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史部>史記>

讀《史記》有感【熱】

史記 閱讀(1.2W)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史記》有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讀《史記》有感【熱】

讀《史記》有感1

漢文帝劉恆,是在呂后亂政、被誅之後,漢室諸大臣、劉氏宗室力扶其即位爲帝的。之前,各股政治勢力聯手導演了一場大亂,宮廷經歷了血腥的傾軋殘殺。亂局之後,人心思定,於是,爲着漢室宗廟,也爲着各自團體利益的考慮,以丞相陳平、太尉周勃爲主要的政治勢力力主劉恆當政。這個時侯是否即帝位,劉恆心裏沒底,也是有所顧忌的。他的近臣各言其是,有贊成的'也有反對的,最後劉恆聽從了中尉宋昌的建議,又徵詢了其母薄太后的意見,還是猶豫不決,最後,他把命運交由卜掛來做決定。"大橫庚庚,餘爲天王,夏啓以光。"這是劉恆求來的上上籤。天王,王上之王,即帝王也。在即帝位之前,劉恆被漢高祖封爲代王,都晉陽。

劉恆登基之後,施政上以德服人。在史記中,他的不少施政方針、言論被後人推崇,比如在對刑法的理解、使用上,都敢於大膽的創新、除舊。他在論法的時候,就有獨到的見解:"法者,治之正也,所以禁暴而率善人也。今犯法已論,而使毋罪之父母妻子同產坐之,及爲收帑,朕甚不取。"於是,他就把同產連坐這條法律條款給廢了。不僅如此,他在對法的理解上,較上古帝王都有過人之處,比如他的"法正則民愨,罪當則民從"之論。

讀《史記》有感2

“女排精神”一時成爲熱點,其中站在最上面的是一座叫做“鐵榔頭”的高峯——郎平。也許很多人並不是在這個時候才認識她的,在她積極的將中國文化傳播向世界的時候,卻被罵的鐵血淋頭——幫助外國人在賽場上打敗中國人?真是一個賣國賊!然而今日,當她滿載盛譽而歸。我感到心酸又傷悲。

這使我不由自主的想起了《史記》裏的蘇秦,那個四處遊說不得志的臣子。第一次到秦國遊說敗興而歸,家人沒有對他冷眼相對,因爲本來就毫不關心。如此,纔有了頭懸梁錐刺股的故事。當世界上所有的人都看不起你,你唯有沉默,唯有努力。數年後,腹有詩書的蘇秦再次遊說,不出所望成功而歸。此時再路過家中,所有的人都面露慚色。

試想,這枚金牌,多麼來之不易,背後的心酸冷眼遠非你所能看到的。一將功成萬骨枯,她曾經那麼努力,只是爲了讓一個不那麼熱門的運動,推出國門,希望有一天,就像是籃球足球一樣。如同蘇秦一樣爲了救國救民,頭懸梁錐刺股,最終,他們都只是默默地做起了自己的事情,證明了自己的能力,將罵名從歷史中抹去。

在這個浮躁的世界,我們往往只能夠看到結果,卻看不出背後沉澱的那份精華。私以爲這樣下去將是一種文化的缺失,當中國的武功已經在外國傳遍,中國的武館卻因爲房價上漲無力承擔;當孔子學院開遍世界,我們卻遺忘了骨子裏的溫文爾雅;當抽屜裏的古書只是一種裝飾,我們再也感受不到蘊藏在其中的深厚的魅力,一個國家該多麼可悲。

沒有歷史的未來是一匹野馬。於是我在深夜翻起了一卷史書,二十四史的源遠流長讓我歎爲觀止,那些從我眼前一掠而過的人物,他們是真實存在的。英勇善戰的努爾哈赤、成吉思汗,他們讓我在人生的戰場上充滿信心;忠心陪伴的伯禽、周公、鮑叔牙,他們讓我感受到來自信任的`人的溫暖;文厲公、周紂王他們也讓我意識到自我放縱是多麼可怕……當然最不能忘懷的是蘇秦,字字誅心的經歷讓我彷彿經歷了一遍人生,雖然人生總是如此艱難,但是我們只要努力,就一定會有證明自己的一片天地。就一定會等到那一天,所有的人,曾經對我們鄙夷不已,曾經對我們不屑一視,他們都將後悔。

而我,現在的沉默,是爲了更好的爆發。當我在書中行走,總讓我覺得充滿了能量。因爲我所認識的他們啊,那些歷史中真實存在卻又消失的人物啊,他們不斷重現。他們背後的榮光讓我驚歎又感動,沒有一種成功輕易得之,從來都需要無數的英雄前仆後繼。

那些古書中的英雄總是在深夜對我說: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爲了做自己的英雄,找到更好的自己,找到自己的根,努力生長。相信我,以後的月亮一定也會更圓更亮。

讀《史記》有感3

悠悠華夏五千年,留下了多少振奮人心的故事。時間這條長河源遠流長,在它的河岸留下了多少滄桑的痕跡。

讀史使人明智。唐太宗李世民曾經說過:“以銅爲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爲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爲鏡,可以明得失。”江山輩有人才出,我們也要“以人爲鏡”,從偉人身上汲取經驗和教訓。讀史還能使人的素養更加高尚,使人的胸襟更加寬廣,使人的眼界更加開闊。在這裏,讓我們一同步入歷史的神聖殿堂,走進《史記故事》這本書,共同領略時間留下的滄桑往事……

《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全書分五個部分——以“本紀”敘帝王、以“世家”載諸侯、以“列傳”記人物、以“表”排列大事、以“書”述典章制度。魯迅先生曾稱讚《史記》爲“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我從這本書中,瞭解到了王侯將相的命運浮沉。紂王的酒池肉林、暴虐無度,使商朝走向了滅亡;而勾踐的忍辱負重、臥薪嚐膽,使他最終成就霸業。

我敬孔子,憎紂王,悲韓信,嘆屈原。最佩服的還是千古一帝秦始皇。秦朝是個偉大的時代,也是一個暴虐的時代。秦始皇嬴政這千古一帝的名號並不是浪得虛名,他不但統一了六國,還統一了文字、貨幣、度量衡、車轍,爲中國之後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但在這些偉大功績的背後,是不計其數的生命,“焚書坑儒”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

除了秦始皇之外,令我印象深刻的人物還有“西楚霸王”項羽。項羽這個人物的一生實在可謂是“大起大落”。所謂“大起”,指的是公元前209年,項羽起兵反秦,僅用了三年時間,就成爲了分封十八位諸侯王的“西楚霸王”;所謂“大落”,指的是公元前202年,項羽兵敗烏江,自刎身亡。雖未稱帝,卻權同皇帝;雖未善終,卻譜寫了一段不朽的神話。

“歷史是一面鏡子,它照亮現實,也照亮未來。”作爲青少年的我們,應當多讀史,從古代聖賢身上汲取人生的哲理。好好學習前人的長處,不斷的完善自己,將來爲祖國的建設添磚加瓦!

讀《史記》有感4

五月份,我讀了《史記》這本書。

《史記》裏有個故事叫《孫武練兵》,是說:春秋時代有個軍事家名叫孫武,有一天去見吳王闔閭,吳王問他能不能訓練女兵,孫武說:可以。於是吳王便撥了一百多位宮女給他。孫武把宮女編成兩隊,用吳王最寵愛的兩個妃子爲隊長,然後把一些軍事的基本動作教給她們,

並告誡她們還要遵守軍令,不可違背。不料孫武開始發令時,宮女們覺得好玩,都一個個笑了起來。孫武以爲自己話沒說清楚,便重複一遍,等第二次再發令,宮女們還是隻顧嘻笑。這次孫武生氣了,便下令把隊長拖去斬首,理由是隊長領導無方。

吳王聽說要斬他的愛妃,急忙向他求情,但是孫武說:君王既然已經把她們交給我來訓練,我就必須依照軍隊的規定來管理她們,任何人違犯了軍令都該接受處分,這是沒有例外的`。結果還是把隊長給殺了。宮女們見他說到做到,都嚇得臉色發白。第三次發令,沒有一個人敢再開玩笑了。

我明白了:人要大公無私,不能因爲某些利益而開後門。要踏踏實實的做人。

在一些故事中,也有這樣的人物:有一個叫南陽的地方缺一個官。晉平公問祁黃羊:你看誰可以當這個縣官?祁黃羊說:解狐這個人不錯,他當這個縣官合適。平公很吃驚,他問祁黃羊: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嗎?你爲什麼要推薦他?

祁黃羊笑答道:您問的是誰能當縣官,不是問誰是我的仇人呀。平公認爲祁黃羊說得很對,就派解狐去南陽作縣官。解狐上任後,爲當地辦了不少好事,受到南陽百姓普遍好評。 過了一段時間,平公又問祁黃羊:現在朝廷裏缺一個法官,你看誰能擔當這個職務?

祁黃羊說:祁午能擔當。平公又覺得奇怪,祁午不是你的兒子嗎?祁黃羊說:祁午確實是我的兒子,可您問的是誰能去當法官,而不是問祁午是不是我的兒子。平公很滿意祁黃羊的回答,於是又派祁午當了法官,後來祁午果然成了能公正執法的好法官。

《史記》讓我明白了很多道理。

讀《史記》有感5

三年級時,我懷着好奇的心情翻開了一部歷史鉅著——《史記》,這是我國最早的一部以人物傳記爲中心的紀傳體通史,全書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多字。它開創了我國紀傳體史書的先河,對後來歷朝歷代的正史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讀《史記》,我從中瞭解到華夏民族燦爛的文化與悠久的歷史。從傳說時代的盤古開天,至夏商王朝的文化;從春秋戰國時期的動盪 ,到秦始皇一統天下;從秦二世的昏庸無能,趙高的指鹿爲馬,到羣雄漸起,楚漢紛爭;從劉邦剿滅項羽,到歷史上有名的'“文景之治”,漢武帝國……無不讓人感嘆歷史的博大精深!

掩卷沉思,一個個歷史人物的形象栩栩如生,鮮活在眼前。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一生憂國憂民,卻遭妒忌、讒言與中傷,最後被放逐。當國破家亡時,他毅然投身汨羅江。千百年來, 屈原的精神永遠傳頌!

“飛將軍”李廣的故事,則使我感慨萬分。他武藝高強,渴望建功立業,卻總是命運不濟,機會擦肩而過,最後含冤自殺,我爲之深深地惋惜。同樣在與匈奴作戰中,衛青與霍去病卻長驅直入,馬踏匈對,戰場上一路順風,爲大漢邊疆的和平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又讓我由衷地羨慕和欽佩他們。

“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史記》,這部濃縮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國寶,讓我明白了許多歷史文化知識,讓我更加熱愛我的祖國,也讓我明白了許多做人的道理……讓我終身受益。

讀《史記》有感6

今天讀了史記中的一個故事,內容如:姜子牙家住南陽,從小家境敗落,可他人窮志不短,從小刻苦學習,天文地理,軍事謀略,研究治國安邦之道,希望能有一天爲國家施展才華。姜子牙經過四十年的苦修,直到七十二歲時纔出山,但是因爲年紀大,一直是懷才不遇,因此,經常受到妻子的奚落與冷嘲熱諷。

於是八十歲的他平日裏除了熟讀兵書外,還經常到河邊釣魚,但是他釣魚卻很特別,他用的魚鉤是直的,所以三年下來沒有釣到一條魚,鄉親們看到都很奇怪,都感到姜子牙不是一般人,便到處傳揚他的故事,久而久之,姜子牙的大名便傳到了西伯侯的耳朵裏,求賢若渴的西伯侯便把姜子牙請進了宮中,並拜他爲國師,協助他治理國家。於是姜子牙也就有了一展才華的機會。

後來,西伯侯逝世後,他的兒子周武王繼位,武王繼承父親的遺志,拜姜子牙爲國師,並稱他爲“尚父”。姜子牙也不該初衷,繼續全力輔佐周武王。有一天,武王請教姜子牙,想要輕罰,而又想樹立權威,想少施行一些賞賜,而又能使人們從善,想少頒佈一些政令法規,又都能規範行事。怎樣做才能實現呢?姜子牙就說:“能做到殺一個人而能懲戒上千人,賞賜一個人而能激勵上萬人,這樣做纔是個有道明君。”周武王聽後茅塞頓開,照着姜子牙的話去做,賞罰嚴明,使周朝的政治更加清明,周軍大敗商軍,取得了勝利。由於姜子牙在周商對戰中功勞最大,武王就把姜子牙封到了齊地,成爲周代齊國的始祖,齊國後來也就成了春秋戰國時的“五霸七雄”之一的強國。

今天,我看完了一本書,書的名字叫《史記》。《史記》記述了上至傳說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前122年,共約三千年底歷史,《史記》分爲十二世紀(記歷代皇帝的政績)、三十世紀(記諸侯國和漢代諸侯、勳貴的'興亡)、七十列傳(記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蹟)、十表(大事年表)史書(記各種典章制度)。

在這本書中,最令我佩服的是扁鵲。

扁鵲這天來到虢國正好趕上太子“去世”了。他去看了看發現太子只是得了“屍厥”,這種病呼吸微弱,讓人誤以爲人死了。於是他用針刺中太子的百會穴,又做了燙藥。不一會太子便活了過來。扁鵲的醫術太高了,可想他在成爲名醫之前下過多少功夫啊!

令我佩服的還有荊軻。因爲秦軍馬上殺入燕國,所以太子丹讓荊軻區刺殺秦王荊軻毫不猶豫立即趕往秦國。佯作獻地圖給秦王。地圖展開後,荊軻準備行刺,可秦王身藏寶刀,一下殺了荊軻。我要學習荊軻的勇敢

我在這本書中最討厭一個人。

一天周幽王在後宮發現了一個豔茹桃李的女孩。便與她日夜廝守。然而這個女孩進宮後就沒笑過,於是他點燃烽火,各諸侯以爲京城又亂賊,於是領兵馬火速救駕。

褒女見千軍萬馬召之即來,揮之即去如同兒戲一般,禁不住嫣然一笑。他爲了讓褒女一笑,竟戲弄諸侯,可恥,三千年的歷史浩如煙海,值得我們銘記的人和事太多太多。

有寧死也不肯過江東的楚霸王;有孤高傲視滿懷楚地蒼生,寧可葬生魚腹也不願追誰流俗的屈原……

這本書讓我認識了歷史,讓我們多讀書,讀好書做對人們有用的人。

讀《史記》有感7

這段時間,我讀了《史記》這本書。

《史記》是我國古代作家司馬遷完成的一部大型立學著作。書內有各種歷史事件,從黃帝開闢中原大地到商朝/周朝的足跡、春秋時期的戰爭、秦國的興亡,以及漢的建立等。而且書內還有各種歷史人物,如黃帝、晏嬰、勾踐、屈原、蒙恬等等,這些人物在書裏都留下來許多故事。

讀書這本書後,我還有一些感悟。首先,我發現有些國家會抓壯丁強制服兵役,雖然這樣會使國家強大,但是傷害的人很多,老百姓的親人也會因此而家庭破敗。還有,我認爲書中有兩種君王:第一種就是盡心盡力治國理政,善待百姓,深受人民擁戴的`進取式君王;而第二種就是整天沉迷於歌舞酒色,不理國事,大量搜刮民脂民膏的腐朽式君王。如果是第一種君王治理國家,那麼人民生活的應該都很幸福,受到百姓擁戴,如果是第二種,那麼百姓將會顛沛流離,民不聊生。

在書中也看出各種各樣的人物也有不同的品質。遇到好的,我們要學習他的優點,讓自己更好。遇到不好的,我們要審慎面對,對照自己身上有否類似的缺點和錯誤,讓自己比以前更加進步。正如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而改之”。

讀《史記》有感8

孫臏採取的減竈誘敵的計謀怎麼會騙過龐涓的呢?第一天十萬竈,第二天五萬,第三天還剩三萬。作爲一名有十幾年作戰經驗(桂陵之戰與馬陵之戰就隔了有十三年左右)的成名將領,龐涓不大可能這麼容易被騙,特別是在他知道孫臏能力並且吃過大虧的情況下,他不可能只通過三天的觀察就得出這種結論。而且,孫臏的做法也有點過頭了,哪有三天士兵就逃亡過大半的?齊軍的士氣再差也差不到這種地步。但是按《史記》的說法,龐涓確實中計了,這讓我很想不通。

《史記》中還說,馬陵伏擊戰發生在晚上。孫臏在樹皮上寫了“龐涓死於此樹之下”這幾個字,龐涓還要先點火才能看清楚寫了什麼。那我就想問,難道之前的夜行軍不需要照明嗎?怎麼到要看東西時纔想到了火把?更讓人迷惑不解的.是,孫臏居然以龐涓的部隊點火把作爲發起進攻的信號。難道他也知道龐涓夜行不需要燈火?古代行軍可能確實會有許多防備,但總不會讓自己看不清道路吧?

另外,龐涓死前所說“遂成豎子之名”也明顯是小說家之言,正如項羽與虞姬訣別時的對唱,這些都是不可信的。龐涓說此話,有誰能夠作證。能聽到這話的,估計也和他一起死在樹下了。

所以,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司馬遷在創作的時候不僅僅是一個史學家,更是一個文學家。我知道這是《史記》能夠壓倒其他同類作品的一個重要原因,但我還是想再問一下,作爲一本史學著作,《史記》的可信度到底有多少?

讀《史記》有感9

《史記》一書中,記錄了無數君臣,從軒轅、顓頊、帝嚳、堯、舜到成湯、秦穆公、楚莊王、勾踐等等,這些都是好壞分明,才能卓越,品德高尚,一心爲民的賢良領袖。其中令我感觸最深的,就是戰國時期趙國的國君――趙武靈王。

那時候,趙國經常與林胡、樓煩、東胡等北方遊牧民族交戰。趙武靈王看到胡人作戰時使用騎兵、弓箭,具有極大的靈活力和機動性;而自己的隊伍卻是採用兵車、長矛,非常不方便作戰。且胡人的服飾爲窄窄的短襖,與中原的寬袖長袍相比,做事既靈活又方便。這些趙武靈王都看在眼裏,記在心裏。爲了富國強兵扭轉捱打的局面,趙武靈王決定學習胡人的優點,實行“胡服騎射”的軍事改革。

可消息剛一傳出去,就有不少人反對,堅持追隨傳統,認爲改革就要違揹人心。但趙武靈王有了樓緩和肥義這兩位忠臣的支持,率先穿起了胡服。趙武靈王還與反對穿胡服的羣臣辯論,他說:“違背古質未可厚非,遵循舊理並不值得稱道。平凡的人總是流於世俗,賢人卻能開展變革。”趙武靈王還親自登門勸說自己的叔父穿胡服。後來,趙國終於強大了起來,成爲了“戰國七雄”之一。

我認爲趙武靈王的觀點非常正確。對我們有益的當然可以發揚,若我們無益,就要革故鼎新,不能讓惡習害了我們。有一句諺語說:“按照書本趕車的人不會摸透馬的性情,用古法來約束今世的人不會通曉事物的變化。”當今時代,逢年過節就放煙花、放鞭炮。這的確是祖先留下的`習俗,表示喜悅和歡慶。可你知道嗎?煙花的有毒氣體對空氣造成了多大的傷害!而呼吸空氣來生存的生命體又有多少面臨着生病和死亡!這些,不就是所謂的“傳統”、所謂“習俗”造成的嗎?所以我們要向趙武靈王那樣,推倒惡習,趨利避害,發揚真正的優良傳統!

讀《史記》有感10

《史記》是我國最早的紀傳體通史。這部書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多字。此書也開創了紀傳體史書的形式,對後來歷朝歷代的正史,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比如說列傳中的刺客列傳裏的聶政,荊軻等人。以前,我認爲刺客不過就是那些品行不正,只知道搞偷襲的人。但史記上的敘述,讓我明白,其實刺客纔是對君主最赤膽忠心的人。畢竟去行刺君王,成功了會被周圍的衛士殺死,不成功更無生還的可能。真可謂是有去無歸。雖然如此,但他們依然一心爲君。就像荊軻臨走時在易水河邊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悲壯,更有那後來身中八劍卻仍一心想着太子丹,這就是他們的赤膽忠心的最好表現。

能與君主鬥智鬥勇的,還有那些有着頑強意志的說客。蘇秦是他們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原先,蘇秦窮困潦倒,連家人們都嘲笑他,然而他沒有就此放棄他的理想,躲在房中鑽研《陰符》,練就自己論辯說理的功夫,用書中的.道理去遊說君王,然後奔走於各個國家,終於讓燕文侯認同了他的意見和建議,將整個國家都託付給他,讓他去遊說各國,最終蘇秦成了六國合縱同盟的負責人兼六國的宰相。從而讓家人對他刮目相看,對他格外尊重。說客要想做成功是要付出常人難以想像的艱辛,不但要遊走於各個國家,路途艱辛自不必說,而且費盡口舌君王也未必會聽,搞不好還會給自己帶來殺身之禍,所以很多人都退卻了,但蘇秦堅持了下來並獲得了成功,他那三寸不爛之舌抵得上人家的千軍萬馬。讓我見識到了一個人口才的力量和古人那堅持不懈的偉大。

總而言之在《史記》這本書中我瞭解到了中國偉大的五千年的歷史同時我還懂得了不少的知識收穫了不少碩果。我認爲《史記》這本書值得一看。

讀《史記》有感11

當年司馬遷忍辱纂寫《史記》,一時間感動天下。它被稱爲“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我爲司馬遷的忍辱折服感到感動。

《史記》中載入了許多古代事蹟,如,武王伐紂、鴻門宴、荊軻刺秦王等。其中最令我難忘的則是“紂王的暴政”。

商紂王和她的愛妃妲己爲了貪圖享受,不惜花巨資建造“鹿臺”。只要他一不高興,就拿奴隸們出氣!他和妲己發明了一種叫作“炮格”的殘酷刑具,專門用來殘害奴隸們。他的叔父比干實在是看不下去了,於是他好言相勸於紂王,不想紂王反咬一口,殘害了自己的親叔父!

紂王是人怒天怨,但是當時沒人趕反抗。就這樣,商朝逐步走向了毀滅。

看完這個章節,我的心潮久久難以平靜。人活着不是爲了享受,而是爲了幫助別人!

說遠的,就拿司馬遷來說。古時,他活着一天,就多纂寫一頁《史記》,就多幫我們後人留下一段歷史。

說近的,再拿我身邊的例子來說。古歌――我家門對門的一個女孩兒,十六歲。她愛好音樂,她已經創作了近百首歌曲。她家很有錢,樂器一大堆。古箏、評彈、揚琴……令人驚訝的是,她竟會二十多種樂器!令人更爲驚訝的是,她是無師自通的!每種樂器,只要到她手上,不出五天,她一定會彈出美妙的樂曲了!她利用她的這種天賦,創作了近百首樂曲:古典樂器她創作的`樂曲彈起來如高山流水,西洋樂器她創作的樂曲彈起來高雅脫俗。她現

在已經是好幾家唱片公司的特約作曲人了!我曾經問過她爲什麼要創作這麼多首曲子,我以爲她是爲了賺錢,誰知她竟說:“我活着就是爲了讓人們的那一雙耳朵多聆聽一首美妙的樂曲,多享受一次靈動的感悟。”!我聽後,大爲感動。可是――你知道嗎?作曲天才古歌姐姐竟一位失去雙腿的殘疾人!雖然她是一位殘疾人,但她一直堅守着一個信念――活着是我了幫助別人,我唯一能幫的,就是讓他們多聆聽一首美妙的樂曲。

人活着,真的不是爲了享受,而是爲了幫助別人!

讀《史記》有感12

夜晚,我從書架上取出一本精裝的書――《史記故事》。這本書其實早就買了,只是我看着太厚就懶得翻閱,自從學習了《司馬遷發憤寫<史記>》一文之後,這本書就經常出現在我的書桌上,讀着讀着,我漸漸被書中的故事所吸引。

翻開書籍,如同乘上了一列時空快車,穿越了從黃帝到漢武帝的各個朝代,目睹了各個王朝的興亡盛衰。在這列時空快車上,我最感興趣的還是漢朝這一站,最敬佩的人仍然是這本書的作者司馬遷。

在司馬遷寫《史記》的過程中,經受了風霜艱辛。有一次,由於司馬遷替李陵辯護,說了一些對漢武帝不利的真實言論,竟然被關入監獄。後來司馬遷忍辱負重,終於寫成了這部歷史名著。

司馬遷爲了他所追求的`事業,他無私地獻出了寶貴的青春年華。合上書,我陷入了沉思,想想自己遇到一點兒挫折就打退堂鼓,比起司馬遷來真是相差太遠了。就拿上週做奧數題來說吧,老師放學前佈置了幾道稍有難度的數學題,說是讓我們回去挑戰挑戰,我一到家就拿筆做了起來,可是有一道題我左思右想還是想不出,於是我便放棄了。誰知第二天,其他很多同學都做出來了,其實我只要再堅持一下就能做出來。我想,司馬遷在那樣的環境中仍然能堅持寫書,我的學習條件這麼好,還有什麼條件不認真學習呢?

感謝司馬遷給我們人類留下了這部史學鉅著!感謝司馬遷堅持不懈的執着精神!

讀《史記》有感13

讀了史記之後,我頗有感受,特別是對項羽。

“生當作人傑,死亦爲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李清照用這首詩表達了自己的心,同時有高度的讚揚了項羽。

的確,項羽是一位英雄。

項羽是一位武藝高強的人,他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瞬間能殺敵百人。他十分大膽,能“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後生,這讓我麼大家的佩服他的膽子和勇猛。在觀看秦始皇出行的時候,他竟說自己能取而代之,論千古英雄,誰能像他那樣出此豪言?他的確是一位當之無愧的`英雄!!

但是,我更覺得他是一位失敗的英雄。

首先,我認爲他不注重文化,只會用武,不會以理服人。再說,不學習,有些方面就會顯得很無知,無論帶兵打仗,還是治理國家,不都是需要文化的嗎?

其次,我覺得他不善與用人,張良。韓信都曾投奔與他,可他不知人善用,使這兩位人才被劉邦所用,最後卻讓他自己打得一敗塗地。

最後,我覺得他是一位不會總結自己失敗的人。他在臨死前說:“天要我亡!”卻不會總結自己失敗的原因:項羽勇猛蓋世,但卻只逞匹夫之勇不能掌握天下,明明是自己的弱點,卻不承認,到死也把所有的錯推給上天,真是位可悲的英雄!

人無完人,項羽再勇敢,在讓人佩服,但卻也還是有缺點的。

讀《史記》有感14

讀《史記》,緣於對莊周夢蝶的心心向往,起於對西楚項籍近乎盲目的崇拜。彼時少年意氣,總覺得男子此生立於天地間,若不能如項霸王一般橫絕宇內而絢爛璀璨,就應當像莊逍遙那般獨立世外而持竿不顧。

當年尚在井底,以爲天下不過方寸;當年劃地自封,以爲一步便能上了青天。

當年年少,尚未讀史。

那時候的高中啊,幾乎滿校園都是琅琅書聲,晨起讀詩詞,傍晚背英文,間或不過五分鐘的課間休息時間,也都大抵被拿來推演數理方程,幾乎每個人都顯得忙碌而充實,唯獨我,度過一節又一節令人呼呼欲睡的數學語文課之後,總會於課間坐在教室門口高居五樓的連廊扶欄之上,晃盪的雙腳下是離我十多米的花磚廣場,背後是不敢隨意靠近的甚或偶爾會驚呼出聲的同學和遠遠趕過來喝令我下來的班主任,可是班主任辦公室去多了便也和一次都不去的並沒有區別,我依舊會在課間坐在扶欄上,嘲笑着教室裏埋頭苦讀的好好學生,以此來彰顯我行我素的桀驁不羈的青春,讀後感《讀史記有感》。

當時看書不愛看正文愛看附錄,偶然間便看到了莊周夢蝶那一段,至今想來,仍然神往之至,我是夢中有蝴蝶還是蝴蝶夢中有了我,恍恍惚惚之間,我如夢如醒,朦朧中抓到一絲明悟,卻悄然而逝。

那一次,我開始想探究一人一蝶之史。

那之後一次考試,我從全班倒數變成了前十,其間辛苦並不爲其他,只是少年認爲,如此一來,日後若有人爲我著書立傳,當有"讀‘莊周夢蝶’而頓悟"這一段"佳話".

那以後,逐漸開始讀語文課本正文的我,第一次接觸到了《史記——項羽本紀》,當我一氣將並不完整的文字讀完之後,心中的震撼久不能平息,讓我始終無法稍稍忘卻的並非霸王面對氣勢滔天的秦皇車仗所言"彼可取而代之"的豪情,亦非鉅鹿之地背水一戰而使諸將"無不膝行至轅門"的威霸,更非垓下死境突圍而出"所殺數十百人"的神勇,而是必死無奈下與虞姬的鐵血柔情,更是烏江有渡而不渡的小小固執。

千古獨此一霸王。

荒荒坤軸,悠悠天樞。江海桑田,明月千古。君莫語,君不見,長河滾滾,古今興亡皆塵土。

那個時代的戰場,你方唱罷我登場,將軍士卒沙場生而沙場死,多少枯骨?唯有西楚霸王項羽,騎烏騅,攜虞姬,一槍刺出,便把天下捅了個通透。

那一次,我開始想探究一朝一代之史。

那之後的每一次模擬大學聯考,我若不是全班第一那定就是第二,可我依舊每個課間都會坐在高高的扶欄上,做着那些所有人都認爲危險的動作,我依舊三天兩頭跑班主任辦公室,只是,這一回,班主任不再只是批評我,而是淡然笑着對我說:這學校,也許真需要你這種理想主義者。

我也是報之一笑,那時候我爲考試所付出的一切辛苦啊,其實也不爲其他,只是想着,日後當有顏面去面對鬢角漸白的父母,只是想着,讓這個死氣沉沉而美其名曰爲將來奮鬥的學校有一些生機。

我若有一槍,定要把那些刻板與過分現實的青春捅個通透。

我正式開始讀《史記》全書的時候,已經進了大學。

剛進大學那時候,只覺得天垂地闊在我眼前,崢嶸風華洋溢世界,我一時間竟然有些迷惘,世界之大已然超出我的想象,我不過是須彌芥子,又該何去何從?

世界太大,《史記》卻很小,於是我選擇先讀一讀《史記》吧,看一看莊子是怎樣的持竿不顧,看一看霸王是如何的千古無二,看一看那羣翻雲覆雨的.人物,看一看那些興亡成土的歲月,看一看我,應該怎樣走出我的"史記".

那一晚,剛入夏,我捧書坐在陽臺窗前,檐外細雨濛濛,檐下燈光泱泱,暑熱之後,可沁人心脾的清涼陣陣撲面而來,宿舍內的兄弟談笑聲漸行漸遠,我觀史,入史,青山滄海、冰河蜃景盡皆入夢而來。

我看到堯舜祁天爲萬民求恩澤,我看到夏桀商紂酒池肉林中;我聽到大韶之樂上九霄,我聽到萬馬齊喑金戈鳴;有李耳騎着青牛悠然出關,有周家天下分崩離析,有秦皇橫掃六合,有漢王創業維艱;更有呂氏奇貨可居爲儲君,陶朱公千金散盡還復來;更有匹夫一怒刺帝王,有天子一怒血漂櫓。

洋洋乎世間百態,滾滾去青史東流。

我腦中轟鳴,瞬間山海退散,史書上零零散散的史事橫陳於眼前,恍然如一排座標點,每一點代表一個時代,代表一個典故,連點成線,則描述了多少人的一生?座標點連成的座標軸無窮無盡地延伸向遠方,我極目遠眺而不見邊際。

於是,我回頭:

身後竟亦是一條無窮無盡的座標軸——卻空無一物,不見哪怕只是一個座標點,我幡然大悟——走過才能成歷史,茫然無措的就只能在原點徘徊。

我輕輕合上《史記》,長舒出一口氣,歷史長河無窮盡,能付諸筆端不過兩三事,我輩觀史,又何嘗不是在觀己?我返身一步踏出,往着無限空白之軸獨行而去。

這世上本沒有史,人走過,才留下了《史記》啊。

生者百歲,相去幾何。歡樂苦短,憂愁實多。何如尊酒,日往煙蘿。花覆茅檐,疏雨相過。倒酒既盡,杖藜行歌。

孰不有古,南山峨峨。

讀《史記》有感15

哈嘍,大家好。今天我這隻小書蟲和大家聊一聊天下聞名的《史記》,請讓我先對它做一個簡單的介紹。《史記》是中國歷史上一部體大思精的歷史著作,同時又是一部優秀的學傳記著作,爲司馬遷撰寫。

《齊太公世家》的故事讓我感觸很深。春秋時齊國逐漸強大,擴展領土,成爲東方大國。齊桓公稱霸,得力於管仲的輔佐。管仲原是齊桓公的敵人,曾一箭射中齊桓公,但被齊桓公衣服上的.帶鉤擋住了箭頭,齊桓公險被管仲射死。起初,齊桓公恨管仲恨得咬牙切齒,一定要處死管仲。但管仲師傅鮑叔牙的極力推薦,齊桓公捐棄前嫌,任用管仲爲國相,推行改革,使齊國大治,國富兵強,齊桓公稱霸。君明臣賢,留下一段歷史佳話。我們國小生雖然不能和齊桓公霸主相比,但我們應該學習齊桓公的大度和包容。不管在什麼時候,大度和包容都顯得非常重要。例如,同學之間不小心把對方的東西碰到了地上,不要不依不撓地追着同學,讓他給你道歉。我們應該學習齊桓公,齊桓公都險被管仲射死,卻還能捐棄前嫌任用管仲爲國相。同學之間更要相互包容,包容一下同學,撿起自己的東西,對着同學微微一笑並說聲沒關係,然後當什麼都沒發生一樣,同學之間繼續和睦相處。

大豪魯迅對《史記》的評價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史記》中還有很多的諺語如“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史記》的語言,精妙無比,寓意深遠,強烈推薦同學們都看《史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