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經部>論語>

論語別裁讀後感範文(精選3篇)

論語 閱讀(1.28W)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論語別裁讀後感範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論語別裁讀後感範文(精選3篇)

論語別裁讀後感1

看書也講究緣分,如同擇友。不經意間,在網購時看到了南懷瑾先生的《論語別裁》,因敬佩南先生的學識,亦或是于丹的讀書心得有所觸動,很想知道南先生對論語到底有何別裁,就毫不猶豫地訂購併利用假期用心地品讀與體味。南先生詼諧的語言,旁徵博引的求證,貫通古今中外的學識,透過本質還原孔子大智慧的解讀,彷彿是一罈陳年老酒醇香四溢,又好似一杯清茶沁人心扉,深深地吸引了我,欲罷不能。看南先生的書,就像一位智者在跟你進行一場心靈的對話,幫你指點迷津,許多的人生哲理包含其中,等你品味,等你領悟。讀後脣齒留香,淨化心靈。終於我把總是看向外面的眼睛收回,開始反觀內省,那種精神的滋養慢慢滲進心靈,從內裏改變自己做人做事的態度,從另一個角度去看人省己,受用終生。

南先生用“經史合參”的方法,細心體會原著的本義,撥開秦漢儒學和宋明理學等古代名家設置的層層霧障,力圖恢復《論語》的本來面目。雖然褒貶不一,甚至是質疑和批判,但南先生從千年中華文明着手,聯繫實際,聯繫自身,細膩而不缺大氣的闡述,使《論語》重新回到大衆的視野,讓我們找回了曾經遺失了的人的品格和功能,令人耳目一新,可敬可佩!

年早過不惑,可一直不知道人的價值究竟應該體現在哪裏,怎樣的人生纔算幸福。南先生用最淺顯的語言,爲我們詮釋着孔子的大教育,爲我們指點着迷津。孔子最看重“仁”字。這個“仁”,就是人的人格,人的人性,人的尊嚴。孔子說“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修己”雖是自我教育,但背後還繫着一個社會目標——安人。“安人”是給人類以和平、快樂。教育的根本並不是爲自己,爲的是一個社會目標。所以“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其修身是基礎,而後面的“齊家、治國、平天下”,都是社會目標。所以孔子時代的這種“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的觀念,就是將個人與社會統一起來。教育的目標不是爲自己的私利,不是爲升官發財,而是爲“安人、安百姓”,爲“齊家、治國、平天下”。因爲有這個使命,就格外感覺到一種責任。

南先生對學問的解讀最讓我佩服:學問不是文字,也不是知識,學問是從人生經驗上來,做人做事上去體會的,所以隨時隨地的生活都是我們的書本,都是我們的教育。知識淵博不等於有學問,文章寫得好也不等於有學問。有學問就是會做人、會做事。它的前提是“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衆,而親仁。”反觀我們目前的教育,還糾纏於應試的泥淖,暑期有些學校還爲了提高几個百分點,侵佔學生難得的社會實踐和休息時間進行集體補課;有時我們還會困惑於如何開展素質教育這些基本問題之中,實際上我們的古人早已弄明白學問的真諦,並真真實實地付之於行動,也取得過巨大的成效。只是在這人心浮躁、追逐功利、唯文憑爲是的時代,我們忘了老祖宗的教誨了。這應該引起我們高度的重視,必須正本清源。

《論語別裁》這部書是南先生對《論語》這部書別出心裁的解釋,爲我們這些不懂古文的假知識分子更好地瞭解孔子的教育教學思想提供了無私的幫助,讓我們進一步明白了許多教育教學的原則與方法。《論語》的絕大部分是孔子和他的弟子或者其他人的問答。聰明的學生問他,有聰明的答覆,愚笨的學生問同樣一個問題,他的答覆便又不同。孔子的教學是因人而異的,充分體現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則。孔子是一個了不得的教育家,他認爲除了絕頂聰明和絕頂愚笨的人沒有辦法教育以外,其他都是平等的,可教育的能力是一樣的。從中可以看出,他提出的教育哲學是民主自由的,他把人看作是平等的個體來對待,並充分尊重每一個學生受教育的權利。他的這種教育哲學,連同他的“有教無類”的教育思想,我認爲都是現在提倡的以人文本理念的思想源頭,至今仍有其先進性,並將繼續對我國的教育產生深遠的影響。還如“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君子不重則不戚,學則不固,主忠信,無憂不如己者,過則勿改。”等等。這些關於教育教學的至理名言在《論語》裏比比皆是。

《論語》在一問一答之間體現出來的教育思想,通過南先生的別裁,娓娓道來,對目前的教育改革也提供了許多的`啓示。現再舉兩例爲證。

《論語》第二章《爲政》裏有這樣一段話:“子張學幹祿。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大意是子張要孔子傳授如何謀生,怎樣找公務員當的學問。看起來這個學生學習的動機並不純,但孔夫子並沒有氣的把他攆出去,反而傳授了一套辦法說,想做一個好乾部,做一個良好的公務員,要知識淵博,宜多聽、多看、多經驗,有懷疑不懂的地方則要保留,多請教,講話要謹慎不講過分的話。一個人做到講話很少過錯,處世很少後悔,當然行爲上就不會有差錯,這樣去謀生,隨便幹哪一行都可以,祿位的道理就在其中。如何以人爲本,根據學生的需求,在解惑之時適時地傳道,這不就是我們目前提倡的融德育於教學的理念的最好詮釋嗎?

《論語》第三章八佾中有這樣一段話:“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爲兮。何謂也?子曰:繪事後素。曰:禮後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 大意是子夏問他的老師孔子:爲什麼《詩經》裏這三句話要這樣描述?孔子回答他:“繪畫完成之後纔會顯出素色的可貴。”以現在的人生哲學來說,就是一個人由絢爛歸於平淡的可貴,暗示淡泊以明志的道理。這是孔子的啓發教育,以子夏的聰明,一聽就懂,於是提出了心得報告,說:“難道禮儀的後面還有一個禮的精神嗎?也就是說禮的內涵比表之於外的禮儀更重要嗎?”孔子聽了,大加讚揚,說子夏不但講得對,還更啓發了自己。這不就是我們現在提倡的啓發式教育嗎?通過啓發,讓學生明白以知識背後的情感培育立身處世的胸襟,以知識的學習過程教人明白做人的道理,這不正是目前教育中三維目標的有機融合嗎?同時我們應該效仿孔子,當遇到部下或學生有好的意見時,就應該及時地鼓勵與讚揚,這樣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讀過《論語別裁》,學習了《論語》的精髓,更重要的是要把這些感悟運用到具體的實踐上。南先生告訴我們,坐而論道,玄思辯難,都是讀《論語》的歧路,唯有知行合一纔是正道。我們學習了《論語》,領悟到了學問的真諦,瞭解了孔子關於教學的見解,就應該把這些聖人的見解貫徹到做人做事之中,貫徹到教育教學實踐中,不斷完善自己的人格,同時促進教育教學工作。

論語別裁讀後感2

這個月還是接着讀《論語別裁》,畢竟這本書也比較有分量,需要我們細細咀嚼,慢慢品嚐

總所周知,孔老夫子學問的中心思想可以一字記之曰:"仁".南懷瑾先生從一開始就給我們講學而時習之,而學的就是"仁".孔子的語錄總是"微言大義",以至於後人對這個"仁"有很多解讀,莫衷於是。

"博愛之謂仁"韓愈如是曰;宋儒則道:"仁者核之心也。"認爲仁便是道體的心空境界……韓愈研究的是墨子的思想,把墨子"兼愛"的思想融會到儒家思想裏,去解讀孔子的"仁"總有畫蛇添足的嫌疑;而宋儒用佛家和道家的東西去解讀"仁"則難辭生搬硬套之咎。總而言之,後人對仁的解釋,漫無限制,就像紀曉嵐批評學生文章所引用的古詩評語一樣"兩隻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不知所云,越扯越遠。

南懷瑾先生則通過對中國古代"仁"字的寫法分析說起,先解釋"仁"字爲什麼是人兩足走路旁邊加個二,他說,"‘二人’是兩個人,就是人與人之間,有我就有你,有你我就有他。有你、我、他,就有社會。就會發生怎樣相處、怎樣相愛、怎樣互助的問題,就是仁",南懷瑾先生分析說,仁從文字上的解釋就是人與人之間的`事。其實南懷瑾對"仁"的解釋通篇都有留痕,這裏僅是一個方面或者是一個小的部分。我只是覺得奇怪,中國古代的"仁"字應該不是孔子發明的吧,如果是孔子發明的那從文字層面上去解讀孔子的思想未嘗不是一種便捷靠譜而又愉快的好方式。但倘若不是孔子發明的,那就是發明文字的人就孔子"仁"的思想有了自己的解讀後才發明了"仁"字,也就是說南懷瑾先生的這種文字層面的解讀也是基於前人的解讀的,不是最透徹、原汁原味的,也難逃偏頗之嫌。不過不得不承認,南懷瑾先生對孔子"仁"的解讀是最通俗易懂,也是最貼切的。

恕吾愚鈍,只能借前人之解讀來理解孔子之"仁"意,我不知道哪一種解讀纔是孔子真正想要傳達的思想,但我覺得哪一種解讀都無所謂正確與否,重要的是我們自己去吸收、理解、消化然後轉化爲自己的人生哲學,體現在自己的行動上,落實到自己生活的點滴。讀書何嘗不是這樣一個過程,讀一本書,看一個世界,多一種經歷,擁有好的思想並付諸實踐……

論語別裁讀後感3

工作都是在忙忙碌碌中度過,最近一段時間,按照教育局的要求,讀了一點《論語別裁》來充實自己。著名學者南懷瑾先生以淵博的學識,旁徵博引,談古論今二而撰寫成《論語別裁》,通過南懷瑾先生的論述、詮釋,希望自己從《論語》中學道行多的方法,去治我的工作、生活。下面談一丁點讀《論語別裁》的感受。

《論語別裁》這部書是南懷謹先生對《論語》這部書別出心裁的解釋,特別是有別於明朝朱熹對《論語》的解釋。他認爲現在人們對於儒家學說的錯誤認識和理解,多是由於朱熹的解釋給人們的誤導。《論語》這部書,在中國文學史上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這部書的絕大部分是孔子和他的弟子或者其他人的問答的話。聰明的學生問他,有聰明的答覆,愚笨的學生問他同樣一個問題,他的答覆便又不同。孔子說話,是因人而異的,即"因材施教".孔子是一個了不得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哲學可以說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學,他將人看作是平等的。《論語》中有"性相近,習相遠,唯上智與下愚不移".就是說,除了絕頂聰明和絕頂愚笨的人沒有辦法教育以外,其他都是平等的,可教育的能力是一樣的。孔子提出了四個字,可以說是中國的民主主義教育哲學,就是"有教無類",充分尊重每一個學生受教育的權利。

孔子的教育,他"教"什麼呢?孔子提出一個很重要的字,就是"仁".孔子的'看重"仁"字,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這個"仁",就是人的人格,人的人性,人的尊嚴。孔子說"修己以敬".孔子的學生問:"這就夠了嗎?"孔子又說:"修己以安人".這個學生又問:"這就夠了嗎?"孔子又說:"修己以安百姓".這句話就是說教育並不是讓你去打坐唸經,"修己"是讓你去做自我教育的工作,但是還有一個社會目標,就是"安人".安人是給人類以和平、快樂。這個教育觀念是新的。教育並不是爲自己,爲的是一個社會目標。所以《大學》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是修身的基礎,而後面的"齊家、治國、平天下",都是社會的目標。所以孔子時代的這種"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的觀念就是將教育個人與社會連貫起來。教育的目標不是爲自己自私自利,不是爲升官發財,而是爲"安人、安百姓",爲"齊家、治國、平天下".因爲這個使命,就感覺到"仁"------受教育的人。人本來有人的尊嚴,到了做到自己感覺有"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的使命時,就格外感覺到一種責任。所以《論語》中說"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就是說,必要時,寧可殺身來完善自己的人格。這就是《論語》中的"不降其志,不辱其身".孔子的弟子曾子說:"士不可以不弘毅,仁重而道遠,仁以爲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就是說受教育的人要有大氣魄,要有毅力,因爲"任重而道遠"."任"就是擔子,把"仁"拿來做擔子,擔子自然就很重。孟子說:"自任以天下之重",曾子說"仁以爲己任".以整個人類作爲我們的擔子,就是2500年來一個了不得的傳統。後來宋朝的范仲淹也說:"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就是"修己以安人"而感覺到"任重而道遠"的緣故。()明朝的顧亭林認爲"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也是這個道理。

《論語》的深邃,是即便南懷謹先生這樣的國學大師也要窮數十年的精力才能入其堂奧的鉅製。我作爲一個後學晚輩,只希望隨着人生經驗、閱歷的增加,對《論語》的理解也能更加深入,對於我的教學和生活不斷帶來更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