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史部>三國志>

三國志讀後感3篇

三國志 閱讀(2.61W)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總結呢?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三國志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國志讀後感3篇

三國志讀後感1

讀完厚厚的一本三國志,不禁感嘆歷史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國志真的爲讀者生動活現地演義了一個歷史故事,也讓我從中學到了一些爲人處世之道。

先來說說曹操這個人物帶給我的啓示。曹操一生都屬於十分大膽型的人物,也是十分奸詐的。他誤殺了呂伯奢一家人,最後明知錯了,還要繼續殺了呂伯奢,其無情無義至此,陳宮便離他而去,曹操後來說的那句話耐人尋味:“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但反過來想想,如果當時他不趕盡殺絕的話,呂伯奢若真帶了些人過來追殺他,可能曹操會就此退出歷史舞臺了。但是奸詐帶來的只會是一時的小利,一直是奸詐的話,自然會遭到報應。後來董承一夥人便刺殺曹操,可惜事敗了。後來陸續都有一些人刺殺曹操,但都因一些意外而失敗了,否則這位曹阿瞞也不會叱吒風雲了。曹操給我的啓示就是,做人不能太狡詐。

與曹操截然相反的一個人物就是劉備了,他以仁義當先,他熱愛百姓。劉備一生 的行爲都與曹操相反,曹操奸詐,劉備仁義。劉備在落難時,還帶着百姓逃命,他管理一個新野,或是徐州,都是佈施仁政,得到百姓的愛戴。 但不論是曹操還是劉備,他們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非常注重人才,曹操失了一個呂韋,祭奠時他不哭自己曹家的人,獨哭呂韋。他的謀臣郭嘉死後,他也十分痛心。劉備則更重視人才了,起初趙雲並不是劉家的將軍,但他十分器重趙雲,幾次留他,後來終於歸到了劉門下,才使得那個扶不起的阿斗兩次脫險。徐庶被曹操“拐騙”到那邊,在送別時,劉備哭着送別,還要砍掉擋在前面的竹林,後來徐庶才又回來推薦了諸葛亮。劉備三顧茅廬更是成爲聘用人才的典範。

所以說,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需要招兵買馬,尋找志同道合的人,一同創建事業,這纔是成功之道。與之相反的例子便是袁紹了,照說袁紹與曹操一戰的時候,擁有明顯的軍事優勢,但袁紹爲人不重視人才,有許多忠臣在身邊也不知道。他如果聽忠臣的話,那曹操怎麼可能勝得了他呢?而他卻聽信一些小人的話,致使敗給了兵力較少的曹操。

三國志還讓我學到:要善於聽取好的意見,忠言逆耳。曹操赤壁之戰爲什麼會敗?我覺得還是因爲沒有聽信好的意見,面對新來的龐統這個外人,他卻毫不猶豫地相信了他的“連環計”,而面對另一個臣子對他的忠言,那位臣子大致說的是:“若敵人用火攻,如此奈何?”曹操答的大致意思是:“現在這個季節,不會刮東南風,如果用火攻,那便是燒他們自己的營了”。這也怪不了曹操,他又不像孔明這個氣象專家能知風雨。但既然有人提了建議,曹操也應該有所警覺呀,不然也不會敗了。另外一次就是劉備在一片靠近水的樹林中安七百里連營,早有臣子向他提出建議,說敵人如果用火攻怎麼辦?但他沒有接受,致使後來真的被陸遜七百里火燒連營。所以,能否正確聽取他人的意見,往往決定着事情的最終成敗。

三國志中的一些人物,也給我許多啓示。那些貪財,貪色的人,最終一定不會有好結果。董卓與呂布之所以會兵刃,還不是讓一個小女子貂嬋在中間挑撥離間,所以董卓便是敗在了自己的好色上。曹操也有點好色,張繡投降後,曹操在營中尋樂,便找了張繡老婆來玩弄,後來張繡當然惱火,便暗算曹操,曹操幸虧命大,否則也被張繡結果了。

曹操修了銅雀臺後,還要把東吳的“二喬”放於臺上,於是便讓孔明用這點激了周瑜,讓周瑜決心出兵打曹操,曹操纔有赤壁一敗。三國中還有一些賣主求榮的一些人,也得不到好結果。與之相反的則是關羽了,他不貪財也不好色,得到了曹操的敬佩,也得到了千千萬萬讀者的敬佩。若不是因爲他一點點的驕傲,以及劉封的見死不救,他也不會死得那麼早了。所以,我又知道了,爲人不能貪財色,要做一個正直的人,剛正不阿的人。三國志中,還可以學到許許多多的東西,比如研究歷史的規律,分析人物性格,分析事情的前因後果成敗原因。毛澤東就曾經讀了五次三國演義,原因大致也在這吧。名著是經得起反覆閱讀,反覆推敲的,好的名著伴人一生成長。

三國志讀後感2

呼…花了將近一年終於將《三國志》讀完了,其實三國真正的歷史根本沒羅貫中寫得那麼好,什麼關羽斬文丑顏良,過五關斬六將,什麼張飛氣吞長阪,三英戰呂布等等英雄事蹟全是虛構而已。三國志講述了真正的三國曆史。三國既是一個動亂的年代,也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在這短短几十年中,曾經有過多少英雄戰死沙場,又有過多少人雄霸一方,比如兩個漂亮的草包:劉表、袁紹;可愛的奸雄:曹操;一代梟雄:劉備;一代奸雄:董卓;涼州人:馬騰、錦馬超;孫家三代:孫堅、孫策、孫權以及被世人所稱的飛將軍呂布……他們都有自己的領土,自己的事業,自己的文臣武將,爲什麼最終是司馬家族一統九州,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的有一個朝代—晉,那是因爲能與之爭鋒的英雄豪傑都已去世,不然就是還沒世。

有一些人不會過早死去,那他們又爲何過早死去呢,比如兩個漂亮的草包:袁紹、劉表,雖然他們手下人才濟濟,但是他們卻不懂得利用這些人才,導致沒有把他的文臣武將的長處發揮出來,反而把短處盡情釋放;袁紹官渡之戰不聽沮授、田豐的建議,不僅集結大軍進攻官渡,而且把沮授關押起來,剝奪他的軍權,而把軍權交給只會溜虛拍馬屁的郭圖,結果致使全軍覆沒,領土淪陷,自己吐血而亡,然而死後兒子們不僅不團結,還勾心鬥角,相互爭權奪勢,最終一手打下來的江山被曹操佔領,其實如果袁紹當初聽沮授的意見,不把自己的荊、青、並、幽四州分別交給自己的三個兒子和一個外甥,自己坐鎮鄴城的話,就不會有那種悲慘的結局了;再說劉表,其實劉表是太懦弱,就想守住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老婆孩子熱炕頭,劉表只適合在治世,而不適合在亂世,三國就是一個亂世,所以他的結局就可想而知。時天下文人墨客,豪傑義士集結於荊州避難,而劉表居然一個也登用,真是無能。結果死後,兒子劉琮也不戰而降,自己好不容易打下來的領土,就白白拱手相讓給曹操,並且兒子、妻子則被毒死;董卓因爲殘暴而導致羣起而攻之,結果自己也沒好下場,被自己的義子萬人敵呂布殺死;曹操則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如果曹操在治世就是能臣,在亂世就只好當奸雄了,其實曹操最初也想當能臣,但是報國無門,只好當奸雄了,如果說曹操是大漢的滅亡者不如說是大漢的繼承者。雖然自己在世時能駕馭自己手下,卻未能讓兒孫守住江山,結果自己多年嘔心瀝血打下來的江山就落入司馬家族手中;劉備在百姓眼裏是仁義的化身,其實表面上是仁義之君,其實很會用計收買人心,真的很奸詐和狡猾,讓人防不勝防,他不僅奸詐還十分狠心,把自己的義子劉封毫不留情的殺死,俗話說人無完人,一代梟雄劉備也有缺點,就是太感情用事,結果彝陵之戰大敗,自己的精兵強將大部分都搭了進去,自己也病逝於白帝城,一代梟雄的下場竟是這樣,真是可悲……

魏、蜀、吳三國鼎立是天命,而吳國則時間最長,蜀國則最短的,那是因爲它失去了諸葛亮就像房子失去了房樑一樣,從此一蹶不振,最後沒出息的昏庸無能的君主劉禪直接棄城而降,諾大一個蜀國就這樣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而吳國之所以壽命長是因爲第二代君主孫策選好了接班人--孫權,而且爲孫權留下了一片現成的基業,和一批忠心耿耿的能臣武將,所以吳國壽命長要歸功於孫策。魏國則是有一個政治家君主--曹操,所以司馬家族纔不敢那麼猖狂,曹操一死,曹丕還勉強挺了過去,俗話說國不過三代,到了第三代曹睿時,已是烏煙瘴氣,司馬昭獨攬大權,這時的魏國已是名存實亡,搖搖欲墜。最終三家全部滅亡,中國又進入另一個朝代的統治:晉朝。

三國志讀後感3

華夏民族五千年的文學史上,有二十四部史書熠熠閃亮,它們取材廣泛,記事詳實,被後人並稱爲“二十四史”。二十四史全部都是紀傳體史書,爲後人研究歷史提供了大量的資料,素材,其功勳不可磨滅。而《三國志》就是其中較爲著名的代表之一。

《三國志》是由晉代陳壽撰寫,裴松之作注。它分爲《魏書》,《蜀書》,《吳書》三個部分,分別記錄了魏、蜀、吳三國在長達一百多年錯綜複雜的政治和軍事鬥爭中涌現出的許多傑出人才。其中《魏書。荀彧傳》使我深有感觸。

《荀彧傳》是陳壽關於荀彧的傳記,荀彧爲人雅量高致,有“王佐之才”,曹操稱讚他爲“吾之子房”,對他十分器重。然而,這樣一個曠世奇才的仕途並非一帆風順。在漢末農民起義爆發後,他先投奔了袁紹,未得到重用,後來投奔曹操,才得以施展自己胸中的抱負。荀彧先後向曹操推薦了經商的戲志才以及自己的好友郭嘉,徹底摒棄了當時的門戶觀念,禮賢下士。事實證明,荀彧和蕭何一樣慧眼識珠,戲志才神機妙算,而郭嘉更是被稱爲“鬼才”,算無遺策。在羣雄逐鹿中原的較量中,荀彧充分發揮了自己的卓越才能,因爲有荀彧出謀劃策,曹操得以守甄城,定兗州,降官渡,滅荊州,他的歷史功勳是有目共睹的。

但是,對於“寧教我負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負我”的曹操來說,沒有永恆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當他的利益受到侵害時,他會毫不猶豫地掃除一切障礙——包括那個親密無間的戰友,相互信任的朋友,忠心耿耿的屬下,荀文若。雖然荀彧身在曹營,但他一直認爲自己是漢臣,他一直天真地認爲曹操起兵只是爲了光復漢室。他一直忠於漢室。所以當曹操意欲加爵魏公,進封九錫時,荀彧表示堅決反對,“彧以爲太祖本興義兵以匡朝定國,秉忠貞之誠,守退讓之實;君子愛人以德,不宜如此”。兩人之間陷入信任危機,終使得曹操做出最後的決定。之後發生的事情並不像電視劇中的老套情節一樣皆大歡喜,而是走向悲劇。

曹操出兵討伐東吳,荀彧留守壽春。建安十七年的冬夜裏,荀彧獨自坐在堆滿公文的清冷房間裏,曹操的使臣突然送來了一個食盒。他知道,曹操想要殺他,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裏面會是什麼,匕首,還是白綾。荀彧邊想邊打開了食盒。裏面竟然空無一物。是啊,曹操給了他權力,給了他名聲,給了他財富,還能再給他什麼——除了死亡。荀彧不動聲色地合上盒蓋,批完堆積如山的文書,從桌下摸出一個白玉小瓶。望向窗外泛起魚肚白的天空,他整理好衣冠,向着西方的許昌行了三跪九叩的大禮,而後將瓶中鴆酒一飲而盡。不知道爲什麼,荀彧想起了西漢的淮陰侯,韓信。

確實,荀彧的命運與韓信有太多相似之處,一文一武,都是曠世奇才,都曾身居高位,都爲帝王霸業立下了汗馬功勞,最後卻都因爲君主的猜忌而慘死,正所謂“狡兔死,良狗烹,高鳥盡,良弓藏,故國破,謀臣亡”。“君不見左納言,右納史,朝承恩,暮賜死”。果然,天下已定,我固當烹。更諷刺的是,荀韓二人還都有一個最後得以善終的藍顏知己,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不過,似乎唯一的不同點在於韓信之死有他自身的責任,他總歸是在楚漢相爭時小小的要挾了劉邦一下,而荀彧之死卻是因爲他過於忠貞不貳,忠於已經傾頽的東漢王朝。“謀反”必死,可是忠貞也不得善終,看來當真是伴君如伴虎。

唐太宗李世民說過,“以銅爲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爲鏡,可以知得失;以史爲鏡,可以知興替”。荀彧與韓信的命運固然使人唏噓,但是他們也有自己的過失,沒有什麼是絕對的。即使歷史真相無比殘酷,也不會改變,我們能做的,只有牢記歷史,認真學習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