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經部>禮記>

《詩經》和《禮記》讀後感(精選36篇)

禮記 閱讀(2.8W)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你有什麼總結呢?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禮記》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詩經》和《禮記》讀後感(精選36篇)

詩經》和《禮記》讀後感 篇1

在中華文化的漫漫長河中,詩詞是一顆璀璨的明珠,在我國佔據着重要的地位。它們將華夏的遠古面貌毫無保留地展現了出來。而《詩經》又是其中不得不提的存在。

《詩經》彙集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葉約五百年的詩歌,雖不及《擊壤歌》之早,但卻也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子曰:“不學詩,無以言”,足以證明其在歷史上舉足輕重的地位。

《詩經》分爲風、雅、頌三個部分,是由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編寫而成的,既有篇名又有文辭的共三百零五篇,故有“詩三百”之稱。

“詩三百,思無邪”是後人對詩經的高度概括,然而其思雖是無邪,但從中透露出的`人性又是怎樣的呢?

詩經中最耳熟能詳的名篇當屬《關雎》和《桃夭》,其表達的主旨均是愛情。《關雎》中所流露出來的情感是剋制而謹慎的,體現的是炎黃子孫內裏的矜持與羞怯。然而其真的是單單地讚美男女之情嗎?不然,細細品味不難看出其中有對后妃之德的讚美,試圖達到以明教化的目的。再者,《詩經》中總是很善於運用重章疊句,易使人產生共鳴,把作者的感受不斷加諸於人,“關關雎鳩”如此,“桃之夭夭”更是如此。《桃夭》一篇中講述的是新婚之喜,然而我每每看到其中“宜其室家、宜其家室、宜其家人”的描述,難免要想到其中對女子三從四德的強調與教化。不過,單論《詩經》,這幾篇中透露的情感還是頗爲樸素爛漫的,其中的人性是善良純真的。

詩經有一篇名爲《牆有茨》,其詩通篇都在反映衛國的宮廷醜事(即衛宣公強娶其子伋的未婚妻的“祕聞”)。開頭開門見山寫出“牆有茨,不可掃也。中冓之言,不可道也,言之醜也”然而詩人偏偏表達得極爲迂迴,其意不免讓人難以揣測。

《詩經》在歌頌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生活時又辛辣的點出了當時腐朽堪憂的社會現狀,在顯示人們內心的真情實感時又顯示了當時官吏和勞動人民對封建統治的叫苦連天。可以說,《詩經》裏展示的就是完完全全的中華的十分之一的歷史,其意總歸是向善的。其實,我們始終無法憑藉着自己的想法去揣測作者的思想,真正需要我們發掘的,是傳統文化其中暗藏的智慧與哲思,那是古人留給我們最寶貴的精神財富。

《詩經》和《禮記》讀後感 篇2

南有喬木,不可休思;漢有遊女,不可求思,詩經讀後感。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翹翹錯薪,言刈其楚;之子于歸,言秣其馬。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翹翹錯薪,言刈其蔞;之子于歸,言秣其駒。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漢廣》古有詩家解“漢廣遊女”爲漢水女神,將《漢廣》附會爲人神戀,居然從者還不少,可見人的心思裏都有浪漫的一面。然而也可以看出大家的共同認知是--這男的沒什麼希望了!都由人人戀上升到人神戀的程度了,仙凡相隔,這男的'算是徹底沒戲。 《漢廣》可能是最古老的單相思詩了。在當時,這男子的一往情深沒有打動他的意中人,卻在千年後打動了無數人心,讓人感於他的癡情而記得他,又或者,人們真正爲之內心動容的不只是他癡情,而是每個人都曾有過“求不得苦”。人生的得失呵,原本就這樣難以預料。何況有時候兩情相悅也不一定就萬事大吉。

我由漢水女神很自然想到洛水女神,想起李商隱的那句詩:“宓妃留枕魏王才”,吟的是甄宓和曹植之間那段隱隱綽綽的情事。甄宓死後,曹植入覲,也不知道出於對弟弟愧疚的心態,還是想更狠的刺激他一下,叫他徹底崩潰,反正曹丕把宓妃留下的金縷玉帶枕賜給了曹植。曹植抱着那個枕痛不欲生,神魂恍惚的來到洛水邊,看見已死的甄宓化做女神來相會。醒來後也分不清是夢是真,只那相會的情景倒還歷歷在目。一代才子感慨萬千,遂揮筆寫下流傳千古的《洛神賦》。其實它還有個更私人的名字叫《感甄賦》,甄宓的兒子魏明帝長大後覺得小叔叔這樣明目張膽地寫對自己老媽的感情很是不妥,就將名字改爲《洛神賦》。可知無論是王孫貴胄還是平民百姓,人生不如意事總是遊很多。事事留個有餘不盡的意思,便造物不能忌我,鬼神不能損我。若業必求滿,功必求盈者,不生內變,必召外憂。古語有云:月滿則虧,水滿則溢。有時留點遺憾也不見得是壞事。

人總有未完成的夢,心裏記掛着,下輩子纔有奔頭。

《詩經》和《禮記》讀後感 篇3

第一次讀《詩經》的時候,我對它的第一眼可能是枯燥的,是一種高深莫測的迫人感覺。一行行字組成一列詩句,一個個詩句組成一整首詩。

第一次讀《詩經》時,我讀得十分困難,停頓不知所措。太多的生字詞,太多的詩句,太多的翻譯,不懂,或者是根本沒有讀懂過。

第一次讀《詩經》的時候,我彷彿闖入了一個不屬於自己的時代,那裏有金碧輝煌的元朝,有醉臥沙場君莫笑的豪情,有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春慕,有着知天地生來爲誰的天問奈何,我彷彿進入到了一個傷春悲秋的多感春闊,那裏有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的相思愁,有無可奈何花蕩去的`感傷,有陌上公子如心,可緩緩歸矣的重逢相守的癡戀;我彷彿融入進一杯茶裏,一句詩裏,一片花葉裏,去細細品,去用心聆聽它們的每一寸美好,每一秒的心跳。

我似乎看見她了,在慢天雪落中找到一處歸家,在桃之夭夭中尋到一朵芳華,在江南煙雨中覓到一片雲角,在戲子身影翩纖的臺摸到一張不知的劫,在戲火喧譁的三月烽煙中停到一方笙歌起落的天朝,停到歷史血液深處的芳華里,那般別樣風采,別樣花季。

在漫天雲捲雲舒中,滿庭花開花落的寂靜中,我捧着那一本沉厚的《詩經》彷彿抱着一份沉重的歷史,茶香靜靜得繞滿整間小房,心間彷彿有什麼東西離開了。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是我和有人的最好誓言。

式微,式微,胡不歸?是那份盼心歸的千千心切。

清晨,我一人走在通幽的野徑中,看着天邊的初日,感受陽光散進骨子裏的那一份暖意,心也漸漸地暖了起來。

大街上人流洶涌動着,人影交映着,我彷彿看到了涌動着的歷史,它擁有着沉滻的韻味,有着文化的佳承。從小貨郎到商人,從沿街擺攤搬進了店鋪,從石子路走成了水泥路成了條條柏油大路。正如《詩經》一般,有大數人的收集裝訂和整理出一本經典一般。

《詩經》有着它獨特的韻味,在不同人的眼中,它是不同的,你怎麼看它,它就怎麼看你。

拍空馭氣奔如電,昇天入地求之遍;

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詩經》和《禮記》讀後感 篇4

胡適曾說:“古代的書,只有一部《詩經》可算得是中國最古的史料。”——題記

受到網絡知識競賽的壓迫,沿着浮雲走過的痕跡,天空的淺藍色曾令人憧憬,但那看似沉重的鉛藍色也曾使人思綺。於是,買了一本沉甸甸的《詩經》,走在回去的路上。就我腦袋裏這點兒國學知識,沒有一本讀過的“經書”是不能過國學知識網絡大賽關的。小部分是久聞大名,其中的風、雅、頌三部分更是讓我期盼。

《詩經》是由孔丘主編,收錄自西周初到春秋中葉大約五百年間的三百零五篇詩歌,我很想瞧一瞧出名得不得了的'孔老夫子在國際聲譽這麼獨具一格,那眼光也是否異常獨到。我帶着期待翻開了《詩經》的封面,貪婪地吸允着油墨的芳香,這種心情一直持續到我合上這本深入人心深處的著作。《詩經》的題材十分豐富,不僅有思鄉、借物抒情、感嘆時光等常見的題材,還有許多素未謀面的題目。讚揚、憎惡、傳誦,引人入勝。——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思無邪。十分之一是我十分驚奇“風”、“雅”、“頌”是何其理解,想參透孔子如何把這三百多餘首詩歌分爲三個大類。“頌”的意思較好理解,其中的“風”卻應用怎樣的理解方式去讀懂?品讀了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百分之二十是真的發自內心地想品讀與領略西周至春秋的歲月風塵。我想掌握古人寫文章的方法,如何用無數箇中華漢字的幾個就能表達盡一篇翻譯過來有幾百字的文章,每次看那幾個字和譯文時,一長一短,一少一多,一段一句,區別好大,因此自然心裏總讚歎古人的筆好神奇啊!這次國學知識競賽,考題很難,每個考題都需要經過細細精讀的古文的理解和熟讀來答做。

抱着試一試的態度,我結束了第一場考試,考試成績雖不太理想,但我也懂得了這不是隨便考考就九十多分的,而是需要正真下功夫的,鑽研、翻透的。我更加努力地翻了翻僅有的《大學中庸》和《詩經》,眼睛虎視眈眈地盯着那幾張薄薄的紙瞧,總希望能看出什麼名堂來,一旁的母親看着我,嚇呆了,似乎從來沒有看過我這副模樣,她卻一邊說:“我們家溫馨真用功啊!”經過一番考試前的“垂死掙扎”和臨時抱佛腳,我凌然進入了第二次考試,終於比前一次考試高了幾分,這讓我十分高興。所有的考試都像起伏不定的旋律,一會兒沉澱,一時輕浮,在往事裏慢慢鏽化,叫人捉摸不透。哦,不,考試成績是自己把關的,都要靠自己努力!

最後幾次考試,雖然成績不太好,但至少拼盡了全力,也因此異常滿意自己的成績。《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是中國文學中的經典。當然,其它經過汗水與智慧調和而成的著作也一樣啊。我只能在墨香裏靜靜徜徉,伴隨着陣陣朗讀,將成長在歲月的洗滌中漂白、膨脹,然後晾成飄渺無間的書卷,在回憶裏浸潤,蔓延……

《詩經》和《禮記》讀後感 篇5

《人間詞話》的第一句是“詞以境界爲最上”。何爲境界?當美感經驗產生時,人的心眼中會現出一幅新鮮的圖畫,它在霎時間佔領人的全部意識,使人陶醉在一個小天地中,這個小天地就是王國維所說的境界。顯然它同時包括景和情。我們採用朱光潛先生在《詩論》中用的辦法,認爲景就是意象、情就是情緒。意象與情緒契合無間的詞最具藝術價值,倘若意象富於情趣或情趣富於意象,詞的境界就要打折扣。這個道理適用於一切詩詞。

在魏晉之前,中國詩多半是情趣富於意象的。《詩經》也不例外。以上面這首《中谷有蓷》爲例,作爲一首被離棄的婦女自哀自悼的怨歌,它用益母草乾枯起興,抒發棄婦內心的苦楚和感慨。蓷即益母草,是一種中草藥,它對婦女有明目益神的功效,還有一種說法是它有助於女子養生育子。益母草放在開頭,使人聯想到婦女的婚戀、家庭、生育。曬乾的益母草可以直接入藥,但被遺棄的婦女卻再也用不到了,強烈的對比使人感到婦女命運的悲慘。然而作爲景的“中谷有蓷,暵其乾矣”與情其實並沒有直接關聯,儘管益母草與婦女命運之間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但這是源於聯想作用而非移情。聯想和移情的區別在於,引起移情作用的對象不光能使人產生某種情感,還得靠自身把它表現出來。舉個例子,看到亡友住過的房子時感到悲傷是聯想,但假如這房子本身的造型和配色引發了人對亡友的思念,發生的.就是移情了。所謂移情,就是情感附着在景物之上,也就是情緒與意象融合。《中谷有蓷》中並沒有發生移情作用,情緒與意象實際上是彼此獨立的。又因爲這首詩真正想表達的其實是情感,景物起到的只不過是“興”的作用,所以說情趣富於意象。

比興手法在《詩經》中非常常見,“比”指比方於物,“興”指託事於物,比顯而興隱。既有比興,就說明“言在此意在彼”,說明景與情之間有距離。倘若距離過大,便會出現意象與情趣分離的情況。那麼,促使這首詩誕生的究竟是景還是情呢?其實都不是,真正的根源是事。《中谷有蓷》發生的背景是荒年,因爲糧食緊缺,絕情的丈夫纔會將妻子拋棄,走投無路的妻子纔會大放悲聲。事使人心中積鬱感情,在看到某物時,這種感情就有可能被激發。古人提出的“物感說”和近人所謂的“中國抒情傳統”都有其片面性,沒有看到詩背後的事,沒有深刻意識到社會實踐對文學創作的根本性影響。中外最早的詩歌都是敘事的,《詩經》雖然看起來抒情性強,但實際上全部基於重大的社會事件,抒發的都是和社會環境相關的羣體性情感。今天的我們由於和先秦人民距離較遠,對那些事件一無所知,纔會想當然地將“物”或者“情”的地位擡高。

產生情緒與意象分離的根本原因是創作者沒有調和好因事而生的情感與周遭景物之間的關係,唯有意識到事的存在,創造者才能更好地將情感進行加工,欣賞者才能真正理解詩境。

《詩經》和《禮記》讀後感 篇6

最近,通過認真閱讀了《禮記》,使我懂得了許多做人的道理,可謂受益匪淺。在賀州市圖書館舉行的“禮記讀書心得演講秀”比賽中,媽媽和我同臺參賽,並且分別取得了第一、第二名的好成績呢!

說實話,我覺得《禮記》中有些文章對我來說太難懂,比如《大學》、《中庸》等,而《冠義》一文就比較通俗易懂。

比如文中的“故孝弟忠順之行立,而後可以爲人”意思是一個人只有做到了對父母孝順,對兄長友愛,對國家忠誠,對長輩順從,才能被稱爲真正的人。這與《三字經》中的“首孝悌,次謹信”,有異曲同工之妙。

孔子說過,“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我的'媽媽是個國學“發燒友”,她常對我說“讀書要善於思考,並用書中的道理去指導生活”。那麼,通過學習《禮記》--《冠義》,我得到了什麼啓發呢?那就是---要做個盡孝道的好少年。

從小,爸爸媽媽就教育我要尊敬師長、孝順長輩,孝順已經成爲我們家的家風。媽媽常說,其他事情或許可以等,但是盡孝不能等,不能留下“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

記得有一天,遠在老家的爺爺生病住院了,我們心裏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立即動身趕回了老家。爸爸媽媽和姑姑日夜守護在爺爺的病牀前。在我們的悉心照料下,爺爺很快康復了,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爺爺出院後,我們就把他接到身邊一起生活,帶他去旅遊,每天都讓他過得開開心心。

孝順,不一定要有驚天動地舉動,也許只是爺爺累時幫他捶捶背、長輩回家時爲他們送上拖鞋,或是端來一盆洗腳水,這些點點滴滴就足以溫暖他們的心田。

讀書讓我明事理,懂孝道,成爲一個盡孝道的好少年。今後,我還要繼續在書的海洋裏泛舟,汲取知識,更加茁壯地成長!

《詩經》和《禮記》讀後感 篇7

《禮記》是一部研究中國古代社會狀況、典章制度和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在歷史上的地位僅次於《論語》,比肩於《孟子》,又遠超於《荀子》。這部書可謂是包羅萬象,它以禮樂爲核心,所闡述的思想,包括社會、政治、倫理、哲學、宗教等各個方面。《禮記》在唐代就被列爲“九經”之一,到宋代則被列入‘十三經”之中,爲士者必讀之書,由此可見《禮記》這部書的重要價值。《禮記》與《儀禮》《周禮》合稱爲“三禮”,對中國文化產生過深遠的影響,各個時代的人都從中尋找思想資源。

“大道之行也,天下爲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我反覆吟讀着這段文字,深深地被文字中所蘊含的那股強大的精神力量所感染。“大道實行的時代,天下爲天下人所共有。選舉有德行的人和有才能的人來治理天下,人們之間講究信用,和睦相處。所以人們不只把自己的親人當親人,不只把自己的兒女當做兒女,這樣使老年人能夠安享天年,使壯年人有貢獻才力的地方,使年幼的人能得到良好的教育,使年老無偶、年幼無父、年老無子和殘廢的人都能得到供養,這樣的社會就叫做大同世界。”孫中山先生就曾提出“天下爲公”的思想,主張爲了老百姓,建立一個民有、民享、民治的民主共和社會。這段文字,並不會因年長日久而失去光澤,至今讀來,它仍發出道道金光照亮了我們每個人的內心,表達了我們每個人對對美滿、公正的大同社會的強烈嚮往。

翻開我的筆記本,本子上摘錄的第一句話便是《禮記》這部書中的一段文字:“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辯之、篤行之。”這句話的原意是:“要廣博地學習,對學問要詳細地詢問,徹底搞懂,要慎重地思考,要明白地辨別,要切實地力行。”我經常將《禮記》中的這句話作爲我的座右銘。“博學之”即講學習首先要廣泛的獵取,培養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好奇心喪失了,爲學的慾望也將隨之而消亡,博學遂爲不可能之事。“博”還意味着博大和寬容。惟有博大和寬容,才能兼容幷包,使爲學具有世界眼光和開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進而“泛愛衆,而親仁”。因此博學乃能成爲爲學的第一階段。越過這一階段,爲學就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水。“審問”爲第二階段,有所不明就要追問到底,要對所學加以懷疑。問過以後還要透過自己的思想活動來仔細考察、分析,否則所學不能爲自己所用,是爲“慎思”。“明辯”爲第四階段。學是越辯越明的,不辯,則所謂“博學”就會魚龍混雜,真僞難辨,良莠不分。“篤行”

是爲學的最後階段,就是既然學有所得,就要努力踐履所學,使所學最終有所落實,做到“知行合一”。“篤”有忠貞不渝,踏踏實實,一心一意,堅持不懈之意。只有有明確的目標、堅定的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篤行”。這句話時常提醒我在工作中注重學習,不僅僅要精通業務知識,還要廣泛學習其它方面的優秀書籍,不斷提升個人的綜合素養,做一個“一專多能”的人,此外在平時還要多與身邊的同事朋友溝通交流,學習他們先進的`工作方法,對於工作生活中的難題要多向有經驗的老同志請教。此外,光學習理論和書本知識還不夠,還得多實踐、多鍛鍊,做到活學活用、學以致用。

在這部書中,我也瞭解到了古代的儒學家們對古代禮儀制度的一些認識,諸如禮的起源和禮的作用,古代人對冠禮、聘禮、祭禮等禮儀規範的解釋。能夠說,《禮記》的出現,標誌着中國禮教文化的成熟。這部書對於現代中國社會中的禮儀禮節仍有很好的啓示和教育研究好處。當然《禮記》中的部分文字也內含全力維護封建等級制度及頑固宣揚男尊女卑的思想,這些思想是不可取的,需要我們以“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態度進行對待。

總之,《禮記》是一部極具價值的國學經典,就像一壺好茶,需要慢慢細品,才能感受到那沁人的芳香。

《詩經》和《禮記》讀後感 篇8

我最喜歡的是《禮記》,它時時刻刻的都在提醒着我做一個正直的人,要學會去從別人的角度去想,發現錯誤就要去改。這本書,還告訴我很多的做人道理。

例如:‘博聞強識而讓,敦善行而不怠,謂之君子。’意思:知識淵博,記憶力強,仍然很謙虛,做了很多對人有益的'事,仍然不懈怠,這樣才稱得上是品行高尚的人。我的理解:有的人雖然知識不是很淵博,但是他很用功,也很謙虛,而且,做了很多好事,我認爲這樣的人也能稱得上是品行高尚的人。

‘正己而不求於人,則無怨。’意思:克服自身的錯誤應該靠自己的主觀努力,不必要求別人,這樣再有缺點錯誤,就沒有什麼可埋怨的了。我的理解:我們每個人都有缺點,自身也有錯誤,只要靠自己的努力,不需要強求別人,就算沒有改過來,這樣的錯誤,也不會有什麼抱怨的。

‘好學近乎知,知恥近乎勇。’意思:喜歡學習的人,離聰明就很近了,知道恥辱的人,離勇敢就不遠了。我的理解:只有喜歡學習,知道恥辱;那麼他就會很聰明,很勇敢了。

高爾基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我們都離不開書,因爲我們能從書中得到很多的做人道理,這些道理只有自己去感悟,才能說真正的理解了。

《詩經》和《禮記》讀後感 篇9

“禮”本來是先聖明王採用自然地法則,來規範人類生活行爲的成果。我們人是自然地產物,只有適合了這些法則,才能繼續生存下去。“禮”具體到現實中來,就是日常生活工作中所必須知道的規矩,一般做人做事的原則,以及立身行事的人格修養。在讀了這本《禮記》之後,我所理解到的“禮”就是時常懷着謙恭的精神,這樣的精神能指導我們外在的行爲,讓我們一天一天的趨向善良,遠離罪惡。“禮”所包含的仁義道德和常懷感恩之心,懷抱這樣的`精神,能讓我們處事的事理行爲順暢起來,我們和他人之間的感情也會得到增進,我們會覺得溫暖,也會給公司和社會帶來人情的溫暖。

越是細小的動作,越能看得出我們是否受到了“禮”的教育感化和指導。在這本書中有一句讓我感受頗深“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夙夜強學以待問,懷忠信以待舉,力行以待取;其自立有如此者。”讓我懂得了在工作中要時刻處於備戰狀態,要時時刻刻注意自己的儀容姿態,在自己的崗位上要兢兢業業,對待顧客要時刻面帶微笑,不能鬆散的面無表情,更加不能把生活中的不良情緒帶到工作中來。我會在以後的工作中,保持精神抖擻的工作狀態,神采奕奕,作爲員工要從幹好本職工作開始,身體力行的營造企業“知恥”文化。所謂“人無恥則無敵”,在工作上堅決杜絕“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思想作風,帶頭幹好本職工作。保持良好優雅的態度去工作去學習,態度恭和的去做人做事。

而在生活中,在父母面前更是要養成端莊恭敬的習慣。我們這樣年齡的青年已經應該要盡心盡意的去孝敬我們的長輩了。尊老敬賢,顧名思義,我們要尊敬老人,敬重有賢能的人。孟子說過:“養老尊賢,俊傑在位,則有慶。”可以看出古代的這種傳統禮儀,對於形成和諧的社會起着重要作用。老人們閱歷深,見文廣,勞動時間長,對社會貢獻大,理應受到人們的尊重,再加上他們在體力和精神上較差,需要年輕人的照顧。在平日的生活中我們應該主動爲老人讓座,並且多幫助老人,爲老人創造各種方便條件。我們要承擔起自己肩上的責任,促進家庭的和諧溫暖。家庭是社會的小單位,每個家庭的溫暖能促進我們的社會團結,懷着這樣的習慣,到了社會上我們自然就會懂得端正姿態,尊重長官,尊重長者。

像這樣需要我們自己注意的細節實在太多太多了,說不盡也道不完。但是隻要我們保持着這樣一顆恭敬好學的態度,自然能使我們在各種各樣的情況下處變不驚。看了這本書後至少對於我來說提醒了我要多加一份思考,避免失禮。雖然這些都是一些細枝末節,然而卻足以督促我凡事多加一顆有“禮”的心,養成良好的生活工作習慣。這些禮節,小則足以個人事業成就的必備條件,大則是我們中華民族禮儀之邦的表現。

《禮記》這本書是前人智慧的結晶,生活體驗的累,需要我們去慢慢體會。我一定會嚴於律己,寬以待人,把這些良好的傳統,帶入到我的生活之中,爭取做到“禮義以爲幹櫓”。

《詩經》和《禮記》讀後感 篇10

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積澱了獨具魅力且博大精深的文化。《禮記》便是其中的儒家經典代表作之一。

《禮記》又名《小戴禮記》、《小戴記》,成書於漢代,爲西漢禮學家戴聖所編。《禮記》是中國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選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書中內容主要寫先秦的禮制,體現了先秦儒家的.哲學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思想,是研究先秦社會的重要資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資料彙編。

記得讀高中的時候,正值青春叛逆期及改革開放初期,美國大片、西方節日、西方的價值觀開始擾動着中華大地,迷茫從那個時候開始。祖國經歷了坎坷及發展,個人也經歷了社會的洗禮,如今祖國強大,經濟發展,文化自信也提上日程。

讀完《禮記》,讓我明白了學習需要“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也讓我知道出事要“不學禮,無以立”;對待父母要做到“出必告,反必面,所遊必有常,所習必有業,恆言不稱老”;對待客人“每門讓於客”。現實生活中,很多行爲習慣都與古代一致。這不就是文化的傳承嗎?

什麼是禮?孔子說:“禮者何也?即事之治也”“禮也者,理也;樂也者,節也。君子無理不動,無節不作。”“君子無理不動”這幾句,深深映入我的腦海。

《禮記》涉及內容廣泛,是體現儒家“仁”的各種社會規範,在古代是維繫社會人羣生活秩序的重要典範。當然,也出現違禮之爭。最著名的是宋朝“濮議之爭”。

濮議,是宋英宗時代對生父尊禮濮安懿王趙允讓的討論,引起了一系列政治事件。宋仁宗無嗣,死後以濮安懿王允讓之子趙曙繼位,是爲宋英宗。即位次年,詔議崇奉生父濮王典禮。侍御史呂誨、範純仁、呂大防及司馬光、賈黯等力主稱仁宗爲皇考,濮王爲皇伯,而中書韓琦、歐陽修等則主張稱濮王爲皇考。

在這場持續兩年的"戰爭"之中,北宋的文武大臣分爲了兩派,一派是以司馬光、王珪爲首的"臺諫派",讀書筆記m在這些人看來英宗既已嗣位仁宗,就應該和生父保持距離,對其應該改稱皇伯;另一派是以韓琦、歐陽修所領導的的"中書派",他們主張"所生、所後皆稱父母",英宗雖嗣位於仁宗,但濮安懿王畢竟是生他養他的血親,對濮安懿王應該有別於其他的諸侯王,應稱爲皇考而不是皇伯。英宗因立濮王園陵,貶呂誨、呂大防、範純仁三人出外。舊史稱之爲“濮議”,後亦借指朝中的爭議。

最後,曹太后下詔:“濮安懿王、譙國夫人王氏、襄國夫人韓氏仙遊縣君任氏,可令皇帝稱親,濮安懿王稱皇,王氏、韓氏、任氏並稱後。”

《詩經》和《禮記》讀後感 篇11

一提到四書五經之類,條件發射地想到愚昧、封建、老古董。近來,看得多了,發覺孔家店被我們莫名地打到,因爲提到國學,人人都能夠說三道四,但是真正耐心讀下去,試圖去認真瞭解流傳千古的文章背後的人就少得多啦,姑且算是無知者無畏。

當下流行的西式學習和教育,和我國古代大相徑庭,東西教育差異之大隻能慢慢體味啦。西方以自然科學爲代表的學習分門別類,循序漸進,所有的學科在一套完善的理論世界內蓬勃發展,並且透過對數學工具的使用,讓知識的學習一切都井井有條。我國古代的教育體系,更多地強調個人修行,強調對悟的理解,對於如何到達大徹大悟的境界,似乎沒有一條明確的道路遵循,沒有一個能夠重複訓練、可操作的育人大-法。給我的感覺,古人的學習方式,有些靈童似可瞬間得道升-天,而愚鈍之輩則無醍醐灌頂的機會。

一提到《禮記》大家多多少少都有些瞭解,但是一般的同學都是對它皺眉頭,鄙夷之。因爲一想到禮,就會聯繫到三綱五常,君君臣臣之類的腐朽思想啦。觀後才知,我冤枉古人啦,古之“禮”包羅萬象,即不是送禮的禮也不是非禮的禮,而是和“道”一樣,有着豐富的內涵。

一般同學都明白,四書五經的四書指的是《論語》《孟子》《大學》和《中庸》,可能不明白《大學》和《中庸》是《禮記》中的兩篇,那裏要說的《學記》也是《禮記》的一篇,十分有名,但今人不太熟悉罷了。

《學記》講述了古人對學習的理解,是高度概括的,沒有實際操作的教條,能夠看作是古人對“教育”“學習”的綱領,如《共產黨宣言》對共產主義的作用,但是並沒有告訴無產階級怎樣從資本家手中奪取權力。前途是完美的,道路嘛,自己去摸索吧。

文章開宗明義,第一句就解釋爲什麼去“學”,去理解“教育”:化民成俗,能夠理解爲有一個良好的社會風俗習慣,這就應是有社會性和歷史性的,不同時代自有不同解釋,我想一般就應是百姓安居樂業,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吧。

雖有至道(道這個東西,內涵豐富,太玄,非三言兩語說清楚),不去學習,也不能“知其善”。古人對學無止境認識很透徹,明白“學然後知不足”,發奮地學習才明白自己有那麼多不明白的東西,有人越學越感無知也是這個原因,這也解釋無知者無畏;巔峯對決,只有功力深厚的人才知其中的深淺,莽夫是看不出門道的。古人對“教”和“學”的.認識,不像此刻這樣割裂,此刻老師高高在上,一切都對,學生的質疑總被當做不聽話。古人明白“教學相長”,將教和學統一齊來,學生和老師大家能夠互相學習,學生之間也能夠互爲師學,所以有同學一時無法理解某些知識點,如果你明白的話,不妨將你的理解分享出來,在教別人的時候,你的認識也會更上一層樓。此刻的學生不僅僅缺乏不恥下問的勇氣,連虛心請教的一併拋棄啦。

或許古人愚昧,對一切未知的東西心存敬畏,對於學習也當做神聖的事情,所以纔有至聖先師的孔夫子,被當做祖師爺祭拜。

學習是有必須規律性的,不可揠苗助長,所以“未卜禘[dì],不視學,遊其志也”,意思是說時候未到(還沒祭天)的時候,天子(領導)不能去視察學校,這樣學生能夠有充足的時間去“遊其志”,發展個人的志向。

我覺得對老師的作用,古人認識的更加深刻,老師要“時觀而弗語,存其心也”。無論老師還是父母,對學生的志向之類,別整天批評,要多多觀察的學生,少發言,在適當的時候才加以指導。像此刻的父母也不要孩子上兩天學就問去逼他考清華北大,煩死啦。

求學的人有四個經常犯的錯誤:或失則多,或失則寡,或失則易,或失則止,是指學習的時候,或貪多不求甚解,或學習一點點就容易滿足,或將學習看做太容易不下苦功夫(傷仲永之類的神通),或自我設限不求進步。這四點學習的人和教學的人都要明白,產生四種錯誤的心理不同,要對症下藥。

古人對老師的評價高,所以即使皇帝,對自己的老師要“無北面”(和老師,別用君臨天下那套禮儀,尊師)。此刻教師的神壇已經走下神壇,成爲謀生的一種職業,一日爲師終生爲父也out,一去不返啦。

更多的資料,那裏不再一一展開,但是《學記》這篇文章還是值得復讀。古時的一些文章,酣暢淋漓,一氣呵成,隱喻恰當,道理明瞭,不似此刻一些無病呻吟的文字,毫無深意,只能湊字數,湊頁數換RMB。雖然讀這些書不能令你身價倍增,也不算一種找工作的技能,但是陶冶情操方面比一個數學公式強多了。在十幾年的西式教育下,穿梭在古人的文字間,完全不同的感受,別有一番愜意。

《詩經》和《禮記》讀後感 篇12

“有教無類,善學者,師逸而功倍,不善學者,師勤而功半。”這句話出自《禮記》。“有教無類”是孔子提出的教學方法,對現代而言,它的意義就是:身爲師者,無論是什麼樣的人,都要教育他。不能因爲一個人過去不好的經歷就在學習上放棄他。“善學者,師逸而功倍,不善學者,師勤而功半。”是講的學習方法,指學生要掌握學習方法,不要一味學習書本上的死知識。正如諺語所言: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對於教師來說,要教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合理運用學習中的正遷移。要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勤於學習。

人的行爲大部分是操作性的.,任何習得行爲,都與及時強化有關。可以通過強化來塑造兒童的行爲。教育家斯金納提出外界的強化作用是塑造兒童行爲的基礎。只要瞭解強化效應,操縱好強化技術,及時有效地施加強化,就能控制行爲反應,並隨意塑造出一種教育者所期望的兒童行爲。作爲老師在教學中巧妙運用強化控制理論,將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班在一年級時,有幾個小朋友作業很是潦草。針對此,我採取了鼓勵爲主的強化教育:一次作業工整就加蓋一朵小紅花,連續3次小紅花,就加蓋一個“一級棒”的大印章,連續2次“一級棒”就獎勵小卡通畫並上光榮榜。這種積極強化的方式,這種連續的強化刺激,矯正了他們原有的作業潦草的習慣,不斷地向好的方向發展。這與孔子提出的“善學者,師逸而功倍,不善學者,師勤而功半。”有異曲同工之妙,可謂“善教者,雖逸而功倍,不善教者,雖勤而功半。”

我班邵陽小朋友有着極強的暴力心理問題。經過兩年來的觀察瞭解,我認爲原因在於幼年時的攻擊毛病,沒有得到及時糾正,以至成爲一種不良的習慣。在成長的過程中,身體健康,精力充沛,打架成爲其發泄過剩精力的一個方面。由於缺乏道德意志,他雖然知道不好,但卻控制不了自己。對於這個孩子,我也有過想放棄的念頭。

但看到大家都不睬他,甚至有些輕視他的時候,我感覺到這個孩子的可憐和可惜,我也認識到作爲一個教師,有責任有義務盡心盡力教導每個學生,真正做到“有教無類”。

我靜下心來首先分析了家長的問題:對孩子早期教育是失敗的。可能是沒有加以重視,認爲孩子之打架無所謂;亦可能方法簡單,引起孩子的對抗心理。所以工作作了,效果不理想。

於是我與家長聯繫並引導他們對孩子要有信心,要配合學校教師繼續做工作,畢竟孩子打架的次數在減少,要給予鞏固;同時找建議他們求助心理醫生,給予矯治;多鼓勵邵陽參加有益的體育鍛煉或公益勞動,使其過剩的精力有正確的渠道排除,同時也可以進行意志力訓練。

令人欣慰的是,進入三年級的邵陽有了很大的進步,成績也有所提高了。

《詩經》和《禮記》讀後感 篇13

偶讀《禮記》遇到了下面這樣一段話,很值得慢慢體會。

古之教者,家有塾,黨有庠,術有序,國有學。比年入學,中年考校。一年視離經辨志。三年視敬業樂 羣,五年視博習親師,七年視論學取友,謂之小成;九年知類通達,強立而不反,謂之大成。夫然後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說服,而遠者懷之,此大學之道也。

古代的教育,沒有德智體美勞,卻有仁義禮智信。沒有說讓學生畢業後成才,做一番大事業,只是要求學生能夠人格健全,學識通達,能夠成爲榜樣。成爲榜樣後,他人自然能夠信服,也即是化民易俗,近者說服,而遠者懷之。

反觀我們現在的教育,基本上是爲了分數、證書、學位,()然後再作爲出人頭地的工具加以利用。某種程度上說,我們很敬業,但不得不提出疑問,我們樂羣嗎?

如今的高校,老師給學生打分打的試卷的分,學生給老師績效分。對於這一點我非常反感,並不是因爲學生給我的分數低,而是對於這種事情很不能理解。某些人爲了討好學生,甚至放棄了師者的尊嚴,對學生容忍放縱,奴顏婢膝。還有,有些學生因爲考不好,甚至在網上罵老師,嗚呼哀哉,今日之‘博習親師’也。

論學取友,我們可以理解爲有論學的能力和擇友的原則。但我更願意把這四個字曲解爲以文會友。一曲肝腸斷,天涯何處覓知音。最痛苦的事情,莫過於沒有知音。而最易成爲知音的,則是同學和同行。希望難忘同學情,同行非冤家。把酒言歡、坐而論道比刀光劍影要幸福的多。能做到上面三點,就可達小成,其實並不難。

大成叫做知類通達,強力而不反。要做到這一點很難,原因很多。我認爲最重要的原因是要擁有獨立的思想和誠實的判斷。這樣說可能太大衆化了,很多人不會覺得這一點有多麼重要。舉個我經常給人下套的.例子吧。

我經常這樣問別人:你認爲八股文好不好?

上面的例中的答者就是沒有獨立思想的人。對一個事物做價值判斷時,必須建立在瞭解的基礎上,否則一切都是人云亦云,毫無主見。大成無上限,獨立思想,誠實做人,而已。

《詩經》和《禮記》讀後感 篇14

自從從象牙塔進入五彩繽紛的社會之後,我才發現社會真的很大,不一樣的地方、不一樣的人、不一樣的事情、不一樣的思想,世間萬象進入了我的世界。我看到的“世間萬象”大多是富有的家庭、別墅、豪車、美女、奢侈品,好像每個人都在追求這些,而我自己什麼都沒有,我總是不停地努力,甚至忘記了吃飯,忘記了睡覺,最後自己還是一無所有,於是我不停地工作再工作,結果努力的成果與慾望的比例趨近無窮小。我開始困惑,開始糾結,開始憤懣,開始討厭這個世界、討厭父母、討厭朋友、最後討厭自己,甚至覺得自己是一個虛無的存在。

也曾回憶起自己在少年時的快樂時光,父母從來不管我,但是鄰居家的奶奶每天都誇我能幹,說我成績好,會做家務,懂事,孝順,會照顧弟弟。有時候看到可憐的乞討者,還會把自己好不容易做小工攢下的零花錢都贈給了他。可是爲什麼長大了,這些都不再值得炫耀了呢?

最近有機會從繁忙的工作中抽身讀了一些儒學,原本我對儒學之類的書並不感興趣,覺得深奧難懂,並且是天方夜譚,現在發現,儒學是伴隨我們一生成長的明燈。其中最讓我感受之深的是《禮記·大學》,很多人說《大學》帶有理想主義色彩,但是我看了之後,覺得它向我展示的是人生進修的階梯,我從中受益匪淺。

《大學》中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這是《大學》的三綱八目,是《大學》的核心。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是《大學》的三綱,意思是說“大學的宗旨在於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在於使人棄舊圖新,在於使人達到最完善的境界。”古有八歲入國小,學習“灑掃應對進退、禮樂射御書數”,十五歲入大學學習“窮理正心,修己治人”,這句話讓我明白,小時候學習的知識和技藝比較簡單和純粹,算到當今時代,也頂多算到大學畢業,學習的終究是能夠存活於世的最基本的本領。進入社會後,要學習的則是大學之道,窮理正心,修己治人,說到這裏,我才明白,工作之後,我的努力早已偏離了方向,而是在捨本求末,哪怕就是得到了別墅、豪車、奢侈品,對自己來說也不過是活在腐朽上的寄生蟲;在別人看來,也只不過稱你一聲“奢侈的.有錢人”而已,對他們毫無意義。

“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意思是說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揚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國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國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養自身的品性;要想修養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誠;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誠,先要使自己獲得知識;獲得知識的途徑在於認識、研究萬事萬物。這是《大學》的八目,總結起來就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對照這八條人生進修的階梯,我發現,畢業後,我不僅沒有繼續要求自我進步,反而退到了最原始的狀態,就連小時候那最簡單,最純粹,最容易做到的事情,都做不到了。困惑、糾結、憤懣則是必然要出現的心理狀態。

《禮記·大學》,爲我打開了一扇重新瞭解自己,審視自己的心門,我經過自我反省,認爲自己選錯了追求的方向,人生的目標應該是讓自己內心充實,讓父母開心,讓身邊的同事朋友開心,讓全天下的百姓開心,而不是過分關注於自己眼前的一畝三分地,反思後,我決定做一個全新的自己,以“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作爲自己的人生進修旅程,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詩經》和《禮記》讀後感 篇15

儒、道、陰陽、法、名、墨、雜、農、小說家九家爲中國最早的九個學派,其中儒家和道家出現的最早。儒家的禮儀在周朝時就已經開始實行了,道家的八卦早在伏羲時就出現了。但《孟子·盡心章句上》中說:“所惡執一者,爲其賊道也,舉一而廢百也”。所以,我覺得還是儒家更主張中道。

我認爲《儒行》這篇文章就是寫君子(儒士)的各種行爲的。我體悟最深的一段是:儒有忠信以爲甲冑,禮義以爲幹櫓;戴仁而行,抱義而處;雖有暴政,不更其所。其自立有如此者。有人會把它翻譯爲:儒士拿忠信做甲冑,禮義做盾牌;頭戴仁而行,懷抱義而居。這就是自立。可我更願意把它譯爲:儒士用忠信捍衛自己的思考,用禮義來保護自己那顆純潔的心;腦子裏有一種意念是要懷着仁愛去行動,心中懷着義來處事。雖然有暴政,但也無法改變我的想法。這就叫做自立。

舉兩個例子吧!

周朝時,西伯(周文王)不喜歡紂王荒淫無道的統治,所以就以自己的仁政來治理國家。這可惹怒了紂王,於是紂王便囚禁了西伯。但西伯仍然依他的'正道而行,最終還是打敗了紂王(只不過是把他的大道傳給了他的兒子武王)。

第二個例子是關於猶太人摩西的。

猶太人在埃及待了很長一段時間後,埃及人便開始排斥猶太人,後來又要把所有剛出生的猶太男孩都殺掉,只有一個叫摩西的小男孩獲救了。他支持猶太人信仰上帝,而不信仰多神教,最後帶領大家搬到了耶路撒冷(後來的以色列),自稱以色列人。

所以,如果你光會獨立做飯、掃地,這不叫自立,必須有了這顆心才叫自立。

《詩經》和《禮記》讀後感 篇16

一個人的一生中,最美好的一件事莫過於情竇初開了。喜歡一個人,並追求她的感覺,應該正如《關雎》和《蒹葭》中描述的一般吧。“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在那美麗的河岸邊啊,有一位賢淑的女子。她或許有着窈窕的身段,或許有一雙明眸善睞的眼睛,雖然知道追求她並不容易,可是我還是想試一試。這不正是我們喜歡一個人的時候的感覺嗎?或許她就是我們心中的白月光,有着美麗的外表和良好的品德。我們爲其傾心,爲其蹍轉反側,夜不能寐,用自己所有的能力和才智去討她歡心。正如張愛玲說的一般:“愛一個人,他就會變得很低很低,低得卑微在塵埃裏開出花來。”

“風雨如晦,雞鳴不已;既見君子,雲胡不喜。”這是詩經《鄭風.風雨》中的詩句,講述了一位喜歡着心上人的女子,苦苦地在風雨中等候着他歸來的心境。這與我們在喜歡一個人時苦苦等候的心情何其相似!似乎見到他,心中也歡喜了起來,連天空也因爲他的到來而放晴,烏雲也因他而散開......這首詩爲我們生動而形象地描述了在等待心上人時,溫柔又美好的心境。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縱我不往,子寧不來?挑兮達兮,在城闕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這是《國風.鄭風.子衿》中的詩句。也是我們在思念戀人時廣爲引用的句子。哀婉纏綿的訴說了女子對情郎的思念,甚至於連他衣服的顏色都記得。情深至此,令聽者嘆息,聞者動情。遠方的情郎啊,你爲何還未歸?你可否知道,我在爲你牽腸掛肚?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灼灼的桃花映照着新嫁娘通紅的嫁衣和嬌羞的臉頰,應該是女孩一生最美的場景了吧。新娘出嫁,火紅熱烈的氣氛之下,是她對未來婚後生活的嚮往。出嫁,就意味着將自己的下半生與另一個人相互捆綁,榮辱與共,禍福齊度。而這首詩,也貼切地形容出了一個新嫁娘的心情,希望自己的.品行能讓未來的公婆滿意,能有美滿的幸福生活和愛自己的丈夫......

詩經中的愛情往往是簡單而純粹的,不會穿摻雜過多的功利成分和目的性。他們不會考慮地位、名分、金錢,只是帶着對愛情的期盼,去熱烈地追求自己的幸福。

詩系情感,情於吾詩中。詩經總是能夠帶給我們不一樣的情感體驗,給予我們許多的新的領悟。我們應多多研讀詩經,養出自己的“詩心”。

《詩經》和《禮記》讀後感 篇17

詩經,就如古樸的石階:雖陳舊,卻已屹立千年;雖古樸,卻載滿了人情冷暖。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這是我讀到的關於《詩經》的第一句句子。那時候的我學習《關雎》,什麼都不懂,就只能聽老師給我們講它用的各種寫作手法和它所表達的意義。而如今,老師講的我早已忘記得一乾二淨,唯一記得的就只有那其中承載的滿滿的濃情與少年求而不得的深深無奈。我也已經不再像曾經那樣只能“聽老師講”了,我已經可以獨立地從我自己的角度去理解它,不再完全依賴老師的講解。詩經,可以在我彷徨躁動時給我清風般的撫慰。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室宜家。”《詩經·桃夭》是我在整部《詩經》中最喜歡的一首。《桃夭》雖是一首婚嫁讚歌,但寫的卻是對即將出嫁的女子的美好祝願。《桃夭》中雖無對女子的妝容進行描述,但是卻通過對桃樹的描寫,從側面展現了女子的美麗。雖無直接表達對女子的祝願,但是卻通過滿樹的果實和茂密的枝葉,表達了他對女子的祝福。詩經,可以在你孤獨無助時給你陽光般的安慰。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戰事不斷,戍地不穩,戰士背井離鄉,妻兒孤苦,老母年邁。但倭寇猖獗,又豈可棄國家於不顧?無奈只能辛苦家人,在戰場爲國家而廝殺。或許家人會怨他,不理解他,但他對國家無愧,這就夠了。而真正的`勇士,要敢於直麪人生的挫折。詩經,可以在人迷茫時如燈塔般爲人指引方向。

每個人心中都有不滅的熱情,每個人都有過去,每個人都有故事,或許人生本就是一場一場又一場的戲,聚集,然後淡然的離去;生命本就是一次一次再一次的輪迴,出生,然後孤獨的死去。我們不停地記錄一張張面容,與別人一次次相遇,再一遍遍的擦肩而過。我們走的道路雖各不相同,但最終我們必將去往同一個地方。

若你感到彷徨躁動,《詩經》可以給你清風般的撫慰;若你感到孤獨無助,《詩經》可以給你陽光般的安慰;若你感到迷茫,《詩經》則可以像燈塔,爲你在重重迷霧中指引方向。讀《詩經》,其實不在於你看了多少,而是在於――你懂了多少……

《詩經》和《禮記》讀後感 篇18

朱熹曾經爲《詩經》作序,在序中,他問過一個問題:“《詩》何爲而作也?”而他思考後的結論是:“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感於物而動,性之慾也。夫既有欲矣,則不能無思;即有思矣,則不能無言。既有言矣,則言之所不能盡,而發於諮嗟詠歎之餘者,必有自然之,音響節奏而不能已焉。此《詩》之所以作也。”他認爲人生來就是靜的,這是人之天性,同時能被物體感動,這是人自身的需求。人既然有需求,就肯定不是沒有思想的;人既然有思想,就肯定不會不表達;既然要表達,那麼言語所無法表達,而讚許詠歎的其他部分必然帶有自然的聲音與節奏而不停歇。《詩》的內容可以說豐富而又多彩,雖只有寥寥幾千字,但這幾千字卻撕開一道口子,後人能夠窺伺到周朝的的政治、生活的各個方面。在閱讀的過程中,就如朱熹所說,《詩》取自人的生活體驗,我能感受到那些佚名的作者在生活的起伏中的種種情感,酸甜苦辣一應俱全,這些情感滿溢出來就變成了詩歌的語言,在千年之後仍然熠熠生輝,歷久彌新。

《狡童》這首詩歌來源於《鄭風》,取材於年輕人之間的愛情故事,描寫了一位姑娘大膽追求另一個男子的故事。這首詩歌以一位姑娘的.口吻,講述了面對難關時甜蜜而又酸澀的心情,她大膽直率的向着對方表露了愛意,抱怨着自己由於愛情食不下咽,寢不能安。當然在閱讀其他研究文獻後,有部分學者認爲這首詩也有可能是在描寫一對情人之間愛情的波瀾。在這篇詩歌中,姑娘熱烈地稱呼愛人爲狡童,狡童狡童,一個美貌的滑頭少年的形象一下子就展現在了我們的眼前。本詩也並不長,一共兩章,每章四句,通過循序漸進的結構方式引導讀者,使得讀者在閱讀時候猶如和千年前的姑娘對話:“你這個滑頭小子,爲何不和我說話?你這個滑頭小子,爲什麼不與我一起用餐?”濃烈的情感鋪面而來。結尾戛然而止,有種意猶未盡之感,讓人忍不住想要和姑娘一起質問狡童,又或者恍然之中自己就成爲了那位姑娘,在千年前的鄭地發出疑問。

接着我讀到《大雅·下武》,就如朱熹所說《大雅》也是取材於生活的詩歌。衆所周知《雅》是周人的正聲雅樂,是周王畿內樂調,其中的經學者推算,《大雅》莫約寫成於西周初年,主要歌頌周王朝先祖甚至武王、宣王的功績。本詩結構嚴謹,層層遞進,有條不紊一共六章,每章兩句,每句分爲兩小句,每小句由四個字組成,工整對稱,讀起來朗朗上口,富有音韻美。從題材可以知道這首詩是在大型宴會上唱的雅歌,目的是爲了讚頌歷代周王的統治和賀喜於當今紂王。讚頌詩大體意思是說周朝世代出明君,前面的三位先王都十分英明,他們在天之靈指導着後人繼續繼承這些美好的品德,周武王和周成王治國有功,能效仿現任,繼承祖德,四方諸侯前來祝賀。《下武》的音韻美也是十分罕見的,它運用了頂針的修辭手法,非常巧妙地將所有的讚頌內容串聯起來,避免了普通讚頌詩落於俗套的結果,令讀者在閱讀時候仍能耳目一新。有學者評論這種結構可以上下維繫,有如連環,這種刻意營造的巧妙結構,是幾乎是空前絕後的,其韻律節奏流美諧婉,有效地避免了因廟堂文學歌功頌德文字的刻板而造成的審美負效應。在美學這門學科中,結構就作爲一個重要部分而被學者們研究和重視,康德的完形結構就提到,在主客體同構的時候,兩者之間能發生情感的交流。正如其所言,《下武》的結構美迎合了中國人的審美需求,時至今日我們依舊彷彿能感受到在那個宴會上禮官歌頌起讚歌,向周王送上祝福的場景。

《頌》是周王庭和貴族宗廟祭祀的樂歌,在祭祀上不僅有配樂,還有相應的舞蹈。它分爲《周頌》《魯頌》和《商頌》。而接下來的這篇就選自於《周頌》,《昊天有成命》這首詩是祭祀周成王的樂歌,它講述了周代開始的三位王對周王朝的貢獻,其中周成王被重點讚揚,歌頌了他爲完成先王事業所做的各種努力。詩歌大意是:上天有命令,文王和武王收到了上天的指令,成王不敢貪圖享樂,日日夜思考着如何讓百姓安居樂業。這是一種多麼光明和輝煌的行爲,認真經營只爲履行天命,讓國家太平民衆安寧。我在閱讀資料時瞭解到,這首詩的題目是《詩》中最長的,但是有趣的是,正文的篇幅是所有詩歌中最短的。因此在閱讀的時候也能明顯的感受到本詩語言幹練之美,沒有什麼多餘的修飾詞,這有可能是因爲頌歌的功能是告神,既然是與神對話,那麼語言上就不能大加修飾,吹噓自己的功績,而是應當謙虛地陳述自己的所作所爲,因此本詩“義必純美”語言質樸,高度概括。透過這首詩我們可以窺伺到一絲周朝的政治和文化生活,試想象在千年前的祭祀典禮上,人民恭敬地唱起對周王的頌歌,向上天傳達着希望擁有美好生活的願景。

閱讀《詩經》,我們能夠得到什麼?我們可以通過這些文字瞭解周代的歷史、政治、文化,《風》帶我們瀏覽各地的民謠,靠近百姓的日常生活,有關於纏綿悱惻的愛情,有艱辛勞動,也有懷念故土的,細細讀來一個個周代百姓的形象彷彿就躍然紙上;《雅》更是被認定爲中國上古時期僅存的史詩,記載了周曆代各王的所作所爲,與別的文物材料相互印證中國文明史的源遠流長。

《詩經》和《禮記》讀後感 篇19

在中華文化的漫漫長河中,詩詞是一顆璀璨的明珠,在我國佔據着重要的地位。它們將華夏的遠古面貌毫無保留地展現了出來。而《詩經》又是其中不得不提的存在。

《詩經》彙集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葉約五百年的詩歌,雖不及《擊壤歌》之早,但卻也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子曰:“不學詩,無以言”,足以證明其在歷史上舉足輕重的地位。

《詩經》分爲風、雅、頌三個部分,是由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編寫而成的,既有篇名又有文辭的共三百零五篇,故有“詩三百”之稱。

“詩三百,思無邪”是後人對詩經的高度概括,然而其思雖是無邪,但從中透露出的人性又是怎樣的呢?

詩經中最耳熟能詳的名篇當屬《關雎》和《桃夭》,其表達的主旨均是愛情。《關雎》中所流露出來的情感是剋制而謹慎的,體現的是炎黃子孫內裏的矜持與羞怯。然而其真的是單單地讚美男女之情嗎?不然,細細品味不難看出其中有對后妃之德的讚美,試圖達到以明教化的目的。再者,《詩經》中總是很善於運用重章疊句,易使人產生共鳴,把作者的感受不斷加諸於人,“關關雎鳩”如此,“桃之夭夭”更是如此。《桃夭》一篇中講述的是新婚之喜,然而我每每看到其中“宜其室家、宜其家室、宜其家人”的描述,難免要想到其中對女子三從四德的'強調與教化。不過,單論《詩經》,這幾篇中透露的情感還是頗爲樸素爛漫的,其中的人性是善良純真的。

詩經有一篇名爲《牆有茨》,其詩通篇都在反映衛國的宮廷醜事(即衛宣公強娶其子伋的未婚妻的“祕聞”)。開頭開門見山寫出“牆有茨,不可掃也。中冓之言,不可道也,言之醜也”然而詩人偏偏表達得極爲迂迴,其意不免讓人難以揣測。

《詩經》在歌頌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生活時又辛辣的點出了當時腐朽堪憂的社會現狀,在顯示人們內心的真情實感時又顯示了當時官吏和勞動人民對封建統治的叫苦連天。可以說,《詩經》裏展示的就是完完全全的中華的十分之一的歷史,其意總歸是向善的。其實,我們始終無法憑藉着自己的想法去揣測作者的思想,真正需要我們發掘的,是傳統文化其中暗藏的智慧與哲思,那是古人留給我們最寶貴的精神財富。

《詩經》和《禮記》讀後感 篇20

早都知道《詩經》是浪漫主義的源頭,但面對那些四字一短句的小段時,卻感覺好無韻味可言,索性就將它丟在一邊,結果讓我錯過了這麼一本有價值的書。

《詩經》是咖啡,那麼《詩經是一枚月亮》則是咖啡伴侶,越嚼越有味,於是,我翻開它享受品咖啡的過程。

《詩經是一枚月亮》的作者是沈文婷,一個細膩溫嫺的女子。她將《詩經》中的文字加以自己的理解表露出來。其中,使我印象比較深的有一句:“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宣其室家。”原以爲“逃之夭夭”是正確,這裏只不過是引用而已,經過反覆酌想得知,“桃之夭夭”纔是比較原始的`表露。這句詩大概的意思是說,一女子要出嫁穿上桃紅色的嫁衣,心情很愉快,也覺得《桃夭》該是一首歌:“桃花盛開朵朵豔,桃林內外紅纏綿;這位姑娘要出嫁,夫妻和睦樂天天。”在這“桃”上,“桃”可以引申爲桃花林,桃花運等。

現代社會,有不少人都幻想着自己能有一次美麗的桃花運。可這畢竟是幻想,有幻想就會有落空。有多少女生天真的以爲自己能夠有又一次桃花運,然後從此“飛黃騰達”。事實證明80%的女生錯過了自己的青春。假使自己遇到了,能你心儀的對象也看中你嗎?女生有了桃花運便會越陷越深,男生有了桃花運只是一次美麗的意外。

生活不是拍偶像劇,男主人公是多麼耀眼,我們更不是黃蓉和郭靖能在桃花島上看桃花。所以,現實點,學着《詩經》中女主人公快樂是因找到了自己的生活。

再者,《詩經》中所描繪的男女主人公之間的愛情是純真的,的確,在那個時代,一個沒有被金錢和地位所污染的時代,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比較樸實,比較真誠的。相反地,誰能想到過了幾千年後的今天,我們都在爲生活所奔波,所勞累,忘記了我們比較初的目標,迷失了自我。若我們都靜下心沉下心來,翻開《詩經是一枚月亮》,你一定不會對《詩經》中枯燥的文字而感到厭倦,找找自己的內心,聆聽自己比較真實的聲音。

《詩經》是一個月光寶盒,流注了無限愛意與溫暖,它真是一枚月亮,看見比較本質的自我。

一行詩句,無限思量。

真好。

《詩經》和《禮記》讀後感 篇21

打開《詩經》,隨便一篇就是風景。華麗的辭藻下蘊含的是最樸素的願望和最真摯的感情,讓人身臨其境。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隱憂。微我無酒,以敖以遊。”人前一杯酒,各自說說笑語;人後一片海,獨自翻翻夜晚。江面之上,泛起孤舟,孑然一身,灰暗天色之下好像世間只留下我一人。那是漫天煙火下的悲歡離別,那時一個人孤獨且驕傲的旅途。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兮,勞心悄兮。”故事的開頭總是這樣,芳心暗許,猝不及防。我對月色之下的佳人一見鍾情,但似乎從頭到尾都只是一個人的愛情。自以爲美滿的開頭都有不盡人意的結局。故事的結局總是這樣,花開兩朵,天各一方。

《詩經》寫述的.是最美好的相遇、最悲傷的結局、最孤獨的旅途和最灑脫的人生。我們中的每個人,浮世千萬裏,蒼穹無數星,全部都要看過去。

願你到達期盼的生活。想看的花都有人種,想喝的就酒有人釀,想穿的衣服都裁剪剛好,想聽的歌時光爲你唱很久。

《詩經》和《禮記》讀後感 篇22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學記》曰:“是固教然後知困,學然後知不足也。”對於我們教師而言,要學的東西太多,而我知道的東西又太少了。有人說,教給學生一杯水,教師應該有一桶水。這話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盡的時候。我以爲,教師不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自來水”、“長流水”。“問渠哪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

因此,在教學中,書本是無言的老師,讀書是我教學中最大的樂趣。 比知識更重要的是方法,有方法纔有成功的路徑。教師今天的學習主要不是記憶大量的知識,而是掌握學習的方法——知道爲何學習?從哪裏學習?怎樣學習?如果一個老師沒有掌握學習方法,即使他教的門門功課都很優異,他仍然是一個失敗的學習者。常聽學生家長說“我家的孩子只聽老師的,老師的話簡直比聖旨還靈,回到家裏就誰的話都不聽了。”

由此看來,我作爲教師想到了學生的向師性,這是一種純潔的美好的心理品質,我們當教師的要好好地利用和開發。特別是在學習了魏書生老師的教育理論後,我也曾刻意仿效,在班上定下“規矩”:凡是老師或學生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出現了錯誤,就要當場表演一個節目,沒想到這一舉措竟然讓我獲得了意想不到的威信。在教學中,我有意或無意中出了這個那個錯,學生都會及時地爲我指出,我也自覺“遵規守章”,每次都認真的爲學生唱一首歌。這樣的“懲罰”卻博得了學生的歡心,不僅師生之間的關係逐漸融洽,班級氣氛也極爲活躍。 也許,這正體現了教育的民主,在學生眼裏,教師能夠與他們平起平坐,他們的心理也就獲得了一種平衡,這樣的教師最能受到學生的敬重。學生樂意與我走近,常把心裏話告訴我,向我訴說煩惱,向我傾訴困難,每一次學生在向我表達着他們對我的.感激和敬意時,我的心情都莫名的激動,我總是深深的感受到了自身的一種最崇高的價值。毫不避諱地說,這種崇高,正是我在讀書工程中所獲得的最大的收穫,是我不斷學習、不斷完善的具體表現。

比方法更重要的是方向。在知識經濟大潮中,作爲一名人民教師,應該認準自己的人生座標,找準自己的價值空間。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以“教學相長”、“誨人不倦”爲樂,終於讓他的“仁政”思想得以傳承;孟子以“師不必賢於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師”爲原則,因材施教,終於成大器;荀子推崇“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爲理念,學以致用,鍥而不捨;誇美紐斯的《大教學論》更是內容豐富,高瞻遠矚;還有陶行知、朱永新、李鎮西、魏書生等等。這些教育家,他們在教育工作中的研究與發現,讓他們獲得了最大的成功與快樂,而這正是他們走近學生所獲得的碩果。讀了這些理論著作以後,我的心更加透徹了,因爲對這些經驗的汲取,使我更自信的走近我的學生,讓我更自覺地去研究我的學生,去發現他們身上的優點,尋找與學生交流與溝通的橋樑,從而把學生的純真的心靈開啓,把學生智慧的火花點燃。

《詩經》和《禮記》讀後感 篇23

《詩經》這篇文章主要講的是: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共有三百零五篇。詩經裏面的內容,就是歌曲的詩詞。是表達社會和政治的問題。詩成了文化教材,孔子曾說:“不學《詩》,無以言”。秦始皇時期曾經焚燒過所有儒家典籍。到漢代又得到了流傳。

讀了這篇文章,我知道了孔子說:“不學詩,無以言。”我們的呂老師平時就喜歡讓我們讀古詩並且背誦。有一次,媽媽讓我背《木蘭詩》,我聽了,立即行動起來,可是等我看到《木蘭詩》原來這麼長,我問媽媽這麼長的`是怎麼才能背下來。媽媽說:“一段一段先明白意思在背不就可以了嗎?”

我聽了媽媽的辦法開始背了起來,結果只背下來兩行,我奇怪的想:“爲什麼這麼長時間只背了這麼一點,難道是我不夠專心?”我又試了幾遍,隨着閱讀越熟悉和理解,還真背下來了很多,下面就剩幾行了,我高興的笑了,又開始接着背了起來。

不一會兒,我就背下來了,媽媽過來看了看我,微笑着說:“只要多想一些辦法,就一定沒有解決不了的,辦法總比困難多,一時的退縮可能就與成功失之交臂。”

我聽了,認真的點了點頭,我愛背古詩,這是老祖宗傳下來的,我會好好珍惜。

以後我要多動腦筋,遇到困難多思考,每天按照老師的要求認真完成作業,學習必須要勤奮刻苦纔會成長。

《詩經》和《禮記》讀後感 篇24

《詩經》這篇文章主要講了:《詩經》最初被稱爲《詩》,後來又被漢代的讀書人改名叫《詩經》、《詩三百》。《詩經》裏的內容,也就是歌曲的歌詞。《詩經》中的樂歌,主要用途就是作爲各種典禮的一部分,娛樂,表達對於社會和政治問題的看法。後來,《詩經》成了貴族人士必需的.文化素養。

讀了《詩經》這篇文章,令我感受頗豐。我一看到“詩”這個字,就想到了一個詩句“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句詩是家喻戶曉、耳熟能詳的詩句。它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寫的,表達了他思念家鄉的感情。

從小,我和“詩”就有了不解之緣。媽媽曾經跟我說過,我剛開始學說話的時候媽媽就經常教我背詩,當時是爲了讓我多說話。也許就是從那時候開始我對詩開始有了興趣。上了國小之後,我接觸和背誦的詩歌更多了。有《水調歌頭》、《望天門山》、《馬說》、《愛蓮說》等各種題材的詩歌。但我最喜歡的還是呂老師剛剛給我們介紹的《木蘭詩》了。

《木蘭詩》是介紹弱女子花木蘭替父親從軍的故事。每每背到“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爲市鞍馬,從此替爺徵。”這句詩的時候,我就能感受到木蘭主動替父親從軍那種孝順之情,令我很敬佩。但是每每背到“旦辭爺孃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孃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這句詩的時候,我又感到很心酸。我能感受到,木蘭一個弱女子去替父親從軍打仗,一定很危險,所以時常想念自己的父母。

每首詩都有它自己的寓意,這正是我對詩感興趣的地方。

孔子云:“不學《詩》,無以言。”所以我以後還要多讀古詩,豐富自己的知識和文化,長大做個有才華的人。

《詩經》和《禮記》讀後感 篇25

《詩經》主要講寫了:《詩經》是我國的一部詩歌總集,共收集了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約五百年間的詩集,一共有三百零五篇。最早它叫《詩》,後來讀書人又改名爲《詩經》,也叫《詩三首》。

裏面的內容從裏到外,都是能唱出來的古詩文。最後,《詩經》成了貴族教育中,普遍使用的文化教材,學習《詩經》還成了貴族人士必需的文化素養。

通過文章我瞭解了,寫每首詩的人可真的了不起,比如:韓愈寫的《馬說》、陶淵明寫的《桃花源記》……等等,還有一些有許多千古名句的'古詩。

我記得,老師讓我們一起仿寫一個美麗的古詩,當時我們都不約而同的喊起來。在喊完後我們都垂頭喪氣,悶悶不樂的開始寫起來了。我們都很少有人寫得很好,可是老師對我們和藹可親地說:“你們已經很努力了,你們再努力一點點就會更好了!”

我們聽了這句話,我心裏想:老師這樣對我們,我和同學們也一定要回報老師。

《詩經》和《禮記》讀後感 篇26

《詩經》主要講了:《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共收入從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約五百年間的詩歌的詩歌,工三百零五篇。後來,《詩經》成了貴族教育中普遍使用的文化教材。

讀了這個故事,讓我想到了中國古代的唐詩和宋詞也是廣爲流傳。上幼兒園的時候我就開始背誦唐詩三百首了,如今也積累了不少詩集。現在,我還開始接觸一些英文詩歌,讀着讀着,我發現除了內容豐富,讀起來也特別的朗朗上口。不過,讀了這麼多中外有名的詩詞歌賦,我最喜歡的`還是李白的《望天門山》。這首詩豪邁的氣勢和豐富的想象力都深深的吸引了我,讓我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古詩詞是中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它博大精深,首首經典,我們要好好的學習它,感受傳文化的魅力。

《詩經》和《禮記》讀後感 篇27

《詩經》這個文章主要寫了:《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共收入從西周到春秋中期約五百年間的詩歌,共三百零五篇。最初被稱爲《詩》,被漢代的讀書人奉爲經典,才改爲《詩經》,也叫《詩三百》。孔子就曾經說過:“不學《詩》,無以言。”因此,古人們對該書非常的熟悉,秦始皇時期曾經焚燬過包括《詩經》在內的所有儒家典籍。但由於《詩經》是易於記誦的,士人普遍熟悉的書,所以到漢代又得到流傳。

我的感悟是:中國的傳統禮儀道德,其中很大一部分到今天仍是有益的,我們要從這些有益的`成分學習,吸取精華部分。在古代,學習《詩經》也成爲國小生的必備課題,呂老師現在要求我們背誦詩詞也是想通過背誦讓我們瞭解古代文化,從中吸取做人做事的道理運用到現實的學習生活中。

《詩經》和《禮記》讀後感 篇28

禮記學記是我國古代教育文獻中最早,體系比較嚴整而又極有價值的一篇,是我國古代教育學的雛形,是世界教育史上最早出現的自成體系的教育專著。總結了我國兩千多年前的教育經驗,對教育作用、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育內容和、教育原則和方法,以及教師和學生關係等各個方面,都做了比較系統而精闢的闡述。其中的教育思想在現代社會依舊閃爍着真理的光輝。 古人說: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君子教學,不是直接灌輸知識,而是創設情境,言此而意彼,讓學生感悟、發現,從而得到教師“舉一”而學生“反三”的教學效果。

作爲一名教師,我們的任務是引導學生去思考,而不是牽制學生;鼓勵學生去思考,而不是訓斥他們。這樣纔會使師生關係更加的融洽,師生之間更加親近。學生願意和老師主動交流學習上的問題,而老師也願意和學生共同探討解決學習生活上的問題。學生的思維和學習的興趣因此也被調動起來,學習的興趣和學習的效率會有很大的提高。而老師對於此狀,也有更加飽滿的情緒去教學。強而弗抑,纔會使學生學習時感到輕鬆;開而弗達,纔會讓學生們真正地去動腦筋思考,學習心態纔會由被動轉爲主動。因此做到了這三條,纔可以真正的說是善於誘導了。 當然在教學中,最重要的不是你去講了多少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去思考纔是最關鍵的。教師向來被看作“傳道、授業、解惑”的“師者”,處於主導地位。這種教學思想註定了雙基教學中的教師的主導地位和啓發性特徵。

當然,於此,在我們日常的教學生活中就存在着這樣的問題,而對試卷的分析就是對學生的一個正確的引導。

平日裏學生考試後,當課代表把批改好的試卷發下去時,發到試卷的

同學臉上卻都洋溢着燦爛的笑容,好像各個都得滿分似的,而且都忙着在打聽、比較其他同學的成績。當時我想:他們爲何不先去查查失分的原因。難道考試的目的是求個分數?試卷分析課是爲了讓他們相互比較分數的高低?考試的目的是什麼?分析試卷的目的又是什麼是否如同學所理解的呢?我們知道,考試作爲教學的一種方式,是衡量教學效果的一種常用的方式。那麼,什麼是“教”呢?只有弄清“教”的目的,我們才能明白作爲教學方式之一的“考試”的目的以及“分析試卷”的目的。《禮記學記》中對教育是這樣定義的:“教者,長善而救其失也”。中國的古聖先賢早在幾千年前就說出了教育最重要的兩個主軸——“長善+救失”。教育的的目的就是長養學生德行保持學生的好習慣;糾正學生的過失,導正學生的不良習慣,端正學習態度。“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那作爲教學的其中一種方式“考試”,它的本質和目的也就不言而喻了——它決不是爲讓學子們爭個你高我低,比個我強你弱。而是通過考試明白我學習態度是否端正,學習習慣是否良好,學習方法是否正確?還有哪些不良習慣和方法影響自己的學業。“分析試卷”的目的也不再是簡單的知識上的查漏補缺,而是清楚:這次考試,我得分部分是因爲我發揮了哪些好習慣和好的'學習方法,以便繼續保持——長善;失分的地方是因爲哪些不良的學習習慣所造成的,以便及時的改正——救失。 如果我們教師選擇錯了“分析試卷”和每次考試的目的,那麼,可能是事倍功半,——老師辛辛苦苦改出試卷,學生拿到試卷後無所謂; 甚至老師忙着在講臺上說答案,臺下的學生卻無精打采,“師勤而

功半,又從而怨之。”東漢的許慎在《說文解字》中曾精闢的講到了“教育”的本質,“教者,上所施,下所效”,所以教育最重要的本質是要以身作則。因此,分析試卷的過程實際上也是老師自己反省教學上存在的優點和不足的機會,通過試卷的分析衡量自己教學上是否符合學生的發展方向和教育理念的標準,而不是將分析試卷課看作是又一次批評學生的機會和衡量學生好差的尺度。古語云:正己而不求於人,則無怨。若我們明白了“教”的目的、“教”的本質,那相信每一次的試卷分析課將是一道和諧的教學風景線。對於考試,我們首先應該引導學生正確的去看待,其次,對於分數,應該讓同學們對此既不必耿耿於懷又不要不加重視,那麼問題就在於引導了。這是一個極其重要的環節,這個工作應該在一開始就做好,而不是等到學生出現了問題之後再去引導,恐怕這時候已經晚了。成績的分析主要就是讓同學們明白每一次考試的意義,從中讓學生去吸取經驗,這是在國中的學習生活中最具有意義的一項工作,如果這項引導做好了,那麼這個班的學習氣氛也會被隨之帶動起來,同學們學習的熱情就會更高漲。因此可見引導對於學生的學習是有多的重要,當然這項寶貴的教育財富,老祖先在2000多年前就已經告訴我們了。

《詩經》和《禮記》讀後感 篇29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這句話我們爛熟於心,從蹣跚學步到成人立志,它伴隨着我們成長。而其中的道理,更讓我們受益終生。深讀《大學·禮記》,其中深意值得探索和敬佩。

《大學》着重闡述了提高個人修養、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與治國平天下之間的重要關係。中心思想可以概括爲“修己以安百姓”,並以三綱領“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和八條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爲主題。

宋代儒家們所說的大學“三綱領”即弘揚高尚的德行,關愛人民,達到最高境界的善。而知道要達到“至善”的境界方能確定目標,確定目標後方能心地寧靜,心地寧靜方能安穩不亂,安穩不亂方能思慮周詳,思慮周詳方能達到“至善”。環環相扣,有先後次序之分,做任何事並不是一蹴而就的,欲速則不達,這也就是說達到最理想的境界實際上也就是是一個無限的完善過程。

而欲明明德於天下者,要經歷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個環節。意欲將高尚的德行弘揚於天下的.人,則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國家;意欲治理好自己國家的人,則先要調整好自己的家庭;意欲調整好自己家庭的人,則先要修養好自身的品德;意欲修養好自身品德的人,則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意;意欲端正自己心意的人,則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誠;意欲使自己意念真誠的人,則先要獲取知識;獲取知識的途徑則在於探究事理。凡物都有根本有末節,凡事都有終端有始端。不能本末倒置,敗壞根本,努力向認知的最高境界探索。

適用於當代大學生,自我完善必須努力學習知識,增進學問,提高認識,還必須通過艱苦的磨練,在實踐中不斷地增長才幹,養成各種優良的品質。但更新和發展是沒有止境的無限過程,是一個循環上升的過程。而培養這種積極的人生觀,能幫助每一個我們開闢和創造新的空間。防止憤恨、恐懼、癖好、憂傷等各種情緒損害心靈的純正和完善自我的自覺性。保持情緒的積極性與平衡性。以達到修身境界。

而八條目至此進行到了“齊家、治國、平天下”層面。表達真正的政治家應具備把家庭道德運用、推廣到國家的政治生活之中;對人民有一種純真、誠摯、深厚的愛,按照人民的願望和意志來處理政務;遵循忠恕之道;公正無私,胸懷寬廣的品質。雖然在古代封建社會難以實現,但也表達了古人的美好願望以及勇敢設想;同時也爲今天的我們提供了學習的依據。雖然只是短短几字,卻對我們提出了高標準,高要求。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我們也許不能達到最高標準,但層層遞進,我們卻能形成一個更完整的人格。像魯迅先生說的那樣:“有一份熱,發一份熱;有一份光,發一分光。不必等待炬火”。

《大學》是一般璀璨的人生之書,只是讀,便感受到了其中的無限魅力。而我做的還遠遠不夠,唯有不懈努力,才能將大學之道,真正融入自己的生活。

《詩經》和《禮記》讀後感 篇30

讀完《禮記大學》後,我意識到我們不僅僅需要有遠大的抱負和卓越的理想,因爲這對我們一生來說是遠遠不夠的,想要擁有更好的人生,我們還需要有完美的德行,要能做到不欺騙自己,以及要去掉自己的不足。

如何擁有完美的德行?何謂德行,德行就是指美好的道德品行,強調自身修養的重要性。每個時代所特有的道德觀念,決定人們的言行,支配着人們對人、對物,對事的取捨。只有大家都成爲德行兼備的人,那麼這個國家的整體素質才能提高,國家才能更加富裕強大。記得一位名人說過:“德行的實現是由行爲構成的,而不是由文字。”無數事例表明,走向事業輝煌、開創成功人生的關鍵是高尚的情操。代表民族未來的我們,需要學習和繼承的東西有很多很多。然而最基本的問題是:我們究竟要以什麼樣的精神風貌,什麼樣的思想品質和什麼樣的道德水準去接過人類文明的`接力棒?我覺得首先要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做一個講文明懂禮貌的學生,是我們成爲一個有德行的人最基本的行爲。試想假如全國每一個校園都共同創建文明校園,那麼我們民族的整體素質將大大提高,國家的綜合實力將會大大加強,祖國的未來一定是繁榮昌盛、燦爛輝煌!

大學生的我們應該怎樣端正自己的態度?樹立良好的心態,用積極向上的眼光看待生活中和學習中發生的事情,用正確的態度面對遇到的困難和挑戰,端正人生態度。積極參加各種志願者活動,通過參與公益活動或者幫助弱勢羣體,進行無私奉獻,端正人生態度。養成閱讀的良好習慣,經常利用課餘時間閱讀積極向上的書籍。例如,關於勵志或者成功的書籍,做積極的心理暗示,端正人生態度。要樂觀。樂觀的心態,可以成就一個人,我們要做樂觀的主宰者,不做悲觀的奴隸;生活中要經常面帶微笑,每個人都會喜歡面帶微笑的人的,他能給人以鼓勵,給人以讚許,何樂而不爲呢。如果我們充滿樂觀與熱情,事情都會往好的方向發展的,如果我們天天想着不好的事情,相信我們天天都會愁眉苦臉的。這就告訴我們端正態度是多麼重要了。

如何去掉自己的不足?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人,只有成功的人。而只有懂得如何塑造自己的人才稱得上是成功的人!首先我們要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不足所在,那麼我們纔有辦法去解決我們的缺點,努力克服。其次就是我們在知道自己的不足,我們要善於控制別人對於我們毛病的話語,簡單來說就是我們要控制好我們的情緒,不要讓別人的言語打擾我們的進步。還有就是我們要知道自己的不足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像我們可能有時候自卑,那麼根源可能我們對自己的長相不太自信,這樣我們可以在別的方面建功立業,這樣就平衡。

以上就是我對《大學》的感想。

《詩經》和《禮記》讀後感 篇31

從國小起耳濡目染的儒學“四書”之首,未曾通讀全文也能背上幾句“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的“大學之道”,《禮記·大學》這樣的儒家經典著作,讀來確實總能帶給人啓迪。

“大學”之意,自然不是現代意義上的普通高等學校。古時的“大學”,指的是與“國小”相對的“大人之學”。長大成人,上了“大學”的我,倒也卻能從中感悟到成人成才之道。

“大學之道”,見己見小。

《禮記·大學》裏說“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學習何嘗不是如此。認認真真把每個英語單詞背牢,才能理解整個句子讀懂整篇文章;不堅持每天鍛鍊,一週一節的體育課都要偷懶又如何通過體檢;不注重積累不喜歡閱讀難道僅靠想象就能寫出好文章?爲人何嘗不是如此。長大偷金的人小時也只是偷針,愛迪生成功的一次前還有無數次的失敗,三天打漁兩天曬網又何必豔羨別人的好習慣。

《禮記·大學》裏講“修己以安百姓”“有諸己然後求諸人”。當寢室垃圾桶滿時主動伸手不必旁觀室友,無聊時跟朋友“開黑”打遊戲不如主動拉他一起去圖書館,指責他人前先反思自己,多一份正能量便少兩份負能量。

“大學之道”,赤誠不改。

《禮記·大學》裏強調“誠意慎獨”。古有藺相如用人前人後始終如一的真誠打動廉頗成就一番美談,現代交友同樣如此。所謂“將心比心”,拿自己的心去衡量別人的心,虛心假意的奉承與真心實意的讚賞自然不同。有的人油嘴滑舌卻無真才實學;有的人穿着打扮處處講究名牌,內心卻盡是空虛;有的'人在朋友面前滿嘴“兄弟義氣”,回到家卻只知道對着生自己養自己的父母發脾氣。曾子一日三省,楊震在所謂“暮夜無知”時斷然拒絕十斤黃金的賄賂,又飢又渴的秀才面對熟透的桃林只道“桃李無主,我心有主”,普通的鄉村郵遞員王順友一個人走過20年的寂寞郵路,投遞準確率保持100%,成爲2005年感動中國年度人物。與其拼命在人前僞裝優秀,獨處與否都努力保持並養成優秀的習慣豈不更好。慎獨,是對自己靈魂的真誠。

不敢說能完全領會《禮記·大學》的奧義,但吾輩青年確應以這樣的“大學之道”爲指引,不虛度大學以至青春、人生的光陰,努力成爲更好的“大人”。

《詩經》和《禮記》讀後感 篇32

中國的古典文學向來是極具魅力的,而《大學》更是其中的代表性作品。這裏的“大學”並不是我們現代的大學,《大學》裏講的是如何做一個品德高尚的人,以及怎樣治理好一個國家,怎樣治理好社會。朱熹在《大學》章句序中的第一句寫道“《大學》之書,古之大學所以教人之法也。”意思是說《大學》這本書是後代大學教書育人的綱要和準繩。由此可知《大學》對後人的意義重大。

初讀《大學》,彷彿置身雲海,完全摸不着北,一頭霧水,甚至厭煩其長篇大論,十分乏味,只記得開篇是“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然而等到真正靜下心來細細研讀時,才發現全文雖短短二千來字,但是字字珠璣,包羅萬象,揭示了許多深刻的人生道理,我也受益匪淺。

《大學》的總體框架爲“三綱八條七證”。“三綱”指“明德,親民,止於至善”,“八條”指“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而“七證”則爲“知,止,定,靜,安,慮,得。”將篇章捋順後,會發現整篇結構緊湊而又邏輯清晰,理解起來也就沒那麼難了。

讀完《大學》,有兩處讓我印象比較深刻。一是“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至吾之知,在其物而窮其理也。”它的大概意思是“獲得知識的途徑在於認識,研究萬事萬物,是指想要獲得知識,就必須接觸事物而徹底研究它的原理。”多數人讀書都帶着功利性,從國小到中學再到大學,寒窗苦讀十餘載,只爲博得一張好文憑,到頭來卻忘記了獲取知識的.初衷。只有少數人願意潛心做學問,將問題理個透徹,研究明白其原理。而我們只有正確的認識萬物,將其研究透徹之後,才能獲得更多的知識。現在許許多多學校裏都貼有“格物致知”的標語,我想這也是呼籲我們迴歸到獲取知識的最初做法去吧。二便是《大學》中引用的《詩經》中的一句“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大概意思是風度高雅的君子,好像切磋過的象牙,好像琢磨過的美玉。在我看來不止君子如此,我們平時在很多方面都應如此。處理問題或事情時,把它當做磨製一塊精美的玉器,反覆研磨,精益求精,以追求達到更高的境界。

書籍是精神食糧,是積累智慧的長明之燈。《大學》是我們中國人特有的國粹,它承載着中華五千年的文化內涵,不論古代現代,我們都能從中感悟出不同的做人與做學問的道理。

《詩經》和《禮記》讀後感 篇33

《禮記》少不了的便是禮,“禮”包羅了萬象,將所有的一切都規範在一個法度內,小至言語飲食,大至吉凶賓嘉。而《大學》中的“禮”講的是“三綱八目”,是“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對高尚品德的弘揚,百姓的深切關愛,最高境界的修行。也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從個人心智出發到國家天下爲己任的大志。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出現在《大學》第一句。作爲《大學》的宗旨,它使人們的美德得以顯明,使天下的'人革舊更新,使人們達到最好的理想境界。讀書自然不是爲了統治國家或者要從政,說親民可能扯得過遠。讀了《大學》這本書之後,我學會了一種處世心態。親民、至善——大學之道,強調的不僅是人們的道德實踐,它還要求把個人的道德修養應用於社會政治實踐,是一個推已及人的過程。親民,說到底,就是將自己的道德修養普遍地施及於天下百姓,並使天下百姓都能提認到自己心靈中所具有的誠明性德。“已所不欲,勿施於人”,“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共同創造出一個和諧社會,這樣就能做到大學之道所謂的“止於至善”了。

《大學》總結了人一生實現遠大理想抱負的模式,這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意思是所強調說的:如要提高自身的品德修養,關鍵在於須先要端正自己的思想。“所謂齊其家,在修其身者”,意思是所講的要治好家族,關鍵就在於必先修養自身之品德。“所謂治國,必先齊其家者”,意思是所說的要治理好國家,關鍵須先治理好家庭。“所謂平天下,在治其國者”,意思是所說的是要使天下太平,根本在於先要治理好國家。因此,把“修身”放在第一位,作爲人生的第一大學問。“修身”就是我們所講的“做人”。一個人只有先學會了做人,然後才能管理好自己的家庭,進而纔有能力去治理一個國家,達到天下太平,人民安居樂業。如果一個人沒有學會做人,連自己的事、自己家庭的事都管不好,那麼,他就沒有資格去做官、去治理國家,否則,將會給他人、給社會造成損害。所以說,一個人如果不知道怎樣做人,不管他學富五車,有億萬財富,他的人生最終都是失敗的人生。

作爲一篇古文經典,《禮記?大學》少不了晦澀難懂的詞句,深切讀懂解意的確得花一些時間,但大學短短的兩千來字,凝聚了關於人生與社會,道德與政治等問題的思想精髓,表達了完善自我並改造社會的強烈願望。其人格思想和社會責任意識均不無積極因素,因此,它不愧是歷代有志之士爲之效仿的標榜!

《詩經》和《禮記》讀後感 篇34

只有當自己真正用心的去閱讀了這篇文章,才能切身感受到它給你帶來的來自心靈上的觸動。這是先輩給我們留下的財富也是對我們後人的期待。文章中主要提出了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三條綱領,又提出了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個條目。這些都是我們需要學習瞭解的。

一言既出,駟馬難追。這句話在我們的生活中運用的很普遍,主要是告訴我們做人要講誠意,不能出爾反爾。在古代人們非常看中誠意,甚至還把他當做君子的評判標準,這足矣證明這句話在當時的分量。然而在科技發達經濟騰飛的新時代我們反而忽視了它的重要性。近年來也出現了的誠意問題屢見不鮮,如長春長生的毒疫苗事件、汽車漏油事件等等。這些問題都在說明當今的出廠商只是單方面注重經濟效益,反而忽略了從古至今一直延續下來的誠意文化。出現了許多奇奇怪怪的癌症和疑難雜症,人們的身體狀況也大大下降,以至於人們不再相信產品的質量,信任危機也就此種下了種子。正義永遠會戰勝邪惡,這是必然的結果。雖然有很多令人寒心的事件,但還是有像華爲一樣給我們在黑暗中帶來了一絲光明的生廠商。他們貫徹科技信息的具體表現。我們應該將誠意撿起而不是丟棄。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心靈美比外表更重要。正心是大學裏面的一個小部分,但卻是我們學習的一個大部分。現在的社會不缺顏值高的人,隨隨便便化一個妝也可以去遮住表面的缺點,可是心靈的醜陋卻不能輕易的去掩蓋。在這個新的世紀裏,明星、網紅中有一部分是依靠自己的顏值去賺錢,利用互聯網平臺去發展。這是社會發展的一個新趨勢。但有一些人依靠這個平臺隨意的'發表一些錯誤的觀念,把自己看的高高在上,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去評價別人,在公共場合辱罵他人等等。這些都讓他們屢試不爽。現在許多人的價值觀也開始扭曲,只是單純的看外表,不在乎心靈是否與他們外表成對比,只是一味的崇拜。我認爲一個人的內在修養不會因爲外表的缺點而被遮蓋住,反而會把外表變成它的唯一特性,更加吸引他人。

在一切道德品質之中,善良的本性在世界上是最需要的這是作家羅素寫的。我很喜歡這句話。《禮記·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鄭玄注:"止,猶自處也。"孔穎達疏:"在止於至善者,言大學之道,在止處於至善之行。"陳澔集說:"止者,必至於是而不遷之意。至善,則事理當然之極也。"現實中有許多做了好事最後都沒有好結果的案例,爲什麼?因爲他們追求至善,追求自我實現,追求至善的行爲無疑會滋養接受者的貪慾,引發旁觀者的不公:憑什麼他就那麼富有,既然他那麼富有貢獻一點是應該的吧……所以越是追求至善,效果上可能就越容易適得其反。“止於至善”,其實是一種提醒,提醒你剋制自己的善舉,幫助別人應該適可而止。

這篇文章讓我對很多的事情都有所改觀,也讓我學會了很多東西。不要把自己的觀念強加到別人的身上。你認爲的善良可能只是你個人的想法,要發現這個世界的美好。當你反覆讀《禮記·大學》,你可能會有不一樣的收穫,還可能會改變你的看法。這便是我從中得到的啓發。

《詩經》和《禮記》讀後感 篇35

《 禮記》是儒家經典之一,是秦漢以前各種禮儀的選集。西漢戴聖對秦, 漢以前各種禮儀論著加以輯錄、編纂而成,共49 篇。

禮運,《禮記》篇名,大約是戰國末年或秦漢之際儒家學者託名孔子答問的著作。

原文如下:昔者,仲尼與於蠟賓事畢,出遊於觀之上,喟然而嘆。仲尼之嘆,蓋嘆魯也。言偃在側,曰:君子何嘆?孔子曰:大道之行也,與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大道之行也,天下爲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爲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今大道既隱,天下爲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爲己;大人世及以身體,城郭溝池以爲固;禮義以爲紀——以正君臣,以篤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婦;以設制度,以立田裏;以賢勇知,以功爲己。故謀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湯、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選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謹於禮者也。以着其義,以考共信,着有過,刑仁,講讓,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衆以爲殃。是謂小康。

這篇是講儒家的理想大同世界,也講小康的情況。開頭孔子參加祭祀以後,走到宮闕上參觀,嘆息魯國祭禮的不完備。他的弟子言偃問他爲甚麼,孔子說:

大道實行的時候,天下是屬於大家的。那時候的官吏是:選拔賢良,委任有才能的人出來作事。個人修養是:講求信義,和睦相處。對於社會,不只是愛自己的父母兒子,也愛別人的父母兒子。社會是:老年人有養老的地方,壯年人有工作,幼年人有生長的地方,其它殘廢有病的人都有療養的設備。工作:男的有職業,女的.有家庭。生產貨物,不必爲己;盡力怍事,不必爲己。這樣一來,沒有陰謀,沒有強盜,小偷、亂徒、賊黨,連大門都不必關。這就是大同世界。

後來大道不實行了,天下變成了私有的。大家只愛自己的父母、兒子。貨物、力量只是爲自己。天子和諸侯把爵位傳給自己的子弟。建築內外城和護城河,作爲防備。以禮義來規範君臣、父子、兄弟、夫婦的關係。把功勞當作自己的。以禮來斷是非,賞罰人民。這是小康政治。

把二者聯繫起來,並加以對比,就可以看出來,人類在不同的時期、不同的環境中的一個變化過程。說不上來,這中間哪一方對錯,只是覺得當今的社會中所存在的不同層度的“問題”如能在這篇千載不衰的佳作中獲得一絲啓發,便足矣!

《詩經》和《禮記》讀後感 篇36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這是古典詩文《大學》裏的句子。所謂"大學",實質爲大學問,人世間最重要的學問。

原爲《禮記》中的一篇。相傳爲曾子作,近代許多學者認爲是秦漢之際儒家作品。全面總結了先秦儒家關於道德修養、道德作用及其與治國平天下的關係。南宋朱熹把它與《論語》、《孟子》、《中庸》合稱爲"四書",從此《大學》成爲儒家經典。朱熹把《大學》重新編排整理,分爲"經"一章,"傳"十章。認爲,"經一章蓋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傳十章,則曾子之意而門人記之也。"

《大學》的版本主要有兩個體系:一是經朱熹編排整理,劃分爲經、傳的《大學章句》本;一是按原有次序排列的古本,即《禮記》中的《大學》原文。以朱熹《大學章句》本,流傳最廣、影響最大,本篇就是採用的《大學章句》本。 "大學"是對"國小"而言,是說它不是講"詳訓詁,明句讀"的"國小",而是講治國安邦的"大學"."大學"是大人之學。

《大學》爲"初學入德之門也".經一章提出了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三條綱領,又提出了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個條目。八個條目是實現三條綱領的途徑。在八個條目中,修身是根本的一條,"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爲本".十章分別解釋明明德、新民、止於至善、本末、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明明德是指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新民是指讓人們革舊圖新。止於至善是指要達到最好的境界。本末是指做事要分清主次,抓住根本。格物、致知是指窮究事物的原理來獲得知識。誠意就是"勿自欺",不要"掩其不善而著其善".正心就是端正自己的心思。修身就是加強自身修養,提高自身素質。齊家就是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家族。治國、平天下是談治理國家的事。怎樣治理國家呢?首先要作表率;自己討厭的`,不加給別人;要得衆、慎得、生財、舉賢。"得衆則得國,失衆則失國";"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見賢能舉,舉而能先。

《大學》的的宗旨,在於彰明人類天賦的光明純瑩的心靈,光明正大的德行;在於以身作則,樹立榜樣 再通過禮樂教化,以啓迪人們的自覺,去除物慾,不斷更新自己的德行,而達到至善至美的最高境界。對大學的綱領有所體會,自然便會立定人生志向,以此爲生命的理想方向。確定了心中志向,便不會輕易爲外物所幹擾,就會至死不渝的去追求。不論面對何事何物,都能認真思考,由此得到至善之理,明白明明德和親民的關係如同根本和末梢的關係。"知止"是開端,"能得"是結果,對大學綱領有深切的認識和體會,自然距離大學之道的實現不遠。

人們常說,"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又常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兩者一樣,都被人用來表達自己所理解的君子之道。這種君子之道,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做起。

《大學》中"修齊治平"的順序與此並不相同。文章說: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順序不一樣,境界也就迥異:"修齊治平"是"四有"新人們的個人修行之道,"平治齊修"則是"古之聖王"的基本國策了。這種國策,用一句歌詞說,就是:"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明天".

可是很遺憾,偏偏有些人吝嗇於一點愛,有些人等着別人獻出愛,還有人名爲愛人,實爲害人。總之,不"誠其意"、"致其知"者,鑽營計較於片瓦只草、蠅頭小利者,衆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