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說課稿>

【推薦】說課稿合集九篇

說課稿 閱讀(2.08W)

作爲一名教師,時常需要編寫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麼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說課稿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推薦】說課稿合集九篇

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國小數學四年級 小數加減法這一教學內容,本課教材是在學生近期掌握了小數的意義和性質以及前面非常熟悉的整數加減法的基礎上安排學習的,是學生日常生活的需要和進一步學習、研究的需要,理解和掌握小數加減法的算理和算法是國小生基本的而且是必備的數學知識、技能與方法。這一教學內容與老教材相比,突出了計算不在是枯燥乏味,而是選擇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素材,作爲計算教學的背景。讓學生感到計算學習同樣是生動、有趣的,使學生在解答用小數計算的實際問題時,理解小數加減法的算理,掌握小數運算的基本方法。再說,小數加減法與整數加減法在算理上是相通的。對於小數加減法,學生有似曾相識的感覺。教材緊緊抓住學生的這一認知特點,有意不給出小數加減法的計算過程,不概括小數的加減法法則,而是刻意引導學生利用已掌握的整數加減法的舊知遷移到小數加減法這一新知中。使學生懂得應用舊知來學習新知是獲得知識的一條重要途徑。

二、說教學設想

小數加減法的教學立足於促進學生的發展,緊密聯繫生活實際創設情境,讓學生通過自己探索、合作交流獲得小數加減法的筆算方法。在教學設計上主要體現以下三點:

第一、緊密聯繫生活,創設問題情境。

藉助學生喜聞樂見的體育運動盛會奧運會設置情境,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情緒與興趣。讓學生提出20xx年雅典奧運會中女子10米跳臺雙人決賽中的問題,激發學生學習小數加減法的興趣。順理成章地引入小數加減法,使學生以最佳狀態進入解決問題的活動,主動探索小數加減法的筆算方法。在鞏固提高環節設置買體育用品的問題情境。體現數學來源於生活,服務於生活的基本理念。在這樣的背景下學習,學生更能體會出學習小數加減法計算的意義,感受數學的價值。

第二、教師大膽放手,學生自主探索

由於學生已有整數加減法計算的基礎,教學中充分利用這一知識經驗,由學生自己收集有用信息。提出問題,並解決問題。在這一系列學習活動中,教師不給學生任何提示,促使學生根據已有經驗去解決問題,嘗試小數加減法的豎式寫法,在探索中感悟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同時,通過師生、生生間的交流活動將初步的感悟上升到新的高度總結出小數加減法筆算的一般方法,進一步理解列豎式時小數點對齊的道理。

第三、重視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能力的培養。

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前提是,使學生逐漸形成不斷髮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良好習慣。教學時充分利用情境,爲學生提供各種素材和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空間。首先根據獎牌榜聯想數學問題,帶這問題觀看比賽,尋找其中隱含的數學信息,然後發現並提出數學問題,最後解決問題。因爲這些問題是學生提出的,所以學生想方設法解決問題的動力也就更大。

三、教學目標

(1)聯繫學生生活實際,創設情境。讓學生自主探索小數加減法的豎式寫法

(2)合作交流,總結小數加減法筆算的一般方法,理解小數點對齊的道理。

(3)能利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

(4)通過教學,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小數加減法筆算方法。教學難點:小數點對齊,也就是數位對齊的道理。

四、說教學程序

1、 創設情境、引入新知

師:我記得咱們班的同學都特別喜愛體育運動,而且老師知道我們班裏有幾名體育健於下星期一(5月14日)將參加平湖市的體育運動會,老師預祝他們取得可喜的成績。

那大家知道全世界最關注的體育運動會是什麼?(奧運會)20xx年第xx屆奧運會在雅典舉行,中國的體育健兒在賽場上奮力拼搏,創造了輝煌的成績。誰知道中國獲得了多少枚金牌?

(1)收集信息

(2)交流信息

(3)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隨學生的回答將提出的問題一一列舉在黑板上。(揭示課題)

2、 自主探索、探尋解決問題的方法

師:我們就選擇其中的一個問題進行解決。

(1)探索嘗試

(2)彙報交流

小數加法

師:說一說怎樣計算的。誰有補充?

(首先要把數位對齊,再從低位加起,滿十向前一位進一,得數的`小數點要豎式中的小數點對齊。計算結果小數末尾有0的要利用小數的基本性質進行化簡。誰還想說一說你們解決的小數加法?(進一步加深小數加法的筆算方法)

師:選擇一個小數減法的問題。有了前面學習的基礎,請學生直接說說是怎樣做的?其他學生可作適當補充。

(3)總結算法

師:在計算小數加減法時應該注意什麼呢?先把自己的想法說給同桌聽聽。

全班交流,師生共同總結。

(4)驗算

師:小數加減計算很容易出錯,你有什麼方法檢驗計算的結果?生說驗算的方法。

得出:小數加減法的驗算方法與整數加減法一樣。請驗算一下你剛纔的計算對嗎綜合應用

解決剩下的幾個問題。

三、 設置情境,練習實踐

亮亮是個非常愛運動的孩子?星期天爸爸帶亮到體育商場買東西。 一雙運動鞋38.5元,一根跳繩4.8元。

師:他們買了什麼?你還從圖中發現了什麼?你會解決這個問題嗎?列豎式算一算。爸爸付了50元,要找回多少錢呢?學生獨立做後,交流計算結果和方法。

師:亮亮又和爸爸逛到了球類區。你又有什麼發現?亮亮可能會怎樣買呢?需要付多少錢?同桌商量然後解決問題。

四、 課堂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穫?

小數是我們生活和學習不可缺少的夥伴。希望同學們平時多留心,多觀察,運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身邊的數學問題。

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1、說教學內容

我說課的內容是湖南美術出版社出版的一年級美術上冊第六課《奇妙的撕紙添畫》。撕紙添畫是綜合撕紙、聯想、粘貼、添畫的學習活動。既有手工工藝,又包含了繪畫技能,對於剛剛入學的國小生來說,不失爲一種較爲巧妙而有效的綜合能力的訓練。本課的學習任務是通過撕紙及找出撕下的碎紙片的各種形狀來激活學生聯想,通過添畫來完成學生聯想的表達,而形的聯想是關鍵,它上承隨意撕紙的結果,下啓添畫成形的效果。撕紙時要讓學生隨意而不受約束;形的聯想要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將碎紙片當成各種不同媒材來看;添畫時要根據撕出紙片的隨意性可簡可繁,線條不必畫得很規範,這就大大降低了完成聯想表達的難度,且能使作業更且繪畫的生動性。本課的有效學習將爲今後學習各種想象畫打下良好的基礎。

2、說教學目標

《美術課程標準》的總目標指出學生以個人或集體合作的方式參與各種美術活動,嘗試各種工具、材料和製作過程,學習美術欣賞和評述的方法,豐富視覺、觸覺和審美經驗,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獲得對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瞭解基本美術語言的表達方式和方法,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環境與生活。在美術學習過程中,激發創造精神,發展美術實踐能力,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陶冶高尚的`審美情操,完善人格。根據課標的要求,結合本課的教學內容和一年級學生的情況。我制訂以下的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方面:能關注生活中身邊的人和物,用特有的形象進行再現;能關注撕出的色彩和形狀,積極進行思考和交流。

過程、方法方面:能大膽隨意撕紙,有意圖地用線添畫,表現出綜合運用能力和求異思維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培養學生熱愛生活,樂於觀察身邊的人和物的情感,積極和同學交流,克服畏難情緒,大膽想象。

3、說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大膽隨意撕紙、積極的就形聯想、有意圖的用線添畫。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就撕出的紙片進行思考和交流,大膽聯想。

4、說教學課時按排,教具準備

本課的課時安排爲一個課時

教具準備:課件、小紙片、一些撕紙添畫作品、水彩筆等

二、說教學方法

爲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根據美術課標在教學過程中,應特別注重以學生爲主體的教學方法的研究和探索,針對一年級學生活潑好動,想象力豐富,好勝心強但注意力不集中等特點,我採取以下教學方法:

1、情境激趣法

美術課標指出“興趣是學習美術的基本動力之一。應充分發揮美術教學特有的魅力,使課程內容與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的情意和認知特徵相適應,以活潑多樣的課程內容呈現形式和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使這種興趣轉化成持久的情感態度。”所以導入新課時,我藉助多媒體,設置了一個“雲朵變成形象”的環節,天空飄蕩的雲朵一會兒變成小動物,一會兒變成人物,一會兒又變成了汽車……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聯想思路。

2、觀察法

生活是藝術的源泉,沒有對現實生活的觀察,也就不可能有效的進行美術教學。在引導學生撕紙的環節,引導學生觀察個別學生不同的隨意撕紙的方式,認知撕紙的多種方法。還有在引導學生就形聯想的環節,要學生轉動撕下來的小紙片,從不同的角度認真觀察,根據色彩和形狀再進行聯想。

3、演示法

在美術教學中特別是手工製作中,適當的演示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總會根據教學情況和一些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小結性的示範和個別示範。

4、小組合作交流法

在全體學生參與隨意撕紙活動後,讓學生分小組以碎紙片的形色聯想爲話題進行交流,學生充分討論,自由發現,說出自己的聯想。

三、說教學過程

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本課的教學內容,將本課安排爲一個課時,我現在就說說整個教學程序。記得著名的教育學家陶行知說過“我認爲好的顯示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特別注重學生學習的主體性。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探求知識、發展思維的巨大動力,也是培養學生主動參與意識的有效途徑”。如果學生沒有興趣,被動地學習,不僅動手參與能力得不到培養,而且直接影響教育效果。爲了更好的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所以導入新課時,我藉助多媒體,設置了一個“雲朵變成形象”的環節,天空飄蕩的雲朵一會兒變成小動物,一會兒變成人物,一會兒又變成了汽車……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聯想思路。這時教師再展示幾幅事先準備好的根據剛纔的“雲朵變成形象”而設計的撕紙添畫,這時教師再提示學生在平時撕過紙嗎?有沒有嘗試過根據小紙片進行聯想添畫,這時導入新課。

(二)、引導學生進行隨意撕紙活動

教師提示學生在平時撕過紙嗎?注意過是怎樣撕紙的嗎?請幾個學生上臺來隨意撕紙,引導學生觀察個別學生不同的隨意撕紙方式,再演示完善多種撕紙方式,激勵學生大膽隨意撕紙;學生依經驗隨意撕紙,認知撕紙的多種方式,全體學生參與隨意撕紙的活動。在這個撕紙環節要讓學生隨意而不受約束。

(三)、引導學生根據撕下的碎紙片進行聯想漫談的活動

以碎紙片的形色聯想爲話題,進行聯想漫談活動的環節是本課的難點。所以在這個環節我是這樣安排的。

1、教師出示經過挑選的的小紙片,在展示儀上隨意轉動,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觀察,引導學生就形聯想,一塊紙片會有很多種答案,提示學生在聯想時還可將紙片有意再撕,鼓勵學生求異思維的發揮。

2、學生進行小組討論,交換剛纔有意再撕的小紙片,自由發現,再相互交流,說出自己不同的聯想。

3、當全班同學的思維都活躍起來後,及時引導個別學生當衆在教師準備的紙片形狀上添畫表達自己的聯想,將學習活動過渡到粘貼、添畫的學習環節。

(四)、師生探討添畫成形的方法

教師根據剛纔學生的添畫,師生共同探討添畫成形的方法;教師適當示範,說明根據聯想、粘貼好紙片,在形狀上添畫成形的方法。提示添畫能使形象更加完整,使一些畏難的學生明瞭添畫該從何入手,從而大膽添畫,提高組織線條表現形象的能力。

(五)提出作業要求;學生進行課堂作業

1、作業要求:根據撕下來的幾張紙片,轉換不同方向,看看像什麼,粘貼在底紙上,添畫成幾個人或物,組合成一幅有趣的畫,再說說自己的添畫意圖。

2、學生進行課堂作業,教師適當指導。應允許學生有不同的撕紙添畫的方法,在保護兒童富有個性的思維的基礎上,鼓勵、啓發和提示膽小的兒童,幫助他們克服畏難的情緒。

(六)、展評作業

1、自評:教師引導學生表達自己是如何聯想、如何形象再現的意圖。

2、互評:選出自己喜歡的作品,說說爲什麼。

3、教師小結性評價:展示評議一些有代表性的學生作品。

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動物吃什麼》是省編教材大班上冊主題五:有趣的動物中的活動內容。本活動是在瞭解了動物的外形之後,繼續鼓勵幼兒積極參與觀察動物,瞭解動物的生活習性,激發幼兒探索動物食物奧祕的興趣。培養幼兒熱愛小動物的情感。

選取《動物吃什麼》作爲活動素材是因爲:

(1)。幼兒對動物有着濃厚的興趣。孩子是非常喜歡小動物的,他們眼中的動物是他們的好朋友。能和他們一起分享自己的喜怒哀樂。興趣是幼兒主動參與活動的重要因素。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從幼兒興趣出發選擇內容易激發幼兒興趣。

(2)。幼兒的知識水平。進入大班,幼兒對一些動物吃什麼有了一定的認識,但動物種類繁多,他們瞭解還很膚淺,而對草食,肉食,雜食知道的應該更少。《綱要》中說:教育內容的選擇即符合幼兒的現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戰性。即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經驗和視野。

(3)。靈活性強。本活動不受時間、季節的限制。執教者可以有足夠的空間去準備。有足夠的空間收集活動中所需要的材料,只要本活動留着,什麼時候都可以執教。

我確定本活動目標爲:

1。激發幼兒探索動物食物奧祕的興趣

2。引導幼兒瞭解不同動物喜歡吃不同的食物

3。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從幼兒興趣出發,選擇本活動就是爲達到目標1、2,這也是教材提出的目標要求。爲什麼我又加上了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這一目標呢?因爲我有時感覺到雖然實施素質教育了,也啓發了,也探索了,然而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卻沒有同步發展。半句話,一個字,一個詞的說,我覺得利用本次活動在充分完成目標1、2的基礎上還有很大空間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例如動物小狗,開始小狗來動物園了——我想給小狗送骨頭——我的好朋友是小狗,它喜歡吃骨頭——我的好朋友是小狗,我把它放在3號桌上,因爲它喜歡吃骨頭。《綱要》中要求:創造一個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或其他人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興趣,學習使用適當的禮貌的語言交往,本活動就爲幼兒提供了語言交往的平臺。

爲了更好地完成活動目標,我確定了本次活動的重點和難點。

重點:培養幼兒探索動物食物奧祕的興趣。

難點:不同的動物喜歡吃不同的食物。

爲了突破重點、分散難點,我做了如下準備。

1。動物卡片。20多種動物卡片。

青草、竹子、桃子、骨頭、玉米等圖片

2。動物聚餐餐桌圖三幅

二、說教法

1。情境教學法。

本活動把幼兒帶入動物園參觀動物爲情景,瞭解不同的動物喜歡吃不同的食物,提高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2。討論法。

討論法是教師與幼兒圍繞某個問題進行思維碰撞或思維發散,本活動中討論的內容是由教師發起的,動物園還有許多動物,它們喜歡吃什麼呢?這樣運用已有的經驗,聯繫實際,發揮想象。對於吃雜食的動物也逐漸認識起來。

3。示範法。

即有教師通過自己的語言。爲幼兒提供具體模仿的範例。也有能力強的幼兒爲其它幼兒提供的範例。幼兒與幼兒之間的互相學習,效果會更好。

當然教學中還靈活運用了其它教學法:如:提問法、觀察法、操作法等,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開通了幼兒多種感知通道。這也正象心理學告訴我們:個體在認識過程中,開放的感知通道越多,個體認識對象的體驗也就越細緻,越豐富,理解也就越全面,越深刻。

三、說學法。

淺顯的謎語,逼真的動物叫聲,引發了幼兒學習的興趣,同時培養了幼兒聽的習慣和說的習慣。活動情景的設計把幼兒帶入一個動物世界。他們迫不及待的去喂小動物,精練的提問:你想給誰送什麼?你的好朋友是誰,它喜歡吃什麼?在這樣有梯度的提問中,幼兒的語言越來越豐富,語言表達的內容呈螺旋上升,表達能力自然提高。聽的習慣、說的習慣也在培養。小動物坐位置更是提高了幼兒的分類能力。幼兒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即得到樂趣,又活躍了思維,即培養了興趣,又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

四、說過程。

《動物吃什麼》是一個綜合活動。包含語言領域、科學領域和藝術領域。其基本目的是通過不同的動物喜歡吃不同的食物,激發幼兒的探索興趣。我採用環環相扣的'組織形式,活動流程爲:設置懸念、激發興趣——找朋友感知發現——組織討論。擴散思維——動物分類。提升經驗——活動延伸,擴展視野。

1。設置懸念,引起興趣。

俗話說:良好的開頭是成功一半。動物園又來了新朋友。誰來動物園了?緊緊吸引了幼兒,通過聽聲音,看動作,猜謎語把動物們引出來,一下子就把幼兒帶到了動物世界,激起他們的興趣。

2。找朋友,感知發現。

(1)。飼養員叔叔給動物準備了好多吃的,它們是什麼?

教師逐一出示食物圖片,鼓勵幼兒說出這是什麼。

(2)。你給誰送什麼?

幼兒說出給誰送什麼,並動手操作。然後扮演動物的老師說謝謝小朋友。送給我……引導幼兒說出不用謝。這裏的師幼互動,即爲下面的語言訓練提供了示範,也調動了幼兒的已有經驗。同時也爲下面幼兒之間的互動打下了基礎。

(3)。你的朋友是誰,它喜歡吃什麼?

部分能力差的幼兒,有了前面的語言示範,也能試着說出來。這裏注意了因材施教和麪向全體。

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通過師幼之間、幼兒之間的互動,幼兒即瞭解動物吃什麼又發展了語言。

3。組織討論,擴散思維。

動物的種類繁多,前面幾種只是代表。經過幼兒討論想象,會說出更多的動物,能激發幼兒探索動物食物奧祕的興趣,使本活動重點得到突破。還有許多小動物它們是誰呢?它又吃什麼呢?當老師問討論結果時,要有意識的引導幼兒有些動物只吃草,有些動物只吃肉,這樣就爲下一步動物分類打下基礎。

4。動物分類,提升經驗。

如果簡單的讓小朋友給動物分類,即生硬、又不易引起幼兒的興趣。於是我設計了動物聯歡、共進午餐的場景。你的朋友是誰?它應該在幾號餐桌上,爲什麼?爲了減少盲目性,每號餐桌上先送上兩個小動物。老師簡單總結,幼兒再根據自己的經驗放置其它小動物。每位幼兒都非常興奮和愉快。興奮和愉快是幼兒活動的最佳背景。在這個過程中,每位幼兒都敢說,敢做,都有參與活動的機會,積極性比較高。在這裏把零碎的知識進行加工整理,認識了許多動物,瞭解到不同的動物喜歡吃不同的食物,落實化解了難點。

5。活動延伸,擴展視野。

動物範圍的廣大,讓探索沒有止境。如果就此結束。剛激起的興趣也持續不了多久。本活動的生成、延伸也是一定的了。動物不同,喜歡吃的食物也不同。請小朋友注意收集有關動物的資料和圖片,帶到幼兒園來,大家互相交流。

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談禮貌》是蘇教版國小語文第十冊第五單元中的一篇說理性的文章。文章告訴我們:禮貌待人,使用禮貌語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與人交往的時候,以禮待人,恰當地使用禮貌語言,能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更加和諧,社會生活更加美好。全文共有5個自然段,可以分爲三段。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作者由古訓引出:禮貌待人,使用禮貌語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第二段(第二至四自然段),文章列舉了正反三個事例來說明禮貌待人,使用禮貌語言的好處。第三段(第五自然段),說明學會禮貌待人,恰當使用禮貌語言的重大意義。

第五單元共有四篇課文。這些課文都是寫人的文章。寫人的文章一般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心理描寫,表現人物的性格特徵、思想情操等。學習《談禮貌》這一課時,課前佈置學生預習課文,學生按照老師佈置的先整體到部分的預習步驟進行預習。整體預習即學生根據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把課文讀正確、流利,提出疑難問題。部分預習即教師給予預習內容。①說說常用的禮貌用語有哪些?②爲什麼以“談禮貌”爲題。③課文講了幾個小故事,這些故事說明了什麼道理?④畫出全文的中心句。課堂上,讓學生把預習中的收穫與疑難問題進行交流。這樣即整體感知了課文,又爲理解課文內容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培養學生自學能力。最後,通過讀課文,讓學生懂得禮貌待人,使用禮貌語言能使人和人間的關係更加和諧、社會更美好。課後佈置作業,讓學生蒐集生活中禮貌待人的事例,讓學生從小養成禮貌待人,使用禮貌語言的習慣,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

二、教學目標

《新大綱》對高年級閱讀教學提出的要求是:“不應以教師 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把讀的主權還給學生,保證學生有足夠的時間進行思考和讀書。”根據這些要求,結合教材內容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本節課我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劃出文章的中心句。

3、懂得禮貌待人,使用禮貌語言能使人和人之間的關係更加美好。

教學重、難點:

通過理解課文,讓學生懂得從小養成以禮待人,使用禮貌語言的習慣。

這一重難點的確定是根據教材編寫特點決定的,目的是通過學生自主學習,積極參與、質疑問難,引導學生讀懂課文,在課堂上讓學生充分地讀,分角色朗讀、齊讀、個別讀等。在讀中感情,禮貌待人能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更加和諧,社會生活更加美好。從而養成從國小會以禮待人,使用禮貌語言的習慣。

三、說學情

作爲五年級的學生,他們在幾年的語文學習中,已習慣懂得按一定的預習方法預習課文。學生預習了課文,對課文內容有了初步的瞭解。這樣,課堂上學生學得輕鬆,教師教得輕鬆。

四、說教法學法

《談禮貌》是一篇寫人的文章,文章通過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心理描寫,體會使用禮貌語言使人和人之間的關係更加和諧,社會更加美好。教學中,我採用“設疑問難”、“圈畫批註”、“感情朗讀”、“分角色朗讀”、“演示”等教學方法。這樣既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又讓學生動口、動手、動腦,有效地訓練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

五、說教學程序

本課我將三課時授完

第一課時,檢查學生預習情況,學會本課生字詞,劃分段落,寫出段意,整體感知課文,提出不懂的地方。

第二課時,進一步學習課文內容,抓住重點,突破難點。

第三課時,課外延伸,進行口語交際。

現在,我要說的是第二課時教學。

(一)前提測評

前提測評是爲學生的新舊知識的學習牽線搭橋,是調整學生心理狀態,激發學習動機,樹立學習信心的。所以,我設計了兩個問題:

1、通過前節課的學習,誰來說說你上節課讀懂了什麼?

2、作者是怎樣跟我們談禮貌的?文中寫了幾個小故事?爲什麼要用這些小故事來跟我們談禮貌?

(二)導學達標

1、讀書指導法

我讓學生瀏覽課文,說說課文講了幾個小故事,概括故事的小標題。

2、精讀故事一:問路

我先讓學生分角色朗讀這個故事,師生評價。然後幻燈出示以下思考題:

(1)岳飛和牛皋的性格特點是什麼?

(2)如果你是那位老爺爺,你會怎麼想?

(3)怎樣讀這個故事?誰來試一試,並佩上動作來讀讀?

(4)兩個人同樣問路,爲什麼牛皋受到責罵?而岳飛卻得到耐心的指點呢?讀了這個故事,你懂得了什麼道理?

這一問題的設計,引起學生探討問題的慾望,帶着問題去讀去想,突出了“一邊讀,一邊想”這一重點。我再抓住重難點的地方進行點拔。如:描寫人物,一般抓住人物的什麼來寫?(外貌、語言、動作、神態、心理),學生很快就懂得這一段作者主要抓住人物的動作、語言描寫,體現人物的性格特點。最後我再一次讓學生分角色朗讀,明白故事道理。

這樣,使學生的眼、耳、口、手、腦全方位受到訓練,突破了這一故事的重難點,提高了閱讀能力。

3、讓學生小結學習方法:讀故事——明道理——悟寫法。

4、按照以上的學習方法學習課文3、4自然段。要求學生留下讀書筆記,設計板書。

這一環節的設計,是把學習的主權還給學生,把課堂還給學生。教師只能充當組織者和引導者。

5、感情朗讀第五自然段,劃出中心句。

齊讀——個別讀——再齊讀——然後背誦

學生在讀中明白了道理,重視讀書,熟讀成誦,有利於發展學生的記憶力,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規範學生的語言。

6、看板書,總結全文

(三)作業(幻燈出示,讓學生說說)

1、這篇課文講了 個小故事,證明了談禮貌的好處,像這樣講故事明道理的文章叫 。

2、說說句子的意思,再抄寫。

(1)君子不失色於人,不失口於人。

(2)禮到人心暖,無禮討人嫌。

3、口語交際。

小明到商店買鋼筆,可是不認識去商店的路,於是,他去問路邊的交警叔叔,他說 。

這一作業的設計,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

《談禮貌》說課稿

《談禮貌》是一篇蘊涵着中華傳統禮儀文化的說理性文章,無論是解讀它還是教學,都要依照文體進行。大凡說理性文章,解讀多從結構和語言入手。這篇課文第一節作者先引用傳統的古訓自然引出觀點、然後例舉了古人、普通人以及偉人以禮待人的典型事例,說明禮貌待人的好處,最後對所談禮貌問題進行總結。層次非常清晰,這恰符合人對事物的認識,符合人的認識規律:提出觀點尋找事例加以說明,最後得出結論。

“認識中華傳統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是《語文課程標準》總目標之一。爲此根據《課標》的總目標,結合教材結構和寫作特色,(我制定以下教學目標:1、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中有悟,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明白課文所講述的道理,從而受到傳統文化思想薰陶。2、初步感知說理性文章的表達方法,嘗試從生活中選擇事例,並結合事例說說禮貌待人的好處。明白課文所講述的道理,幫助學生養成使用禮貌語言的習慣作爲本課教學重點,初步感知說理性文章的表達方法,作爲本課的難點。

在選用教學方法時,我採用了合作探究、以讀代講、讀中悟理、抓關鍵詞語感受人物形象等教學方法,讓學生緊緊抓住人物的態度、語言、動作等方面的描寫,結合課文中的具體事例和學生的生活經驗,培養學生理解語言文字的能力,口頭表達的能力,感悟作者用詞造句準確、論證道理思路的清晰,同時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說理性文章的'語言有一個顯著的特點,是準確、恰當,不拖泥帶水。這篇課文也是如此。不過這篇課文的語言在擁有以上特點的同時,還鮮活、生動、有趣,讀來感到親切動人,如在眼前。爲此我設計了這樣的教學環節,第一步,直接切入,在複習導入基礎上,直接引出本課的主旨“去領悟如何禮貌待人,如何使用禮貌語言,禮貌待人有什麼好處?”第二步,精讀故事,感悟禮貌,首先在老師的帶領下學習第一個故事“問路”, 用一張表格幫助學生將故事的經過與結果羅列,並通過關鍵詞句的品讀感受人物的不同性格特點。通過轉換角色的情境想象使同學們明白了“禮到人心暖,無禮討人嫌”的道理,感受禮貌待人的好處。接着,遷移運用學習第二自然段的方法,自讀自悟第二、三個故事“乘車”、和“理髮”。其中相機引導學生也試着用禮貌的語言爲前階段班級中出現的一起糾紛出招,爲他們排憂解難,最後再次品讀三個故事分別得出的結論,深刻感受禮貌待人的好處,在潛移默化中使學生進行受到思想教育。第三步,迴歸中心,明白道理,在充分感受了禮貌待人的好處後,指導學生理解整篇文章要告訴我們的道理。第四步,小結課文的寫作手法,主要是引導學生感知總分總的構段方式,從不同側面不同角度選取典型事例的表達方法,先講故事,後說道理的說理方式,並指名交流在我們身邊發生的講禮貌的小事,或課前蒐集的古今中外名人講禮貌的故事。第五步,跨古躍今,交流禮貌,昇華情感。先交流課前蒐集的古今中外對禮貌的經典談論,然後創設情境,寫出心中對於禮貌的精妙語言。在交流與誦讀中昇華學生的情感。最後在一首《咱們從小講禮貌》的歌曲中結束課文。

第一次選擇這樣的說理性課文來上,這對於我來說是一個嘗試,是一次鍛鍊提高的機會,老實說我也覺得和我的個性和以往的風格不大相符,所以肯定有許多不足之處,懇請大家多批評指正,提出寶貴的建議。

說課稿 篇5

一、教學目標

教材分析

《花未眠》是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中語文教材第一冊第二單元第四篇課文,高一注重培養學生理解文章的能力,本單元設計的目的是通過閱讀現當代散文,學會在總體把握散文思想內容和藝術的基礎上,感受散文中的自我,品味散文的語言。學會整體把握文章思想內容,學會體會散文語言的美感。《花未眠》是本單元最後一篇課文,文章以未眠的海棠花很美寫起,從三個方面闡述對美的理解:發現美,感悟美,體驗美。從而得出三個結論:自然美是無限的,人感受美是有限的;美是邂逅所得,親近所得;自然美與藝術美相互融合,相得益彰。由於本文是哲理散文,加上學生對藝術欣賞的能力尚待形成,因此內容理解較難。如何把握難理解的文章深入淺出地講解好,使學生能較好的理解體會是教學設計的關鍵所在。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注重語文應用,審美與探究能力的培養,並結合本課特點,特確定以下目標:

教學目標

德育目標:讓學生建立能從現實生活中發現美,感受美,學會創造美的意識。

知識目標:理解本文主旨:關於美與審美的問題以及作者崇尚自然美的表述。

能力目標:體味作者以自身感受起筆,以小見大,深入淺出的寫法;品味本文格調高雅,韻味深長的語言風格,逐步提高鑑賞能力。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理解本文的主旨。

鑑賞本文的語言,深刻體會重要語句的內蘊。

教學難點

理解本文思路,理解文中引用諸多例子的意圖。

理解文中雋永含蓄的語句的含義。

二、課時安排及教法,學法

(一)教學時數:1課時

(二)說教法:誦讀法,討論法。

本文教學重點是理解主旨和鑑賞語言,因此教學中讓學生整體把握文章是關鍵。運用前幾篇課文所學的提要勾玄的方法,學會勾畫圈點重要的句子,抓住關鍵句子理解主旨。採用重點段落重點閱讀的方法進行,讓學生能儘快地抓住關鍵,同時也採用問題激趣討論法,使學生能自主地探討問題。

(三)說學法:自學爲主,自主合作探討問題。

本課是自瀆課文,學生以自學爲主,課前讓學生利用參考書,瞭解作者作品等相關知識和背景;另外,本課內容較難理解,特別是有些哲理性較強,隱含作者深切感受的語句,如:"它盛放,含有一種哀傷的美"等,理解較困難,因此,課堂上要激發學生的探討興趣,讓學生自由討論,發表意見,自主合作地探討問題。

三、教學設計程序

教學根據"感受――理解――應用"的閱讀規律,從學生的感受入手,抓住主要內容,按照"歸類"的思維路徑,組織教學活動。整個程序分爲四步進行,具體是:

(一)導入

同學們,當你半夜醒來,發現家裏的夜來香或是曇花在靜悄悄地開了時,你會有什麼感覺

——驚異,高興,喜出望外,沒什麼感覺……

看來同學們都有自己獨特的感受,無獨有偶,57年前,一束未眠的海棠花激起了一位日本作家對美的無限感慨,這位作家就是1968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川端康成。那麼今天就讓我們一同走進這位文學大師,走進他的作品《花未眠》,去一同領悟他所創作的美的世界。(板書課題:花未眠-----川端康成)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從現實生活入手,引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從而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興趣並融入其中,能更好地體會作者感情。

(二)簡介作者

關於作者川端康成,讓學生藉助課文註釋①瞭解一下,知道他是日本的小說家,散文家,代表作三部曲是《雪國》,《千隻鶴》,《古都》,他是繼泰戈爾後第二個獲諾貝爾文學獎的東方作家。在文學領域中,他是美的追尋者,更是美的獲得者和傳播者。

本單元四篇散文,前三篇都是中國現當代作家,這篇課文作者是日本作家,學生可能知之甚少,適當介紹一下,擴生閱讀面的同時利於課文的學習。

(三)整體感知課文

1、讓學生用5分鐘的時間自讀課文,在閱讀的過程中,思考以下兩個問題:

①說說這篇文章,你感受最深的是什麼(預想:難句多,不好懂,看不明白,不知道想表達什麼……)

②如果讓你從文中摘錄一句你最欣賞的文句,你會摘錄哪句,並說說理由。

2、學生談初讀印象。

無論對否,教師都給予肯定,重在引導,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設計此環節是爲了讓學生整體把握課文,符合認知的規律。

(四)精讀課文,理清思路,領悟內涵。完成這階段的學習,主要方法是教師設疑,學生自學,誦讀,討論,共分8點進行:

1、跳讀1,2段,引導學生把握幾個問題:

(1)一開篇作者就說"我常常不可思議地思考一些微不足道的問題"說明作者是個怎樣的人(細膩敏感,善於思考)

(2)凌晨四點醒來的作者發現了什麼(發現海棠花未眠)

(3)發現了海棠花未眠這件小事,我的反應又是怎樣的爲什麼會有這樣的反應

(大吃一驚因爲"花在夜間是不眠的,這是衆所周知的事,我纔剛明白,而且凌晨四點看海棠花,覺得它更美"。)

板書:發現美―――海棠花未眠

2、指導學生研讀3,4,5段,設疑討論

由這件微不足道的事,作者思考到了什麼或者說有什麼新發現嗎作者的實際感受是什麼

讓學生從文本找出關鍵語句,得出三個結論:

(1)自然的美是無限的,人感受到的美卻是有限的。

(2)人感受美的能力是有限的,它既不是與時代同步前進,也不是伴隨年齡而增長的。(3)光憑頭腦想象是困難的,美是邂逅所得,是親近所得,這是需要反覆陶冶的。

感受美的能力:自然的美是無限的,人感受到的美卻是有限的

板書:感悟美

獲得美的方法:邂逅,親近,反覆陶冶(發現花未眠,嵐山的美)

讓學生帶着問題閱讀,有的放矢,按圖索驥,爲學生創設自主學習的情境,變被動爲主動。

發展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從整體上把握文本內容,理清思路,概括要點。

研讀6——11段,方法:討論法,誦讀法。

讓學生找出這幾段所舉的例子,討論作者舉這些例子的意圖是什麼

歸納板書:

畫中花女人的手勒達像宗達畫狗茶碗,畫藝術品(藝術美)

真的花各種手勢女人肌膚我家小狗天空自然物(自然美)

從藝術美中可以領略到自然美

體驗美自然美是藝術美的原型

自然美與藝術美彼此融合,相得益彰

通過重點語段賞析,抓住關鍵句概括段落大意,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3、難句解讀

讓學生提問,有哪些難理解的句子,先問問學生是怎樣想的,再適時補充,學生沒有問到的難句又是重要句子的,再另行提出講解。(結合課後題二)

如:

(1)它盛放,含有一種哀傷的美。

(2)如果說,一朵花很美,那麼我有時就會不由自主地自語道:要活下去!

(3)只要有點進步,那就是進一步接近死亡。

(4)一朵花也是好的。

(5)繁二郎的畫,長次郎的茶碗和真正黃昏的天空,三者在我心中相互呼應,顯得更美了。

難句的解讀,是爲了引導學生更深入地理解文章主旨,也是培養其鑑賞能力的要求所在,由淺入深的教學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思維規律和讀文規律。讓學生先自己感悟,自行摸索,歸納,老師在此基礎上

從中點撥,引導,加強,鞏固,從而加深學生的理解和記憶。

4、歸納總結

結合板書,通過板書來梳理思路,歸納知識:

(1)文章抓住一個"美",分別從三個方面闡述:發現美(海棠花未眠);感悟美(感受美的能力,獲得美的途徑);體驗美(自然美與藝術美的相互融合,相得益彰),從花未眠的這種自然現象出發,思考了關於審美的問題,也學到了許多哲理。

(2)學習本文我們要掌握幾種寫作手法:①以小見大;②首尾呼應;③深入淺出

課後總結,明確思路,加深理解。

5、拓展延伸

今天這堂課我們從川端康成的作品中學到了許多哲理。美是無處不在的,用作者的`話說就是要"發現存在的美,感受已經發現的美,創造有所感受的美。"

那同學們,你們在生活中曾邂逅了哪些美呢大家可以暢所欲言。

(讓學生聯繫實際介紹自己所發現的生活中的美的例子,談談自己學習本文的感受。這一個環節主要學生可能一下子想不起來,教師也可以就校園裏某些存在的美先談一談,學生就會有所啓發的)

羅丹說得好啊,"生活中並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從今天起,讓我們盡情擁抱生活,用心感受生活吧!

課外延伸拓展,激發學生思維想像發展的空間,聯繫現實生活,由文本到現實生活,深化培養學生建立起從現實生活中去發現美,感受美,學會創造美的意識。

6、佈置作業:完成課後練習一,二題。

根據學習的記憶規律對所學知識做鞏固,進而內化爲自己的東西。

以上各環節的設計,遵循了學生的認知規律,遵循了思維的規律,由分析到歸納,引導學生走進文本,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了訓練的主線,培養他們獨立讀書的能力。

這篇說課稿是關於《花未眠》的教學設想,整個教學過程體現了新課程標準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對話閱讀教學過程中,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和體驗以及教師的引導作用,是對錢夢龍先生的"三主四式語文導讀法"的合理應用,以教師爲主導,以學生爲主體,以訓練爲主線。《花未眠》是一篇哲理散文,抓住散文形散神不散的文體特色,注重線索貫穿,由整體感知,辯體析題到質疑深思,歸納總結,最後拓展遷移,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教師的宏觀指導作用,應該能收到預期較好的教學效果。

說課稿 篇6

第一課時 相互依賴,相互包含

一、學習目標:

瞭解公共利益是怎樣產生的;明確公共利益是個人利益實現的有力保障,實現公共利益是爲保障社會成員享有更廣泛的個人利益。

二、學習重難點:

正確認識公私利益之間既相互依賴、包含,既是本課時的教學重點,又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三:導入新課:

四、自主、合作探究:

1、播放長江水患的資料圖片,設計相關問題

(1)公共利益與個人利益的關係是怎樣的?

(2)怎樣理解公共利益和個人利益是相互依賴、相互包含的?

五、學以致用:

談談你是怎樣理解公共利益和個人利益是相互依賴、相互包含的?

六、質疑問難:

七、暢談收穫(整體建構):

通過本節課學習:我知道了

我以後會

八、當堂達標

(一)選擇題:

1、關於公共利益和個人利益的關係,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 )

A、公共利益是由個人的利益組成的 B、公共利益與個人利益總是發生矛盾和衝突的

C、公共利益的實現是個人利益實現的有力保障

D、公共利益具體地體現在每個人的實際利益之中

2、沒有脫離個人的抽象社會,也不存在超越個人利益的抽象社會的公共利益。公共利益和個人利益()

A、相互矛盾,無法共存 B、相互作用,相互鬥爭

C、相互依存,相互促進 D、相互矛盾,衝突不斷

3、作爲社會的一員,我們應該學會正確處理公共利益和個人利益的關係()

A、在優先保證個人利益的前提下,促進公共利益的充分實現

B、在優先保證公共利益的前提下,促進個人利益的充分實現

C、學會選擇,優先考慮個人的利益

D、學會選擇,完全照顧個人利益的正當性和合理性

九、作業佈置

解決《學習與檢測》的題目。

第二課時 矛盾和衝突 (仲宮中心中學 呂春霞)

一、學習目標:

掌握公私利益發生矛盾和衝突時的正確處理原則。能正確認識處理公共利益和個人利益之間的`關係。

二、學習重難點:

正確認識公私利益之間既相互依賴、包含,又有矛盾和衝突的辯證關係是本課的教學重點,而面對上述矛盾和衝突,如何作出正確選擇既是本課的教學重點,又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三:導入新課:

四、自主、合作探究:

1、多媒體展示三峽庫區移民、拆遷的相關圖片或典型視頻資料

(1)怎樣理解個人利益和公共利益會發生矛盾和衝突?

(2)當個人利益與公共利益發生矛盾和衝突時,我們應該如何做出正確選擇?爲什麼?

(3)爲什麼在維護公共利益時,也要重視保護公民的個人利益?

(4)青少年要怎樣正確處理個人利益與公共利益的關係?

五、學以致用:

“和平使者”引發官司

假如你是小法官,在本案的審理及法庭調解階段,你會用今天所學的哪些知識對原、被告雙方進行勸說和調解,以達到雙方當庭互相和解的最佳效果?

六、質疑問難:

七、暢談收穫(整體建構):

通過本節課學習:我知道了

我以後會

八、當堂達標

(一)選擇題:

1、當個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發生矛盾時,優先考慮公共利益,放棄或犧牲某些個人利益或羣體利益,從長遠來看

A、也只是最大限度地實現公共利益而已 B、是對個人利益的否定

C、無視個人利益的正當性與合理性 D、是對個人利益的最大保護

2、 關於公共利益和個人利益的關係,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 )

A、公共利益是由個人的利益組成的

B、公共利益與個人利益總是發生矛盾和衝突的

C、公共利益的實現是個人利益實現的有力保障

D、公共利益具體地體現在每個人的實際利益之中

3、作爲社會的一員,我們應該學會正確處理公共利益和個人利益的關係

A、在優先保證個人利益的前提下,促進公共利益的充分實現

B、在優先保證公共利益的前提下,促進個人利益的充分實現

C、學會選擇,優先考慮個人的利益

D、學會選擇,完全照顧個人利益的正當性和合理性

說課稿 篇7

一、說設計意圖

這是早期閱讀分級閱讀2繪本《邊界》的一個引入性活動。這是一個科學性的語言活動。雖然是中班的繪本,但邊界對於中班幼兒來說,是一個比較抽象且難理解的概念。所以我選擇了大班的幼兒參與這個活動。我們的生活中,邊界無處不在。人有邊界,動物也有邊界。於是,我設計了這一活動。

二、說活動目標

活動目標是教學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的作用。大班幼兒已具有較強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在此基礎上,我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繪本分析,制定了以下三個目標。

(一)、初步感受邊界的含義。

(二)、觀察、發現並瞭解一些動物的邊界,並試着自己動手設計邊界。

(三)、引起閱讀繪本《邊界》的興趣。

在活動中,我採用了情境法和提問法等教學方法,結合圖片引導幼兒觀察,以幼兒爲主體,讓幼兒瞭解一些動物的邊界,知道生活中處處都有邊界。這是本次活動的重點。學法有觀察發現法和體驗法,讓幼兒幫小動物設計邊界,這是本次活動的.難點。

三、說活動準備

爲了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激發他們探索的慾望,更好的服務於本次活動,我做了以下準備:

1、音樂2、狼頭飾一個,兔媽媽頭飾一個,積木達成的大圈。

3、課件4、印有不同動物的紙,水彩筆一人一盒。

5、大書一本。

四、說活動過程

圍繞目標,我把本次活動過程設計爲四個環節:

(一)、遊戲引出課題;

(二)、瞭解幾種動物的邊界;

(三)、幫小動物設計邊界;

(四)、引出繪本。

第一環節:遊戲引出《邊界》,並初步瞭解邊界的含義。

過渡語:我們遊戲裏那個大圈就是我們的邊界,很多動物都有自己的邊界,讓我們來看看吧。

第二環節:播放課件分別瞭解狼和園丁鳥的邊界。知道狼是用尿的氣味作爲邊界,園丁鳥是用樹枝做邊界。

第三環節:給小動物設計邊界。

1、邊界是動物用來告訴別人,這是我的地盤,你不能侵犯。如果你是一種小動物,你會用什麼來做邊界?

引導幼兒用:如果我是xxx,我會用xx來做邊界

2、幫小動物設計邊界。

說得真好,有很多小動物想請我們小朋友來幫它們設計邊界。

提出要求:設計的邊界要牢固,要特別,設計完要把水彩筆送回家。

3、介紹自己設計的邊界。

第四環節:引出繪本生活中有很多邊界,你們想知道你們給小動物設計的邊界對不對嗎?(出示書),這本書裏藏着更多有趣的邊界,這是一個叫王曉明叔叔寫的,書的名字就叫《邊界》。

你們想看嗎?想了解更多邊界的祕密嗎?想知道我們人的邊界嗎?那我們一塊到閱讀區去看吧!

說課稿 篇8

各位尊敬的專家:

大家好!我要講的課題是:《巧測物體高度》。

教學內容分析:

本節課是教學生利用“在同等條件下,物體高度和影子長度成正比例”這個規律解決問題的活動課。

學生情況分析:

學生已學過正反比例和用比例知識解決問題等相關知識基礎,還有一定的電腦操作能力。

教學目標:

1、通過探索物體高度和影子長度之間關係的活動,使學生理解在一定條件下物體高度與影子長度之間的正比例關係,學會用正比例的方法解決相應問題,培養學生收集、處理、分析數據信息的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信息意識、技能和素養。

2、讓學生經歷探索物體高度和影子長度之間的正比例關係的過程,從中掌握用正比例知識求出物體高度的方法。

3、通過測量、探索、應用等活動,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在生活中的巨大作用,進一步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創新精神。

教學重點:

理解在一定條件下物體高度和影子長度成正比例,掌握用正比例知識求物體高度的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物體高度和影子長度之間的正比例關係並能運用這種關係解決相關問題。

本課的`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我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用動畫形式把兩千多年前古希臘科學家泰勒斯巧測金字塔高度的故事活靈活現地展現給學生看,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爲學習本課打下良好基礎。

你看,這就是

二、分析討論、探求規律

我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優勢把生活中的教學資源經過濃縮、提煉呈現給學生,引導學生思考影子長度和什麼因素有關這個總問題,學生經過觀察、思考和討論,並通過對實際測量數據的計算比較得出結論。

三、利用規律,巧解難題

我引導學生用所發現的規律來解決實際問題,這是一道例題。

四、即學即用,鞏固所學

學生嘗試過用這個規律解決問題後,我設計四關的過關測試,由淺入深,鞏固學生對規律的理解和對解題方法的運用。

五、延伸知識,加深理解

我提供了四方面的背景資料,一是方法之間的聯繫,二是不同方法,三是介紹方法的原理,四是相關數學家的故事。學生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方面去瀏覽,這也體現了“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的新課程的理念。

接下來,我重點說說與傳統教學相比,在本課中運用信息技術後所體現的好處:

傳統教學中存在着一個根本的、突出的教學矛盾就是:教師只有一個,而知識水平各有不同、興趣愛好差異明顯、學習能力強弱懸殊的學生卻有幾十個。學生的學習基本上處於一種齊步走的狀態,從而導致所謂的“有的吃不飽,有的跟不上”的局面。

但通過信息技術的介入,可以使這種情況得到明顯改善。運用信息技術給教學實踐帶來的最大變化是1、極大拓展了教與學的廣度與深度、空間與時間,豐富了教與學的手段,提高了教與學的效率與效益。2、改變了傳統教學中教師關注面有限的問題,爲更好地照顧學生的個體差異提供了可行有效的解決方案。在本課中,通過電腦硬件和我設計的學習軟件,給學生創設了一個可以自主學習的平臺。具體體現在以下三點:

1、學習進程可回顧

在集體學習後,學生如果對某一部分自己感到理解得不好的,可以操作電腦回頭去看當時的環節,重新學一次,這在常規教學中是較難做到的。

2、每人都能得到個別輔導,自己掌握學習速度

在本課中,學生自己在電腦上做過關測試,做完電腦會給出評價,不會做的可以向電腦請教,電腦會給出提示,還有成績表記錄自己各題做的情況。這就相當於教師給每個學生都做了個別輔導,解決了教師關注面有限的問題。學生做題速度自定,不用等別人也不用追別人,使得學生的學習更自主、更符合個體實際。

3、自由選擇拓展知識,更好地促進個體發展

在本課的拓展環節,我設計了四方面的資料,學生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去閱讀,從而加深對新知識的理解,這都使得學習更貼近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更好地促進了每個學生的發展。

說課稿 篇9

一、教材地位作用與結構內容簡析

本節內容在本單元的地位:本課是《經濟生活》第一單元第二課第二框。本節內容是上承《影響價格的因素》下接《多彩的消費》的部分,因此,在本單元內容中,起着橋樑與紐帶的作用。

本節結構內容簡析:本節課在結構上有兩個目題:“價格變動對人們生活的影響”和“價格變動對生產經營的影響”,在第一個目題“對人們生活的影響”中要讓學生清楚:一般性的價格變動對商品需求量的影響;價格的變動對生活必須品與高檔耐用品的需求量影響是怎樣的;在互爲互補品與替代品的兩種商品中,一種商品的價格變動對另外一種商品的影響是怎麼樣的。在對第二目“對生產經營的影響”的學習中,要讓學生理解:價格變動對商品生產者經營者具體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在教學中力圖向學生闡明理解透價格變動的'影響不僅對一個企業的經營者有着非常大的作用,而且對於個人的生活、民族國家的發展也有着非常大的意義。

二、 教學目標

根據上述教材結構與內容分析,考慮到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心理特徵 ,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1基礎知識目標:替代品和互補品的含義;價格變動對生活必需品和高檔耐用品需求量的影響;價格變動對生產的影響。

2 能力目標:(1)運用價格與供求的曲線圖培養學生閱讀和獲取信息,並對信息進行有效整合的能力;(2)運用嘉祥縣20xx年---20xx年蒜薹價格的變動培養學生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要求學生調動和運用有關價格的知識,與案例的有關信息建立正確的聯繫,理解和分析問題。(3)結合三鹿集團破產倒閉的案例培養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4)結合學生日常生活實例,提高學生對經濟生活的認識,提高他們理解和參與日常經濟生活的能力。

3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通過學習本課尤其是價格變動對生產經營的影響,讓學生樹立競爭意識,瞭解優勝劣汰是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徵,只有不斷努力提高效率才能取得市場競爭的勝利。學習了這些理論,可以激發學生努力學習,以適應激烈的社會競爭。

三、 教學重點、難點、關鍵

依據課程標準以及我們所確定的教學目標,在吃透教材基礎上,我確立瞭如下的教學重點、難點:“價格變動對人們生活的影響”和“價格變動對生產經營的影響”確定爲本節課的重點;而“價格變動對生產經營的影響”既是本課的重點還是本課的難點,這裏要講清楚價格的變動究竟是怎麼樣來調節生產、導致商品生產者優勝劣汰以及生產適銷對路的高質量產品的。

四、 教法

政治是一門培養人的思維,發展人的思維的重要學科,因此,在教學中,不僅要使學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學生“知其所以然”,

本節課具體採用討論式,探究式教學,在總體上是以啓發式教學爲主要指導思想,通過啓發引導學生關注身邊的經濟現象,參與教師指導的教學活動,並提高透過現象認識事物的本質,有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能力。

五、 學法

我們常說:“現代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掌握學習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學中要特別重視學法的指導。

對於本課我認爲依然要發揮教師在教育教學中的主導作用但是要鼓勵學生學會自主學習。除了自主學習以外還要學會合作探究,

確定探究主題:①嘉祥縣服務行業的價格變動狀況及影響;

②嘉祥鎮五千畝反季節蔬菜的種植及效益狀況調查。

分組合作探究

得出探究結論

六、 課後作業的佈置

對於作業的佈置我認爲既要體現本節課的知識點還要顧及到不同層次的學生的特點,根據政治學科的特點我認爲最好是出一個材料而有多個設問。

我爲本節課出的作業是:汽車和汽油是互補商品,汽車價格的下降對汽油會有什麼影響?請你舉一互爲替代品的兩種商品的例子,並分析其中一中商品的價格上升,另外一中商品的需求量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