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經部>論語>

《論語》讀後感合集15篇

論語 閱讀(2.23W)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你有什麼總結呢?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論語》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論語》讀後感合集15篇

《論語》讀後感1

幼時讀《論語》,廢寢忘食,原來一直以爲,最能代表孔子智慧的應該是《論語》了。在《論語》裏,孔子猶如仁厚長者,對學生們諄諄教導,對世事過多嘆息,勸人向善,故君子以仁。這裏是一個正襟危坐、嚴肅認真的孔子,一身正氣,卻又木訥慎言,令萬世敬仰!

可隨着年齡的增長,當我再進一步觀察這個仁厚長者時,卻能感到無邊的智慧。在《論語》裏:子不語“怪力亂神”,子曰不佔,吾從周等等,看上去好像中正不倚,單純無邪。而實際上,絕非如此:當孔子不語“怪力亂神”時,並不意味着他就不知道怪力亂神,他博學多聞,熟知神話掌故。事實上,早年的孔子還繼承了殷人尚鬼衣鉢,從事過操持喪葬祭禮等各種卑微職業,所以他自稱“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子曰不佔,實際不是不佔,而是不需佔,他不但精於占卜,更對《周易》的理解臻於化境,他把損益之道化爲尋常日用和學術方法,卻不着一絲痕跡。孔子信誓旦旦的說“吾從周”,看似極爲推崇周禮,我們似乎相信了孔子的這番話,都認爲孔子一生都在爲恢復周禮而奔走。但孔子晚年所作的《春秋》,揮鞭天地,整飭三代。以致在漢儒眼裏,《春秋》幾乎是革了周禮的命。這相當於孔子另立爲王了。

顯然,從上面可以看出,前後是有很多矛盾的,這又是爲什麼呢?

大家都知道,《易》與《春秋》都是孔子晚年學術成果。”晚年時他“有所爲有所不爲”,“用之則行,舍之則藏”,這就是他自稱的“從心所欲而不逾矩”。他達到了《周易》所謂的“爲變所適”,達到了《莊子》所謂的“鳴而當律,言而當法”。他彷佛就是“易”的化身。令人稱奇的是,孔子把所有的高深玄奧都化爲尋常,深得簡易之道,他似乎始終只是一個尋常老頭,只有在我們深入思考體會後才發現他的不尋常。後儒普遍認爲,《易》與《春秋》是孔門高端學術,只有高才弟子才能一窺堂奧,故而知之者甚少。因此子貢纔有“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聞”一嘆。這種說法的確在理,孔子因材施教,弟子傳授不一,造成後世得其一隅者多,能窺全豹者少。

孔子的平和與高深一直讓我摸不到頭腦,以我的淺薄的觀點,在《論語》,這個老頭子怎麼說話有時讓人感覺顛三倒四,以至於他的邏輯性、系統性可能蕩然無存,這我的心目中,竊以爲這並不像大儒們所說的“一字不易”的經典。多年來,隨着閱歷的增加與經驗的積累,我一直在嘗試性的解釋這一切:

1、孔子教學,因材施教,說話都是有前後背景的,並不是所有的都是放之四海而皆準,所以看《論語》,還應看它背後隱藏的故事。

2、《論語》所摘之言,非一時之語,而是孔子終身跨度幾十年的言語摘要。聖人的思想也不是一下形成的,而是隨着時間的變化而在變化,所以存今是而昨非絕對是可能的。

3、聖人高深,非常人所能想象。當年孔門高足顏回讚歎“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孔門一代弟子尚且如此,何況我等後學。往事越千年,今天我們的知識、見聞已經遠遠超過孔子。但他的高明、博大和智慧,我們卻不及萬一。

這就是我的個人理解。

《論語》讀後感2

百善孝爲先,這是儒家的思想觀點,那麼儒家爲何要把“孝”字捧到這麼高的位置,人又如何盡孝道呢?翻看儒家最經典的典籍《論語》,我們便能從中找到答案。

先看看《論語》裏是怎樣對孝定義的。

魯國的孟武伯向孔子怎樣盡孝道。孔子答了一句:“父母唯其疾之憂”。就是說要象父母擔心孩子的病一樣。爲人父母的都應有這樣的體會,孩子有了病或者多少拉了點肚子、受了點傷、着了點涼,我們是什麼樣的心情?是不是擔心、掂念、疼惜,恨不得這病疾轉到自己的身上,讓孩子免受其苦,快快樂樂?

孔子這個回答是十分智慧的,他不去做一大通應該如何如何的說教,只拋下這句半拉子話讓孟武伯自己去理解、體會。父母在你小時是怎樣疼惜你的,你現在也去怎樣疼惜父母,這就是孝。孝順父母的心情,也要象“父母唯其疾之憂一樣”,是從內心到行動,都切切實實的展現出來。做父母的,又有哪個對孩子病疾的疼愛、惦念不是發自於心、油然而生,而需要別人來規定如何做纔算盡禮呢?

孔子認爲孝要發自內心,不能走形式。在子游向孔子問孝時,他就回答道:“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孔子這裏嚴厲地說,不要以爲給父母供吃供喝,養着父母這就叫孝了。養狗、養馬,也是這樣養。不從心底裏敬愛父母,養父母和養犬馬有什麼區別!

孔子還認爲盡孝要始終如一,他提出了一個詞“色難”。“色”就是臉色、神色。一個人盡一次孝並不難,難得是始終孝字當先、不厭其煩。朱熹對“色難”一詞有精闢的見解:“蓋孝子之有深愛者,必有和氣;有和氣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故事親之際,惟色爲難爾,服勞奉養未足爲孝也……”無論伺奉父母的活多髒、多累,無論父母有多嘮叨,在父母面前,始終不改色,和悅如一,這纔是真正的孝。正如孔子所說的:“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孔子說:“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又說: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後一句是說,父母的年齡生日不可不記得,父母每過生日,既爲生辰而喜,又爲增歲而懼。

孝還表現在自個好好做人,不辱沒先人。這是孔子對盡孝的另一個要求。他說:“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那麼孔子爲何要彰揚孝道呢?

《論語》裏孔子的弟子有子說了句話:“其爲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爲仁之本與!”孔子的弟子曾子也說:“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孝是人性之根本,人不孝敬父母,則與犬馬無別。孝是人性善與惡之間的一道堤壩,彰揚孝道,就是彰揚人性,彰揚社會道德。孝順父母的人,充滿人性,心中有德,很少會幹出犯上作亂、作奸犯科的事。相反,一個連自己父母都不能孝順的人,已無人性和廉恥之心,什麼樣的壞事幹不出來呢?

《論語》讀後感3

讀完《論語》,坐着發呆,迷茫中,《莊子。 秋水》中的一句話,浮上心頭。 “至德者,火弗能熱,水弗能溺,寒暑弗能害,禽獸弗能賊。非謂其薄之也,言察乎安危,寧於禍福,謹於去就,莫能害之也。”

孔子在中國歷史上的角色是什麼?

是一位在文化封凍的河流上用肩膀奮力拉船的縴夫,是一名在“人治”與“專制”之間撐船的擺渡人。

一個自由的思想家,卻因爲世事的束縛、統治的變遷或被哄擡或被蜚斥,終己一生在困境中追求着不得志的“仁”的理想。

好心人一直在呼籲同情弱者,卻又總是將至德者歸入強者之列,似乎天生不屬於同情範圍。其實,世間多數出色者都因爲衆人的分享、爭搶和排擠而成了最弱的弱者。

孔子就是最好的例證。

在談論理想時,那淺淺的一句:“吾與點也!”(“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所包含的已然淡漠的不得志,又怎能不引人喟嘆?

《論語》中並沒有太多華麗的辭藻,而是質樸的道理和,以身作則。細想身邊

常有這些品格的展露,而習慣於淡漠的我們卻很少如此清晰地看待。也許華夏的血脈裏,正有“君子“的影子,只是經過孔子等至德者的吐納,將它凝固住了,現之以墨字,代代相傳。

或許至德者從不抱怨,透過字裏行間,只能隱約看見孔子影影綽綽的無奈。記得有人曾說:“半部論語治天下。“擁有一整部《論語》的孔子,留下的卻只有無奈的隱忍。

《論語》讀後感4

當然,朋友還可以滿足我們工具性的需求。“工具性”的說法很不好聽,但卻是現實的。很多時候我們並不能將工具需要和情感需要完完全全剝離開來。有子曰:“信近於義,言可復也。恭近於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學而)朋友死,無所歸,曰:“於我殯。”(鄉黨)孔子的行動好象就是有子的話的註釋。安葬無可歸的朋友,看似普通卻體現了孔子對朋友樸實深厚的感情。人生道路上的相互關照,一點一滴往往最能透出友情的珍貴。曾子曰:“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顏淵)子貢問何爲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衛靈公)這兩段話是結交朋友工具性目的和價值性目的交織並存的最好體現。朋友有時也是良師,可以幫助我們提高自己的品德修養。當我們要實現某種崇高的價值或理想時,志同道合的朋友的幫助更是不可缺少的,於是我們就要有意去結交。就其交友的目的來說是工具性的,就其內容而言是高尚的。

《論語》中還有另兩處相關的記載,我覺得更爲重要。一處是:司馬牛憂曰:“人皆有兄弟,我獨亡!”子夏曰:“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顏淵)這裏的兄弟可以做“朋友”理解。我覺得,這一段語錄對我們自身提出了要求。友誼是需要雙方共同建立的,我們不能只要求對方符合自己的要求,還要使自己能羣,能讓人接受。要做到這一點,恭敬有禮是基本的條件。此外,這段話還擴大了選擇朋友的範圍,提出了與人交往應有的氣度。我覺得子夏是相當有胸襟的。當一個人能夠自立於天地之間,視野已達到一定境界時,什麼人不能容我成爲他的朋友?同樣,當一個人能夠自立於天地之間,視野已達到一定境界時,什麼人不能成爲我的朋友?只要不超越道德底線,“四海之內皆兄弟”。這一點可以和另一處對讀:子夏之門人問交友于子張。子張曰:“子夏云何?”對曰:“子夏曰:‘可者與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張曰:“異乎吾所聞:君子尊賢而容衆,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賢與,於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賢與,人將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朋友之饋,雖車馬,非祭肉,不拜”(鄉黨)。朋友關係是一種非常親密的關係。真正的朋友之間用不了太多客套。但那並不是親密無間。子游曰:“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里仁)子曰:“晏平仲善與人交,久而敬之。”(公冶長)子貢問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毋自辱焉。”(顏淵)從個體的角度看,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再怎麼認同,兩個人總還是不同的個體。人與人之間不可能沒有摩擦。兩個人捱得越近矛盾就可能越大,就好像擠公共汽車。我們都需要一定的屬於自己的空間。從朋友間的交往來看,稍微疏遠一點給雙方都留出了餘地。一方面,我們可以利用這種距離保持一定的新鮮感,另一方面,我們還可利用這種空間交更多的各種類型的朋友。把握好與朋友的距離就能把握好交友的質和量。有的人只有泛泛之交卻沒有知心朋友,有的人只有少數幾個知心朋友,交友面卻很小。他們都沒有處理好交友的距離感。

《論語》讀後感5

隨着中國近代社會的到來,各種西方學說陸續傳入中國,形成了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強烈衝擊,甚至連長期在中國思想界佔統治地位的儒家思想也不能倖免。在學習了半個學期的《中華元典導讀》課和閱讀了《論語》這部書後,我認爲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從儒學的根,即孔子的《論語》說起。《論語》大概包括的以下幾種思想,即仁、義、禮、智、信、恕、忠、孝、悌,以下分別加以介紹。

仁:愛人。孔子思想體系的理論核心。它是孔子社會政治、倫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標準,也反映他的哲學觀點,對後世影響亦甚深遠。仁體現在教育思想和實踐上是“有教無類”,春秋時代學在官府,孔子首開私學,弟子不問出身貴賤敏鈍,均可來受教。仁體現在政治上是強調“德冶”,德冶的基本精神實質是泛愛衆和博施濟衆,孔子把仁引入禮中,變傳統“禮治”爲“德治”,他並沒有否定“禮治”,他的“德治”無疑是對“禮治”的繼承和改造。愛人既爲仁的實質和基本內容,而此種愛人又是推己及人,由親親而擴大到泛衆。

義:原指“宜”,即行爲適合於“禮”。孔子以“義”作爲評判人們的思想、行爲的道德原則。

禮:孔子及儒家的政治與倫理範疇。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禮”作爲中國封建社會的道德規範和生活準則,對中華民族精神素質的培養起了重要作用,但隨着社會的變革和發展,特別是封建社會後期,它越來越成爲束縛人們思想、行爲的繩索,影響了社會的進步和發展......

《論語》讀後感6

我讀論語的時間不長,也沒有通篇詳細的讀,但是卻在字裏行間已經被孔子深深的感動,爲他的胸襟和智慧折服!大家儘管有這樣那樣的看法,但是請想一想:縱觀世界歷史,有哪一位思想家象孔子這樣兩千多年還被後人這樣敬仰和傳誦?孔子一生甚至都沒有一部自己的著作,僅憑着學生們記錄他言行的這部論語就能讓我們如此受用終生。

漢初,大儒叔孫通向劉邦說“夫儒者,難於變革,可與守成”。斯言一出,遂使以孔子爲代表的儒家文化,成爲兩千多年來各朝代長治久安的“守成”之學。建國已五十多年,“五十而知天命”,和平歲月,弘揚以儒家文化爲主體的優秀傳統文化,應該是“守成期”,順理成章的天命。其實,儒學中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精神,不僅可與守成,亦可催人進取,儒家文化中蘊含的對現代生活有巨大作用的力量,不僅是爲某個階級服務的政治哲學,也是直指人心的人生哲學,儒學在歷史發展中多少次沉浮坎坷,命運懸於一線之際卻總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就是因爲這其中蘊藏着巨大的潛能,那是超乎政治倫理之上,鮮活在平常日用之間,本於生命,積極進取,追求成功的永恆精神。

人生,就要有積極的心態,明確的目標,靠堅持不懈地努力行動來獲取成功,這是天地自然社會賦予人類亙古不變的使命,也是儒家文化的根本精神,終極目標,整體主題。

而這些,卻是孔子給我們的啓示。

我們有責任將這種精神弘揚光大,昭示世人!

《論語》讀後感7

以仁待人——讀《論語》有感

《論語》是孔子的弟子根據他的言行記錄下來的一本書。其中的內容十分廣泛,論述了四種主要的思想,即仁,禮,義,孝。這對中華民族的心理素質及道德行爲起到重大作用。我將整本書讀完,感受最深的就是孔子先生的仁的思想。

仁,厚道,仁慈;如大地,澤養萬物,這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其中主張“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意爲要求人人能推己及人,站在對方的立場上考慮問題,能多爲別人着想,尊重別人的想法和行爲。

將主題爲仁的句子重溫了幾遍,我聯想到當今社會各種關於網絡暴力的醜聞層出不窮的現象。現在是一個互聯網的時代,微信、微博都是熱門的交友,交流平臺,在上面出現的東西褒貶不一致。網絡給我們帶來好處的同時,背後也隱藏着巨大的隱患——網絡暴力。許多網民在沒有看到真實的情況下,根據自己的想法,以及從衆的意識,常常會跟風去指責不明真相事件中的主人公,各種惡毒語言的疊加,造成對當事人的精神傷害,或者更加嚴重,由此形成了網絡暴力。人肉搜索的興起,私人信息被曝,網民跟風炒作,擴大事情影響,引發網絡暴力,言論的惡毒讓人感嘆世風日下,這都給當事人造成嚴重的身心傷害。

孔子先生說“爲仁者能好人,能惡人”一個理智而高尚的人,能喜歡值得喜歡的人,能厭惡讓人厭惡的人,真正具有仁德心態的人可以以純淨平和的心態,客觀分析沒見事情,看待每個人。網絡,是一個真假難以辨識的地方,再加上人云亦云的力量,會給和諧的社會帶來無法想象的影響。所以當一件事情發生的時候,不要用絕對的觀點,披着道德的外衣,做着違反道德的事,而是以一種“仁”的思想去對待,仔細的考究事情帶給我們的反思,這樣做可以爲廣大網民提供一個純淨的網絡世界,真正的實現網絡的價值,減少來自網絡的危害。這也正反應了我們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

毛主席對孔子是持反對意見的,對於孔子先生提出的言論不能苟同。比如:毛澤東主張“教育與勞動生產結合”,而孔子主張“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雖說是反對孔子,但毛主席也只是談談自己的觀點,沒有做出過激的行爲。他以辯證的思想對待孔子留給世人的東西,這個就是仁的體現:嚴肅認真的去批判一個人,他的觀點是客觀而一針見血。

看完論語之後,我也覺得孔子有些言論用現代人的眼光看是不能苟同的,但是它對我們這個國家從過去到現在的影響是不可忽略的,無論是哪一方面。撇去過去文人志士對論語的各種看法,是“獨尊儒術”也好,是過去的反孔潮流也罷,現在的我們是需要帶着一種辯證的態度來看這本書,不要盲目的去崇拜或者是牴觸。有意義的部分我們要保留,好好學習,繼承它的精神;有缺陷的部分不要以絕對的心態來否決,我們應該勇於探索,對自己的民族精神和傳統文化進行反思,所謂去其糟粕,取其精華,這不也是待人接物的一種仁嗎?

以仁待人,用理智的心態,客觀的事實來面對生活中的風風雨雨;用仁的思想,共同營造美麗和諧社會。

《論語》讀後感8

最近讀了《論語》這本國學經典,感悟頗多,具體到以下幾點: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隨着時代的進步,經濟的飛速發展,患者住院已經不再僅僅是滿足於治療疾病、生理健康的需要,同時,他們也希望得到更多照顧,更多尊重,而作爲我們護士,我們要擁有嫺熟的技術,過硬的專業知識,才能使病人放心,特別是在手術室護理工作中,每天爲手術患者手術前進行靜脈留置針輸液,這麼常規、小的護理操作技能也能體現出護士的.護理技能操作水平。作爲手術室護士,必須不斷加強自己業務知識學習,提高自身業務水平,才能在各項手術配合中順利進行,提高自己工作效率,並不斷總結經驗,爲患者提供更優質護理服務。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在患者進入手術室後,我們要根據患者的年齡及身份特徵,運用合適的稱謂,同時輔助以適當的肢體語言,面帶微笑,拉近醫患之間的距離,使患者情緒保持穩定、樂觀。進入手術間後,在進行麻醉等待手術過程中,根據病人需求,做好保暖工作,面帶微笑,態度親切和藹,告訴患者如何主動配合麻醉,從而使患者更好的配合手術,減少併發症的發生,爲患者擺放合適的手術體位,身體受壓部位墊好各種體位墊和軟棉墊,充分暴露手術野的同時,增加患者舒適度,保持功能位,避免壓力性皮膚損傷,在整個手術過程中,嚴密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徵,不斷的詢問患者的需求,給予患者持續的生理,心理及情感支持。例如關節置換手術,患者多爲老年、高齡,在護理老年患者時,我們除了做好以上措施,更應該多些耐心、細心。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記得剛進入手術室作爲器械護士,配合手術醫生爲患者實施股骨內固定物寄留切開取出術,手術進行到皮膚縫合時,清點手術縫針,發現清點數目與術中縫合前清點不符,“少了一枚”,當時作爲新護士,發生物品清點不清時,心裏的那種自責與內疚讓我記憶猶新,最後通過巡迴老師的“火眼金睛”發現在扔紗布時,把縫針帶到臺下,雖然縫針找到了,最後有驚無險,但是這件事情讓我學到了作爲器械護士,要忙而不亂,熟練操作技能,有強烈的責任感,尤其是遇到緊急情況,如大出血,心跳驟停意外事件,要臨危不亂,積極配合,迅速準確,有條不紊。每天好好休息,有個積極飽滿的精神面貌,在危急時刻能抓住輕重緩急,迅速做出反應。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作爲手術室護士需要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學會寬容大度,不斤斤計較,工作中注重細節,留意每個手術醫生的喜愛和特殊用品,例如手套尺寸,習慣用的針線,特殊手術方式,工作中主動性強一些,也增加了手術配合的默契感,會使手術更加順利,爲患者增加安全保障,語言是交流溝通中的重要工具,護士良好的語言修養是一種藝術,對護患關係具有直接影響,我覺得自己需要多加強這方面的運用.

我理解的人文關懷,護理其實就多一絲溫情,一份關愛,一滴汗水,一份真情!每天做着平凡瑣碎而繁忙的工作,把每一項細節做好就是成功。

論語給我的啓示太多、太多,關於論語的人文精神是我們的永恆追求。

《論語》讀後感9

孔子是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思想由其弟-子及再傳弟-子編訂的《論語》中保存,是我國古代燦爛文化中璀璨的寶石。現如今在全國上下掀起了再學國學經典的熱潮,當然,《論語》是必不可少的,因爲孔子的思想的影響力使我們不容忽視。雖經千年,但其中的教育思想、和諧思想、仁者愛人的思想以及君子等各方面的思想不僅對古代的中國還是現代社會,乃至是其他國家的思想文化都產生了極大地影響。

首先,我們來看《論語》中對於學習的看法。“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而篇)“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擔”“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爲政篇)“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爲文也。”(公冶長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樂知者。”“中人之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之下,不可以語上也。”(雍也篇)“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篇)“學而不及,有恐失也。”(泰伯篇)“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子罕篇)“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有教無類。”(衛靈公篇)“性相近也,習相遠也。”(陽貨篇)“日知其所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子張篇)孔子的學習思想分析要結合他所處時代背景來看。他之所以被成爲偉大的教育家,一方面是他提出了“有教無類”的觀點,同時他還認爲學習要“時習之”、“不恥下問”,也就是說學習者對於學習的態度要端正。雖然“有教無類”的概念現在的人們都很熟悉,但是在孔子那個時代被提出則成了我國教育史上的一大突破。孔子對人十分謙遜,相傳孔子曾拜比自己小的學者爲師,而孔子的弟-子顏淵的年紀也比孔子大許多,可見,孔子對於“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的理解並沒有侷限於時代,這一點十分不易。孔子站在岸邊感嘆時間如流水般飛快逝去,告誡自己和弟-子們要珍惜時間學習。同時,他認爲學習應當處於一種樂知的狀態纔會是學習者感受到學習的樂趣。這一點猶如現代社會所提出的要培養學生們對學習的興趣一樣,很有先見之明。並非每個人都是“生而知之”,孔子總結自己可以取得成就的經驗就在於“敏而好學”,藉此來教育自己的弟-子應當努力勤奮。孔子的弟-子宰予白天睡覺,孔子說其“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足可見孔子對於學習者的嚴格要求。此外,孔子對不同的學生所教授的內容也不一樣,即用“因人而異”的方法。比如說,子張和顏淵在問到孔子關於“仁”的問題時,孔子就做出了不同的回答。孔子還認爲詩、樂對人有一定的教化作用,例如,“《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羣,可以怨。彌之事父,遠之事君;多事魚鳥獸草木之名。”等,在當代,我們又一次掀起了學習國學的熱潮,同樣是認識到它們是我國五千年優秀傳統文化中的一部分,對於現在的我們來說其教化作用仍有一定的意義所在。

《論語》讀後感10

《論語》是孔子死後,弟子們把他平日的言行記錄收集起來,整理編成的。其中有孔子的言論,也有弟子們的自相問答,它是儒家思想所依據的經典。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他父親孔紇,又名叔梁紇,曾做過陬邑(今山東曲阜東南)宰,本身屬於貴族階級下層的“士”。他的母親姓顏,名叫徵在。孔子3歲時,父親就死了,17歲時母親也死了。孔子青年時,曾做過管理倉庫(委吏)和管理牛羊(乘田)的小吏。後來孔子精通“六藝”(禮、樂、射、御、書、數)。

孔子的政治主張是“禮”和“仁”的學說。他生活於春秋大變革時代,他反對以政、刑來強迫人民服從。他所說的“禮”,是一種政治秩序,他所說的“仁”,是最高的道德規範,當然,這種仁和禮是有上下、尊卑、貴賤、等級之分的。動盪不安的春秋時代,諸侯爲了爭霸,是講究實力,着眼於利的,所以未能採納孔子“仁”的政治主張,孔子也沒有被重用。孔子師徒顛沛流離14年周遊列國,於公元前484年(魯哀公十一年)返回魯國,這時孔子已是白髮蒼蒼的68歲的老人了。但孔子用他晚年的精力,集中整理古籍——“六經”。

公元前479年,孔子去世,享年72歲。他的弟子和再傳弟子輯錄其言論,編成《論語》一書,共20篇,計492節,合計12700字。《論語》記到孔子晚年的學生曾參的死爲止,其中保留着孔子生平、思想學說的重要材料,尤其是教育思想和教學活動的重要材料。它是我國一份十分重要的文化遺產,也可以說,它可作爲中國歷史上最早的一部教育書。

孔子從他的政治、哲學和心理學觀點出發,認爲德育的主要內容是仁和禮。所以他主張“爲政以德”,這反映了當時人的價值的提高和奴隸要求解放的時代特徵。因此,孔子的道德觀是適應時代潮流的,具有進步意義的。

孔子所謂“禮”,其核心是“正名”。在孔子看來,周禮最重要的原則是尊尊與親親。爲了貫徹親親和尊尊的原則,孔子提出“正名”的主張,他說:“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論語·子路》)所以,孔子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論語·顏淵》)作爲“正名”的具體內容。就是說,爲君者要使自己符合於君道,爲臣者要符合於臣道,爲父者要符合於父道,爲子者要符合於子道。在等級森嚴的奴隸制社會裏,上下尊卑的關係是靠“禮”來維持的。因此,孔子對於不按自己名分行事的人和事進行批評。如他批評魯國大夫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熟不可忍也?”(《論語·八佾》)魯國的三桓在祭祖時,唱起天子祭祀“相維闢公,天子穆穆”的《雍》詩,也受到孔子的指責。

孔子道德思想的範疇,主要是“仁”。孔子主張“仁”,在《論語》中有多重涵義。一是“仁者愛人”;二是“克己復禮爲仁”;三是“仁者人也”。郭沫若在《十批判書》中說過:孔子“這種所謂仁道,很顯然的是順應着奴隸解放的潮流的。這也就是人的發現。”孔子主張“仁”,孟子重視“義”,所以,孔子的“殺身成仁”(《論語·衛靈公》)與他的繼承人孟子的“捨生取義”(《孟子·告子上》),對後世志士仁人的影響極爲深遠。

《論語》讀後感11

古人說“半部《論語》治天下”,從論語的洋洋萬言中,每個人都可以讀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有人讀出了“士不可以不宏毅,任重而道遠”的凌雲壯志,有人讀出了“朝聞道、夕可死”的求知之心,而我讀論語,更多的則是像看到一個長者坐在一羣年輕人中間,同他們暢談自己的人生感悟,試圖讓他們懂得:人應該如何度過自己生命中的每一天,作爲一個平凡人,應該如何過好自己的人生。其實,作爲一個基礎教育工作者,這正是我們最需要傳達給學生的東西。

人應該如何生活呢?孔子給出的第一個答案便是“愛”。讀過《論語》的人都知道,孔子最看重的東西似乎是“禮”,如何宴請賓客,如何侍奉國君,所以禮節他都一板一眼、嚴謹無差,並認爲禮樂是治國安邦之本。但孔子又說:“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可見在他看來,沒有仁愛的根基,禮也是無用的。這點孔子曾反覆闡述。尤其是對父母之愛。他談論孝,人人都說孝就是奉養父母,而他卻說如果不能從心底裏敬愛父母,這又與飼養犬馬有何區別?事實上,也只有基於真誠的親子之愛,纔有可能達到真正的孝道。當別人向他請教治喪之禮時,他簡潔的回答:“與其易也,甯戚”,與其在面子上搞得隆重,不如從心底裏真的爲逝者悲傷,一場充滿愛的喪禮,纔是對死者真正的尊重。其實,不論是古今中外,對於任何人來講,愛都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也是人們能夠達致幸福快樂的階梯,不懂愛的人便不會懂得生活。但今天的孩子呢,他們受過更好的早期教育,很多孩子比我們那個時候更聰明更靈巧,卻很少看到他們對父母的體諒和感激,父母盡最大所能給了孩子一切,讓孩子覺得接受別人的關愛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卻獨獨忘記教會孩子如何去愛他人,而愛的缺失,不僅僅會讓孩子在今後的集體生活中遇到種種挫折,更重要的是,心中沒有愛的人,無法體會到生活中最高的快樂。因此,真誠的仁愛之心,是孔子反覆向他的學生所強調的,這也應該是古今中外教育的永恆中心。

除了這些精神層面的生活以外,孔子還很關注人們日常的行爲。給我印象很深的是孔子對“玩”的態度,他把玩看作是生活必不可少的一個組成部分。一個完整的人生需要有充分的消遣和遊戲。在“志於道、依於仁”的同時,他也不忘“遊於藝”,當他閒居在家時,一改在朝中謹慎之貌,而是“申申如也”,放鬆自然。當看到別人飽食終日,他便勸人下下棋,也是很有益的活動。總之,生活的快樂總是可以自己尋找的,生活的色彩也不應該是單一的。

我感覺《論語》和其它經典的最大不同在於,它關注的是所有平凡人的平凡生活,告訴人們應該怎樣去生活才能夠達致幸福,它是溫暖人心的。而如何生活,是我們每個人在學習其它各種知識之前最應該學習的,也是我們教師最需要傳達給學生的,因爲它關乎一個人是否能具有健全的人格,是否能擁有充實的內心世界。在今天這個充滿了誘惑和選擇的年代,孔子的生活之道值得我們去用心感悟。

《論語》讀後感12

“仁德”——孔子教育學生首先強調做人的問題,在孔子看來,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處於第一位的。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衆,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學而》)又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八yi佾》)這說明只有在仁德的基礎上做學問、學禮樂纔有意義。這也教育我們對孩子的教育要重視其內心的成長,正是外在能力的載體。

“有教無類”——在孔門三千弟子中,有貴族弟子(如南宮敬叔、司馬牛、孟懿子),有商人弟子(如子貢),然而大多數出生貧賤,特別是在四科十哲中的,如簞食瓢飲的顏回,卞之野人以藜藿爲食的子路等。可以說就是因爲孔子有教無類這樣一個教育思想,打破了教育的等級界限,使教育擴及於廣大平民,擴大了學校教育的社會基礎和人才來源。這也教育我們對孩子的教育要不能關注其出身背景,要一視同仁的對待每個孩子。

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培養目標與社會需要相統一,體現了教育的社會價值。孔子的學說並不是侷限於他那個時代,我們在不同角度、不同領域都可以從中汲取到我們需要的知識,現今世上的各類譯註,讓我有機會讀儒家的各類經典,我會努力尋找打開這個知識寶庫的鑰匙,努力汲取最多的知識。

《論語》讀後感13

我讀了孔子的《論語》中“三人行,必有我師”這句名言後,有了新的感受。我認爲,它的意思是:任何人都要向別人學習,而且要不斷地向別人學習。

許多人能成爲我的老師,因爲他們的專業各有所長,懂得的道理也比我多。韓愈《師說》中說過:“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有的人語文比我強,我便應向他學習語文。有的人體育比我棒,我便向他學習體育。即使是年齡比我小的人,也有值得我學習的長處。比如說我的表弟,雖然數學比不上我,但他的圍棋經過了兩年的專業訓練後,下得很好,小小年紀已是“三級”小棋手!這個寒假,我便老老實實地呆在家裏,虛心向他學習圍棋。他之所以圍棋下得好,是因爲他對圍棋下的苦功多,也應了那句“術業有專攻”。

而我們要向年長的學習是因爲,年長的人經過了許多的風風雨雨,坎坎坷坷,歷經了歲月的洗禮,懂得許多我們不知道的道理,掌握了豐富的知識。前段時間我做奧數做煩了,甚至不想再做了。但當我看到一篇文章,講述了張廣厚國小時候數學很差,連中學都差點進不了,但他沒有看氣餒,專攻數學,竟成爲世界聞名的大數學家。他的恆心、毅力不正是值得我學的嗎?我便下定了決心,一定要將奧數學好。

“三人行,必有我師”,我們一定要虛心學習別人的優點;虛心學習知識;虛心學習做人的道理。

《論語》讀後感14

讀了論語的《韶》與《武》,這是孔子對不同時代兩首曲子的評價。他認爲《韶》曲調美內容也很好,《武》曲調很美但內容差了些。

《韶》是舜時代的樂曲,孔子非常向往那個時代,因爲舜是一個寬宏大量,勤懇奮發的人,在他的帶領下,有事和老百姓共同商量,有問題一起解決,自己以身作則,把各種事情辦理的井井有條,做到了公平公正,百姓全都十分佩服。在他的治理下,天下和諧平穩,比堯時代更好。

《武》是周武王時代的樂曲,孔子不太喜歡那個年代。雖然周武王很偉大,但他一直在組織軍隊討伐紂王,社會上兵荒馬亂,屋子房子燒了,糧食沒得吃了,親人們也都失散了,天底下亂成一片。百姓們生活在不安全中。

現在,世界上還有很多地方在打仗,街道、橋樑、房屋被炸燬了,死了很多無辜的百姓,有的只能躲在橋洞下面,有的逃到其他國家成了難民,還有的只能拿起槍去參加戰爭……我們的祖國也是經歷了很長時間的戰爭纔有現在的和平生活,我們能夠住在高樓大廈裏,有充足的食物,有漂亮的衣服,有寬闊的教室,每天能夠開開心心上學,與家人在一起不用分開。

我多麼希望全世界的人,都能多點韶,少一些武,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讓生活過得更美好。

《論語》讀後感15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中華歷史源遠流長,這是人們不可否置的。在這悠久的歷史中,自然會孕育出許多文化的結晶。不論是聞名世界的“四大名著”,還是婦孺皆知的“四書五經”,都代表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和精神。而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論語》。

也許很多人對《論語》都不甚瞭解。《論語》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編寫,書中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它作爲儒家學派的經典,深受人們所推崇。在《論語》中,有許多人們耳熟能詳的名言,例如:“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但唯有“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令我印象頗深,感觸良多。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簡單來說,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只學習而不思考就會感到迷惑不解,只思考而不學習就會感到疑惑疲憊。這句話爲孔聖人所言,恰到好處地辯證了學習與思考的關係。只可惜,初次接觸到這句話的我還太過年幼,根本無法理解此句中的“學習”與“思考”。後來,我經歷了一件事,正是那件事讓我深刻地理解了這句話的含義。

那是七年級下學期時,一節課上,老師爲我們解釋了一個新的知識點。當時,我很認真地聽,可無奈實在聽不懂那個知識點的原理。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爲什麼老師說的答案看似那麼荒謬,實際上是正確的呢?我心中帶着疑問,但並沒有深入思考。帶着悶悶不樂的情緒,我放學回到了家裏,可腦袋裏依舊是懶洋洋的,沒有什麼靈感,更別談思考這道幾乎全班人都不解其原理的題了。罷了罷了,既然老師說了答案,那就肯定是對的了,還糾結什麼呢!我輕輕地撇了撇嘴,決定不再理會這道題。然而,我的目光向四周一瞥,卻瞥見了我最近看的書——《論語》,而書上的一句話讓我不由一怔: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忽然,我的腦海中跳出了一個有些令人不可思議的想法:從始至終我都沒有認真地思考過這個問題,只是死板地汲取上課時老師所傳授的內容。如今我的迷惑不解不是正好對應上了句子中的“罔”嗎?也就是說,只有我將學習與思考結合起來,才能不惑嗎?俗話說“心動不如行動”,有了想法我當然要試一試。於是,我拿出紙和筆,在腦海裏不停地演算着,將可能有用的條件都列在紙上……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着。經過大約半個時辰的艱苦奮戰,我終是將這道難題攻克了下來。得出答案的那一刻,我的嘴角不由得微微上揚,勾起一個自豪的弧度。同時,我也真正理解了那句話,明白了“學”與“思”的關係。

所謂“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不就是爲了告訴人們“學”與“思”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嗎?我們學習後,只有思考,自身理解透徹了理論纔算學會;思考後,也只有學習,從中獲得實踐才說得上明白。學習是思考的基礎,思考更是學習的昇華。春秋時期的孔夫子,想告訴我們的也便是這些吧。學習與思考,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應當形影不離。

中華文化是上下五千年的積澱,更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多多學習其中的優良之處,能讓我們在各方面“更上一層樓”。學與思,無疑是這文化賜予我的極大饋贈。從今往後,我們要築起屬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家園,我們要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