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說課稿>

三年級數學說課稿合集6篇

說課稿 閱讀(5.82K)

作爲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說課稿來輔助教學,說課稿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說課稿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三年級數學說課稿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年級數學說課稿合集6篇

三年級數學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統計和平均數”是國標本第六冊的內容。求平均數是分析數據的一種重要方法,在日常生活中,特別是在工農業生產中常要用到,如平均成績、平均身高、平均產量等等。它既可以反映一組數量的一般情況,也可以用來進行不同組數量的比較。在傳統的國小數學教學中,平均數是作爲一種典型應用題加以教學的。而新教材與傳統教材相比,新教材明顯在理解平均數的意義、概念上加重了份量。因此,設計本課時希望通過具體問題情境的呈現,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到解決實際問題的活動中,讓學生在認知衝突中逐步感受到求平均數的實際意義和價值,並啓發學生探索求平均數的基本方法。

二、教學目標

1、在豐富的具體問題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數是解決一些實際問題的需要,並通過進一步的操作和思考體會平均數的意義,學會計算簡單數據的平均數。

2、運用平均數的知識解釋簡單生活現象、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專用,進一步積累分析和處理數據的方法,發展統計觀念。

3、在活動中,進一步增強與他人交流的意識與能力,提高合作學習的效率。

4、在解決實際問題中,能體驗運用已學的統計知識解決問題的樂趣,建立學習數學的信心。

三、重難點和教學策略

重點:理解平均數的意義,學會求簡單數據的平均數。

難點:理解平均數的意義。

對策:創設豐富的問題情境,提供學生自主探索的平臺,讓學生通過觀察、交流,形成求平均數的方法。

四、教學過程

①出示男女生人數相同,進行套圈比賽的情境,引導學生探索出比哪個隊贏,只要比總個數就可以了。

②出示第二次比賽,人數不同,男生三人每人都套中4個;女生四人,每人都套中3個。讓學生交流看哪個隊贏,比什麼?從圖上看,男生每人都比女生多套中1個,男生準一些,所以男生贏了。明確人數不同時,應該比每人套中的個數;同時討論爲什麼比總個數就不公平了。

③出示第三次比賽圖,先交流看哪隊贏,比什麼,明確人數不同比每人套中的個數;接着對比第二次比賽的統計圖,發現第二次每人套中的相同一下子就可以比出來,而現在每人套中有多有少,讓學生探索有什麼辦法可以一下子看出平均每人套中的個數。探索並總結出移多補少的方法,並初步認識平均數。

④完成兩道簡單的用移多補少求平均數的練習,鞏固求解方法

⑤接下來也會有幾盤蘋果,你能一下子就移好它嗎?有信心嗎?

追問:那麼現在該怎麼辦?

探究先合後分的方法。

⑥在學生掌握了求平均數的兩種方法後,讓學生口答5組數據的平均數,並探究平均數的範圍。

⑦最後安排了幾道練習題。

分散難點,逐層深入

——對書本原教材改動的設想

我們每個班中,學生的差異很大,智力、基礎、習慣的不同都是都擺在我們眼前,而有效教學肯定需要面對全體學生,我覺得我們要讓學生面對一個問題一個臺階,優等生輕鬆一躍過去了,中等生稍加努力翻過去了,後進生咬咬牙也能爬過去,給每一個學生成功的機會,讓他們都能享受到通過努力後取得成功的喜悅。

所以結合本班學困生比較多的實際情況,我並沒有一下子就出示書本所提供的例題,就是兩組同學人數也不同,每一個同學套中的個數也不同,有多有少。我個人覺得對於我們很大一部分同學來說,直接在這個例題中比哪個隊贏,可能會無從下手,比人數不對、比總個數不對、比男生套中最多的和女生套中最多的也不對。可以說找準應該比較哪個量,既是認識平均數的切入點,也是這節課的一個難點。

所以我把這一例題中找合適的比較量分散在三個比賽情境中,讓學生在不同的情況下分清在什麼情況下該比較哪個量,然後再去認識平均數。

第一次,人數相同,只要比總個數。、

第二次,人數不同,但男生每人都套中4個,女生每人都套中3個,很明顯每個男生都比女生多套中1個,男生贏了。明確當人數不同時,要比每人套中的個數;人數相同時只要比總個數,(當人比每人套中的個數也行)

第三次,出示書本例題,人數不同,應該要找每人套中的個數,(當然這裏所說的每人套中的個數在沒認識平均數前還不夠規範)但目的就是讓學生去找一下子就可以比的那個每人套中個數,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平均每人套中的個數。

當然,本來是希望通過第一第二次比賽的探索,讓學生在第三次比賽中順利找準比較量,但在實際過程中,那個學生還是去找了總個數去比輸贏,這說明教學設計或者教學實施還有很多不合理不有效的地方,希望大家能提出來探討。

平均數課後反思

張淵

4月7日,我執教了三年級下冊的平均數一課。平均數是統計中一個重要的概念,三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收集和整理數據的能力,爲學生打下了認識平均數的基礎,但平均數對於三年級的學生來說又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所以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逐層認識平均數是我教學的主體思路。本堂課教學過程可謂有得有失,但不管是成功還是失敗對我來說都是一種收穫。

收穫一:提問需要有效性和針對性。

1、教學片段:出示男生的套圈成績統計圖。

師問:從圖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生答:圖中有四個人。

生答:他們分別是李小剛、張明、王宇、陳小杰。

不難看出,學生的回答遠離了我原先的預設。反思自己的提問,“你知道了哪些信息?”是一個比較籠統、擴散的問題,學生回答的人數、姓名也是信息之一。所以提問的針對性、指向性不強難免會讓一部分學生找出一些無關的數學信息。

改進措施,更換提問說法:“根據圖上的數據,你知道了哪些數學信息?”

2、教學片斷:

學生口答完每組數據的平均數後,題目如下:

234(3)

468(6)

267(5)

507504501(504)

41620xx(20)

師問:比較5組數據的平均數,你發現有何共同之處?

(本題是讓學生找出平均數的取值範圍)

生答:每組數學都是從大到小。

教師的提問同樣非常發散,有的學生在找每組數據排列從大到小的順序,有的學生在找前後數據之間的差,等等。教師的提問讓學生無處下手,所以出現前後比較的、比較排列大小順序的、比較前後差異的。

比較程健老師指教的《找規律》片段:

出示ppt,思考:

①平移次數和連號張數的關係。

②一共幾種拿法和平移次數的關係。

同樣是讓學生探究數據之間的關係,程老師的提問開門見山,學生對於探究什麼就非常明確,課堂效率高。

收穫二:加強對關鍵問題的討論

片段:在計算出男女生各組的平均套圈個數後,

師問:男女生哪個組贏了?

生:女生組贏了。因爲女生總共套中了16個,男生一共套中了15個。比的總個數。

雖然在教學本題過程中,已經先問過,比較男女贏應該比哪個,並對應該比較每人套中的個數予肯定,但部分學生原來是想比較總個數,而我對爲什麼比較總個數是錯誤的卻未加以討論,以致部分同學對該比較哪個量思路還不是非常清晰。所以在教學中,對關鍵問題,怎麼想是正確的,爲什麼?怎麼想是錯誤的,爲什麼?都讓學生討論一下,讓每一個學生都徹底理解透,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收穫三:合理運用媒體,呈現直觀圖像

片段:男生3人,分別套中了7、5、3個。

師問:通過什麼方法,可以一下子看出每人套中個數的平均水平?

討論交流後利用課件演示,條形統計圖上7格的移出2格給套中3格的,移完以後,男生每人套中個數相同。利用多媒體的演示,爲學生提供了直觀的視覺感官支撐,抽象的平均數在具體的圖像的呈現下變得清晰可見,學生在視覺衝擊下對平均數的認識深刻有效。

三年級數學說課稿 篇2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國小數學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測量”的第一課時,“毫米的認識”。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教法學法分析、教學設計這三個方面對本節課加以說明。

一、說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毫米的認識”這部分內容,從知識方面來講有釐米的認識做基礎,從經驗方面來講,學生經常用到學生尺,也有用尺子進行測量的經歷。這時,水到渠成的學習“毫米的認識”,能讓學生對長度單位有一個比較完整的認識。這部分知識在生活中無處不在,是學生身邊的數學。因此,本節教學不僅是學生今後進一步學習的重要基礎,也爲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實踐能力創造了條件。

(二)教學目標的確定

根據國小生以具體形象思維爲主的特點和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長度觀念,知道毫米和釐米的關係,會進行簡單的換算。

(2)使學生會用毫米作單位測量物體的長度。

2、過程與方法方面的目標

(1)使學生經歷毫米的含義以及1毫米長度單位觀念的形成過程。

(2)使學生經歷實際測量的過程,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簡單的推理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的目標

(1)結合操作活動,使學生初步體驗逐步逼近的數學思想和方法。

(2)使學生體會數學和生活的緊密聯繫,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向學生滲透長度單位來源於實踐又應用於實踐的觀念。

(三)教學重難點(根據以上教學目標,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

重點是:認識長度單位毫米,知道1釐米=10毫米。

難點是:讓學生建立毫米的長度觀念。

二、說教法

本着“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的原則,遵循國小生的認知規律,這節課我所採用的教法是:

1、談話引入法

2、現有知識與實際需要矛盾衝突法

3、直觀教具和多媒體輔助教學相結合

三、說學法

新課標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爲此,在本節課的教學活動中我選擇如下學法:

1、操作實踐法

2、聯想類比法

四、教學準備(爲了開展教學活動,我打算做如下教學準備。)

1、電教媒體

2、爲每小組準備一張估測記錄單和一把沒有毫米刻度的硬紙版做的尺子。

3、教師準備一把米尺、一枚一分硬幣、一張電話卡等。學生自己準備常用直尺。

五、教學程序

根據以上對教材的分析,以及教法學法的選擇,我把本節課的教學分爲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在這一階段裏,我按照談話引入、複習舊知—→實踐活動、引起衝突—→現實需要、引入新課這一流程開展活動。

2、談話引入,複習舊知

我抓住這一節課是新學期開始的第一節課這個契機,圍繞“學生身高的變化”這一話題展開討論。我準備這樣設計談話:今天是開學的第一天,老師有個驚喜的發現,發現大家都長高啦!你知道你現在有多高嗎?請大家估一估,這個同學的身高是多少?然後讓學生進行實際測量。並提問:剛纔我們測量的數據中,有幾個學過的長度單位,你能給大家說說這些長度單位嗎?

通過估測學生身高這一活動,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喚起學生對已知長度單位有關知識的回顧和對經驗的總結,架好了學習新知識的橋樑。

3、實踐活動,引起衝突

接着,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剛纔通過測量,我們知道了這個同學的身高,那麼測量在生活中還有什麼作用呢?

學生可能會說:老師我覺得測量能知道自己到底長高了沒有,還有的同學可能會說:測量能知道我們到底要穿多少號的衣服,更有的同學會說:老師,我覺得測量能讓我們知道房子呀、樹木哇都有多高,能讓我們更清楚的認識周圍的事物,也能使我們更好的做事情。等等

我由學生身高測量這一個體事件擴展開來,引導學生放眼周圍,通過對生活現象的舉例,使學生對測量的重要性和生活中測量應用的廣泛性有一個感性的認識,體會到掌握測量方法的必要性。

然後,組織學生小組合作,估計數學課本的長、寬、厚,並填寫記錄單。

最後,我發給每小組一把特製的沒有毫米刻度的紙尺,要求學生對數學課本的長、寬、厚進行測量。學生測量時,將遇到的問題記錄下來,互相討論如何表述測量的結果。

紙尺上只有釐米的刻度,學生精確測量非常困難。我有意製造這個矛盾,是爲了使學生的現有知識和現實需要發生矛盾衝突,讓學生體會到:只有米和釐米兩個長度單位是遠遠不夠的,要想準確的量出物體的長度還必須尋找一個更小的長度單位,從而產生要探索新知識的強烈慾望。這就爲下面新知識的探索設置了有利的懸念。

3、現實需要,引入新課

這時我很自然的提出問題:同學們,要想精確知道它的長度,有什麼好辦法嗎?在小組討論內一下。

學生經過一翻思考會提出這樣的設想:我們能不能把1釐米分得小一些,或找一個比釐米更小的長度單位就好了,有的學生也可能會直接說出可以用毫米做單位。

這時我就根據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進行引導:

你從哪兒知道毫米的?大家都認爲釐米作單位太大了,要創造一個比釐米更小的長度單位。剛纔有同學說用毫米作單位,他說對了。毫米是怎麼來的呢?我們一起來研究一下。

從而進入第二階段。

第二階段:探究體驗,形成知識(在這個階段,我根據教學目標設計瞭如下版塊)

版塊1、認識毫米及毫米和釐米的關係

這一階段,首先讓學生獨立觀察直尺,然後配合學生的彙報我準備採用多媒體進行演示。(這是一個放大的直尺)通過動畫,清晰的反映出毫米和釐米的關係,對學生的有意注意進行正確的導向,提高課堂效率,突出了“1釐米等於10毫米”這個教學重點。

三年級數學說課稿 篇3

今天,我爲大家說課的題目是《統計》,我打算從以下幾方面來說:

一、說教材。先來說說教材分析,本節課是人教版義務教育標準實驗課程第(三)冊第(七)單元的內容。教材爲了便於學生掌握,爲學生的學習新知作了精心的設計。內容的選擇注意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如統計喜歡的動物卡片、統計學生喜歡看的比賽,喜歡的玩具等等。本節課它是在學生學習了(一些簡單的統計圖表知識,學會運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爲今後進一步學習(統計的有關知識)打下基礎,作好鋪墊。

本節課教學的重點是:(讓學生進一步吐豔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難點是(讓學生了解統計的意義和作用)解決重難點的關鍵,我認爲是(選擇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的內容,並且讓學生經歷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的過程)。

基於對教材的理解和分析以及(二)年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從課程標準的理念出發,我將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爲以下幾點:

1.使學生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一格表示2個單位)和統計表,能根據統計表中的數據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

2、在學生填寫統計表,畫條形統計圖的過程中,使學生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初步瞭解統計的意義。

3、通過對學生身邊有趣事例的調查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爲了更好的完成教學目標,在教具和學具上需要準備的

(多媒體課件,動物圖片,練習紙等)。

二、說說教法學法。

"優化教學過程最根本的是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學習過程,學會學習,是他們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本着這一理念,我在教法和學法上是這樣設想的:

首先說說教法的設想:本課時的學習是在學生一年級原有的基礎之上來學習的,因此在教學時我將充分利用學生原有的數學建模和學習經驗,選擇和創設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學習情境,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求知慾。在學習過程中儘量增加學生學習的獨立性,大膽放手讓學生根據自己喜歡的方法去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的過程,從而感受統計的'意義,形成統計的觀念。

再來說說學法的設想:《標準》指出有效地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的依賴模仿和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也是本節課學生學習新知的主要方法。課堂上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互相討論、分析、研究,留給他們足夠的動手實踐和思考的時間和空間,體驗統計的全過程,讓學生在全情參與中不知不覺中學會新知,發展能力。

三、說說教學程序的設計。

《標準》提倡學生自主學習,數學課堂生活化,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因此在設計教學流程時努力做到"讓學生在生動的情景中學習"、"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培養良好的初步解決問題的能力".我特地設計了一下的教學環節:

1、情景激趣,揭示課題。

課的開始,我創設了班級"迎新大聯歡"的情景,讓學生戴上動物頭飾進行活動,準備了虎、狗、兔、烏龜動物圖片貼於黑板之上,然後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動物頭飾,在題卡上打"√".教師提問,老師該如何準備這些頭飾,你們有什麼好的辦法?從而引出本節課的主題:統計。這樣設計,特別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一方面爲新課的探究準備了第一手的材料,又使學生體會到統計在日常生活中必要性!

2、合作探究,培養能力。

A、探究整格的塗法。

(1)學生小組合作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記錄整理數據,填入統計表中,然後彙報數據記錄情況,教師提問,你們是用什麼方法進行統計的,在實物投影上展示學生各種統計的方法,可能會有正字法,"畫△"等方法,這樣有利於教師瞭解學生原有的知識基礎,並且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充分體現了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2)讓學生在條形統計圖(每格表示1個單位,最多數量爲10)中表示出每種頭飾的數量,在答題紙卡上完成。教師提供的統計圖只有10個格子,比如小兔有16個時,學生們肯定會有不少意見,認爲在這個條形統計圖上無法再繼續,這是老師抓住機會,問"小兔有16個,畫16個格子不夠了怎麼辦",小組內進行第一次的討論,交流,動腦筋、想辦法,教師巡迴指導,及時瞭解學生的討論情況,在小組討論的基礎上進行全班的反饋交流。學生可能會出現以下幾種情況:①往上加格子;②在旁邊一欄中繼續畫等,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在多媒體上出示。③當有學生想到把1格分成兩小格,教師要抓住機會,適時的媒體展示,問問學生怎麼一分爲二就夠了,1格表示幾個,多請兩個學生講講爲什麼一格表示兩個單位之後,小兔的數量16能科學的表示。

對於以上反饋的三種方法,學生先獨立觀察比較並思考,最喜歡哪種方法,爲什麼?再進行第二次的小組交流,然後統一看法:當數據較大時,用"一格表示2個單位"的方法更合理。在以後的學習中還可以用"表示一格3個、5個……甚至更大的單位。

(思維是從問題開始的,有問題纔有思考。這一環節的設計,我從學生的困惑和問題出發,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統計活動中去,讓學生根據收集的數據自己提出問題,並尋求最佳的解決問題的方案,學生在一次一次的討論、交流、傾聽中深刻理解了統計意義和作用,培養了學生的能力。)

(3)在新的每格表示2個單位的條形統計圖上,學生把每種動物頭飾的數量表示出來。在獨立完成的基礎上,教師提問:如16個頭飾爲什麼只塗8格?4個頭飾在剛纔的統計圖上塗了4格,現在爲什麼只塗2格就可以了?等等這樣看似簡單而不經意的提問,其實能對學生理解每格表示2個單位的條形統計圖的製作方法和含義有很大的幫助。

接着請學生看着統計圖,說說從中瞭解到了哪些信息?能提出哪些信息?在全班交流的基礎上,採用同桌一問一答的形式分析這個統計圖。

B、探究半格的塗法。

(1)創設"開聯歡會老師去買冷飲"的情景,出示所買的各種冷飲的統計表,數據分別是:10、6、11、17,以及兩個條形統計圖(分別是每格表示1單位,每格表示2個單位的),讓學生進行選擇,統一意見,選第二種統計圖比較合理。

(2)接下去是學生嘗試這完成這個統計圖,有困難的進行小組的第三次討論:11該塗幾格,怎麼塗?給學生充分的展示思維的時間,然後進行交流反饋,教師根據反饋在多媒體上進行講解和示範,帶給學生科學正確的方法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3)教師問:看了這個統計圖,假如你是冷飲店的老闆,你會怎樣進貨?說說理由。

象這樣問題的提出,一方面學生對這個現實存在的問題很感興趣,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繫,另一方面,學生能真真切切的體會到統計知識的是實用性,()比老師空洞的說教強得多!並且《課標》要求本節課的教學,教師應注意在統計活動中,引導學生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並樂於與同伴交流,培養學生善於提出問題以及分析、比較和推理的能力。

以上環節的設計,都是學生在教師創設的情景中,在合作、推理的過程中親身體驗,學會了思考、學會了交流。

3、鞏固深化,課外延伸。

(1)教師創設"聯歡會演節目"的情景,出示一個不完整的條形統計圖(下面沒有內容),請學生觀察說說缺了什麼?然後給出提示,在小組討論的基礎上將統計圖補充完整。這使學生將統計圖的有關知識與分析統計圖反方法的有機結合。

(2)設計了一個"課後小調查".小組合作調查班級同學最愛看的圖書種類,製成統計表,並根據調查結果對學校圖書室提出建議。

使學生明白數學來源於生活,是"有用的",同時也是對學生學習質量的一種反饋以及課堂的延伸。

4、總結全課,談談該受。

這一環節,請學生回憶一下自己剛纔學習時的表現,你有什麼收穫?

談談你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的感受或本組同學在這節課中的表現。

這樣,通過交流評價,引導學生愉快地交流活動中的感受和經驗,交換意見與看法,學會評價自己,評價他人。

總之,本節課的設計始終堅持"將課堂還給學生",使他們成爲課堂教學中重要的參與者和創造者。

三年級數學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我講的這課是北師版三年級上冊《購物》,本節課的內容是在學習了整十、整百、整千的數乘一位數的口算及兩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基礎上學習的新知識.導入新課是舊中引新。講授新課時,在教師引導下,使學生一步一步地加深對兩、三位數乘一位數不進位的計算方法的認識和理解,從而輕鬆地獲得了新知識.通過練習,使學生能正確地進行計算,並能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激發了學習興趣,提高了計算能力,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教學目標:

(一)探索並掌握兩、三位數乘一位數不進位的計算方法,並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二)在具體的情境中,能運用不同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三)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掌握兩、三位數乘一位數不進位的計算方法。

難點:能運用不同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二、教學方法和學法:

根據教材內容及本班學生特點,堅持新課程改革的以“學生爲主題、教師爲輔”這一基本原則,以教師引導、學生自學爲主,小組探討學習的方法解決本課內容。

三、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二)、學習新課

1.情境導入教學例1:引導學生看圖.

提問:從圖上知道了那些數學信息?說明圖意.

2、老師提出問題:

買4把椅子需要多少錢?,應該怎樣列式?

請學生獨立思考、在練習本上寫出算式.

再說一說怎樣列算式,爲什麼,教師板書

3、得數是多少?你是怎樣想的?學生討論並說一說計算方法。

總結方法,學生體驗算法多樣化,請學生說一說那種方法更好。引導學生觀察強調說明用一個豎式計算比較簡便.

4、學生提出問題,其餘學生練習

5、小結學習內容,板書課題

小組討論用豎式計算兩、三位數乘一位數不進位的計算方法及注意事項

(三)鞏固反饋做試一試:

第1、2題由學生板演完成,其餘同學寫在練習本上

第4題先找學生說一說,再板演完成,其餘同學寫在練習本上,完成後進行集體訂正。

(四)小結 學生說收穫,教師總結,佈置作業,下課。

三年級數學說課稿 篇5

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們爲大家展示的課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國小數學三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第二課時《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徵》

本節課屬於空間與圖形領域,是本學期新增教學內容,是學生在一年級直觀認識平面圖形的基礎上,來進一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徵,爲後面學習長、正方形的周長和麪積打好基礎,因此這部分內容的教學十分重要。

教材一開始就從生活中的實例圖片引入長方形和正方形。然後,教材創設兩個情境,引導學生通過動手“數一數”、“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來發現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徵。接着,他們可以用尺量或用對摺的方法發現長方形的對邊相等、正方形的四條邊相等。最後,教材安排了一些具有可操作性、開放性的習題,讓學生學會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

爲此我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長方形、正方形各部分名稱;認識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徵;理解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聯繫和區別。

2、讓學生通過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等方法,獲得新知,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

3、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能力。

我認爲本課時的重點是: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

難點是:學生通過觀察、驗證,自主得出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徵。

爲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們在教學中主要通過學生分組合作、動手實踐、討論交流,自主探究新知,同時培養學生的初步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及空間觀念。

在這種理念的指導下,我們根據圖形新授課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運用生本理念下的六步教學法這一教學模式來設計本課。

一、預習:完成前置作業

教師根據本課學習目標及重點,佈置學生進行前置性學習,完成前置性作業,爲新課的學習做好準備。

二、定向:出示學習目標,指名讀、齊讀

明確目標,讓學生明確本節課的學習任務,並通過多種形式的讀加深對目標的理解。

三、討論:

1.出示小組合作學習的要求:(出示小組合作學習的要求,是爲了讓學生有目的的學習,明確自己做什麼,怎麼做,從而使討論變得更加高效、具體)

2.學生相互討論、動手操作,形成小組的意見。(這樣設計能夠讓學生充分交流,交流不同的理解、認識、方法,同時可以糾錯,優生幫差生釋疑解惑,繼而確定前置作業的正確答案。)

四、交流

1.指名小組臺前彙報、交流學習情況。(這一環節主要是彙報展示合作學習的成果,講解解決問題的思路、解法、答案,通過這一環節初步生成這一節課的主幹知識)

2.其他小組適時補充不同的方法。(這一部分設計主要是解決在彙報過程中產生的疑問,通過學生不斷的展示、質疑、補充,教師擇機對重難點、易錯點進行適當點播、提煉等。最後形成知識,主要通過這一環節,體現知識的形成過程。)

五.檢測

這一環節的設計主要是通過畫一畫、猜一猜、折一折、剪一剪等多種形式的練習活動,鞏固學生的學習成果,瞭解學生掌握的程度,從而有針對性的進行指導。

六、總結

這一環節主要讓學生談一談通過本節課學習的收穫,是一個知識的反饋過程,通過總結對本節課的知識進行了再一次回固,幫助學生梳理知識,實現知識系統化。

總之,本節課我們十分注重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引導學生通過動手“量一量” 、“折一折” 、“比一比” ,有序地進行操作、觀察、探究交流,從而發現並認識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徵。同時學生通過動手“做數學”,獲得數學知識,體會學習數學的思想和方法,形成了能力。

以上就是我們三年組教師對這課的淺薄理解,不當之處,還請專家、領導批評指正,下面請張鳳玉老師爲我們做課。

三年級數學說課稿 篇6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

今天我要和大家交流的內容是人教版國小數學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位置與方向》的第1課時《認識東南西北》一課的教學設計思路。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教學策略,教學過程等方面來向大家簡要介紹。

一、教材分析

《認識東南西北》,一聽這個課題讓人感覺是科學課的知識,同時它也是語文課的一個教學內容,現在它又成爲了國小數學人教版新增加的知識點。對三年級的學生來說,東、南、西、北等方位概念的掌握還是比較抽象的,而本節課是新學期第一課,所以教學內容設計的比較少,包括例題1認識東西南北,第3頁的做一做、第6頁的練習一的1、2小題。因此,這節課我引導學生完成下列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使學生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其餘的三個方向,並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重點難點)

2、發展學生空間觀念,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能力。

二、教學策略

1、學情分析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東、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識已經積累了一些感性的經驗,並通過第一學年的學習,已經會用上、下、左、右、前、後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對本課學習打下了堅實基礎。

2、設計理念:

(1)讓學生學習有價值的數學

《位置與方向》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遇到的數學常識,實踐性、應用性很強,有力的體現了新課標中指出的“人人學有用的數學”這一基本理念。

(2)合作、探究、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

新課改積極倡導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其目的是讓學生學會學習。要切實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合作探究是重要的方法之一。

(3)重視挖掘學生的已有經驗,溝通不同學科之間的相同知識點。

學生在其它學科如語文、科學課中已經有過方向學習的經驗積累。例如:人教版語文一年級上冊《語文園地三》中的“讀讀背背”有一首名爲《東西南北》的兒歌:早晨起來,面向太陽。前面是東,後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又如:人教版語文二年級下冊第20課是一首詩歌《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也教會了學生一些識別方向的常識。再如:國小科學《我們在哪裏》一課的學習使學生知道可以根據太陽來辨認方向。把這些不同學科的知識加以整合,有利於本節課重難點的突破。

3、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指南針、有關在野外找方向的資料。

三、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組織學生在操場上面向太陽,背誦兒歌《東西南北》。由兒歌引出辨別方向的方法,這是學生已有經驗的體驗,而且以這個兒歌做爲教學重點突破的柺杖。

(二)探究新知

組織學生在操場上辨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讓學生在已有的生活和知識經驗的基礎上,根據學生自身的方位來形成辨認東、南、西、北這四個方向的技能,結合學校的具體情況,讓學生說出校園內的四個方向各有什麼建築物,使學生進一步熟悉東、南、西、北這四個方向,並能用這些詞語描述建築物所在的位置,並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這是結合我校具體情況,對例題1的進行的活動教學。

課標指出: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要注重與日常生活相聯繫。同時也指出教師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也就是說要創造性的使用教材。考慮到教材中的例1是一張學生並不熟悉的校園的平面圖,而學生對自己的學校是再熟悉不過的了,學生會比較感興趣。因此,在這節課中我組織學生來到學校操場上,學生經歷了在現實情境中辨別東西南北四個方向的過程。

接下來完成第3頁的“做一做”組織學生小組合作指方向的活動。教學時,可以先讓一組學生進行演示,一個面向東,一個面向西,一個面向南,一個面向北。其他同學觀察,引導學生髮現指東、西兩個方向的同學背對着背,指南、北兩個方向的同學背對着背。再讓學生們小組

內合作指方向,體會東與西相對、南與北相對。

體驗是人們在實踐中親身經歷的一種內心活動。在《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了“體驗”作爲數學教學的過程目標之一。這節課我注重了學生的體驗和感受。

(三)鞏固提高

(操場上活動,鞏固對四個方向的認識)

1、遊戲:指方向

2、遊戲:背對背

3、遊戲:矇眼說方向

喜愛遊戲是學生的天性,考慮到這一點我結合教材內容,通過多種活動調動學生的手、腦、口、眼、耳等多種感官,營造玩中學,學中玩學習氛圍,不僅使學生體驗到數學知識和實際生活的聯繫,也爲學生創設了主動參與學習的空間。

(四)實踐應用

第1題,是在教室裏辨認東、南、西、北等方向。目的是幫助學生鞏固辨認東南西北等方向並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位置的知識。教學時,教師可以適當指導,可指出一個方向讓學生辨認其他方向,再讓學生結合教室裏的實景說一說。

第2題,是實際應用的題目,看圖說一說,小明的房間是怎樣佈置的。目的是讓學生把所學的有關方向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聯繫,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

(五)課外拓展

1、課本第7頁的“你知道嗎?”,一方面擴展學生的數學知識,另一方面可同時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知道指南針是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2、教師向學生介紹有關指南針的知識讓學生體會數學與自然及人類社會的密切聯繫,瞭解數學的價值。

3、西西在野外迷了路,你有辦法幫他找到方向嗎?給學生拓展辨別方向的方法技巧。

生活是數學的源頭,引導學生回到熟悉的生活中去,培養學生觀察生活,體驗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樂趣。基於這一理念,在課的結尾我並沒有滿足於學生學會了書本上的知識,而是又回到了現實生活中如何辨認方向這一實際問題,學生髮表了自己的見解後,我又給予了補充,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

以上是我的設計思路,對於農遠項目資源開發和使用,我的理解還是很淺薄的,做法也一定存在着許多不足之處,歡迎各位領導和同行多提寶貴意見。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