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說課稿>

【精選】說課稿合集七篇

說課稿 閱讀(8.88K)

作爲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說課稿有助於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那麼問題來了,說課稿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說課稿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說課稿合集七篇

說課稿 篇1

教材分析:

從大量直觀的生活例子入手,引導學生掌握平移和旋轉的運動規律及平移的方法。爲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學習幾何問題打好基礎。

學情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對平移和旋轉現象已經有一定的生活體驗,只是沒有很清晰的認識。

教學目標:

1、結合學生的生活實踐和實例,感知平移和旋轉的現象,並會直觀地區別這兩種常見的現象。

2、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豎直方向平移後的圖形。

一、走進生活,準確建模。

1、重現生活,感知特點。

出示圖片,揭示課題。

提出問題:同學們,你們看上面幾種物體,它們是怎麼運動的?你能給它們分分類嗎?

師:“是的,在數學上,像纜車滑行和國旗徐徐上升這樣的運動,我們叫它“平移”,像直升飛機螺旋槳和風車迎風旋轉這樣的運動,叫“旋轉”。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這兩種運動(板書課題)。

這樣,我將數學學習迴歸學生的生活,讓學生通過觀察生活中的數學現象,對平移和旋轉這兩種運動有了初步的認識。

2、感受生活,發現特徵。

接着,我順勢利導通過多媒體再現一組與生活有關的畫面。(演示課件)

師提出問題:“那麼同學們,這些物體的運動,是屬於平移還是旋轉呢?”

通過勾連學生的生活實際判斷數學現象,他們對平移和旋轉運動準確建模就相對容易了。

3、體驗實踐,領悟特徵。

課程標準並不要求對這兩個概念進行定義,只要求學生能緊密聯繫生活去感知、體驗、辨別。因此我創設了一個讓學生做一做、演一演的環節,讓學生用肢體語言感知和表述這兩種運動的特點。(放錄象解說)。

師提問:“同學們,大家一起動起來,用你喜歡的動作做一個平移或旋轉的運動吧。”

孩子們在做一做、演一演的的實踐活動中體會到兩種運動的本質特徵:平移是沿着某個方向移動一定的距離,旋轉始終繞着一個固定點或一條軸轉動。這也正是這節課的教學重點。

說課稿 篇2

雙槓組合動作:槓端跳上成分腿坐—前進一次擺動成外側坐—越兩槓直角下。

(一)指導思想:

本課依據《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基本精神,針對八年級學生生理、心理特點,在課堂中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引導學生在練習中互相協助,培養學生的運動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初步掌握組合動作的技術要領,瞭解雙槓的鍛鍊價值。

技能目標:學習雙槓組合動作,使80℅以上的學生能基本完成組合動作;其中20℅的學生能夠在幫助下的完成組合動作。發展學生上肢力量及對動作的控制能力

情感目標:通過學生間的相互保護和老師的鼓勵,增加師生間的交流,增強學生的責任意識。

(三)教材分析

雙槓組合動作:槓端跳上成分腿坐—前進一次擺動成外側坐—越兩槓直角下。

雙槓的組合動作是本單元教學的核心,教師在複習鞏固以前教學內容的基礎上,爲了進一步提高單個動作質量和動作銜接而選用的內容。雙槓組合動作技術難度大,對學生心身發展價值高。學生在運動技能的學習過程中,學習體育基礎知識,掌握運動技術,提高運動技能,從而進一步的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本單元教學內容七課時完成,第五課時學生通過保護與幫助及自身的努力,完成難度較大的雙槓組合動作,增強學生對動作姿態的控制能力。

(四)學情分析

通過前4節課的教學,學生上肢、肩帶肌肉力量得到鍛鍊,基本掌握雙槓的支撐擺動、分腿坐前進、外側坐越兩槓直角下等動作。但學生上肢、腰腹的力量和槓上動作的空間感仍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學中還要採用多種教學手段,促進學生間的相互合作,來輔助完成較難的教學內容,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提高學習的興趣。

(五)教學重難點

重點:各個動作規範

難點:對動作的控制能力和動作的連貫、協調

(六)教學組織形式

集中示範講解-----分組練習----教師巡迴指導----集中糾錯----分組練習

(七)教學手段與方法

講解和示範相結合,糾正學生的錯誤動作;及時採用語言提示動作的完成時機和姿態控制;學生採用分組練習,集中展示,小組評價,教師點評,提高學生動作質量,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八、教學流程

(一)開始部分(8分鐘)

1、課堂常規

2、熱身跑(繞小體操墊) 教師帶領學生利用場地進行熱身跑,達到熱身和愉悅身心的目的。

3、徒手操(自編墊上專項準備活動)教師帶領學生進行自編的墊上操,預防肌肉、關節的拉傷,對將要進行的雙槓教學做專項準備活動。

(二)基本部分(32分鐘)

準備活動結束,我設計了小組佈置保護措施的比賽,通過佈置保護措施的比賽,將體操墊佈置在雙槓周圍,然後在上面鋪好蓋單等,初步樹立學生安全意識,確保練習安全,爲教學做好充分準備

1、複習雙槓動作銜接練習

①支撐擺動前擺下

②槓端跳上成分腿坐前進前擺直角下

③支撐擺動成外側坐,越兩槓直角下

通過三個簡單組合練習的複習,初步建立成套組合動作概念,教師採取講解示範、糾錯指導、語言提示等教法,教會相互的保護與幫助方法,樹立自信心,幫助學生提高已學動作的完成質量。

2、學習組合動作:槓端跳上成分腿坐—前進一次擺動成外側坐—越兩槓直角下

我示範講解完整成套組合動作,初步建立完整成套組合動作概念,強調保護與幫助,克服學生恐懼心理,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通過教師糾錯、降低動作要求、逐步取消保護與幫助、提高越兩槓直角下的能力(越槓時擺動腿的擺動觸及標誌物)、小組展示使多數學生能夠完成組合動作。小組評價結合教師點評,讓學生客觀分析動作完成情況。從而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

3、遊戲:叢林奇兵

通過遊戲,即愉悅身心,有發展學生的上肢力量、

軀幹協調素質和支撐擺動技術

(三)結束部分(5分鐘)

1、放鬆:音樂伴奏下,教師帶領學生放鬆四肢

2、課後小結與點評(鼓勵課後加強上肢力量)

3、師生道別

九、場地器材與預計教學效果

場地與器材:籃球場一塊、錄音機一臺、雙槓4付、小體操墊40塊

預計教學效果:預計平均心率130—140次分 運動密度 45---50℅

說課稿 篇3

各位老師同學大家好!下面我要說課的框題是五年級上冊的《肺和呼吸》,這是呼吸循環系統單元中的第二課,上節課大家認識了人的呼吸,之前也學習過空氣、消化系統,對身體器官有初步認識。

教材分爲四部分,1.比較吸進的空氣和呼出的氣體2.認識呼吸器官及其主要功能3.測量肺活量4.保護呼吸器官。

五年級的學生學習過消化器官,知道體內有些管道啊腔體什麼的,但因爲體內無法直觀看到,空間想象能力也比較不足,結合我在實際教學中的經驗,我計劃安排2課時來上這個課,後面我會講到爲什麼要用到2節課的時間。

根據課標對於整個健康生活系列單元的要求,主要是培養愛健康的生活方式,所以我擬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過程方法1.會用澄清石灰水、蠟燭等來比較吸進的空氣和呼出的氣體的區別2.結合生活體驗、查閱呼吸相關資料,整理出呼吸器官的功能3.會測量自己的肺活量4.設計戒菸小報;

情感態度價值觀1.愛護身體、勤於鍛鍊,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2.知道吸菸是不好的生活方式3.意識到保護環境對健康的重要性;

科學知識1.知道呼吸時吸入的是富含氧氣的空氣,呼出的氣體中主要含有二氧化碳2.認識呼吸器官,瞭解它們的作用(基本上忘了說“知道肺是進行氣體交換的重要器官”)3.瞭解保護呼吸器官的方法。

我把重點放在知道吸入氧氣呼出二氧化碳、認識呼吸器官、以及認識保護呼吸器官的方法上,其中因爲國小生不懂化學、體內器官不直觀,完成比較吸入氣體和呼出氣體的實驗和認識呼吸器官是難點。

說到教學方法,在學生方面,多運用實驗探究、小組合作、討論交流和查閱資料分析資料的方法,作爲教師提供圖片、動畫、模型演示,儘量體現一個直觀性、啓發性的原則,在課堂上起一個維持秩序加指導探究方向的作用。

下面說一下教學過程的計劃。

一開始,因爲學生認識過空氣、呼吸,所以直接從“我們爲什麼要呼吸、呼吸的是什麼氣體”導入,就像在學習消化系統的時候問的爲什麼要吃、吃什麼一樣。比如可以問,你能憋氣多久啊,游泳的時候爲什麼要浮出水面換氣啊,跑步喘不上氣的時候哪裏會難受啊……等等。

學生對呼吸可能有很多說法,喧鬧起來,這時候老師就可以安靜一下場面,既然呼吸很重要,挑出證明呼吸的氣體成分作爲探究課題。五年級的學生基本可以做到自主探究實驗,但因爲化學知識的缺乏,這裏需要老師多指導。學生可能根據已有的知識和偷看課本可以提出實驗的方法,老師總結出其中比較好的方法後,提供器材給學生操作,這裏要事先放在講臺的大燒杯啊蠟燭啊,當然還有澄清的石灰水。

那麼就實驗,十五分鐘,然後問什麼結果啊有什麼猜想啊,讓各個小組彙報一下。因爲這個物質的化學性質,老師必須點明能使澄清石灰水混濁的是二氧化碳、能讓蠟燭燃燒更久的是氧氣。所以大家可以總結出課本翻過來第二頁的這個結論——呼吸時吸入的是富含氧氣的空氣,呼出的氣體中主要含有二氧化碳.

還剩下十來分鐘,通過圖片、動畫、模具,最好還是那種可以活動的模具,因爲人看不到體內的情況,所以直觀的模具很重要,提問一些游泳、鼻塞、喉嚨痛、甚至有學生得過肺炎的話,讓他們談談那時候的感受,體會呼吸器官的位置和主要作用。在模具上告訴他們肺是最終交換氣體的部位,如果模具能像氣球那樣壓縮就更好了。

到了第二課的時候,因爲已經知道呼吸器官、知道肺是最重要的,所以測量每個人的肺活量。此時可以告訴他們肺活量的大小跟體質強弱是有關的,在前面可能身高體重的測量(這是在六年級課本上的-_-b)時不讓他們有自卑的想法,但這裏可以引入,作爲一種競爭,可以促進學生體育鍛煉的熱情。

用什麼方法測,由學生說,也是提供可能需要的器材,氣球啊吸管啊塑料瓶啊。他們可能會按照書上的方法去測,失敗了。書上這飲料瓶,現在市面上大的飲料瓶才兩升,五年級的孩子大多數肺活量超過20xx毫升了,所以很可能失敗,這時候再看他們會提出什麼解決方法。

最後,統計一下大家的數據,跟他們班級的運動員同學聯繫起來看,肺活量是大的好還是小的好?由運動員同學來說明他平時是怎麼鍛鍊身體的,因爲競爭,因爲小孩會互相攀比,促使他們向運動員同學來學習。

那麼,肺是如此重要,愛護她對保護身體的健康顯然是很重要的。怎樣讓進入我們的呼吸管道的氣體乾淨呢?我可以提供一些圖片啊、戒菸廣告的,提示一下,除了書上講的,還有很多方法。讓學生課後分組做戒菸宣傳小報,以後貼在班級後面展示。

這邊可能留下小半節課的時間,那幾周以後的某個小半節課,可以讓學生對展示的小報進行評價,再幫他們把好的推薦到校海報欄,小區、居委會那裏去,對他們的學習也是一個肯定和促進。

我的說課就是這樣的,謝謝。

說課稿 篇4

教材簡析:

對稱是一種最基本的圖形變換。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具有對稱性質的事物很多,學生對於對稱現象並不很陌生。本節課按照知識引入──概念教學──知識應用的順序逐步展開的,體現了知識的形成過程。我先設計了貼蜻蜓的活動,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又引導學生觀察一組對稱的實物圖(樹葉、松樹、蝴蝶、魚等),分析它們的共同特點,引出對稱的概念,然後爲學生提供了一個剪紙的活動,同學們在觀察、交流、合作的過程中發現了對稱的祕密,瞭解了對稱軸。

教學目標:

1.經歷直觀演示、動手操作的過程,瞭解對稱現象,並能識別對稱圖形。

2.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3.通過對生活事物及相應圖形的欣賞,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關係,學會欣賞數學美。

 教學重點:

經歷直觀演示、動手操作的過程,瞭解對稱現象,並能識別對稱圖形。

教學難點:

通過對生活事物及相應圖形的欣賞,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關係,學會欣賞數學美。

教學準備:

CAI課件、剪刀、彩紙、圖片。

教學過程:

(一)情景活動、感知對稱

1.貼蜻蜓,感知對稱。

師:(電腦播放)我們一起來欣賞一幅美麗的畫面。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在夏日的傍晚,我們經常能見到滿天飛舞的蜻蜓。今天,老師也給大家帶來了兩隻蜻蜓的圖片,誰願意幫我貼一貼?(出示紅、黃兩隻蜻蜓圖片)(同學們看後大笑).

師:請同學們觀察這兩位同學貼的蜻蜓,說說你發現了什麼?

生1:黃色的蜻蜓兩邊的翅膀一樣大。

生2:紅色的蜻蜓翅膀大大小小不一樣,怎麼能飛呀?(4個翅膀大小都不一樣)

師:你說得非常好!怎樣才能讓紅色的蜻蜓飛起來!

生3:把它兩邊的翅膀換成一樣大就行了。

師:對!要讓紅蜻蜓飛起來呀,必須要兩邊的翅膀一樣大。(手指着說)今天,老師還給大家帶來了一些圖片。(先貼一半,再貼另一半)

(有:樹葉、蝴蝶、衣服、葫蘆、樹)

2.觀察討論、揭示課題。

師:誰能說說你發現了什麼?

生1:我發現老師是一半一半的貼。

生2:我發現左邊一半和右邊一半同樣大。

生3:我發現這些圓形兩邊是一樣大的。

師:大家都說得非常好!象這樣兩邊一樣大的圖形,我們就說他們是對稱的。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對稱[板書]。

[評析:採用有趣的貼蜻蜓比賽導入,讓學生經歷了由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過程,非常巧妙,抓住了學生的心理,讓學生在遊戲的活動中體驗、感知對稱,從參與面上看,全班學生都調動起來了,參與熱情也比較高,並且教師很注意順着學生的思維發展,通過學生的釋疑,很自然地引出課題。]

(二)動手操作、探究對稱

1.剪一剪,議一議。

師:你能試着用剪子剪出一個象這樣對稱的圖形嗎?試試看!

(教師巡視、輔導,並貼圖)

師:請同學們先停下手中的剪刀,我們一起來欣賞這幾幅圖( )你認爲哪些圖形是對稱的?哪些不是對稱的?

生1:我認爲1號、2號、3號圖不是對稱的。

生2:我認爲4號圖也不是對稱的。

生3:我認爲5號、6號、7號、8號圖是對稱的。

師:(指2號圖)你能說說你是怎麼剪的嗎?

生:我這樣用剪子彎了一下。

師:(指3號圖)你能給大家說說是怎麼剪的嗎?

生:我拿着紙,這樣剪了一下,又剪一下。

師:噢!原來你們是隨意剪的。看來,這樣是很難剪出對稱的圖形。

師:我們就請(5號圖形)這位同學給大家介紹一下怎麼剪的吧!

生:我先這樣一折,再用剪子剪。

師:很好!來,示範一次給大家看。

(指6號圖)你能給大家介紹一下嗎?

生:我先對摺,然後再剪,就剪出這個圖形了。

師:真棒!(掌聲)同學們想一想,爲什麼(5-8號)他們能剪出對稱的圖形,而他們(1-4號)不能呢?祕密在哪兒?

生齊說:他們沒對摺。

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一下,你能在這些對稱的圖形中發現什麼?

生1:有一條印。

生2:有一條線。

生3:都有摺痕。

師:對!這個摺痕在數學上我們就叫它對稱軸。請同學們讀兩遍。

師:誰能上來畫畫其它圖形的對稱軸?其餘的同學請在自己剪的圖形中畫出對稱軸。

[評析:讓學生剪一剪、議一議,探究出了對稱的祕密。恰當的評價,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拓展了學生的思維空間,關注了學生的情感體驗,更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2.猜一猜,折一折。

師:(出示長方形紙片)它是對稱的嗎?猜一猜,它有幾條對稱軸?

師:到底有幾條對稱軸?請大家動手摺一折,誰能給大家演示一遍。

師:對!長方形有2條對稱軸。再猜猜看,正方形有幾條對稱軸?

師:誰能說說圓又有幾條對稱軸?然後動手摺折看。

生1:有一條。

生2:有四條。

生3:有十條。

生4:有一百條。

師:看來,同學們的意見都不一樣,我們請電腦來幫忙。(電腦畫面顯示很多條對稱軸並伴隨着聲音:我也折累了,不想再折了。)

師:圓到底有多少條對稱軸?

生1:數不清。

生2:無數條。

師:對!圓形有無數條對稱軸。

[評析:說出長方形、正方形、圓形各有幾條對稱軸是本節課的一個難點,充分讓學生猜一猜,並動手摺一折,最大限度地發揮了學生的潛能和主觀能動性,巧妙地、有效地突破了難點,加深了對對稱知識的體驗和感悟。]

(三)拓展運用、強化表象

師:在日常生活中,除了這些圖形是對稱的以外,還有許多物體也是對稱的,你能舉例說一說嗎?

(學生舉例有:桌子、椅子、文具盒、橡皮、窗戶、黑板、衣服、飛機、臉、人等等)

師:你能指一指人的對稱軸在哪兒嗎?

師:誰能指一指書本的對稱軸在哪兒?

師:在自然界中,還有很多物體是對稱的,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

(電腦播放:蝴蝶、蜻蜓、臉譜、小鹿、飛鶴、8.A、北京體育館、艾菲爾鐵塔、民間剪紙等)

師:欣賞完美麗的畫面,你們想不想動手剪一剪?發揮你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剪出一個更美麗的圖案!試試看。

(在學生動手剪時播放音樂)

(學生剪完後自己將作品粘貼在黑板上)

師:誰能給大家介紹一下你剪的象什麼?

生1:我剪的象窗簾。

生2:我剪的象梅花。

生3:我剪的象火箭。

生4:我剪的象宇宙飛船,我長大了要當宇航員。

[評析:讓學生感悟到數學知識就在我們身邊,數學廣泛應用在我們的生活之中。教師巧妙地把數學知識運用到科學、藝術、建築等學科中,注重了學科知識的整合,不僅降低了學生理解上的難度,還使得單調的內容變得豐富多彩,進一步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和應用價值。]

(四)全課總結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對稱,這些對稱的圖形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

生1:很美麗!

生2:很好看!

生3:很有趣!

師:對!這些對稱的圖形是很美,老師送給大家一個美字。(貼一個對稱的美)

說課稿 篇5

幻燈一:

課題

幻燈二:

第一、說教材

本課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第四課。這篇課文是一篇介紹我國古代建築藝術的說明文。故宮是一個龐大的建築羣體,但是作者寫作本文就像一篇解說詞,學生順着作者的解說能非常清楚的瞭解故宮建築的特點。作者抓住了故宮的規模宏大壯麗,建築精美,佈局統一的總體特徵,採用了從南到北的空間順序及有主到次的邏輯順序,使文章條理清楚,脈絡分明。文章結構是採用總分總,結構清楚完整。本篇文章重點介紹了太和殿,太和殿的由內而外的說明順序,以及觀察靜物時使用的立足點的方法,學生學習寫作說明文時可以模仿使用。

幻燈三:

本教材的主要內容:

1、對故宮的瞭解;

2、對祖國的建築藝術的自豪感。

2、文中使用的說明順序和文章的結構對我們學習、寫作說明文都具有指導性。

幻燈四:

第二、說學生

在學習《故宮博物院》這篇課文前,學生已學習了《中國石拱橋》和《蘇州園林》這兩篇典範的說明文。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學生對如何發現說明對象的特徵;有哪些說明順序以及如何運用,有哪些說明方法及作用;說明文的語言的準確及嚴謹等特點,學生已能把握。所以,學習本篇課文主要是爲了檢驗學生對這一文體知識掌握情況,使說明文的知識點能完全轉化爲學生的能力。此外,還需要通過實踐寫作來鞏固所學說明文的知識。

幻燈五:

第三、說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目標”:學習本文按照空間順序說明覆雜事物的寫作思路,體會文重點突出,詳略的得當的寫作方法,初步學寫說明文。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在教師的恰當引導和提升之下,學習“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語文課具有開放性。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增強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激發民族自豪感,從而進一步發揚民族創造精神。

幻燈六:

第四、說教學重點與難點

1、重點:

(一)瞭解故宮博物院全貌,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

(二)以太和殿爲例,體會本文重點突出、詳略得當的寫作特色。 2、難點:

學會按照空間順序來說明覆雜事物的寫作思路;

幻燈七:

第五、說教法與學法

(一)圖示法。利用故宮博物院的平面圖配合相關景物圖象,引導學生了解作者的遊覽路線。

(二)討論點撥法。教師設計相關問題指導學生閱讀討論,在教師的點撥下,使學生理清課文中的說明順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拓展延伸法。標新立異,轉換立足點,口頭介紹故宮,內化課文知識,使學生在輕鬆的氛圍達到學習目標。

根據以上的教學方法,主要體現以下的學法: 預習清障法、自主悟讀法、合作交流法。

幻燈八:

第六、說教學注意事項

? 1、在教學中儘量體現小班化的特點,讓儘量多的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來。儘量讓每個學生的思維都得到鍛鍊。

? 2、在教學中,始終要結合文本閱讀,可以採用多種閱讀方法貫穿教學中,如:整體感知全文時採用默讀,局部研讀時採用默讀朗讀相結合,某個相對獨立的片段結束時要朗讀。 ? 3.學生是課堂主體,主要由學生自主完成本課的學習。教師主要體現引導作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始終與學生近距離接觸。

? 4.注意教學成果鞏固過程,在設計中有一個實踐操作:在研讀太和殿內部裝飾時,學會用立足點介紹室內景物的方法。課內先講然後課後寫出小說明文《我的班級》,以講臺爲立足點。

幻燈九:

第七、說教學步驟

? (一)導入(複習說明文的知識點): ? 同學們在前面已學過《中國石拱橋》《蘇州園林》兩篇說明文,明白應該如何來閱讀說明文。同學們回憶一下閱讀說明文的基本步驟。 ? 學生回答:先找出說明對象,然後找出說明事物的特徵,在主體找出說明順序,說明方法,同時在閱讀中要注意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 (學生掌握了說明文閱讀的基本方法,教師可以進一步進行引導) ? 問:說明對象一般在什麼地方出現?

? 學生回答:一般在文章的第一節。例如《蘇州園林》。

? (教師引導,一般情況是如此,但《中國石拱橋》在講完石拱橋的特徵後,在

第三節纔出現本文的說明對象-----中國石拱橋。 ? 問:說明事物的特徵一般在什麼地方出現?

? 生回答:一般出現在開頭第一、二節。如《中國石拱橋》、《蘇州園林》就是這樣。

幻燈十:

教師補充引導

一般情況是如此,但是近幾年南京會考考查說明文時,事物特徵卻分佈在幾個小節的開頭,或開頭第二句話。如同學們才做過的《古詩詞中的色彩美》就基本分佈在文章的幾個小節的開頭。同學們要掌握事物的特徵,還可以從主體部分作者採用的說明方法中找尋。如爲了說明盧溝橋結構堅固的特徵,作者採用作比較的方法,把兩岸決堤和盧溝橋幾乎未出過事進行比較後,事物特徵就出來了。 (學生和老師一起復習說明文的知識,幫助學生回憶並鞏固所學知識,爲學習《故宮博物院》打好基礎。)

幻燈11——21:

(二)故宮的有關圖片

幻燈22:

(三)整體感知,走進故宮 ? 導讀目標

1.文章說明的是什麼事物? 2.說明的對象具有哪些特徵?

通過學生自主悟讀課文,結合導讀目標,從整體上把握說明對象的特徵,初步領會說明文文體的特點。

幻燈23:

(四)合作探究,遊覽故宮

? 1 .一邊默讀一邊畫出參觀故宮的行蹤路線,並思考文章採用了怎樣的說明順序 ? 2.你認爲哪個景點應重點參觀?爲什麼?這樣寫對說明事物有什麼好處? ? 3.文中哪些段落是向我們介紹太和殿的?是怎樣介紹太和殿的情況的?

幻燈24:

(五)、研讀重點,突出故宮

? 學生閱讀太和殿的內部裝飾部分,引導學生關注觀察事物的立足點,以及文中出現的方位名詞。

? 學生朗讀課文的第六段,引導學生髮現觀察的立足點爲朱漆方臺,方位名詞分別是正中、上面、背後、兩旁。繼續引導學生還發現雕金蟠龍也是立足點,方位詞是從龍口裏、周圍、下面等詞。

幻燈25:

太和殿圖片

幻燈26:

(五)拓展延伸,重遊故宮

開展“我來當導遊”的活動,請學生引領大家以從北向南的順序重新遊覽一下故宮。並以比賽的形式選出“最佳導遊小姐”和“最佳導遊先生”。

幻燈27:

(六)課堂小結,昇華故宮

唐朝詩人駱賓王曾這樣描述過紫禁城,“未睹皇居壯,安知天子尊”,故宮的雄偉壯麗不僅向世人展示了中國古代宮殿建築的雄偉與精美,而且向世人展示了中國人民的智慧與勤勞!同學們,身爲中國人,我們應是多麼的驕傲與自豪啊!因此,我們更應該好好學習,用自己的勤勞與智慧把我們的祖國建設的更加美麗富饒!

幻燈28:

第八、說板書設計

四大門

空 分

前三殿(太和殿) 間 順 後三宮 序 御花園 景山 總

說課稿 篇6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你們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八年級上冊《老王》。下面我將從教材、教法、學法和教學程序四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老王》是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課文,這個單元的課文都是以“愛”爲主題的課文,其中幾篇課文講訴的都是對普通人,尤其是對弱者的關愛。《老王》講述的就是一個普通車伕的故事。這個單元的教學目的是讓學生能從課文中感悟到“愛”這種博大的感情,從而陶冶情操。八年級學生的特點是思想活躍,敢想,善於模仿,外界的任何新鮮事都令他們感興趣,他們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因此,許多同學只知道一味的接受“愛”,而不懂得如何感謝“愛”,更別說去回報“愛”了。像老王這類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弱者,他們不瞭解,更別說去關心了。我認爲,語文教學不僅要讓學生學到文學知識,更重要的還要讓學生體會文中的情感,從而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因此,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和本文的特點以及學生的狀況,我制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及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教學目標:

1.整體把握文章內容及思想情感。

2.揣摩語言,深入領會語句的意味。

3.體會作者的善良,引導學生關愛弱者。

教學重點

1.全面把握課文,領會作者與人物的思想感情。

2.激發學生的同情心和愛心。

教學難點

領會從文章語言及人物刻畫中滲透出的愛的博大

二、說教法

新課改要求教師轉變角色,變知識的傳授者爲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參與者、合作者,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根據這一指導思想,我在本課教學時,採取合作探究法、板書輔助法、質疑法、誦讀法、點撥法、表演法等,使學生在輕鬆的氛圍中學到知識。

三、說學法

1.學生充分預習

我認爲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課前預習習慣很重要,如果每一課都能把課前預習落實好,課堂效果就會事半功倍。要想達到這種效果,就要把預習要求明確,讓學生知道怎樣預習。因此我設計了以下的預習題

預習題:

1.利用工具書疏通生字詞。

2.熟讀課文

3.對課文質疑

讓學生學會質疑,這是一個最重要的環節。因爲“提出一個問題比回答一個問題更難得”。我們也知道,學生能對教材提出有價值的質疑,是學好語文的第一步。同時還要注重培養學生養成圈點勾畫的讀書習慣,碰到不理解的地方就圈記出來,以便課堂交流。做好了這些預習,就可以進入到高層次的師生平等對話了。

2.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四、教學程序

本課安排一個課時,爲了很好地完成教學目標,有效幫助學生突破重點難點,我把這堂課分爲:懸念導入、作者簡介、檢查預習、學生質疑、合作探究、拓展延伸六大版塊。

1.導入新課

首先設懸念導入新課,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一個車伕能跟作家成爲朋友嗎?一個幸運的人會怎樣對待不幸的人呢?信賴真的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嗎?今天,就讓我們跟着楊絳,一起走近《老王》,解開心中的謎團。

2.作者簡介

接着介紹作者楊絳及她的丈夫錢鍾書

楊絳,原名楊季康,生於1911年,江蘇無錫人。作家、文學翻譯家。主要譯著有《堂·吉訶德》,散文集《幹校六記》《將飲茶》等,長篇小說《洗澡》。

錢鍾書(1910—1998),江蘇無錫人。學者,作家,著有小說《圍城》和學術著作《談藝錄》《管錐編》等。

3.檢查預習

用題目的形式檢查學生掌握生字詞的情況。並把下列生字詞讀一遍進行鞏固。

選出下列注音有誤的一項是( B )

A.塌(tā)敗 荒僻(pì) 蹬(dēng)車

B.眼翳( yì) 骷(kū)髏 傴(qū)身

C.取締(dì) 湊(cu)合 惶(huáng)恐

D.滯(zhì)笨 愧怍(zu)攥(zuàn)着

4.學生質疑

這個環節是真正體現了把課堂還給學生,學生自主探究課文,鼓勵他們、把不懂不理解的都大膽的提出來,然後教師點撥,請同學作答,最後師生共同探討解決。

這個環節要求教師必須對課文吃得很透,因爲學生的思維很活,他們的問題會遍佈課文的每一個角落,甚至超出你預計的範圍。我認爲,即便這樣,也不能用繩子捆綁住孩子們想像的翅膀,因爲“教學相長”,學生思維的飛翔會帶動教師教學的飛躍。

5.合作探究

在這個環節中,我設計了三個綜合性的題目。

1.老王是一個怎樣的.人?

請用“老王是一個 的人,表現在 。”的形式表達出來。

(這個題目既鍛鍊了學生的歸納能力,又緊扣課文,加深了學生對老王這一形象的理解,學生邊講教師邊板書,把多媒體教學和傳統板書結合起來,更利於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

板書:

老王

孤苦伶仃

苦 生理缺陷

謀生困難

老實厚道

善 善良淳樸

知恩圖報

2.作者運用了哪些描寫方法來刻畫老王這一人物形象的?

首先讓學生結合課文來歸納,然後再重點賞析對老王進行細緻描寫的8—14段。

學生活動:a配樂齊讀8、9段

b、請兩個同學表演第8、9段,讓學生模仿老王的神態、動作。角色扮演是一種比較好的體驗方式,它能讓學生在換位體驗中進一步理解人物形象

c、分角色朗讀11至14段(老王、“我”、旁白)讓學生通過體會老王的語言從而深入到人物的內心。

3.讀了本文之後,你得到了什麼啓示?

這是一個開放性的題目,只要學生言之有理即可。

6.拓展延伸

這個環節通過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從而激發他們的同情心和愛心。

總有一種聲音讓我們淚流滿面,總有一張照片讓我們隱隱作痛。在我們享受幸福的時候,不要忘記,還有一羣和老王一樣的人正在苦苦掙扎。(展示圖片)

師:(點擊背景音樂《讓世界充滿愛》)同學們,不要按捺住自己的熱情,應該拿出來爲別人打通幸福的道路。

請大家以下面的形式,把你的心願表達出來。

假如我是一團火,就爲他人送去溫暖。

假如我是一朵花,就爲他人送去芬芳。

假如我是___,就爲他人_______。

我設計的這個仿句練習是一個靈活機動的題目,如果時間充裕的話就讓學生當堂練筆,然後請一些同學把成果展示出來,把祝福送出來。如果時間不夠的話就可當作課後作業。

最後教師作課堂小結

同學們,跟周圍這些不幸的人相比,我們是多麼的幸福呀!今天,我們能坐在這麼寬敞明亮的教室裏學習!我們又是多麼的幸運呀!那麼,幸運者應該怎樣對待不幸的人呢?我們應該去關心他們,幫助他們,而不應該去歧視他們。同學們,請記住不要放棄每一次幫助別人的機會,因爲,送人玫瑰,手留餘香。

我的說課完了,謝謝大家!

說課稿 篇7

一、說教材。

本文是一則寓言童話,講的是北風吹來,青草枯黃,梧桐落葉,鳥兒躲藏,小魚卻不害怕。讓我們看到了北風缺乏自知之明、狂妄自大以及小魚面對強者毫不畏懼。課文配有插圖,形象地描繪了北風、青草、梧桐、小鳥和小魚的樣子,能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

二、 說學情分析。

本課語言生動、形象,情節簡單,富有童趣,孩子們較歡迎。但是,一年級的孩子剛開始學習篇幅較短的詩歌,現在一下子跳躍到學習篇幅較長的寓言,就學生認知水平來說有一定的距離。朗讀課文時可能會出現心有所感而無法朗讀到位的情況。因此,在教學中要讓學生由情而動,用富有感染力的語言、情境的創設、多種形式的朗讀等方式來引導學生形象的感知,讀準、讀好課文。初讀課文時多數學生可能不能很好的領會文章的意圖,總是以“北風強大,我喜歡北風”的話語來表達觀點,當然,學生這樣說也無可厚非,但不能滿足於此。因此在教學時要適時地採用對比、遷移等手法引導學生從另一方面出發,體會小魚作爲弱者而與課文中其他事物完全不同的表現,學生就能表達出新的觀點了。

1、教材簡析。

《北風和小魚》是蘇教版第一冊裏面的一篇寓言故事,講的是北風吹來,青草枯黃,梧桐落葉,鳥兒躲藏,北風認爲自己的本領很大,不把小魚放在眼裏。勇敢的小魚在這個寒冷的季節了,躲在水底捉迷藏,快樂地生活着。課文諷刺了北風缺乏自知之明、妄自尊大的行爲。

2、重點、難點。

語文教學要以讀爲本,以讀爲主線,做到熟讀成誦,使學生在讀中感悟、領悟、頓悟。因此,我把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作爲本課教學的重點;體會小魚面對強大北風時毫不畏懼的精神作爲本課的難點。

並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會背誦課文。

(2) 複習鞏固漢語拼音,學會9個生字,兩根綠線內的字只識不寫。理解有生字組成的詞語。

(3) 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做人要謙虛謹慎,有自知之明,不可妄自尊大的道理。體會小魚面對強大北風時毫不畏懼的精神。

三、說教學方法。

以讀代講法,圖示法,表演法,愉快教學法和“扶—半扶半放—放”等教學方法。

1、指導觀察法。

《北風和小魚》這篇課文描寫北風呼呼地吹,下着鵝毛大雪,河水結冰的場景。這對於生活在一年四季如春的海南孩子來說非常陌生,學生不容易理解,而教材的插圖既是幫助學生理解文本的絕好教材,有時拓展學生思維與深化學生情感的教材資源。所以我採用指導觀察法。

2、情景教學法。

藉助掛圖再現情景,用生動的語言描繪,使學生入情入境,由境生情。這種教學方法尤其適合用在低年級教學中。一方面,低年級兒童形象思維佔有明顯優勢,用此方法,讓學生從感覺形象入手,以情激情,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另一方面,《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爲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景。根據低年級學生的認知規律及教材充滿童趣這一特點,在教學中,我創設了“北風呼呼地吹”“”等學生樂於接受的,能享受其間的情景,激發學生的積極情緒和農活興趣,營造鮮活的課堂氛圍,讓每個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語文活動中,點燃思維的火花,開啓心靈的智慧,感受成功的快樂。

3、朗讀感悟法。

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感悟,培養語感,受到情感的薰陶。在本課教學中,我靈活運用語言渲染,引導想象,分角色表演等多種教學策略,鼓勵學生讀書、發現。教學中注重朗讀訓練的方式方法,如個別讀,小組讀挑戰讀、比賽讀、表演讀等,不斷激發學生情感,從學生閱讀實際出發,在讀中體會,讀中激情,讀中感悟,在讀中加深理解和體驗並受到美的薰陶。

四、 說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編寫意圖,新課標教學要求,結合學生思維情感、認知發展的需要和教學實際情況,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這三個維度進行考慮,確定了以下知識、能力、情感目標。

1、知識目標:認識8個生字,會寫7個,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力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一定的語感和朗讀能力。

3、情感目標:讓學生懂得做人要謙虛謹慎,要有自知之明,不可妄自尊大。

五、 說教學重點、難點:

針對新大綱對一年級閱讀教學的要求,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我確定了以下教學重點及教學難點:以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感受語言文字的美作爲本課的教學重點。難點是引導學生體會在嚴寒中,小魚作爲弱者卻對北風毫不畏懼的精神。

六、 說教法學法:

新課標倡導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這樣的理念,語文教學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保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因此,將教學方法確定爲:1、情境創設法;2、品讀感悟法;3、對比遷移法。

七、說教學過程:

本課的教學設計,按以下幾個環節進行:

1、 創設情境,談話導入。

課堂氣氛的營造至關重要,良好的氣氛更易讓學生入情、入境,產生心靈的共鳴。導入時我準備播放呼呼的風聲,使學生一下子進入到寒風凜冽的情境中。接着爲學生創設一次口語交際的機會,讓學生來說一說,“你聽了這聲音,有什麼感覺?”學生會說:“真冷呀!”“很冷”“非常冷”“冷得發抖”等。乘此機會教給他們“寒風凜冽”“北風呼嘯”等詞,增加詞語的積累,豐富他們的記憶倉庫。

接着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說說北風來時身邊的哪些事物會發生什麼變化,並能用口語表達出自己的觀察所得。這樣設計的目的是引導他們在頭腦中再現已有的生活經驗,奠定學習課文的感性基礎。

2、多邊互動,學習全文。

(1) 學習一、二自然段。

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我讓學生自讀自悟第一自然段,然後問,讀後你知道了什麼?指導學生觀察好三樣事物的變化並以此爲契機指導好朗讀。在指導朗讀時,可以採用多種方式,如“青草變了顏色”,可以讓學生說說青草原來是什麼顏色?現在又是什麼樣子?讓學生得到對顏色的鮮明比較之後,朗讀起來的感情色彩也會更加濃烈。接着引讀第二自然段:北風看見了,覺得自己——,洋洋得意地說—— 學生們邊演邊讀,個性張揚,就能充分體會到北風的驕傲自大。

(2) 學習三、四、五自然段。

本段教學採用品讀課文,聯繫上下文,結合自己生活經驗等方法有側重地理解一些重點詞句。學生通過“氣極了”、“猛吹”兩詞的品讀,聯繫上下文想北風爲什麼這樣做?有的學生會說:“因爲青草、梧桐、小鳥都怕它,它不相信小魚會不害怕。”有的學生會說:“因爲它非常生氣,想給小魚點顏色看看,讓小魚也害怕。”還有的學生會說:“因爲它要小魚也害怕自己,顯得它非常了不起。”以此感悟北風的蠻不講理就順理成章了; “小魚要遭殃了,它會怕北風嗎?”,一問激起千層浪,抓住“捉迷藏”一詞,體會小魚的自由、快樂、對北風的強勢力毫不畏懼的情感。隨着學生對一些重點詞句理解的加深,再通過反覆朗讀體會,課文所描繪的情境,在他們腦海裏就會逐漸清晰起來,這時朗讀便可水到渠成,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反過來又讓學生進一步感悟,獲得更深的思想啓迪。這時再讀北風的“非常得意”,就能體會到北風由於過於自信而變得可笑的舉止。

新課程標準非常強調朗讀的重要性。以讀爲本,讀中促思的教學思路,加上生動活潑的情境創設,一定能讓學生順利突破課文的重點和難點,體會到朗讀的樂趣,思考的樂趣,語文的樂趣。

2、 總結課文,拓展知識面。

大語文教學觀認爲,語文教學要打破課時、教材的束縛,把學習延伸到課外。新課標也指出,學生的語文能力只有在語言實踐的基礎上才能獲得,運用語言是低年級閱讀教學中重要的遷移訓練。通過“自然界中,還有誰也和小魚一樣不怕北風?”的練說這一設計,爲學生創設了口語交際的機會,把課堂教學拓展到生活實際,使學生樂學、趣學、善學,享受到學習的樂趣。

3、 學習生字。

本課時安排學習“口、和、知”這三個生字,這三個生字在字型上有相似之處,都含有“口”,可以讓學生進行仔細觀察、比較,促進形象感知,引導他們自主學習生字就不是一件難事,重點放在指導學生書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