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經部>禮記>

《禮記大學》讀後感3篇

禮記 閱讀(7.1K)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禮記大學》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禮記大學》讀後感3篇

《禮記大學》讀後感1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這句話我們爛熟於心,從蹣跚學步到成人立志,它伴隨着我們成長。而其中的道理,更讓我們受益終生。深讀《大學·禮記》,其中深意值得探索和敬佩。

《大學》着重闡述了提高個人修養、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與治國平天下之間的重要關係。中心思想可以概括爲“修己以安百姓”,並以三綱領“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和八條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爲主題。

宋代儒家們所說的大學“三綱領”即弘揚高尚的德行,關愛人民,達到最高境界的善。而知道要達到“至善”的境界方能確定目標,確定目標後方能心地寧靜,心地寧靜方能安穩不亂,安穩不亂方能思慮周詳,思慮周詳方能達到“至善”。環環相扣,有先後次序之分,做任何事並不是一蹴而就的,欲速則不達,這也就是說達到最理想的境界實際上也就是是一個無限的完善過程。

而欲明明德於天下者,要經歷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個環節。意欲將高尚的德行弘揚於天下的人,則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國家;意欲治理好自己國家的人,則先要調整好自己的家庭;意欲調整好自己家庭的人,則先要修養好自身的品德;意欲修養好自身品德的人,則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意;意欲端正自己心意的人,則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誠;意欲使自己意念真誠的人,則先要獲取知識;獲取知識的途徑則在於探究事理。凡物都有根本有末節,凡事都有終端有始端。不能本末倒置,敗壞根本,努力向認知的最高境界探索。

適用於當代大學生,自我完善必須努力學習知識,增進學問,提高認識,還必須通過艱苦的磨練,在實踐中不斷地增長才幹,養成各種優良的品質。但更新和發展是沒有止境的無限過程,是一個循環上升的過程。而培養這種積極的人生觀,能幫助每一個我們開闢和創造新的空間。防止憤恨、恐懼、癖好、憂傷等各種情緒損害心靈的純正和完善自我的自覺性。保持情緒的積極性與平衡性。以達到修身境界。

而八條目至此進行到了“齊家、治國、平天下”層面。表達真正的政治家應具備把家庭道德運用、推廣到國家的政治生活之中;對人民有一種純真、誠摯、深厚的愛,按照人民的願望和意志來處理政務;遵循忠恕之道;公正無私,胸懷寬廣的品質。雖然在古代封建社會難以實現,但也表達了古人的美好願望以及勇敢設想;同時也爲今天的我們提供了學習的依據。雖然只是短短几字,卻對我們提出了高標準,高要求。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我們也許不能達到最高標準,但層層遞進,我們卻能形成一個更完整的人格。像魯迅先生說的那樣:“有一份熱,發一份熱;有一份光,發一分光。不必等待炬火”。

《大學》是一般璀璨的人生之書,只是讀,便感受到了其中的無限魅力。而我做的還遠遠不夠,唯有不懈努力,才能將大學之道,真正融入自己的生活。

《禮記大學》讀後感2

《學記》講述了古人對學習的理解,是高度概括的,沒有實際操作的教條,可以看作是古人對“教育”“學習”的綱領。前途是美好的,道路嘛,自己去摸索吧。

文章開宗明義,第一句就解釋爲什麼去“學”,去接受“教育”:化民成俗,可以理解爲有一個良好的社會風俗習慣,這應該是有社會性和歷史性的,不同時代自有不同解釋,我想一般應該是百姓安居樂業,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吧。

雖有至道(道這個東西,內涵豐富,太玄,非三言兩語說清楚),不去學習,也不能“知其善”。古人對學無止境認識很透徹,知道“學然後知不足”,發奮地學習才知道自己有那麼多不知道的東西,有人越學越感無知也是這個原因,這也解釋無知者無畏;巔峯對決,只有功力深厚的人才知其中的深淺,莽夫是看不出門道的。古人對“教”和“學”的認識,不像現在這樣割裂,現在老師高高在上,一切都對,學生的質疑總被當做不聽話。古人知道“教學相長”,將教和學統一起來,學生和老師大家可以互相學習,學生之間也可以互爲師學,所以有同學一時無法理解某些知識點,如果你知道的話,不妨將你的理解分享出來,在教別人的時候,你的認識也會更上一層樓。現在的學生不僅缺乏不恥下問的勇氣,連虛心請教的一併拋棄啦。

或許古人愚昧,對一切未知的東西心存敬畏,對於學習也當做神聖的事情,所以纔有至聖先師的孔夫子,被當做祖師爺祭拜。

學習是有一定規律性的,不可揠苗助長,所以“未卜禘[dì],不視學,遊其志也”,意思是說時候未到(還沒祭天)的時候,天子(領導)不能去視察學校,這樣學生可以有充足的時間去“遊其志”,發展個人的志向。

我覺得對老師的作用,古人認識的更加深刻,老師要“時觀而弗語,存其心也”。無論老師還是父母,對學生的志向之類,別整天批評,要多多觀察的學生,少發言,在適當的時候才加以指導。像現在的父母也不要孩子上兩天學就問去逼他考清華北大,煩死啦。

求學的人有四個經常犯的錯誤:或失則多,或失則寡,或失則易,或失則止,是指學習的時候,或貪多不求甚解,或學習一點點就容易滿足,或將學習看做太容易不下苦功夫(傷仲永之類的神通),或自我設限不求進步。這四點學習的人和教學的人都要明白,產生四種錯誤的心理不同,要對症下藥。

古人對老師的評價高,所以即使皇帝,對自己的老師要“無北面”(和老師,別用君臨天下那套禮儀,尊師)。現在教師的神壇已經走下神壇,成爲謀生的一種職業,一日爲師終生爲父也out,一去不返啦。

更多的內容,這裏不再一一展開,不過《學記》這篇文章還是值得復讀。古時的一些文章,酣暢淋漓,一氣呵成,隱喻恰當,道理明瞭,不似現在一些無病呻吟的文字,毫無深意,只能湊字數,湊頁數換RMB。雖然讀這些書不能令你身價倍增,也不算一種找工作的技能,但是陶冶情操方面比一個數學公式強多了。在十幾年的西式教育下,穿梭在古人的文字間,完全不同的感受,別有一番愜意。

《禮記大學》讀後感3

只有當自己真正用心的去閱讀了這篇文章,才能切身感受到它給你帶來的來自心靈上的觸動。這是先輩給我們留下的財富也是對我們後人的期待。文章中主要提出了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三條綱領,又提出了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個條目。這些都是我們需要學習瞭解的。

一言既出,駟馬難追。這句話在我們的生活中運用的很普遍,主要是告訴我們做人要講誠意,不能出爾反爾。在古代人們非常看中誠意,甚至還把他當做君子的評判標準,這足矣證明這句話在當時的分量。然而在科技發達經濟騰飛的新時代我們反而忽視了它的重要性。近年來也出現了的誠意問題屢見不鮮,如長春長生的毒疫苗事件、汽車漏油事件等等。這些問題都在說明當今的出廠商只是單方面注重經濟效益,反而忽略了從古至今一直延續下來的誠意文化。出現了許多奇奇怪怪的癌症和疑難雜症,人們的身體狀況也大大下降,以至於人們不再相信產品的質量,信任危機也就此種下了種子。正義永遠會戰勝邪惡,這是必然的結果。雖然有很多令人寒心的事件,但還是有像華爲一樣給我們在黑暗中帶來了一絲光明的生廠商。他們貫徹科技信息的具體表現。我們應該將誠意撿起而不是丟棄。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心靈美比外表更重要。正心是大學裏面的一個小部分,但卻是我們學習的'一個大部分。現在的社會不缺顏值高的人,隨隨便便化一個妝也可以去遮住表面的缺點,可是心靈的醜陋卻不能輕易的去掩蓋。在這個新的世紀裏,明星、網紅中有一部分是依靠自己的顏值去賺錢,利用互聯網平臺去發展。這是社會發展的一個新趨勢。但有一些人依靠這個平臺隨意的發表一些錯誤的觀念,把自己看的高高在上,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去評價別人,在公共場合辱罵他人等等。這些都讓他們屢試不爽。現在許多人的價值觀也開始扭曲,只是單純的看外表,不在乎心靈是否與他們外表成對比,只是一味的崇拜。我認爲一個人的內在修養不會因爲外表的缺點而被遮蓋住,反而會把外表變成它的唯一特性,更加吸引他人。

在一切道德品質之中,善良的本性在世界上是最需要的這是作家羅素寫的。我很喜歡這句話。《禮記·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鄭玄注:"止,猶自處也。"孔穎達疏:"在止於至善者,言大學之道,在止處於至善之行。"陳澔集說:"止者,必至於是而不遷之意。至善,則事理當然之極也。"現實中有許多做了好事最後都沒有好結果的案例,爲什麼?因爲他們追求至善,追求自我實現,追求至善的行爲無疑會滋養接受者的貪慾,引發旁觀者的不公:憑什麼他就那麼富有,既然他那麼富有貢獻一點是應該的吧……所以越是追求至善,效果上可能就越容易適得其反。“止於至善”,其實是一種提醒,提醒你剋制自己的善舉,幫助別人應該適可而止。

這篇文章讓我對很多的事情都有所改觀,也讓我學會了很多東西。不要把自己的觀念強加到別人的身上。你認爲的善良可能只是你個人的想法,要發現這個世界的美好。當你反覆讀《禮記·大學》,你可能會有不一樣的收穫,還可能會改變你的看法。這便是我從中得到的啓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