潮長,有你的擁抱就是天堂。誰在呼喚,情深意長,讓我們的渴望,像白雲飄蕩。東邊牧馬,西邊放羊,一摞摞的情歌,就唱到天亮。在日月滄桑後,你在誰身旁,用溫柔眼光,讓黑夜炫爛。”是啊!《月亮之上》常讓我感動,這感動有如潮水般洶涌,吸引着我的耳線,也震撼着我的靈魂。這種吸引和震撼,源自歌中所體現出來的那種大氣磅礴與粗獷豪邁,從內心深處而言,與其說是喜歡歌曲的旋律和唱詞,倒不如說是它正迎合了我那戀月的情結。

蘇軾的《水調歌頭》:“……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這才覺得嫦娥在月宮的日子並不美滿如意,倒是自己無拘無束地撒野嬉戲要幸福溫馨許多。“吳剛伐桂”和“天狗咬月”的故事也是耳熟能詳,故而童年的月亮之上,縈繫着我的遐思,寄託着我的夢想,構築着我的天堂。

其實月亮並不單純是頭頂那皎潔的一輪,她臥在《詩經》裏,走在《楚辭》中,奔在唐詩宋詞的大道上,給予文人墨客更多形而上的意蘊。杜牧“月白煙青水暗流,孤猿銜恨叫中秋”,哀婉沉鬱,假猿恨抒懷,道出了深深的落寞;楊維楨“深情長是暗相隨,月白風清苦相思”,把纏綿不盡的人間親情,隱喻成皓魄初圓,瑩澈萬里;袁枚“明月有情來約我,夜來相見杏花梢”,又將未婚男女的款曲衷情,化爲了蟾光已滿,悱惻纏綿……在月亮的身上賦予了這麼多的感悟、沉思和詰問,人們似乎找到了一種與此相關的生命意象,讓其燭照自身的精神之旅,由她牽引心情的潮汐漲落。因此,生命之月會伴着我們一步一步走向遙遠,我想生命的那一端,仍然是眼前的這一輪,仍然帶着她清冽的光澤,洗濯我們的喜怒哀樂,評判我們的道德準則。

中秋的月亮離我很近,伸手可觸;中秋的月亮離我很遠,牽夢掛懷。走在月光裏,我會把自己永遠存放在這樣的朗照中,不以心爲輜重,不以物爲形役。

輕輕地走近中秋節,期待那晚明麗的月光,那自然、那祼露,沒有一絲一毫雲彩遮掩,心也如此的明淨,開闊多好!願自然界與人的心靈相互感應,人與人之間能得到心的團圓或通過明月產生某種暗示,領悟到團圓的意義,以及不能團圓的思念,冥冥之中配對,即爲我思,是爲我祝,朋黨共悅。千里共嬋娟,天涯共此時。

中秋文章:中秋夜

中秋夜,明月高懸,清輝遍灑!

以最寂靜的心靈,輕輕走進如夢如幻的月光裏。仰望明月,思緒飄向過去。媽媽溫柔美麗的臉龐帶着微微的笑意,俯視着我,彷彿在訴說人生的道理,那溫暖的手將我心中的創傷慢慢撫平。愛人高大的身影也在向我靠近,朦朦朧朧的溫情簇擁着我,四周流動着無聲的交響樂,盡情的演奏着愛,這個永恆的主題。思念的淚水莫名的流淌,不用拂拭,因爲沒有人注意,這就是中秋夜的懷念。

中秋夜,典雅的月,清淨無瑕!

皎潔的月光籠罩着山河大地。所有讚美的語言都顯得那樣遜色,所有的海誓山盟都那麼蒼白無力,所有的註釋都是多餘的,一切的喜怒哀樂都在一種悠遠的意境中默默地融逝。這就是淨土,月光淨化着我的心靈。曾經爲之驕傲的青春和美麗,隨着歲月的流淌消失殆盡;曾經爲之奮鬥的名譽和地位,也不過是夢幻泡影;曾經癡迷的情和愛,也不會左右我一生的心境。如同天上的月亮,無論圓缺,卻沒有什麼悲歡。蘇東坡的美好祝願雖是千古絕唱,可月兒仍然如如不動,周而復始的圓缺,世上的人們依舊離合,誰又能夠倖免?久而久之,月缺也好,月圓也好,最終視若平常,將所有辛酸的、美好的經歷埋在心裏,悟出人生的滋味,明白人生的真諦,彼時彼刻,管它月缺月圓呢,明天,太陽總歸照常升起,這也是中秋夜的感悟。

中秋夜,清淡的月,明鏡似水!

站在淺秋的涼臺上,沐浴在輕紗般的月光裏,秋花綻放着秋涼,秋草氾濫着青黃,秋蟲低聲鳴叫,秋風牽動着月光。一陣香氣襲來,是菊黃還是桂香?那初黃的菊花怎能瞭解我的惆悵?濃郁的桂花怎能知道我的迷茫?心如明鏡的月是否知道我深藏的夢想?寧靜的夜讓我漸漸清醒,一生的付出,永遠成了過去。今夜只需回憶,無須挽留!月光似水,早已將往事定格在腦海裏,假如獨自在月光中舞蹈,就會找不到來時的路和歸去的方向。今夜的秋風吹去了幽夢和殘香,我在月光下,用深藏在心底的言語對着明月呼喚着遠方的親人,呼喚着幸福的方向……桂花香瀰漫在月夜中,如同思念在月夜裏綻放。思念是一種痛,是一種沉重的思想,讓我不眠,讓我滿眼淚光。獨自在中秋夜對着月兒訴說心中的點點滴滴,唯有明月在靜靜的傾聽,唯有明月才能明白其中無限的悲涼……這都是中秋夜的夢想。

啊,中秋夜的懷念,感悟和夢想!

忽爾想到蘇軾的小詞:“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是啊,明年我會和誰,又在何處觀月呢?世事無常,不必多想了。

3.範文中秋節的感受4篇

※本文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