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寓言>傳說>

有關頤和園的傳說故事

傳說 閱讀(2.58W)

頤和園,中國清朝時期皇家園林,前身爲清漪園,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區十五公里,佔地約二百九十公頃,與圓明園毗鄰。以下是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有關頤和園的傳說故事,歡迎閱讀!

有關頤和園的傳說故事

西太后在頤和園內用膳

西太后在頤和園內用膳是頗爲講究的,可以說在中外歷史上罕見。頤和園專有一座供西太后享用的“壽膳房”,地處仁壽北殿的後身,大戲樓東側,共有八個大院,一百多間房子。專門爲她烹調飲食的首領太監、廚役、菜役等有一百二十八人之多,比乾隆時期的御膳房多二十餘人。膳房下設五局:

一、葷菜局。專做烹、炒、炸、熘、蒸、燉各種山珍海味、雞、鴨、魚、肉等葷菜。

二、素菜局。專用豆腐、麪筋等素菜做各種炒菜、炸菜、熘菜等。

三、飯局。專做飯、粥、饅頭、花捲、烙餅、麪條等各種主食。僅每頓要做的粥就有:綠豆粥、小米粥、肉粥、薏米仁粥、大麥粥、大米粥等。

四、點心局。專做早點、午後點心,還有夜宵所有的各種蒸、煮、炸、烙點心。

五、餑食局。專做酥皮餑餑、酥盒子、奶油琪子、小炸食、薩其瑪等點心。

西太后膳房的太監、名廚等,不管皇太后到哪裏巡幸,都要隨駕侍奉。頤和園“壽膳房”的太監、名廚中的有不少是從故宮“西膳房”調來的。關於廚師隨駕伺候的事,曾發生過這樣一件事。有一位名廚師叫謝二,是一位首領太監的弟弟,因油炸糕做得好,被傳入宮中效力。他做的燒麥皮薄如紙,餡美可口,特別受到“老佛爺”賞識。有一次西太后去東陵祭祀,謝二沒有隨駕,到了東陵西太后要吃燒麥,吃完後感到味道不對,問是什麼緣故,手下人說謝二沒隨駕,是劉大做的,結果一怒之下,打了劉大四十大板,並立即傳旨命謝二火速趕到了東陵。

在西太后愛吃的菜品中,有一個菜叫“釀豆芽”。這道菜做起來非常費功夫,必須挑選挺直肥大的豆芽,先用手將頭尾掐去,只留中段,再用細銅絲將其挖空,然後再將事先用雞肉或其它佐料調好的餡塞進去,上鍋蒸熟。就這一個菜,十個人做一天也夠忙累的。在她愛吃的麪食裏有一種"小窩頭"。其主要原料有栗子粉、小米麪、豆粉、糜子面和玉米麪,再加桂花、白糖和棗泥,精心做成如同拇指般大小的窩頭。壽膳房製作的食品花樣繁多,能制點心四百多種,菜品四千樣,各種上等高級食品如燕窩、魚翅、熊掌等應有盡有。

西太后用膳每天有固定時間,一般早膳六點,午膳十二點,晚膳下午六點。另外還有晚點。傳膳前,各局將做好的菜食一律裝入菜食盒中,放在廊下几案上。盛菜的用具是淡黃色的繪有二龍戲珠的木製膳盒,膳盒底部有一個用錫製成的底座,座內裝有熱水,外包棉墊,能保溫較長時間,一般情況下,西太后在樂壽堂用膳,樂壽堂離壽膳房一百多米,每次進膳前,樂壽堂正廳內臨時用幾張桌子拼成一張大餐桌。只有當首領太監發出“傳膳”時,所有的膳食才能從壽膳房向樂壽堂運送。傳膳時,膳房學徒的小太監有幾百人之多。當傳膳太監傳旨開膳時,小太監每人把自己的膳食盒搭在右肩上,管膳太監和首領太監領着這些小太監依次而入,再由內侍太監把菜食放在膳桌上。這時總管太監李蓮英用銀筷子試嘗,他認爲安全可靠後才請皇太后用膳。西太后每天的膳食費一百兩白銀,比乾隆規定的六十兩還高。在當時,一百兩白銀可買大米一萬二千斤。按當時一般農民的

天地一家春

“天地一家春”本是圓明園四十中景的一景,建築得樸素典雅。一八六O年火燒圓明同時,巳被英、法聯軍全部燒燬了。奇怪的是在今天頤和園的仁壽殿。樂壽堂等處的消防銅缸上,都刻有“天地一家春”的大印,這些缸都鑄於清朝光緒年間,離火燒圓明固已經有幾十年了。圓明園四十景,可紀念可追憶的地方太多了,爲什麼對“天地一家春”念念不忘呢?這裏面也有慈核的一段故事。

慈禧進宮時地位被微,開始只封了一個蘭貴人,可後來聲名越來越顯赫,當政四十多年,這些都是從“天地一家眷”開始的。

原來這“天地一家春”是慈禧進宮初期的住所,咸豐皇帝初次看上蘭貴人既是在這裏。當時,咸豐正帶着八大臣在圓明園裏閒逛,慈用重金買通了皇帝的跟班太監,有意把皇上往“天地一家春”引,慈禧爲了引起皇上的注意和好感,也特意輕裝談抹,倚着雕欄,唱着江南小曲“豔陽天”。由於唱得非常動聽.常居深宮的皇帝入了謎,乖乖地落到了蘭貴人的美人計。從此,名不見經傳的蘭貴人就開始了步步高昇的日子,懿嬪、懿貴妃,榮華富貴全都有了,在生了太子以後,更是一步登天。咸豐帝死後,她就當上了垂簾聽政的皇太后,“天地一家春”是慈禧太后的發樣地。

在光緒年間,重娃清筋園時,慈禧本想在園子裏再建一座“天地一家春”,並讓工部找來了當年的圖樣。可是當時國力實在太空虛,再也拿不出許多銀兩丁。可她又忘不了對“天地一冢春”的思念之緒,就心生一計,在匠人們鑄造防火缸的時侯,她特意下了一道懿旨,在每個銅缸上都刻上了“天地一家春”的大印,並把它們擺在了自己的住室樂壽堂及勤政的仁壽殿。

洋鬼子血染智慧海

庚子那年,八國聯軍攻打北京城,慈禧還沒瞧見洋人的影兒呢,就逃到了西安。王公大臣們一看太后帶頭兒顛了,也爭先恐後,攜帶金銀細軟,四散逃命。守城的八旗兵軍心渙散,羣龍無首,和洋人沒打幾仗,也各想各的法兒去了。

八國聯軍進了北京,殺人放火搶東西,幹盡了缺德事兒。他們闖進頤和園,又搶又燒,把園子弄得烏煙瘴氣。

天擦黑兒的時候,一幫洋鬼子竄到了萬壽山頂的智慧海。他們一看這智慧海,一個個全愣了:好傢伙,世界上竟有這麼漂亮的房吶!牆是琉璃的,瓦是琉璃的,整個建築沒用一磚一石,也沒有一檁一柁,全是用琉璃攢成的。每塊琉璃磚上,還雕刻着一尊佛像,都盤腿打坐,雙掌合十,慈眉善目,象活的一樣。

鬼子們越看越紅眼,就用槍砸開了琉璃佛像。低處的砸完了,又搭起人梯砸高處的。剛纔還是好好的佛像,不一會兒就被砸德不是缺腿就是少頭。

洋鬼子們正砸得起勁,忽聽的嗷嗷兒幾聲怪叫。鬼子還沒弄清發生了什麼事兒,有的就被順風颳來的沙土迷了眼,有的被石頭砸破了頭。他們嚇得撒丫子就顛,只恨爹孃少生了兩條腿。

就在這時,從智慧海後邊的松樹林裏躥出十幾個怪人來,全是黑衣服,短打扮,硃砂塗臉,手拿刀劍,嗷嗷兒叫着衝進鬼子羣裏。

洋鬼子哪見過這種場面啊,一個個嚇得渾身篩糠,兩腿發軟,盡剩了哭爹喊娘了,哪裏還跑得動半步。這十幾個人就象猛虎撲羊一樣,揮舞刀劍,一頓猛殺猛砍,直殺得鬼子人頭滾滾,血流滿地,不一會兒,都倒在了智慧海周圍。

過了有兩個時辰,從死人堆裏晃晃悠悠站起一個鬼子來。該着着傢伙走運,沒受致命傷,剛纔是連驚帶嚇暈過去了,因此就成了落網之魚。他聽聽四下沒什麼動靜,就連滾帶爬地跑下萬壽山,把這事兒報告了洋鬼子頭兒。

洋鬼子頭兒帶着人跑到智慧海一看,立時就傻了眼。他越看越納悶兒,怎麼他們一槍都沒放,就老老實實讓人家把腦袋切下來了呢?這是什麼人乾的,這麼大本事?他讓人找來了看頤和園的老頭兒,問他們這是怎麼回事。

兩個老頭兒看了看說,他們這是叫閻王爺拿了去了。這智慧海本是一座佛殿,裏邊兒供的是地藏王,他是陰曹地府的頭兒,誰要是在世上爲非作歹,專幹壞事,他就派追命無常把誰拿了去,根據罪過的大小,分別押在十八層地獄裏。你們今兒個在園子裏又燒又搶,還跑到智慧海來砸佛像,閻王爺不拿你們還拿誰去呢!你們再放火搶東西,閻王爺要是再一發火,你們的小命兒就全得留在這兒。

洋鬼子們一聽,差點兒全嚇暈過去。有的立馬就衝智慧海下了跪,一邊嘟囔一邊畫十字兒;有的拔腿就跑,連頭都不敢回,生怕讓閻王爺勾了魂兒去。轉眼功夫,鬼子們屁滾尿流地逃出了頤和園。

砸智慧海的洋鬼子真叫閻王爺拿了去了嗎?不是,哪有閻王爺呀!他們是被人殺的。那是一些練過武術的村民,都在頤和園附近住家,他們看洋鬼子在頤和園裏邊兒燒殺搶掠,實在氣憤不過,就假裝成鬼神模樣,把砸智慧海的洋鬼子送上了西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