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史部>史記>

史記讀後感範文2000字(通用17篇)

史記 閱讀(1.42W)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你有什麼總結呢?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史記讀後感範文2000字,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史記讀後感範文2000字(通用17篇)

史記讀後感2000字 篇1

《史記》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全書共一百三十篇,分爲本紀、書、表、世家、列傳五種形式。傳記的一種,主要記諸侯之事。作者是西漢時期的司馬遷。《史記》約成書於公元前10x年至公元前9x年,本來是沒有書名的,司馬遷完成這部鉅著後曾給當時的大學者東方朔看過,東方朔非常欽佩,就在書上加了“太史公”三字。“太史”是司馬遷的官職,“公”是美稱,“太史公”也只是表明誰的著作而已。班固的《漢書·藝文志》在著錄這部書時,改成《太史公百三十篇》,後人則又簡化成“太史公記”、“太史公書”、“太史公傳”。《史記》最初沒有固定書名,一般稱爲“太史公書”,或稱“太史公記”,也省稱“太史公”。

“史記”本來是古代史書的通稱,從三國開始,“史記”由通稱逐漸成爲“太史公書”的專名。近人梁啓超稱讚這部鉅著是“千古之絕作”(《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魯迅譽之爲“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漢文學史綱》)

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任太史令,寫古今通史的願望沒有實現,臨終要司馬遷完成其夙願。後來,司馬遷繼任父親太史令之職,開始寫《史記》,十多年後,終於完成。

司馬遷著《史記》,其史學觀念在於“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司馬遷探求的天人之際,並非承認天的神祕力量反而重視天人之間關係的演變,從而瞭解“古今之變”的關鍵,探求出歷史動態發展變化的層面,最終完成“一家之言”。而他的撰述動機,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一、司馬遷爲了繼承其父司馬談編訂史書的遺志,完成撰述《史記》的宏願

司馬氏世代爲史官,司馬談一心繼承先人久絕的世業—太史令,重現孔子撰述《春秋》的精神,整理和論述上代歷史。《隋書經籍志》說:“談乃據《左氏春秋》、《國語》、《世本》、《戰國策》、《楚漢春秋》,接其後事,成一家之言。”可見司馬談有意繼續編訂《春秋》以後的史事。漢武帝元封元年,武帝進行封禪大典,司馬談身爲太史令,卻無緣參與當世盛事,引爲終生之憾,憂憤而死。他死前將遺志囑咐兒子司馬遷說:“今天子接千歲之統,封泰山,而餘不得從行,是命也夫!餘死,汝必爲太史,無忘吾所欲論著矣……”司馬遷則回答道:“小子不敏,請悉論先人所次舊聞。”可知司馬遷乃秉承父親的遺志完成史著。而《史記》以《封禪書》爲其八書之一,即見其秉先父之意。

二、司馬遷想繼承《春秋》精神

司馬遷在《太史公自序》說:“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歲而有孔子,孔子卒後,至於今五百歲,有能紹明世,正《易傳》、繼《春秋》、本《詩》、《書》、《禮》、《樂》之際,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讓焉?”此正暗示其有明道義,顯揚志業人物的使命。《春秋》的下限,到魯哀公獲麟之年,此後的史事就沒有完整的史籍記載。司馬遷是紹繼《春秋》,並以漢武帝元狩元年“獲麟”及太初元年改歷下限,撰寫史記。然而,司馬遷繼承《春秋》,不僅是要形式上承繼周公以來的道統,而且是重視《春秋》的性質,他在《太史公自序》說:“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紀,別嫌疑,明是非,定猶豫,善善惡惡,賢賢賤不肖,存亡國,繼絕世,補敝起廢,王道之大者也……《春秋》以道義,撥亂世,反之正,莫近於《春秋》。”可見司馬遷對“春秋之義”和“春秋筆法”心儀已久,這是他要承孔子的真意、秉承《春秋》褒貶精神,撰述《史記》。

三、司馬遷要肩負史家職責

據《後漢書百官志》載,“太史令”只是俸祿六百石的小官,職責僅在於管理圖籍,掌管星象天文,最多也只是記錄上代及當代事情,並無著述的責任。然而,司馬談和司馬遷明顯不滿足於“拾遺補蓺”。司馬談早有整理上代歷史的計劃,可惜卻“發憤而卒”,臨終前叮囑司馬遷,認爲“自獲麟以來,史記放絕。今漢興,海內一統,明主、賢君、忠臣、死義之士”甚多,身爲太史令,有完成論載上代歷史的任務。司馬遷在《太史公自序》也指出身爲太史的職責說:“且餘嘗掌其官,廢明聖盛德不載,滅功臣、世家、賢大夫之不述,隳先人之言,罪莫大焉。”因此,司馬遷一心秉承先人世傳及“述往事以思來者”的責任感,決意撰述《史記》。在《報任安書》中亦透露著述《史記》的目的,他說“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可見他不但要完成太史令的責任,更要盡史學家的職責。

《史記》是一部貫穿古今的通史,此書記事始於傳說中的黃帝時期,一直寫到漢武帝元狩元年,敘述了中國古代三千年左右的歷史。全書共一百三十篇,有十二本紀、十表、八書、三十世家、七十列傳,五十二萬六千五百一十五字。“本紀”是全書提綱,按年月記述帝王的言行政績。“表”用表格來簡列世系、人物和史事。“書”則記述制度發展,涉及禮樂制度、天文兵律、社會經濟、河渠地理等諸方面內容。“世家”記述子孫世襲的王侯封國史蹟。“列傳”是重要人物傳記。其中的本紀和列傳是主體。

史記讀後感2000字 篇2

作爲人類思想精華的名著書籍,一直都是大家在學習和參考的典範,也是一種文化傳承的必修課。讀後感與其看做是種作業還不如看做是一次對於原著作者的思想交流、碰撞。本欄目爲大家提供了大量的名著讀後感資料,希望大家在這裏能找到相同的火花,多交流。

《史記》既是一部史學著作,又是一部偉大的文學著作,開創了我國傳記,文學的先河,史記讀後感。《史記》中對古代優秀任務的頌揚,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高尚情操,對醜惡現象的揭露,顯示了中華民族嫉惡如仇的精神品質,如其中的大禹治水,表現了一個爲民造福的大英雄,他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塑造中,可以看出他的心非常善良,肯爲別人付出。他治理了九條河流,爲人民立下了豐功偉績,也體現了勞動人民改變大自然的雄心壯志。我還從趙氏孤兒,塑造了忠臣程嬰和公孫杵同奸臣屠岸賈鬥志鬥勇的故事。讓我們感動於忠誠、善良、正義;鄙視邪惡,痛恨不忠不義。其中的《武王滅紂》通過文王和武王用他們的仁義、善良爲民造福,讓百姓安居樂業,和紂王的殘暴形成了一個鮮明的對比,讓子孫後代永遠記住他們。《陳勝吳廣》的故事謳歌了我國古代歷史上一次偉大的農民起義,陳勝吳廣帶領奴隸推翻秦朝的暴政。陳勝從起義到犧牲只有6個月,然而他點燃的反秦之火越燒越旺。《飛將軍李廣》寫的是飛將軍李廣愛兵如子抵抗匈奴進犯,保衛國土,立下了赫赫戰功,受到人民的愛戴……

春秋戰國時期,吳國帶兵打下了楚國,並活捉了楚王勾踐。吳王讓楚王當馬伕,楚王爲了不讓國家滅亡,受盡了恥辱,忍辱負重了幾年,纔回到自己的國家。回國後,他每天睡在柴房裏,每到飯前都要嘗一嘗膽的苦味兒,就是爲了讓自己不忘記在吳國的恥辱,並讓自己牢記"落後就要捱打"他每天一邊種田,一邊練兵。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楚國後來發奇兵滅掉了吳國。

漢朝開國大將韓信,在漢朝未統一之前,有一次,一個小混混看不起他,便在大路上攔住了他,說:"你有本事就拿劍刺我,要麼就從我的褲子底下鑽過去。"韓信知道:如果殺了他,就要坐牢,如果不殺他,就要忍受極大的侮辱。最後,韓信爲了能爲國家效力,從小混混褲子下面鑽了過去,忍受了"胯下之辱"。

社會上也有些人一受到侮辱就想不開了,自暴自棄,甚至去死,這樣的死毫無意義,一點價值也沒有,可以說是輕於鴻毛。

讀完這篇課文,我終於明白了:一個人在面對別人的侮辱或是嘲笑時,不能消沉泄氣,要忍辱負重並做好自己該做的事,爲國家做出貢獻,你才死得有價值,纔是死得重於泰山!

作爲炎黃子孫的我們是榮幸的,這是一個有着優秀傳統的神祕國度,這是一個物華天寶的泱泱大國,這是一個人傑地靈的文明古國。先賢給我們留下了浩如煙海的古文典籍,作爲後世子孫的我們在茫茫書海中尋覓古賢人的蹤跡,感慨曾經的驚心動魄,思量曾經的紛紛擾擾,而作爲華夏兒女的我在品讀《史記》之後,也真切地感受到3500多年曆史中充塞的豪邁、悲壯與辛酸。不過在"少年不識愁滋味"的同時更體會到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我敬孔子,畏霸王,頌毛遂,服姜尚,笑幽王,憎紂王,悲韓信,憐李廣。讀書,讀史,讀人,亦是解讀一種精神,蘇武牧羊的愛國與執着,張騫出使的堅毅與無畏,陳勝舉兵的大義與凜厲。品味全書,我心中只有一個人可謂爲英雄———項羽。是的,就是那個四面楚歌,垓下自刎的落魄之人。魯迅先生曾寫道:中國一向就少有失敗的英雄,少有韌性的反抗,少有敢單身鏖戰的武人。但我想項羽是個例外,遭漢軍重圍,一人殺敵數百,死戰到底。烏江亭長敬他爲豪傑請他渡江再待捲土重來。然"燕鵲安知鴻鵠之志哉","寧爲玉碎,不爲瓦全",大丈夫豈能苟且偷生!於是,他便成就了一代霸王的悲情,遺恨千古。然而,劉邦違背鴻溝和約終究成爲其一生難以拭去的污點,他終究是個不顧手足之情的劊子手。於他,項羽不過就是冗長而虛渺的過渡之夢。夢醒之時,天下盡在咫尺。於我,他終只是個鳥盡弓藏、爲權勢而活的梟雄。成王敗寇,戰爭儼然成爲解救之法,英雄與梟雄無數次站在風口浪尖上角逐,其中一人的失敗便意味着另一個人的成功。然而英雄無所謂清貧抑或富貴,不爲名利所趨,所欲追尋的不過"正義"二字,爲的只是黎民百姓與江山社稷安危。姬昌父子起兵反商,爲的是因炮烙之刑無辜慘死的冤魂,爲的是不讓比干一顆赤膽忠心付諸東流,爲的是維持天下秩序,國家需要周武王這樣一位領袖。恰恰相反,淮南王劉長醉心權勢,不滿已有的封地,引發戰亂,最終也不過是不成氣候的"過江龍"。歷史風雲,世間百態,一次次迷離了我的雙眼;百轉千回,人情冷暖,一點點冰封我的思緒。可我從不曾懷疑這個繽紛的世界,重耳在外流亡十九載,卻終登帝位,名垂青史;勾踐臥薪嚐膽,終於報了滅國之仇;孫臏臏足,撰述了《孫臏兵法》;呂不韋流放蜀地,留下了《呂氏春秋》…有生亦有死,有正亦有邪,有戰爭亦有和平,事物總有兩面,我深信上天的公正。古今多少事,皆付笑談中…

讀完這篇課文,我終於明白了:一個人在面對別人的侮辱或是嘲笑時,不能消沉泄氣,要忍辱負重並做好自己該做的事,爲國家做出貢獻,你才死得有價值,纔是死得重於泰山!

史記讀後感2000字 篇3

高祖本紀講了高祖劉邦的一生經歷,即是寫劉邦如何戰勝項羽,最後建立漢國的過程。讓人真切的感受到歷史的豪邁,悲壯與些許心酸。

本篇着重寫了劉邦的成功,而對於他的一些缺點陋習,比如奸詐,損人利己,虛僞等人品方面則有些忽略,不過終歸來說,劉邦是成功的,正所謂勝者爲王,敗者爲寇,項羽雖然一生正氣,勇猛無比,但卻也只能是一個失敗者。歷史就是這樣殘酷冰冷,不得不讓人感慨。

看了《高祖本紀當這種結果也是必然的。劉邦雖然人品不好,出身低微,胸無大志,無雄才偉略,但他卻領着一幫豪傑推翻暴秦,打敗英雄蓋世的項羽,建立漢國。首先,司馬遷認爲他能當上皇帝是上天授予的。劉邦母親懷他時就有蛟龍附身,劉邦長相一副龍的容貌,面相貴不可言,被稱爲赤帝的兒子,所到之處,天空都有象徵天子的一團雲氣,這麼來說,劉邦自生下來命中註定就是天子,他就會建立漢國。這一點來說,帶有一些神話色彩。當然,劉邦德勝並不只是由於他是君權神授,他還有過人的用人才能,這一點是項羽遠遠不能及的。劉邦能夠識才,。如《史記》上有:“呂后問:‘陛下百歲後,蕭相國即死,令誰代之?’上曰:‘曹參可。’問其次,上曰:‘王陵可,然陵少戇,陳平可以助之。陳平智有餘,然難以獨任。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劉氏者必勃也,可令爲太尉。’劉邦知道每個人的長處與短處,有才能的人都不會被他遺漏,取其長避其短,使得人才得以盡其所用。而且劉邦用人十分果敢,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而且用自己的的情感感人,很得人心,給他要用的人信心與盼頭,讓他們全心全力的爲他效力,調動大家的積極性。所以他手下有韓信,張良,樊噲等爲他盡心盡力。正如他說的:‘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運籌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肖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劉邦不善於將兵,而善將將,再讓他手下的人才竭盡全力地發揮他們的才智作用的時候,又要保持對他們的絕對領導權,加強他對人才的控制,這一點我認爲即使是在今天,對當領導者的來說也是值得借鑑的。還有劉邦的能力十分強,能屈能伸,反應能力十分快。即使是在危機時刻,不管是在危機叢叢的鴻門宴,還是在被項羽圍困時,還是與項羽對決時被弓箭射中。他都有急智。他總是在最危急的時候急中生智,抓住哪怕一點點的希望,成功逃脫。相對於劉邦來說,項羽就有些反應遲鈍,死腦筋。在被逼到烏江時,他本可過烏江,以求之後重振旗鼓,東山再起。可是卻一下在失去理智,自刎於烏江邊上,只留得後人唏噓不已。劉邦能成功,還有個重要的因素時他會安撫人民,可謂得人心者的天下,在歸降了的地區,劉邦對安撫人民,鼓勵耕種,鎮國家,撫人民,給糧餉,不絕糧道,正如他說的“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餘悉除去秦法。諸吏人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來,爲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無恐!且吾所以軍霸上,待諸侯至而定約束耳。”人們普遍都認爲劉邦是個品德高尚忠厚老實的人,認爲他值得信賴,因此都紛紛依附他擁立他爲王。而項羽呢,雖勇猛無比,卻又奸猾傷人,項羽曾攻下襄城,那裏的軍民沒有一個活下來的,全被活埋了,凡是他所經之處,都會遭到毀滅,他這樣的糟蹋人民,可想人民怎麼會擁護他,他的失敗是必然的。其實比劉邦更有才的人很多,比如張良,韓信等,但劉邦趨合理的利用他們並把它們的才能發揮出來,劉邦本不是曠世奇才,但他善於用才,善於撫民,最終取得成功。

本篇高祖本紀中,司馬遷將劉邦和項羽做了強烈而且鮮明的對比,由此更加突出了劉邦的勝利。劉邦是一個成熟的政治家,胸懷大略,虛懷若谷,求賢似渴,善於知人用人;而項羽者過於稚嫩,氣量小,嫉賢妒能,造的後來衆親背離,淒涼的自刎烏江。比如說寫到項羽劉邦分別率兵去關中擊秦時,項羽之描述了他在軍事上的勝利,而劉邦則不僅有軍事上的勝利,還寫到他撫慰軍民等安民措施。司馬遷還將項羽和劉邦用人方面進行了對比,項羽剛愎自用,有范增卻沒有好好利用,做事魯莽,不經思考,正如劉邦這句膾炙人口的話語所說的“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不能用,此其所以爲我擒也”。司馬遷正是經過這樣的層層對比,不對遞進,進而拉下了劉邦勝,項羽敗得帷幕。其實,很佩服劉邦。

本片高祖本紀語言精練,樸實無華,給我們讀者展示了劉邦與項羽爭霸的精彩以及歷史的殘酷與真實,劉邦與項羽兩位人物形象也值得我們細細品味,劉邦得勝與項羽的輸給後人許多啓示。

史記讀後感2000字 篇4

在浩瀚如煙的中華古典名著中,歷史著作無疑是最璀璨的明珠!拜託各位。歷史記錄了中華民族五千年的發展史,正因爲如此纔給我們留下了中華民族幾千年生息,發展的清晰脈絡,也留下了一部部浸透着古人的心血和智慧的歷史典籍。

"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史記》。《史記》共130篇,52萬字,包括"本紀""世家""列傳""書""表"五個部分,記事上起軒轅黃帝,中經唐、虞、夏、商、周、秦,下迄漢武帝太初年間。《史記》包羅廣泛,體大思精,被列爲"二十四史的開篇之作。我在假期學習之餘,通覽了《史記》收穫不少,讀了它彷彿自己置身其中,從夏開始到漢朝,歷史事件人物都歷歷在目。通過這本書我看到了繁榮的唐朝、殘暴的秦始皇、崇武的漢武帝…我彷彿真的看到了皇宮的真奇異寶,百姓安居樂業的生活;秦始皇焚書坑儒的銷煙、漢武帝揮兵抗擊匈奴的戰爭場面;有的看着令人心曠神怡《史記》,有的看着令人神情緊張,有的看着令人無可奈何…

作爲一部歷史著作,由於它能夠比較全面、客觀的反映歷史面貌,人們一直譽之爲"實錄",稱讚作者"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華,質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史記》的可貴之處還在於作者在歷史的寫作中寄託了自己的理想,表達了他對於歷史和現實的清醒認識和強烈的愛憎,生動形象地再現了一系列歷史人物,使之成爲科學歷史著作和優美傳記文學的巧妙結合,魯迅所說"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恰當地指出《史記》這一特點。描寫緊張鬥爭的場面,讓人物在具體矛盾鬥爭的衝突中,各自表現他們的優點和弱點,這是司馬遷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法在《項羽本紀》中,作者連續寫了項羽殺宋義救趙、鴻門宴、垓下之戰等一系列緊張鬥爭的場面,使項羽的形象更加豐滿。特別是垓下之戰,寫項羽在漢軍數重包圍之中,慷慨別姬,潰圍、斬將、刈旗、□目叱漢將、以頭贈故人,雖然形勢危殆,仍然那樣豪邁而從容。這些激烈場面的描寫,成功地展現了一位末路英雄的悲壯形象,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魏其武安侯列傳》中灌夫使酒罵座和東朝廷辯的描寫,也是運用緊張場面表現人物性格的很好的例子。其中項羽是我最愛的之一。項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少時,學書不成,去學劍,又不成。項梁怒之。籍曰:"書足以記名姓而已。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於是項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學。項梁嘗有櫟陽逮,乃請蘄獄掾曹咎書抵櫟陽獄掾司馬欣,以故事得已。

上面這個小故事說明的好學和目光的遠大,雖然是悲劇式的英雄。他勇猛善戰,叱吒風雲,顯赫一時,在擊敗秦軍,推翻秦王朝的過程中建立了巨大的功績。我覺的《項羽本紀》是《史記》傳記中最精彩的一篇,達到了思想和藝術的高度統一。它猶如一幅逼真傳神的英雄肖像畫,色彩鮮明;又像一張秦漢之際的政治軍事形勢圖,錯綜有序。通篇文章氣勢磅礴,情節起伏,場面壯闊,脈絡清楚,疏密相間,語言生動,成爲我國文學史上的一篇不朽佳作。文中破釜沉舟、鴻門宴、四面楚歌、烏江自刎等故事,早已家喻戶曉,歷代傳誦。作者司馬遷——字子長,左馮翊夏陽(今陝西韓城市)人,生活在西漢武帝時代,前後曾爲郎中、太史令、中書令等職。他因爲李陵辯解被劉徹定爲死罪,但他想到"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羽毛",但他想到了父親的遺命,想到了畢生的使命還未完成,他不能就此去死;那麼只剩最後一條路——接受宮刑。這可是奇恥大辱,過去說,"刑不上大夫",更何況是宮刑呢!但爲了事業,司馬遷忍辱偷生。出獄以後,劉徹還封他爲"中書令",名義上比"太史令"職務要高,可卻是宦官擔任的啊!爲了完成《史記》的創作,司馬遷把這一切都忍受了下來。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通過《史記》讓我更深刻地瞭解了中華民族淵源歷史,還學會了做人的道理,瞭解歷史人物的豐功偉績,懂得了一些歷史典故,知道一些歷史事件發生背景、過程以及對當時社會帶來的深刻歷史影響。司馬遷的博學、不屈不撓的精神值得我們中國人引以自豪,在中華民族復興的今天古爲今用以史爲鑑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

史記讀後感2000字 篇5

《史記·高祖本紀》既沒有把漢高祖作爲一個南征北戰,一統天下,“威加海內兮歸故鄉”的英雄來歌頌,也沒有從一國之主榮歸故里的角度純客觀地描述那種熱烈壯觀的場景,而是通過一個生活在社會底層農民,勾勒了成爲天子過程的一幅幅畫面。

高祖從出生的那時刻,文中就開端就預示着天子的降生,“其先劉媼嘗息大澤之陂,夢與神遇。是時雷電晦冥,太公往視,則見蛟龍於其上。已而有身,遂產高祖。”文中描寫龍與母親劉母融合。無論是不是真實的,都能證明他不是一般人。或許是後人對他的尊敬對他的敬仰而神話了。但是從高祖後續的事例都能證明這不是主要的。

正因爲他是來之民間,得知民心,得知民意。正因爲他是“小流氓”卻有了野心,有了影響力。所以他有了最基層的基礎,也有了最浩遠的抱負。

正是應爲他是平民出生,正因爲他流氓童年的生活,正因爲他的無所事事。讓他明白了這個國家,讓他從社會的底層與社會高層的關係。讓他明白了自己的地位,慢慢形成自己的性格。明白自己所需要的。也使得他有了偉大的志向。

成就的前期條件高祖都具有後開始了他的大業。用張良計,派說客利誘的“破之”。巧設疑兵,施仁愛,收買人心的“因大破之”。乘勝追擊,取得完勝的“遂破之”。善於用人用計,收買人心都使得劉邦節節交戰的勝利。不殺秦王子嬰,封存秦重寶財物府庫,還軍霸上,與秦父老約法三章,對百姓秋毫無犯。這些措施無疑起到了安撫民心的重要作用,從“秦人喜”“秦人大喜”“人又益喜”便可見一斑,這也爲日後劉邦稱帝奠定了堅實的基矗

從反面來講,項羽的作爲,“聞沛公已定關中,大怒,使黔布等攻破函谷關……項羽遂西,屠燒秦咸陽宮室,所過無不殘破,秦人大失望,然恐,不敢不服耳。”(《高祖本紀》)不善於剋制自己,不分析不考察形勢(苦秦久矣,人心思定),自恃勇武,兇殘暴虐。不但不善於籠絡人心,而且常常把別人推到自己的敵對面去。

劉邦從這面相對比都能看出他民間的基礎作用,他知民心。“欲止宮休舍,樊噲、張良諫,乃止,還軍霸上。召諸老豪桀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吾與諸侯曰,先入關者王之,吾當王關中。與父老約,法三章耳……餘悉除去秦法。諸吏人皆案堵如故。吾所以來,爲父老除害……”乃使人與秦吏行縣鄉邑,告諭之。秦人大喜,爭持牛羊酒食獻饗軍士。沛公又讓不受,曰“倉粟多,非乏,不欲費人。”

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爲秦王。”(《高祖本紀》)善於包裝自己,把自己塑造成解民困於水火之中的形象,能聽取別人的意見,剋制自己的慾望,善於籠絡人心。當然社會的反應卻是剛剛相反,“唯恐沛公不爲秦王”與“秦人大失望,然恐,不敢不服耳”。這些都能反應民衆基礎的重要性。

鴻門謝罪,項羽入關,稱霸分封,決策東進,追擊項羽,決勝垓下。後世一系列的戰爭都越發明白了劉邦成功的原因,對盟友下屬,劉邦“與天下同利”,而項羽“妒賢嫉能”,不與人共享利益;對人才,劉邦知人善用,虛懷若谷,項羽則不能善用,剛愎自用。

劉邦出生於平民,能屈能伸不拘小節,處事圓滑果斷,善於用人用計,沒有大的勇氣卻有才能,爲人心狠手辣,志向遠大,冷靜沉着。

項羽出生於貴族,寧折不彎,優柔寡斷,有勇無謀,兒女情長都成爲他成不了大事。氣量狹窄,狂暴浮躁都能使得他失去很多,重要的是沒有民衆的基矗

在定都之後,他們的舉動也能看出才能的趨向,“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令兒皆和習之。高祖乃起舞,慷慨傷懷,泣數行下。”(《高祖本紀》)劉邦衣錦還鄉的自得,創業艱難的慨嘆,希望求得人才安邦定國的感慨。重視人才,視角高遠,不因勝利而失去清醒。項羽卻縱橫一世卻連一美人一名馬都無法保全的傷感、不解、不平與怨憤。眼中只有自己,卻又不能清醒地認識自己,不正視自身的弱點,即便是處於英雄末路的情形之下也是如此。

劉邦成功的路線成爲後世的典範,“自古以來,皇帝需要是民衆的支持才能長久。”而漢高祖的成功也正是如此。就如後世的朱元璋,毛澤東。都是從民衆開始抓。

總的來說都說劉邦出身低微,性格油滑,也看不出有什麼雄才大略,那麼他是憑藉着什麼來率領一班豪傑推翻暴秦,打敗大英雄項羽並建立大漢帝國的呢?

社會並不缺有才幹的人,像項羽、韓信、張良、陳平等,但卻缺少能將他們的才幹合理組織和發揮出來的人。以及需要能組織上層與下層的關係才能成功,而歷來的人士往往不能組織的卻是下層民衆。都值得我們現在人深深的思考。

史記讀後感2000字 篇6

司馬遷寫歷史有一個很奇怪的特點,常常對故事細節不惜重墨,重重渲染,對時間、地點、人物等要素卻語焉不詳,這明顯是國小記敘文寫作知識不紮實造成的(可見再偉大的人物,也有不足的地方),寫《孫子吳起列傳》的時候是這樣,寫優孟故事的時候也是這樣。

優孟,生卒年不詳,姓不詳,春秋楚國人。據說他小的時候就和我們現在的很多小朋友一樣,喜歡唱歌跳舞,由於家境貧寒,最後只能以演藝爲職業。這絕對是個迫不得已的選擇,那時候的藝人絕不像現在的影視歌明星一樣享有崇高的社會地位,相反是一種比較卑下的工作,被稱爲“優伶”。優孟同志由於沒有姓只知道字“孟”,所以司馬遷就給他起了個“優孟”的名字,我們姑且也這麼稱呼他吧。

優孟很勤奮,又比較機敏,非常擅長即興創作,演唱的歌曲總能跟情景絲絲入扣,他演唱憂傷歌曲的時候,常常使“聞者落淚”,於是就有機會被楚莊王賞識,成爲了楚莊王的御用樂師,相當於我們現在總政歌舞團的當紅演員。雖然從苦孩子變成了當紅歌星,但優孟並沒有得意忘形,而是仍然生活簡樸,且處處以“賢者”的標準要求自己。他利用自己能經常接觸到最高首長的機會,把很多關係到國計民生的合理化建議以即興創作成歌曲的形式來“諷諫”,好在楚莊王還不算是個徹頭徹尾的昏君,這種進諫的方式又比較容易被人接受,所以優孟以演員的身份替老百姓辦了不少好事。

楚國的宰相孫叔敖是個非常清正廉明的人,他很欣賞優孟,認爲優孟是真正的“賢者”,於是常常幫助優孟,並和優孟交流服務羣衆的心得體會。優孟認爲自己遇到了知己,把孫叔敖視爲良師和益友,這種真摯的友誼一直激勵着優孟。可惜的是,孫叔敖不久得了重病,臨死之前,他把家人都叫到牀前,對他們說:我活着的時候是楚國的宰相,大王給了我二千石的俸祿,我們深受王恩,我死之後,你們不要再借着我的餘威留在都城,都回老家去吧,薄田亦可以餬口。又對泣不成聲的兒子說,優孟是個賢者,如果你實在貧困到活不下去了,就去找他吧,他一定會幫你的,說完撒手人寰。

孫叔敖實在是個廉潔的人,除了幾畝薄田,什麼物質財富都沒有留下。他死之後沒有幾年,兒子就已經窮困潦倒,不得不到都城中替大戶人家背柴爲生。有一天,正當他揹着一捆柴在牆角略作休息的時候,遠遠望見優孟走了過來,想起父親臨終前的話,他迎面趕上,撲通一聲跪倒在地,大聲說:我是孫叔敖的兒子,我父親臨終前“屬(囑)我貧困往見優孟”。優孟打量了良久,然後說:“你不要出遠門,等我的消息。”在優孟看來,這句話就是承諾,也就是他的登高計劃。隨即,優孟回家,命人縫製了類似孫叔敖的衣服帽子,給自己穿戴上,並憑藉對孫叔敖生前的回憶,來模仿孫叔敖的言談舉止。

一晃就是一年多,優孟的登高措施非常到有效,優孟自認爲已經達到了模仿秀的最高境界,因爲連當時和孫叔敖過從甚密的一些大臣也都差點分辨不出他只是個假的孫叔敖。機會終於來了,有一天,楚莊王大宴羣臣,請優孟過來表演節目助興。優孟穿戴整齊,先上前敬酒,莊王大吃一驚,以爲孫叔敖復活了,也許是因爲孫叔敖“能臣”的印象讓莊王太深刻了,竟然要要任命像極了孫叔敖的優孟爲宰相。孫叔敖本身有懼內的習慣,優孟乾脆連這一點都模仿了,於是說:“請允許我回去和妻子商量商量,三天以後再來答覆大王。”

三天以後,優孟來了。莊王問:“你妻子說了些什麼?”優孟回答說:“我妻子不同意,她說楚國宰相不值得做。孫叔敖身爲宰相,忠誠廉潔,所以楚王才得以稱霸。現在他死了,他兒子卻連立錐之地都沒有,窮得靠背柴維身。像孫叔敖那樣,還不如自殺。”說到這裏,優孟即興創作了流傳青史的諷諫歌:“山居耕田苦,難以得食。起而爲吏,身貧鄙者餘財,不顧恥辱……”,大概的意思就是借孫叔敖的遭遇來諷刺莊王對不起有功之臣,替孫叔敖和他的兒子鳴不平,替正義鳴冤。

一曲既罷,莊王感到萬分慚愧,立刻向優孟道歉,並馬上召見了孫叔敖的兒子,把寢丘的四百戶封給他,用來供奉孫叔敖的祭祀,後來傳了十代都沒有斷絕。

讀到這裏,我不禁掩卷長嗟,優孟是一個多麼高尚的人,一個多麼勇敢的人,一個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人!春秋時代沒有民主,國家就是君王私人財產,君王對子民擁有生殺大權,在這種情況下,優孟爲了公平和正義,爲了幫助一個本該獲得國家補助的人,不但花了一年的時間做準備,而且在大庭廣衆之下,冒着被殺頭的危險,公然對君王言出不遜,批評君王的過失,這需要多大的毅力和勇氣!反觀當下,那些當紅的歌星也好,藝術家也罷,唱歌要出場費,參加活動要酬勞費,偶爾良心發現捐些許善款又企圖“詐捐”,雖然也有幾個傳言被潛規則犧牲了的,但這些犧牲者哪一個不是爲了自己的名和利才上當受騙的?又有誰是爲了別人,爲了正義呢?嗚呼,哀哉!

我從來沒有演藝界的偶像,從今天開始,就讓優孟成爲我的偶像吧!

當然,優孟的登高計劃獲得了圓滿的成功,幫助到別人,他也一定很快樂吧!

史記讀後感2000字 篇7

楊惲,丞相楊敞之子,司馬遷的外孫,素有才學,喜好結交英才俊士,廉潔無私,先後繼承父親和繼母的財產約一千多萬,統統分給了別人。但他生性刻薄,侍才凌人,喜歡揭發別人的隱私,對於違逆自己的人,想法設法加害,得罪了很多人。

宣宗時,宗廟演習禮儀,戴長樂代行天子事,回來跟椽史下屬說:“我面見皇帝,接受詔書,代替皇帝演習禮儀,侯給我駕車”,有人就上述告發戴長樂“非所宜言”,下廷尉。

戴長樂疑心是楊惲教唆別人告發的,所以也上書告發楊惲。這樣沒影子的事,也能被懷疑上身,可見楊惲平時風評之惡了。

楊惲平時說話肆意,因此罪狀極多,一擼一大把:

董忠駕車奔入北掖門,楊惲對張延壽說:“聽聞以前有奔馳的車撞上殿門,撞斷門關,馬兒撞死,而昭帝駕崩。”詛咒皇上。

韓延壽下獄,楊惲上書營救,有人問起,楊惲說:“事情哪裏這麼容易!正直的人不一定能保全。我尚不能自保,正如老鼠銜了比老鼠洞更大的東西就進不了洞。”意指當今皇上象老鼠一樣不能採納賢人。

觀看西閣上堯、舜、桀、紂的畫像,楊惲不稱頌皇上爲堯、舜也就罷了,卻指着桀、紂來比較:“天子路過,多問問桀、紂的過錯,可以得到借鑑。”

聽說匈奴單于被殺,楊惲引用亡秦比喻當今說:“這種不賢明的君主,不用大臣的良籌善劃,自取滅亡。正如秦世任用奸佞,誅殺忠良,終究亡國,如果能親任大臣,國祚就能一直延續到今。古今一丘之貉。”

這麼多罪狀,隨便一條都可以判死刑,幸好宣帝和戴長樂有舊交,不願追究此事,各打五十大板,削職爲民。

這下該學乖了吧?不,楊惲還是那樣不知收斂,一邊用原先的俸祿治產業、經商逐利,當時認爲這些是不合卿大夫身份的事情,一邊交接賓客,飲酒高歌,免官的人這樣高調也不合適。好友安定太守孫會宗好心勸說他,他寫了封《報孫會宗書》,對自己被免官的事怨望不已,而且還譏諷孫會宗任職蠻戎舊地,該處品行貪鄙,桔化爲枳,“道不同,不相爲謀”,不願再和他多談,狂之態,和嵇康的《與山巨源絕交書》有得一拼。

中國古代有一種以狂爲剛直的邏輯,司馬光在《資治通鑑》裏說“寬饒、惲之剛直,可不謂賢乎!”也是一種道德原教旨主義,因爲狂就不能爲大多數人所喜愛,也不爲最高統治者所接受,往往因言罹難,這言詞就被認爲是剛直不阿了,其實哪裏就是呢?

侄兒楊譚對他說:“西河太守杜延年以前因罪免官,現在徵召爲御史大夫。你罪行輕,又立過功,會被重新起用的。”楊惲說:“有功有什麼用?縣官(皇上)不值得爲他盡力。”楊譚說:“縣官(皇上)的確如此,蓋寬饒、韓延壽都是盡忠效力的官員,因事被誅。”

這裏要解釋下“縣官”,有人誤解用“縣官”稱呼皇帝是不敬,其實不然,這是漢人熟語,用縣官指朝廷、天子,起源不詳,“赤縣”可以代指中國,疑心這“縣官”就是“赤縣”的“縣官”。晁錯《論貴粟疏》“今募天下入粟縣官,得以拜爵,得以除罪”,宣帝時趙廣漢下獄,屬吏百姓守在皇宮前哭號者數萬人,有人說:“臣生無益縣官,願代趙京兆死,使得牧養小民”,這裏的縣官,就是指朝廷。

再說下蓋寬饒,司隸校尉,曾經上書引用《韓氏易傳》:“五帝以天下爲公職,三王以天下爲家業,家業傳給子孫,公職由賢人繼承,如同四季的運轉,功業成就的離去,不是合適的人,就不該居其位。”當時執金吾議,以爲蓋寬饒意欲求禪讓,大逆不道。

回到楊惲,這時恰逢日食,當時認爲日食是天變,有小吏告發楊惲“驕奢不悔過,日食災異,是他招來的。”按說古人認爲日食是天變,但一般只有皇帝、丞相這樣的人才能承擔責任,比如漢成帝的丞相翟方進就因“熒惑守心”,火星侵犯心宿二而被賜自殺,楊惲貌似還不夠格。

廷尉審訊的時候搜查到《報孫會宗書》的底稿,其中楊惲對自己被免官的事怨望不已。其中有他教奴婢拊缶而歌:“田彼南山,蕪穢不治,種一頃豆,落而爲萁。人生行樂耳,須富貴何時!”

詩經》有比、興的手法,屈原的《離騷》是以香草美人喻正人君子,美人見嫉、香草荒蕪,比喻君王失道。廷尉就根據這個邏輯,得出結論:

高山,喻人君;蕪穢不治,喻朝廷荒亂;一頃,百畝,喻百官;豆,貞實之物,應在倉庫,零落在野,喻忠臣(楊惲自己)見棄;萁,曲而不直,喻朝臣皆諂諛。

判決大逆不道,腰斬,妻子兒女流放酒泉。侄子楊譚、好友孫會宗、韋玄成、還有那個畫眉的張敞一律免官。

後人往往看來覺得荒謬,其實這個邏輯本身還是遵循是不錯的,王維“北闕獻書寢不報, 南山種田時不登。”(《不遇詠》)就用過這個典故。這個判決,開創了比興法判決的先例。到了明清時期,就進一步發展爲索引法,不要說香草美人,任何字句都可以成爲大逆不道的證據。

史記讀後感2000字 篇8

在浩瀚如煙的中華古典名著中,歷史著作無疑是最璀璨的明珠!拜託各位。歷史記錄了中華民族五千年的發展史,正因爲如此纔給我們留下了中華民族幾千年生息,發展的清晰脈絡,也留下了一部部浸透着古人的心血和智慧的歷史典籍。

"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史記》。《史記》共130篇,52萬字,包括"本紀""世家""列傳""書""表"五個部分,記事上起軒轅黃帝,中經唐、虞、夏、商、周、秦,下迄漢武帝太初年間。《史記》包羅廣泛,體大思精,被列爲"二十四史的開篇之作。我在假期學習之餘,通覽了《史記》收穫不少,讀了它彷彿自己置身其中,從夏開始到漢朝,歷史事件人物都歷歷在目。通過這本書我看到了繁榮的唐朝、殘暴的秦始皇、崇武的漢武帝…我彷彿真的看到了皇宮的真奇異寶,百姓安居樂業的生活;秦始皇焚書坑儒的銷煙、漢武帝揮兵抗擊匈奴的戰爭場面;有的看着令人心曠神怡《史記》,有的看着令人神情緊張,有的看着令人無可奈何…

作爲一部歷史著作,由於它能夠比較全面、客觀的反映歷史面貌,人們一直譽之爲"實錄",稱讚作者"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華,質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史記》的可貴之處還在於作者在歷史的寫作中寄託了自己的理想,表達了他對於歷史和現實的清醒認識和強烈的愛憎,生動形象地再現了一系列歷史人物,使之成爲科學歷史著作和優美傳記文學的巧妙結合,魯迅所說"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恰當地指出《史記》這一特點。描寫緊張鬥爭的場面,讓人物在具體矛盾鬥爭的衝突中,各自表現他們的優點和弱點,這是司馬遷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法在《項羽本紀》中,作者連續寫了項羽殺宋義救趙、鴻門宴、垓下之戰等一系列緊張鬥爭的場面,使項羽的形象更加豐滿。特別是垓下之戰,寫項羽在漢軍數重包圍之中,慷慨別姬,潰圍、斬將、刈旗、□目叱漢將、以頭贈故人,雖然形勢危殆,仍然那樣豪邁而從容。這些激烈場面的描寫,成功地展現了一位末路英雄的悲壯形象,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魏其武安侯列傳》中灌夫使酒罵座和東朝廷辯的描寫,也是運用緊張場面表現人物性格的很好的例子。其中項羽是我最愛的之一。項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少時,學書不成,去學劍,又不成。項梁怒之。籍曰:"書足以記名姓而已。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於是項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學。項梁嘗有櫟陽逮,乃請蘄獄掾曹咎書抵櫟陽獄掾司馬欣,以故事得已。

上面這個小故事說明的好學和目光的遠大,雖然是悲劇式的英雄。他勇猛善戰,叱吒風雲,顯赫一時,在擊敗秦軍,推翻秦王朝的過程中建立了巨大的功績。我覺的《項羽本紀》是《史記》傳記中最精彩的一篇,達到了思想和藝術的高度統一。它猶如一幅逼真傳神的英雄肖像畫,色彩鮮明;又像一張秦漢之際的政治軍事形勢圖,錯綜有序。通篇文章氣勢磅礴,情節起伏,場面壯闊,脈絡清楚,疏密相間,語言生動,成爲我國文學史上的一篇不朽佳作。文中破釜沉舟、鴻門宴、四面楚歌、烏江自刎等故事,早已家喻戶曉,歷代傳誦。作者司馬遷--字子長,左馮翊夏陽(今陝西韓城市)人,生活在西漢武帝時代,前後曾爲郎中、太史令、中書令等職。他因爲李陵辯解被劉徹定爲死罪,但他想到"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羽毛",但他想到了父親的遺命,想到了畢生的使命還未完成,他不能就此去死;那麼只剩最後一條路--接受宮刑。這可是奇恥大辱,過去說,"刑不上大夫",更何況是宮刑呢!但爲了事業,司馬遷忍辱偷生。出獄以後,劉徹還封他爲"中書令",名義上比"太史令"職務要高,可卻是宦官擔任的啊!爲了完成《史記》的創作,司馬遷把這一切都忍受了下來。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通過《史記》讓我更深刻地瞭解了中華民族淵源歷史,還學會了做人的道理,瞭解歷史人物的豐功偉績,懂得了一些歷史典故,知道一些歷史事件發生背景、過程以及對當時社會帶來的深刻歷史影響。司馬遷的博學、不屈不撓的精神值得我們中國人引以自豪,在中華民族復興的今天古爲今用以史爲鑑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

史記讀後感2000字 篇9

《史記》被魯迅先生稱爲“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並非浪得虛名,成大事者應懂得的道理。其文辭讀來朗朗上口,另外還講述了很多成功人士的事蹟及其人格魅力。接下來,我就我個人說一下從《史記》中明白的道理。縱觀其所描寫的兩千年曆史,無非就是成敗。

讀史使人明智,我就想從中讀出成敗的規律,懂得一些興亡治亂的道理,不僅僅用於工作學習,還用於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使得自己取得最後的成功,實現自己的價值。一個人在生命中無非就是在處理自身和外界的關係。想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首先要不斷的完善自己,其次是處理好與外界的關係。這兩者都是很大的學問,並非常人所能把握的,而能把握好的人一般都成功了。

首先來說一下如何完善自己。第一,要成爲一個道德高尚的人,與人爲善,待人親切熱情。待人親切,別人纔會擁護你。漢景帝時,發生了七王之亂,叛賊雖然來勢兇猛,但最終被景帝打敗,因爲景帝自身很有德,禮賢下士,國家富強,人民安居樂業。不過吳王也很有德,但那時反叛之前的事,他沒有看清當時的形勢,皇帝是一個明君,你還要反叛,使人民陷入戰亂困苦,這就證明你失去了“德”。看看那些被世人稱頌的王侯將相,在道德方面都是絕對優秀的。第二,要有自己真正拿得出來的本領,要麼文能安邦,要麼武能定國。有了才能,纔能有威信,纔有了成就功業的基礎。具體應怎樣完善自己呢?如下:

1.不要隨意高談闊論,顯露自己。這當然與古人喜歡修身養性有關,不過當今社會低調一點也不是什麼壞事。低調做人,你會一次比一次穩健。當然低調的條件是你能高調的起來,那這就需要你加強自己的能力了。有幾個帝王會唧唧歪歪的誇耀自己,其威王自然存在。

2.要經常發問,好問者近乎智。孔老夫子都好問,更況我們。當遇到不懂的就發問,這樣你懂得的就會越來越多。

3.還要善於傾聽,大事學會傾聽,你可以減少決策錯誤,小事會傾聽能增加你的見識。一個人無論有多大的才能,他都不能一人解決任何問題。所以皇帝這樣高的統治者遇到什麼事還要和羣臣商議。

4.不要隨意的顯露自己的情緒,更不要在別人面前顯示什麼不滿。有多少王侯將相就是因爲不能控制住自己而遭殃。

5.心胸要寬廣,凡事不要斤斤計較。齊桓公不計管仲的一箭之仇,纔有了齊國的強盛。

6.要具備觀察或洞察事物的能力,事情剛發生,便能看出其發展和結局。秦國攻打鄭國時,剛發兵蹇叔就說了秦國一定會敗,果不其然。當然這需要我們有很多人生經驗,不管是直接的還是間接地。我們就應多看些書,多出去走走。

7.做事要有決斷能力,不要畏畏縮縮,以免失去時機。有很多事固然要聽聽別人的意見,但最瞭解自己的無非還是自己,決斷的還是要自己。斷而敢行,鬼神避之,後有成功。

8.要時刻保持良好的心態,無論遇到什麼事都不要消沉。這次的失敗可以爲我們下次的成功提供經驗。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川終屬楚。

9.做事要有恆心,事情總會成功。楚漢之爭時,劉邦開始時實力比項羽差這麼多,但他屢戰屢敗,最終戰勝了項羽。

10.經常反思自己的言行。能反躬自問的叫做聰,能檢查自己的叫做明。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處理與外界的關係時,與人交是一個重要的因素。

交友時,一定要交結那些有內涵有素質的人。那些成就功業的人都能做到禮賢下士,在和自己等級的人也是結交那些名士。這些人不僅會在我們遇到困難時幫助我們,會爲我們出謀劃策,而且還能身體力行教會我們很多人生的道理,引導我們成就自己的夢想。在和親人處理關係時,起碼要做到孝順父母,百善孝爲先。在與其他親人交往時,要做到以善爲本,待人謙和有禮。

人生不如意事較多,遇到較大的挫折時,人往往會一蹶不振,這可是不行的。挫折和傷痛往往會使人更快的成熟。但是時間可以沖走一傷痛,卻不會帶走給你帶來的成熟和成長。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若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爲,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虞舜、姜子牙在施展自己的才能前都是被困於一地,不得施展自己的報復。

所以,只要是珍珠就會發光,很多時候都是時機不到,只要有才能,肯定有展現自己的舞臺。人有很多時候都會面臨誘惑,平時也許會有遊戲的誘惑。而爲官有權時則要面臨金錢、美女等誘惑。這時候我們就要把持好自己。孫叔敖不收魚以自己能給自己長久的提供魚。受賄者無非是在掘自己的墳墓。拼搏今天,成就明天,爲了美好的明天加油。

史記讀後感2000字 篇10

張良,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劉邦身邊的得力助手,能統籌佈局,能帶兵打戰,可卻偏偏不愛官場利益。

《史記·留候世家》中便有記載,留候跟從皇帝去攻打代國,出奇計攻下馬邑,以及立蕭何爲相國,之後留候和皇帝從容地談了很多天下大事,留候常說:"家世相韓,及韓滅,不愛萬金之資,爲韓報仇強秦,天下振動。今以三寸舌爲帝者師,封萬戶,位列候,此布衣之極,於良足矣。願棄人間事,欲從赤松子遊耳。"

這段話開始我還是很不理解的,那時的張良立下累累汗馬功勞,對於一般的大臣來說,他們巴不得在皇上身邊多待幾年。覺得有運氣可能還會得到皇上的青睞,升個官,發個小財,頤養天年什麼的。可張良卻執意擺脫官場,去過算是歸隱的生活,畢竟他還是掛着"留候"這個名號的,且他後期也與呂后有接觸。倒是像極了南朝齊樑的陶弘景,可能張良並不具有隱士思想,只是在官場累了,想過自由的生活罷了。

並不同於晉宋間的宋炳與元代的吳鎮,即便是皇上下令徵召也不去,不和官方打交道,張良只是奔波太久,想停下來休息而已。他也想過過那種可以"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的生活吧。雖說這是後期李白的詩句,但那種意境,着實讓人嚮往。也是,像"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這樣的日子,敢問世間有誰不想要呢?

我相信,一定有人覺得張良歸隱很傻,但我卻並不這樣覺得。當一個臣子願意放棄榮華富貴去追求自由生活時,無非就那麼幾個原因。也許是想休息了,就像是古人喝烈酒喝醉醒後都會習慣性品茗一樣。在大醉後來一杯清甜回甘的白茶,清去殘餘的酒香,留下的縈繞脣齒的茶香不也是一種享受?另外,《史記》中有記載:"張良多病,未嘗特將也,常爲畫策臣,時時從漢王。"說明張良已經沒有帶兵的能力了,也只能出謀劃策。且"留候性多病,即道引不食谷,杜門不出歲餘。"說明張良早有歸隱之心,但這時天下尚未平定,所以留候堅持着服侍高祖。但劉邦已平定天下,張良遂了自己的心願,有何不可?

再者,老子說:"功遂,身退,天之道。"功成,便要全身而退。人們說:"伴君如伴虎",功成卻不身退,便是要與虎謀皮,但這卻並不可能,張良也是看出這一點了吧。想想歷史上,來不及功成身退而落了兔死狗烹結局的可不少。伍子胥、岳飛、于謙,哪一個不是盡心地服侍君王,哪一個沒有爲國貢獻?可最後呢?卻被那位高高在上的王以"莫須有"的罪名處死,而與張良同期的韓信,爲高祖收復燕、代、齊、趙,最後卻被誅三族;越王時期的文種爲越王出謀劃策,收復吳國,最後卻被越王逼迫舉劍自殺。這一樁樁,一件件,可不可笑?范蠡說的沒錯:"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自古以來,沒有君王會願意留立下大功的臣子,最後也只會是兔死狗烹,所以,如范蠡與張良這樣,選擇歸隱纔是明智。

而且,對比起明代陳繼儒,張良的選擇可謂是着大衆之眼光,隨心自在。陳繼儒明是歸隱之人,卻愛和官家打交道,因此被世人詬病"翩然一隻雲間鶴,飛來飛去宰相家"實在是可憐。而殷商時的伊尹,商周時的姜尚,元末的劉基他們時機來臨就出山,沒有時機就隱下,這樣有何意義?歸隱反而成了他們爲了仕途而撒的網,難道這樣就正確嗎?如果是,那張良的安然歸隱又有何不可?

我覺得,用"不伐己功,不矜其能"來形容張良再好不過,這"不伐己功,不矜其能"要的便是一份淡然;而張良歸隱求的也是這份淡然,相對比來看,這歸隱與品茗又差不多,這品茗之人品的不也是一份淡然嗎?像蒙頂甘露的齒頰留香,祁紅的"祁紅特絕羣芳最,清譽高香不二門",武夷巖茶的馥郁豐富。這都是歸隱感受,也似人間百態。

想想,一個人歸隱自有道理,是累了要休息也好,是爲仕途鋪墊也罷,抑或是爲躲避君王的絕情。總是因爲有一絲厭倦燈紅酒綠,渴望清閒雅緻,纔會選擇歸隱,或許只有那遠離塵世煩擾的青山綠水之間才能安放自己的靈魂。所以對於張良的歸隱,我欣賞。

史記讀後感2000字 篇11

夜空漫漫,自古英雄如羣星閃爍;《史記》篇篇,載得義士似金般輝煌。

——題記

“剛正不阿,留將正氣衝霄漢;幽愁發憤,着成信使照塵寰”,司馬遷一部《史記》爲我們訴說着古今的變遷,講述着英雄的史詩。讀罷《史記》,內心總有一個解不開的疑惑“何人可謂英雄”。

或許有人說:“第一位皇帝秦始皇可謂英雄。”我認爲秦始皇不可。原因有三:其一、秦始皇雖掃六合,但統治極其腐朽。焚書坑儒,摧殘文化;求取仙丹,耗費國力。其二、秦始皇教子不當,其子胡亥同李斯、呂不韋謀權篡位。其三、秦始皇自認功勞勝過三皇五帝,過於驕傲。

再有人說:“西楚霸王項羽可謂英雄。”項羽此人優點極多——懂得愛民,英勇無比,破釜沉舟打敗章邯。但項羽不懂得用人,未能重用亞父范增等一大批人才,雖在戰場上揚言願與劉邦決一雌雄,最終兵敗自刎未能統一天下。假如項羽能重用范增等人,我想劉邦未必能稱帝。不懂得用人,項羽不能謂之英雄。

“漢高祖劉邦可謂之英雄?”我認爲不可,漢高祖此人雖在破秦之時善於用人,但自從建漢後便開始大肆殺戮良臣,韓信、彭越、黥布三大開國功臣先後以“謀反罪”被殺,但還好有張良、曹參、蕭何三人幫助,不然早就亡國了。

文種、伍子胥、蘇秦等不知功成名就之時隱逸歸田,而偏偏去與君王同喜同憂,結果只落得自殺歸天,也不能謂之英雄。

蒙恬蒙毅兄弟二人,雖爲秦始皇立下汗馬功勞,但終究被胡亥所殺,而蒙恬卻怪罪於修長城,豈不荒唐!更不能謂之英雄。

至於那戰國四公子:春申君、平原君、信陵君、孟嘗君也是各有短處,不能稱之爲英雄。

我認爲春秋霸主齊桓公、晉文公可以當選爲英雄。因爲二人都曾在外流亡過,知道百姓疾苦,又有管仲、狐偃等忠臣輔佐,故能稱霸一方。

專諸報恩刺殺王僚,雖成但身死;豫讓報智伯之恩二刺趙襄子,臨死斬空衣報仇;藺相如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荊軻刺秦王未成被殺身亡……一生捨己爲國,“義”字當先,個個可謂英雄! 讀史記,嘗得古代酸甜苦辣,品得義士忠義英勇,歷史的星空因有了一個個的英雄才不會黯淡。

星光閃閃,願英雄威名永垂千古;月亮寒寒,盼義士事蹟流傳萬年。

《史記》是中國史學上第一本記傳體通史,而且是司馬遷走遍大江南北,經受了各種打擊,嘔心瀝血在公元前91年完成的曠世鉅作。這本書中,最吸引我的是撰些時代中各領域英雄豪傑和記載國內外少數民族的“列傳”,是它讓我感受到了歷代英雄人物的氣概與豪邁。

比如說列傳中的“刺客列傳”裏的聶政、荊軻等人。以前,我認爲刺客不過就是那些品行不正,只知道搞偷襲的人,但史記上的敘述,讓我明白,有些刺客是不僅仗義疏財、劫富濟貧,而且對君子赤膽忠心,像有些爲了自己的國家去行刺君王,是冒着生命危險的,隨時都有可能被處死,真可謂是有去無歸。雖然如此,但他們依然一心爲君,就像荊軻臨走時在易水河邊“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悲壯,更有那後來身中八劍卻仍一心想着太子丹,這就是他們的赤膽忠心的最好表現。

在《史記》裏,我認識智勇雙全的藺相如,立木取信的商鞅,巧言退兵的陳軫,少年有爲的孟嘗君,錯失良才的魏惠王,貪利失地的楚懷王……其中最吸引我的是不從濁流的屈原。

屈原是楚國著名的大詩人,他知識非常淵博,口才也很好,無論是對外交際,還是管理內政,他都能處理得有條不紊,楚懷王很賞識他。可是,屈原的才華受到了上官大夫的嫉妒,只要一有機會他就在楚懷王面前造謠生事,楚懷王聽得多了,也就信以爲真,漸漸地疏遠了屈原。德才兼備又清高孤傲的屈原,懷着悲憤的心情,寫下了長詩《離騷》,多年來屈原報國的願望未能實現,最終跳進汨羅江自盡了。

讀了《史記》後我才明白,原來在古代所謂的“品行不正”也大多都僅僅是“行”不正而“品”正,他們一心只爲王,他們如果沒有那“品”不正的王,一定是英雄,這讓我深刻的瞭解到了一個決策者的重要性。包括屈原等人在內,都是因爲社會腐敗、墮落的現象,導致有些人只想着個人利益,纔會讓那些真正爲國家着想的忠臣落到悲慘的下場,也許在古代,皇權纔是最重要的吧……

假期裏,我讀完了《史記》。通過它,我看到了臥薪嚐膽的勾踐,善於用兵的孫武,圍魏救趙的孫臏,知錯就改的廉頗……彷彿真的`看到了魏惠王的十顆夜明珠,趙惠王的和氏璧;秦始皇焚書抗儒,商鞅立木取信也令我印象深刻。

其中,項羽的故事最使我受教。

在“鴻門宴”之前,項羽的謀士范增早就看出劉邦是日後與項羽爭奪天下之人,請求項羽在宴會上將其刺殺,以除後患。但項羽沒能聽從他的建議。范增又派項莊在宴會上舞劍刺殺,可時機太晚,被劉邦看出,刺殺失敗了。這個故事讓我明白了:要聽得進勸告,不要自以爲是,一意孤行。

史記讀後感2000字 篇12

最近,我校正在開展經典閱讀的活動,來提高大學生的個人修養和整體素質。其中我選擇了《史記》這部中國歷史上的最爲經典的史書著作。

許多人都知道司馬遷,也都知道他所著的《史記》,史記故事的讀後感。這幾天,我找到了《史記》的簡縮版,認真地閱讀了一遍。

《史記故事》是從“五帝”講到“張騫”,把中國古代黃帝時期到西漢時期這一段歷史幾乎都寫了進去。這本書是我國第一部偉大的紀傳體通史,體現着古代史官的眼界和良心。無論是體例還是寫作風格都影響着後代史書的撰寫和編纂。作者司馬遷忍辱負重,謹承家學,以入木三分的洞察力和秉筆直書的責任感,寫作了偉大的《史記》,客觀地記錄中國朝代的興替,恰當地評價了歷史人物的功過是非,再現了當時波瀾壯闊的歷史社會畫面。魯迅先生稱其爲“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史記故事》讓我認識了不少名人以及他們的功過。如:神農氏嘗百草、周武王滅紂、田單火牛破燕軍、愚蠢的秦二世等等。他們的功值得我們學習,過則讓我們警醒,提醒後來的人們不要犯同樣的錯誤。

每回看史記總有不一樣的感覺,如同醍醐灌頂一般,優美的文字描寫,痛徹的歷史辯證分析,經典的場面一一浮現,不由得全神貫注,無法自拔。

司馬遷之所以偉大正在於此書,在於他敢於寫此書,併爲此不屈的拼搏,即使是奇恥大辱依然不能改變他的決心。整本書貫穿的是“究天人之際”和“通古今之變”。“究天人之際”是探究天道和人事的關係,作者批判了原來的“神意天命論”,提出了“帝王中心論”。“通古今之變”則即探究歷史的發展實況及其規律。

每個人都有自己最爲喜歡的那段歷史,而我的最喜歡最感興趣的歷史階段正是因爲司馬遷和他的史記引入的——戰國秦末漢初羣英之傳。

竇嬰:深陷絕望後的真情。死訊悄無聲息的傳來,竇嬰在灌夫血濺於市的慘叫平息後,無奈的獨處屋中,久久回味着。他不相信深似海的侯門外,灌夫已離世多時,只有他一人獨自呼吸着空氣。祭奠無門,哭泣枉然。但後人卻會永遠記得他如棄破履般的壯語:侯自我得之,自我捐之,無所恨。且終不令灌仲孺獨死,嬰獨生。一番話擲地有聲,背後卻是蕭索與黑暗。從繁華富貴躍入悽清無聞,竇嬰還要一邊注視着當年門下歌詠之徒涌入仇家,以博取笑臉。就在這時,互相扶持的灌夫又爲己身處險境。這時的竇嬰終於在絕望中真正看透了浮華與虛榮,如同一個嬰兒般抓住母親的手,再也看不見其他任何一絲光芒。救灌夫也就是救自己。由於沒有了追求權勢、財富、青春的倚重點,他內心的真情迸發了。而灌夫的死,也就是宣告他的死亡,不論絕食而死還是棄市而亡,對一個早在墜落懸崖過程中的人而言,又有何區別?

酈食其:堅守自我不爲器。一直覺得酈食其之死太怨。蒯通一餿計真是誤了卿卿性命。但酈食其絕非一迂儒,他一聲大喝能讓侍從“懼而失謁,跪而拾謁,還走”,並自稱“酒徒”,此真乃一狂士。也因爲他乃狂士,非策臣,纔會說出“舉大事不細謹,盛德不辭讓。而公不爲若更言”之語。從而接受烹的厄運。因爲他是爲君主、爲自己所執之念勸齊之人,而非一個只爲用計助主然後謀功名利祿之人。他不是任何人可以驅來喚去,有智能的傳聲筒,而是認真選擇明主而事之之人。他眼光果然沒錯。

主父偃:人下人的最終釋放主父偃的確被壓抑的太久。遊學四十餘年,親不認、昆弟不收,賓客棄之,身不得遂。所以有一天,當他成爲人上人時,他會驕橫過人,會放言“丈夫生不王鼎食,死即王鼎烹耳。吾日暮途遠,故倒行暴食之。”這話放肆無理,讀來卻令我心酸。因爲即便身居高位,主父偃心中不是快意與得志,而是更深的咒怨與不滿。小人得志,貧者暴富時,會趾高氣昂,會羞辱以前羞辱過自己的人來釋放與宣泄。但主父偃卻用同樣的方式來折磨別人的同時,更深刻的折磨自己。他辛酸自己已然逝去的四十載年華,他明白來日無多,但他並不看重生命的餘下部分,並不着重享受已經無多的生命,因爲他依舊沉湎在不得志的一生中,他無法不將自己的一生定爲被屈辱的失敗的一生。所以,他會帶着最深沉的絕望去暴發,用表面的釋放去掩蓋內心最無助的痛苦與悲哀。而這種自決於世的方式表現出他最無助的痛苦與悲哀,也最終將他送上絕路。他對自己的一生已然無望,死也無謂了。

死士:遠古的浩蕩絕響太遙遠了,慷慨自決的背影。素灰的長袖隨風拂動,墳間的青草見證無悔的鮮血。凌亂的頭顱蒼白無息的懸於集市,污穢的身軀旁野犬嗷嚮明月。這是死士的下場。只爲那曾賞識他們的義主,一個看重他們人生價值、厚遇他們的恩人。這不是奴性,我反覆告誡自己,在一個逐漸越發看重個體生命的時代,兩者的確讓我難以區分。自發拋棄生命的理由太多,苟延殘喘理由也太多,究竟何謂重大義,何是輕相拋,何是無恥苟存,何是忍辱負重,何又是自尊自愛?生或死,這是個取決人自身境界的問題。有人因惜命貶損後世,有人因輕死被人一笑了之。這全取抉於爲何死,爲何而生。

史記讀後感2000字 篇13

伯夷列傳:夷齊讓國的事蹟因孔子聞名,七十列傳中的衆多人物也會因太史公之筆而名垂千古!司馬遷有這個自信,也有這個責任!

管晏列傳:管仲爲相的齊國,政令不唱高調,政策與人民好惡相同,不別出心裁。知道執政者給老百姓的好處,其實就是給自己的好處;晏嬰順便搭救越石父且延爲上賓,並能推薦自己的司機做官,而司馬遷落難之時竟無一人能施以援手。難怪司馬遷感慨願意給晏嬰當司機了!

老子韓非列傳:老、莊、申、韓四位大思想家生平一筆帶過,卻將韓非《說難》全文照錄,可知司馬遷認爲讓當政者明白,甚至接受自己的意見太難了!韓非毒酒逼死,自己蠶室受辱!

司馬穰苴列傳:立軍威敢拿國君之寵臣開刀,用實際行動說明了“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道理!

孫子吳起列傳:孫武用吳王闔閭寵妃的生命,說明了兵者,國之大事,死生存亡,不可兒戲!孫臏用圍魏救趙和減竈假象兩場戰役,實現了龐涓“遂成豎子之名”的嗟嘆!吳起輾轉多國,在衛母喪不歸,與曾子分道;在魯殺妻求將,名聲掃地;在魏鎮守西河,諫在德不在險,卻與田文論功;最後相楚,實行變法,爲他人作嫁衣裳!感覺兵家諸公,多工於謀國,拙於謀身!

伍子胥列傳:在“不爲節操而輕死,不爲天年而苟活”的人生信念上,伍子胥和司馬遷可謂前赴後繼!伍子胥不應誘詔,棄螻蟻之死,經宋,鄭,晉曲折至吳,歷昭關險渡,街市乞討,鄉野躬耕,宮闈驚變,最終聯唐蔡,間鄖隨,破郢都,鞭王屍!若此前所謀,皆爲一己恩仇,則以後所慮,關乎一國興替!不料竭忠盡智,換來屬鏤之劍;伐梓做器,眼看頭顱高懸!司馬遷一介文人,忍受宮刑之恥而苟活,成就太史之書以不朽!若苟活,爲一己湮沒而名不稱,今書成,以一家之言而續《春秋》,筆做槍,史爲彈,褒貶今古,臧否人物,終爲武帝所忌,杳然不知所終!壯哉,悲夫!

仲尼弟子列傳:孔子可謂是先秦時代文化的集大成者!以孔子爲樞紐,串聯出術業專攻,性格迥異的弟子們!隻言片語間,衆弟子音容笑貌躍然紙上!顏回“不遷怒,不貳過”的修養;子騫“如有復我,必在汶上”的決絕;子路“食其食者不避其難”的忠誠;子夏“繪事後素,禮後乎”的領悟;子貢“一使而五國變”的大氣;曾點“春服既成,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的散淡;宰予“三年之喪不亦久乎”的愚鈍;司馬牛“斯可謂之仁乎?斯可謂之君子乎”的執拗!《史記》第一次完整記述孔子的生平事蹟,系統梳理衆弟子的師承源流,對於後世諸儒,深刻理解孔子及思想居功至偉!

商君列傳:相對於後世衆多變法人亡政息或中途夭折的結局,商鞅變法無疑是成功的!在戰國這個大爭的時代,他通過鐵血政令和鐵腕執行,使秦國短時間內建立起強大的國家軍事機器,爲秦始皇一統天下奠定堅實基礎!

商鞅本身則具有濃烈的悲劇色彩!客觀因素,先是在嫉賢妒能的公叔痤手下長期雪藏;以貴族身份不得已通過宦官景監引薦才得以出仕;懷揣帝道、王道、霸道,三易其稿才摸透秦孝公的用意;不惜得罪太子等宗室貴戚,陷自身極度危險之中以成投名狀!主觀因素則是性格上刻薄少恩,冷酷無情,政治上貪位貪名,排斥異己,生活上奢侈鋪陳,膨脹越禮!最後作法自斃也是應有之義了!

不過商鞅更深層的悲劇在於,他不過是秦孝公統治國家的工具和棋子而已,他所堅定推行的制度,他自身也逃不出請君入甕的宿命!

蘇秦張儀列傳:班固在《漢書·司馬遷傳》的“贊論”中說:“其文直,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故謂之實錄。”揚雄在《法言》中先肯定司馬遷實錄精神,又提出“子長多愛,愛奇也”的觀點!《史記》關於蘇秦、張儀的人生記錄和言論多采用《戰國策》的文本,導致詞賦化傾向明顯,史實相對弱化的情況!

通過蘇秦張儀列傳,讓我們充分見識“一怒而諸侯懼,安居則天下息”的縱橫家的風采!蘇秦張儀都是社會底層小人物,憑自己對時局的理解和能言善辯的才華,縱橫捭闔,任意揮灑,深刻影響了歷史走向,標誌着中國社會文化主體由貴族階層逐漸走入平民世界!

當初蘇秦被兄弟嫂妹妻妾嘲笑,到後來身披六國相印,周顯王恐懼,除道,使人郊迎;張儀被人誣陷,侮辱,毒打,到後來將楚懷王君臣玩弄於股掌之間。這其中經歷了多少傳奇不由得令人驚歎!但成爲蕭何,敗也蕭何,蘇秦張儀的人生始終浮沉在政治的漩渦和權勢的傾軋中,波詭雲譎的局勢,翻雲覆雨的君王,都讓他們如履薄冰!最後結局能免於刑戮已屬善終!

史記讀後感2000字 篇14

《史記故事》是由文學家司馬遷創作的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故事》講述了一個個經典的故事情景。下面是爲你帶來的史記故事的讀後感悟,一起來看一看吧。

我很佩服神農氏勇於遍嘗百草,他可以不顧自己,但總是處處爲別人着想,他憑着自己人的勇敢,當上了各氏族的首領,他唯一的短處就是缺少威嚴,造成了氏族滅亡的後果。如果他能大膽地帶領自己的部族,加強管理,將不會導致氏族滅亡。教育我們,作爲一名班幹部,就應該學會管理好班級,處處爲全體同學着想,熱愛班集體,將會使大家都擁護你,尊重你。

我還想爲這本書提個建議:再配一些插圖就好了。這樣可以方便我們的理解。就像《上下五千年》一樣圖文搭配,美妙絕倫……都不知道要用什麼詞兒來形容了。

我看過一本書《史記故事》,相信大家一定沒聽說過這本書吧,不過《史記》總聽說過吧。其實《史記故事》就是由記載了上自傳說中的炎帝,黃帝,下到漢武帝時代三千多年曆史,包含了許多精彩絕倫的小故事的《史記》,在後人的改編下變成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史記故事》。

《史記故事》中包含着很多有趣的小故事,每一個故事裏的人物都有着不同品質,其中我最喜歡廉頗和藺相如之間發生的故事,它說的是:藺相如當了趙國的相國職位超過了廉頗,廉頗不服當衆說:”我是趙國的大將多年來出生入死立過許多戰功,而他藺相如原本是宦官手下的門客,就憑一張嘴皮子竟爬到我頭上來了!他要是碰到我我一定要當衆出他的醜。“並處處爲難於藺相如。藺相如不但不生氣還處處讓着他,並對人說:”我所以對廉將軍這樣忍氣吞聲,寬容退讓,就是爲了要把國家的危難放在首位,而把個人的私怨放在後面啊!“當廉頗知道後懊悔不已,馬上裸着上身,揹着荊條,跑到藺相如家裏去請罪。從此將軍和相國成了生死與共的知心朋友,將相二人同心協力保衛趙國。

讀完這個故事後,我心想:古代的大將軍都能知錯就改,爲什麼我們犯了錯不能勇敢的承認錯誤,尋求內心的坦然呢?讀了司馬遷的《史記故事》,我對我們中華民族的發展和發達有了比較全面的認識,對我們炎黃子孫的堅毅和智慧崇拜的五體投地,對我國自古以來朝代的興替有了比較清晰、深刻的瞭解,特別是《五帝的故事》,使我受益匪淺。

炎帝和黃帝是華夏民族的祖先,他們都生活在遠古時代,那時既沒有文字符號記載他們的故事,也沒有安定的生活,人們主要依靠狩獵和採集植物果實爲生,過着朝不保夕的生活。後來炎帝發現許多小鳥在地上啄食細小的植物種子。他就把這些植物種子收集起來,種在地裏,收穫之後,煮熟食用,味道香甜可口,又飽肚子。

於是,炎帝向人們介紹這種穀物,推廣種植這種穀物的方法。爲了耕種方便,炎帝又根據自己的經驗,設計了一些農具。從此,這種穀物,也就是粟子開始了大面積種植,人們能夠獲取較充足的食物。爲了感謝炎帝對農業的生產發展的貢獻,人們尊稱他爲神農氏。

神農氏嚐遍百草,多次誤食有毒的食物,幾乎喪命,幸虧他又找到了解毒的草藥,掙脫了死神的魔掌。爲了不讓人們重蹈覆轍,他不顧自己的生命危險,仍然去嘗試各種植物。最後,他嚐到了一種名叫斷腸草的綠葉黃花植物。這種劇毒植物無藥可救,神農氏不幸去世了。

炎氏之後,有一段時期非常混亂,各地諸侯乘機而起。軒轅氏決心消除戰禍。他修行德政,安撫百姓,整頓軍旅,收復了各地的諸侯。他又在逐鹿擒殺了南方諸侯首領蚩尤,統一了天下。後來,人們稱他爲黃帝。

黃帝執政後,仍然不忘天下的百姓,只要發生戰亂,黃帝就去征討,掃平判亂,安撫百姓,幫助百姓解決各種困難。他制定曆法,讓百姓按季節播種收穫;劈山開道,方便天下人往來。他成年辛勤地奔波勞碌,從來沒有在哪兒安寧的居住過。

這就是我們的祖先,他們的智慧,他們的創造,他們的無私奉獻,是我們世世代代的楷模。我們中華民族之所以能長盛不衰,正是因爲他們這種無私精神的普照。他們的精神將永世長存,我們也爲自己是炎黃子孫而感到驕傲。我們還要把他們的精神世代傳承下去,讓我們的中華民族永遠發達,永遠年青,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史記》是我國西漢偉大的史學家司馬遷傾其一生心血創作的我國古代第一部通史。記載了上自中國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元狩元年,共3000多年的歷史。全書包括十二本紀、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十表、八書,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餘字。開創了紀傳體史書的形式,對後來歷朝歷代的正史,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作爲一部歷史着作,它還能夠比較全面、客觀的反映歷史面貌。

在司馬遷筆下,一個個人物都栩栩如生,有自己獨特鮮明的個性。平淡簡潔的語言,卻讓讀者讀起來彷彿置身於當時,到了那個遙遠的時代。他的文字有一種說不出的魅力,讓讀者跟着他慢慢走,靜候勢態的發展喜着主人公的喜,憂着主人公的憂,感受着主人公的感受。

我看到了唐朝的繁榮景象,秦始皇的殘暴,還有崇武的漢武帝;看到了皇宮裏的那些奇珍異寶,官場的勾心鬥角,百姓的生活;秦始皇焚書坑儒的硝煙瀰漫、漢武帝揮兵抗擊匈奴的塵土飛揚《項羽本紀》是《史記》中很精彩的一篇。氣勢磅礴,情節起伏,場面壯闊,脈絡清楚,疏密相間。讀者們作爲旁觀者,依然不由自主的融入其中,感受那一切。破釜沉舟、鴻門宴、四面楚歌、垓下之圍、烏江自刎等故事,相信早已家喻戶曉,歷代傳誦。項羽有太多的遺憾,或者說本該成爲英雄,卻無法成爲真正的英雄。面對秦軍,是他率領江東的子弟以少勝多,震懾諸侯;面對危難,置之死地而後生烏江自刎,項羽拋開屬於他的一切。捨生取義是項羽離開亂世的方式,但他何曾知道,自負,毀了他的一切。

史記讀後感2000字 篇15

《史記·蕭相國世家》說的是蕭何伴隨漢高祖左右,爲其效犬馬之勞終其一生的故事。其中寫到漢高祖爲羣臣排位次的細節,現在讀來,讓人有寒噤之感。

經歷過秦末的腥風血雨,又有楚漢的爭鋒對決,該是坐下來論功行賞的時候了。此時高祖認爲“蕭何功最盛,…所食邑多”,而一羣武將卻不買這個帳。仔細想來,曹參之流,身經百戰,衝鋒陷陣,要是沒有曹參這樣的干將,劉邦即使有一百個蕭何也成不了大業。而蕭何不曾有點點汗馬之勞,只會舞文弄墨,憑什麼他的功勞就會攀到曹參之流的頭上呢?

試想,如果在楚漢對決時,劉邦說出蕭何功勞最大這樣話,結局肯定很慘,不用說韓信這樣的人立馬會佔到項羽那邊,就連曹參這樣的親信也會覺得靠不住,指不定什麼時候就調轉馬頭了。現在不一樣了,消滅了項羽,天下惟劉邦最大,一夥人不再是稱兄道弟歃血爲盟的關係了,高祖說的話不需要考慮那些武將們的感受了,他歡喜誰就是誰,他愛誰就是誰。

武將們的命運似乎就是這樣,在主子需要他們時,他們拼命衝殺,最後功遂建業已立之時,他們的功勞卻被輕輕鬆鬆的抹去。每個朝代都在上演着這樣的不幸,爲什麼?武將手握重兵,功高蓋主,“大哥”如果在論功行賞再給他們予很高的位置,難保哪天他們就給篡奪了,這招誰都得防着點。這手棋下得妙的人有劉邦,分封羣臣時擡高文人地位,極力貶低武將功勞,後來還通過呂后、蕭何消滅韓信進一步剷除那羣武將們的勢力,漢景帝承劉邦衣鉢,連本族人都不放過,通過平定“七國之亂”,讓天下權利集中於皇室。趙匡胤也是一個忽悠武將的能手,他“杯酒釋兵權”,還把表情裝得很無辜,在酒席間,故意愁眉不展狀,石守信一看就是又怕又愁的,武將藏憂的問題一下子就給解決了。趙匡胤算溫柔的,狠一點要算朱元璋了。朱元璋即位後,爲了防止武將們功高震主,竟製造種種藉口,向握有軍政大權的元老重臣揮起了屠刀,胡惟庸、藍玉等等開國功臣都不能倖免,最冤的是徐達,做得忠順恭謹,讓朱元璋找不出錯誤,還是免不了被賜死。

高祖以獵人和獵狗來比喻文臣和武將的功勞關係,以蕭何爲人,武將們爲狗固然不是對武將們的人格的侮辱,但是在這個比喻中武將們被極度的工具化卻是不爭的事實。高祖說蕭何“功不可忘也”,難道曹參和韓信之流功可忘乎?說到底功可忘不可忘不是在於他們功勞之大小,而在於他們的功勞有沒有必要被提及。這就涉及到了蕭何之流之所以被重用的原因了。

兵刃交接的戰爭中,蕭何是個謀臣,是個副職。管理國家之時,他被劉邦扶正,究其竟,可能有一下原因:一,通過這一舉動表明劉邦不信任武將們的態度,有此舉動,武將們便也不敢肆意妄爲了;二,通過這些文臣們的文墨功夫和律令制定達到限制武將的勢力的目的,在很多時候,文字的力量並不比刀槍小。看看蕭何的所爲就知道,他真正的本事不大。劉邦是這樣爲蕭何功最盛辯護的,首先他是個謀臣,“發蹤指示”,其次,他“舉宗數十人皆隨我”。“發蹤指示”是他本職工作,“舉宗數十人皆隨我”那是另有隱情的,是劉邦對蕭何的脅迫,可見劉邦是爲了捧紅他而出其辭的。再後來排位次時,劉邦所舉蕭何功勞也未必多麼光耀。劉邦所言蕭何之功如“遣軍補其處”、“軍無見糧,蕭何轉漕關中”、“蕭何全關中以待陛下”等功勞要是真與前線將士相比,又何足絮叨。可謂“欲加之功,何患無辭”。

劉邦果真十分信任蕭何之流的文臣嗎?帝王對於臣子的信任從來只是處於將來利益需要,而不是過往功勞的惦記,如果誰以功勞自誇,這樣的人總會被幹得很慘的。劉邦當初在楚漢之爭最爲艱苦的時間裏,他還多次派遣使者慰勞丞相蕭何。鮑生對蕭何說:“王暴衣露蓋,數使使勞苦君者,有疑君心也。爲君計,莫若遣君子孫昆弟能勝兵者悉詣軍所,上必益信君。”說白了,就是劉邦懷疑蕭何,屢次派人打探,而蕭何爲了消除劉邦的一律,把自己家族的子孫昆弟都給派上疆場了。而後,漢立國後,劉邦一次一次地懷疑蕭何,蕭何表現出了很好地孫子態度,爲了保全自己,設計把韓信殺了,爲了讓劉邦放心,他把自己所有家產、資財都獻出來分給軍士,爲了讓劉邦對自己徹底無憂,他甚至做譭譽之事——低價甚至賒借買地,一直到把自己搞臭爲止。有時,你只能感慨,歷史真是一幅充滿小丑的圖卷,每個人都會不由自主地捲入其中。看看司馬遷對蕭何的評價就知道,這個人真的是沒什麼大本事“蕭相國何於秦時爲刀筆吏,彔彔未奇節(沒什麼作爲)。及漢興,依日月(指劉邦)之末光”。

史記讀後感2000字 篇16

在悠長的古代文學史中,我們並不缺乏具精神原創性的大師。孔孟、老莊、屈原、司馬遷、李白、杜甫、曹雪芹……他們的名字足以與日月同輝,彪炳千古。然而在當下的教育中,這樣一些凝聚着民族精神源泉的大家卻日益離我們遠去,除經院中的學者、教授們閱讀、研究外,已是鮮有人問津。真正的大師不只是來“宴大賓”,傳統文化需要普及,需要“平民化”。這對於精神缺鈣的一代,顯得尤其必要。新課標的提出恰逢其時地爲弘揚傳統文化提供了理論上的支撐。新課標規定:高中階段選修課必須佔有相當的比重。這一規定使我們暫且可以從大學聯考的陰影中走出來,堂而皇之走進大師,閱讀經典。

那麼,在高中階段應開設哪些選修課?在浩如煙海的古代典籍中,哪些論著最有價值,最值得一讀?這是個衆說紛紜,無需定論的問題。然而我們不難發現,當短小精悍的《論語》、含蓄蘊藉的唐詩宋詞、百科全書式的《紅樓夢》等成爲學生與老師的首選對象時,被譽爲“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卻往往被棄于思想的角落裏。究竟《史記》該不該讀,讀什麼,怎麼讀,這樣的問題在新的教育背景下不得不提到了日程上來。

或許我們應當換一種眼光重新審視兩千多年前的這部著作了。

“厥協六經異傳,整齊百家雜語”的《史記》,集先秦、漢初文化之大成,《尚書》、《國語》、《春秋》、《左傳》、《國策》、《論語》、《孟子》、《莊子》、《荀子》等先秦典籍,皆可從中找到影子。比如一萬來字的《論語》,差不多都被司馬遷引用盡了。從這種意義上說,《史記》就是一座先秦時期的圖書館,它詳盡地記載着那時的政治、經濟、軍事、法律、醫學、天文學等的成就,窺一斑可見全豹。而較之先秦諸作,它在形式上又有許多的優越性。首先,語言的淺顯。司馬遷將書面語與漢代生動的口語糅合在一起,開創了一種新的語言風貌,清新,樸拙,更淺顯,更口語化,也更易被今天的高中生理解與接受。其次,情節的奇特。清人袁枚說:“史遷敘事,有明知其不確,而貪其所聞新異,以助己之文章,則通篇以幻忽之語序之,使人得其意於言外,讀史者不可不知也。”(《隨園隨筆》)生性“愛奇”的司馬遷在敘史時,仍不忘著上荒誕一筆。《五宗世家》記載臨江王劉榮被其父漢景帝謀害,後“(劉榮)葬蘭田,燕數萬銜土置冢上”。《史記》中類似這樣的浪漫主義筆法還有很多,垓下之圍、趙氏孤兒等故事皆絕妙之極,傳爲美談。在二十四史中,《史記》是最富文學性的一部,它更像是一部歷史故事集、歷史小說集,其情節的曲折、生動與學生的審美興趣不謀而合。最後,體例上的相對獨立性。《史記》一百三十篇是一個統一的整體,本紀、表、書、世家、列傳,五體互爲經緯,貫通全書。但同時,每一篇又相對獨立,有鮮明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節。它猶如一篇篇情節曲折的短篇小說,又如一首首耐人尋味的精美詩篇,讀者自可從中任選一篇率性而讀,並不受上下文的限制。對不具備充裕的閱讀時間的中學生,這無疑是最好的形式之一。此外,《史記》的悲劇性、抒情性等也都符合高中階段學生思維的特點,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縱然我們無法拒絕《詩經》、《論語》、《孟子》、《紅樓夢》等等優秀的古典作品,它們同樣是中華民族文化與精神的載體,然而今天之所以要獨鍾於《史記》,卻是與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當下的閱讀現狀、我們的教育理念等分不開的。

當然,《史記》130篇,並非每一篇都適合高中生閱讀。閱讀有兩種,一種是無功利性的,爲了愉悅自我,陶冶性情;而另一種是帶研究性的閱讀,這是專家學者們考慮的事。我們開設選修課,閱讀《史記》,不是僅僅爲了某種知識性的獲得,不是爲了記住幾個煩瑣的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而是從中欣賞體驗,汲取一種精神養料。當孩子們今後面對困境時,能從忍辱負重的司馬遷處獲得一種力量,這纔是我們教育的最終目的。讓學生從小結識這樣一些精神大師,並與之交流,掌握一種做人、做學問、看世界的方法,這纔是受益終身的東西。按照這一思路,五體中書、表可暫且擱置一旁,其他112篇人物傳記,則可以任意選出一篇慢慢品味,或挑自己感興趣的歷史人物事蹟來一睹爲快,總之,不拘一格,因人而異。

史記讀後感2000字 篇17

《史記》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全書共一百三十篇,分爲本紀、書、表、世家、列傳五種形式。傳記的作者是西漢時期的司馬遷。《史記》約成書於公元前104年至公元前91年,本來是沒有書名的,司馬遷完成這部鉅著後曾給東方朔看過,東方朔非常欽佩,就在書上加了“太史公”三字。“太史”是司馬遷的官職,“公”是美稱,“太史公”也只是表明誰的著作而已。班固的《漢書?藝文志》在著錄這部書時,改成《太史公百三十篇》,後人則又簡化成“太史公記”、“太史公書”、“太史公傳”。《史記》最初沒有固定書名,一般稱爲“太史公書”,或稱“太史公記”,也省稱“太史公”。從三國開始,“史記”逐漸成爲“太史公書”的專名。《史記》開創了政治、經濟、民族、文化等各種知識的綜合編纂方法,它是我國第一部規模宏大、貫通古今、內容廣博的百科全書式通史;還開創了我國史學家秉筆直書的治史傳統。

說到這本書一定要提的是書的作者司馬遷。寫這本史書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他是一位史官,所以自小司馬遷在耳濡目染下對歷史發生濃厚興趣。並且一旦遇到問題,司馬遷總會追根究底,直到完全弄清楚爲止。如果書本上找不到答案,他便會求教他人或親自實地考察以辨真假。當司馬談患重病時,他緊緊握住兒子的手,再三叮嚀他繼承父業。因此司馬遷痛下決心要完成父親的遺志,編寫史記。後來,司馬遷不幸遭遇了宮刑,他克服了宮刑的恥辱,忍辱負重,繼續編寫《史記》,經過了整整16年的不懈努力,才終於完成《史記》這本傳世千年而被後人讚歎不絕的名著。他的這種不屈不撓,堅持不懈的精神是我們學習的榜樣。近人梁啓超稱讚這部鉅著是“千古之絕作”。魯迅譽之爲“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以個人榮辱看歷史,固然易生偏見,但司馬遷講歷史,卻能保持清醒客觀,即使是寫當代之事,即使是有切膚之痛,也能控制情緒,頂多在讚語中發點感慨,出乎人生,而入乎歷史,寫史和評史,絕不亂摻乎。他總是能保持一種客觀的態度去評判歷史。爲大漢天子所不能容忍的韓信,司馬遷爲他記轉;牆倒衆人推的李廣,司馬遷仍從正面爲他寫下《李將軍列傳》。在他筆下,即使是“成者爲王”的漢高祖也大有流氓氣,即使是“敗者爲賊”的項羽也不失英雄相。他也會說“不欺其志,名垂後世”;就連李斯這樣的“大壞蛋”,他也會描寫其臨死之際,父子相哭,遙想當年,牽黃犬,逐狡兔的天倫之樂。歷史上的哪些呼風喚雨的大人物,都被他請下神壇,還原成一個又一個和你我一樣的普通人。這種寫法當然得罪了不少人,以至於後來“僕誠已著此書,藏之名山,傳之其人,通邑大都,則補償前辱之責,雖萬被戮,豈有悔哉!”連太史公也不知所蹤。但太史公的這份客觀,這份執着,以及這部史書所飽含的“不虛美不隱惡”精神從我一翻開它,就深深吸引了我。在《史記》裏,他介紹了智勇雙全的藺相如,立木取信的商鞅,巧言退兵的陳軫,少年有爲的孟嘗君,錯失良才的魏惠王,貪利失地的楚懷王等等。

但是最偉大的還是他在書裏所表達的最激動人心的思想。表達進步的民族觀。首先遷在《史記》中所表達的一個重要的民族思想便是“大一統”,並且還表述了主張國家統一、反對分裂的觀點。他在《史記.太史公自序》中評價秦朝歷史地位時說:“秦取天下多暴,然世異變,成功大。”認爲秦朝統一中國事業雖然依靠了暴力手段,但時代不同了,形勢變了,卻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可見,司馬遷對秦統一中國事業的肯定態度。而且司馬遷對西漢興建以來國家統一爲社會帶來的繁榮景象極爲讚賞,在《太史公自序》中又說:“漢興以來,至明天子,獲符瑞,封禪,改正朔,易服色,受命於穆清,澤流罔極,海外殊俗,重譯款塞,請來獻見者,不可勝道。”這是對西漢盛世的歌頌。其次民族平等,反對民族戰爭自古以來、他站在歷史的高度,爲少數民族作列傳:《南越列傳》、《東越列傳》、《朝鮮列傳》、《西南夷列傳》、《大宛列傳》……每一篇都滲透出他的民族平等的意識。而通觀這些民族史傳,可以發現其內容並非單純的夷夏分離的記述,它們相互之間有着緊密聯繫。給人以各民族從來都是雜處、融合的印象。表達進步的經濟思想。對於滿足人民物資生活需要這個問題,先秦思想家中,老子宣揚無慾、寡歡;孔子鼓吹“安貧”;墨子儘管關心和同情勞動人民的疾苦,但對於滿足人民物質生活需要方面的主張也是比較保守的,特別強調“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