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說課稿>

徐悲鴻勵志學畫說課稿

說課稿 閱讀(7.29K)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要開展說課稿準備工作,藉助說課稿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說課稿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徐悲鴻勵志學畫說課稿,歡迎大家分享。

徐悲鴻勵志學畫說課稿

徐悲鴻勵志學畫說課稿1

一、說教材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蘇教版國小語文第七冊第二單元中的課文《徐悲鴻勵志學畫》。這是一篇人物故事,課文講述了年輕畫師徐悲鴻留學法國時,爲回擊外國學生的嘲笑,勵志勤奮學畫,以優異成績爲中國人爭光的故事,讚揚了徐悲鴻爲祖國勤學苦練的可貴精神。課文層次清楚,過渡自然,用“更加奮發努力”、“功夫不負有心人”等詞句,承上啓下,轉承自然。另外課文首尾呼應,前文寫外國學生因偏見而出言不遜,後文寫那個學生,因徐悲鴻油畫轟動畫界而鞠躬道歉。文章前後對比更鮮明地突出了文章的主題。這是一篇培養學生刻苦勤奮的學習態度、激發學生愛國情懷的好文章。

二、說目標

爲了順利完成本課教學,我準備分兩課時進行教學。第一課時主要解決生字詞的識、寫,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下面我重點說說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

根據學生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這三個維度,結合本篇課文的內容,針對中年級學生語文學習的特點,我確定了本篇課文的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內容,瞭解徐悲鴻勵志學畫的起因、經過和結果,教育學生以徐悲鴻爲榜樣,從小立志愛國,矢志刻苦學習,長大後爲國爭光。

3、引導學生自主閱讀,合作探究,培養學生感受語言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的精神。

三、說教學重難點

其中第二個教學目標是本課的'教學重點,理解“有眼不識泰山”的意義,通過探究外國學生前後態度變化的原因感受徐悲鴻的愛國精神是本課教學的難點。

四、說教學過程

爲了完成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將教學分爲以下幾塊:

1、複習導入,改題設疑。

我先讓學生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什麼,然後讓學生說說“勵志”的意思。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我估計學生會誤認爲“勵志”就是“立志”。因爲此時學生對課文內容還沒有深入理解,若是將正確的解釋硬塞給學生,學生不容易一下子轉過彎來。我準備將錯就錯,將課題改爲《徐悲鴻立志學畫》,在熟知課文內容之後再作打算。

2、圍繞問題,自主探究。

我讓學生圍繞上節課提出的三個問題即“徐悲鴻爲什麼要勵志學畫?徐悲鴻怎樣勵志學畫的?他努力的結果如何?”,自主閱讀課文,劃出有關語句。並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學生在交流中碰撞觀點,融合智慧,共同探討解決問題。

3、學習課文,重點探究

首先我提出問題:“徐悲鴻爲什麼要勵志學畫?”然後組織學生交流。在學生交流的過程中,我準備引導學生抓住描寫外國學生神態、語言的有關語句“很不禮貌、衝着”“你們中國人就是到了天堂去深造,也成不了才!”來體會外國學生對徐悲鴻、對中國人的侮辱。隨後品讀描寫徐悲鴻的語句“徐悲鴻被激怒了,……必須用事實讓他們認識一下真正的中國人”,讓學生換位思考,揣摩徐悲鴻的內心世界,通過交流,學生明白:此時的徐悲鴻已經下定決心刻苦學畫,要爲中國人爭光。最後通過朗讀進一步體會人物的思想情感,感知人物形象。

課文的456三個自然段是課文的重點段落,主要講了徐悲鴻怎樣勵志學畫。教學這部分時,我主要採用“品味語言、暢談感受、誦讀體會”的教學策略,抓住“每逢節假日、常常一畫就是一整天、經常每餐只用一杯白開水和兩片面包”等關鍵詞句,引導學生從勤奮臨摹、生活清苦兩個方面瞭解徐悲鴻勵志學畫的經過。同時我還通過問題“是什麼力量支撐着徐悲鴻這樣刻苦學畫呢?”再次體會人物爲國爭光的可貴品質和頑強毅力。

課文的78兩個自然段從兩個方面直接或間接來說明徐悲鴻勵志學畫的結果。我引導學生從“優異的成績、轟動了巴黎整個畫界”體會徐悲鴻努力所取得的成功。再抓住外國人向徐悲鴻道歉的有關描寫“非常震驚、鞠了一躬、我承認中國人很有才能、我是‘有眼不識泰山’”體會徐悲鴻的成功不僅僅是個人的成功,更是中國的人的成功,並通過前後文前後對比閱讀,體會徐悲鴻通過自己的努力確實爲中國人爭光了。

4、推敲課題,培養語感

學完課文之後,我再讓學生辨別課題“勵志”改爲“立志”是否合適,通過研讀、交流,學生明白了徐悲鴻到法國留學,拜達仰爲師,已經立志成爲一個畫家了,而這不是課文的重點,所以用立志並不恰當。而且“勵志”的意思比“立志”更深一層,含有“下定決心”的意思。對於課題的揣摩,不僅更深化了對課文的理解,而且提高了學生品味語言的能力,培養了學生的語感。

5、暢談感受,昇華情感

首先,我簡單介紹了徐悲鴻一生所取得的傑出的藝術成就,並藉助課件,讓學生欣賞他的作品。“面對着取得如此突出成就的畫家,面對着這位爲中國人爭光的畫家,此時你想對他說些什麼呢?”在直觀畫面、暢談感受中,學生完成了對人物豐滿、立體的感知。

隨後,我總結全課:“徐悲鴻的成功得益於他的勵志,得益於他爲祖國勤學苦練的精神。”接着,我讓學生誦讀有關愛國、立志、勤奮的名言,讓學生進一步領悟文章的內涵,受到多方面的教育。

6、佈置作業,拓展延伸

爲了鼓勵學生更好多地瞭解人物,通過更多地渠道學習語文,我還佈置實踐性、生活性強的語文作業:登陸有關徐悲鴻的網站,繼續瞭解這位繪畫大師的藝術人生;收集有關名人立志的故事,班隊課開展“名人立志”的故事會。在活動性強的作業中實現着在生活中用語文、學語文的新課標的理念。

板書:

徐悲鴻勵志學畫

勤奮 愛國

徐悲鴻勵志學畫說課稿2

一、說教材

本課是一篇人物故事,講述了徐悲鴻年輕時留學法國,刻苦學畫,得到繪畫大師達仰的器重,卻因此遭到了外國學生的嫉妒,在收到莫大的侮辱後,勵志學畫,並以優異的成績通過結業考試,油畫轟動整個畫界,用事實證實了中國人的才能,改變了外國人的無知和偏見,爲祖國爭光。

課文的題目《徐悲鴻勵志學畫》就是文章的中心,全文8個自然段,緊緊圍繞“勵志學畫”逐層展開敘述,敘事清楚,脈絡分明,重點突出,中心明確。

二、說目標

基於課程改革和語文新課程標準的理念,結合本篇課文的內容,針對我們學校四年級學生語文學習的特點,我確定了本篇課文的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目標:學習本課生字及新詞,幫助學生積累;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

2、情感和態度目標:讀懂課文內容,瞭解徐悲鴻勵志學畫的起因、經過和結果,教育學生以徐悲鴻爲榜樣,從小立志愛國,矢志刻苦學習,長大後爲國爭光。

3、過程和方法目標:引導學生自主閱讀,合作探究,培養學生感受語言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的精神。

其中第二個目標是本課的教學重點。

完成這些教學目標,我打算安排三個課時。下面我來重點說說第二課時的教學流程。

三、說流程

詞語複習,讀題導入

1、我先根據這篇課文字詞教學目標準備了一些詞語

通過朗讀,說說意思等形式檢查學生上節課的學習情況。

2、由課題直奔主題

(1)出示課題,學生朗讀。

徐悲鴻勵志學畫,這裏的“志”是指什麼內容呢?

這個問題還是具有挑戰性的,學生能立即產生興趣,形成學習課文的慾望。我認爲這是好的開始。

(2)圍繞問題,自主探究。

學生自主閱讀課文,劃出有關語句。並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學生在交流中碰撞觀點,融合智慧,共同探討,解決問題。

(3)共同探究,激發情懷。

A、故事起因——他爲什麼勵志學畫?

通過朗讀課文,合作探究,四年級學生能夠找到“必須用事實讓他們重新認識一下真正的中國人!”這句話。

我建議學生以徐悲鴻的語氣朗讀一下這句話,來感悟人物的心理活動。這句話表達出來的是強烈的愛國情懷,“必須”、“重新認識”和“真正的中國人”這幾個詞語,語感都很強烈,容易把握。讀出感情來不是難事,但讀懂了卻不容易。

這時我又拋出問題,徐悲鴻爲什麼要立下這樣奇怪的志願呢?原來是他“被激怒”了,是一個外國學生的一句話激怒了他。

B、故事經過——他怎麼勵志學畫的?

這部分內容是課文的重點段落,主要講了徐悲鴻怎樣勵志學畫。教學這部分內容時,我主要採用“品味語言、暢談感受、誦讀體會”的教學策略瞭解徐悲鴻勵志學畫的經過。

首先結合課文插圖指導學生學習“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駿馬,日夜奔馳,勇往直前。”這是一句比喻句。徐悲鴻最擅長畫馬,從某種意義上說馬成了其人格的象徵,最能表達他的思想感情。不知疲倦,日夜奔馳,勇往直前的馬就是一匹勵志的奔馬,用在這裏比喻當時的徐悲鴻是再恰當不過。

接着我通過問題“是什麼力量支撐着徐悲鴻這樣刻苦學畫呢?”再次體會人物爲國爭光的可貴品質和頑強毅力。

在學生已經能夠很好的理解了徐悲鴻生活清苦,卻勤奮刻苦的繪畫的前提下,我引導學生辨別課題“勵志”改爲“立志”是否合適,通過研讀、交流,學生明白了“勵志”的意思比“立志”更深一層,“立志”只是講立下什麼樣的志願,強調的是心裏的想法,而“勵志”的意思是“爲了實現某一志向激勵自己刻苦努力”,是在立下志願以後,不斷鼓勵自己去達成那一心願,強調的是行動的付出。

對於課題的揣摩,不僅更深化了對詞語的理解,也深化了對課文的理解,而且也提高了學生品味語言的能力,培養了學生的語感。

C、故事結果——他勵志學畫的結果怎樣?

課文的第7自然段從直接說明徐悲鴻勵志學畫的結果。而第8自然段間接說明徐悲鴻勵志學畫的結果。

學生既是運用已有的知識肯定了徐悲鴻,又整理積累了語文知識。

接着我抓住外國人向徐悲鴻道歉的有關描寫“非常震驚、鞠了一躬、我承認中國人很有才能、我是‘有眼不識泰山’”體會徐悲鴻的成功不僅僅是個人的成功,更是中國人的成功,並通過描寫外國學生的不同表現的前後文對比朗讀,體會徐悲鴻終於實現了自己的志願。

(4)暢談感受,昇華情感

面對着取得如此突出成就的畫家,面對着這位爲中國人爭光的畫家,此時你想對他說些什麼呢?在直觀畫面、暢談感受中,學生完成了對人物豐滿、立體的感知。

徐悲鴻勵志學畫說課稿3

一、說教材

我今天上的是蘇教版國小語文第七冊(徐悲鴻勵志學畫)的第二課時。本課講述了徐悲鴻年輕時留學法國,遭到了外國學生莫大的侮辱後,勵志學畫,並以優異的成績通過結業考試,油畫轟動整個畫界,用事實證實了中國人的才能,改變了外國人的無知和偏見,爲祖國爭光。課文的題目《徐悲鴻勵志學畫》就是文章的中心,全文8個自然段,緊緊圍繞“勵志學畫”逐層展開敘述,敘事清楚,脈絡分明,重點突出,中心明確。

二、說目標

1、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抓住重點詞語簡單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2、結合課文內容理解“功夫不負有心人”和“有眼不識泰山”。

3、通過外國學生語言描寫感受其前後態度的變化,初步感知對比的寫法。

4、教育學生以徐悲鴻爲榜樣,刻苦學習,勵志愛國,長大爲國爭光。

三、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學習徐悲鴻勵志學畫的過程。

2、教學難點:通過外國學生語言描寫感受其前後態度的變化,初步感知對比的寫法。

四、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

在導入中我設計了兩個環節,第一個環節是故意在書寫課題時將勵志寫成立志,讓學生指出錯誤並改正,讓學生區分勵志和立志的不同。第二個環節是複習詞語並用上一兩個詞語結合課文內容說一句話,在複習詞語的同時喚起孩子們對課文內容的記憶。

(二)精讀課文

1、學習徐悲鴻勵志學畫的原因。這是課文的1~3自然段,我先讓學生自讀課文,然後組織學生交流。在學生交流的過程中,我引導學生抓住語言的有關語句“你們中國人就是到了天堂去深造,也成不了才!”來體會外國學生對徐悲鴻、對中國人的侮辱。隨後品讀描寫徐悲鴻的語句“徐悲鴻被激怒了,……必須用事實讓他們認識一下真正的.中國人”,讓學生思考,徐悲鴻爲什麼不和外國學生爭論,通過交流,學生明白:此時的徐悲鴻只有勵志學畫,才能爲中國人爭光。

2、學習徐悲鴻勵志學畫的過程。課文的4、5、6三個自然段是課文的重點段落,主要講了徐悲鴻怎樣勵志學畫。教學這部分時,我抓住“每逢節假日、畫呀,畫呀、常常一畫就是一整天、經常每餐只用一杯白開水和兩片面包”等關鍵詞句,引導學生從潛心臨摹、生活清苦兩個方面瞭解徐悲鴻勵志學畫的經過。體會徐悲鴻勵志學畫的刻苦和頑強的毅力。

3、學習徐悲鴻勵志學畫的結果。課文的第7自然段直接說明徐悲鴻勵志學畫的結果。我一邊出示徐悲鴻的作品一邊講述徐悲鴻獲得的成功。引導學生理解“功夫不負有心人”,並初步學習應用這句話來說話。第8自然段我在學生自讀後表演,感悟外國學生在徐悲鴻立志成功後的態度,然後將外國學生前後語言進行對比,讓學生初步感知對比的寫作手法。

(三)總結昇華

1、我讓學生誦讀有關勤奮的名言,讓學生進一步領悟文章的內涵。

2、小練筆:寫一句激勵自己認真學習的話。

徐悲鴻勵志學畫說課稿4

今天我要說的是蘇教版國標本第七冊第二單元中的課文《徐悲鴻勵志學畫》。(板書:徐悲鴻勵志學畫)這是一篇人物故事,課文講述了年輕畫師徐悲鴻留學法國時,爲回擊外國學生的嘲笑,勵志勤奮學畫,以優異成績爲中國人爭光的故事,讚揚了徐悲鴻爲祖國勤學苦練的可貴精神。課文層次清楚,過渡自然,用“更加奮發努力”、“功夫不負有心人”等詞句,承上啓下,轉承自然。另外課文首尾呼應,前文寫外國學生因偏見而出言不遜,後文寫那個學生,因徐悲鴻油畫轟動畫界而鞠躬道歉。文章前後對比更鮮明地突出了文章的主題。這是一篇培養學生刻苦勤奮的學習態度、激發學生愛國情懷的好文章。

基於課程改革和語文新課程標準的理念,結合本篇課文的內容,針對中年級學生語文學習的特點,我確定了本篇課文的教學目標。

知識和技能目標:

學習本課“鞠、躬”等生字及新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

情感和態度目標:

讀懂課文內容,瞭解徐悲鴻勵志學畫的起因、經過和結果,教育學生以徐悲鴻爲榜樣,從小立志愛國,矢志刻苦學習,長大後爲國爭光。

過程和方法目標:

引導學生自主閱讀,合作探究,培養學生感受語言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的精神。

其中第二個教學目標是本課的教學重點,理解“有眼不識泰山”的意義,通過探究外國學生前後態度變化的原因感受徐悲鴻的愛國精神是本課教學的難點。

本課我準備安排兩教時來完成教學。第一教時,我先介紹故事發生的背景,讓學生了解舊中國國貧民弱、在國際上沒有任何地位。接着板書課題,爲了讓學生清楚地記住“勵志”的“勵”,板書時我故意寫成“厲害”的“厲”。接着引導學生圍繞課題質疑,並讓學生帶着問題熟讀課文,理清課文的脈絡,瞭解故事發生的起因、經過和結果。第二教時,我以學生圍繞課題提出的三個問題爲教學的突破口,引導學生研讀課文的重點段落,感受徐悲鴻刻苦學習的精神和爲國爭光的高尚品質。

下面我重點說說第二教時的教學流程。

1、複習導入,改題設疑。

我先讓學生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什麼,然後讓學生說說“勵志”的意思。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我估計學生會誤認爲“勵志”就是“立志”。因爲此時學生對課文內容還沒有深入理解,若是將正確的解釋硬塞給學生,學生不容易一下子轉過彎來。我準備將錯就錯,將課題改爲《徐悲鴻立志學畫》,在熟知課文內容之後再作打算。

2、圍繞問題,自主探究。

我讓學生圍繞上節課提出的三個問題即“徐悲鴻爲什麼要勵志學畫?徐悲鴻怎樣勵志學畫的?他努力的結果如何?”,自主閱讀課文,劃出有關語句。並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學生在交流中碰撞觀點,融合智慧,共同探討解決問題。

3、學習課文,重點探究

首先我提出問題:“徐悲鴻爲什麼要勵志學畫?”然後組織學生交流。在學生交流的過程中,我準備引導學生抓住描寫外國學生神態、語言的有關語句“很不禮貌、衝着”“你們中國人就是到了天堂去深造,也成不了才!”來體會外國學生對徐悲鴻、對中國人的侮辱。隨後品讀描寫徐悲鴻的語句“徐悲鴻被激怒了,……必須用事實讓他們認識一下真正的中國人”,讓學生換位思考,揣摩徐悲鴻的內心世界,通過交流,學生明白:此時的徐悲鴻已經下定決心刻苦學畫,要爲中國人爭光。最後通過朗讀進一步體會人物的思想情感,感知人物形象。

課文的456三個自然段是課文的重點段落,主要講了徐悲鴻怎樣勵志學畫。教學這部分時,我主要採用“品味語言、暢談感受、誦讀體會”的教學策略,抓住“每逢節假日、常常一畫就是一整天、經常每餐只用一杯白開水和兩片面包”等關鍵詞句,引導學生從勤奮臨摹、生活清苦兩個方面瞭解徐悲鴻勵志學畫的經過。同時我還通過問題“是什麼力量支撐着徐悲鴻這樣刻苦學畫呢?”再次體會人物爲國爭光的可貴品質和頑強毅力。

課文的78兩個自然段從兩個方面直接或間接來說明徐悲鴻勵志學畫的結果。我引導學生從“優異的成績、轟動了巴黎整個畫界”體會徐悲鴻努力所取得的成功。再抓住外國人向徐悲鴻道歉的有關描寫“非常震驚、鞠了一躬、我承認中國人很有才能、我是‘有眼不識泰山’”體會徐悲鴻的成功不僅僅是個人的成功,更是中國的人的成功,並通過前後文前後對比閱讀,體會徐悲鴻通過自己的努力確實爲中國人爭光了。

4、推敲課題,培養語感

學完課文之後,我再讓學生辨別課題“勵志”改爲“立志”是否合適,通過研讀、交流,學生明白了徐悲鴻到法國留學,拜達仰爲師,已經立志成爲一個畫家了,而這不是課文的重點,所以用立志並不恰當。而且“勵志”的'意思比“立志”更深一層,含有“下定決心”的意思。對於課題的揣摩,不僅更深化了對課文的理解,而且提高了學生品味語言的能力,培養了學生的語感。

5、暢談感受,昇華情感

首先,我簡單介紹了徐悲鴻一生所取得的傑出的藝術成就,並藉助課件,讓學生欣賞他的作品。“面對着取得如此突出成就的畫家,面對着這位爲中國人爭光的畫家,此時你想對他說些什麼呢?”在直觀畫面、暢談感受中,學生完成了對人物豐滿、立體的感知。

隨後,我總結全課:“徐悲鴻的成功得益於他的勵志,得益於他爲祖國勤學苦練的精神。”接着,我讓學生誦讀有關愛國、立志、勤奮的名言,讓學生進一步領悟文章的內涵,受到多方面的教育。

6、佈置作業,拓展延伸

爲了鼓勵學生更好多地瞭解人物,通過更多地渠道學習語文,我還佈置實踐性、生活性強的語文作業:登陸有關徐悲鴻的網站,繼續瞭解這位繪畫大師的藝術人生;收集有關名人立志的故事,班隊課開展“名人立志”的故事會。在活動性強的作業中實現着在生活中用語文、學語文的新課標的理念。

徐悲鴻勵志學畫說課稿5

一、說教材

本課是一篇人物故事,講述了徐悲鴻年輕時留學法國,刻苦學畫,得到繪畫大師達仰的器重,卻因此遭到了外國學生的嫉妒,在收到莫大的侮辱後,勵志學畫,並以優異的成績通過結業考試,油畫轟動整個畫界,用事實證實了中國人的才能,改變了外國人的無知和偏見,爲祖國爭光。

課文的題目《徐悲鴻勵志學畫》就是的中心,全文8個自然段,緊緊圍繞“勵志學畫”逐層展開敘述,敘事清楚,脈絡分明,重點突出,中心明確。

二、說目標

基於課程改革和語文新課程標準的理念,結合本篇課文的內容,針對我們學校四年級學生語文學習的特點,我確定了本篇課文的教學目標。

知識和技能目標:

學習本課生字及新詞,幫助學生積累;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

情感和態度目標:

讀懂課文內容,瞭解徐悲鴻勵志學畫的起因、經過和結果,教育學生以徐悲鴻爲榜樣,從小立志愛國,矢志刻苦學習,長大後爲國爭光。

過程和方法目標:

引導學生自主閱讀,合作探究,培養學生感受語言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的精神。

其中第二個目標是本課的教學重點。

完成這些教學目標,我打算安排三個課時。下面我來重點說說第二課時的教學流程。

三、說流程

詞語複習,讀題導入

1、我先根據這篇課文字詞教學目標準備了一些詞語

通過朗讀,說說意思等形式檢查學生上節課的學習情況。

2、由課題直奔主題

出示課題,學生朗讀

徐悲鴻勵志學畫,這裏的“志”是指什麼內容呢?

這個問題還是具有挑戰性的,學生能立即產生興趣,形成學習課文的慾望。我認爲這是好的開始。

圍繞問題,自主探究。

學生自主閱讀課文,劃出有關語句。並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學生在交流中碰撞觀點,融合智慧,共同探討,解決問題。

共同探究,激發情懷

故事起因——他爲什麼勵志學畫?

通過朗讀課文,合作探究,四年級學生能夠找到“必須用事實讓他們重新認識一下真正的中國人!”這句話。

我建議學生以徐悲鴻的語氣朗讀一下這句話,來感悟人物的心理活動。這句話表達出來的是強烈的愛國情懷,“必須”、“重新認識”和“真正的中國人”這幾個詞語,語感都很強烈,容易把握。讀出感情來不是難事,但讀懂了卻不容易。

這時我又拋出問題,徐悲鴻爲什麼要立下這樣奇怪的志願呢?原來是他“被激怒”了,是一個外國學生的一句話激怒了他。

故事經過——他怎麼勵志學畫的?

這部分內容是課文的重點段落,主要講了徐悲鴻怎樣勵志學畫。教學這部分內容時,我主要採用“品味語言、暢談感受、誦讀體會”的教學策略瞭解徐悲鴻勵志學畫的經過。

首先結合課文插圖指導學生學習“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駿馬,日夜奔馳,勇往直前。”這是一句比喻句。徐悲鴻最擅長畫馬,從某種意義上說馬成了其人格的象徵,最能表達他的思想感情。不知疲倦,日夜奔馳,勇往直前的馬就是一匹勵志的奔馬,用在這裏比喻當時的徐悲鴻是再恰當不過。

接着我通過問題“是什麼力量支撐着徐悲鴻這樣刻苦學畫呢?”再次體會人物爲國爭光的可貴品質和頑強毅力。

在學生已經能夠很好的理解了徐悲鴻生活清苦,卻勤奮刻苦的繪畫的前提下,我引導學生辨別課題“勵志”改爲“立志”是否合適,通過研讀、交流,學生明白了“勵志”的意思比“立志”更深一層,“立志”只是講立下什麼樣的志願,強調的是心裏的想法,而“勵志”的意思是“爲了實現某一志向激勵自己刻苦努力”,是在立下志願以後,不斷鼓勵自己去達成那一心願,強調的是行動的付出。

對於課題的揣摩,不僅更深化了對詞語的理解,也深化了對課文的理解,而且也提高了學生品味語言的能力,培養了學生的語感。

故事結果——他勵志學畫的結果怎樣?

課文的第7自然段從直接說明徐悲鴻勵志學畫的結果。而第8自然段間接說明徐悲鴻勵志學畫的結果。

學生既是運用已有的知識肯定了徐悲鴻,又整理積累了語文知識。

接着我抓住外國人向徐悲鴻道歉的有關描寫“非常震驚、鞠了一躬、我承認中國人很有才能、我是‘有眼不識泰山’”體會徐悲鴻的成功不僅僅是個人的成功,更是中國人的成功,並通過描寫外國學生的不同表現的前後文對比朗讀,體會徐悲鴻終於實現了自己的志願。

暢談感受,昇華情感

面對着取得如此突出成就的畫家,面對着這位爲中國人爭光的畫家,此時你想對他說些什麼呢?在直觀畫面、暢談感受中,學生完成了對人物豐滿、立體的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