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實用工具>蒙學>

關於三字經讀後感10篇

蒙學 閱讀(6.1K)

關於三字經讀後感1

我原來讀、背三字經時,光是死記硬背,並不知道他們是什麼意思,更不知道他背後的故事。但有一次老爸給我買了一本三字經,我就非常喜歡。

關於三字經讀後感10篇

我背啊背!終於有一天,我看見書後面有意思,還有他背後的故事!意思就是說這三個字是那個人造成的!我看過一遍又一遍後,非常興奮自己找到了意思和背後的故事。但看了一遍有一遍,背了一遍又一遍,總不明白說的是怎麼回事,我堅持了三、四月的上網查,去問。我終於明白了,而且還背的滾瓜爛熟的。我自己以後要按書上的'三字經和意思去做,那樣的話,舊知道了怎麼爲人處事,還做的好。

三字經,曾經給我的一個精神,叫我怎麼爲人處事,把事做好。

關於三字經讀後感2

星期六,我做完作業,覺得實在很無聊。就拿起媽媽剛給我買的《三字經》,津津有味的讀了起來。《三字經》是一部流傳甚廣,家喻戶曉的啓蒙讀物。它教育我們要孝敬父母,友愛兄弟,禮貌待人,勤奮好學,這些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昔孟母,擇鄰處”,講的是孟子幼年住在墓地附近,他就模仿那些辦喪事的人哭泣。孟母把家遷到鬧市,他便模仿商人吆喝做買賣。孟母又把家遷到學堂附近,他就到學堂學習知識和文化禮儀。由此可見環境對人的成長多麼的重要啊!

雖然有了良好的.學習環境,但是如果自己不刻苦學習,那也是沒用的。這讓我想起《三字經》中的“子不學,斷機杼”。這句話講的就是孟子有一次不好好學習,孟母很生氣的割斷了正在織布的紗線,以此來告誡孟子不要自棄其功,半途而廢。只有堅持不懈,經年累月,不懈努力,纔能有進步,有成就。

由此,我又想起了宋代方仲永的故事。方仲永在小時候,他是一個特別聰明的孩子,可以稱得上是個天才,四五歲的時候他就能寫詩。他的父親認爲這樣有利可圖,就不讓方仲永學習,整天遊逛自誇,自以爲是。從此方仲永也就由一個非常有天賦的天才變成了一個平常的凡人。

《三字經》不但是一本書,還是古代人們智慧的結晶,是文學的寶藏,是永不褪色的經典。我們從這本書上能學到許多做人的道理。我爲中華民族能流傳下這樣的書而自豪!

關於三字經讀後感3

《三字經》僅僅只用幾千字,就概括了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源遠流長的文化,很值得我們驕傲。

《三字經》中的一些句子是從古代儒家經典中演化而來的,它囊括了多方面的內容,較好的表達出中國古代傳統教育思想的精華。有關於爲人的句子“首孝悌,次見聞;父子親,夫婦順……”有關於教子的句子“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有關於歷史的句子“無滅金,絕宋世;蒞中國,兼戎狄……”

讀了《三字經》,給我感受最深的是最後一句“勤有功,戲無益,戒之哉,宜勉力”,看到這裏,我就想到了唐代著名詩人李白,小時候他親眼看到一位老婦人,把一根鐵棒磨成繡花針。因此,他明白了“只要功夫深,鐵棒磨成針”的道理。從此刻苦學習,最終成爲家喻戶曉的'大詩人。我還想到了匡衡鑿壁偷光的故事,車胤如囊螢,如映雪的故事······

總之,讀《三字經》讓我受益匪淺,“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爲”讓我知道了明責任,負責任才能爲國家做貢獻;“頭懸樑,錐刺股,彼不教,自勤苦”讓我明白了勤能補拙的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首孝悌,次見聞”讓我知道了“百善孝爲先”的道理……

欣喜之餘,我也編了一段《三字經》: 三字經,千字文,內容廣,知識博。 華夏子,千古誦,增智慧,陶情操。

關於三字經讀後感4

《三字經》是關於歷史、天文、地理、倫理、教育和道德多方面知識、道理的一本三字一句、琅琅上口的教育類的優品好書。

《三字經》中每句經典背後,都有一個講給孩子的故事,或凝練、或哀傷、或生動、或有趣的經典千字書。

《三字經》中有一些教育人們要好好學習的話語。如”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爲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說的.是玉不經過雕琢就不能成爲精美的玉器,人如果不學習也不會懂得禮儀。做子女的應該從小知道親近老師和朋友,從他們那裏學習禮儀知識。它教育人們應該小時候就知道親近老師和朋友,從他們那裏學習禮儀知識。

看完了《三字經》,我開始了對知識海洋的攻打。

關於三字經讀後感5

今天我讀了一本書,書的名字叫做《三字經》,這本書,一開始爸爸教我讀,看着三字經我覺得很有趣,但卻扳着臉,當我會讀三字經時,爸爸便教我理解每一句的含義,”人之初,性本善“;人的'生命剛開始時,天性原本是善良的,性格脾氣也很接近……

我開始對三字經感興趣,慢慢的我開始背三字經了,一邊背一邊想它的含義,三字經教會了我很多哲理。我受益終身。

關於三字經讀後感6

今天,我捧起《三字經》這本書閱讀,看見裏面寫的是,《三字經》是一部流傳甚廣、家喻戶曉的啓蒙讀物,它教育我們孝順父母,友愛兄弟,禮貌待人,勤奮學習,這些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專心地讀了這本書。

我特別喜歡讀“孟母擇鄰”的故事。“昔孟母,擇鄰處”講的.是孟子幼年因家住在墓地附近,孟母就把家遷到鬧市,孟子便整天模仿商人吆喝着做買賣,孟母又把家遷到學堂旁,孟子終於學到了禮儀。雖然每次讀得都是幾句話,但是,它們的每一句意思都會給我們帶來深刻的道理。

關於三字經讀後感7

我最喜歡讀的一本書是三字經,這本書主要講了歷史性的故事和道理。例如:百里負米,當我讀到鐵杵嚰成針這個故事讓我明白一個深刻的道理,只要下的功夫深,沒有做不到的事情。還讀到了宗越少年立志,故事中的宗越竟然將10幾個強盜打得四下潰散。

凡是勤奮上進的'人都會有好的收穫,而只顧貪玩,浪費了大好時光一定會後悔的。

關於三字經讀後感8

我最喜歡的一本書是三字經,我的讀書感受是;書裏主要講了歷史性的故事和道理。例如;百里負米,當我讀到鐵杵嚰成針的故事,讓我明白一個深刻的道理:只要下的功夫比別人深,沒有做不倒的'事情。

我接着讀到了宗學少年立志,故事中的宗學竟然把十幾個強盜打得四下潰散。總結是;凡是勤奮向上的人,都會有好的收穫,而只顧貪玩,浪費了大好時光一定會後悔的。

關於三字經讀後感9

古人曰:”熟讀三字經,便可知天下事,通聖人禮。“精心品讀回味一番,確實收穫很大,受益匪淺。

三字經內容豐富,用典多,知識性強,充滿了積極向上的精神,裏面還有很多哲學故事,這些故事都有着深刻的哲學道理。古人認爲教育孩子要禮儀孝悌,端正孩子的思想,知識的傳授則在其次,即”首孝悌,次見聞。“書中說:”經子通,讀諸史。“強調訓導孩子要從小入手,即先識字,然後讀經、子兩類的典籍。教育應從淺入深,循序漸進,逐步深入。裏面的許多道理都生動而有教育意義,告訴我們很多深刻的'道理,受益無窮。同時也讓我瞭解了中國的歷史,以及人倫的次第與綱常。

通過學習,是我認識到了三字經的博大深識,也燃起了對華夏先祖的崇敬之情。

關於三字經讀後感10

今天,我讀了大家都很熟悉的《三字經》,有人說我真是百看不厭,我想,大概是這樣吧。因爲,這裏的每一句都有着它深刻的道理。比如說: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杵;融四歲,能讓梨;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

我很喜歡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杵。並且,我還知道關於這句話的一個故事。

孟子小時候,很是調皮,由於住的比較偏僻,有很多的人都從這條路上送去世的人,孟子和他的小夥伴,就學着這些人的樣子,堆一個小土堆,立上一塊小石頭,放一些小石子在旁邊,然後不停的哭。孟母看了,便搬了家,搬到了一個靠近菜市場的地方,可孟子很快和這裏的`小孩子成了好朋友,他們學着賣肉的,也吆喝起來,孟母搖了搖頭,便又搬家,這次,孟母住在了一個靠近學堂的地方,他本想這下孟子應該好好學,沒想到,孟子卻逃課,回到家中,見媽媽正在織布,孟母看到後,心很痛,拿起剪刀就把織好的布剪斷了,孟子不理解的看着媽媽,孟母對孟子說:“你就像這布,我織到一半就把它剪斷,我不就是半途而廢嗎!你也是一樣的。”孟子聽了,淚流滿面,說:“媽媽,我一定會好好學的。”便跑回了學堂。

這也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做什麼事,不要半途而廢,要堅持到底,(除了幹一些壞事)還告訴了我們,不要學一些不適合我們的東西,一定要學一些好的東西,做一個好的自己,一定要學會約束自己。