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勵志>職場勵志>

短篇勵志工作文章

職場勵志 閱讀(2.09W)

在我們有所空閒的時候,不妨找一些短篇勵志作文章來看看,那麼短篇勵志工作文章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短篇勵志工作文章

短篇勵志工作文章:晚上6點到12點間做的事

你6點下班,12點上牀睡覺。這6個小時內,你都是如何度過的?要知道,真正的“功夫”,往往體現在8小時以外。6點到12點這段時間內做什麼,對你的重要程度超乎想象。

1、重要的是-你晚上在做些什麼

有一個歷史系畢業的朋友,但卻對技術和銷售頗感興趣。他白天做電話銷售,晚上學習編程,最終,他成爲一家創業公司的銷售副總,現在,已經做到了CTO了。還有個朋友,他獲得了政治學的學位,但對創業十分感興趣。他學習了很多設計方面的知識,繼而創辦了一個代理公司,之後又賣掉了它,現在,他已經拿到了風投。

許多成功人士,憑藉的都是自己給自己“上課”。晚上6點到12點間做的事情,才真正決定了他們的未來。

2、多讀書 讀啥都行

若你要得到生命中想要的東西,知識其實是關鍵所在。閱讀能夠給予你的,是一個良好的開端,而這,往往是你的同輩無法得到的。相較於他人,你更可能會知道其他行業的一些策略和戰術,而這也許對你們公司很有幫助。

Anthony Robbins(美國作家、演說家)曾說,如果你每天花1小時來學習關於某個主題的知識,一年後,在這方面,你所獲得的知識將會比世界上99.999%的人都要多。即使每晚你只擁有30分鐘的時間,一週下來,你也能輕鬆讀完一本書。

3、做一些實打實的項目

能將你所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的工作場景中,這僅僅是一種理想的狀態。如果你的公司沒給你這個機會,那就來自己創造機會吧。

你可以做一些志願者項目。在與小組成員一起共事的過程中,你開始學習到某項原則是如何在某個實際的行業中適用的,以及它最終是怎樣影響實際客戶的。你學習到了如何在截止日期來臨前去執行任務,能夠從項目反饋中知道你到底做了些什麼,並從中得益。

當你還不夠強的時候,這些經驗也許並沒有什麼價值。但若你還是個新手,那麼這些經驗可比你賺的那點少得可憐的錢要有價值多了。

4、積極構建你的人脈關係

在你的職業路上,一個強有力的人脈關係網能讓一切加速。一張強大的關係網,有可能讓你:

接觸到聰明的朋友,並且汲取他們意見…

瞭解到輕易很難獲得的信息和知識…

幫你現在的公司尋求到更多的潛在合作伙伴或者創收機會…

認識下一份工作的同事或老闆…

你的人脈關係將會成爲你最強有力的職場資產,既然你有時間看《中國好聲音》,你就有時間去構建社交網絡。

5、改變生活 從今晚開始

晚上6點到12點,你回到家,雖然身心有些疲憊,但你是自由的,做任何事情都不必聽命於他人。

這段時間,你當然也可以像關掉辦公室的電腦一樣關掉了你的大腦,但你也可以做一些事情,讓你變得更聰明、能力更強、人脈更廣。

從今晚開始,每天抽出一小時來做這些事情,我保證,一年之後,你的職業生涯將會同現在有云泥之別。 加油吧,青年們! 你的未來怎麼樣,正在你的手中悄悄改變呢!

短篇勵志工作文章:職場黃金20xx年,你應該少做的5件事

文/古爾浪窪

我常常看到各種各樣xx歲之前應該做的件事,說的神乎其神的,彷彿不去做那些事,人生真的會少掉什麼一樣。我就完全持相反的意見。看到現在那些每天累到在地鐵上睡覺坐過站上班族;忙到週末都無法回家看父母的年輕人,我的感覺是:你真的是被誤導了。我覺得你其實不應該多花精力去做那些對自己職場和人生沒什麼幫助的東西,應該是丟掉一些東西,集中精力去做那些重要的東西。以下是我認爲現在的上班族們應該丟掉,少做一點的5件事:

1.少點跳槽,多在主業上投入精力

二十五歲到三十五歲是我們成長事業的黃金十年。這十年往往會奠定我們未來事業的基礎,會決定我們以後會變成什麼樣子。在這個年齡階段,到底是應該多跳槽做那麼十幾份、幾十份工作呢,還是專注於幾份工作呢?說真的,我傾向於後者。

實際上,我們在工作中需要多方嘗試的是工作方法,而非不斷換工作去尋找興趣。工作是養家餬口的基礎,是未來發展事業的入口,而不是培養興趣的地方。如果真要培養興趣和尋找興趣,你應該在工作之外的業餘時間去找,去培養,而不是把一個可疑奠定你一生事業的重要發展歷程弄成了弄成了體驗課,那簡直是在浪費生命。

2. 少爲目的唸書,多爲修養提升

專精於工作和專業領域的學習是必要的,畢竟這是你在工作上是否能持續成長的基礎。但是,我還是要說,如果可以,請儘量減少唸書的目的,不要老想着爲了所謂的學歷而去念書。工作後的唸書,應該爲了求知慾。實際上,自踏入工作歷程之後,你會發現,後面的歷程中,越來越需要的是你的能力,而不是你的學歷。此時若還爲學歷而唸書,就會顯得功利且本末倒置。而增加哲學、文學、藝術等等的閱讀,提升這方面的修養,可以增加你的生命厚度與廣度。

3.少交社交性朋友,多與重要的人相處

大行其道的人脈說使得很多人有誤解,認爲認識的人越多,就越能多些朋友,多些人脈。其實不然。生命中重要的人,從來都不會多。隨着年齡的增長,你應該學會的是辨識和愛惜那些在你生命中顯得重要的人,而不是爲一些一面之緣,抱着增加所謂的人脈,爲認識人而認識人的那些社交性朋友浪費你的時間。如果說要多點什麼,我覺得應該是多學會怎樣與陌生人打交道。

4.少看視頻,多讀文字

我承認,這是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如果不去廣泛接受各種信息,可能很快會被這個世界拋棄。即便是如此,我也是建議,你儘量少看視頻,多讀文字,因爲文字的閱讀效率會比視頻的高效很多,吸收信息的量也要高很多。如果可以,建議你儘量多一些3000字以上具有深度的文章,而不是整天閱讀微信微博那些零零碎碎的信息。實際上,所謂的攝入信息,是要攝入有價值的信息,所以你要學會的是在海量的信息裏快速判斷出自己需要的、有價值東西,而不是像個回收站一樣,凡信息皆來着不拒,那樣纔會真的變成信息垃圾站。

5.少花閒錢,多做投資

價值是無法靠錢堆砌起來的。所以,我的建議是少花閒錢,多做投資。

投資什麼呢?

1、知識:如果通過花錢可以得到難得的學習到很多東西,我覺得可以花,這可以算作是對知識的投資。

2、時間:如果花錢可以讓你能節省下大量的時間去做更重要、更有意義的是,這個也可以花,算作是對時間的投資。

3、機會:如果花錢可以贏得機會,比如認識更優秀的人,接觸到自己難以接觸到的資源,可以話,算作是對機會的投資。

短篇勵志工作文章:與艱難工作爲伍,才能看到最美風景

文:東方贏

1

最近幾年,各種同學會的邀請多了起來。從各種同學會裏,我們可以察覺到一些有趣的現象。一些以前上學時成績馬馬虎虎的人,在30到40歲的這十年,都有非常戲劇性的發展,成了中小企業的老闆或有實力的機構高層。他們在參加同學會的時候,都會大大方方的支付贊助費。

而另一些讀書時的優秀學生,走進社會多少年後,卻成就與地位一般般。可見人生的逆轉,就潛藏在人生的各個節點上。小時候會讀書的孩子,因爲腦筋都不錯,自然就練就一身察言觀色的小花招,也學到了學習與生活上的小竅門。換言之,這些人都具有小聰明。

那些落第生的情形正好和優秀學生相反。他們成績不佳,不會念書。所以他們不斷重新開創。碰到挫折,他們不會傷心,因爲他們已經習慣了傷心。常在不如意中打滾,更讓他們看清了社會的底層,意外懂得解讀人心,善解人意。所以他們不自負、不自誇,從不認爲自己是最好的。別人看來可能很難,可是他自己卻不覺得。對他們來說,那隻不過是種磨鍊。於是在不知不覺中,他們就成了這一行業的第一第二。有了成績,自然就有信心。由於他們做事都是出於自發,所以即使下一個工作的困難度更高,他們一樣心平氣和、迎難而上。如此一來工作的進展,自然會逐漸往好的方向延伸。

反觀那些優秀學生呢?由於他們從小就懂得察顏觀色,長大後處事格外世故。總是可以在瞬間經過篩選,並找到不需特別費心力的工作,輕鬆應付。也就是說他們非常懂得逃避艱難的工作。等到遭遇工作或人生的重大困境時,便不知所措了。

2

遭遇困難與挫折,雖然客觀上不是什麼好事,但在主觀上不要看成什麼壞事。大德大勇大智的養成,大多因爲經歷困難、挫折的啓迪與磨礪。

人易流於舒適安逸。這是人之常情。所以有人習於迴避艱難的工作。面臨21世紀大變革期,很多機會往往以困難的面目出現。所以主動的選擇艱難工作更有意義,也是上上之策。如此才能抓住別人不易看出的機會,如此你的潛力才能發揮出極限。

狼行千里吃肉,狗行千里吃屎。人類也是如此,一類人選擇艱難的拼搏,一類人選擇輕鬆的苛且,但結局與人生會分出天壤之別。

3

面對艱難的工作,需要的不是盲幹與心靈雞湯式的成功學。我們要用科學的“逆思維”。

平庸者,或者說失敗者,在行爲上有一個共同表現,面對困難,接受一件未做過的任務,做一件不熟悉的新事情,或面臨需要提升目標時,他們都會面露難色在心裏打退堂鼓,嘴裏吐出“不可能”。爲什麼會這樣呢?因爲他們採用的是一種叫“順思維”的方式,即用現有的方法、習慣、經驗及現有的資源條件,去看待與評估具有挑戰性的新事情、新任務或超越於現有條件的高目標,認爲不可能做到。

而成功者都是“逆思維”。挑戰艱難的工作,最忌諱的就是負向思考的順思維,整日擔心煩惱、憂心忡忡而錯失良機。

運用逆思維首先要做到下述五點:

(1)不說不行。

(2)窮盡假設。聆聽各種新的想法及有創意的提案後,再慎重給與評價。

(3)發現好機會,即勇敢挑戰。

(4)從機遇倒推戰略,從目標倒推努力。歡迎難題,突破解決。

(5)平靜面對感傷、沮喪、悲情。

由此形成不畏險阻,接受艱難工作並遇難而樂的念頭。進而讓這種征服欲成爲心靈自發的驅動力量。

4

記得我少年時看過的京劇《沙家浜》中有這樣一個細節:被困於蘆葦蕩的十八名新四軍傷病員,連續多日面臨日僞軍的掃蕩、傷痛的折磨、彈盡糧絕的威脅,人的體力和毅力幾接近於極限……這時,指導員郭建光這樣說服大家:有利的情況和主動的恢復,往往產生於再堅持一下的努力之中。最終,他們以“再堅持一下”的頑強精神,迎來了大部隊反掃蕩行動,得以走出蘆葦蕩,重回殺敵戰場。

“有利的情況和主動的恢復,往往產生於再堅持一下的努力之中”這句話,是毛澤東在《抗日遊擊戰爭的戰略問題》中說過的。

很多時候,“再堅持一下”,不僅是信心的體現,也是意志和毅力的較量。心弱則志衰,志衰則不達。在不少情況下,外在的打擊實際上並不足以置人於死地,其脆弱的心理纔是真正的元兇。戰勝危機、擺脫困境,關鍵是要有迎難而上、勇克時艱的堅定信念和抗打擊的堅強意志。“再堅持一下”,就是這種信念和意志的體現。

松下電器創辦者松下幸之助,在驗收工作時常講的一句話是“最後一擊”。

一流的人和二流的人之差,就在這“再堅持一下”“最後一擊”。與艱難的工作爲伍,靠着這“再堅持一下““最後一擊”,才能完成艱難的工作。

5

三年前,帶孩子去海南三亞旅遊。

蜈支洲島有個潛水項目。當時上國小五年級的兒子很興奮,拉我們去玩。我覺得要換上全套潛水服很麻煩,水下又不能抽菸,我就留在了岸上。太太陪兒子下水,到中途,耳朵感到不舒服,也半途而退了。只有兒子在專業人員陪同下,堅持到了海底。

他回來後,向我們描述了海底的景色:透藍的海水,迎浪搖曳的海草,身邊遊動着各種五顏六色的海魚。原來只能在圖片上看到的異國美色,沒想到這兒也有。我有點小後悔了。

旅遊時,最美的風景,大多藏在需要付出艱難努力的僻遠處、山頂上、海底下。

在我們職業生涯中,又何嘗不是這樣。艱難工作的後面往往有最美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