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說課稿>

【精華】說課稿模板錦集5篇

說課稿 閱讀(1.21W)

作爲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說課稿,編寫說課稿是提高業務素質的有效途徑。那麼優秀的說課稿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說課稿6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華】說課稿模板錦集5篇

說課稿 篇1

說教材

1、說課的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數學第一冊第18頁。

2、自然數有兩方面的含義,用來表示事物有多少時,稱爲基數,用來表示

事物的次序時,稱爲序數。本節教學自然數的另一個含義:序數含義。在學生了解了1-5的基數含義的基礎上,教材通過一幅常見的排隊購票圖,引入序數含義的教學。

3、教學目標:

(1)讓學生學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初步感知自然數的基數含義和序數含義,並能用“第幾”來描述物體的位置。

(2)在教學過程中,適時向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遵守公共秩序,文明守紀的教育。

(3)讓學生在愉快的遊戲中理解、運用知識,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參與意識。

4、教學重點和難點: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讓學生學會區分5以內的幾個和第幾個,這是教學的重點。學生對第幾來描述物體的位置是教學的難點,可通過學生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探索、思索、交流,從而獲取知識。同時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參與意識。

二、說教法學法

爲全面準確地落實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和本着學生全面發展的特點,教學時將根據兒童的年齡特點,在教學時應與學生的生活實際密切聯繫,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給運動員排名次的過程中,自然的掌握第幾和幾個的概念。讓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探索、思索、交流,來獲取新的知識。同時創設遊戲,讓學生在玩的同時自然的獲取知識,而且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參與意識。

三、說教學程序設計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知

師談話:小朋友們,你們喜歡開運動會嗎?今天,老師和小朋友們在教室裏舉行一次小小的運動會吧!安排學生看運動員跑步的快慢,看看誰跑得最快?誰跑得最慢?讓學生在給運動員排名次的過程中,自然的掌握“第幾”的概念。

(二)巧設練習,鞏固新知

運動員按照跑步的名次站成一排,老師找幾個平時接受知識較慢的或課堂上不愛參加活動的學生按照老師的要求來發獎牌,從中瞭解他們對知識的掌握情況,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1、發獎。師說:跑步比賽結束了,現在我們要舉行發獎儀式,請學生代表給運動員發獎牌。師提出不同的要求:請你給第一名的運動員發獎牌;請你給第二名的運動員發獎牌等等。2、送水。運動員很辛苦,現在他們正在休息,你能把這杯水送給第3個運動員嗎?(這時運動員已經打亂跑步名次,與同學們面對面坐着。學生在給運動員送水的時候發生了分歧,一個學生給從左數的第三個運動員送水,另一個學生提出了不同的意見,他把水送給另一個運動員。在學生分辨不清的時候,讓學生說說自己送水的理由,在兩個學生的爭論中,同學們理解了“從左數和從右數”的含義,同時也意識到數學語言的嚴密性。同時巧設練習,把知識的難點放給學生,讓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探索、思索、交流,從而獲取知識。

(三)分組合作,運用新知

讓學生在愉快的遊戲中理解、運用本節課的知識,而且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參與意識。師說:運動會還在進行着,天真熱,老師準備了一些太陽帽,請各小組長把帽子發給同學們吧。要求:讓小組成員按一定的順序排成一隊,組長仿照老師剛纔組織同學給運動員送水的遊戲,組織本組的同學玩分帽的遊戲,要求每一個同學都有參與活動的機會。組長提出不同的要求,讓同學們戴帽子。如:給從左面數第4名同學戴帽子,給從右面數第2名同學戴帽子,給從左數 等。

(四)再設練習,擴展知識

這一環節的設計,使第幾和幾個的概念更深的掌握,同時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發展學生的思維有很大的幫助。師說:運動會結束了,同學們表演了團體操,老師有兩個問題想讓同學們幫着解答:(1)小林的前面有2人,後面有3人,小林這排一共有幾人?(2)小紅從前面數排在第2,從後面數排在第3,小紅這排一共有幾人?讓個小組討論,提示學生可以演示,找出規律,全班交流。

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更上一層樓》是《品德與生活》第四冊第四單元“我長大了”的最後一課。本單元旨在走進孩子中間,和他們談話,教他們經驗,分享他們進步的快樂,並和他們一起放飛自己的理想和心願。《更上一層樓》也是《品德與生活》的最後一課,學生在慶祝兩年來各方面的進步後,腳步不能停,他們還要成長、長大,那麼他們的理想是什麼?他們有哪些新的目標?本課的活動安排旨在告訴學生,從小要樹立一個美好的理想,爲了放飛、實現自己的理想,就必須要有目標,並腳踏實地地去一步步實現。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以及教材編者的設計意圖和我對教材的理解,在生活化、活動化的理念下,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我將本課的目標定爲以下四個方面:

1、情感與態度:

通過指導學生暢談理想,展望未來,教育學生從小就要樹立遠大理想,培養學生爲實現自己的理想,從現在起就要有計劃、有目標地安排生活的態度。

2、行爲與習慣

培養學生做事有計劃、有目標的習慣,初步養成腳踏實地認真做事的行爲。

3、知識與技能

通過理想教育,使學生初步瞭解實現理想必須要有文化知識和動手能力,勇於掌握學習生活的各種技能。

4、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善於學習,樂於思索,嘗試用不同的方法進行實現理想的探究活動,努力走好成長中的每一步。

三、說教學重點和難點:

讓學生明白實現理想必須要走好現在的每一步。學會在學習和生活中不斷地給自己劃出“最近發展區”,不斷地給自己的前進道路上確立新目標,不斷進步。

四、說教學構思:

品德與生活課是以兒童的生活爲基礎,以培養品德良好、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爲目標的活動型綜合課程。因此,整堂課我主要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在活動中得到感受、體驗、探究和領悟,並從中得到情感的`交流、良好習慣的培養及能力的發展。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育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和鼓舞。”那麼,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心理年齡特點,以及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將本課的教學內容設計爲以下幾個環節:

1、 故事導入,暢談理想

2、 表演體驗,展示夢想

3、 榜樣引領,確定目標

4、 吟唱詩歌,放飛理想

接下來我具體介紹每一環節的教學內容:

五、教學過程:

(一) 故事導入,暢談理想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那麼如何引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學生的興趣呢?上課伊始,我就借鑑了學生在語文課上學的一篇課文《晚上的“太陽”》引入了愛迪生從小立志、發明電燈的故事。孩子們針對愛迪生打開了記憶的匣子,勾起了對他的回憶,愛迪生從小的理想就是要造一個晚上的太陽,從而長大以後就發明了電燈。一石激起千層浪,激起了孩子們暢談理想的慾望,這時候,我就提議學生和身邊的同學交流:你長大以後想幹什麼?爲什麼有這樣的想法?以學生爲主體,以學生的生活爲基礎,先設計和身邊的同學說,給學生充分的準備時間,消除緊張情緒,給學生更多展示自己的機會,說出自己的想法。

(二) 表演體驗,展示夢想

我這樣過渡:現在你們是二年級的學生,可是,二十年後,誰也不敢小瞧你們,因爲,二十年後,你們正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爲祖國的繁榮、平安貢獻力量。讓我們穿越時光隧道,去看看二十年後的你會是什麼樣子的?首先我設計了師生合作表演小品,創設了“二十年後的老師去醫院看病,遇到了自己的學生當上了醫生,爲自己治病”這一個情境,把學生引入對二十年後的暢想中。通過示範和引領作用,激發了學生表達的興趣和積極性,接下來,由學生通過想一想、演一演、畫一畫等自己喜歡的方式來展示自己的夢想。通過表演,加深了情感體驗,這種模擬、實踐、體驗,使學生懂得的道德認識得到昇華。這個環節的設計,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而且能在這個活動中鍛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如:表演能力、舞蹈能力、書法能力、繪畫能力等,它把美術、音樂、品德的綜合性學科進行了有機地結合,體現了活動型綜合課程的這一特點。

(三) 榜樣引領,確定目標

以課件出示楊利偉、張海迪等學生熟悉的人物照片,老師重點講述他們小時候爲實現自己的理想而勤奮學習,克服生活困難的故事,讓學生明白所有的理想都與現實密不可分的,只有通過自己辛勤的努力,才能取得明天的成功!所以我們爲了實現理想,只有從現在開始就勤奮努力。接下來,由學生交流自己爲實現自己的理想而努力着,並已取得的成績和進步,此時教師追問:“同學們,有了這些成績就能實現理想了嗎?”學生進行交流,一致認爲要實現自己的理想,這些成績是遠遠不夠的,我們要有更多更好的成績,要取得不斷的進步,從而引出在心型卡上定新目標。在爲自己定新目標時,採用小組討論的形式,生生互評,利用學生及時準確地找到自己的缺點,從而可以爲自己制定合理的目標。在學生彙報交流之後,我進行了這樣的設問:“如果半個月內,你的這個目標完成了,你將怎麼做?”適當的課後延伸,目的在於培養學生做事有計劃、有目標的習慣,順勢小結,當你實現了一個目標,你可以根據自己存在的不足制定新的目標,相信牢牢記住“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的你一定能實現自己的理想!祝願你們在學習生活中不斷努力,更上一層樓!

(四) 吟唱詩歌,放飛理想

孩子們在多樣的活動中,爲實現自己的理想,定下了一個個新的目標,可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會遇到許許多多的障礙,爲激勵孩子們不斷朝着目標前進,不斷進步,我送出“理想格言”的小禮物,並讓學生寫在小書籤上,送給自己或朋友,用來勉勵,不斷前進。接下來出示唐詩《登鸛雀樓》,集體朗誦,並總結:今天我們暢談自己的理想,制定了近期的新目標,希望大家不斷努力,更上一層樓。多種方式的歌頌理想,既符合低年級學生的認知和理解的特點,也較好地調動了課堂氣氛。互贈格言的活動還激發了學生之間友誼的傳遞和深化。

六、說板書設計:

確立理想 不斷努力

我的新目標 (貼學生自定的新目標的心型卡)

這堂課我緊密聯繫學生實際、生活實際,使我的課堂活起來,使我的學生動起來。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促進學生自主發展,在積極主動的學習中加深感受、體驗、探究和感悟,努力讓我的品德課堂像理想那樣美好,多姿多彩!

說課稿 篇3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中班數學活動《圖形寶寶》,這一活動來自山東省編教材中班上冊《我的好朋友》這一主題。下面,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說課。

首先,我來進行教材分析。《綱要》中指出:教育內容的選擇,既要貼近幼兒的生活,爲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要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圖形寶寶》這一活動是讓幼兒通過測量的方法感知長方形、正方形的形狀,建立對形狀的基本認識,既培養了幼兒對圖形的感受力和認識力,又培養了幼兒初步的探索能力。同時,?

下面來說學情。中班幼兒過小班的學習,對圖形有了較基本的認識,但是在腦海中還沒有形成關於圖形的具體印象。根據中班幼兒形象思維佔主要地位,抽象邏輯思維初步發展的年齡特點,幼兒所學習的知識與法則應該儘量的避免老師直接交給他們,而是應該在幼兒操作體驗中去探索、去發現,爲幼兒設置遊戲化的情景,通過有趣的遊戲使幼兒參與到活動中來。儘量讓抽象的邏輯概念在具體的事物中理解,讓幼兒在遊戲中獲得知識。

活動目標是教學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作用,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情況,確立了認知、情感、技能等方面的目標.其中有探索認知部分,也有操作部分,目標是:

1、學習用測量的方法感知長方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徵

2、能找出環境中的長方形和正方形

3、培養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思維的靈活性

根據目標,我把活動的重難點定爲第一個目標:學習用測量的方法感知長方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徵。希望能在活動中讓幼兒掌握。

活動準備是爲了活動目標能更好的得到實現,必須與目標、活動主體的能力、

興趣、需要等相適應,所以,我既進行了物質準備又考慮到幼兒的知識經驗準備。 物質準備:

1、“圖形王國”教學課件,老師使用的正方形,長方形娃娃及圖形各一個,數字卡片若干。

2、幼兒每人兩張紙:一張紅色的長方形紙(長邊爲六個回形針長,短邊爲四個回形針長1張綠顏色的正方形紙(每邊爲4個回形針長),回形針若干。 知識準備:幼兒已認識正方形和長方形。

下面,我來說教法。《綱要》提出:創設一個寬鬆的環境,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探究活動,進行嘗試,感受參與的樂趣,並能鼓勵幼兒大膽發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見。教師將充當幼兒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根據中班幼兒的思維特點,結合多種教法進行活動。因此本活動我除了和幼兒一起準備豐富的活動材料,還挖掘此活動的活動價值,採用適宜的方法組織教學。活動中我運用了:

1、情景導入法:活動導入部分既要讓幼兒發現問題,引出下面一系列的疑問及探索,又要通過幼兒感興趣的方式設置懸念,因而我設計了圖形王國這一情節,並通過情景的方法啓發幼兒思考。

2、演示法:教師通過講解談話把教具演示給孩子看,幫助他們獲得一定的理解,本活動的演示是引導幼兒用回形針進行測量。

此外我還運用了觀察法、談話法等,對於這些方法的運用,我“變”以往教學的.傳統模式——教師說教,爲以幼兒爲主體,教師以啓發、引導的方式,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並以“遊戲”貫穿活動始終,讓幼兒在玩中獲得知識,習得經驗,真正體現玩中學,學中樂。

幼兒是學習的主人,以幼兒爲主體,創造條件讓幼兒參與探索活動,不僅提高了幼兒探索能力,更讓幼兒獲得了學習的技能和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本活動採用的學法有:

1、操作法:《綱要》指出教師在提供豐富材料時,要使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本活動的操作是引動幼兒用回形針測量,讓幼兒通過看一看、比一比、來感知長方形、正方形的不同。

2、交流法:同伴間相互交流探索問題。在交流的過程中既能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又能將自己獲得的經驗與同伴交流分享,使《綱要》中指出的“生生互動”得到真正體現。

爲了能完成教學目標,達到教學目的,我設計了本次活動的活動流程:?

一、導入:情景遊戲——進入圖形王國

今天老師要開着小火車帶小朋友們去一個好玩的地方。(入場)

趕快做到座位上,火車馬上就要開動了。(開火車音樂,做律動)

二、引導幼兒對長方形、正方形進行觀察、比較。

出示正方形娃娃,長方形娃娃,引起幼兒的關注。然後提問“兩個娃娃長得一樣嗎?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相同?

三、幼兒動手操作,感知正方形、長方形的基本特徵。

引導幼兒用回形針測量,通過動手確定答案,提出測量的要求,步驟如下:

(1)測量時先要將回形針的一頭與圖形的邊對齊

(2)圖形與回形針要貼緊

(3)回形針與回形針之間不能有空隙

(4)用相應的數字在每條邊上都記錄所有回形針的數量。

3比較操作結果,感知長方形的基本特徵。

交流測量結果,引發幼兒的思考:

紅色的圖形和綠色的圖形邊長測量的結果是一樣的嗎?哪裏不一樣?引導幼兒歸納出兩者的不同,由此得出結論:長方形對邊相等,正方形四邊相等。

運用摺疊的辦法,比一比,驗證長方形的對邊是相等的。

引導幼兒總結:長方形有四條邊,對邊一樣長,有四個角,四個角一樣大。而正方形有四條邊,四條邊都一樣長

二、擴散思維活動——給圖形寶寶找朋友。

播放課件,引導幼兒擴散思維,想一想、說一說生活中與圖形寶寶相似的東西有哪些? 瞭解圖形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係。

小結:原來,圖形寶寶就在我們的周圍,時時刻刻與我們生活在一起,使我們的好幫手。

活動延伸:

1、在區域中投放材料。引導幼兒用長方形、正方形拼擺圖形。

2、引導幼兒對圖形進行添畫。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程序的安排,能遵循《綱要》中組織與實施中的教育性、互動性、針對性的原則,也符合中班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規律。因此,我想通過這樣的一個活動,孩子們不僅能認識幾何圖形,能詳細地說出各圖形的區別。而且在以後的學習中遇到困難時通過動腦思考、動手操作及與同伴交流等方法來解決問題。

說課稿 篇4

一、教材簡說

今天我上的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第五冊第29課《掌聲》,課文寫的是殘疾女孩英子內心很自卑,一個偶然的機會讓她不得不面對全班同學的目光。想不到的是,同學們給了她鼓勵的掌聲。掌聲從此改變了英子的生活態度,她變成了一個活潑開朗的人,開始“微笑着面對生活”。課文通過英子的變化表現了同學之間的鼓勵和關愛。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感受英子在掌聲前後的變化,從而體會到掌聲的巨大作用。

二、教學理念

重視人文素養和文化積累,強調閱讀感悟和語言運用,關注學習過程和方法,強調開發,引導創新。

三、教學設計

1、引入。因爲是第二課時,所以我在提出了讀書的要求——在讀流利的基礎上讀出感情。直接出示課題,讓學生說說課文寫了幾次掌聲,劃出文中寫掌聲的句子。課題引入簡短精要,緊扣教學重點。

2、精讀。整個教學過程都圍繞兩次掌聲展開。讓學生找出描寫掌聲的句子後讀一讀,就讓他們說說教室裏爲什麼會驟然間響起了掌聲?這是一個怎樣的英子,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當老師點到英子的時候,她的神情動作是怎樣的?等幾個大問題,把課文1、2、3自然段都帶進去了。探究點抓得準,探究的有深度,學生經歷了強烈的情感體驗。第二次掌聲的處理是讓學生說說爲什麼教室裏又會響起熱烈的掌聲?英子得到掌聲後心理會想些什麼?等幾個問題略顯簡單地教學過去了。教學重點很突出,學生自主意識很強,很好地體現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

3、情感的提升。由於學生對文本體會得很深刻,所以,通過從怎樣的.英子變成怎樣的英子這個大問題很自然地讓學生體會到掌聲的巨大作用。例如,舊有一生在課堂上說這是完美的英子,老師立刻抓住生成時機,讓該生說說爲什麼你認爲此時的英子是完美的,該聲說:“英子只是行走不方便,其它方面並不比別人差,甚至更好。現在她克服了自卑的心理,勇敢地表現自己,所以我覺得她是完美的。”說的多好啊,體會的多深刻啊,這不就是老師苦苦追求的結果嗎!所以說體會應該是建立在良好的理解上的。

4、整堂課教學環節緊密,環環相扣,但我不忘語文課的語言訓練。例如:驟然、猶豫等詞語的理解,鼓勵的書寫指導,並且把這些語言文字的訓練很好地結合到閱讀理解課文中,相鋪相成,相得益彰。

5、對作業的設計,我分三個層次——讀、抄、寫。在預設中,我猜想選有感情地讀課文和抄寫感受最深的句子的學生會比較多,那麼,我會讓學生讀讀句子,並說說體會到什麼。結果在課堂上,大部分學生都出乎意料得選擇了給英子寫回信,那麼我靈機一動,讓學生把寫好的回信裝在信封裏,寫上英子收放在傳達室裏,並耐心等待英子的回信。顯然,學生很有興趣,我們艘知道肯定是老師寫的回信,但是形式上這麼一變,效果就完全不同了。

以上是我的一點淺薄的認識,望大家指正。

說課稿 篇5

一 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光的反射》是八年級物理第四章第二節的內容,也是本章的教學重點內容,它與日常生活.生產.軍事.航天技術有着密切的聯繫,屬於理解的知識。本章包括光的反射、折射定律和平面鏡成像,本節說課我們只談光的反射定律。光的反射定律是國中光學的核心內容之一,是光沿直線傳播的引申,通過這接課的學習,可以爲學習《平面鏡成像》這一節鋪平道路,同時也爲學習光的折射奠定了基礎,還可爲高中進一步學習奠定基礎。通過這節學習,

可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驗能力和分析歸納的能力。 2、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①知道光的反射現象

②理解光的反射定律,並用來解決一些簡單問題。

③知道鏡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④瞭解物理的研究方法:從實驗中分析現象,歸納總結規律,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概括能力

(2)過程與方法

①激發學生對自然現象學習、研究的興趣。

②培養學生的觀察、實驗能力和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③經歷探究“光反射時的規律”,獲得比較全面探究活動的體驗。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①通過探究、實驗,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和與人合作的良好品質。

②密切聯繫實際,增強學生將物理知識應用與日常生活和社會的意識。

3、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1)重點:通過實驗探究光的反射定律,並且能夠區分鏡面反射和漫反射

(2)難點:理解光的反射定律。

二、教法與學法

本節採用實驗探究、觀察、對比、分析的學習方法,引導學生獲取知識,通過思考討論,總結歸納出光的反射規律,應用反射規律解釋一些自然現象,培養學生愛科學、用科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教學過程

一、新課的引入

教師提問:光源發出的光進入了人眼,人便看見了光源,那麼人爲什麼能看見不發光的物體?從而引出課題

二、新課的教學

(一)光的反射現象

演示:光射到平面鏡上的反射現象

概括:光射到物體表面上時,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去的現叫光的反射

(二)有關的幾個物理名稱

教師邊演示邊畫圖,並強調平面鏡的光學符號的畫法

一“點”:入射點O入射光線AO(強調:字母順序,畫實線,箭頭及方向)

三“線”反射光線OB (同上)

法線ON 過入射點與鏡面垂直的直線(畫虛線)

兩“角” 入射角I:入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

反射角r:反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

(三)光的反射定律

1、教師的演示,引導學生觀察、分析、歸納

①當E、F屏在同一平面上時,可看到入射光和反射光,不在同一平面時,不能同時看到入射光和反射光,引導學生此現象說明:“三線共面”。

②讓學生觀察:反射光、入射光和法線的位置關係。引導學生分析此現象說明:“兩線分居”。

③讓學生根據現象和測量填充表格,引導學生髮現現象規律:入射角增大時,反射角也增大;反之亦然。反射角總等於入射角。

2、概括出光的`反射定律。

3引申:法線既是鏡面的垂線,又是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的夾角的角平分線

4、應用: ①求角(隨堂教師舉例) ②作圖

(四)光的反射類型:

1、對照課本的a、c兩圖分析說明特點:

鏡面反射: ①反射面平滑②入射光平行,則反射光平行。

漫反射: ①反射面粗糙②入射光平行,反射光向各個方向。

2、強調二者都遵行光的反射定律

3、列舉日常生活中兩種反射的事例,並加以解釋。

①看電影

②黑板反光

③雨後夜晚走路

三、小結

引導學生小結知識要點:

(1)光線傳播到兩種不同物質界面時,發生反射現象。

(2)反射定律: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在法線的兩側:反射角等於入射角。

(3)光的反射分兩種:鏡面反射和漫反射。

四、作業。課本76頁練習1和學習達標訓練

五、學生素質培養情況預想

所任教的學生大多來自農村,基礎較差,在整個教改氛圍比較濃厚的薰陶下,老師利用“實驗探究法”進行教學,激發學生對自然現象學習、研究的興趣;培養學生的觀察、實驗能力和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希望能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得到大大的提高。

六、板書設計

第二節 光的反射(1)

一、光的反射現象

二、光的反射定律

1、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三線一面)

2、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在法線兩側;(兩線分居)

3反射角等於入射角。(兩角相等)

三、鏡面反射和漫反射

1、鏡面反射:光滑鏡面的反射叫鏡面反射

2、漫反射:平行光射到凹凸不平的平面上,反射光向着不同方向的反射叫漫反射。

3、鏡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用實例放到第二課時中進行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