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經典詩詞>詩詞集>

李商隱的詩詞《離亭賦得折楊柳二首》(其一)

詩詞集 閱讀(1.59W)

《離亭賦得折楊柳二首》(其一)

李商隱的詩詞《離亭賦得折楊柳二首》(其一)

唐•李商隱

暫憑尊酒送無憀,莫損愁眉與細腰。

人世死前唯有別,春風爭擬惜長條。

【賞析】

這首詩是作者和心愛的姑娘分別時的離別之作。前兩句“暫憑尊酒送無憀,莫損愁眉與細腰”拋開景物描寫,而寫雙方的心緒。離別是無法避免的,心中多少的無奈只得靠杯酒打發。既然已無法挽回,傷心落淚是無濟於事的,只希望別後你能保重身體,你本來已是眉愁腰細了,哪裏還再經得起損傷?

“人世死前唯有別”句,真是驚心動魄,把悲痛沉重的內心血淋淋地呈現出來。他說,世上除了死亡,沒有什麼比離別更令人痛苦的了,“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因此,“春風爭擬惜長條”,春風若有情,定當不爲柳條被人攀折而感到可惜。“唯”字下得沉重,斬釘截鐵,極言離別之痛,痛到無可比擬。“爭擬”以反問語氣表肯定,明言春風不會吝惜,離人非折不可。這一句的“惜”字,與第二句的“損”字互相呼照。先是用暗喻的方式教人莫折,再去勸說人們去儘量攀折,前後轉折,針鋒相對,情之曲折深刻,文之騰挪變化,真使人驚歎。

擴展閱讀:李商隱的文學成就

李商隱的詩歌流傳下來的約600首,其中以直接方式觸及時政題材的佔了相當比重。李商隱的詠史詩有很高的成就。它們絕不是“發思古之幽情”的無病呻吟,也不同於前人那些託古以述懷的詩篇,而是着眼於借鑑歷史的經驗教訓來指陳政事、譏評時世加以補充發揮,使詠史成爲政治詩的一種特殊形式。無題詩是李商隱獨具一格的創造。它們大多以男女愛情相思爲題材,意境要眇,情思宛轉,辭藻精麗,聲調和美且能疏密相間,讀來令人迴腸蕩氣。幼年的環境和所受的教育使李商隱的世界觀基本上屬於儒家體系,其人生態度是積極入世、渴望有所作爲的。同時,他頗能獨立思考,很早便對“學道必求古,爲文必有師法”的說教不以爲然,甚至萌生出“孔氏於道德仁義外有何物”這樣大膽的想法。在詩歌創作上,他起初醉心於李賀奇崛幽峭的風格和南朝輕倩流麗的詩體,曾仿照它們寫了許多歌唱愛情的詩篇,如《燕臺》、《河陽》、《河內》等。待屢次下第和被人譖毀的遭際向他顯示了人生道路的崎嶇不平,他的詩便開始表現出憤懣不平之氣和對社會的某些批判。大和末,甘露之變以血淋淋的現實打開他的眼界,使他在思想上和創作上都大進一步。這時他寫的《有感二首》、《重有感》等詩,批判腐朽政治已相當深刻有力。

擴展閱讀:李商隱的詩歌特點

李商隱的詩歌能在晚唐獨樹一幟,在於他心靈善感,一往情深,用很多作品來表現晚唐士人傷感哀苦的情緒,以及他對愛情的執著,開創了詩歌的新風格、新境界。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穠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與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爲人傳誦。此外李商隱將含蓄、朦朧的表現手法運用到了極致,但部分詩歌過於隱晦迷離,難於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

李商隱詩歌成就的是近體詩,尤其是七言律絕。他是繼杜甫之後,唐代七律發展的第二座里程碑。

李商隱繼承了杜甫七律錘鍊謹嚴、沉鬱頓挫的特色,又融合了齊樑詩的濃豔色彩、李賀詩的幻想象徵手法,形成了深情綿邈、綺麗精工的獨特風格。如《重過聖女祠》借愛情遇合,於寫景中融合比興象徵,寄寓困頓失意的身世之感;《春雨》將李賀古體詩的奇豔移入律詩,語言綺麗而對仗工整,音律圓美婉轉,意象極美。但他的詩中因愛用僻典,詩的整體意旨往往隱晦。其次,李商隱將人生慨嘆的抒寫向更深細隱晦方面發展,善於用豔麗精工的藝術形式表達惆悵落寞的情緒,詩中充滿了迷茫與悲涼的體驗,作品深婉精麗、韻味深厚,“近而不浮,遠而不盡”,富有象徵暗示色彩,有一種朦朧美。如《錦瑟》,關於其詩意,歷來衆說紛紜:有悼亡說、寄託說、戀情說、聽瑟曲說、編集自序說、自傷身世說等多種解釋,表達幽微深遠,具有朦朧美。再次,他的詩歌從某種意義上說是其心靈的象徵,是一種純屬主觀的生命體驗的表現。李商隱的七絕如《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夜雨寄北》、《夕陽樓》等,較多抒寫身世之感,感情細膩,意境婉約,詩中貫穿着身世和時世的悲感,具有沉痛悽切的抑鬱情調和憂傷美,在藝術上更是細美憂約、沉博絕麗,在精工富麗的辭藻中,朦朧含蓄地表達自己的情思,成爲傷感唯美文學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