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說課稿>

八年級年級數學《菱形》說課稿

說課稿 閱讀(1.04W)

作爲一位傑出的老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我們應該怎麼寫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八年級年級數學《菱形》說課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八年級年級數學《菱形》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菱形》是《四邊形》這一章繼《矩形》之後研究的第二種特殊的平行四邊形,是學生在學習了平行四邊形的性質與判定的基礎上,對平行四邊形知識的延續和深入,同時也是後面學習正方形等知識的基礎,起着承前啓後的作用。

2、教學重、難點

重點:菱形的概念、性質及其應用

難點:經歷“操作——觀察——思考——歸納——總結”得出菱形的性質。

3、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和本節內容的特點,我從以下三個方面制定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a、知識與技能:能理解菱形的定義及其性質,並會初步運用菱形的性質進行簡單的計算和推理論證。

b、過程與方法:在探索菱形性質的過程中,讓學生經歷“觀察——思考——歸納——總結”的數學思想,進一步增強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

c、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生自己動手操作,觀察分析,得出結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

二、教法分析與學法指導

本節課我準備採用“激趣——探究——運用——歸納”爲主線的教學模式,觀察分析討論相結合的方法。運用啓發式教學,講練結合法,以課件爲載體,引導學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經歷觀察、思考、探究、合作獲得知識,形成技能,從而使教學目標得以直觀、完美的體現。課程改革的目標之一是“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將以構建主義理論爲指導,注重創設思維情境,幫助學生學會運用操作、觀察、分析、歸納等方法,使知識的傳授和能力的培養融爲一體,讓學生不僅學到科學的探究方法,而且體驗到探究的樂趣。

三、教學程序及設想

(一)激發興趣,得出概念(時間5分鐘)

菱形被廣泛地應用在實際生產、生活中,首先我將讓學生觀察事先準備好的衣帽架模型,不難發現不管衣帽架如何伸縮變化,其四根木條圍成的四邊形總是平行四邊形,讓學生再次感受四邊形的不穩定性,然後讓學生任取一個平行四邊形量其四條邊的長度,並交流所得數據,會發現圖中所有平行四邊形的四條邊都相等,從而通過學生的動手實踐得出菱形的定義,即“四條邊都相等的四邊形是菱形”或“一組鄰邊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是菱形”,這樣一方面讓學生回顧了上節平行四邊形的相關內容,另一方面又爲本節課新知識的引入創設了情境。實物教具的應用,生動形象地使知識得以體現,也進一步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望。

接下來,我讓學生欣賞一組生活中的菱形圖片,讓學生充分感受菱形的圖形美,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可謂“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二)動手操作,尋找性質(時間5分鐘)

菱形的性質可由菱形的對稱性探究得出,這是本節課的一個亮點也是本節課的難點,在這一環節,我把課本上的直接探究巧妙地加以轉化,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給你一張矩形紙片,你如何快速地剪出一個菱形?”問題給出後,我讓學生通過觀察思考與分析,同學之間相互交流,分小組大膽嘗試,教師在巡視中進行個別輔導,鼓勵學生尋找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法完成任務,同時還可以開展組與組的評比,樹立他們的競爭意識,然後每小組由一名學生代表發言,讓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的展示,最後由多媒體演示,即將一個矩形紙片對摺兩次,沿圖中虛線剪下,就可以得到一個菱形(動畫演示),從而教師與學生一起歸納得出菱形的性質。在歸納過程中,菱形的對角線性質的得出是難點也是重點,我將動態演示,鼓勵學生大膽猜想,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菱形對角線互相垂直這一性質便可水到渠成,這時,我會讓學生嘗試說點兒理,引導學生把四邊形問題轉化爲三角形的問題,根據菱形的特殊性,引導學生髮現菱形的一條對角線可把菱形分爲兩個特殊三角形,即等腰三角形,再結合平行四邊形對角線互相平分這一特點,結合等腰三角形三線合一的性質,肯定學生猜測的正確性,得出菱形的性質結論。

在肯定多種解決方法的同時,我還補充了這樣一個環節——由菱形的對稱性看菱形的面積,引導學生觀察:菱形的一條對角線把菱形分成兩個全等的等腰三角形,菱形的面積表示:s=a。h,菱形的兩條對角線把菱形分成四個全等的直角三角形,面積表示爲s=1/2mn,這一設計使本節課的重點得以突出,難點也巧妙。直觀地得以突破,學生的積極參與,主動學習點綴其間,從接受概念到探究性質,從個人學習到合作交流,教學活動不僅真正煥發出課堂教學的活力,而且學生獲取知識,提高技能的過程也自然而然地滲透在其中。

(三)知識運用,鞏固新知(時間10分鐘)

這一環節,我將出示P98頁例2,即當菱形中較小的內角爲60°時,已知菱形的邊長求菱形的對角線長及面積,對於這類問題,我先啓發學生把實際問題轉化爲數學問題,然後老師適當點拔:結合60°的等腰三角形或勾股定理的運用解決問題,本題也可以引導學生利用不同的方法來計算菱形的面積,最後由學生回答,教師板書,師生共同完成。

做完本題,教師也可引導學生歸納得出:如果菱形中有一個角是60°,則較短的對角線把菱形分成兩個全等的等邊三角形,這一環節以實際問題引入,利用菱形的性質解決問題,不僅達成了“學習致用”的目的,同時還體現了數學服務於生活這一道理。

(四)課堂練習,學以致用(時間10分鐘)

“想一想”環節中,我安排了兩道習題,這兩道題仍以“再探衣帽架中的奧祕”爲題,是兩道趣味性,實用性較強的習題,我將採用學生獨立思考,講練結合的方法達到靈活運用,鞏固新知的目的。習題的安排,首尾呼應,寓教於樂。

(五)交流體會,分層作業(時間15分鐘)

在這一部分,我將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回顧,歸納本節內容,並鼓勵學生歸納出菱形的性質安排了一個“說一說”的環節。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對平行四邊形、矩形、菱形以填表格的形式從對稱性、邊、角、對角線四個方面進行類比,以加深學生對特殊平行四邊形的理解和認識。

針對學生基礎不一的情況,考慮到學生能力的差異,我將採取分層作業的佈置,安排了“練一練”的環節,力爭使每位學生都能體會到學習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