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心得體會>

德育講座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 閱讀(2.83W)

當我們對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時,可以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樣我們就可以提高對思維的訓練。那麼問題來了,應該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德育講座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分享。

德育講座心得體會

德育講座心得體會1

一、以理解、尊重爲基礎,以愛心爲出發點

人與人之間的相互理解,往往是形成共識的基礎。而教師對學生的理解,就更具有不同尋常的意義。首先要尊重學生,充分尊重學生的意見和要求、尊重學生的人格,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現在的學生由於大多是獨生子女,所以把人格看的尤爲重要,而事實上尊重學生的人格確實是任何一位班主任開展德育工作的前提。作爲一個班主任、一個老師,即使學生犯了錯誤,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時,也應尊重學生的人格,諄諄教導,才能取得教育的效應。一味的訓斥,只能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更不能用挖苦、諷刺的話語傷學生的心。教師對學生尊重,會使師生關係更爲融洽。其次,老師要有愛心,從愛心出發是對學生進行教育的基礎。老師愛學生是必要的,也是必須的。但在愛的基礎上要管教,不要把學生當作寵物,只求他聽話,其餘隨他去。管要講原則,嚴而有愛。班主任要關心愛護班級的每一個學生,使學生感受到班主任的批評教育是“恨生鐵煉不成鋼”,是真心希望學生個個都能健康成長,真心希望學生個個都能成材。老師有愛心,學生才能更加愛戴老師。師生感情不斷加深,才能充分發揮情感教育作用。當然,德育工作有時也要用到處罰的方法。不少人認爲德育工作中只要有處罰,師生關係就必然處理不好,其實不然,只要你公平公正,罰得有分寸;只要你尊重學生,不侮辱他們的人格,學生就能感受到你的愛。當然你還必須要講道理,不管是處罰前,還是處罰後,你一定要把道理說清楚。學生嘴裏不說,但他是會知道你的愛的,這樣師生間就有了互相信任,誤會減少,感情加深。由於師生關係好,班裏的氣氛也會隨之好起來,學的愉快,教的也愉快。

二、量化管理抓落實

量化管理,能提高學生自我管理和教育的能力。量化管理要求以學生的自我管理和教育爲出發點,以《中學生守則》和中學生日常行爲規範爲基礎,通過從整體着眼,從細處着手,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爲習慣,以達到開展班級德育工作,提高學生德育素質爲最終目的。如:中學生守則要求學生做到不遲到、不早退。爲個“遲到”問題,班級就是經過點名、登記、相應的處罰,以至培養學生遵守作息時間。又如:不亂扔紙屑果皮的問題,班級有檢查,罰掃地等管理制度,來克服同學不注意環境衛生的不良現象,促使學生養成講究衛生的好習慣。開學第一天,我就向學生宣佈諸如此類簡單合理而可行的班級規章制度,並要切實執行,要讓學生切切實實的感受到班主任是個言出必行的人。教室裏的“春天”要建基於對原則的堅持,而非退讓。如果發現所定的規章制度過於苛刻,當然可以修定甚至廢除,但一切都要經過討論和解釋,且公開進行。要讓學生知道你的意圖,他們才肯合作,纔會自覺守紀律。當然,德育工作除了學校、班級,還要家庭、社會三方面一起來實現量化管理,纔可以取得更理想的效果。

三、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中學生的'學習、生活有很多時間是在學校裏度過的。班級即是學生的一個大家庭。學習環境包括教室環境和思想環境。營造良好學習環境,對提高學生的德育素質,也是起了一定的作用。教室環境中可佈置幾張班級集體照、幾本班刊,讓學生一進教室就感受到集體的溫暖。在孩子們眼裏,教室就是他們的家。良好的環境促使良好班風的養成,使學生在外部影響的潛移默化的作用下積極向上。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良好的環境促進了後進生的轉化,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德育素質。

四、培養學生競爭意識和競爭心理

如何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和競爭心理,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課題。爲了增強同學們的競爭意識,我班組成若干個學習小組、互幫小組,各小組進行評比,使同學們展開友好的競爭,從個人到小組、從小組到大組、再從大組到全班,進行競爭。好的同學之間開展競爭,中等同學之間開展競爭,較差的同學也不願落後。使比、學、趕、幫在班級蔚然成風。實際上每個同學都願意向上,都願意成爲一個好學生,有競爭就可以不斷產生動力,就能激勵每個學生不斷取得進步,最終促進學生德育素質不斷提高。

德育講座心得體會2

人的思想道德品質,是在自然的生活中形成的,這是人的德性形成的一個基本規律。因此,抽象的道德戒律,光說教是不能深入人心的。特別是現在人們的思想已駛入了現代化的快車道。國小生耳聞目染,其思想認識也已變的逐漸複雜起來。如不能及時的、有針對性的開展教育工作,勢必造成社會危害。我們的做法是:摒棄“說教式”、“灌溉式”、“擠壓式”的教育方式。巧抓機遇,充分利用“節日慶典、晨會、校班(隊)會、國旗下講話、宣傳欄、黑板報、校外德育教育基地”等,不失時機的加強對國小生的思想教育。讓學生在實踐中,把道德認知自覺的轉化爲道德行爲。例如:在“母親節”到來之際,在學生中開展“感恩教育”。有的學生爲父母製作了一張生日賀卡,有的學生爲父母洗一件衣服,有的學生爲父母做一頓可口的飯菜。表達出對父母養育之恩的感激之情。同學們在實踐活動中,提高了思想認識,淨化自己的心靈。

加強國小生德育教育工作,是一項長期的、艱苦的、細緻的育人工程。它需要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與時俱進,精心策劃,不斷的用生動的、貼近生活的實例來充實它。

如何在國小生中開展德育教育

1、確定班集體的奮鬥目標,逐步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

國小生一般很喜歡集體活動,老師要從小在他們心目中確立“集體”這一概念,讓他們懂得集體的利益高於一切,不要因爲個人原因損害集體利益,讓他們從小就有集體榮譽感,我們可以通過各種行爲規範的競賽、一次又一次以班級爲單位開展的活動中,如學校開展的“六項競賽”,讓學生逐步培養起了集體榮譽感,知道個人要爲班級爭光,而班級獲得的榮譽也是個人自我榮譽的體現,讓他們能努力在爲班級的榮譽而規範自己的行爲活動。這種集體榮譽感是建立在學校切實可行的德育活動中的,可以從身邊的小事做起,通過日常行爲規範教育,將與國小生年齡特點相適應的德育規範放入其中,實踐證明,將德育的要求化爲一條條班級的具體的奮鬥目標,可以激勵全班學生向着目標奮進,使每一個學生都感到自己是和集體同呼吸、共甘苦的,通過集體的力量培養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使學生受到德育教育,這無疑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

2、通過少先隊組織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國小生對於能成爲少先隊員感到很驕傲,我們可以通過這一組織對他們進行德育教育。通過一條條具體可行的措施使每一位學生可以對照自己執行,每得到一枚獎章,對他們來說都是極大的喜悅。在少先隊活動中設置一定的道德情境,提供一些具體的.範例,有助於幫助隊員理解道德要求。可以開展撿紙屑等一些有意義又切實可行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慢慢把德育內化爲自身的東西。

3、通過課堂教學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課堂是我們教師對學生教育的主戰場。對課文內容進行引申,讓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看法,通過大家的討論,把課文內容歸納出來,學生通過自己的討論可以很容易掌握應有的德育道理。從中學生可以養成認真細緻的優良行爲習慣。在課堂教學中,有的課文還要聯繫生活實際進行行爲指導,引導學生實踐。這樣既明理,又導行,才能使學生既知道爲什麼去做,還知道怎樣去做。要讓學生結合自身進行比較,確立明確的導行目標,構建課堂多維交往結構,採用小組討論等方式,就可以滿足學生交流的慾望,通過學生的自我教育、學生之間的相互教育從而產生德育效能。教師可以在設置道德情境的前提下,讓學生通過縱向比較:看自己是否比以前進步,或者橫向比較:看別的做得好的小朋友是怎麼做的,自己是不是和別人做得一樣好,在比較中,逐步提高學生的道德意識。

總之,學生的道德品質是從無到有,從外部調節到內心自覺,從低級到高級逐步發展起來的,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有效地對學生開展德育工作在國小生的道德品質的發展上具有重要意義,也是學校德育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