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說課稿>

【精華】說課稿模板合集6篇

說課稿 閱讀(2.59W)

作爲一位傑出的老師,就有可能用到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那麼問題來了,說課稿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說課稿6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華】說課稿模板合集6篇

說課稿 篇1

我說課的題目是國小三年級科學上冊第一單元食物中的第4課《食物的營養》。我將從以下方面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食物的營養》是鄂教版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4課,是讓學生懂得營養全面合理的基礎上展開教學的。通過這節課的活動,要讓學生認識人體所需要的營養是從食物中得到的,其成分包括蛋白質、澱粉、脂肪、維生素等。能通過實驗小組合作學習瞭解常見的食物中分別含有哪些營養成分。

學情分析:

1、學生已經對食物有了充分的認識,都知道餓了就要吃食物,其實就是從食物中獲取營養的過程,這是我們能順利進行並完成本課知識的基礎。

2、由於三年級是本期初步接觸此門學科,通過實驗瞭解食物中含有營養還有障礙,同時也說明了學習本課的必要性。

教學目標:

1、瞭解食物中所含的主要營養成分

2、瞭解營養成分對人體的重要性

3、學會用簡單的實驗方法檢驗食物中的營養成分

過程和方法:

1、能通過實驗瞭解各種食物中的營養成分

2、能根據食物的不同營養進行分類

3、加強對科學探究一般過程的認識,進一步提高提出問題、處理信息和分析探究結果的能力。

4、通過對食物中的營養成分的瞭解。讓學生意識到養成不挑食的飲食習慣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知道食物中含有哪些營養成分

教學難點:用實驗的方法辨別食物中的營養,並會按不同的營養分類。

 二、說教法

1、實驗探究法:讓學生在實驗探究的過程中多層次進行生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交往與對話。着力培養學生的創造性與“交互”的主體性,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

2、開放式教學法:在教學中運用收集資料,創設情境,提供材料等教學手段,不斷地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真正做到主動地、自主地和創造性的學習。

3、發現法:通過分組實驗,討論,加深對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的認識,進一步提高提出問題、發現問題、處理信息和分析探究結果的能力。

 三、說學法

本節課根據學生年齡特點、認識規律及學習目標,指導學生掌握以下幾種學習方法:

1、小組合作學習交流探究的方法:本節課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方法,便於發揮學生之間的互補作用,培養學生參與合作的精神,如小組合作、實驗檢驗蛋白質、澱粉、脂肪的'方法。

2、實驗探究法:學生在實驗探究過程中多層次進行生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交流與對話,着力培養學生的創造性與“交互”的主體性。

3、質疑討論法:如食物中含有這麼多營養,我們每天只吃一種食物行嗎?在學生試驗的基礎上提出問題進行討論交流,營造平等、和諧、互動的氛圍,使學生敢於發表自己的看法,又善於傾聽別人的意見。

 四、教學程序以及相應的教育教學思想

教學設計思路:本節課主要學習食物的四大營養成分對人體的重要性,通過實驗瞭解食物中含有的蛋白質、澱粉、脂肪、維生素四大營養成分,並能根據食物的不同營養分類。

教學準備:

1、 實驗器材:酒精燈、火柴、碘酒、白紙

2、 食物、瘦肉、熟蛋白、米飯、饅頭、肥肉、花生、黃瓜、辣椒等食物

3、 實驗記錄表及酒精燈圖

4、 按6人實驗小組備齊以上儀器和食物

教學過程:

首先問話導入新課:通過統計喜歡吃的食物和情景圖,引出新課,板書課題,激發學生強烈的探究這些食物中有什麼營養的興趣。

接着通過活動探究新知:

活動一:指導學生認識食物中含有哪些營養成分:這是本課的重點所在,通過實驗和老師深入淺出的講解,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交流等一系列教學活動,讓學生充分認識到食物中含有的營養成分,充分發揮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

活動二:能辨別各種食物中所含的營養成分,根據食物的不同營養分類。

然後進行課外延伸,通過對食物中營養成分的瞭解,讓學生意識到養成不挑食的飲食習慣的重要性。

再談今天這節課有什麼收穫?對本節課進行總結。

 五、說板書設計

根據本節課的教學內容,設計了涵蓋食物中主要營養成分,從食物名稱、實驗方法、實驗結論、是什麼營養成分,簡單明瞭板書。使學生感知到我吃的食物要合理搭配,爲下節課設計一日食譜打下基礎。

說課稿 篇2

一、說教學內容

《水和水蒸氣》是國小三年級下冊《溫度與水的變化》單元的第六課。本單元主要以水爲例,引導學生探究溫度和物質狀態變化之間的關係。通過觀察水的各種狀態,集中研究水在融化、蒸發和凝結過程中發生的變化,幫助學生初步建立起“物質是不斷變化的”認識,同時,通過對水的三態循環的觀察和感知,幫助學生初步建立自然界“物質循環”的概念。本節課就是循着上節課產生的一系列問題展開水和水蒸氣的觀察研究活動。通過“水哪裏去了”的探究、觀察,討論水從液態變成氣態時是如何蒸發到空氣中的,然後再通過“加熱能加快水蒸發”的觀察活動,幫助理解水獲得熱量後能更快地從液態變爲氣態,最後通過“水蒸氣遇冷凝結成水”的觀察試驗,幫助學生理解水蒸氣能從氣態變爲液態。

二、說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水變成水蒸氣的過程叫蒸發,水蒸氣變成水的過程叫凝結。

2、加熱能加快水的蒸發。

過程與方法:

1、觀察淺盤子中的水的變化,同時結合生活中“水會幹掉”的經驗,討論水的蒸發。

2、觀察比較自然狀態下和人工加熱情況下水的蒸發現象的異同。

3、觀察把一個玻璃杯扣在一個裝熱水的小杯子上會出現什麼現象。

情感、態度、價值觀:

1、意識到細緻的觀察能獲得更多的發現。

2、感受、體驗物質變化的可逆性。

三、說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探究液態和氣態的水之間可以相互轉化和加快水蒸發的方法。

教學難點:根據生活中的現象探究水的液態和氣態之間的相互轉化。

四、說學情、教法和學法

1.說學情

三年級的學生處於身心發展的重要階段,對身邊的事物都充滿好奇心,而且有一定的知識儲備,所以在教學時,根據課程標準要求,符合班級學生實際情況進行教學設計。

2.說教法

本節課主要採用觀察實驗法,讓學生動手操作,從觀察中思考討論,在教師引導下得出結論。

3.說學法

本節課要教給學生善於動手,善於觀察思考的科學習慣。

五、說教學程序

教學準備:透明玻璃杯、燃燒匙、熱水瓶、酒精燈、毛巾等。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

1、教師以複習前節內容的形式,用溼毛巾在黑板上寫“冰”。

2、觀察“冰”的現象。

3、學生舉例:在我們生活中你有沒有發現過水自然幹掉的現象?

二、探究“水到哪裏去了”。

1、那麼這些水到哪裏去了?你們猜猜看。板書:水

2、學生敘述課前實驗。(碟子裝水自然風乾的實驗)

3、水變成水蒸氣的過程,就是我們剛纔很多同學說的.蒸發。

三、探究“加熱能加快水蒸發嗎”

1、學生討論、猜測。

教師歸納板書:加熱,風吹,增大表面積……

2、研究其中一種方法“加熱”。

加熱是否能加快水蒸發?板書:加熱能加快水蒸發??

3、教師指導實驗方法,並提示實驗過程中注意事項。

4、學生實驗,教師巡視。

5、彙報,交流:

6、小結:水受熱以後,獲得熱量能更快地蒸發,從液態轉化爲氣態。

四、空氣中的水。

1、討論小河、海里的水是哪來的(下雨)

2、雨是什麼形成的?

3、學生討論,交流。水蒸氣遇冷能不能變成水呢?我們用實驗證明。

4、教師口述實驗要求並演示。

5、教師爲每組倒熱水,學生實驗,教師巡視。(同時教師取一玻璃杯裝入一些冰)

6、彙報:

7、通過剛纔我們的實驗觀察,證明了水蒸氣遇冷能變成水。

8、討論“白汽”。

(1)剛剛實驗中有小組提到燃燒匙上方有出現白汽,那白汽就是水蒸氣嗎?預設:不是。水蒸氣的微粒太小,無色無味,透明,我們是看不見摸不着的。

(2)這白汽是怎樣形成的?

(3)我們還看到哪些地方有類似於白汽的現象?說說是怎樣形成的?

這些現象再次證明水蒸氣遇冷能凝結成水。

9、解釋上節課的疑問:上節課我們的疑問,盛冰的玻璃杯外壁上的水珠是從哪裏來的,我們現在明白了嗎?

課件出示:水蒸氣遇到較冷的玻璃杯就會冷卻下來,在杯壁上凝結成小水滴。

10、討論:雨是怎樣形成的?

雨是水蒸氣形成的,是怎樣形成的呢?小組討論交流。

12、教師解釋下雨的原因。

我們身邊的水一直在蒸發,水蒸氣不斷上升。紅色箭頭表示當水蒸氣,但是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是看不見的。水蒸氣從地面上升並遇到上面的冷空氣時,就會凝結,變成我們看得見的小水珠,飄浮在空中,這就是雲。雲中的小水珠相互碰撞、吸收,越積越多,越積越重,最後落下來,這就是雨。

五、總結和揭題,說說你的收穫,並板書:水和水蒸氣

六、課外拓展:

風吹是否能加快水的蒸發?兩塊溼手帕,一塊用電風扇吹,一塊讓它自然蒸發,哪塊會幹得快?課外研究。

說課稿 篇3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郊遊》:

在《郊遊》的整個設計中,我本着以學生爲主體,興趣爲核心,重視個性發展,張揚相互間合作,推動師生互動,加深學生對本課歌曲音樂風格的認識,培養學生對春天及大自然的熱愛的情感的設計理念,從教材、設計理念、教法學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等幾方面說說對這節課的教學設計。

一、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郊遊》是二年級四冊第一單元的教學內容,爲唱歌課,1課時完成。這是一首臺灣兒歌,2/4拍,由帶再現的三部分構成。一、三部分完全相同,顯得朝氣蓬勃;第二樂句因演唱景色變得柔和,旋律平易親切,朗朗上口情緒上顯得抒情一些,全曲表現了孩子們手牽着手去郊遊,觀賞藍天、白雲、青山、綠水的美麗春色,抒發了熱愛大自然的愉快心情。內容符合這一階段的學生身心特點。它在整個教材中處於承上啓下的地位,與前後知識緊密聯繫,爲學生學好後面的知識打下基礎。

2、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學會歌曲《郊遊》,指導學生用優美、真摯的聲音歌唱。

(2)能力目標:通過欣賞,增進學生對春天的瞭解與熱愛,在感受音樂的基礎上,培養學生對生活的觀察力和進行創造的能力,提高學生的音樂表現力。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與大自然的感情。豐富其對音樂的感受。

3、教學重點、難點:音樂教學的過程, 應該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積極主動的體驗與感悟音樂的'過程。因此,引導學生用悅耳動聽的歌聲和富有情感的動作去表現《郊遊》這首歌曲,是我這節課的教學重點。鼓勵、幫助學生用多種形式表達對春天的喜愛之情,在快樂表現中學習音樂技能。

二、說教法和學法:

爲了讓學生得到生動活潑的發展,我將精心組織開放而有力的課堂教學,努力讓學生享受音樂、表現音樂、創造音樂,在教法上我綜合運用了情境教學法、興趣引入法、視覺圖象法、利用多媒體播放影視資料,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給學生以充分的身臨其境的感受。談話法、體驗法、合作學習法、音樂表演法等誘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充分利用形象的教學語言和豐富多彩、形象直觀的,將音響效果與視覺形象結合起來,用聽唱法與視聽法使學生獲得愉悅的感受與體驗,在積極體驗的狀態下,更好的演唱歌曲學習歌曲。堅持以“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訓練爲主線,創造爲目的”的教學原則,在看、唱、學、(跳)創作等教學活動中,領略歌曲之美,發展學生的能力。

三、說教學過程:

1、組織教學,導入新課。

蘇霍姆林基說過:“兒童是用色彩、形象、聲音來思維的”。針對這一特點,我利用多媒體播放歌曲《滴哩滴哩》,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動作律動進教室。美麗的春天景色,營造了歡快、活潑、的學習氣氛,把他們帶入輕鬆跳躍,心曠神怡的審美情境之中,同時,激發他們用語言表達的願望,導出本課歌詞,形成一種積極參與的精神狀態,爲新課打下良好的基礎。

:背景音樂:歌曲《滴哩滴哩》

師:剛纔聽到的歌曲給你什麼樣的感覺?

生:我覺得歌曲很歡快、很活潑。

生:我覺得很輕鬆、跳躍。

生:我聽到了“春天在那裏,春天在小朋友的眼睛裏”。

師:同學們聽得真仔細,歌詞都注意到了。歌曲用歡快、跳躍的旋律歌唱了美麗的春天和小朋友在春天裏歡樂的情緒。

師:你們在春天裏看到了什麼?

生:我看見綠綠的小草。

生:我看見紅紅的花。

生:我看見小鳥在唱歌。……

師:春天真是太美了,在這美麗的季節,你們想幹什麼?有什麼打算?

生:我們想到郊外去郊遊。

師: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歌曲《郊遊》,請同學們再聽一遍歌曲,體會一下小朋友郊遊的心情。

聽完歌曲後問學生有什麼感受?總結出歌曲歡快、跳躍的特點。我這樣設計的理念是用簡單形象化的方法,一步步推進學生,激起學習的興趣,爲學習歌曲打下基礎。

2、發聲練習

教師彈琴學唱歌譜,用歌曲中較爲典型的一句旋律作爲發聲練習:

2/4 |

(可以用“la”或者“li”或者其他來練聲),然後老師彈琴學生唱一遍譜子。

3、學唱歌詞。

(1)請同學們在老師的指導下愉快的按節奏朗讀一下歌詞。

(2)採用教唱法逐句教唱歌詞。

4、解決重點難點:

(1)首先對學生的演唱表示鼓勵、讚揚,樹立學生自信心,爲突破難點奠定基礎。然後,帶領學生隨琴學唱歌曲,找出難點即唱得不太好的地方。即 這一句,前八分後十六的節奏,和一個三度的音程這裏比較難唱。

(2)難點學習:我利用多媒體,直觀、形象的將難點部分的歌詞及節奏展示給學生,激發他們的學習慾望,並且用打節奏和反覆教唱相結合的方法對難點部分進行學習。教師彈琴伴奏,學生完整的演唱一遍。強調學生用歡快富有彈性 的聲音演唱。

6、鞏固檢查並進行歌曲表演。

(1)可以採用多種演唱形式進行檢查:如男女生獨唱、分小組演唱、領唱、齊唱等。

(2)歌曲表演《郊遊》:以小組爲單位,合作創意。學生分小組展示,教師指導並評價鼓勵。這也是學生進行表現協作的過程。

7、拓展活動:

春天是是令人陶醉的季節是一年之中最美的季節,人們除了用歌聲表達對春天的讚美和喜愛,還用了其他的形式來歌頌春天。古今中外有很多詩人、文學家都對春天作過不同的描述,你能把知道的告訴大家嗎?

生:一年之計在於春。

生:我會背古詩《春曉》

師:讓我們一起來品味一下詩人對春的感覺。

學生有感情的朗誦古詩,模仿古人唸書時搖頭晃腦的神態作誇張表演古詩《春曉》。

師:詩人在室內聽到了春天的那些聲音?

生:詩人聽到了鳥啼聲;他聽到了沙沙的春雨聲;他聽到了春風的腳步。

師小結:詩人把他聽到的"春天的聲音"寫得太美了,那鳥聲、那風聲、那靜靜的春夜、那沙沙的雨聲讓人想起如煙似夢般的意境。

師:現在老師要求同學們學着音樂家、美術家、詩人也來表現一下美麗的春天。

提示:結合古詩詞畫一副美麗的春景畫。

8、課堂總結:

讓學生用一句話概括在這節課上學到了什麼,收穫了什麼?鍛鍊學生歸納總結的能力。教師總結:同學們真是太能幹了,用不同的方式表達了自己對春天的感受,老師被你們的精彩表演陶醉了。讓我們一起擁抱春天,在溫暖的春天裏快樂成長吧!師生共同演唱《郊遊》,學生在音樂聲中走出教室。

說課稿 篇4

教學內容:

書P84例5及做一做、練習二十一第3、6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學會口述應用題的條件和問題。

2、使學生能根據乘法和乘加解決夠不夠的實際問題。

過程與方法:通過學生觀察、討論、彙報交流等活動,使學生初步學會根據乘法和乘加的含義解答應用題。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學習中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和對數學的興趣。

重點、難點:

重點:用乘法和乘加解決實際問題。

突破方法:通過創設情境、合作探討、交流來突破。

難點:學會用不同的方法來解決實際問題。

突破方法:通過討論、交流來突破。

教學準備:

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導

1.口算並說出口訣。

4 X 8 = 7 X 9 = 8 X 8 =

5 X 6 = 9 X 6 = 4 X 7=

2、商店裏有4盒兵乓球,每盒6個,一共有多少個?

3、商店裏有20個紅皮球和17個花皮球,賣出35個,還剩多少個?

(列出綜合算式,並說出每一步的意思。)

4.同學們,你們喜歡參觀科技館嗎?那今天老師帶大家一起乘車去科技館看一看。可是老師遇到了一個難題,請同學們幫老師解決一下好不好

(二)、整理信息 、提出問題

1.出示教材第84頁例5的主題圖

談話:仔細觀察,你從中發現了什麼數學信息?引導學生觀察文字信息和圖片信息。

學生可能找到如下信息:1)從文字信息中知道兩名學生和30名學生2)從圖片信息中瞭解到這輛車左右個兩列,每列8個座位3)最後一排5個座4)橫着看每排4個一共7排,最後一排5個座。

根據學生的彙報信息板書相關信息

參觀人數:2名老師30名學生

客車情況:縱向觀察------4列,每列8座,最後一排多一座

橫向觀察------每排4座,共7排,最後一排5座

2.根據信息尋找問題:坐得下嗎?(板書)

同學們的信息尋找的很準確那麼解決“坐得下嗎”這個問題,需要知道哪些信息?

“有多少人坐車”和“客車能坐多少人”這兩條信息中哪個沒有直接告訴我們?

(設計意圖:通過主題圖創設情境學生在情境中收集信息並提出問題,體現新課標要求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又培養學生的興趣,感受數學問題在生活中的`存在。學生在尋找問題並探索的過程中,把學習的難點相應分散,更有利於後面學習過程中自主探究活動的開展,提高探究效率)

(三)、自主合作、探究問題

1、深入分析

老師現在遇到的問題就是我們租這輛車去科技館能坐的下嗎,請同學們幫老師解決一下,要想知道能不能坐下要先求什麼?下面同學們先和小組的同學交流一下你的想法這道題怎樣解答,請你試着把你的想法在主題圖上畫一畫, 並用算式表示出來。

(設計意圖:通過小組合作讓學生進行有效的數學交流,激活學生的思維,拓寬學生的思路,並同時引導學生用適當的方式理解數學問題。組織引導各小組提出不同的方法,發現新的思路、方法,並給予及時評價和指導)

(四)、交流方法、 解決問題

1、指名說板,呈現不同的解題過程。(讓學生結合圖形說出解題的思路)

方法一4x7=28(個)

28+5=33(個)

33 > 32

所以能坐下

我們組先算前面每排四個座位,有7排,一共就有28個,再加上最後一排5個,所以一共有33個座位。有32人,能坐下。

方法二2x7=14(個)

2x7=14(個)

14+14+5=33(個)

33 > 32

所以能坐下

我們組先算出左邊有2x7=14(個)座位。右邊有2x7=14個座位,在加上最後一排5個座位,一共33個你,能坐下。

方法三2x8=16(個)

2x8=16(個)

16+16+1=33(個)

33 > 32

所以能坐下

我們組先算出左邊2x8=16個座位,再算出右邊2x8=16個座位最後在加上最後一排多出的一個座位,一共有33個座位,也能坐下

方法四4x8=32(個)

32+1=33(個)

33 > 32

所以能坐下

我們組先算出每排4個座位一共8排,再加上最後一排多出的一個座位,也是33個座位,能坐下

方法五8x4=32(個)

32+1=33(個)

33>32

所以能座下

我們組先算每8個座位一共4行,再加上最後一排多出的一個座位,也是33個座位,能坐下

方法六

7x4=28(個)

28+5=33(個)

33 >32

所以能坐下

我們組先算每行7個座位,一共四行,再加上最後一排多出的五個座位,也是33個座位,能坐下

(設計意圖:遵循“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這一理念,通過放手讓學生去思考、交流、討論、合作等自主學習方法方式,探索發現解題策略,讓學生體會到解決問題的多樣化。,

2. 小結:同學由於觀察的角度不同,解決問題的策略也就不同,但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我們都利用了乘法和加法的意義,以及畫圖的方法解決問題。

3、優化算法

通過剛纔的談論和分析,我們發現六種方法都可以解決這個問題?這六種方法你喜歡哪一種?爲什麼?

引導學生再次對思維過程進行分析,鞏固新知。

(設計意圖:將小組共同的認識成果轉化爲全班共有,激勵創新,拓展思維。呈現學生的不同解法,讓學生在體驗到探究的樂趣後,享受成功的快樂。形成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體驗成功的良性循環。讓學生學會帶着問題走進課堂,又帶着問題走出課堂,實現課堂的高效。)?

(五)鞏固與拓展

1.教材第84頁做一做(出示圖片)

教師引導學生有序觀察,同時收集信息提出問題,學生進行解答教師巡視,找不同解決方法進行板演

橫向觀察:每行六個的有四行,每行五個的有兩行

縱向觀察:每列6個的有5列,最後一列有4個

方法一:6x4+5x2=34(個)

方法二:6x5+4=34(個)

2教材第85頁練習21第三題

讓學生收集信息後提出問題,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獨立解決。彙報解決問題的方法。

5x5+2=27(盆)

27<30

所以這些花夠

(設計意圖通過同類型的題型的訓練,認識同樣的問題可以有不同的方法解答,不僅拓展學生的思維還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六)、梳理收穫,反饋評價

同學們今天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設計意圖:對本課內容進行系統的回顧與總結)

六、板書設計

解決問題

參觀人數:2名老師30名學生

客車情況:縱向觀察------4列,每列8座,最後一排多一座

橫向觀察------每排4座,共7排,最後一排5座

問題:能坐下嗎?

4x7=28(個) 28+5=33(個) 33 > 32

所以能坐下

2x7=14(個) 2x7=14(個) 14+14+5=33(個) 33 > 32 所以能坐下

2x8=16(個) 2x8=16(個) 1 6+16+1=33(個) 33 > 32 所以能坐下

4x8=32(個) 32+1=33(個) 33 > 32 所以能坐下

8x4=32(個) 32+1=33(個) 33 > 32 所以能坐下

7x4=28(個) 28+5=33(個) 33 > 32 所以能坐下

說課稿 篇5

一、教材簡析

歌曲《理髮師》是人教版國小音樂二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一首歌曲,它以熱情、歡快的旋律,生動地表現了理髮師認真踏實的工作態度,把理髮師工作時的愉快心情表現得栩栩如生。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在探究與體驗的過程中能準確而有表情地演唱歌曲《理髮師》,通過創編表演活動,培養學生的小組合作能力、想象能力和創新精神。

2、過程與方法:在交互式教學方法理念的指導下,啓發學生積極自主的體驗音樂,引導學生進行探究與創造活動。

3、情感態度:使學生領悟“勞動最光榮”的道理,樹立“愛勞動,尊重他人勞動成果”的意識。

三、教學重難點

這首歌曲旋律十分簡單,學生學唱很容易,因此,本課的重難點應放在爲歌曲創編動作並表演上。

四、教法、學法

在這節課,我將交互式教學這一理念滲透於每個教學環節之中,在體驗歌曲中交互,引導學生產生質疑,通過師生、生生討論,解決問題;在合作創編歌表演中交互,引導學生想像情境,創編動作,培養學生的想象和創新能力。

五、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破冰引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課的開始,爲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先播放了樂曲《在鐘錶店裏》,讓學生在歡快的樂曲中自由地做着優美的動作,將孩子們置身於熱鬧的街市之中,然後教師提問同學們還能說出街市上還有哪些店,學生們說出了好幾種店名,教師根據學生理髮店的回答,揭示出課題《理髮師》。這樣的開頭,使學生在快樂、輕鬆、熟悉的氛圍中開始了音樂的學習。

2、探究節奏,奠定基礎。在這個環節中,教師先出示兩種理髮店中出現的`象聲詞:咔嚓、沙沙。通過引導學生創編節奏,師生共同總結出創編節奏的規律:即音樂的節奏來源於生活。接着,教師提問:“理髮店裏還有哪些聲音?用這些聲音你能創編出更動聽的節奏嗎?”這樣的設計,意在使學生運用上邊總結出的規律自主創編出更多的節奏,將課堂中的主動權由教師向學生實現動態轉移。

3、師生交互,學習歌曲。音樂是聽覺的藝術,這就決定了音樂藝術必須從“聽”入手,在聽的基礎上進行,所以,在學唱歌曲時,我採用聽唱法,初步讓學生感受歌曲的旋律、意境之後,教師提問:“對這首歌曲你有什麼感受?”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說出了自己的真實感受,隨後教師引導學生對歌曲的旋律、節奏進行質疑,讓學生帶着問題跟隨錄音小聲哼唱歌曲,讓學生在歌曲的體驗中,在與同伴的討論中將問題逐一解決。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與同伴討論解決問題,培養了學生探究與合作能力。在對歌曲進行藝術處理的教學中,我沒有硬性規定學生用什麼樣的情緒去演唱,而是通過引導學生對歌詞的理解,來體會這首歌曲的演唱風格。

4、拓展延伸,創編表演。當學生掌握了歌曲的演唱技巧之後,爲了加深學生對歌曲的理解和體驗,我設計瞭如下活動:首先,我用充滿誘惑力的語言問學生:“你們想不想當一名理髮師?”在學生的歡呼聲中學生提出佈置理髮店的設想,設想很多:有的說起一個好聽的名字;有的說用打擊樂器爲理髮工具配音;還有的學生自告奮勇扮演理髮店中的人物……根據學生的設想,我把學生分成了幾個小組,有配樂組、表演組、演唱組……接着學生分組準備,然後全班合作表演,表演之後學生互相評價。爲了使學生得到更多的表演機會,我又讓學生互換角色表演。就這樣,在學生精彩的表演中、快樂的體驗中結束了這節課。

六、教學反思

這節課我改變了過去音樂課中教師教唱學生學唱的教學模式,以交互式學習方式爲指導思想,讓師生、生生在相互交流中體驗歌曲,探究旋律、合作創編,很好地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課上運用交互式學習方式,把學生作爲交互學習和解決問題的主體,鼓勵學生親身參與音樂實踐活動,並獲得感悟與體驗。強調學生個個欲試、人人蔘與、主動發展的個性,施展自己的才能,讓學生主動去學,主動去動,主動去玩,主動去聽,主動去唱,激發學習的熱情,提高其音樂素養,成爲學習音樂,駕馭音樂的主人,體驗到“交互”這種學習方式帶來的成功,從而鼓舞他們繼續在音樂的海洋裏遨遊。

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保修》是北師大版,八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的第二篇主讀課文。該單元以“當代視線”爲主題,即當代生活的所見所聞,介紹當代的科學知識、當代的生活方式等。本文是一篇微型小說,它有一個出人意料的結尾,這個結尾是一種幽默,是一種諷刺。文章通過畫家購買推銷員的一系列產品帶來的無限煩惱,最後又回到當初的禿腦袋的故事,揭露了社會上存在的欺詐現象。結合新課標要求和課文特點確立了以下教學目標 :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瞭解小說知識,掌握作者文學常識。

2.把握文章的情節結構,初步領會本文的主題。

過程與方法:

分角色朗讀、討論探究

情感態度價值觀:

理解商業欺詐的本質,正確認識和對待生活 。

教學重點 :把握文章的情節結構,領會本文的主題。

教學難點 :理解商業欺詐的本質,正確認識和對待生活。

教學方法 :情景教學法、討論法、講解分析法

教學時數:兩教時

二、說學情 本文是一篇微型小說,有比較完整的故事情節,作者的筆法又很幽默,結局出人意料,“喜劇性”效果,諷刺強烈,能夠吸引學生的閱讀興趣。小說的情節結構學生很容易理清,但作者的`寫作意圖,即多角度理解文章的主題,有一定的難度,教師應引導學生從多方面去思考,加深對主題的認識。

三、說教法

1.情景教學法:分角色朗讀。指名兩個學生,一爲畫家,一爲推銷員,摹擬其語氣朗讀課文中的對話部分,體會其中的幽默。

2.討論探究法: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組織學生在討論、回答中學習本課,加深對本文主題的認識。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直接導入並展示本文教學目標

1.瞭解小說的常識,掌握作者文學常識。

2.把握文章的情節結構,初步領會本文的主題。

二、介紹小說常識及本文體裁

1.分類、三要素、情節

2. 微型小說(《配套練習》18頁)

三、簡介作者(《配套練習》18頁)

星新一(1926~1997)日本小說家,生於東京的一個科學世家,日本科幻界奇才,以創作精巧別緻,富有哲理的“微型小說”聞名於世。他的作品於80年代大量翻譯引進臺灣,帶動國內“極短篇”的製作風氣。在他完成1001則極短篇小說後宣佈停筆。1956年爲逃避生意上的失意加入飛碟研究會。

除了科幻作品外,他還寫了大量推理小說、幽默小說、散文及隨筆。1976年他榮獲日本推理小說家協會大獎。在科幻方面的代表作有短篇小說《有撒旦的天國》《最後的地球人》《未來伊索寓言》,長篇小說《聲網》《夢魔的標靶》等。

四、檢查預習,理清故事情節。

1、本文的兩個人物分別是誰?

2、本文中年輕推銷員分別向畫家推銷了哪些東西?結局怎樣?

3、概括本文故事情節。

五、指導學生朗讀課文(模擬人物語氣,體會其中的幽默)

六、分組討論:

1.讀完全文,你覺得作者是在揭露什麼?歸納主題。

(本文通過畫家購買推銷員的一系列產品帶來得無限煩惱,最後又回到當初的禿腦袋的故事,揭露了社會上存在的欺詐現象。)

2.推銷員欺詐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善於揣摩別人的心理

利用對方的虛榮心

巧言善辯

3.本文畫家花了大筆錢,最後還是回到當初的禿腦袋。課文這樣寫,除了揭露商業欺詐外,還有什麼意圖(嘲諷人性的哪些弱點)?讀後你得到了什麼啓示?(可結合生活實際談談)。

多角度理解主題:

學生討論交流,鼓勵學生髮表不同的見解,教師小結。

七、課堂小結。

八、作業:課後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