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史部>三國志>

國中三國志的讀後感

三國志 閱讀(9.42K)

讀完某一作品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國中三國志的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國中三國志的讀後感

國中三國志的讀後感1

我並不喜歡羅貫中寫的《三國演義》。他把曹操寫的那麼陰險狡詐,和《三國志》中的`曹操截然不同。《三國志》裏的曹操是一名亂世之中的英雄,足智多謀,我覺得他並沒有像《三國演義》中的“寧叫我負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負我”,反而,他是一個很講情義的人。關羽上次戰敗,不僅與劉備走散,還落到了曹操手中。曹操擺出大量的好處請求關於能歸降於他,但關羽沒有答應,堅持要去找劉備。過了幾天關羽走了,只留下了一封信。曹操看見後,非但沒有派兵去將關羽追回來,發呢讓他去找劉備,可見他是一個惜才且講情義的人。

一個國家的興亡,除了要有一個賢明的君王,其次,一個足智多謀,忠心耿耿的謀士對一個國家來說也是很重要的。就像諸葛亮,他一心爲劉備出謀,使得蜀國的實力日益壯大起來。火燒赤壁、七擒孟獲,他不驕不傲。街亭失守,他卻自降三級。劉備死,後主劉禪繼位。可諸葛亮非但沒有篡位。反而更加忠心地輔佐劉禪,才總算穩定了三分天下的局面。可謂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這種爲國家,爲社會做出貢獻的精神值得我們宣揚和學習。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崩雲驚濤裂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每當聽到這首詞,我的腦子裏就會浮現出三國時將士廝殺的情景——那是一個真正的三國!

國中三國志的讀後感2

我看完《三國志》已經快2個月了,由於一直懶於寫博,因此,讀後感的事情也就被耽擱下來。

我家的《三國志》依然是中華書局的版本。《三國志》記載了從漢獻帝初平元年(190年),軍閥混戰起,前後共計九十年的歷史。其中,魏書三十卷,蜀書十五卷,吳書二十卷,共六十五卷,在斷代史中別創一格。由於陳壽寫的《三國志》,意務簡潔,裁製有餘,文采不足。遠沒有現在我正讀的《史記》好看。

現在回想《三國志》,要屬吳書部分的印象最爲深刻。一則,是孫權的雄才大略遠高於劉備,識人用人爐火純青不遜曹操;二則,孫權之後,吳國陷入了“強臣壓君”的困境。

其次,對曹操很佩服。《三國志》中的曹操,相比《三國演義》所刻畫的形象簡直是大相徑庭。三國第一人物應屬曹操。

第三,對劉備很意外,特別意外的是,《三國演義》中張飛鞭打督郵,居然歷史上的真實情況是劉備所爲。厲害,不愧爲英雄人物。

看完《三國志》,我很可能就不會再讀《三國演義》了。

這次讀《三國志》,對於裴松之的作注部分基本沒有看。等我以後對三國有興趣時,再細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