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語文>

《任末好學》閱讀原文及答案範文

語文 閱讀(9.55K)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中,我們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閱讀答案,閱讀答案所涉及的內容可能只是某一知識體系中的一個或幾個知識點,或某一知識點中的一部分內容,在我們的學習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你知道什麼樣的閱讀答案纔是規範的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任末好學》閱讀原文及答案範文,歡迎大家分享。

《任末好學》閱讀原文及答案範文

任末好學

任末①年十四,負笈②從師。不懼險阻。每言:人若不學,則何以成?或③依林木之下,編茅爲庵④,削荊⑤爲筆,刻樹汁爲墨。夜則映星月而讀,暗則縛麻蒿⑥自照。觀書有會意處,題其衣裳,以記其事。門徒悅⑦其勤學,常以淨衣易⑧之。臨終誡曰:夫人好學,雖死猶存;不學者雖存,謂之行屍走肉耳!

注:①任末:人名。②笈:書箱。③或:有時。④庵:茅草小屋。⑤荊:灌木名。⑥麻蒿:植物名,點燃後可照明。⑦悅:敬佩、喜歡。⑧易:交換。

譯文:

任末十四歲,學習沒有固定的老師,揹着書箱不怕路途遙遠,危險困阻,常常說人如果不學習,那麼憑什麼成功呢。有時靠在林木下,編白茅爲小草屋,削荊製成筆,刻劃樹汁作爲墨。晚上就在星月下讀書,昏暗(的話)就綁麻蒿來自己照亮。看得符合心意,寫在他的衣服上,來記住這件事。一同求學的人十分喜歡他的勤學,更用乾淨的衣服交換他的髒衣服。不是聖人的話不看。快死時告誡說:人喜歡學習,即使死了也好像活着;不學的人,即便是活着,也是庸碌無能。

1、解釋文中劃線的詞。

①負笈從師

②暗則縛麻蒿自照

③門徒悅其勤學

④常以淨衣易之

2、用∕給下面句子劃出朗讀節奏。(劃出兩處)

常以淨衣易之

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①人若不學,則何以成

②夫人好學,雖死猶存;不學者雖存,謂之行屍走肉耳!

4、從文中找出一個成語,並解釋其意。

5、這篇短文給你什麼啓示?

任末好學閱讀答案:

1①背②捆綁③喜歡④交換

2、常∕以淨衣∕易之

3①人如果不學習,那麼憑什麼成功呢

②人喜歡學習,即使死了也好像活着;不學的人,即便是活着,也是庸碌無能。

4、行屍走肉:比喻不動腦筋,無所作爲,糊里糊塗過日子的人。

5、學習貴在勤奮。

【拓展】

創作背景

志怪小說集。又名《拾遺錄》《王子年拾遺記》。作者東晉王嘉,字子年,隴西安陽(今甘肅渭源)人。《晉書》第95卷有傳。今傳本大約經過南朝樑宗室蕭綺的整理。《拾遺記》共10卷。前9卷記自上古庖犧氏、神農氏至東晉各代的歷史異聞,其中關於古史的部分很多是荒唐怪誕的神話。

漢魏以下也有許多道聽途說的傳聞,尤其宣揚神仙方術,多誕謾無實,爲正史所不載。末1卷則記崑崙等8個仙山。 《拾遺記》的主要內容是雜錄和志怪。書中尤著重宣傳神仙方術,多荒誕不經。但其中某些幻想,如“貫月槎”﹑“淪波舟”等,表現出豐富的想象力。

文字綺麗,所敘之事類皆情節曲折,辭采可觀。後人多引爲故實。如第6卷記劉向校書於天祿閣,夜有老人燃藜授學;賈逵年5歲﹐隔籬聞鄰人讀書後遂能闇誦六經。這兩則傳說即很有名。現存最早的刻本是明嘉靖十三年(1534)世德堂翻宋本。另有《稗海》本,文字與世德堂本出入較大。今人齊治平有校注《拾遺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