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子部>道家老子>

《道德經》1000字讀後感(精選7篇)

道家老子 閱讀(1.86W)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千萬不能認爲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道德經》讀後感(精選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道德經》1000字讀後感(精選7篇)

《道德經》讀後感1

《道德經》,做人的智慧。

做一個真實的人。

人的一生,總會遇見形形色色的人,有的人能說會道,有的人不善言辭。有的人甜言蜜語信手拈來,有的人沉默寡言卻內涵豐富。說着悅耳動聽卻不走心的話遠遠比不過說着逆耳忠言卻溢滿關懷的語言來的動聽。"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正是說明了與其華而不實,不如樸實無華。由衷而出的信言遠遠好過滿嘴奉承的美言。做一個真實的人,求真務實,實事求是。

做一個善良的人。

公道自在人心,善良的人不辯解,以理服人才是他們的追求。花言巧語善辯之人一味辯解,忠厚老實善良之人從不詭辯。一個人越強調什麼越說明他內心缺少什麼,越是解釋越是掩飾。"善者不辯辯者不善",與其強詞奪理,不如以理服人。做一個善良的人,忠厚老實,以理服人。

做一個聰明的人。

腦袋聰明的人知識大都不怎麼淵博,因爲他們覺得聰明就是資本。知識淵博的人都不怎麼聰明,因爲他們知道腦袋聰明不如內心聰明。睿智高於聰明。與其聰明沒有內涵,不如有內涵地活的聰明。而"明"就告訴我們要有一顆洞察世事的心,自明,明他,明事,明禮,明人生。而這其中最重要的還是自明,只有清楚自己想要什麼,清楚自己在做什麼,爲什麼這樣做,怎樣做正確,才能內心明達而自明明他。"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多涉獵多讀書,腹有詩書氣自華,閱讀使人睿智使人聰明使人深刻。做個聰明的人,明明德,明歸止。

做一個懂得奉獻和付出的人。

給予是一種美德,奉獻是一種品質。一味的索取只會讓人生之路越走越窄。雖然奉獻有可能失去些什麼,但是人總要明白有時候失去是另一種方式地得到。可能失去了"物質",但是卻贏得了"精神",給予的幫助越多,得到的內心滿足感越多。當然奉獻與付出不是毫無保留地,一味的付出不計回報並不是可取的。懂得付出和奉獻的度,適可而止就好。做一個懂奉獻的人,樂於助人,溫暖他人。

做一個爲而不爭的人,順其自然,踏踏實實,努力過就好,要明白“越努力越幸運”,但也要懂得非己莫強求。得到了好好珍惜,得不到不去強求,失去了順其自然,快樂就好……

安靜中體會生命的美好,修養自己,如此安好……

《道德經》讀後感2

說實話,在這裏對《道德經》發表一翻言論實在覺得資質不夠。對於這本流芳千年的聖人之偉作實不應當妄下評說。然當初選擇老子的這本書來寫讀後感是出於何種心情自己都不大清楚。可能覺得自己來完成這樣的事一點都不符合我本身會去做的事,便逆行其道而擇之。

在網站搜到了此書,讀着它韻文哲理詩體的字詞就與當初學某些文言文的感覺差不多,懵懵懂懂,讀久了便有些讀不下去了。還好有找到譯文,不然以我的文言水平便不堪承受之。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衆妙之門。

這是第一章。作爲開篇,老子便道出這道的玄妙,萬物的玄妙。予道並無定義。所謂無名乃萬物之始,有名乃萬物之生成演變的結果。有與無之間的玄妙難以說的清楚,卻是值得研究的一門大學科。因此,老子開始了他的不同尋常的道學之旅。

而這段旅程成就了老子如神一般的歷史地位。我甚至可以想象的到他在他孤獨而艱難的人生路上令人肅然起敬的日漸蹉跎的背影。他那麼執着的那麼勇敢的抱着他的理想他的追求奔走在那個動盪不堪的戰亂年代,他的背後生出橄欖,飛過白鴿。同時也見證了一段歷史的沉痛的心酸和錐心的期待。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爲書中很多關於無爲之思,治國之策。他的很多章節都能體現其渴望和平,安定的心願。也是當時世人的心願。

《道德經》有被世人分爲道經和德經兩部。人們常常把這個“道”解釋爲宇宙之道、天地之道、自然之道等等,卻沒有與“德”聯繫起來。所謂宇宙之道、天地之道、自然之道聽起來就玄乎,橡是置身於神聖卻虛空的偌大殿堂卻摸不着頭腦。這樣讓人聽起來就有空間放大之感的大道之說常讓人產生一種盲目敬意卻不知所名何狀。若與其什物相關聯便是好思量了。在老子的道經部分其實概括起來就是講了修道的方法。如“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爲腹不爲目,故去彼取此。”而德經則是告訴你修道應具備的世界觀,價值觀。晚輩自認爲仁義善信是其內容的關鍵概括

在此書中講的很多道理都有些橡佛教脫塵之說,有點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調子。應該說這種相通性是必然存在的。因所謂聖人其思在凡人之上,總是站在塵世之外看世事的生離死別,善惡貧富,柴米油鹽,淫慾紛爭。這會是一種什麼感覺呢。大概是無奈的滄桑吧。也是屹世而孤獨着的。但也只是看着世俗感嘆,若是自身之度日定是淡薄名利,灑脫自在。他們永遠是物質貧乏內心充裕,抑或是清心寡慾。而如老子這般的聖人內心也充斥着憂患,因爲他們的善良,他們的大志,他們的無私。他們希望自己參透的這些事物能讓世人有所頓悟,讓仁義善信廣泛深入人心以求和平安定。這是在他們眼裏無休止的戰亂動盪讓他們內心燃氣的執念。《道德經》是老子這位聖人執念開出的花,給長期受世俗世界壓迫而疲憊的人們一種神奇的力量。

老子的偉大還在於其對辯證法思想發展的貢獻。如“下皆知美之爲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爲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爲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爲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弗去。”其中就體現了相對論。強調了要遵循自然規律。

我在這不對每章做出什麼理解性的讀感了,還是之前說的我並無資格在此多做評論。我只是可以肯定的說《道德經》裏的思想確實深刻的影響着並一直影響着中國的人文。並在中國人的現實生活、中國人的名族情懷中根深蒂固。

然而幾千年的現實社會永遠沒有改變爭鬥、等級、貪慾等,所以長久的和平基本不存在。我想也就只有存在於小國寡民或是世外桃園那樣的意境之中了。

在現在,經濟快速發展的時代,來看看古人的樸素哲學事件及其有利的事。又快又好的發展、可持續發展等方針政策的提出都充斥着那些恆久不變的哲學意義。

“我覺得任何一個翻閱《道德經》的人最七年級定會大笑;然後笑他自己竟然會這樣笑;最後會覺得現在很需要這種學說。至少,這會是大多數人初讀老子的反應,我自己就是如此。”林語堂這樣說過。而我也逃不出這個事實。

《道德經》讀後感3

近幾日心中煩悶,搬出來一堆舊書,還不夠就從網上讀,一不小心讀到了一本書,一本讓我受益終生的書,一本讓我可以有自己的理想基石去觀望世界的書,一本給了我一個可以享受生活後去回饋生命的書……他是《道德經》,他詮釋了人格的標杆和人生的尺度。

衆所周知,這本書包羅萬象,就像天地一樣無不覆蓋無不承載,加之我是初讀收穫肯定又少又淺。但是有一章讓我感觸頗深,記得書中原文第三十三章是這樣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記得當我讀到這兒的時候,愣了一下,第一次感到很多大家說的一句話:道不遠人!確實這其中的話多少次被多少人引用過啊。

這篇,老子在人與己之間進行相對,以更好的闡明無需溢言的人生大智慧。並不是說他要告訴你非要做到知人或者是自知,這篇無非是告訴世人知人和自知的好處,然後讓人自由的去選擇,這就是簡樸,是聖人的偉大之處。“知人”就是能看明白自身以外的所有東西,除了別人啊環境啊,還應該包括脫離物象的東西,比如一些微妙的變化和發展的趨勢,才能稱得上是智慧。其實我們經常聽到“人貴有自知之明”這句話,這無非是後人對智與明的選擇和補充,很顯然大家都需要自知,所以我們時刻要豎起一面鏡子,真正的可以把自己如實的反射給內心,然後自己有清醒的認知和對自己有一個明朗的定位,纔可以稱得上有所賢明。

一個人可以戰勝別人可以稱得上是力大無窮勇猛彪悍,這也無非是在說出了另一個事實,力量大並非是強者,一個能戰勝自己的人才可以稱得上是堅毅、強大,因爲人內心的疲軟和惰性往往最難戰勝,一個有了社會感官的人很難做到不去貪婪,東晉陶淵明就有過“既自心爲形役,奚惆悵而獨悲?”的感慨。

無論一個人多麼的富有,與大自然相比都渺小到不堪貧瘠,所以只有一個人對自己的物質水準認可而不用過多的眼神去關注別人的財富,纔可以使自己舒適的活在富裕的狀態中,所以是知足者富。當今社會物慾橫流致使競爭殘酷,爲了成功,人做一件自己願意做的事,都可能受到別人這樣那樣猜疑和爭議,更別說自己不願做的事,就像成功學大師陳安之說的一樣“一個人爲成功開始努力時,別人都愛潑冷水,都可能被說成是神經病,但是神經病的開始可能就是你成功的開始”,也就是說一個要成功的人往往要都掉別人的眼光,乘着自信帶着志向朝着理想遠航。

每個人都會毫不例外的對人類至極的問題極其關注,老子又高明的說出“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一個人的形體壽命十分有限,只有一個人的精神和事蹟會薪火相傳成爲永生。

《道德經》讀後感4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即李耳,河南鹿邑人)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爲《德經》。《道德經》是一部蘊藏着豐富人生哲理的經典著作。從古至今,人們從這部人類文明史上的智慧寶典中汲取了許多治國安民、修身養性、立人處世的精髓。德經》具有極高的可讀性,十分值得學習。

《道》的部分是老子關於道的論述;《德》的部分是老子關於仁義、禮信的論述。《道德經》代表了作者對人生、對自然規律以及對當時政治的態度。《老子》的文體,不同於是《論語》那樣的語錄集,也不像一般意義上的“文章”。全文約五千字,是由一些言簡意精的哲理性語句組成的。各章節大致有一定的中心或連貫性,行文流暢。《老子》中的語言沒有太多的修飾,辭藻並不華麗,但所包涵的道理玄奧而深刻,需要反覆的琢磨、體會。

通過學習,我認爲《道德經》的精髓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一是“道法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是老子在分析研究了宇宙各種事物的矛盾,找出了人、地、天、道之間的聯繫之後,所作出的論斷。人們根據“道法自然”的思想,從思想和行爲上仿效自然,以確定處事原則。按照自然的要求處事,就要時刻保持清靜無爲,謙卑自處的心態;辦事要順應民心,遵從自然法則,做到量力而行;始終不好勝爭強,而要大智若愚,能委曲求全;還要不追求名利,事成後就功成身退。所有這些處事原則,既體現了“道法自然”的思想,也概括了富有特色的中華民族精神,是值得我們深入研究、繼承和發揚的。二是“無爲而治”。“無爲而治”強調要按客觀規律辦事,是人們應該採取的行爲方式。依據“道”的理念看世間萬事萬物,其生長、發育都是自然而然的事。天地萬物如此,人的思想行爲方式也應該如此。人要按照“道”的“自然”和“無爲”的本性,保持“清靜無爲”狀態,把握好自己的思想情緒和行爲尺度,遵從事物發展的客規律,而不以自己的主觀意志橫加干涉,使之最後出現“無爲而無不爲”的局面。顯然,這裏所說的“無爲”,不是說什麼事都不做,而主要是指處事不以個人的主觀意志代替客觀規律,積極引導其自然發展,最後達到水到渠成的目的。而決不能理解爲什麼都不想、不做,結果什麼事都會自然而然的辦好。

當今時代,“物質第一”的浪潮無情地衝擊着每一個人的思維方式和價值取向,傳統的價值觀念逐步失去了重心,大家普遍講求效率,追求成功,其衡量的尺度變得非常物質化和金錢化。對於一名黨員說,如何去面對物質時代的各種誘惑,全心全意地做好本職工作,爲人民服務,我以爲,就是要按照《道德經》一書中所倡導的獨特的人文精神,努力做到平淡處世,清靜自省,堅忍不拔。

《道德經》讀後感5

道家文化源遠流長,早在幾千年前,老子就以著成《道德經》一書,並被後世奉爲道家經典。後世的好多經典都出自或繼承了《道德經》其中的主要觀點,比如說,《莊子》中的逍遙遊,以及後代的黃老之學的“清靜無爲”。並且在以後的數千年裏,與儒家思想相互碰撞、辯駁,甚至其中的一些觀點或認識逐漸成爲中國精神的內在品質,“上善若水”,就是一種開朗樂觀的人生態度。

老子的一些思想在現代也有確實的反映,比如他在《道德經》中曾經說過“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在他看來,世界的矛盾都是相存相依的,在激盪中求發展,在相補中求完善。愛因斯坦也曾反問過問他的人:“爲什麼不能是既是這樣,又是那樣?世界本來就是矛盾的,這樣不好嗎?”而在我看來,矛盾是必然要存在的,沒有“有”,焉知“無”?它們本來就是相生的。這兒,我不禁想起了週末去聽的西川的`主題爲“我的詩歌革命”講座。他在演講中提到了一個詞——“矛盾修辭”,在某種程度上,我比較認同他對中國現狀的一些認識,比如他說的“在現代中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個矛盾修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也是”。作爲一個矛盾體,它們能如同“難易相成”、“長短相生”般,互相補充自己不足的一面,推動最終的發展。

在儒家經典文化中有“以人爲本”、“民貴君輕”的思想,當然在道家精神中也有一些有利於解決民生問題的觀點方法,比如。“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爲芻狗”、“絕聖棄智,民利百倍”、“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爲心”、“江海之所以能爲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爲百谷王。是以聖人慾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在此看來,道家文化與儒家經典在中國歷史中不斷激盪融合,並最終成爲中華文化的精神內質也並非偶然了。

當然在道家文化中雖有“積極無爲”,但也有一些“消極無爲”的方面,“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智者不敢爲也。爲無爲,則無不治。”這些都和那些“富國貧民”、“強幹若枝”的思想類似,一味地通過強調使民弱來相對地加強國家的富強,在我看來,這在本質上也是在破壞和諧,削弱國家。老子的精神博大精深,需要我們的慢慢體會,琢磨!

《道德經》讀後感6

9月27日,在學校會議室聽取了尼爾基一中範永勝老師針對《道德經》的視頻講座,受益匪淺。正如範老師所說,大道,可以說出來,就不是恆常的大道了,許多道理是用心去領會的,也就是同一本經典不同的人理解起來是不一樣的,下面我就針對本次視頻學習,淺談兩點體會。

一、“無”與“有”。

第一章中有這樣的內容:“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衆妙之門。其中提到了“有”與“無”,按我們正常理解有與無應該是一對反義詞,但這裏所說的“無”是指的大道,而“有”則是由道而產生的萬物。這可以用一句成語來解釋“無中生有”,也就是先“無”然後才能“有”,同時也闡明瞭從無到有的自然規律。“無”還是一種境界,一種虛無的境界,一種無法描繪的廣闊,所以有“虛懷若谷”的成語。說到這裏範老師講了一個小故事,給我的印象很深刻。故事是這樣的:從前有一個青年覺得自己很有學問“恃才放曠”。他想拜當時的一位聖賢爲師,卻不肯放下姿態。聖賢爲其倒茶,已經溢出來了還在倒。青年人提醒“已經滿了。”聖賢接過話茬:“你都已經滿了,我還能教給你什麼呢?”生活中,往往越淺薄的人越覺得自己了不起,而越淵博的人越覺得自己需要充實。所以我國

自古就有“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的名句,還有“欲速則不達”、“有心栽花,花不活,無心插柳,柳成陰”的至理名言。從“有”和“無”的辯證關係中使我懂得,放下姿態,心胸開闊纔是爲人之“道”。

二、道法自然。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句話13個字道出了宇宙萬物運行的規律。人離不開生活的地球,地球離不開其運轉的宇宙,而宇宙是有運行規律的,這種規律是自然的,不是隨意改變的。我個人理解所謂“道法自然”,就是尊重事物的發展規律,不刻意地去改變。尊重客觀比主觀武斷更有說服力。老子的學說主張“無爲而治”,這裏的“無爲”不是不做爲,而應該是勸誡統治者順應天道、民心。這種理論同樣適用於現代生活的各個領域。作爲老師,當我們面對學生時,是不是也應該尊重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尊重每一個獨立的個體,而不應以我們的主觀認識去改變學生、塑造學生。讓學生用自己的腳步去丈量自己的生命歷程,用自己的體驗去開啓自己的心智,我們只是學生成長曆程中的引領者,而不是指路人,我們沒有權力讓任何人按我們指定的路前進。

《道德經》作爲我國第一部哲學著作,其中蘊含的道理很值得我們今天的人學習。就我個人而言,很願意深入地去解讀《道德經》,它將成爲我工作、生活中的良師益友。

《道德經》讀後感7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天長地久”、“上善若水”,很早之前就對《道德經》中這些句子耳熟能詳,但是一直對這些話“不求甚解”,困惑不已。對《道德經》總是望而卻步,只在不同的場合讀過一丁點片段,只能算是驚鴻一瞥,管中窺豹,難以談得上有什麼深刻體會。上《政治學》時,楚老師爲我們列的13本必讀書目中,中國的經典讀物有三本:《論語》、《孟子》《道德經》,這些文章是流傳千古的經典之作,治國教材,不得不認真拜讀。“明德人生導航計劃”啓動後,我們與人生導師張學長達成共識———集體閱讀《道德經》,並將其思想和公共管理實踐結合起來進行思考。

這對我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因爲《道德經》內容艱深晦澀,語言精練而思想深刻,本人文言文水平不高,因此閱讀過程中經常感覺一頭霧水,不知所云。《道德經》流傳千年,不同的讀者有不同的解讀,不同時代有不同的處境,到現在,在國學熱的大潮中,對《道德經》的研究如火如荼。文章版本可謂千奇百怪,多種多樣。我看的是北京燕山出版社版的,是在北大的週末書市上買的,和《論語》、《孟子》三本十元,買來之後,認真的看了兩遍《論語》,正在看《孟子》和《道德經》。目前看到第十九章,還不到四分之一,都好像似乎沒有真正看懂。下面就簡單說一下似懂非懂的感受。第九章中,老子說:“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拿的多了裝不下,差不多夠了就行了;揣的東西太多凸起來,不可能長久,大家都會發現。滿堂的金銀玉石,是守不住的,富有高貴但卻驕奢淫逸,就是自己惹禍上身,咎由自取。大功告成,全身而退,這纔是天道。啓示我們對待物質享受時要適可而止,秉持“中庸之道”,要懂得進退自如。這使我想起了我國政界的“59歲現象”,有一些有作爲有追求的好乾部,在光榮隱退之際,經不起物質誘惑,抵擋不知內心不良思想的蠱惑,廉潔一生,糊塗一時。誠然,這與我國官員的考覈的激勵體系有關,我國的官員體制中,有大量與職級職位匹配的福利待遇,不能隨着官員退休帶走。

在法治建設不健全,人們思想價值體系混亂的年代,會渾水摸魚遊走於制度缺陷的人如日中天,而嚴格遵守規則辦事的人則很難有所作爲,在這種獎劣懲優的體制中,官員大多自身難保。需要有機會,同時也需要有動機,前者是制度環境,人人面對的制度約束一樣,權力不同的機會就有所不同,如果你潔身自好,沒有的動機,那就不會侵蝕到你,這就是爲什麼政亡人息的封建王朝末期,總有一些道德高尚、爲民請命的清官和青天。從這個意義上講,老祖宗已經爲我們指明瞭道路,物質追求適可而止,進退自如纔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